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300000001

第1章

小翠子的鸭掉到了那片塘堰里。塘堰早先是灌稻用的,后来上塘的水干涸了,而且又挖了渠引了河里的水,这片塘堰就废掉了。说起来这片塘堰也有着好几百年的历史呢,妈妈说我们的祖宗就是靠这片塘堰引水灌溉才活的庄稼!不过老了老了,终就弃了,而且老了老了,也如人一样,遭现在活得乱蹦蹦的人厌了。塘堰废掉以后,里面结了深深的淤淖,前几年发大水后退水时又裹了一层厚厚的稀泥,烂树叶烂草根烂桃烂梨,都顺着地势喂进了塘堰里,把一片曾经清亮亮的引水区营养成了一处让人憎厌的沼泽地,发了酵,变了质,畜和禽不小心进了那里,陷里去,越折腾越往下灌进去。

小翠子带着哭腔,求着人家帮忙救一下她的那两只小雏鸭。小翠子肯定好难过,去年的扶贫款发了一部分下来,小翠子的妈忙买了鸭种,让小翠子退了学,一门心思地在家养鸭解贫呢。鸭是她妈的命!她妈指望着鸭成了形能拿到集市上换俩钱过大年的,小翠子把她妈的命给弄丢了,她妈不要她的命才怪呢!

可是没人理她,我们全围在旁边静静地看那两只小鸭。小鸭的赭黄色软软的毛搭在乌沉沉的沼泥边上,染成滞重的黑色,扑拉一下了,扑拉又一下子,身子一点点陷进去。我们一直在看着热闹,这会儿终于开始觉得难受起来,慢慢地,两只小鸭的脑袋一前一后地被沼泥吃掉,咕嘟咕嘟冒出了两团小泡泡,沼泥被鸭身分开的领地合住了,像玻璃的镜面一样平展,什么也没有了。

小翠子拿起竹竿终于恼羞成怒,她疯了一般朝我们打过来:“我让你们看笑话,我让你们看笑话!”大伙儿嘘了一声,都跳起来跑远了。我“妈呀”一声叫起来。小翠子的竹竿头扫到了我脚脖子上,生疼生疼的。我叉着腰骂起来:“你有病啊!小雏鸭才成形,谁要你显摆着放出来养呢?谁也没把你的鸭放进塘堰里?!你疯了,你横扫一大片!”

小翠子站住脚,“嘿”地朝我冷笑一下:“呸,就凭你,还敢和我论理了?”她把头扭过去,很不屑地说:“臭文盲,还敢和我丢嘴!”这话说中了我的心病。其实吵嘴打架,小翠子绝不是我的对手,可她知道我的软肋在哪,她知道我最害怕的是啥,整个村里,就我一个人一天学堂没上过。小翠子和我一般大,虽然现在也没上学了,可毕竟读到了五年级,她会小九九,会四则运算,先乘除后加减,还会看乡政府门口贴的告示,读什么童话书。我跳起来:“你能!你还不是退了学?你张狂个啥?”小翠子又吐一句:“你爸是招女婿!你爸驮犁辕!”这又是一记重创。我最恨小翠子这样的,平常好起来跟你似一个人一样,翻了脸,什么破话都拿出来骂,还往人心里捅窟窿!我哇呀呀地冲过去,把她扑倒在地上。

蒋二嫂跑来扯开了我们,小翠子的脸上已经有血痕了,头发也被我拽了几绺下来,呜呜呜地痛哭着。蒋二嫂冲我喊:“多多,你还在这里闹腾,你赶快回去看看,你妈可能不行了。”

