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4900000020

第20章 台阶上云集的思想

那个大台阶有一百三十七级。从最底层向上仰望,必须得鼻孔朝天,不然你就无法看到最顶级平台上座落的楚利尼塔代孟第教堂的塔尖。

它就是罗马的西班牙台阶。它得名于台阶下面的西班牙广场,西班牙广场又得名于西班牙派往梵蒂冈的使馆。当然那是十八世纪的事。

沿着这个巴洛克风格的大台阶拾级而上,你会感觉那些宽窄不一,错落有致的十二个段落的每一个段落都深藏着层层叠叠的曲折故事。

台阶上坐着许多花花绿绿的旅行者。我断定他们都和我一样是千里迢迢来大台阶寻找旧梦的,虽然他们大多说的是英语,我也能感觉到,他们也是第一次来。他们好奇地在台阶上东望西找,或者专心致志地辨认着墙壁上镌刻的模糊文字。

在一段较宽敞的台阶上,有一男一女两个白皮肤年轻人在旁若无人地进行表演。他们表演得很投入。不少人静静地看他们俩,并投以一种善意的微笑,但人们并不围观。这可能就是欧洲。在国内只要有人抬头看天,就会有人跟着仰起脑袋四处张望。

这两个年轻人在模仿电影《罗马假日》里的调情细节。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最经典的浪漫镜头。因为有了那两个男女主人公在大台阶上邂逅的爱情故事,才使得罗马这座古城焕发了朝气,充满了现代人的浪漫情调。

大台阶作为西班牙广场的衍生物,与广场有着卿卿我我的亲密关系。而西班牙广场在它建成之初,就一直蜂蝶般地招徕着一批批欧洲那些潦倒艺术家的目光。于是艺术家们就来了。就居住在了它的周围。他们或是漫步或是在台阶上歇息或者在咖啡屋里小聚。那个有名的希腊咖啡屋。就有一系列艺术家逗留的证据。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我甚至试图查阅一些资料,来证实这些艺术家徘徊台阶下的真正缘由,但后来我放弃了。我想,事实是他们已经真实地聚集在了这里,这里肯定潜伏着他们需要放松的理由。就像巴黎的塞纳河左岸,艺术家们可以找到他们自己的归宿感和安全感,他们于是就逗留下来。

试想,一个地方有了意境高远的诗,有了云蒸霞蔚的画,有了温馨多情的音乐,还有了层层叠叠的台阶做支撑,难道不值得肃然起敬么?!

李斯特·费伦茨,一位十九世纪享誉世界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一位交响诗的创始者,曾经创作过《但丁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和描写匈奴王阿提拉率大军越莱茵河西侵高卢的交响诗《匈奴人的战争》的大音乐家,就曾经在这个大台阶旁的咖啡馆里游居过数载。他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演奏着他的《爱之梦》钢琴曲,尤其是那首著名《啊,爱情》,演到兴奋时,他还会叫人们再搬来一架钢琴,两琴轮换弹奏,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欣赏到他灵巧的又行云流水般手指弹奏的细节。据说后来李斯特在梵蒂冈接受了剪发礼变成了修士,可我们没法看到那时的照片。但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却升华到了更加炉火纯青的境界。

李斯特是一位寓文学于音乐之中的极力推崇者。他的交响诗《塔索》取材于英国诗人拜伦的诗和德国作家歌德的戏剧;他的交响诗《马捷帕》又取材于法国作家雨果的诗篇,描述了一曲哥萨克人马捷帕凄美又险象环生的动人故事。奇异的是,拜伦、雨果也先后到过这个艺术家钟爱的大台阶,并留下过不朽的文字。我不知道比雨果小九岁的李斯特,是不是与雨果有过希腊咖啡屋里的神圣约会,但我对李斯特的《马捷帕》却饶有兴味。

翻阅那些众多艺术家纷至沓来的名册,你会被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弄得瞠目结舌。我不知别人会不会这样,但从小喜爱艺术的我会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有英国诗人泰尼松,瑞士画家考夫曼,法国作家司汤达、巴尔扎克,丹麦作家安徒生,德国作家格雷戈罗菲乌斯等等。而最为知名的就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果戈理,他的最为不朽的名著《死魂灵》就是在这个咖啡屋的某一张方桌上,品着那种苦咖啡书写完成的。这似乎让人不可思议。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代表着中国现代小说的鼻祖,那丰厚深重的思想内涵,开创了中华民族一代人涌动的新思潮。可鲁迅先生的小说标题却来源于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我想,果戈理肯定是先沿着西班牙台阶拾级而上,奔跑一个来回,把自己弄得满身大汗,再痛快地洗个澡,然后才坐下来一口一口地呷着咖啡,像一个落魄的绅士。他做着那种清雅的动作,写字时会眼睛盯一个固定的角落,其实他什么也没看。他看见的只是他脑海里的人物。他于是就写下了一个十九世纪俄国小文官乞乞科夫为搞钱而收买死灵魂遍访郊外地主们的故事。那故事犀利而深刻,今天读来仍然有一种游丝状的东西在窸窸窣窣地穿行,搅得你的灵魂在不断地颤抖。

