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8100000005

第5章 西窗烛(5)

我曾通读苏轼在海南时的诗文,感到他在海南所作的诗,都较以前少了锐气、少了朝气,也少了才气。无他,是处于高压威慑及一贬再贬的惩罚打击下才如此的。他在海南的诗中,常流露生活的愁苦凄惨,处境的孤独寂寞,即使显露豁达乐观的风趣,也使人感到笑中含泪。人们常说宋诗不如唐诗。苏轼是大文豪,才华与抱负绝非不如李白、杜甫与元稹、白居易,可是宋朝文禁严厉、文字狱多,苏轼就曾因写诗一度险蒙“叛逆”之名而定死罪,以后又屡遭贬谪。他自己曾写诗形容自己的外貌与心情,说“心衰面改瘦峥嵘……畏人默坐成痴钝”(《侄安节远来夜坐》)。流放到遥远的海南后出不了好诗,并不奇怪。只是,这太可惜,令人慨叹!苏轼当年贬谪在海南昌化军(今儋州市中和镇)。传说苏轼与儿子在桄榔树中盖了一间茅屋居住,称之为“桄榔庵”。元代在此建东坡祠,以后明清两代重建并修缮过,并名之谓“东坡书院”。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面,如今属洋浦自由经济开发区。我在四川时就听说四川眉山县已与儋州市结成友好县市,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四川省的人前往那里投资办实业的不少。当年苏轼被贬谪流放之地,如今已面目一新成为举世瞩目的洋浦自由经济开发区了。我因不满足于海口苏公祠的简陋空乏,很想去儋州看看,可惜行程安排匆促,未能如愿,深以为憾。

海瑞墓前谈海瑞

海瑞戏从“文化大革命”后,似已被冷落在一边了!这些年,海瑞几乎被我遗忘了。但到了海南,却又不能不想起海瑞,因为海瑞是海南人,他的墓就在海南。

海瑞墓坐落在海口市秀美区滨涯村南侧。“北有包拯,南有海青天”,去瞻仰的人都是怀着对这位清官、好官的崇敬心情去凭吊的。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生于明正德九年(1514),卒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海南琼山府城朱桔里人,回族。其曾祖父海答儿明代从军自广东番禺迁徙来海南,落籍于琼。海瑞一生廉洁奉公,史载他死时行囊中仅存俸金八两及旧衣数件。皇帝封典海瑞为二品官,其棺柩从南京运回琼州时,白衣冠送者夹道,哭而祭奠的百里不绝,家家绘像祭之,可见人们对敢于为民请命的廉洁清官多么崇拜。

但,海瑞一生并不顺遂。他三十六岁时中乡试成举人,进京会试,两次均不第。四十五岁才擢升为浙江淳年县知府,推行清丈、均儒,吏治有好名声。嘉靖四十五年,他五十二岁时任户部主事,上《治安疏》,批评世宗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次年二月被诏逮下锦衣卫狱又转往刑部狱,幸好十二月世宗嘉靖皇帝病故,颁遗诏,获恩释免职。这以后,隆庆三年,他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简化税制,压制豪强,平反冤狱,革新吏治,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可是五十七岁时又受排挤被革职回家乡琼山闲居整整十五年。直到七十二岁那年,才又被朝廷起用,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可是,他为严惩贪污,得罪人多,累遭论劾,两年后病逝于任上。封建时代,清官好官难做,海瑞的一生是相当坎坷的。

海瑞戏自清末后在京剧中就有。京剧名须生马连良的《大红袍》是他的保留节目,曾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时亮相。“文化大革命”中,研究明史的专家吴晗因一出《海瑞罢官》遭到批判,后竟丧生。马连良1961年初演出了《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中也丧生,却使海瑞成为人人皆知的历史人物。但也正因如此,在海口的海瑞墓在十年内乱中遭到了可叹的浩劫。

海瑞墓入口处有“海瑞陈列室”,这五个字是廖沫沙亲笔题写的。我问一位陈列室的工作人员:“海瑞这个墓是真的吗?”