我愣了一下,撇下小翠子就朝家跑去。

屋里,大姐来了,手上还抱着娃儿。妈躺在床上,咳得很厉害,她使劲地抓挠着自己干瘦的脖颈,把脸都憋得通红了,脖颈处的骨节和青筋像冬天里村口那株老榆树迎风摇摆的枯枝败条,颤颤地蠕动着,上气不接下气。听着她的喉管里还是干干的,涩涩的,那种费劲的嘶嘶啦啦的如同拉扯着风箱一般的声音,让我们又心悸又难受,那口郁结在心肺里的痰却始终不见下来。村里的柳大夫已经把过妈的脉,还是劝了两句,想让妈去城里的医院好好看看。可是妈依旧不同意,妈说,柳大夫,您还是给开两剂土方吧。柳大夫叹了口气,说:“我还是怕你把病耽搁了。你如果真不想去医院,就买点冰糖炖梨吃吧,晚上再用红糖水冲一个鸡蛋。不过,真还是应该去医院啊。”柳大夫走的时候,大姐抱着娃儿可怜兮兮地追着问:“如果我妈把痰咳动了,能吐了出来,我妈的病是不是就会好起来了?”柳大夫叹了一口气,看了看在猪圈里木木地喂着猪食的爸,柳大夫摩梭着手说:“你妈的病,也不光是气喘的事了。”柳大夫指了指身体的一个地方:“那一回,可能把脾也伤着了。”大姐悲凄凄地点点头,把柳大夫送到了门口。

妈终于静了下来,妈的脸上泛着潮红的光,突然显得年轻而漂亮。妈对大姐说:“怎么把孩子给抱来了?我这儿……不净的,别吓着了孩子。”

大姐忙说:“您别说这话。”大姐的声音里有点哽咽,顿了一下,按捺住了,又开始说起来:“他们也不太肯替我看孩子。……总是个闺女。栓子说,马上再要一个。”大姐去年嫁给了西关那边的栓子,两个人照说是自由恋爱,当初妈也反对来着,不过栓子家比我们这儿富裕,栓子的爸妈很能干,家里的田都是他们弄着,还开了一片苹果园。栓子自己是不务农的,栓子学过打豆腐的手艺,他每天夜里两三点钟起来忙活,选料、浸泡、清洗、磨浆、煮浆再细滤,就成了纯正而口感细嫩的豆浆,他还会做豆腐脑和老豆腐。栓子哥最拿手的,其实是五彩豆腐,那是加了芹菜汁、黑芝麻粉、红曲米粉、胡萝卜汁,颜色不像别人家那些单调传统的白豆腐,栓子做的五彩豆腐看着五颜六色的,在冬日里还显着喜相,栓子总在节前节后地拿了这些东西给我们尝个鲜,真是很让人胃口大开的。栓子的豆腐在县城的菜市里卖,栓子和大姐在菜市边儿租了个小棚户,两个人就守着那爿豆腐店,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的。大姐生了女娃以后,栓子闷着头抽了几天的烟,脸拉得老长,十几天都没回过劲来,豆腐店也有十几天没开张。栓子迟了三天才来我们家“报喜”,饼子红蛋旁放了一个花线帖,我妈当时就哀叹了一句:“大丫子怎么随我的命啊?头胎就是个姑娘。”

妈握着大姐的手:“大丫子,只要栓子待你好,妈也就心静了。……再过段日子,给他生个男娃,栓子对你就会铁了心的,婆家也就待你好了呢。那小日子过得,也能美美的了……”大姐把孩子丢给我,突然背过身,抹起眼泪来。

哥在晚晌的时候也从县上赶回来了。哥站在床前,头低得都快挨到床板上了,他的头发很长,而且很久没有洗过,都有点团成一绺一绺的了。哥的脸沉沉的,就唤了一句“妈”,坐在床板上,像个罪人似的,半天吭不出一句话。爸也畏畏缩缩地从院子里踅进来,靠在门栏儿上,脑袋也低得都快挨着胸脯了。妈看了我们一眼,对哥说:“强子,你到村长家去问问,乡里下来的扶贫款,什么时候才会发到我们头上啊?”哥哥应了一句,准备出门了。大姐拦了上去:“还是我去吧。我弟总是读书人,脸皮儿薄。我带多多去。”大姐出门的时候,突然恶声恶气地对我说:“到了蒋金贵家,什么也别说,我下跪你也跟着下跪,我掐你一把你就使劲嚎,嚎得他们家房梁塌了最好!你听懂了没有?”我龇牙咧嘴地应了。

蒋金贵是我们村的村长,好多年的干部,他爸也是我们的老村长,十年前退下后让他儿子接的班。蒋金贵开始也行,后来就有点邪乎了。那年洪灾之后,很多大城市的人都给我们捐款捐物,重建家园,可是每一批东西下来,蒋金贵总拣最好的拿,他家不要的,甚至就是他家用过的,才一点点分到我们手下。村里人都怕他,他不光是村长,还有兄弟六个呢,谁拗得过他?

