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8400000007

第7章 个人修行与社会生活(2)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贤善的人格,更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这对修行者来说实在很重要。不伤害使我们逐渐远离恶业,而心中常怀善意使我们从容、坚韧,不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发现、分享美好和快乐。

修行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我们的内心需要足够柔软、开放和坚定,否则将举步维艰。

现在的社会中一些现象让人困惑,无所适从,但如果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善良,守住不存心伤害这条底线,那么很多问题就变得好把握和取舍了。或许我们没有堂皇的说辞,但至少我们在尽力避免制造伤害和混乱。

大家平时可以检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如果没有做到,要提醒自己。这是修行的开始。不妨把日常的工作、生活当成训练开放内心的平台,把遇到的每一个人看成是自己培养善良品质、完善人格修养的一个机会。在佛教中,我们常说众生是修行人的福田。我们有幸值遇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帮助我们培植福德,收获安乐。藉由他们,我们的生命才能更丰盈。

在见解方面,如果能对无常和因果生起坚定的信解,我们便能更好地面对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像焦虑、愤怒、嫉恨等。之所以说不健康,是因为它们具有破坏性,在损害自己的心身的同时,也常常伤及他人。

为什么说无常和因果的见地在这方面会有帮助呢?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焦虑和孤独,因为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人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无常和孤立,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习惯性地忽视、逃避无常了。其实人们对于无常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对自己喜欢的人、物、状态,希望恒常不变;自己不满意的,希望尽快改变。然而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

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年轻的会衰老,相聚的会离散,拥有的会失去,登高会跌重,亲的会疏远,爱会成怨恨。就是这样。不是只有你在经历这一切,所有人都在面对无常。抗拒或挽留,终归于徒劳。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不再那样强烈地感到孤独和委屈。这对于缓解焦虑、愤怒、嫉恨等情绪会很有帮助。

从积极的方面看,因为无常,一切才有改善的可能。无论我们现在多么无知、狭隘、混乱,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努力去做,我们就有可能克服局限,为自他带来切实的帮助和安乐。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最基本的就是正确地取舍因果。因果是现象自然的规律。普通人由于局限,只能看到因果的无尽相续中某个片断,所以对因果的判断常常是不对的。只有圆满觉悟的佛陀才无误了知因果,他慈悲地告诉人们什么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可以据此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如果要从根本上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我们需要断恶行善。远离灾殃,自在喜乐,终归是要身心正直、行宽心和才行。

做到以上这些,算是有了点基础,可以开始较为深入地修学佛法了。

他自调心,何关汝事?

问:济公和尚喝酒吃肉,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法不是重心的吗?心里面有不就行了,你们佛教徒又何必天天磕头念佛这么在意形式呢?跟大家一起平常生活,心里面有佛不是也挺好的吗?

答:你能不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那么坐着,呆几分钟?试试看。通常,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人是很难做到的,哪怕只是几分钟。管住身体,管住心,谈何容易!

有些高僧大德示现与众不同的行为,但他有他的证悟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揣测。以前,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把衣钵交付给三祖后,混迹于酒肆屠门、花街柳巷,到处乱跑,比济公和尚还有过之。有人不解,问他:你是禅门宗师,怎么到那种地方去?大师讲了一句话:“我自调心,何关汝事。”你看他是在喝酒吃肉,他实际是在做什么,你哪里知道。

若真要学慧可大师,那么应该完完整整、从头到尾地学,他怎么一步一步修过来的,你也怎么修。大师早年是声名远扬的大学者,后来又打坐八年,学问修养好,禅定功夫好,已经是不简单,但他仍然觉得没有入道,便去求教于达摩祖师,在雪地里站了三天三夜。达摩祖师硬是不理,说:佛法是旷劫精勤得来的无上大法,岂是在雪中站几天就能求到的?慧可大师一听,挥刀把手臂给砍了下来。这种求法的热忱和性格的果毅,不是后世人所能想象。大师依止达摩祖师多年,精勤修持,终得衣钵成为禅宗传到中国后的第二代祖师。

我们不要只看到公案故事里的诙谐幽默、不拘小节,却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们为求法、学法曾经怎样地千锤百炼、舍生忘死。

至于“跟大家一起平常生活,心里有佛”,是挺好,不过要相信因果,断恶行善,否则心里有佛只是空话。

看似普通的生活

问:禅宗说行住坐卧、衣食住行皆是禅,请问是不是说只要正常生活就是禅宗了?看其他宗派有人一天到晚就是念佛,还有三步一叩九步一拜的去朝山,那么累干嘛,不是折腾自己吗?