回答:“当然是真的,墓碑就是最好的物证。”

我早注意到这劫后犹存的墓碑了。墓碑上有“万历十七年己丑岁二月二十二日午时吉旦敬建”,碑上古迹斑斑,确是四百年前留下的古碑,但我仍忍不住问:

“‘文化大革命’时期,墓破坏没有?”

“当然喽!‘文化大革命’中,这墓被砸毁,坟被刨开过!”

“发现遗骸吗?”

“有头发、骨骸等物,也都被毁了!”

我没有再说什么。这里确是海瑞的真墓,但曾被刨坟暴尸骨,隔了多年才又重新修建起来,说是真墓,已无海公真骸,夫复何言!

海瑞陈列馆里有海瑞画像,他身着大红袍,戴乌纱帽,左手持朝笏,端坐着。他是个白眉白须瘦削高颧骨长脸的老者,一脸清介廉洁之气,令人看了肃然起敬。于是,我站在他像侧,请同行者为我拍一张照片留念。

我不禁又一次想:中央现在很重视反腐倡廉,为什么京剧及其他一些戏曲戏剧中,不能适当提倡演出一些海瑞戏呢?

冯子材不应是讽刺对象

我很喜欢海南的通什市。这里气候宜人,鲜花盛开,槟榔映翠,市容整洁。到通什后我们往北到牙蓄岭上去参观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在它的历史展厅里收藏着各朝代的海南历史文物。我在这里面发现了冯子材的有关资料。

冯子材(1818-1903)是清末将领,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行伍出身,早年曾随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升至提督。1884年,法国侵略军进犯滇桂边境时,两广总督张之洞起用冯子材。他年已古稀,以广东高、雷、钦、廉四府团练督办参加抗战。次年二月,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率部在镇南关(今友谊关)、谅山大败法军,不可一世的法军司令尼格里也在此役中受重伤,闻风丧胆。老将冯子材因此成为清末爱国将领中的佼佼者。只可叹清朝腐败,打了胜仗仍由李鸿章出面与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我以前并不知道冯子材曾在海南驻节并有政绩。通过这次参观,看到了一些有关冯子材在海南的活动情况和资料,虽然不多,但他在海南的开发中是起过作用的。这使我想到了冯子材当年率领包括海南黎族士兵在内的粤军大战法军的情况。冯子材因治军有方,令粤军面貌一新,士气大振,作战英勇,为人称道。

只是在这次参观中,女讲解员讲到冯子材时,用了讽刺的贬词,将他说成是一个可笑的“吹大牛”的,想治好海南却实现不了的清廷武官,对他的抗法功绩却一字未提。

事后,出于一种责任感,我对那位黎族姑娘善意地建议:“你讲得都非常好,就是对冯子材的评价,是否提请馆里研究一下,无论如何要肯定他是一位清末抗法的爱国将领!”姑娘点头。我想:这个很精彩的博物馆,以后在讲解到冯子材这个历史人物时,或许会从爱国主义教育角度改变一下说法的。

(本文刊于1996年夏《四川统一战线》)

闲话沂水“黑旋风”

作者按:1975年9月,我在山东临沂地区,一天突然被召到“地革委”。某常委说:“要评《水浒传》,想找些‘秀才’写文章。《水浒传》上记载我们临沂地区沂水县是李逵家乡。李逵是革命派,宋江是投降派,你快去沂水,查查李逵历史,看看他是怎么革命的,怎么反对宋江投降的,写篇有分量的论文。任务光荣,要努力完成!”我大感惶惑,说:“《水浒传》是小说,不是史书,李逵的历史怎么查法?”他说:“只要写出文章,怎么查法都行!”于是,只得前去“调查”,结果,一月后写了个烦琐考证的报告塞责,结尾是:“李逵究竟不是历史人物,材料搜集不易,论文难以完成。”某常委也只好不了了之。十多年后的今天,闲来无事,翻阅当年在沂水调查的杂记,感到用它来摆摆龙门阵,也不无意味。于是写下这篇闲话。

沂水是山东临沂地区十三个县中的大县,在沂河上游,是沂蒙山区的腹地。沂水县是隋朝开始设立(在汉朝时这里设东莞县),从那时起,长时期都属沂州府。沂州府北周时改北徐州置州,治所在即丘(今山东临沂东南),隋移治临沂(现临沂是地级市)。唐宋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沂河本支流域及枣庄市、新泰县地,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后又升为府,治所兰山即今临沂。