蒋金贵院子里有十几只芦花鸡,蒋金贵的大儿子正在把糠撒给鸡们吃,鸡们扑地围上去,吃饱了的就地拉了绿绿的屎,满足地打着饱鸣。蒋金贵家的看门狗大旺蹲在角落里,懒懒地卧着。我跟大姐说让她小心点,大旺前段时间刚下了崽,正好县里有个女记者来采访我们村脱贫的事迹,就看中了那两个小毛崽,蒋金贵就愣在大旺眼皮底下把它的崽送给了女记者,大旺从此就落了毛病,见人就凶个不停。大姐看了一眼大旺,大旺突然站起来,身子像箭一样朝我们冲过来,把我们俩的魂都吓没了,才见它已经用老粗的铁链拴住了。蒋金贵的老婆听见动静出来了,看见是我们,挺不满意的:“蒋凤玉怎么教孩子的,吃饭的时候来家串门?”蒋凤玉是我妈,我咽了口唾沫,一早到现在,我还没吃饭呢。蒋金贵桌上的青椒炒鸡蛋,把我肚子里的饿虫子勾了出来,我的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地叫唤了。大姐就对着蒋金贵的小饭桌,一起和我跪下了:“村长,您把今年的扶贫款发下吧!我妈病着了,得用钱呢!”蒋金贵把嘴抹了一把,推开正吃着的饭碗:“大丫子,不是我不给你们发,回回扶贫款下来,真放到你们手上,没个张致的,一会子用完了,到下种子插秧的时候,连肥料钱你们也出不上了!你们不都是个个寅吃卯粮的,没个算计没个度?上面还总怪罪我们,老是伸着手讨钱呢!这钱村里开春的时候买了公肥,再发下吧!”大姐猛地掐了我一把,我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声音喧腾在蒋金贵家的房里房外了。蒋金贵不理我们,自顾自地吃起饭来,蒋金贵的老婆说:“大丫子,这话本来我也不想说,你总是嫁出去的人了,还管娘家这档子事?不过,你们家情形也特殊,有什么话我也一径对你说了吧。这不是对你娘家的事,村里也有村里的主张。总不能为你娘家破了这个例吧?”蒋金贵划拉了一下稀粥,看着我说:“你们家也是的,非要再生个多多。你没看见满地里贴的都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少生孩子,就往富路上进了一截嘛!当初你妈,怎么劝也不听,落到现在……唉,上头说起来,穷也是自己造成的,我就想不通,偏你们家,有了男娃还要再生一个,这不自己给自己下套嘛!”大姐狠狠地扫了我一眼。

走的时候,蒋金贵还是让他老婆到后院的仓房里给我们拾掇了一套厚棉被,他家的仓房是每回捐赠物资下来囤着的地方。大姐又找蒋金贵的老婆要了一双翻毛皮靴。蒋金贵的老婆迟疑了一下,也给我大姐了:“是给强子的吧?你们家强子能有出息了,可就好了!你们也没白苦了!”我们就讪不搭搭地走了。

妈在那天夜里惊天动地地咳了一阵后,一口气没上来,睁着眼,双手像根柴火棒一样直愣愣地往天空里拽着什么,呆了一下,突然身子硬挺挺地倒下,就过去了。那天夜里天空上悬着一轮满月,明晃晃的,月亮像太阳一样普照着我们,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明亮的白月光,如静静的河水一样地洒在我们身上,隔着夜里的雾气,烟熏雾绕地缠着我们。妈倒下去的时候我没有像哥哥和大姐那样马上嚎出来,我有一丝的走岔,我在想:白眉赤眼的,妈想抓摸个啥?

