登陆注册
6682900000010

第10章 拒贿篇:不当之财,拒之千里(3)

蔡懋德先是一笑,双手自提袍带,幽默地说:“老弟知道吧:衣带束身,因人得气,也有清浊香臭之分。我自做官以来,这条铜带一束二十年,早有一股清香之气,近年越发沁人心脾啦!您那祖传金带,想必更有妙不可言之处吧?还是自用为好。”州官灰溜溜打道回府,归途中越想越怕,第二天便赶紧自动解职罢官了。此后,蔡懋德所到之处,贪官污吏莫不望风而逃,有小毛病的也无不自责自警,不敢继续胡来。

北宋大臣吕蒙正,三任宰相,以正直敢言、清正廉明著称,官僚士绅都知道他的脾气,无人敢给他行贿送礼捞取好处。偏偏有个官吏不信邪,非要试一试。他琢磨了许久想出一个点子,自以为无一失。原来,他家中有一件祖传家宝贝——一面青铜古镜。铜镜本是照脸用具,可这面古镜竟能照清二百里外的景物。他想把它献镜给吕蒙正,好让自己平步青云,加官进爵。但是,如果直接送到吕蒙正的府上,无疑会碰一鼻子灰,只能采取迂回战术,好让吕相爷既接受了宝镜,又不觉得是受贿。

主意想好后,他拐弯抹角来到吕蒙正弟弟吕蒙休家中,假意让蒙休鉴定古镜。吕蒙休一看古镜,连声夸赞。行贿者心中大喜,却装做不经意似地说:“这把宝镜,恐怕满朝文武只有令兄大人配得上享用!小弟我人微福薄,留着它早晚要惹祸!侯门深似海,宝镜只有在那里才最安全。”吕蒙休听懂了话中之义,却不敢代转古镜,摇头说:“家兄的脾气,想你是知道的。”那人笑道:“令兄是鉴宝行家,您带古镜去让他鉴定一下,这不难办吧?只要他老人家喜欢,这事就成了。反正我也不是送礼,只是为了让宝镜有一个好的去处。”吕蒙休答应试试看。

吕蒙休见了哥哥,委婉地说了一大堆开场白,这才引到古镜上:“那把古镜,哥哥鉴定之后就留下自己照脸使吧!”吕蒙正哈哈大笑道:“兄弟呀,你哥的这张老脸,就只有碟子那么大,干嘛要用能照方圆二百里的天大镜子呢?”在场的人一听,全笑起来。

这事传开后,人人叹服,连那位不信邪的行贿者也不得不佩服——自己好不容易想好的一个点子,被吕宰相一个笑话顷刻间化为乌有。

拒贿其实也是一门说话的艺术。如果掌握不好,就很难把礼物拒之门外。所以,官场上才有“当清官难”的说话。有一位年轻的干部,在谈论拒贿时,就觉得“拒贿之难,难于上青天”。这话听起来是在为自己开脱,但生活中也确有受贿容易拒贿难的现象。之所以拒贿难,除了受贿的领导干部的主观原因外,客观上也有不少难度。

一是贿、礼难分。贿赂是指用财物买通官员为自己办事,官员受贿达到法定数额,就会构成“受贿罪”,是要受到惩罚的,严重者的甚至要掉脑袋;而赠礼呢,则是送人财物以示尊敬、庆贺或感谢,即使官员接受了,也不能简单地定为犯罪。对领导干部来说,受人财物究竟是“受贿”还是“受礼”,有的一目了然,可以坚辞不受;有的则很难分辨,不大好办。官位再大,也是生活在礼尚往来习俗社会中,不可能与一切礼俗绝缘。别人送来的财物,是“贿”是“礼”,有时就弄不清楚。不过,针对这个问题,只要领导干部有这样一个共性认识就能轻易化解:有史以来,凡是给官员送财物的,绝大多数是行贿,而不是一般性的送礼。记住了这一点,在不明财物性质时,干脆一概拒之,即使得罪了人也在所不惜。

二是盛情难却。自古以来,人情关最难过。人家对你诚心诚意又恭恭敬敬,甚至不远千里万里登门“进贡”,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搭进钱物不说,还顾虑重重,甚至提心吊胆……这么“设身处地”地人家一想,即使你心里不愿接受,也不好拨人家的面子。于是在谢绝不了时,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因为拨不了人家的面子,拿了人家的钱财,便给自己拉仕途埋上了祸根。对此,领导干部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妨向古人学习,向优秀领导干部学习,学习他们巧妙拒贿的方法。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这句话出自清朝张伯行的《禁止馈送檄》。意思是,如果我收取钱物一分,则我的人格就不值一文了。

