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2900000004

第4章 气象站

好在海航飞行服的浮力极佳,林友发被海浪冲上了海滩,随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他浇醒,在经历了短暂失忆后,他终于回忆起了之前的一切,但更大的恐惧却随之而来。

“其他人呢?如果他们也顺利上岸的话,绝不会扔下他不管的,难道……”

想到这里,林友发彻底清醒了,他也不敢再往下想,赶紧挣扎着站了起来,借助着闪电的亮光,顺着海滩蹒跚地寻找着。

“有人吗?嘎子……猴子……铁头,你们在吗?”他一边走一边呼喊,但除了风声、雨声、雷声之外,没有听到任何回应。

雨却越来越大,能见度几乎为零,他只得来到岸边一处可以避雨的突出岩石下躺坐下来。

“这是什么地方?其他人呢了?难道真的……不,不会的,不会的……”他皱着眉头在心里自言自语,“也许他们也在附近某处躲雨,等明天就会来寻找……”

想着想着头部的眩晕感又渐渐袭来,不知不觉地沉沉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随着“啊……”一声惊呼,林友发猛地坐了起来,一个可怕的噩梦把他吓醒了。

他看了看四周,天色早已经大亮,准确地说,从日头看已是正午。雨也不知什么时候就停了,阳光透过藏身岩石顶的树叶缝隙照下来,形成斑驳的影像。

“自己居然睡了这么久,其他人怎么还没有出现……”林友发嘀咕着,起身走出藏身处,顺着海岸向两端眺望,目力所及处,并没有发现其他人的踪迹。

这时他才觉得肚子开始咕咕直叫,于是决定先沿着海岸探索一下,寻找一下同伴,顺便摸清附近的情况,看有没有可能找到当地居民,以寻求帮助。

他慢慢地沿着海岸前行,感觉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热带地域,沿途有茂密的植被和高大的树木,向纵深望去好像还有一段绵延的山势,看上去一片美丽的热带风光。

但他现在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一切,心里始终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走了一段之后,他发现了一条小路,有路应该就有人居住,林友发一阵激动,但他也不得不有所提防,提防这里是日军占领区,如果碰上日本人那就有大麻烦了。

他顺着小路小心翼翼的前进,不过他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别说日本人,连动物也没看到一只。

林友发顺着小路慢慢前行,这条小路一直蜿蜒向上,仿佛是通向一个高处。他以一个军人特有的敏锐观察了一下,或许是昨天晚上暴雨冲刷的原因,小路上看不到脚印或车辙,但中间几乎没有杂草,说明这条路是经常使用的,而且近期都在使用。

走了一阵后,大概在半山腰的位置,小路出现了分叉。一边是右转,感觉是继续上山;一边是向左转,左转的路看上去好像是开始下山。林友发想了一下,转向了右边,他需要往高处去,观察一下地形。

他小心翼翼地贴着一侧的路边前进,以便有情况随时躲入草丛中。走着走着,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路边的草丛,那里仿佛有一样什么东西。

走进一看,林友发的心里“咯噔”一下,坏了,他认得那东西,是一个日军“九九式”军用背囊,这是一种日军用于野战中背负单兵装备的基本携行用具。这意味着什么?显然意味着岛上有日军。

林友发下意识地迅速滚进了草丛,伏下身子小心翼翼观察了一下四周,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于是慢慢地靠近背囊。

由于战争中资源匮乏,这种1940年列装的“九九式”背囊于不同于日军早期的牛皮式背囊,是用防水帆布制成的。林友发看到这个背囊的一侧帆布肩带已经断裂,不知是用久了自然断裂还是被撕扯掉的。

伸手摸了摸,鼓鼓囊囊的,打开来看,发现里面还真有不少东西。有一件衬衣、一条军毯、一套小工具、一把带鞘的匕首、一本杂志、还有叉子勺子什么的,最重要的是,有吃的!