答:如果按你所说的正常生活就是禅,那满世界的人岂不都是明心见性的了?显然不是这样。

以为禅宗是不教而得,或者只一味在行为言语上作癫狂放浪、圆滑讥讽之状,皆是对禅宗的误解。

禅宗行人应该怎样,看看禅门历代祖师的榜样,就可知。自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禅宗在印度递传二十八代,祖师多为三藏大师,经、律、论,无所不通,戒、定、慧,更是堪为人天师表。初祖迦叶尊者,在佛陀的诸大弟子中,头陀第一。头陀行即苦行。

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在南朝时把禅宗带到中国,传法慧可大师,以《楞伽经》印心。后代代相传,至黄梅五祖、曹溪六祖,以《金刚经》印心。明心见性,是要符证于教典的。把自己的修证一一比照《楞伽经》《金刚经》中所讲境界,看是否符合。

六祖以下,花开五枝,大德辈出,人才济济,禅门宗风到此时别开生面,虽与以往大为不同,而见地超越、当下直指、传佛心印者无异。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公案故事,最为后世人津津乐道,但我们要知道,公案中的师父也好,弟子也好,都不是寻常人物,而且弟子大多用功多年,根机已经成熟,只等明师最后那一点拨,即于当下契入本性。我们读公案,看到的往往只是那一点拨,犹如戏剧的最高潮,而之前经年累月的修持,之后经年累月的涵养,故事里没说,读者也不知道,还以为任是什么人,一拍脑门子就能开悟,何其轻松。

到宋代,宗门大匠们立辟狂禅、口头禅、未证谓证等弊端,提倡理事并行。后代宗师也多兢尚修持,居山闭关打七等成为禅门中人的日常行持。

六祖大师曾说禅门以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这是判断是禅非禅的试金石。成就者们看似和普通人一样地过生活,不同的是他识得本性,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间,他随时能做到无妄想念真如,而普通人不行。

至于别人磕头也好,念佛也好,只要肯在心地上用功,都是殊途同归,不要妄加非议。

吃肉,吃素

问:都说汉地的和尚吃素,藏地的喇嘛是吃肉的,还有的能娶妻生子,莫非佛教在汉地和藏地的标准不同?那么佛教所谓的戒律岂不是没有原则可以随意改变的了?

答:藏地由于气候、地理等原因,很多地方长不了蔬菜,加上以前交通不便,其他地区的蔬菜瓜果也很难运到藏区,在这种情况下,农牧民主要以牛羊肉、奶制品和青稞为食。藏地大部分出家人的生活靠家里供给,家里人定期送来食物,有什么吃什么。出家人要说吃肉,也是很少的,并且都是三净肉或者自然死亡的牛羊的肉。

然而,即使在以前食物供应没有多少选择的情况下,藏区也有很多出家人是素食者,现在就有更多出家人选择常年吃素了。

汉地的情况与藏区不一样。汉地以前一直是农耕社会,居民饮食以蔬菜、米面为主,逢年过节才偶尔吃肉。吃素,首先是有条件,比较容易能办到;其次也是对治对肉食的贪执,平时吃不着肉,所以人们对肉食有一种特别的看重,觉得好吃、金贵。

佛教以慈悲众生、不杀生为首要的修行。吃素可以间接地减少杀生,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佛教徒都会选择吃素,实在因为条件所限,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吃肉的话,也是吃三净肉。吃肉吃素不是以藏地汉地来划分的。

关于娶妻生子的问题。在藏地,示现在家形象的上师是有娶妻生子的,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他是在家身份,当然可以。出家者,若未得大成就,行为不可违背戒律;大成就者另当别论。不仅藏地如此,汉地也是。据说当年鸠摩罗什大师娶有妻室,有弟子见状也想效仿,于是大师当着众弟子的面吞下一把针,随后又把针一一从毛孔中逼出来,而他毫发无损。大师对弟子们说,能做到他这样的,可以效仿他,否则不行。大成就者的行证境界,非凡夫所能揣测、模仿。

自己的修证未到而做出违反戒律的行为,这种情况有,但只代表个人,不应一概而论地说他所在的教派、法系如何如何。大家平时做人处事,都知道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对不了解的问题不急于下判断、做结论,先了解一下再说。对待佛教,也要抱这样的态度才好。

都修行去了,社会怎么办?

问:佛教作为从印度传过来的宗教,和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是不是有冲突?比如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教出家人自然就不能结婚生子,这个矛盾该如何解释?