清朝的张伯行,曾为福建和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他在任上,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十分厌恶官场不正之风。他自己不论官多大,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从不收受他人贿礼,在老百生中间口碑极佳。康熙皇帝则称他是“天下第一清官”。

江苏有个王知县,为官平庸,无才无德,却梦想平步青云,年年升官发财。他认为,要想升官晋爵,就必须有人提携,只要找到一个好靠山,就能仕途亨通。当时,张伯行正在江苏任巡抚。王知县觉得,要想升官,得靠这个人。于是,便把目标瞄准了张巡抚。

一天,王知县专程拜访张伯行,恰逢张伯行不在家,便把随身携带的一幅画儿放在桌子上。张伯行的夫人知道丈夫的规矩,立即摆手说:“不可,我家大人是决不会收这些东西的。如果我放任你留下这些东西,他回来是要骂我的。”王知县打哈哈道:“这哪算得上什么什么礼物?不过是我画的一幅画儿,想让巡抚大人指导二三,别无他意。既然巡抚大人不在家,卑职改日再来拜望。”说完,扭头就走。张夫人听信了王知县的话,觉得收下一幅“求教”的画儿也没有什么,便没有追出去。

不多时,张伯行办完公事回到家里,听了夫人的叙述之后,想看看王知县的画技如何。他从桌子上拿起了画儿,觉得份量有点儿重,可能里面藏着什么东西!于是开始检查画轴。夫人不解地问:“你看画轴干什么?”张伯行笑了笑,说:“一看便知。”当他扭开画轴的端盖,一看大吃一惊,里面金光闪烁,将画轴在桌子上轻轻一磕,一根沉甸甸的金条落了下来。张夫人这才惊出一身冷汗。

不过,张伯行并没有说什么。不久,王知县又来拜访张伯行。张伯行说:“你的画儿画得不错,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收下了。”王知县一听,满心欢喜,说:“巡抚大人过奖了,请今后多多指导,提携。”他把“提携”两个字咬得很重。张伯行说:“你的画儿,我是不能白收的。我赠你一幅字吧。”王知县受宠若惊,连声道谢。

张伯行打开书柜,从里面取出一幅早已准备好的字画。王知县接到手里,觉得画儿不轻,掂了掂,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明白张伯行肯定把金条放进了画轴。他的心立刻咚咚地跳起来,脸上的笑容倏然消逝。

王知县打开画卷一看,是张伯行用隶书写的“一”字诗:“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至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事,廉耻实伤;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王知县羞愧不已,匆匆忙忙地卷起了张伯行回赠的字画,灰溜溜地走了。

虽然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时代,出现几个像张伯行这样的清官,并不足以改变那个时代的腐败风气。但是,像张伯行那种出污泥而不染、拒贿于“一丝一厘”的可贵品质,也可以给世风日下的当今时代以有力的警醒。在大力反腐倡廉的今天,重读此文,更显难得的精神价值,值得我们推崇。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对于“一丝一厘”的“馈赠”,一向来者不拒,把收受礼物视为人之常情。有些掌握着实权的人物,之所以不能抵制金钱的诱惑而走向犯罪,其犯罪过程一般始于“一丝一厘”,进而得寸进尺,直到身败名裂。为什么张伯行说“取一文”就会导致自己“不值一文”呢?因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一文”就是“质”的飞跃。有道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其中就寓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量到质的转变过程。多吃多占和贪污腐败之间并未隔着多么大的鸿沟,何况那些善于投机钻营的人,还会使人在“不伤大节”的情况下吞食他们撒下的“金钓”呢?

