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4800000366

第366章 替罪羊

雒都,曹操府邸,随着黄琬密书入雒,以及近来董卓的激进手段,正进行着一场讨论。

席间,王允以司徒府从事中郎的身份来与曹操探讨公务,曹操的战绩是雒阳中仅次于董卓、皇甫嵩的第三人,哪怕吕布现在掌握两万多雒阳驻军,可不论董卓还是皇甫嵩,都有些轻视吕布。毕竟吕布没有独当一面的资历,更没有光辉战绩做参照,目前的吕布武名与袁术类似,充满了水分。

王允此来,还带着自己的乡党王宏、宋翼:“董卓欲以征豫州牧黄公入雒,拜为太师共掌国政。”

他的脸色并不好,近十年来雒阳政治变化风起云涌,祁县王氏、晋阳王氏都躲过了两次党锢,属于党锢动荡中昂扬发展的家族之一,理应抓住更多的机会。可因王允错误的估计形势,高估自己提前向张让发难,结果沉沦至今,只能投靠董卓获取进身之阶。

毕竟与曹操是老相识,王允直言:“自大将军出雒后,董卓行举日益乖张,收宫人大施**,又恐天下声讨,欲外图黄公以固权势。在内担忧孟德与皇甫义真联合,故遣老夫前来游说孟德,若孟德愿意支持董卓,董卓愿授兵马给孟德。只是值此新旧动荡之际,不知孟德是何想法。”

宫女?董卓玩几个宫女怎么了,说的好像现在公卿家中都很干净,没私藏宫女一样。

别说身份寻常的宫女,更高一级的宫中女官也在战乱中沦落街头,多被公卿所养。再说了,政变激烈时宫中最精华的那批貂蝉女官让蹇硕打包送给了魏越,这又不是什么大机密。

“董卓莽夫也,本可徐徐图之。”

曹操开口表态,做为难状:“可关东诸州郡中,广布袁本初信使,袁本初合纵连横之心昭然若揭,就怕董卓外松内紧,设计诱杀我等。”

看着王允,曹操摊开双手:“董卓若无备,十余名壮士就可杀于当街,杀之如屠狗。可袁本初讨董之心世人皆知,我等夹在董卓、袁本初之间,受两头猜忌,恐难善终。”

王允也是无奈,谁能管得住现在的袁绍?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管住袁绍,袁绍一口咬定袁氏一族是阴谋遇害,出于义愤、道德绑架,袁氏力量就不得不出面为袁隗、袁基复仇;而且推翻董卓以及魏越,是符合当下所有士族的共同利益,没人会揭穿、反对袁绍。

总不能如曹操这样指责袁绍,王允露笑:“既然孟德怀公义之心,稍后老朽回禀董卓时将极力为孟德美言,以争取兵马。手握兵马,方有一搏之力。”

曹操神情严肃应下,送王允三人离去后,就站在门前远眺,对跟在身边的曹洪、史涣、夏侯惇、夏侯渊等人说道:“大将军立世以来,太原王氏多受大将军打压。与王子师同谋,必然埋祸于将来。”

曹洪左肩斜倚在门柱上,斜眼瞥着远去的马车:“大兄言下之意,可是我等与关东群雄合力图董,却不与大将军为难?”

曹操轻轻点头,神情沉重:“此次大军出塞,世人多猜测大将军会无功而还。我与蔡伯喈探讨此事时,据蔡伯喈暗示,此次大将军出塞或有大胜,或无功而还后上表自贬官职。若是前者,几率渺渺一旦发生,天下何人能制大将军?若是后者,大将军掌握并、冀、兖、青四州兵马麾下带甲之士何止五十万?自贬官职,雒都上下谁会当真?”

“大兄,莫不是真以为大将军会大胜鲜卑?”

曹洪见曹操那沉重神色不由感到一丝荒唐,带着笑腔发问,又说:“不过与鲜卑稍作争杀,足以向天下交待,又何必冒倾覆大险率军深入不毛之地?届时大将军虎踞河北,的确是一方雄霸,比之受困雒阳,不知自在多少。”

他的看法很简单,魏越做做表面功夫就能稳稳当当坐镇北方,没必要执意出塞与鲜卑进行决战。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在这两个选择之中做出明智之选。

曹操只是轻轻点头,魏越又不是驽钝愚蠢之人,怎么可能傻乎乎带着精锐嫡系武装出塞几千里跟鲜卑大决战,在边塞露面打上几场小仗,武装大游行一圈后归塞,驻军河北后谁能动魏越一指头?

