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3500000006

第6章 蒙古汉子(6)

清代把玻璃叫琉璃,价格十分昂贵,普通人家是买不起的,官宦人家也只能在每扇窗户的下方安一小块,玻璃的四周糊着窗户纸。

“啪”“啪”窗户纸被打破,镯子碎块落在院中。

巴特呆了,这对镯子不但价值昂贵,而且奶奶把对爷爷的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对镯子上。在奶奶心中,这对镯子早就不是镯子了,而是爷爷的化身,其分量至高无上,无与伦比。奶奶能把镯子给桐花,那是把她捧到天上了。可今天,大年初一,桐花却把镯子从窗户摔了出去!

太夫人眼睛模糊了:“快!快给我拿回来!”

一对镯子在西厢房打成了四段,这么一摔,又成了七八段,哈珠一段一段地捡起来,她捧在手里,走进上房。

太夫人接过镯子,泪如泉涌:“老头子,你在哪儿呀……”太夫人头一歪,昏了过去。

巴特和哈珠抚前胸,捶后背,好半天太夫人才醒过来。

巴家人跑到上房——

“额吉,你怎么样?”

“奶奶,你好点没?”

太夫人微睁二目,轻声说:“我没事了,你们都各回各房吧。”

人们走了,只有巴特和哈珠站在太夫人面前,太夫人道:“巴特,奶奶没事了,你也回房吧。”

巴特“扑通”跪倒,哭道:“奶奶,孙儿不孝,孙儿不孝啊……”

太夫人摇了摇头:“孩子,别这么说,你是奶奶的好孙子,快起来。”

巴特站起身就往外走:“我休了她!”

太夫人喝道:“站住!”

巴特停住脚。

太夫人轻声说:“巴特呀,蒙古人没有休妻的传统。你还想让奶奶多活几天不?你要想让奶奶多活几天,就什么也不要说,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听见了吗?”

巴特心如刀剜:“奶奶!”

太夫人再次叮嘱:“好孙儿,听奶奶的话。”

桐雪一边劝桐花,一边给桐花擦眼泪。

巴特回到西厢房,桐花一见巴特,她先火了:“你们这是什么人家?什么成吉思汗的后代?什么世袭章盖?竟拿两只破镯子来骗我这个户部侍郎的小姐,你以为我是好糊弄的吗?今天这个规矩,明天那个传统,都是狗屁!”桐花骂个没完,“说什么,这个留下的,那个传下的;不让这个知道,不让那个知道,都是假的!不敢让人看,怕人看出来。呸!”

巴特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听又听不得,肝肠寸断。

Chapter 6

出了上房,哈珠蹑手蹑脚地来到西厢房巴特屋前,见四下无人,她推了推门,门掩着。哈珠来到窗下,刚要推窗户,突然,上房传来太夫人的咳嗽声。

好不容易熬到初六,这个年总算过去了,巴特和桐花回了归化城。

巴特每天很早起来,很晚才回后宅。除了办理公务就是习文练武,见桐花没有一句话。

翡翠鸳鸯镯在桐花心中挥之不去,虽然她违心地说那是假的,可桐花心里明镜似的,那不但是真的,而且是上品中的上品。

桐花正在发呆,使女桐雪捧着一个檀木匣走了进来:“小姐,大盛兴商号的张东家求见。”

桐花百无聊赖地摆弄着自己的首饰:“张东家?我不认识,他找我干什么?”

桐雪把檀木匣放在桐花面前:“张东家说,小姐打开这个盒子就知道了。”

桐花目光落在檀木匣上。木匣一尺见方,二寸多厚,表面涂了一层清漆,上面雕刻着花开富贵的图案,阳光一照,闪闪放光。

桐雪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翡翠镯子。这对镯子晶莹剔透,湛清碧绿,桐花眼睛一下子就直了:“这,这怎么跟老太太那对一模一样!”

桐雪也惊道:“小姐,太漂亮了,你戴上试试。”

桐花一手戴一只,她左手瞧瞧,右手看看,眉开眼笑:“这是给我的?”

桐雪不置可否。

桐花忙道:“快!把张东家请进来。”

桐雪走了几步又回来了,她说:“小姐,要不你先把镯子摘下来?”

桐花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镯子不是戴的吗?摘下来干什么?”

