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4900000025

第25章 依然领衔的红色建筑

前苏联曾经有过诸多让世界为之震颤的经历,它的辉煌气势也曾让众多的人唏嘘过。尤其是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度让美国人大惊失色,他们忽然感到傲慢的美国空间技术竟然被苏联人逼到了死角。紧接着苏联宇宙飞船的成功回收,居然重四十六吨,并载有两条狗,是当时美国回收四十五公斤重量的一百倍。后来就是震惊人类的宇宙飞船“东方1号”的成功,加加林第一次在地球之外看到了人类居住的蓝色星球——地球。

其实,那时苏联的强大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曾迅猛发展,1951年工业产值比1929年增加了十三倍,而同期美国只增加了两倍。那是苏联意气风发的时代,也是苏联人飞扬跋扈的时代。

如今,脚踩在前苏联的大地上,我有种一切都老矣旧矣的不良感觉。当然这种老矣与旧矣是相对的。迄今为止,俄罗斯竟然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我也没有见过一座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立交桥。不过,莫斯科还是很古朴很大气的,它的古朴和大气会赶走你的不良感觉。平庸低矮的老建筑与无边宽阔的城市用地交织在一起,也许你会认为,莫斯科应该这样,不必太现代。

克里姆林宫那些棕红色的尖形塔楼,金碧辉煌的洋葱头教堂和精致华美的巴洛克古典建筑,飘逸出的是富丽堂皇之气;偶尔从森林里透溢而出的造型独特的俄罗斯传统建筑,也会让人平添别样的静谧意味,使旷远的莫斯科露出了偶尔的峥嵘,也增添了凝重与悠远,但还是缺乏伟岸和高耸。

美国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经疯狂地建设了一批高层建筑,纽约曼哈顿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摩天大楼的世界,那速度和气势让人目眩也让人妒忌。可当我目睹了莫斯科斯大林时期的著名建筑后,我欣慰了,我为莫斯科有另外一种博大,一种结构繁缛,一种气宇轩昂的亢奋和坦然。这批建筑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斯大林以一种高远和霸道率领充满向往的苏联人民面向未来的智慧结晶,它们涵盖了二战以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和奇异的创造力。可以说,今天它依然是莫斯科的骄傲,也依然是斯大林留给后人的丰腴遗产。

这批鹤立鸡群的突兀建筑共有七座。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浸湿和种种争辩之后,它逐渐凸现出了炫目与惊艳,成为当今莫斯科无可争议的标志性建筑。

它们高贵而从容地云架在莫斯科上空——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主楼、斯摩棱斯基广场上的外交部大楼、莫斯科河畔的乌克兰饭店、彼得格勒饭店、交通部大楼、高级知识分子大楼和艺术家大楼。这些依旧溢光流彩熠熠闪烁的大楼,有一个共同点——中央主楼高耸突出,细长的尖柱托有一颗巨大五星,两侧或四角有配楼,较为矮小,用以反衬主楼的雄伟与壮观。那时,为了避免与美国摩天大楼冲突,斯大林特意取名为“高层塔楼”。于是后来就有人称之为“斯大林楼”。这批庞大的仿哥特式又非哥特式建筑,在斯大林死后,曾引起了一片微词和非议,并且一度被翻出来批判、嘲笑和质疑,后来还发展到赫鲁晓夫亲自拍板抨击。赫鲁晓夫义愤填膺地说:“今后不再建这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然而,今天几乎所有来莫斯科的外国人,都会观赏这批庞大、敦实、华贵的建筑。它们似乎变成了今天俄罗斯的骄傲和闪光点。俄罗斯人似乎也在外来者的惊呼中发现了它们的魅力,纷纷主动炫示它们的风采和仪容。

它们洪钟大吕般地兀立在莫斯科庸常的建筑之上,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气势,更有一种独立脱俗的美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先锋着,新潮着。它们分明是苏联时代建筑设计师的诡谲之作、梦幻之作和通向未来之作。虽然当时有人称它们“笨拙”,“怪诞”,但今天看来,它们历经沧海却依然领衔着莫斯科的风采,并且从容而镇定。

据说当年斯大林曾经决定在莫斯科建四十座这样的大楼,以展示二战胜利后苏联锵然有声的气魄和弥补战争的创伤。然而仅仅建了七座之后,斯大林就去世了,于是,它们到此结束。说是结束,其实不可能结束。实际上形成了一个遗憾和非议并存的局面。

在这些被称为“延续的新古典主义艺术潮流风格”大楼中,最值得推崇的就是莫斯科大学主楼。这座矗立在麻雀山——苏联时期叫列宁山的庞大建筑,高耸在绿色森林包裹着的城市之巅,幽邃,坚挺,透着一种霸气,也透着一种傲慢。