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大台阶上那幢玫瑰色的小楼房。这就是诗人雪莱和诗人济慈博物馆。因为贫困和疾病,雪莱和济慈都曾经在这幢房子里居住过,并且产生过伟大的作品。

雪莱,英国十九世纪诗坛的巨星,曾是我极度崇拜的诗人之一。早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他有过极高的评价。马克思说,雪莱是彻头彻尾的革命家。恩格斯说,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其实,年轻的雪莱仅仅活了三十岁。他的确是太年轻了。他在颠沛流离中来到了罗马,来到了充满了韵味的西班牙台阶上。他其实很清秀,他的画像更像一位手握鸡毛写作的美女作家。在他聪颖的眉宇间,闪烁着一种智慧,也闪烁着一种狂风暴雨般的警示。

他的长诗《心之灵》就是为了拯救被继母幽禁于修道院中的少女爱米丽而创作的,他曾许多次访问过爱米丽,并且称她为精神之美的化身,心灵之上的心灵。

雪莱后来与友人在一次大海泛舟时,意外遭遇暴风雨而溺死海中。这多少让人无法接受,但却应了诗人“一切汇入大海”的万物融一的思想。

精神是不朽的,死后的精神是永存的。这句子来源于雪莱悼念诗人诗友济慈的长诗《阿童尼》。济慈早于雪莱死于肺结核病。

雪莱说:罗马,哦那墓园,那儿既有天国,又有墓地。雪莱还说,远远离开海岸,那不朽之灵向我招手。想到可以长眠于这样甜蜜的地方,让人都不由得爱上死亡了。

雪莱写这首《阿童尼》是1821年,果然1822年他就葬身于大海了。于是有相当一批评论家说,雪莱对死亡有预感。

是的,将雪莱与济慈博物馆放在这样一个大台阶旁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它总能吸引更多的艺术家来这里寻梦。不管他们是否能成功。他们总希望在大台阶上慢慢地回味罗马的历史,解读那久远的有一股淡淡霉味的诗行,他们可能想得最充分的还是天空为什么会飘来忧郁的白云。当然,他们也许只是想在大台阶上休息片刻。

终于我气喘吁吁地绕过了那个埃及方尖碑,来到了台阶尽头那十六世纪兴建的哥特式教堂的大门前。埃及方尖碑似乎已变成了欧洲的宝贝。在欧洲所有重要的场所,你都可能看到这种四千年前古埃及的神圣石柱。它会将你的目光引向伟大而神秘的天穹。不过,所有看过方尖碑的人,都会有一个奇怪的结论:埃及的圣物装点了欧洲的风景。

我的腿已经十分酸软和疲惫了。我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致。一钻进楚利尼塔代梦第教堂,我就悄无声息地找了一个座位眯起眼睛假装做起了弥撒。教堂里灯光昏暗,四周静寂无声。我身边有一男一女两位老人在静静地祈祷着。我终于扭不过困乏,闭上双眼打起了瞌睡。我的鼾声打醒了自己,也惊搅了两位老人。

我看见两位老人慈祥地对我笑了笑。

同类推荐
  • 进步的回退

    进步的回退

    演讲、对话、接受采访是释放思想、感觉的明快方式和“简易程序(韩少功语)”,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界为数不多的一位。韩少功学养深厚、思想敏锐、具有勃勃的创造活力,总是走在时代思潮与文学的最前沿。《大题小作——韩少功、王尧对话录》精彩纷呈,其第一章《革命追问》获2005年《当代作家评论》年度奖。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本书收入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墙下短记》《好运设计》《扶轮问路》《我二十一岁那年》《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黄土地情歌》《我的梦想》《记忆与印象》等散文名篇,全面地讲述了他的轮椅生涯、人生故事。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 山花灿烂寂寞红