这里战略地位重要,是沂(水)青(州)、沂(水)临(沂)、沂(水)博(山)、沂(水)蒙(阴)、沂(水)莒(县)五条公路的连接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例如城东十里有个谭家营,相传就是当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安营扎寨的地方,不时还发掘出古代兵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占沂水后,沂水是日寇在鲁中发动侵略的中心据点。解放战争时期,这儿既是敌人想重点进攻的地方,也是我军的重要根据地。

在《水浒传》这部著名的古典小说里,一百零八将中,沂水县人有四个,这就是:“黑旋风”李逵,“旱地忽律”朱贵,“笑面虎”朱富,“青面虎”李云。朱贵和朱富是兄弟俩,朱贵早在梁山泊落草,朱富在沂水县西门外开酒店,李云本是沂水县的都头。《水浒传》七十回本(实为七十一回)中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朱贵说:“小人是王头领手下耳目,姓朱,名贵,原是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上俱叫小弟做‘旱地忽律’。”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中,李逵第一次出现,戴宗对宋江道:“这个是小弟身边牢里一个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贯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本身一个异名,唤做‘黑旋风’,他乡中都叫他做李铁牛……因为打死了人,逃走出来……”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中,朱贵对宋江说:“小弟是沂州沂水县人。只有一个兄弟唤做朱富,在本县西门外开着个酒店。这李逵,他在本县百丈村董店东住,有个哥哥唤做李达,专与人家做长工。这李逵自小凶顽,因打死了人,逃走在江湖上,一向不肯回家。”也就在这第四十三回中,写到李逵上了梁山泊,想把老娘接到山上享福,就回沂水去接娘。去后,先是在路上遇到一个强盗李鬼自称是“黑旋风”李逵,冒名拦路抢劫,真假李逵相遇,李逵先饶了李鬼的命,后来发现他是坏人,终于将他杀了。接着,李逵接老娘,背着娘打算回梁山,赶到沂岭上,山顶有个泗州大圣祠堂,老娘口渴,李逵拿了祠堂里的石香炉去取水,回来却发现老娘已被老虎吃了。李逵一怒,找到虎洞,杀了大小四条老虎。接下去,就是众猎户发现李逵一人杀了四虎惊奇之至,将他请到曹大户家酒肉招待,但发现他是被通缉的梁山好汉,曹大户报了官府,李逵被捕,由都头李云押送,所幸李逵回乡后,宋江怕他鲁莽,派了朱贵回沂水暗中保护。这时朱贵、朱富两弟兄就施计将李云灌醉,救了李逵。李云醒来,经过朱氏弟兄相劝,四人一起离沂水去梁山泊聚义。

《水浒传》是以南宋以来流行的传说而写。这部书影响很大,在山东影响更大。“黑旋风”李逵这个人物,虽在《水浒传》中有些地方将他写得鲁莽、蛮干,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杀人,甚至还吃人肉,但他那种爽直、豪放、淳朴、勇敢中还带几分天真的性格,那种忠于农民起义事业反抗蔑视封建统治者的强烈爱憎感,一直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在山东沂水,这种喜爱更深。

《大宋宣和遗事》这本书中写梁山泊三十六人故事,南宋末年的龚开(字圣与)写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南宋人周密著的《癸辛杂识续集》中保存的三十六人的全部名号,李逵是名列其中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又元人杂剧亦屡取水浒故事为资材……李逵尤数见。”据《录鬼簿》及《太和正音谱》所载,元杂剧演李逵故事者共十余种,现存三种,除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一剧与百回本《忠义水浒传》第七十三回下半所叙情节大致相同外,余皆不见于《水浒传》。在京剧中,《真假李逵》等花脸戏也为群众喜爱。因此,李逵这个农民起义英雄不仅通过《水浒传》,而且通过戏剧和民间艺人的说唱,将他的形象和事迹广为传播。

沂水有县志,是清朝康熙十一年所修撰又在道光年间补修过的。李逵这个人物在《沂水县志》中一字未提,但在民间,李逵家喻户晓,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传说、故事。