桐雪道:“小姐,咱们是官宦人家,不能让那些商人小瞧啊。”

桐花不情愿地摘下来:“你可收好了,千万不能打了。”

桐花叮咛又叮咛,嘱咐又嘱咐。桐雪小心翼翼地把镯子放进檀木匣,把檀木匣捧到梳妆台上。桐花还不放心,她来到梳妆台前,把檀木匣抱过来,打开看了看,见镯子安然地躺在里面,她盖上盖。可仍不放心,桐花再次打开,又看了半天。她想放衣柜里,衣柜有点高,万一掉下来怎么办?放在床下,可被耗子啃了呢?

桐雪笑道:“我的小姐,耗子怎么会啃镯子呢?”

桐花郑重其事:“耗子磨牙,什么都啃。”

桐雪觉得好笑:“耗子哪能啃得动镯子啊。”

桐花连连摇头:“什么事都得防备万一,万一啃得动呢?不行,我还是戴上吧。我用袖子挡着点,不让那个什么东家看着就行了。”

不一会儿,桐雪领进一个人。这个人四十多岁,中等身材,他向桐花打千儿:“给都统夫人请安。”

桐花满脸带笑:“张东家,起来起来,快请坐,请坐,有什么事只管说,我一定帮你。”

张东家哪里敢坐:“都统夫人,是这么回事,我们大盛兴商号急需点木材。宝丰山有一片树林,我们想砍几棵树,请夫人给办个采伐证。”

桐花想都没想:“行行行,没问题。”

桐花答应得如此痛快,这可太出乎张东家的意料了。当官的和官太太他见得太多了,找他们办事,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解决,他们往往跟你绕圈子,说这么不好办,那么不好办,暗示你多送银子。张东家心里没底,这对镯子虽然不是普通镯子,可宝丰山的树也不是普通的树,听说不经朝廷批准,是不准采伐的。说好办,很容易;说难办,比登天还难。官家什么没见过,我不可能一对镯子就把她拿下吧?张东家不敢正视桐花,只是偷偷地看了一眼,见她笑得跟花一样灿烂。张东家分不清桐花是真笑、假笑,还是奸笑。

见张东家不说话,桐花又道:“你放心等消息吧,我肯定把采伐证给你办出来。”

送走大盛兴商号张东家,桐花就要到前面副都统衙门找巴特。桐雪劝桐花不要太急,她给桐花出主意,叫她摆上一桌酒菜,先为过年的事给巴特赔个情,然后再提这件事。

桐花翻了翻眼睛:“让我低三下四求他?”

桐雪赔着笑:“小姐,这不是为了办事嘛,该委屈你就得委屈一下。”

副都统衙门坐北朝南,门前有两棵并不太高的白杨树,虽是孟春时节,但归化城地处塞外,这两棵树没有一点发芽的迹象。太阳西坠,两棵树重叠在一起,在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巴特在看兵书,后堂门开了,桐花走了进来。

桐花精心打扮一番,头上仍是满人最为流行的“大京样”,身上穿着长及脚面的旗袍,外罩坎肩,腰间系着香囊,脚上是三寸多高的花盆底绣鞋。

巴特也没多看桐花一眼,不冷不热地说:“你来干什么?”

桐花笑盈盈地说:“夫君,天不早了,我在后宅备了一桌酒菜,还有你最喜欢喝的董舒尔奶酒,我们一起吃饭好吗?”

蒙古人的奶酒有马奶酒和烈性奶酒两种。马奶酒由马奶发酵而成,酸中带甜,营养丰富,酒精度一般在五度左右。现代医学认为,马奶酒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和医治肺结核病的功效。烈性奶酒是以牛羊奶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成。头次酿出的酒称阿尔乞如,酒精度较低。将阿尔乞如二次回锅,烧出来的酒称阿尔吉,三次回锅的称和尔吉,四次回锅的称德善舒尔,五次回锅的叫占普舒尔,六次回锅的才叫董舒尔。这种六蒸六酿的董舒尔奶酒大约三十度,酒味奶味俱佳,是蒙古人最为珍贵的酒,通常是要献给皇上的。

结婚一年来,桐花如此温柔还是第一次,巴特冰冷的心开始融化了:“我把这段看完,你先吃吧。”

桐花摇着巴特的肩,撒着娇:“夫君,书什么时间不能看,还是先和我吃饭吧!”