一些领导干部的合法收入,其实并不少。但高薪之下,他们却依然在大肆敛财,结果锒铛入狱。例如,曾被依法处理的浙江省某地三名正局级干部:在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位置上被查办的周某,曾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计经委委员等职;还有一个朱某,案发时为浙江省供销社主任、党组书记;再有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罗某,曾担任过浙江日报副总编辑。这三个人中,年收入都在二三十万之间,应当属于干部中的高收入一族了。但是,高收入却填不满贪官们的欲壑。其中,周某共收受贿赂四百多万元,另有高档手表和金手饰等贵重物品;罗某违法所得三百多万元,朱某则贪污受贿总计达一千多万元。

像这样让一个“贪”字拉下水,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官员,并不少见。在国人呼吁惩恶肃贪、国家大兴反腐倡廉之风的今天,重温一下张伯行的《禁止馈送檄》一文,实在大有裨益。

“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一瓶酒、一盒烟,看似蝇头小利,但贪婪之心就是在这不断积累的小利中逐渐膨胀,一旦小利满足不了贪欲,就会变坐等收钱为伸手要钱,贪污起来不再有任何顾忌,终至铸成大错。要避免这样结局的出现,我们要向先进分子学习,把他们的模范行为做自己的镜子,照出自己的差距,克服自己的缺点;要加强党性修养,重温入党誓言,真正把自己置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地位,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时刻廉洁自律。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这句话出自明朝李汰的《无题》诗。识,指审察事物、判别是非的能力;真,形容准确、清楚。腐儒,指思想陈腐、不识变通的读书人。全句的意思是,我相信自己在道义和利益面前,是能够判别是非、决定行动的,黄金也不会改变我这位“腐儒”为人做事的原则。

明朝官员李汰,博学多才,却为官清正,极重操守,在金钱面前毫不动心,一直受到朝廷信任。当时,提拔官员的考试舞弊严重,选拔人才难以做到公平。朝廷知道他的为人,派他到福建去担任主考官。就在考试的头一天深夜,他正在房间里批阅公文,有人推门而入。李汰抬头一看,是一个懦弱的书生,便起身问道:“你深夜到此,有什么事吗?”书生吱吱唔唔半天,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袱,轻轻放在李汰书桌上。李汰让他打开检查,竟是一百两白银。李汰当时就沉下脸来,厉声问道:“你为什么要送礼?”

书生回答说:“大人,我也不想这样做呀?可是……,穷人家的孩子读书不易,中举更难。听人家说,科场中不给主考送银子,学问再好也不会录取。所以,我才斗胆送大人一点见面礼。”

李汰知道书生所讲全是实情,便放缓了语气,说:“你说的是过去的情况。不过,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从今之后,我李汰是这样的主考官,任人唯才,如果无才,再多的银子也休想打动我。你把银子收好,回去准备考试,争取在考场上拿出一个好成绩吧。”书生见李汰是个清官,心中十分高兴,当即收回银子走了。

这位书生刚走,李汰还没有坐下来,又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又是一个送礼的考生。考生小声说:“大人,我来这里,没有任何人看见,您但收无妨。”李汰不愿再听下去,“砰”地一声将门关上。

次日,考生们忐忑不安地前往考场,只见场屋门上高悬着一副木板,上面是主考官李汰亲题的一首诗: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考生们见状,个个欣喜若狂,考试的劲头更足了……

这首诗一开始就点破了作者自己在“义”与“利”之间能够做到不为物惑的清醒认识。一个真字,既道出了作者的见识之真,也道出了为官做人的真谛。接着,作者一句“腐儒”的自嘲,表明自己在黄金面前决不丧失原则的坚贞立场。后两句,“莫说黑夜无人知,只怕鬼神尽知晓”,既训诫了行贿者,也警醒了受贿者。全诗表达了李汰一生惠政砺己、廉洁自律、始终不违誓言的真情实意。据说,后人为纪念这件事,写了一副对联:“半夜送礼拒不纳,清廉公正,只认成绩不认钱;高悬大榜晓诸生,主考此来,专为国家选贤能。”

同类推荐
  •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不只是泛泛地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美国民主的成因和发展,阐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涵盖面极广,相当于一部关于美国的“小百科全书”,论述内容包括美国地理环境、种族状况、移民对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制度的比较等,还分析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哲学观念、宗教思想、文学艺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社会学著作。
  • 工作讲方法 领导有艺术

    工作讲方法 领导有艺术

    本书共分为十四个部分,对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进行了细致的阐释,既有对领导者基本工作方法的介绍,也有关于领导者制定决策、选人用人、沟通协调、处理复杂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刘玉瑛为中央党校教授,善于用故事阐明道理,用实例说明问题,内容生动,案例鲜活,语言通俗易懂,书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工作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介绍,因此该书对领导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制度物议

