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4800000289

第289章 安排

曹纯北上榆林宣诏之后的第六天,桓典与太史慈轻骑快马抵达临汾。

或许是条件谈妥,又或者是其他原因所影响,魏真正式接诏华丽变身,成为此时大汉第四名州牧,代天子巡牧并州,自辟属僚,掌握并州军政财赋四项大权。

有太史慈督率来的三千步骑做缓冲,魏越所部也开始分批轮休。为避免军队成批休假回乡被人成建制的拉走,故而这次回乡只选出了三批人,只占了全军三分之一。

第一批休假的是外州籍贯的军士,大约八百余人,还有上千外州籍贯军士不准回乡。不准回乡军士的亲属以及一些阵亡、伤残军士的亲属则由回乡的军士负责接来。为保证这件事情的执行力度,魏越派出了军吏督促。

大量的相关公文签署、分发,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摆到面前:没钱了。

一场接风宴后,魏越将半箱档册搬来,脸上还透着淡红酒晕,诉苦道:“桓公,自某叙职任事南匈奴以来,先有匈奴左大部、叛王邪利作乱,其后张举临阵倒戈,前后鏖战可谓阵阵凶险。而我部将士、义从前后阵殁一万八千二百余,伤残退役近七千人。”

“塞外时大小战事延绵,军中文档多有遗失,最少还有近万骑义从伤亡无法确认。”

魏越取出一册递给桓典,头一扭斜眼环视饱餐之后的诸多校尉、司马:“军中将士多犯乡愁,而军饷拖延抚恤未定,军心动荡已久。今河东战事稍稍稳定,我有意遣还外州军士回乡视亲,然而军饷、抚恤无从筹措,不知桓公可有良策?”

“否则无法兑现信诺,我自河东单骑入雒易也,可军中生怨闹出大祸来,究竟该由谁来担责?”

魏越口吻无奈,并无凌厉强迫桓典的意思,黄忠、孟陀都在席间,事情不能堆到桓典身上。

桓典与孟陀先环视观察席间校佐军官,见一个个沉眉肃容,黄忠则是心中叹息不已。战事到如今,朝廷积欠魏越部的军饷、抚恤已接近九亿,这还是没有统计屯驻榆林,人吃马嚼耗费巨大的魏真部。

可魏越经营之下,朝廷……大将军几乎很难将手插进来。这就让黄忠有些难受了,无可奈何之余唯有自强,以待变机。

与桓典认真思索,黄忠心事重重不同,张让这边的代表孟陀则洒脱的多,很专注的聆听桓典。

军费问题不止是魏越头疼,现在朝中公卿都在头疼这个问题,桓典也不例外。

谁能有效为现在的朝廷开源、节流,那么谁就能获得上升的机会。

如果形象的来描述,魏越此刻拥有的军队都是负债经营起来的。之所以没有破产,一来是他战绩数据好看容易取得部下的信赖,在南匈奴战场做空南匈奴,现在魏越几乎是全盘吃掉南匈奴,较历史格局来说,成了一个加强版的南匈奴。

第二是手里握着这么一大股军队,朝廷即便想收拾魏越也不敢动手。有孙坚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朝廷虚弱的本职尽显无疑,现在谁敢杀孙坚、魏越、董卓、朱儁这样手握雄兵并独当一面的人物?有这支军队在,魏越才能底气十足的讨要积欠军费,以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

简单来说,这就跟从银行贷款买坦克,然后开着坦克不怕银行催账一样。

可朝廷中大佬也不蠢,怎么可能挤出宝贵的财力交给魏越?

若因为账面积欠军费就给魏越补发,看着魏越花朝廷的钱给自家邀买军心,进而尾大难除……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愚蠢了。

不过,满朝公卿有几个姓刘的?就算姓刘,是宗室,可皇位稳定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出卖朝廷利益的事情别说是公卿,若是时机合适,其实皇帝也是乐意干的。

魏越最担心的就是朝廷在拖欠军费一事上态度坚定,没有其他的财源接入,他的军队就会离心离德,到时候失去军队这张护身牌,朝廷自然是想怎么收拾他就能怎么收拾。

到了情况紧迫时,他为了拿到财源维持军队,他就不得不答应一些朝廷‘合情合理’的要求。正是因仰人鼻息的原因,朝廷执意拖欠军费,魏越要么造反鱼死网破,再要么就是主动妥协。