头七以后,妈妈就埋了。大姐和栓子都过来了,大姐已经成了个木头人,脸瘦下去,尖尖的,没什么表情了,看着像世界末日一样。哥哥披麻戴孝,摔盆跪棺,下葬的时候喉咙已经哑了。村里人都唏嘘慨叹的,村里的人说妈妈的病就是秋天里种下的根,哥哥听到这话,脑袋就往棺上砸,都砸出血糊糊的印子来了,被四五个壮后生猛力拽着才拦下。

我们家和村里其他人家不一样,我们家都有点怕妈妈。妈生病以前是整个家的顶梁柱,家里家外全是一把一的好手,便是病了后,妈也还是整个家的核心和脊梁骨,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我们姊妹,甚至爸和哥,都绝对是方向盘和指挥棒,我们没有人敢违抗她。妈病了以后,特别是前几年遭了洪荒,家里的事就有点败下来,田里的收成就赶不上往年,而且妈的病也得用钱侍候着,只出不进的,家就有点散了架。

妈是村子里土生土长的闺女,祖宗先人十几代传下来的根,听着老辈人口口声声教导着“扒锄落地稳,种田为根本”生存下来的人。妈的祖宗是村里数得着的有鼻有眼的先人,北山那块祖坟地里,密密实实地埋着我妈的列祖列宗。只是到我外公外婆这一代,就有点香火不继,只生了我妈这一个闺女,最后终于招赘了走街串巷挑着杂货担子的外乡人我爸,颤巍巍地才有了我哥这一点微弱的火苗。我们按照乡里的习俗,都随了妈,承了她娘家的姓。

同类推荐
  • 狐心

    狐心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农历八月是海宁盐官镇最热闹的时节,秋阳朗照,金风宜人,满郭人争江上望,欲睹钱塘秋潮之风采。而盐官镇的宝塔一线潮也从未让人失望,起潮时形如海天一线,声似万马奔腾,继而素练横江翻滚而至,雷霆万钧,顷刻间便化作数米高的、宛如冰山雪峰般的滔天水墙,倾涛泻浪,喷珠溅玉,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一日,潮水刚过,江面粼粼,秋花成绣,许多年轻男女结伴坐在观潮亭中,兀自流连,江边亦有不少商贩,携了香石、珠串、花粉等物巧言叫卖。观潮亭外一株合欢树下聚起了层层人群,中间的空地上排列了七盘一鼓,一名身着蓝衣、脸罩轻纱的女子正在盘鼓上翩跹起舞。
  • 流动的黑金

    流动的黑金

    这部石油题材的小说,给读者展现了一群并不高大完美却让人叹服的石油人,中国的石油人。
  • 情人节

    情人节

    我和济宽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李嘉曾经建议我们以后可以收养一个小孩。但济宽觉得,毕竟现在这不是一种被普遍认同的关系,我们得为小孩子的将来着想——我们是因为爱,自愿在一起的,小孩子则是被动的。所以我们打算就这样下去。这在老辈人看来,就是一个极大的缺陷。而我,也在公司里做得有点不耐烦了。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我感到厌倦。除了事业,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爱情不可能在真空里生长,它永远与整个生活缠绕在一起。但我们不担心。我们的心里很安静。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暖若春风