巴特二十岁出头,风华正茂,虽然对妻子桐花不满,可两个多月没到桐花房中,巴特还是渴望得到她的温情。

巴特随桐花来到后宅,见酒和肉都摆上了。桐花满满地斟了一碗董舒尔奶酒:“夫君,这碗酒算我给你赔情。你也知道,我是正黄旗满洲,生在官宦之家,从小娇生惯养,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夫君多原谅。”

桐花“夫君夫君”地叫,巴特心中的乌云散了,他接过酒:“过去的事就算了,以后我们和和睦睦地过日子,再也不吵了,好吗?”

桐花风情万种:“当然好。其实,我也不想吵,就是有时忍不住。你是大男人,多让着我点。”

巴特的目光火辣辣的:“嗯,我让着你。”他一饮而尽。

几碗酒下肚,桐花把话题引到采伐木材上,她谎称认识一家绣房的老板娘,两个人处得很好,老板娘家要盖新房,桐花答应帮老板娘办个宝丰山的采伐证。

巴特连连摇头:“不行啊,工部已经把宝丰山的林木列为修建皇宫的木材,没有工部的批准,是不能采伐的。”

桐花不高兴了:“砍几棵树有什么了不起?土默特山高皇帝远,谁来查你?”

巴特耐心地解释:“桐花,我这个副都统是用命换来的,就算没人来查,这种违法的事咱们也不能干。”

桐花的脸一下子就撂下了:“砍树又不是砍人。人家贪赃枉法都不怕,砍几棵树把你吓成这样,你还算什么男人?能成什么大事?”

巴特刚才的心还如烈火一样燃烧,桐花这番话就像一盆冷水,把巴特的激情全部浇灭了。巴特没有反驳,他茫然地抓起酒壶,“咕嘟咕嘟”喝了个精光。

桐花追问:“这事你到底办不办?”

巴特断然道:“不办!”

桐花“噌”地站了起来,她一下子把桌子掀了,“稀里哗啦”,各种菜肴散了一地。

“我瞎了八辈子眼,嫁给你这么个窝囊废!”

巴特的两道眉顿时立了起来,“嘭”的一声,左手抓住桐花衣领,右拳举了起来。

这可不是在沙尔沁,有太夫人,有巴家的长辈,巴特有所顾及。这是在归化城,而且,家中只有他和桐花、桐雪三人。桐花心中胆怯,脸一下子就白了。

桐雪见势不好,她忙上前拉住巴特的胳膊:“姑老爷,姑老爷,这可使不得,小两口哪有不吵架的,吵归吵,千万不能动手啊,姑老爷!”

巴特狠狠地看了看桐花,松开手,转身走了。

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这是中国的三大移民潮。在这三大移民潮中,走西口时间最早,历时最长。走西口,简单地说,就是晋陕一带的汉人,走出张家口、杀虎口逃荒到草原。晋陕北部十年九旱,是标准的靠天吃饭型,而明朝嘉靖皇帝只知炼丹修道,寻求长生不老。明朝政治腐败,收的税粮十分繁重,老百姓种地入不敷出,他们衣食无着,纷纷冒着杀头危险逃向草原。

草原地广人稀。放牧是蒙古人的强项,耕种是汉人的强项;蒙古人需要汉人的粮食,汉人需要蒙古人的土地,双方优势互补。又因蒙古人信仰喇嘛教,所以,对汉人是友善的,也是宽容的,他们往往以很低的租金把地租给汉人。汉人在这里能填饱肚子,一些人举家迁到草原。今天,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及巴彦淖尔的汉人,绝大多数都是走西口的后代。

土默特部接纳汉人是从明朝嘉靖时期开始的,一些汉人还起蒙古名字,说蒙古语。清朝虽然蒙汉分治,但蒙汉民之间的交流没有中断。经过二三百年的融合,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汉人习惯了点篝火,吃手扒肉;蒙古人也习惯了清明祭祖,端午吃粽子。

清明将至,巴特带着几个随从,由归化城回到沙尔沁。

哈珠向太夫人禀报:“太夫人,都统少爷回来了。”

太夫人又惊又喜:“巴特在哪儿?”

哈珠毕恭毕敬:“回太夫人,都统少爷已经到大门外了。”

太夫人犹豫一下问:“他们,他们一起回来的?”