现在毕竟还不是乱世,军中将士还是被现有经济、社会关系、理念所捆绑,远不是乱世之中那种有粮食就能稳住军队的时代。与乱世军队单纯的对家庭安全、温饱的追求不同,现在军中将士的追求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唯有重利才能在短时间内拉拢住。

只要稳住今年年底,再稳住明年上半年……然后时代就变了,下面那些志存高远的新锐军官彻底失去正规的上升渠道,貌似最佳选择就是跟着魏氏一条路走到黑。估计,他赶都赶不走。

而眼前,魏越对这一批军费索要充满信心,有着十足把握。

现在将士轮休回乡需要补发军饷,阵亡、伤残的军士需要抚须,这些军费迫在眉睫几乎是无法拖延的。可朝廷已经诏命魏真就任并州牧,魏越也被征召入朝,魏越父子都答应下来了,朝廷还有什么道理不给这么点面子?

若朝廷是持善意,那么会同意;若是恶意,为了麻痹自己保证自己顺利入雒进入笼中,那么也会同意。

魏越能想到的事情,桓典也能想到,这可以理解为魏越临行前的一次试探。

“武都侯安心,军费一事朝廷自不会拖延,至今积欠也是形势所使然。”

桓典说着扭头环视席间校佐,拱手,朗朗说道:“南匈奴本就贫瘠,战后残破不堪难以筹措军费;而自武都侯率军入塞平叛以来,河东陷于白波贼,无法自河南转运粮饷、军需,故一应军需皆从太原调集。非是朝廷不恤士卒不体军中疾苦,而是战况所迫,不得已尔。本官可担保,关中、河内、河东战事有一处完结,年内武都侯所请军资会依次拨发,绝不拖延。若战事持续,朝廷也会另寻他策以酬士卒。”

反正桓典按着自己的预估代表朝廷表态了,如果失约……朝廷威信受损之余,桓典个人的信誉也将破产。他在拿自己龙亢桓氏的名誉为朝廷担保,并彼此捆绑。

他这么做也是有信心的,魏越入雒后与黄贞姬正式成婚,那么蔡邕一系与黄琬一系将会结成真正的盟友,这个联盟十分稳固,蔡邕与黄琬有极好的私交,政治立场又十分相近不存在矛盾,两个人的继承人都是魏越,几十年后几乎是能融合为一股的庞大势力。

而张让、何进背后的宦官、外戚也在极力避免矛盾扩大,这是符合蔡邕、黄琬派系追求的。所以桓典拿自己信誉跟朝廷信誉捆绑,是十分稳妥的,只要魏越入雒、成婚,那么四个集团一同使劲,加上魏越所部战斗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补发积欠军费几乎不存在什么大的障碍。

若军费还是一毛不拔,朝廷信誉在军中破产,那么魏越就有相对充足的理由发动兵变以清君侧为政治号召向雒阳进军。

既然桓典愿意担保,魏越自然是相信的,相信桓典,也相信朝廷……

各方面的官职调动都已完成,积欠的军费也暂时对军中将士有了个说法,距离魏越启程入雒只差一件事情:等鞠义率军归队。

准确来说是两件事情,如果张举真的把女儿和宗族交给鞠义,这么意味着张举的诚意十足,那么鞠义部也就没必要在外面吃苦挨饿。魏越撤走鞠义,将李乐部后撤进入河内的道路让开,就是他回敬的诚意所在。

第二件事情就是安排张举派过来的人质和部曲,不能贸然打散,但也要筛选一下分作两部安置,一部就地安置,一部迁入太原随张举的子女、宗族一起安置,张举子女魏越准备交给自己母亲抚养。

当然了,鞠义这种桀骜的人物也要好好安排一下。北军这种交际面很广的大舞台绝对给鞠义,也不能过于拘束,鞠义需要一个施展的平台。

又是四日,魏越送吕布及部分太原军北归后,鞠义终于率军抵达临汾与魏越会师。

别说鞠义及其所部将士,就连他们的战马都瘦了几层皮,几乎是无补给在外晃了一个月,能把人马完完整整拉回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临汾城外军营中,魏越大飨鞠义部疲兵,火盆林立一片通明。