1975年9月,我在沂水到处访问老农、说唱老艺人及文化馆退休了的老工作人员,收集关于李逵的传说故事,所听到的许多,基本都是脱胎于《水浒传》的,但较具体。

比如李逵的出身和离家的原因,有的说得若有其事。说李逵家在百丈村,十分贫穷,但特别孝顺老母,最初总是到沂山上砍荆柴、采药到蒋峪(现属临朐县)赶集出卖,借以谋生。李逵脾气暴、力气大,人叫他李逵牛,一担能挑二三百斤柴火。后来,给一家姓阎的大户扛长工活,姓阎的大户虐待人,逼死了一个丫头,李逵一怒之下,喝了酒,打死了阎大户,当夜就逃离家乡,先到青州,后来上了梁山。

再比如李逵的家乡百丈村,由于历史上县界的变化,说法很多,但都未离开《水浒传》上的谱。一说是在沂源县境燕崖公社百丈村;一说是在沂源县东里公社东安大队;一说在沂水崖庄公社的北沂山上;一说是在临朐县大关公社李户庄(原属沂水);还有一种说法传得更广,说“百丈村”原属沂水,现属沂源县,在沂山下有个百丈崖,百丈村就在百丈崖下,现在改名为苗家旺,以前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但苗家旺如今已找不到姓李的人了。

同类推荐
  • 把悲伤过尽,才能重见欢颜:林徽因诗文精选

    把悲伤过尽,才能重见欢颜:林徽因诗文精选

    民国女神林徽因,用灵魂书写爱与希望,见证绚丽的生命传奇。她一生著述不多,但均属佳作,而本书几乎精选了她所有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经典文学作品,比如诗歌《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激昂》,散文《悼志摩》《一片阳光》,小说《九十九度中》《模影零篇》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含量大且丰富,一本书即可了解全部的林徽因。其散文成就颇大,虽然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知识性强。诗歌尤多,其诗作融入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表现手法,每篇文章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
  •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是藏族作家格绒追美最新的短篇小说、随笔集,选取了作者最新创作的七十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对藏地藏民的热爱与深情。作者笔下的人物各有不同,僧侣、牧民、说唱者,在作者幽微的笔触下,每个平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精神震撼。这本书极富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浓郁的藏地风情。
  • 萨瓦纳湾

    萨瓦纳湾

    《萨瓦纳湾》法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戏剧,讲述了舞台演员玛德莱娜年轻时在各国红极一时,老了失去记忆,像幽灵似的住在女儿溺死的海湾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妇来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孙女,力图帮助外祖母回忆起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的旧事。
  •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了,脸上印着沧桑,有的生出白发,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边青年”。那么,他们究竟是新疆的上海人,还是上海的新疆人?究竟是支边青年,还是知识青年?究竟是应当扎根边疆,还是应当落叶归根?这一连串的话题,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却依然是留到今天的记忆。
  • 永远到底有多远

    永远到底有多远

    “我”和雪柔以及茹晗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渐渐地产生情愫,但是她们两个人似乎都与“我”若即若离,正在“我”纠结于牵手还是分手的时候,突然“我”看到文学网站上的一部小说,发现她们竟然是一对互相爱慕的情人,我顿时奔溃……
热门推荐
  • 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爷爷生前行为不端,害死了不少孤女寡妇,死的那天引来天雷劈尸……
  • 被梦想驱逐的人

    被梦想驱逐的人

    魏景鹏,当过知青,读了大学,穿过军装,在青年时代,虽有些坎坷,却也还顺风顺水。但一步步深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终于也席卷了魏景鹏,他抛弃铁饭碗,加入了下海自主创业的大军。于是几十年商海沉浮,他用后半生演绎了在社会的转型变革期,小人物追逐梦想,却因自身种种原因导致幻灭的故事。
  • 雏鹰展翅

    雏鹰展翅

    在国人的记忆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次正式公开亮相是在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全体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将近30万各族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透过头顶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们目睹了声势浩大的开国阅兵式。阅兵式的高潮是:当地面的炮阵分队和汽车坦克分队经过主席台上,天空中同时出现了飞机方阵,人民空军共有26架各型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稍稍了解一些空军历史的人们都会知道,人民空军正式成立的时间是在1949年11月11日,也就是说是在开国大典一个月之后才正式建立。
  • 海盗泪:一个死囚的灵魂忏悔