    制度物议

    本书辑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白钢研究员评论古今制度的专题论文。共26篇,分编成4辑。第1辑“抛砖引玉”,略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他问题;第2辑“一得之见”,检选以往行政经验的现代意义;第3辑“他山攻错”,分析批判现代西方民主理论及其在制衡与纠错方面的借鉴意义;第4辑“矫世变俗”,分析中国朝向21世纪的变革。
  •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改变这个状况,不仅要加大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宣传,还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更要从法律上给予确立,使社区建设服务在法律上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作为官员的基本义务与权利。选举任命的“公仆官员”首先要得到居住地社区中共党员和社区居民认可,要有群众基础。否则,没有本社区群众基础的“公仆官员”,怎么能说他是为人民服务呢?怎么能说是群众的代表呢?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服务民众,构建社会和谐,这就是我们基本的社区观,也是本书的基本思想。
  • 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解读中国发展之书。过去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走进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投资增长、创新增长、信息增长的发动机。不仅我们在期待,世界在期待,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在关注。到底中国为世界做了什么?未来将会做什么?
热门推荐
  • 道德玄经原旨发挥

    道德玄经原旨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汶川故事

    汶川故事

    以四川灾后三年重建为背景,抒写国家力量、民族气派、人间大爱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的精神。全诗三千行左右,以独特的结构划分章节,作为文学的书写,三年恢复重建将在这部长诗里留下珍贵的记忆。长诗选择极重灾区的百姓家园恢复重建的深刻变化,从小的家园入手,展示四川三年灾后重建创造的人间奇迹,深刻反映社会主义中国彰显出来处置自然灾害的非凡的能力和成效,反映党中央、国务院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决策,反映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带领灾区人民奋战三年的日日夜夜。十八省市援建中的难忘故事,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涅槃。
  • 时光与你有染

    时光与你有染

    古董收藏家傅时谨粉丝千万,微博10条,关注数0。某天,关注数突然变成1。当事人一直没反应,粉丝们将她的微博扒了个底儿朝天,这一扒可不得了!这名字很挫的“你好好想想”来头可不小,某知名歌手和她互关,某集团官微是她的粉丝,几天前,连“平安西京”也关注了她……某天后,向来低调的傅时谨晒了两本结婚证,并@你好好想想。最后,你好好想想是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知书达礼

    知书达礼

    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中的一种,着眼于知书达礼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历代关于读书治学、修身复礼的文章,分“博学于文”“读书之道”“好学故事”“约之以礼”“诗礼治国”“知行合一”六个板块,并作简洁明了的注释和解读。本丛书是了解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优秀读物。
  • 在森林捡到一个媳妇!

    在森林捡到一个媳妇!

    新书【我的夫君战力爆表】欢迎大家来围观。雷捡到了一个雌性,做饭好吃,性格好,人也好看,姆妈说,遇见自己喜欢的要赶紧下手,所以,他就下手了。ps:这是一篇耽美文
  • 快穿之我家男神超苏哒

    快穿之我家男神超苏哒

    秋舒绑定了一个主神碎片收集系统,结果走上花式背锅的不归路。系统疯狂暗示:你的任务还要背锅!快去抢,晚了就来不及了!可等她穿越到不同位面时……发现背锅都有人撑腰??“……”秋舒愣住:“这主神……有点儿粘人啊?……哎等等,眼神别黑啊!是是是、我是你一个人的!谁都抢不走!我们先放下屠刀就地结婚?”——秋舒问某主神:“我是你的可遇不可求吗?”主神大人一愣,喃喃道:“不,你是我的蓄谋已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怎么又隐身了

    我怎么又隐身了

    小柳儿:我身怀绝技。萧秦:泥垢!小柳儿:长大后我娶你!萧秦:泥垢垢垢——萧秦平生三件无奈,第一件,他爹当年收留了柳叔;第二件,隔壁美艳的柳婶当年怎么就看上了柳叔;第三件,隔壁的孩子跟拔萝卜似的一个接一个,怎么荒了那么多年又长出一个,还非要配给他!!此三件事前两件没他,他不发表意见,为什么第三件还不让他说句话,一句!想来命运如此,但是,他——认命,唉——哎?不嫁了?你过来,我们好好说说!谁有他无奈,洞房花烛夜,说好的美娇娘呢?你又隐身算怎么回事??
  • 全闽诗话

    全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