羔羊肥美,鞠义吃的胡须油亮火光照映下更是黑亮显眼。

一条羊腿下肚,鞠义端起陶罐中开胃助消化的酸菜浆水汤咕嘟咕嘟牛饮,典型的不健康饮食风格,可随心任意而行,是真的很爽快。

打了个嗝儿,鞠义微微侧身头靠向魏越,下巴对远处围在篝火边跳舞的黄忠等人扬了扬:“少君,某在凉州就多听人说眉县孟陀为人豪爽行商只取义财。今日观其言行乃谨慎之人,名不副实多矣。且与人言语时目光游离不定,恐非良人。”

“他乃张让心腹,我自不会与他深交。”

魏越说着哈一口气,放下手中削肉的短戟,擦手时看着鞠义双眸:“仲信此次掐断河东与河内贼军联系,于战裨益极大,功勋显著。而某不日入雒,不知仲信今后可有打算?”

鞠义微微皱眉:“少君,末将深受黄氏与魏氏提拔方才有今日,少君有需,末将自当追随。”

魏越扭头看着围着篝火跳舞的一帮人,笑着说:“跟着我入雒能有什么前程?不过做个闲职而已。倒是我父代天子巡牧并州,正缺臂膀,我有意表奏仲信出任五原郡守。”

鞠义瞬间色变,激动不已又有些仓促不安的样子,要张口说些什么。

魏越急忙摆手,笑道:“仲信莫要推辞且听我言,五原郡守虽贫瘠,如今匈奴、杂胡诸部编为府幢义从,此事若经营稳固,五原就能有五万户。其他人去五原压不住府幢义从,思前想后,如今唯有仲信能助我成就此事。”

鞠义敛去神色想了片刻,沉稳肃容轻轻点头:“府幢义从是少君心血,末将明白其中轻重。”

他接张举部曲、儿女来魏越这里,这么紧要事情做成后,要么成为心腹委以重任,要么灭口。很明显,成了魏氏心腹,所以要重用,可事情又太过机密,估计自己和所部三千骑士都要调往五原。

鞠义心中推测,果然就听魏越道:“胡虏蛮横不服刑法久矣,仲信单骑上任恐难成事……”

同类推荐
  • 晚唐好债主

    晚唐好债主

    姜一行眼一睁就来到了元和十年的大唐,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全是我好友!裴度、武元衡都是我长辈!作为一权三代,我要欧派共胖次齐飞....“温馨提示:宿主未还欠款为:27000万两黄金或等价物,宿主可选择以修为......”“多少?27000万两黄金?我把全大唐卖给你都不值这么多!”“温馨提示:宿主可以修....”“决定了!我要带着大唐共同致富!然后放贷全世界!哈哈哈!不过,首先!要致富!先修路?!好像哪里不对?不管了,先把那些搞事情的藩镇收拾了再说!”姜一行撸起袖子,投身到建设大唐的光荣事业中。系统好感值:-1-1-1...系统:玛德制杖!劳资不玩了!(ノ=Д=)ノ┻━┻
  • 立宋

    立宋

    新书《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已发布,请各位书友继续捧场啊(声嘶力竭)争锋忽必烈、吊打贾似道,挽狂澜于既倒,只手擎天,除了我长孙弘,还有谁能做到?
  • 时代·师承·史学:瞿林东教授八秩祝寿文集

    时代·师承·史学:瞿林东教授八秩祝寿文集

    瞿林东教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论集》等。这部文集,是全体学生敬献给瞿林东教授的一份生日礼物,以祝贺他充实而又光辉的学术、教育生涯。
  • 唐朝书圣

    唐朝书圣

    书生意气,白衣卿相,鲜衣怒马,烈焰繁花,从前所追寻的红袖添香已是浮云,愿为佛前青莲证道天地之间,一剑惊破天地,一剑怒斩苍龙。从前触怒我大唐者死,如今我大唐剑指八荒,又有何人敢拦。剑锋所到,山河尽碎。
  • 清朝故事多