答:是不是真有这样的矛盾存在呢?佛教不强制要求所有信众都出家,佛陀的四众弟子既包括出家众也包括在家众。尤其现在,在家学佛的人很多,除佛弟子的身份外,他们同时还是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职员、商人等等,可以说遍布各行各业。他们把佛陀的教法应用到生活中,为家庭和社会的建设贡献积极的力量。

具体到个人,是否出家,是否结婚生子,都要看因缘。没出家的人,不结婚、不生子的也很多。结婚生子后再出家的人也有。其实没有纯粹偶然的事情。很多事,看似偶然,实际前因早就在那儿,只是伏笔千里,你看不出来罢了。有的人有出家的因缘,因缘成熟,他就出家了,其他人拦也是拦不住的。有的人没有子女缘,跟他信什么没关系。

儒释道三家在中国并存了几千年,说明它们之间虽有不同,却并非水火不容,且正是因为众生根机不同,三家各有侧重,应机教化,才使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集体及个人的精神、道德、情感等等需求得到满足。

问: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大家都去修行,那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谁还来生产?社会还如何按照我们常态理解的去进步?这是我一直困惑的地方。

答:佛教修行有出家、在家两种。佛教讲因缘,出家有出家的因缘,不是所有人都具足出家的因缘,所以佛教不会要求所有人都出家。事实上也不会出现所有人都出家的情况。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全民出家修行的时期,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就更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因此你不用担心。

在家居士可以在修行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社会、家庭角色。如果一个社会里大多数成员都相信因果,去恶行善,有精神信仰,那么社会会更加和谐。

在有佛教信仰传统的地区,社会并没有因为民众信佛而停止向前发展。我们甚至可以说,在这些地区,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佛法的熏陶,人们少欲知足,尊重生命,爱惜资源和环境,不会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物欲需求而过度开发,不为自身和其他众生的将来考虑。

其实,关于什么是发展,什么是社会进步,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在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产劳动、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全民福祉,让全社会的人过上幸福安乐、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这其中包括物质上的丰足,也包括精神上的充实。在一个只追求物质生产而忽略精神探索和修养的环境中,人们恐怕很难获得持久的安乐。

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也不一样。有些人通过体力劳动,有些人通过脑力劳动,有为社会创造有形财富的,也有创造文学、艺术等作品为人类留下精神财富的,有修桥修路的,也有专门追拍龙卷风的。你不能仅以物质化的标准去判断谁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更大。

出家与在家

问: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答:《佛说四十二章经》里说:“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即通常所说的出家人,这一句经文对出家人的概念作了简要定义。沙门是梵语,意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出家,出的什么家?“家”可以理解为心住之处,心的牵绊、滞著所在,“出家”便是出离执著。执著从粗大到细微有很多层次,故而出家也由表及里、由浅至深有很多层次。

同类推荐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金钱、权力、欲望等诱惑不断考验着人类脆弱的灵魂怎么能够离开静心的智慧?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陷入人性的沼泽。人的心灵犹如一间仓库,需要时常打扫和维护,拂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掌握静心的智慧,便能摆脱所有的喧嚣与无奈,让自己活在一个无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以静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给焦灼的人生寻找一片宁静的栖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享受生活的甘甜与快乐。
  • “去极端化”宣教读本

    “去极端化”宣教读本

    本书以简练的文字揭示了人类文明变化和进步的基本规律,指出变化和进步是宗教的基本特征,对宗教极端主义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着重介绍了新疆伊斯兰教演进的历史过程,批判分析了近年来新疆宗教极端势力制造恐怖活动的根源及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及民族和谐造成的消极影响。本书有助于读者真切认识宗教极端势力的危害性,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目的,进而推进新疆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boos你好

    boos你好

    “boos你好,我是你秘书我叫苏……”“嗯!!!叫小张带你去交接一下事宜”“好的”这个一脸冷漠的男人就是价值一千万的任务,看来有点难度。不过对于苏颖来说就是小意思啦,看不不把你拿下,这一千万势必是我囊中之物。苏颖,你逃不掉了。
  • 兽王·九玄龟珠

    兽王·九玄龟珠

    黑龙帮帮主丁屠天的寿宴上,兰虎联合其他的势力对黑龙帮发起了攻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独孤奇也在宴会上突然出现。独孤奇告诉兰虎,四大神兽之一的玄龟在外星陨落,全身生命精华分为九颗珠子散落四方,独孤奇邀请兰虎结盟,一同前往外星寻找九颗九玄龟珠,平分天下。兰虎断然拒绝,双方一场大战,独孤奇乘坐早已研制妥当的单人宇宙飞船破空而去……在桃花源的帮助下,兰虎最终飞向后羿星,开始九死一生的寻找九玄龟珠之旅……
  • 无间劫