    山花灿烂寂寞红

    《山花灿烂寂寞红》主要收录了萧红作品中的一些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和小说。有的作品是对充满叛逆同时又趣味盎然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有的作品是对成年所经历的饥饿与困顿生活的描写,还有一些是悼念鲁迅先生和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全书情节生动而又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语言简劲、犀利而又不失幽默与诙谐。通过阅读你会发现,无论多么痛苦和不幸,萧红的那颗“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的心,永远向着“爱”,永远向着“温暖”。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主要收录了不吸烟或少吸烟、少吃口香糖、计算机缓更新、集约使用物品、不乱燃放烟花爆竹、不乱扔烟头、不乱焚烧秸秆、不在野外烧荒、燃烧物品要慎重、不随地取土、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内容。
  •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 喂!你们魔界吾皇是我宠物

    喂!你们魔界吾皇是我宠物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清朝最后一个盛世,便是康乾盛世。承民间鬼神小说中所记载的内容,康乾之治的繁荣与引导清朝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力,全基奠于一位鬼神的特殊能力。时间回溯到二十一世纪。骷髅抢夺新鲜的生命物?百鬼同行驾树叶,凌空翻腾聚餐?··········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世界,这一桩桩一件件神秘而诡异的事件引起了国家特工组的高度重视。。一次次神秘力量的出现······国家级特工印花花,渐渐的意识到了这个世界上可能存在除人以外的东西···一次任务当中,印花花得了一个奇怪的铃铛,偶然间又救下了一只猫儿,不料却是个魔,而猫儿的本体恰巧在她的铃铛当中。在破了一件神秘案件后,印花花得到了三界中陨落的三大神器之一,随后,便释放出了被封印在铃铛当中的魔族吾皇!之后,印花花同魔族吾皇与妖王离晨等人,一同踏上了除邪卫国,破解奇案的征途。国家领导人也借着印花花之手,揭开了远古时期,发生的歼魔大战,导致时空隧道开启并崩塌,将三界中的妖、魔、鬼、仙、神卷入清朝至二十一世纪生活的乱象。就这样,现代与远古交叉相错生活着,众鬼魔妖仙神首次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成立了法学院。而更大的阴谋却渐渐滋生并壮大···
  • Wilhelm Tell

    Wilhelm T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周帝师

    大周帝师

    一个失去部分记忆却神力无敌。一个饱受病痛折磨却快如闪电。他们是战友,是兄弟,却也是对手,是仇敌!身处风云激荡的五代十国时期,面对挣扎求活的乱世芸芸众生,他们会如何选择?
  • 每日奖励系统

    每日奖励系统

    杨凌,地球孤儿,饿死,穿越。获得每日奖励系统。“叮,恭喜宿主拆开每日奖励,获得三万普通人军团卡一张。”“什么,竟然是三万人,那我这场战役稳赢了!。”“叮,恭喜宿主获得现代武器一柄。”“(⊙_⊙),柄?枪不是一把一把的吗?”“一柄平底锅……”“……”……
  • 我行走在诸天世界

    我行走在诸天世界

    【完结精品】给贞子灌水泥焊井盖、给康斯坦来个队友暴击、血缘、多罗罗、安娜贝拉、林中小屋、康斯坦丁、柱灭之刃、第一戒、青蛇、聊斋、蜀山……老作者,质量有保障!正版书有群:163630452
  • 诡与传奇

    诡与传奇

    以至高无上的存在为指引,在末世降临之前逃离,他从黑暗里醒来带着恨意企图消逝一切,她从过往的记忆里复生,纠缠了一万年的宿命,总算要在这一次画上圆满。太阳衰弱,天道崩沮,且看这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用他们的壮举翻开一页页史诗传奇。
  • 德才兼备的你

    德才兼备的你

    要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世,首先就要教会孩子理解和宽容。学会理解他人的难处,学会宽容别人的过失,并把这种理解和宽容转化为内在的认知习惯,是儿童的爱心形成的认识基础。一个善于体谅他人、对生活保持宽容态度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指的是未成年或者生理、心智未成熟的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
  • 在终点相遇

    在终点相遇

    我们过去的人生经历塑造了我们当前的思维模式。我们会用这种思维模式来思考某件事,看待某个人,解决某个问题。大多数时候,当我们这样做时,事情恍然大悟,他人可以理解,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我们在一生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一些人、一些问题,让我们觉得“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这个人怎么能这样对我?!”“方法怎么就行不通?!”事实上,作者认为,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制造了我们的问题,而我们又在用惯性思维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换个思维模式看问题,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在本书中,作者结合心理学家弗洛姆关于人性的思考、埃利斯的ABC理论、埃里克森关于身份认同的观点,并融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带我们踏上了一场无意识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