林友发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这下乐坏了。看了看,吃的东西有一包大米,一包腌萝卜干,几小包盐、砂糖、味噌粉等调味品,两颗奶糖和一个军用罐头。大米暂时吃不了,先用匕首打开罐头,拿起勺子就开始大口吃起来。

这种军用罐头是用牛肉和土豆、胡萝卜混合在一起做成的,口感还不错,特别是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顿美味佳肴。

“他妈的,这是什么地方,看来这里的小鬼子过得还蛮滋润嘛,不是听说太平洋很多岛屿上的鬼子都已经被美军逼得开始吃人肉了吗?”

吃完了罐头,林友发靠在一棵树上,剥开一颗奶糖扔进嘴里,随手翻开了杂志。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先就地隐蔽起来休息一下,等天黑之后再顺着这条小路一探究竟。

杂志是日文的,不过配合汉字和图片也能基本看懂,都是些虚假、无聊的宣传:什么日中两国同文同宗,共同提携呀;什么东南亚民众欢迎皇军,大东亚共存共荣呀;什么太平洋上的某支美军特混舰队又被歼灭了呀,等等内容……

林友发苦笑着合上了杂志,他的眼睛停留在封面的一排字上,是杂志的刊号:昭和二十年七月号。

“昭和二十年,不就是1945年吗?还是七月号……”他猛然意识到什么,马上捡起刚扔掉的空罐头盒,看了看生产日期:昭和二十年六月十六日。

这些很平常的日期却他感到有些蹊跷: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南太平洋上的岛屿要么已被美军攻克,要么被“跳岛战术”封锁、孤立,像腊包儿这种重要据点也只是因为储备充足,再加上搞些生产自给自足才勉强度日。而这里看起来不仅供应充足,而且还很新鲜,还有闲功夫运输杂志这些非生活必需品。就好像这是一个被盟国遗忘了的地点。

林友发想不明白,吃饱后的困倦感也慢慢袭来,于是索性躺进了草丛中,用背囊当枕头打起了盹。

阳光慢慢西斜,当天边最后一抹亮彩消失在海平面后,天渐渐黑了。南太平洋深邃而晴朗的夜空,繁星点点,感觉似乎伸手可及。

林友发小时候就经常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而长大当了飞行员,每每夜航中,也不忘抬头看看那深邃的夜空。宇宙有多大呢?那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他经常这样想。但这一次,他的确没有这种心情。

感觉也休息得差不多了,他起身爬出草丛,继续顺着小路进发。出发前还没忘把那个空罐头盒放进背囊,一方面,他知道不能随便留下痕迹;另一方面,对目前的处境而言,这个空罐头盒还有不少用处,如盛水、煮饭、当预警器等。

顺着小路走了一段,地势越来越高。终于,在感觉差不多走到山顶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栋房子。

这是山顶的一处平坝,修有一圈栅栏,中间有一栋不太大的建筑,是一栋木制平房,旁边有一座高高的小型木制瞭望台,平房门前的空坝上,散乱地放着一些箱子和一些常用工具。还有一个像邮箱式的东西和一个顶上带箭头和几个勺子样的柱子。

林友发在空军服役,自然认得这些东西,邮箱式的东西是用来放置温度计等仪器的百叶箱,那个柱子是风向杆,箭头的是用来测量风向的,勺子样的东西是用来测量风速的。

难道这是个小型气象站?里面会有日军吗?失散的其他人会不会在里面?

他又观察了一下,确认没有灯光,没有哨兵,也没有其他可疑动静。于是稳定了一下心情,摸出那把带鞘的匕首,拔出紧紧反握,猫着腰慢慢接近了木屋的正面。

刚踩上台阶走得两步,听得“吱呀”一声,把他吓了一跳,以为是门开了。

不,不对,是脚下破损的台阶木板的声音,但这一下也把他吓得够呛。

里面有人吗?会听见吗?他保持住姿势正在犹豫是否把突袭变成强攻,突然,背后的林子里传来一阵沙沙声,暗处的树叶一阵摇动,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那里。

这下林友发呆不住了,马上一个轻巧的前滚翻到了木屋的门廊下,蹲下身背靠着窗台看向那片树林,同时他观察了一下风速仪,很缓慢地转动,肯定不是风!