    无间劫

    现实很残酷,正如学生终究要毕业,人终究要长大。终究有一天,要体验那些是非善恶、爱恨情仇。读过这个故事,经历世间种种,愿你还是当初,那个仗剑闯天涯的少年。江湖如无间地狱,每个人都在挣扎。主角端木铭心在磨难中成长,在地狱里成佛。
  • 对不起迟到了

    对不起迟到了

    一次意外,她救下变成植物人的他。只因为父母定下的娃娃亲,她守了他一年多。一年后他苏醒,却没有任何记忆,悄无声息的离开她的世界!为了找到父母死亡的真相,她卧底公司,却不料新任总裁竟是她救下的人!情敌的陷害、仇人的阴谋,一点一点慢慢揭开……
  • 你住进我心里了吗

    你住进我心里了吗

    陆离,表面上看起来是活泼可爱的小姐姐,其实她是很内向的女孩子,她文静斯文,不喜欢喧嚣的环境,非常爱干净,对于她来说,任何东西都是不干净的,只有几个人除外,那就是她的闺蜜陆思雨,陆思雨跟她的性格截然不同。
  • 姑姑的梦幻

    姑姑的梦幻

    我在解放后出生长大,听父亲讲,我的祖父,亲兄弟堂兄弟有七人,伯父叔叔们不说,我的姑姑也很多,我亲眼见的姑姑就有九个,还有三四个在解放前已经含泪于九泉。在我的童年时,家里发送老人和娶亲时,这些姑姑们就能聚会。我也跟着她们在成长。她们的性情、人生命运、人生轨迹,让我能够亲见和了解,还有梦幻般的故事。女儿的梦幻我只有一个亲姑,我从小就叫她大姑,但是她在我的姑姑里,年龄是算小的。她的婆家,就在我家河对岸,在我家透过河边的杨柳梢,就能望见她家屋顶的炊烟。
  • 登录梦魇游戏

    登录梦魇游戏

    科幻、奇幻、灵异、推理、神话、怪诞、战争······登录梦魇游戏,在无尽的世界中漫步。另类无限流、副本原创
  • 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针对各个历史谜题,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严肃而科学的分析论证,去伪存真,作出结论。为适应广大青少年阅读,本书在写作风格上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将历史疑点与谜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叙述出来,注重其中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同时,通过简洁明朗的版式设计把百余幅精美图片和文字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内容上,本书涵盖了历史领域中政治、军事、人物、科技、宗教、文化等方面。时间上贯穿古今。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愉悦性为一身的人类历史悬疑百科书,在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再现了历史的丰富和变幻,读者定会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 神秘少主轻点抱

    神秘少主轻点抱

    “芊芋,老大生病了你帮忙照顾一下。”“芊芋,老大心情不好你去哄哄他。”“芊芋,老大今天没吃饭你去点一下外卖。”……身为一个高冷帅气的保镖,到了君墨玖这就变成了贴心小棉袄……
  • 迷你女神医

    迷你女神医

    紫微星现,天下大乱!值此乱世,谁主沉浮?他,阴鸷冷酷,誓夺天下的西楚国君--西门擎天?他,豪情万仗,心系天下的北燕太子--北堂霁枫?他,邪魅妖饶,游戏天下的南珠国君--南宫孤月?他,温文尔雅,抛弃天下的东齐王子--东方明旭?他,剑胆琴心,英俊潇洒的江湖第一公子--上官雨晨?当他们遇见沉着淡定,无欲无求的她时。似乎一切都变了!她让他们了解了一个客观存在,却被世人忽略的事实: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靠朱颜?谁说女子撑不起这边天?她,君冰凌,带着前世记忆重生的丑小鸭。十岁前她面纱遮丑,命运离奇坎坷。十岁后她面纱掩美,人生变得绚丽多姿,充满了传奇色彩!且看她如何蜕变成蝶,遨游江湖,驰骋沙场,力挽狂澜?且看她如何不靠容貌仅以女儿本色驾御一众俊男霸主?本文男主强,女主更强。背景沉重,情节幽默。描写轻松诙谐。喜欢的读者请给予果儿支持与鼓励!票票,收藏,留言~果儿新文:《主母当家》《重生一天才狂女》推荐果儿的完结作品:《特工傻后》《千年后娘》(五折促销中)《粉嫩娘亲》推荐黯香娘子的文:------《虐妃》推荐三妹落叶孤单的文:------《三嫁极品夫君》推荐小妹筱静梦的新文:-----《废后爆君》推荐好友文:《你丫抢婚有完没完》《新月妖鬼谈之奇鬼新恋》《小小逃妃震江山》《冷宫德妃》《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妃狂》《狂妃御龙》婴落推荐女强文:------阳乖乖《媚宫》------夏广寒《强上天子》------炎焱《神气小小妃》------无意宝宝《天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