    暖若春风

    本书是80后作家林森的最新原创长篇小说,随着撤离海南岛的部队前往台湾的曾祖父,在离乡多年后回来,随后死在故土。曾祖父的归来,在带给子孙新的生活希望的同时,也埋下了阴影,直到他死去多年,那种笼罩性的阴影也一直没能散去——整个家族便开始了一种宿命般的挣扎。祖父、父亲以及我这一辈,都想活出自己的路,几代人各藏心事,无论是爱情与亲情,都经历了极大的考验,甚至希望逃离家园。长者们穷于应付,近乎发狂,而年轻的心灵则陷入迷惘和无奈。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是几代人的流浪与还乡,是面对时代变化面前的无力与坚韧,同时也是当代青年的一部心灵书。
热门推荐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2)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2)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第三届入围作品选,包括5个短篇小说。《乡曲乡愁》描写淮北平原的民俗风情,《被命运刺上鲸刑的人》探究深圳打工族的悲喜人生,《寻找泽林嘉措》以自赎为主题探讨生存意义,《没有署名的画》一幅拍卖画作引发的怀想,《梦一样的青春》讲述当年高考大学与订婚结婚的旧故事。
  • 重生之绝颜天下

    重生之绝颜天下

    她是手握兵权的西屺长公主,为保护弟弟和姬氏皇权被困于叛军中,弥留之际亲手放火轰轰烈烈的死去。再次睁眼却是东缙大将军府不受宠的四小姐,爹娘不爱,姐妹欺负,本想平平淡淡过一生,奈何你们要召唤她体内的嗜血因子,既然如此就别怪她不客气了。只是已是百年后,她的苏醒又有何意义呢?身后传来某只妖孽的诱惑,“小绾儿,还有我呀,你的亲亲相公。”“别用叫狗的名字叫我,你给老娘滚粗”某女一个巴掌毫不客气的朝着妖孽扇去。这是一个男女主强强联手,共得天下的故事。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坦克

    坦克

    从库尔斯克硝烟到阿拉曼战役对决,从柏林巷战中坦克的尴尬,到中东战争中,美、苏制坦克大比拼,都显示着坦克在战场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它漫长的发展史中,始终都伴随着硝烟与智慧、血腥与思考,以及一切关于死亡的惊悚记忆。索姆河战役:一群装甲怪物突然冲出阵地,吓呆了德国人。突袭波兰:德国坦克的“闪电战”,横扫欧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的“雪地之王”让希特勒吃尽了苦头。库尔斯克:真正的大场面,千余辆坦克的大决战。里纳瓦村血战:两辆坦克VS一个坦克团。
  • 全能弃妃

    全能弃妃

    她忍辱负重,易容潜伏,以陪嫁丫鬟的身份接近仇人,在这人吃人的大宅中,步步惊心。绝世丑颜,要如何在几百个宠姬中心计为胜,俘获他的心,再狠狠践踏?【心术+女强】亲们,虐文小白文看腻了吗?尝试一下心术文吧。
  • 异界不败金刚

    异界不败金刚

    生灵大陆,势力万千,强者如星。主角莫铮意外穿越于一大家族不孝子弟身上。对于过去,他无法选择对于现在,他选择不了对于将来,他也不想选择至于对错,那与我何干废物?呵呵……或许吧!可那又如何,明天谁又知道呢?金刚之下皆蝼蚁,剑出随我心,天下皆惊。
  • 守阴人

    守阴人

    我过了二十年白开水般的日子,从没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在一个午夜被扭转,当门口的黑风铃响起时,就注定我这辈子逃离不开那些东西......
  •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本书介绍了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几位高级将领,包括何应钦、陈诚、桂永清等。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他们为蒋家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书通过一手独家史料,向您揭秘。
  • 夺情旧爱,宋先生别来无恙

    夺情旧爱,宋先生别来无恙

    宋佚这朵高岭之花,别说摘了,就是碰都碰不得。后来,宋佚谈了一场不被众人看好的恋爱。结果被对方甩了。这一甩时隔五年。找不到人影。大家都觉得是宋佚甩了女方,而女方伤心欲绝提前毕业了。多年之后,万年不更微博和朋友圈的宋老板,竟然两处都更新了同一条动态。内容如下:遇见她之前,我从来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子。遇见她之后,我才明白爱情原来可以这么理解。只要她留在我身边,再坏,我都爱她。文字下面配了一张图,图里面是一个姑娘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图片。角度明显的偷拍。有同校的人发现,这姑娘不就是当初被宋老板甩了的禾粒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