他强压住心中的恐慌,评估了一下现在所处的状况,感觉相当的被动。树林里一定有什么东西在那里,而木屋里是否是空的,还不得而知,他感觉到了一点腹背受敌的危险。

还好,呆了一会,树林里的动静没有再继续。就这样僵持了一阵后,林友发觉得应该打破这种僵局。他慢慢起身透过窗户看了看屋内,黑咕隆咚的,完全看不清,又仔细听了听,也没听到任何动静。

于是,他慢慢再度靠近了木门,下定决心伸手向门推去,正在这时背后一股凉风袭来,他猛地回身一看,什么都没有,随即又听到“吱呀”一声,这次真的是木门,自己还没推,背后的木门居然自己开了。

林友发来不及细想,鼓足勇气,反身使出全身的力气将手中紧握的匕首向门内刺去。不料却刺了个空,重心一失,眼前一黑,扑倒在地。

当他回过神来打量的时候,借助外面的微光,勉强看起了屋内的陈设,屋子大概有四十多平米,放置着几张床和一张写字台,写字台上面有一盏油灯,靠门的位置有一个架子,应该是武器架,但上面空空如也,靠里面的位置好像还有一扇门,不知通向什么地方。

看看没有危险,林友发挣扎着站起来,开始到处摸索。他在写字台的抽屉里摸到个盒子,打开一看是盒火柴,于是划燃一根,这时一阵风吹来,火柴被吹灭了。

他突然意识到,刚才也可能是风吹开了门,于是也没有再多想,随手关上了门,又划燃一根,点亮了油灯。

准确地说,这是一盏马灯,有提手和防风罩。有了更可靠的光源,林友发提着它四处仔细检查了一下,的确没有人。地板很干净,床上的被褥看上去也很整洁,看上去应该没有闲置很久。

他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房间靠里面的那扇门,用油灯扫视了一番,这个房间面积很小,大概只有十来平米,也有一扇窗,靠窗放着一张书桌,还有一张床和两个柜子,其中一个是铁皮柜,像是文件柜,还有一个木制的像是衣柜。总体看起来,这像是一个军官的房间。

林友发逐一检查了一番,并没有什么收获,床上同样叠得很整洁,书桌抽屉和衣柜也空空如也,文件柜没有上锁,但里面除了几份日文的报纸、杂志,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墙上还有一个位置看上去好像是贴地图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被撕去了,残留的一角还能看到“……地图”两个汉字,可惜,这正是林友发目前最想看到的东西。

正准备离开,在准备带上门的一刹那,林友发眼光突然注意到床下似乎有什么东西。

他收回脚步,走近弯腰一看,好像是一口箱子。

拉了一下,应该不是空的,于是用力拉出来放在床上。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有一支造型怪异的枪。

样子有点像步枪,但枪身短得多,木制枪托,左侧面上有一个弹夹口,枪的旁边放了一个呈香蕉型弯曲的的弹匣和一把刺刀。林友发愣了一下,认出这是一支“百式”冲锋枪。

他其实也只在资料上见过其介绍,说这是日本唯一量产的冲锋枪,仅以实验性质少量装备部队,但由于冲锋枪固有的射程短、精度差、耗弹量大、白刃战不利的特点,日军士兵试用后并不喜欢,军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不适合装备冲锋枪,所以一直没有列为步兵标准武器。

或许这一支也正是用于部队试用的,因为撤退匆忙,被军官忘在床下没有带走。

他检查了一下枪,似乎没有问题,又把弹匣里的子弹逐一退出来看,发现不是满仓,点了一下,还剩12发。

现在有了一把趁手的武器,感觉胆量大了不少,林友发决定带上枪把这里彻底搜查一下,他重新装好弹夹,上好刺刀,设定成单发射击,因为子弹不多得省着用。

收拾妥当,他一手持枪,一手提灯走出军官房间,又穿过士兵寝室来到了外面。

顺着门廊,大房间的旁边还有一扇门,他轻轻推开,立刻闻到有一股什么东西变质后的馊臭味。用手中的马灯扫视了一下,这好像是一个厨房兼餐厅,中间是一张大的餐桌,桌上放置着一些凌乱的餐盘,餐盘中盛着的食物已经腐败变质,看不清是什么内容,反正是没法吃了。周围是一圈东倒西歪的椅子,角落里是一排灶具和一些杂物,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