魏越坐镇雒阳,还能维持州郡之间的太平,哪怕矛盾再大,也是能勉强维持下去的;魏越带着主力去了河北,雒阳方面威信直线下降,外强内弱,祸患自生。

就魏越这样率军出奔河北,曹操心中是不痛快的,恼恨魏越稚嫩,若无赖一点赖在雒阳不走,又有几个人敢跳出来指责?

魏越稚嫩的表现,在他眼中无疑错失了重整山河的大好机会。

如王允之辈,魏越在雒阳时,董卓根本搭不上王允的线。哪怕流亡、寄居在雒阳,魏越在雒阳时,董卓几次征辟王允都遭到了拒绝,结果魏越一走,王允、周毖等一帮人就涌到了董卓的司徒府。

这种前后矛盾的投机行为,曹操是很看不起的,就连魏越出雒前往河北,在曹操眼中是逃避责任,也有些看不起。

不愿跟王允这些人搅合在一起,可王允这些人又跟黄琬眉来眼去充作黄琬在雒阳的耳目,这种人物是不能随意得罪的,否则就成了董卓嫡系,无法洗白,搞不好会为董卓陪葬。

夏侯惇领悟曹操心意,缓缓道:“自灵帝下诏并州强迁大户于平阳邑以来,使匈奴中郎将晋阳王柔被魏公以典兵不整、邀买军心图谋鬼祟而收捕。其弟代郡太守王泽举兵声讨魏氏谋反,魏氏家将成矩自平县出兵两千骑进击,北平邑一战斩杀王泽,因功表为代郡太守。晋阳王氏,遂夷三族。”

“太原王氏,晋阳一宗就此残败;祁县王氏,尽迁平阳邑后,又能坚持多久?”

夏侯惇说着挤出一丝笑容:“大将军掌兵行事素来酷烈,不留隐患。孟德不愿与王允同流,乃是上策。”

曹操还是轻轻点头,领着一众人回院,边走边说:“我这也是无奈之举,受天下豪强所迫,那竖子不得不含恨出雒,今后若兴兵来报此仇,必然血流成河天下倾覆。想当年,我胁迫这竖子服软,不曾想竟怀恨七载,出雒之前邀我赴宴,若非看在子和等人颜面上,势必杀我于当庭。”

双手负在背后,曹操面容平静:“今留在雒都,必然与王允之流同谋。不论董卓、黄琬谁胜谁败,我等都无善终之理。我欲寻机出雒,此意已决,诸君稍作准备,时机一到就轻骑简装出雒。”

四个人齐齐抱拳应下,夏侯渊的继妻是丁夫人的妹妹,已经跟着曹嵩返回谯县;曹洪的产业、家属本来就谯县,夏侯惇、史涣的家属也不在雒中。

史涣拱手:“曹公,可要交结壮士,一同出雒?”

夏侯兄弟,曹洪闻言意动,雒阳人才济济,收罗一批军吏骨干十分方便,不然到了地方,有钱粮募兵,却会没人训练、统率。

另一边,蔡邕太傅府邸,太尉马日磾与蔡邕对弈,谈的内容可就比黑白两色的棋盘血腥的多:“袁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术、袁遗各据强郡,袁绍被困兖州难展拳脚。袁氏之患暂可放置,我等所虑皆在董卓,若董卓放弃征拜黄子琰,以黄子琰心性,恐难下定决心挥兵上雒。”

马日磾可没有多么坚定的节操,也不是一个嘴硬的人,这是个善于左右逢源的人物,对于出卖董卓欢迎黄琬主政雒阳一事,并不抗拒。

蔡邕对黄琬入雒阳主持国政一事也不抗拒,反正是从董卓手里夺走的雒阳,失败后的董卓,会抗下魏越大部分罪名而死。魏越的年青,就是最大的本钱,保证魏越能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下成长,进而借魏越之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就是蔡邕的打算。