太夫人对桐花心存忌惮,老人这是问巴特是不是带桐花一起回来的。哈珠明白,道:“回太夫人,都统少爷没带三少奶奶,只带了几个随从。”

太夫人点点头,没说话。

巴特来到上房,给太夫人磕头。

太夫人泪光涌动:“快起来,快起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再过两天就是清明节了,各房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一起去家庙祭祖呢。”

哈珠提着一壶刚刚熬好的奶茶,她给太夫人和巴特各倒了一碗。

哈珠笑着对巴特说:“这几天太夫人就念叨都统少爷,果然把都统少爷念叨回来了。”

太夫人放下手中的烟袋,喝了一口奶茶对巴特说:“哈珠这丫头真好,你可给奶奶带回个好丫头,奶奶一天也离不开她。”

巴特看着哈珠:“谢谢你。”

哈珠脸一红:“要说谢,哈珠该谢都统少爷,如果不是都统少爷赏给哈珠一碗饭吃,不知哈珠要流落到哪里。”

太夫人手捻佛珠:“我们蒙古人崇佛敬佛,佛家讲的就是缘。你与我们巴家前世有缘,今生才走到一起。”

巴特点点头:“是啊,是啊。”

哈珠摇了摇头:“哈珠是个落难女子,巴家乃大元朝皇室遗脉。承蒙巴家收留,哈珠感激不尽,不敢攀缘。”

巴特道:“相识便是缘,缘分是不分血统的。”

太夫人也说:“缘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夜深了,哈珠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她睁开眼睛,侧耳听了听,外面悄无声息。

哈珠爬了起来,她穿上衣服,轻轻地推开门。出了上房,哈珠蹑手蹑脚地来到西厢房巴特屋前,见四下无人,她推了推门,门掩着。哈珠来到窗下,刚要推窗户,突然,上房传来太夫人的咳嗽声。

哈珠缩回手,上房隐隐传来太夫人的声音:“哈珠,哈珠……”

哈珠立刻返回上房。哈珠的卧房和太夫人是里外间,太夫人在里,哈珠在外。见太夫人屋中黑着灯,哈珠把耳朵贴在门上,可什么声音也没有。

一袋烟的工夫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哈珠一皱眉,大概是自己听错了,是自己太敏感了。

哈珠又从自己的卧房出来,她再次走到西厢房巴特窗下,用手一推,窗户开了。

同类推荐
  • 春堂暮

    春堂暮

    这是一排绒花白的院落,坐落在晚秋将至的宁江城中,院落此起彼伏,偶尔可见红色的枫树将叶子伸展出来,而这院落在宁江有它的名号,就叫作春堂。春堂是宁江流传两百余年的一家药堂,因为祖辈的乐善好施,一度让宁江春堂在大世朝野中颇具赞口,但随着大世王朝的没落,宁江春堂这种太平善堂也就不再为那么多人所提及。春堂这代的主人叫作鄂秋寒,过了这个秋天他已然五十有八,按照先辈口讯,在这个年纪他需要确认下一代的春堂之主。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献给每一个永不妥协的青年! 国内画像必选译本,知名翻译家黄宜思全新修订内文606处。牛津大学出版社导读版(附牛津大学教授全面解析乔伊斯导读页)。入选兰登书屋“20世纪百部小说”Top3。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被叶芝、伍尔夫、贝克特等大师盛赞的世纪经典。《尤利西斯》前传。生于都柏林的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从小就敏感、多思。童年时期懵懂无知,积极求学却遭遇痛打;少年时期冲动热情,却误入欲望的迷途;青年时期终于变得成熟理智,但最终主动选择流放异地。他说:“啊,生活!我准备第100万次去接触经验的现实。”
  • 雪祭

    雪祭

    中午,吃过饭,柱子看见食堂里空无一人,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肚子里还是空落落的。想起上午院长讲的话,柱子打了一个寒战,心里有些发慌。今天上午,各班未缴学费的学生在大阶梯教室开会,院长宣布学院决定:今后凡不按时缴费的学生保留学籍,不予注册,何时交费,何时注册。眼看快到期末了,家里还没把学费寄来。柱子心急火燎的,嘴角也冒出了好几个白头疮。柱子的父亲李白天在西方集团打工,干了快五年了,挣来的钱除了把家里的茅草屋顶翻成了小青瓦,剩下的钱,去年全用来交了柱子入学的费用。
  • 药爱(上)