出来后,看到院子里的一个角落还有一个很小的木屋,林友发以为是岗亭或值班室,但走近一看,好像是一个简易厕所。

此外,他最想去的,还是到瞭望台上去看看。但感觉天色又有些变了,开始刮起了大风,感觉又要下雨了,再考虑到晚上视野有限,也看不清什么情况,于是决定干脆等到明天天亮以后再说。

回到大房间,林友发满脑子的问号,他决定把思路整理了一下。

“没有人驻守、杂乱的餐具、腐败的食物、撕去的地图、空空的文件柜……”至少从目前的状况看,日军是彻底离开且不会回来了,这里暂时应该是安全的。

但刚才树丛的动静又让人不太放心,为了保险起见,他关上门,又用靠近门的那张写字台靠过去抵住了门。这才放心地随便找了张床半躺下,开始在心中思考着目前的状况。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

不应该是所罗门群岛,因为那里大部已经被盟军控制,就算某些岛屿还有日军负隅顽抗,但也被严密封锁了,而这里的状况显然不像。

目前呆的这个地方感觉是一个日军哨所兼气象站。他们在这里设立气象站有什么意义吗?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撤离呢?这只是一支独立驻守的小部队吗?还是为某个不为人知的项目服务的呢?

想到这里,林友发注意到几个细节。草丛中的背囊、床下的枪械、凌乱的餐厅……这些说明什么?应该说明撤离得比较匆忙:士兵来不及寻找掉落的背包;军官忘记了床下放置的测试用的枪械;餐盘中还没吃完的食物和东倒西歪的座椅。

对了,还有一个细节,“九九式”背囊里面没有雨衣!日军单兵装具里面配发有一种“九五式携行天幕”,防水帆布制成,雨衣外形,既可作为单兵的雨衣穿戴,也可搭建成单人帐篷,还可由多件雨衣组合搭建成多人帐篷。

林友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幅场景:大约几天前的一个雨夜,士兵们正在餐厅吃晚饭,军官突然推开房门下达命令,所有人在五分钟后带上自己的武器和个人野战装备在院子里集合,马上准备离开,不再回来。

随后,士兵们来不及吃完晚饭,便马上放下手中的食物,手忙脚乱地回到宿舍开始收拾物品,打包装备,军官也回到房间将个人物品和重要资料,包括墙上的地图都收拾妥当,唯独忘了床下的那只冲锋枪。

五分钟后,一行人带着武器、穿着雨衣、挎着背囊,在院子里集合后向山下走去,可能是风大雨急,其中一名士兵跌了一跤,由于匆忙而单肩背着的背囊,在跌倒时那条陈旧的肩带因为冲击力而断裂,背囊甩了出去,但天太黑了,一时半会找不到,因为长官的催促,加上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物品,于是放弃了寻找。

“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解释。”林友发想,但依然无法解释心里的很多疑问。

同类推荐
  • 喀什的魅惑

    喀什的魅惑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涩涩的青春

    涩涩的青春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生在贫困山村的美丽女孩韩青青的青春成长历程。从她贫穷的童年开始,韩青青一路成长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不幸,她在这些磨难中不断成长,成熟,青春对于她,是苦涩的。她也明白,苦涩的才是真正的青春。
  • 春殇

    春殇

    白天做了个梦赵友厚梦见娜娜的整个情景有些乱,片段也不是很清晰——赵友厚在一家水饺店吃了两碗水饺,刚出来路过王麻子小吃店,忽然听到有人喊他。转脸一看,就看见娜娜端着两个空盘子站在王麻子小吃店门口。赵友厚惊喜地朝娜娜笑笑,娜娜放下手中的盘子走了过来……忽然,地点不是饮食街上王麻子小吃店门口了,变成矿工大街上一根电线杆子旁边。他靠在电线杆上,两只眼怯溜溜地看着娜娜胸脯一颤一颤地向他走来,心里禁不住“怦怦”乱跳,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什么好。娜娜走到他跟前,说:“小赵你好!”
  • 父母爱情(我父母的土味爱情故事,无关风月,只问真心)(南瓜屋故事)