    海盗泪:一个死囚的灵魂忏悔

    举世震惊:一群海上漂来的幽灵将一艘万吨轮劫持!骇人听闻:23名海员被海盗们杀害,葬身鱼腹!这起建国以来最大的海上抢劫杀人案被公安机关定名为“9901”大案。2000年1月10日,广东省高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翁泗亮、索尼·韦、贾宏伟为首的13名主犯、要犯被判处死刑,25名同案犯被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长达3万余言的刑事判决。
  • 炮灰女配的完美逆袭

    炮灰女配的完美逆袭

    韩思桐是一个来从小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和严重家暴力下的女孩子可是遇到那个男人后,她的人生似乎改写了呢。今天可是特地来接你下班的。你的朋友她对我说你喜欢我。我其实对你印象也蛮好的,其实她不说我也想追你来着呢?”莫神对着她清清雅雅的笑着,只是他那幽深的丹凤眼里却充满了兴味韩思桐觉得她现在还不如找个地洞钻起来比较合适。“那丫头说你那天见到我之后就害了相思病了,天天是茶不思饭不想的。我想着,反正我如今也没有女朋友,再加上你长得确实挺对我胃口的。所以我就决定日行一善,试着跟你交往一下了!”
  • 待你红妆嫁我时

    待你红妆嫁我时

    “臣愿一直守护陛下,直至陛下出嫁。”...............“子胥,你可有心上人。”“有,是一个爱而不得的人。”“哦是吗,我也是。”................“殿下,我能老牛吃嫩草吗?”“噗嗤,华子胥,你娶我吧。”................某女主望着某男主怀里刚出生的小婴儿,撇了撇嘴道:“报错了吧,一点也没遗传我们的优秀基因。”..................
  • 假面骑士555之杂兵

    假面骑士555之杂兵

    任楂穿越到了《迷失的世界》,并成为了杂鱼部队的一员---莱欧。他还获得了一个系统,一个名为‘人渣’的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只提供了唯一的一个外挂……---一种名为‘永无止境’的智力提升药片。你想走上人生巅峰吗?你想迎娶白富美吗?那还等什么?氪,那就对了!……任楂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他想大声地告诉全世界的人:“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 跨越六个世纪的恋爱

    跨越六个世纪的恋爱

    她生下来就眉心带着淡粉色胎记,那是母亲对她最后的守护,是为了转世几百年后能一眼就被心爱的人认出。她的生活原本普普通通,却被离奇地改写了命运,穿梭于过去与现实之间。她遭遇了一场爱恨纠葛的变故,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挽救了过去自己的命。然而,拯救了过去也就意味着现在的她将不复存在,她最终会如何选择,是现在的爱情,还是过去的海誓山盟。吧
  • 中华伟少年

    中华伟少年

    书中选编了从春秋战国一直到近现代,流传较广并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杰出少年的故事。尽管故事人物在成年后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有王侯将相、文人墨客,也有医学、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的人才,但他们都以少年时就养成的孝悌、爱国、勤奋、善良、机智、勇敢等优良品质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少年完善自身人格,追求伟大理想。本书就是要通过这些故事,形象地阐释少年该具备什么样的美德,希望这些关于少年的故事能与中小学读者产生共鸣。
  • 天价宠爱:总裁请克制

    天价宠爱:总裁请克制

    一觉醒来就形婚?上流社会表面疯狂,背地里却波涛暗涌。不雅照片,无数脏水,黑锅……等等,这事儿是不是有点不对劲?“蒋少,这黑锅我不背!有能耐,你让我找到幕后主使!”苏大小姐瘫在床上,出气比进气多,看着自己悠哉的老公,气的脸色涨红。斜坐在沙发上的蒋少爷,俊眉一挑:“竟然还让你有力气去查幕后主使。”苏大小姐脸色骤变,刚想开口,就被以吻封缄。查幕后主使?抱歉,你可能永远都查不到幕后主使了,这黑锅,你背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