从魏越突然当上大将军开始,蔡邕就在构思怎么让魏越脱身。

现在魏越的体格,不适合坐在雒阳管理国政,倒是黄琬很合适,可让人牙疼的是黄贞姬意外遇害。念及此事,哪怕是昔年好友,蔡邕也恨不得卢植断子绝孙。

魏越是通过军事战功显贵,可终究是大儒亲传弟子;可董卓就不行了,不提这个人彻头彻尾的边郡豪强身份,光是袁氏故吏,坐看袁氏一族遇害一事,就在德道上无法站稳。董卓这样站在故主尸骸上显贵的存在,就是对现有普世道德观念的最大挑战!

唯有杀死董卓,将董卓一系碾碎成渣,彻底打入历史的垃圾堆才能维护受损的道德观念。维持道德不受玷污,就是天下最大的大义,大义面前董卓只能去死。

放任董卓不管,任由董卓耀武扬威,会导致现有的普世道德体系碎裂,这一点决不能容忍!

当然了,这个大义面对魏越的时候,有一点畏畏缩缩……不,这怎么能是畏缩,这分明是积蓄实力,给魏越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谁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能否改过自新。

魏越就很好,很干脆的认错,带兵离开雒阳出塞与鲜卑人决战去了,若是碰不到鲜卑主力无功而返,也是可以的理解的。

太尉马日磾所虑,蔡邕也有所担忧,稍稍思索表态:“不日老夫就表奏董卓为少保,赞同征拜黄子琰入雒担任太师一事。”

缓一口气,一切妥协为了长远发展,蔡邕露出淡淡微笑:“黄子琰在外,董卓如芒在背。能不动兵戈征黄子琰入朝,有一线希望,董卓就不会放弃。何况扬祖兵马在在塞内,尚能助长董卓胆气。”

马日磾颔首,落子在梧桐棋盘上声音清脆:“如此甚好,在外大将军拱卫边防治理河北积攒阅历;在内有黄子琰与伯喈兄持政,海内归心,国朝必然中兴。”

同类推荐
  • 秋千史话

    秋千史话

    秋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活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作为体育活动的秋千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喜爱。本书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采用图文并茂的写法,运用比较通俗的文字和较为活泼的语言,粗略地描绘了我国秋千活动古往今来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少数民族的各种秋千活动形式,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我国古代秋千活动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对进一步研究中国秋千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国公家的日子不好过

    国公家的日子不好过

    穿越了穿越了,哈哈哈,还是国公家的儿子,这可比某个出门一把刀一匹马的姓云的家伙强太多了,可谁想到,唉国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傻爷来了

    傻爷来了

    他天生痴傻,六亲缘浅。与他定亲的娘子转眼就背叛了他。一朝觉醒,脑子凭空多了一份记忆。乱世降临,九州陆沉,傻爷从逆境中崛起,横扫六合,鼎定八荒,成就一代傻子皇帝的逆袭之旅。
  •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主要内容分为七国之乱、吕后专权、文景之治等章节。七国之乱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受汉朝初期的经济影响,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分封制度的缺憾,是吕后专政、文景帝改革的产物。而七国之乱的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同时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沧桑分合的巨大历史变化,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万千烟火是你

    万千烟火是你

    我从不后悔喜欢你,也不遗憾没能和你白首不分离。如海深情,只盼你,即使天涯陌路,也要幸福如故。——致藏在时光里的故人
  • 处世悬镜

    处世悬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里封侯

    万里封侯

    十余年后,镇魂曲响起。是谁,用鲜血,洗刷所有的秘密?是谁,用天下人,来下这一盘巨大的棋?
  • 白雨斋词话

    白雨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毒宠邪凤:逆天召唤师

    毒宠邪凤:逆天召唤师

    (包月免费看此书)她,绝倾殇,魂穿异世,成为绝氏府邸人尽可欺的废物七小姐,当凤凰涅盘重生,下天风起云涌,谁与争锋,是何番景象?召唤,修灵,炼丹,炼器,身旁美男成群,魔兽大军,亮瞎一帮狗眼。骂她是废物?毁她清白?断她筋脉?特么的,通通丢到炼丹炉里炼丹!绝倾殇的人生原则: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人欺我一分,我报人十倍。当轻狂如她,撞上冷魅如他,将会演绎出怎么样的嗜骨之爱?她如何凤战苍穹,睥睨天地,凌驾于万神之上!(扣扣号:398167130)喜欢的MM们可以加号,敲门砖,帝沧澜。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凰途无霜