    药爱(上)

    这本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思考青春,回忆青春的方式。青春在这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语言的中介,而是一种情愫,充满哀伤。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说,年少的爱,纯真却注定失去的伤痛;爱她却来不及带她看一场烟火,一切朦胧而温暖。
  •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6年,深夜,探子密奏:“回乡养病的司马懿确实新纳了一个宠妾,整日沉溺酒色,他结发老妻得知后大闹一场。老家伙不仅不听,反而大骂她‘长得丑也就罢了,还出来丢人!’这些天,他老婆儿子都绝食相逼呢。”曹爽一脸狐疑:“再探!我就不相信老狐狸会真的罢手归隐。”公元248年十二月初九,司马府内一片沉哀,药味刺鼻。病床上的司马懿脸色蜡黄,嘴角流涎,连一口粥都喝不进去了。一官吏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急奔进曹爽家:“大将军,大喜了!司马老儿就剩一口气,活不了几天!”
热门推荐
  • 王进喜

    王进喜

    《“红色英雄榜丛书”系列:王进喜》讲述英雄王进喜从儿时成长至成熟起来的一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英雄王进喜憨厚、率真、直爽的个性。内容详实,语言生动、细腻。
  •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人生处处皆博弈。在生活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业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历史上不乏运用博弈思维的策略高手。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年代造就了大批策略家,他们或者以谋士的面孔或者以军队统帅的面孔出现,如苏秦、张仪、孙子、孙膑等。他们以成功的策略行为留存于史,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争,使诸葛亮及其他谋士脱颖而出。
  • 我的仙帝守护灵

    我的仙帝守护灵

    什么!我堂堂一代仙帝竟然成了一个小丫头的守护灵?!看着旁边的冰冷又帅气的脸庞,苏雪忍不住抱怨道:“我怎么弄了一个死木头当了我的守护灵……”
  • 重生之换我来等你

    重生之换我来等你

    前世的她,心中满是抱怨和阴郁,积攒的能量在那天雨夜爆发,她愤怒地结束了这一切。最后一刻,脑海中闪过一段段关于他的画面,那个温暖了她短暂时光的人。如果有来生,我会放下往日一切,只换与你共度余生。
  • 天地诛戮

    天地诛戮

    荒古逝去,近古走向终点,一个少年肩负着天地的使命。他迈过众生的尸骨,踏过诸天万界的残骸,独自漂流过界海,穿行未知的世界。那是一个人孤凉的旅程,一个人独自血战。如今,三千纪元已到末路,他依旧在走。无尽星空诸圣争霸,乱天动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璀璨乱世中崛起,一切,从这里开始...
  • 魔法天洞

    魔法天洞

    异世重生!方杰重生异世,降圣兽,劈法圣,看他如何在异世活出潇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权谋江山御风华

    权谋江山御风华

    【御九州天下,谋万里河山,君临九霄!】这世间万里河山,均是她一人所有之物。所喜,便留;所不喜,便毁。是造福天下亦或为祸苍生,左不过是她一念之间。在乎与否,定天下命运也不过一句话。只是,她掌天下命脉,却唯独掌控不了自己的,终不过是一世孤寂。
  • 跟直男将军谈恋爱

    跟直男将军谈恋爱

    面瘫将军:“身为女子,当举止端庄,你成天对男人乱抛媚眼成何体统?”乔瑾瑜:“你懂什么?我这叫天生丽质眸若春水!”**一朝穿越至农家,面对四面土墙和村里虎视眈眈的地主儿子,乔瑾瑜一捏拳头,抱大腿!必须抱住有权有势的金主大腿!驻守边城的龙威将军年轻力壮仪表堂堂,还正好单身,果断就选他了!龙威将军古板无趣像个老头儿?不怕!看她使出驯夫三十六计,分分钟将军中铁汉调教成二十四孝忠犬相公!
  • 人生到处:东坡之东十年诗存

    人生到处:东坡之东十年诗存

    作者以洞察世事的眼光和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录人生感悟与行旅足迹,以诗歌的方式书写历史古迹、四时变迁、自然风光、时代风貌、交友点滴,内容丰富,情感细腻。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国内外优美的风景,感受岁月的变迁,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