    清朝故事多

    从佛库伦生出爱新觉罗家族远祖布库里雍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乾隆,舒尔哈齐,五大臣,四大贝勒,储英等等,一直写到清末帝溥仪退位中国走向共和,400年政治、军事、金钱、美色、文化等一应俱全,立体全面展示满清皇朝发展史,政治官场里的权谋手段,政客博弈的刀光剑影,普通小人物不懈奋斗的历史,拉帮结伙,结交人脉,消除异己,得到利益,用已得利益巩固己方力量,然后物极必反,此消彼长,永远没有常胜一方,继而陷入不断谁主沉浮的魔咒,不断上演着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处其境,难解其乐。
热门推荐
  • 与魔鬼博弈:留给未来的思考

    与魔鬼博弈:留给未来的思考

    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呕心沥血之作。作者为了追寻几位反法西斯国际主义志士的感人事迹,苦苦追踪多年,多次自费赴欧洲采访。作者以来之不易的珍贵而翔实的独立采访素材,怀着敬畏之心情,向人们讲述一个个旷世罕见的故事,深层开掘,探求其人性的优劣善恶,昭告人们在二战期间,几位国际主义志士怀着超出国家与民族的博大胸怀,以燃烧自己来点燃正义,不顾生命危险拯救了众多生命。这里有弥漫的战火硝烟,有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有勇敢者的正义呐喊。
  • 遍地烽烟话当年

    遍地烽烟话当年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为华北腹地、西北和中原战场依托的山西,成为国共双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大小战役不断。1945年8月30日,日本投降后仅仅半个月,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才两天,晋东南就爆发了上党战役,事实上拉开了后来三年内战的序幕。只是,那时的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对国共和谈抱有极大的希望之中,没有重视这段“插曲”罢了。当时,国内最具影响的大公报还没有北上复员,因而鲜有山西报道。1945年底,大公报天津版及北平办事处相继恢复,并且开始派记者到山西采访,才有了自己的独家报道,直至1949年初平津解放,大公报天津版停刊。
  • 绝世傲王紫魅天下

    绝世傲王紫魅天下

    ╮(╯▽╰)╭我这个第一杀手竟然穿越了?还是穿越到一个草包上,好!老天你叫我穿,我就把这个世界给闹翻天!圣兽,不稀罕,姐有上古神兽,看谁的厉害!神器,还凑合着,姐有上古神器,看谁的最劲爆!
  • 替嫁千金,总裁不要太霸道

    替嫁千金,总裁不要太霸道

    为了钱,她代嫁给本市商界最精贵的男人。三个月的不曾谋面,让她误以为一辈子都能做他不被曝光的妻子。奈何某天他突然闯入房间,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迷失了自己的心……
  • 李义山诗集注

    李义山诗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战战史二战战史大全集

    一战战史二战战史大全集

    20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其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力。老牌殖民帝国英、法、俄同德、日、美等新兴国家在争夺资源和殖民地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靠前阶级矛盾的尖锐也使各国统治不稳,于是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对外战争来缓和靠前矛盾。
  • 来生依旧爱上你

    来生依旧爱上你

    内心自卑怯懦的易方舟,进入大学后,在室友、同学、朋友的多重鼓励和助攻下,克服了自己内心的障碍,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女神……讲了一个青春无悔的爱情,谱写了一首动人的情歌。
  • 血武战道

    血武战道

    帝江、烛龙、白泽、相柳、金乌、凤凰……远古神兽已成遗迹,谁将再起动荡的波澜。血脉流传永无止境,山海经的图画终归会展开。请看《血武战道》,窥探异界的洪荒大
  • 重回八零与君唯安

    重回八零与君唯安

    陈唤男以为就这样苍白遗憾过一生,却获得重回八十年代的机会。重回十八岁,重回命运的转折点,重遇青梅竹马。创业致富,弥补遗憾,守护家人,守护爱情。这一世定不白活!
  • 末代公主荣寿

    末代公主荣寿

    她是慈禧皇太后的养女,恭亲王奕訢长女,身为郡主却破例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位公主。她当面批评慈禧打扮妖治,调和慈禧与光绪的矛盾,安排慈禧光绪的丧事,满清倒台也余威仍存。她的夫君在属于她之前,已经是试婚格格的男人。她被心爱之人视作不供戴天的灭族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