站在麻雀山的平坦台地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莫斯科大学这座高达二百四十米的庞大主楼,而转身俯瞰莫斯科城区,在绿色环抱之中,深秋的阳光闪闪烁烁地樊附在各种建筑的尖顶上,最为醒目的还是那些风格迥异的“斯大林建筑”。

莫斯科大学全称叫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由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倡议,由伊丽莎白·波特罗夫娜女皇下诏书创建于1755年,原址曾在莫斯科市中心。1948年,根据斯大林的提议,几度选址和设计,最终选择了如今的地点。该楼群包括主楼、物理大楼、化学大楼、文化中心和体育馆等。主楼三十六层,仅中央尖顶的针长就达五十米,上有红黑宝石五星,重量达十二吨。斯大林曾说,主楼不能低于二十层,而且一定要建在列宁山上,要让莫斯科市民从各个角落都看到它。斯大林还说,要盖六千个学生宿舍,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斯大林的设想最终基本实现,宿舍就有五千多间。

当年,为了完成这个庞大工程,先后有一万四千多人参加了建设,并且有三千多斯达汉诺夫式共青团员组成了青年突击队——他们涌动在沸腾的建筑工地上,像一道道人头攒动的热流。它们完成了这座前无古人的建筑。这幢建筑轮廓严谨,构思巧妙,外观雄壮,显示了俄罗斯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准。即便是六十年后的今天,它依然独有魅力,博大而雄劲。

站在宽阔的列宁山上,看着这座奇异的建筑,我耳边回响起一首熟悉的旋律。那是一首曾经在中国热血青年中间广为传唱的老歌——《列宁山》。“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列宁山,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曙光。从高高山上我们瞭望四方,莫斯科的风光多么明朗……”“啊,世界的希望,俄罗斯的心脏,我们的首都,莫斯科”。是的,站在列宁山上,背靠莫斯科大学,我的心绪复杂而迷蒙。那些曾经的“多么明朗”、“世界的希望”、“黎明的曙光”,仿佛一夜之间都消失了,隐匿了,化作氤氲的雾霭,化作空寂的呓语。

这还是那个曾经红极一时的莫斯科么?!我隐隐感到了一种悲凄,一种失落。那个曾经吞霞吐霓的火树银花的英雄年代,恍若隔世。

走到一个摆有俄罗斯套娃、彩蛋、瓷盘、小酒壶及工艺品的小摊上观赏了一会儿。我想,这些物件都是给外国人准备的。哦,我是一个外国人。我笑了笑,然后就选择了一个画有莫斯科大学主楼的彩色瓷盘。我知道,我选择它意味着我怀念那个曾经火树银花的英雄年代。我为身穿羽绒服的女摊主拍了照。她有一头耐人寻味的金发,熹微的阳光下,那金发透着隐逸的嫣红。

同类推荐
  •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著名女作家林徽因的一部作品集,包括了她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小说包含了许多她对身边人物的观察,其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可说是一部民国人物图谱,书信的选择可能涵盖了她的一生,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的信件,而且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对于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 曙光示真(海明威文集)

    曙光示真(海明威文集)

    本书记述的是海明威于1953—1954年第二次偕同第四任妻子玛丽·威尔什去非洲游猎的经历。他们夫妇俩与跟随他们作为助手的几个当地人追猎一头作恶多端的凶悍狮子,沿途并射猎瞪羚、豹子、沙鸡等非洲特有的野生动物,表现了作家对憨厚、忠诚度非洲土著居民纯真友好的感情以及他们这一段幸福快乐的伉俪生活,当然也深切地反映出海明威对于最能丈量人性极限的冒险活动的终生痴迷。本书是海明威的第二部“狩猎专书”,是读者零距离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最佳读本。
  • 很残酷的规则

    很残酷的规则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九日,关于“好诗的标准”问题的研讨会在“第一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颁奖典礼之前举行。来自外地和本地的专家学者,就“好诗的标准”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现将研讨会的发言整理如下(记录未经发言人审理)。阿毛(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杂志主编刘醒龙到广东佛山讲课还未赶回来,受他的委托,由我来主持今天的会议。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诗歌界对于“诗歌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此起彼伏,但一直未达到过共识。
  • 白说(清新版)

    白说(清新版)