    父母爱情(我父母的土味爱情故事,无关风月,只问真心)(南瓜屋故事)

    本书是以作者(女儿)的视角,讲述作者父母那段无关风月的爱情故事。母亲和父亲的相识原本是一场传统婚姻操纵下的悲剧,却在误打误撞之下互生情愫。爽直的母亲,狡猾的父亲,这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却在一起生活了整整二十五载。尽管父亲屡屡犯错,母亲却从未放弃对他的爱和包容。二十五年的酷暑严寒,父母用他们的行动在教诲我,爱情可以战胜一切苦难……
  • 两分铜币

    两分铜币

    名侦探柯南、毛利小五郎、怪盗基德、少年侦探团,全部来源于乱步作品。《两分铜币》,日本推理文学的起点,收录一九 二三年四月发表处女作至一九二五年七月之间所发表的本格或准本格推理短篇和极短篇共计十六篇。包括处女作〈两分铜币〉、〈一张收据〉、〈致命的错误〉、〈二废人〉、〈双生儿〉、〈红色房间〉、〈日记本〉、〈算盘传情的故事〉、〈盗难〉、〈白日梦〉、〈戒指〉、〈梦游者之死〉、〈百面演员〉、〈一人两角〉、〈疑惑〉以及出道之前的习作〈火绳枪〉。同时收录傅博先生撰写的导读和解题,日本评论大师权田万治先生撰写的评论以及乱步家族提供的照片若干。
热门推荐
  • 诚信(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诚信(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一本好书。就像一粒饱含智慧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这粒种子,让它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此刻,您手中的《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诚信》正是这样一粒种子,还等什么?快快将它播撒在孩子的心里吧!
  • Bob Son of Battle

    Bob Son of Ba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意的代价

    天意的代价

    清淡无奇的试胆大会,发现了一具陌生男人的尸体。他为何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死于非命被他杀?围绕着一个报亭老板展开的案件,林子杰抓住线索的尾巴,也要还原一个事情的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笙生墨陌

    笙生墨陌

    在没遇见你以前,我对于爱情的认知,尚且就像一杯清酒,连浅尝都未曾有过。那天却是惊鸿一瞥,我的爱情酒,像是染了浊色,那点浊酒,五彩斑斓,有甜美、有苦涩、有辛辣、有醇香,而最后的一味材料,是爱你。
  • 界限颂歌

    界限颂歌

    平行世界,魔兽横行。机械与魔法和之间的碰撞。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之间的搏杀。在这残酷黑暗的时代,是火中取栗还是安稳度日。是划地为王还是独行天下?大灾变的产生究竟是自然的变化还是人为的阴谋。请大家关注界限颂歌,为您先上饕餮盛宴。
  • 思益梵天所问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思想简史

    中国思想简史

    《中国思想简史》是日本哲学家武内义雄所作的中国哲学思想史论著。《中国思想简史》按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并分析了上自殷周、下迄明清的中国哲学史。除一般中国哲学史著作重视的儒家学说、宋明理学之外,本书对以往为主流所忽略的思想流派,如稷下学派、两汉经学,有精到之论述。以“流派”为梳理中国哲学史之枝干,理路清晰,便于读者把握。对中国哲学史之分期及演进过程,有独到之见。
  • 闯道者

    闯道者

    白马非马,凡人非凡。不以大志,何以致远,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洪荒之万界聊天群

    洪荒之万界聊天群

    洪荒聊天群+诸天万界副本:《斗破》三年之约;《三生三世》女帝退婚;《大话西游》道门西渡;《阳神》人人如龙;《遮天》成仙路难;《莲花童子哪吒》正邪之分;《东游记》仙之逍遥;《春光灿烂猪八戒》世间有爱;《天师钟馗》美丽无罪;《福星高照猪八戒》大爱苍生;《天地争霸美猴王》、《画皮2》、......附:推荐作者新书——《洪荒之诸天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