    凰途无霜

    棋局博弈,江山为赌。美人心计,粉装夺谋。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死神!一朝背叛,魂穿异世。清冷的瞳仁微动,如同死神的转轮,违逆她的,都得死!他是妖邪绝色的暗夜帝王,十年碾压,终炼成攻。一只白润的凤佩献上,说好的养我,岂能反悔?她扬眉一笑成王侯,秉持着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无疆。她要这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北土!他轻叹一声献王权,坚守着作天作地有尽时,此妻终为囊中物。他要这一生所经、过眼所见,只她一人。她赢,他陪得了其君临天下。她输,他也能护之一生无虞!在这场爱情底线的攻坚战,坚持的原因便是,如果不能赢,那也绝不能输。
  • 醉梦悠悠  如斯长歌

    醉梦悠悠 如斯长歌

    五段爱情故事,五段难以割舍的爱恨情仇。情深几许、帘幕无重。当阴霾散去,终于看清的感情,是否还有挽回余地?偏执利用、竭力互伤。当阴谋与算计相互痴缠疯长,被扼住咽喉的爱情是否还可开出绚丽的花?情深不悔、悲喜绵长。当爱情与亲情势不两立,携带真假参半的记忆,该如何卑微求生?家族怨忿、难以自拔。当仇恨蒙蔽双眼,面对竭力阻止自己复仇的挚爱,他能否幡然醒悟?情感泥潭、深陷其中。当一度朝思暮想的梦中人与下一日即将成亲的爱人对峙,裹足不前的他,该如何抉择?且不过一场悠悠大梦,甘愿沉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王嫡妃

    冷王嫡妃

    他无颜,她无才。一朝赐婚,世人皆笑,真乃绝配。她笑,可不是吗?风阁阁主与听雪楼楼主强强联盟,岂不是绝配?◆◆◆本以为只是一场皇恩难拒,各取所需的游戏。却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段锦绣良缘。他说:“以后有危险就往我身后站,只要我在,就不会让人伤你分毫。”她说:“从来都是你护着我,这一次,换我来护你。”◆◆◆【关于虐渣】他抬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有人出万金买王妃你的项上人头。”她挑眉,“本王妃的人头就值万金?钱王爷收着,人留给我就好。”他扬了扬下巴,“早就给你带门外候着了。请随意。”【关于身份】她是无才无德的家族废物,未婚夫誓死要退婚娶她长姐,让她成为众人口中的笑料。她更是南魏情报收集组织风阁的阁主,富可敌国,势力庞大。他是自幼送往邻国的质子,一朝回朝,是众人最为不屑的皇子。他更是最飘忽不定的杀手组织听雪楼的楼主,世人无不闻风丧胆。一朝身份被揭,两人相视一笑,在这世上混,谁还没一两个别的身份?【关于秀恩爱】屋外狂风暴雨。某女斜倚在贵妃榻上,“夜阑卧听风吹语,铁马冰河入梦来。”某男停下手中的笔,抬眼淡淡地看了吟诗的某女一眼,“铁马是谁?冰河又是谁?”“……是你,是你,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某男若有所思,“铁马?我倒是愿意给你做牛做马,只要你给我草。”“……”卧槽,这无节制幻想的厚脸皮男人快给我拖走!
  • 陌上花开,妾可归否

    陌上花开,妾可归否

    王妃苏未央被妾室陷害偷人,王爷萧千墨大怒,落了腹中胎儿,打死竹马李容景,而她与萧千墨的大婚,也都是萧千墨一手策划,让自己不得已嫁给了他。苏未央怒而变成勾人魂魄的妖精,将萧千墨玩弄于股掌之间,设计让妾室被打入冷苑,参与了萧千墨挚友的死,更是令萧千墨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这一场怨,终消逝在萧千墨为爱甘愿赴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