    《白说》是央视著名主持人、资深评论员白岩松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演讲精选集。时间跨度近十年,内容涉及时政、改革、公益、慈善、教育、体育、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方面。篇章包括《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今天的新闻是明天怎样的历史》《做点无用的事儿》《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啥》《好医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等。多主题、多侧面地传递了作者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从乡村寂静的院子出发,我们来阅读玉珍的诗就有了一个可靠的精神背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家族”“乡土”甚至“乡愁”就在写作者那里获得了优先权甚至道德优势。在新世纪以来遇到的这种类型的诗歌如滚滚落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玉珍在这类诗歌中有某种“发现性”,这至关重要。在她的部分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与乡土世界的生命性关系,这体现在她能够将身边之物“身体化”“生命化”。在玉珍这里,她有确认感,相信纯真的爱情,相信美好和善。这成了诗人的梦。在诗歌世界中她是一个精神成人,与之成长相建立起来的是宁静与不宁,此外还有怀疑、诘问与否定。她是一个过早地让“悖论”进入自我的诗人。
热门推荐
  • 迷宫中的恋人

    迷宫中的恋人

    对于这些命运交织的爱的命题,关于背叛,伤害,信仰,守护,自我,他人,过去未来,记忆与遗忘,原谅,宽宥,救赎,重建,等到它们像一颗一颗巨石,真实地砸向我,像巨斧,真正地从后脑把我劈开了,我倒地不起,我以为我完蛋了。后来,我才又逐一地,奋力拨开身上的落石,积尘,真实地感觉到,我必须响应,回想,理解,答复,求助,那些迎面而来,将我拦腰折断的巨大提问。——陈雪。作者在自传体小说《附魔者》出版后,生了一场大病,然后伴侣离开,生活陷入混乱。本书是作者的复出之作。作者以疾病与爱情为主题,以31万字的篇幅书写生死、爱情、命运和信仰,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小说以自传的叙述方式,将写作推向“自毁与自我创生”。
  • 唐子西文录

    唐子西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梦倾江南

    一梦倾江南

    暴风雨前的宁静,京城人人自危,楚王、魏王、齐王、小皇帝一同的沉寂是归于和平的信号,还是新一场风暴来临的过度?三月春光无限,江南风景正好,楚王府的五位公子第一次停战是楚王府再度兴盛的彩头,还是新一场疯狂的预兆?
  • 明鉴时事的故事

    明鉴时事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月亮笑弯了腰

    月亮笑弯了腰

    白鹭也想不明白当初怎么会喜欢上张海,可能是因为她喜欢的样子他都有。物理系学霸遇上中文系导师,这对CP有点甜。
  • 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为戴尔·卡内基励志经典丛书之一,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20世纪以来最畅销的励志经典,永远不要奢望让世界来适应你,你对了,世界就对了。不为人知的林肯故事,从卑微、怯懦、挫折和失败婚姻中走出来的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
  • 社交艺术模板

    社交艺术模板

    模板只是一种规范要求,一种原则框架,一种理性套路,年轻人在社会上如何学会待人接物,礼尚往来,如何学会交际应酬,与人相处,应该先从模板起步,先从模仿中学起,这与具体实践中必须拥有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操作方法并不矛盾,因为任何灵活、变通或创造性方法都不能超越基本的原则框架和起码的规范要求。社交艺术模板就是为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
  • 一直觉醒一直爽

    一直觉醒一直爽

    曾经,我是穷哔屌丝,现在,我有拥有静止时间的能力,可是我却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为了拯救我爱的女孩儿、为了获得渴望的自由、为了让曾经看不起我的二狗子们给我跪下!我必须不断觉醒,不断超越!人活一世,八个大字,“扬名立万!报仇雪恨!”
  • 醉生江湖寻爱

    醉生江湖寻爱

    皇家公主林雨晴女扮男装闯江湖,遇到侠骨柔情的赵家子豪,她对他情根深种,他却留恋着青梅尹雪欣的笑容与温柔。当尹雪欣亲手把剑送入他的身体,他是否能斩断情丝接纳眼前人?公主侍卫萧云英雄救美,对尹雪欣一见钟情,他对她呵护备至,有求必应;而她对他的温柔感恩戴德,却处处欺瞒于他,并失身于一个江湖上新起的野心家。他是挥刀斩情丝还是执着的傻傻守候?一部被人遗忘的武功秘籍,一段五个人的恩怨情仇,权力、金钱、爱情,究竟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PS:搜索“心雨留香”可看更多穿越、重生小说!
  • 天天天蓝

    天天天蓝

    《天天天蓝》是集中青春文学职业作家饶雪漫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天天天蓝》、《我要我们在一起》、《假如深海鱼流泪》三篇。集中青春文学职业作家饶雪漫的中短篇小说集《天天天蓝》,讲述了14-17岁少男少女的青春成长故事,正是青春正浓,成长正酣。描写青春期爱情的萌芽。淡淡的甜蜜和淡淡的忧伤、苦涩,以及爱情降临时与同性友情之间的纠葛。唯美的让人感觉有些不太真实,唯其如此,它更令我们心驰神往。女孩由长久的阴郁一变而为阳光明媚的心情,瑰丽多姿的藏区风情,将小说点缀得如同一幅叙事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