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0000000001

第1章 科学

CIA的猫特工——美国中央情报局“声波猫”计划

文/点兵堂

5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纽约时报》报道,近年有多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线人在中国被抓获。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华春莹回答:关于《纽约时报》有关报道的具体情况我不了解。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按照中国有关法律授权,对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组织、人员和行为依法开展调查和处置,有效履职尽责。对于国家安全机关正常行使职权的工作,我不作过多评论。

说起间谍活动,几十年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那可是家喻户晓、举世闻名。在各种文艺作品中,CIA简直堪比天庭的“包打听”——顺风耳和千里眼哥俩。CIA收获这等昭著臭名,可不容易,为了收集情报,CIA不仅长年派出大批人类特工挖空心思四处刺探,甚至还曾驱使动物充当间谍上阵……

美国首都华盛顿州的威斯康星大道上,两名来自苏联的外交官正坐在街角公园的一处长凳上谈天说地。而在马路对面一辆不起眼的厢型车上,一只小猫静悄悄地走了下来,慢慢地向这两名坐在长凳上的俄罗斯壮汉靠近。这只小猫的外貌与普通家猫一模一样,丝毫没有引起来往路人的注意。其实,这只小猫是美国中情局的一名“动物特工”,它的任务,就是窃听两名苏联外交官的谈话内容!

这个神奇的故事,要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说起。

当时,苏联的防空导弹技术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美军的U-2侦察机再也不能随意地进出苏联领空,这使得中央情报局失去了一个巨大的情报来源。与此同时,渗透到美国国内的苏联间谍却越来越活跃,这使得中央情报局陷入了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

在这个非常时期,隶属中情局的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策划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项目,试图获得戏剧性的突破,扭转在情报战上的劣势——从用来审问被俘苏联特工的“心灵控制药”,到与NASA合作开展的载人侦察空间站,千奇百怪,可谓是无奇不有。

这些疯狂的点子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炉,但是统统都过不了实践这一关。而接下来,中情局的科学家们在苦思冥想之中,提出一个更加惊人的方案——“声波猫”计划!

按照中情局的设想,科学家们将会改造一只小猫,在它的体内装上窃听和监视设备,并且对它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它能够通过耳机遵从特工的指挥。然后,美国外交官将会将这只小猫带到莫斯科投放。小猫将会潜入苏联领导层的核心位置——克里姆林宫,刺探红色帝国的最高机密!这个想法听起来简直妙不可言。猫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宠物,体态娇小灵活,可以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轻松出入几乎所有的场所。把一只猫派进克里姆林宫,要比让一位007硬闯简单得多。

最初,科学家们打算将窃听设备装在小猫的项圈内。但他们很快就知道,这种方法并不现实:他们的对手可是多疑的苏联克格勃,如果苏联特工在敏感场合里看见一只戴着项圈的小猫,他们肯定会立刻检查这个项圈的来头——天知道里面装的是炸弹还是录音机呢?于是,中情局的科学家们选择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方案——将所有监听设备统统植入小猫的体内!

然而,选择这个大胆的方案,就意味着要解决一大批棘手的问题:为了能够完成基本的窃听工作,小猫身上植入的物品必须包括麦克风、电源、发射机和天线等设备。首先是小猫身上最重要的一个设备——窃听麦克风,这个麦克风必须安装在小猫身上非常巧妙的位置上,确保苏联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够被清晰地录下;接下来是电源,这是保障整套窃听设备运行的重中之重,它必须能够保证能够提供整套窃听系统长时间运行的电力;然后是发射机和天线,负责发射信号的天线必须要够长,才能让无线电波穿透房间的墙壁飞回中情局的窃听站;最后是连接在这些设备之间负责供电和传输信号的线路,这些线路必须要确保即使在小猫体内潮湿的环境下,也能顺利地完成输送电力和传输信号的工作。而所有植入到小猫体内的设备,都要符合几项基本要求——这些设备必须做到够轻、够小、够隐蔽,才能够植入小猫的体内;并且它们还不能让小猫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排斥反应,以免猫咪的异常举动引起苏联人的警觉。

正当中情局的科学家们满心欢喜地勾勒出“声波猫”的草图时,协助他们的驯兽师指出了一个科学家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重点:这毕竟是一只小猫,而不是一个机器人,它可是要定期进食的!如果在窃听的过程中,小猫突然因为饥饿而脱离目标、外出觅食,那肯定会对任务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科学家们还要设计出一套控制小猫饥饿感的设备,确保小猫在进行窃听的过程中不会擅自脱离目标。

以当时普通人的眼光来看,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完全是异想天开。不过,负责这个项目的可是中情局的科学家,他们可不会被这些困难吓倒。在制造出“声波猫”之前,这些科学家曾经成功地在钢笔里隐藏高分辨率照相机,在树干中制造针对苏联空军的监听站,解决眼下这点困难可谓是小菜一碟。但是,要想制造如此高精尖的微型设备,所需要的成本必然会水涨船高——为了完成“声波猫”项目,中情局前前后后为此投入的经费高达两千万美元!要知道,在当时中情局另外一个秘密项目:与洛克希德公司合作研发的SR-71“黑鸟”高速侦察机,其单机造价也就三千万美金左右。也就是说,中情局在这只小猫身上消耗的资金,几乎能买下一架高精尖的“黑鸟”侦察机!

在投入天价的资金之后,用于“声波猫”计划的微型设备很快就被研发出来。这套设备包括一个埋入小猫胸腔的微型电池,这颗电池负责给所有设备供电,确保整套系统能够长时间运作;一个微型监听麦克风,这个麦克风安装在猫的耳道内,只要小猫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个麦克风就能清晰地接收。而且由于麦克风安装在耳道之内,苏联人完全没有办法察觉到它的存在;一个埋设在小猫背部的3/4英寸(2厘米)大小的无线电发射机,以及对应的鞭状天线。鞭状天线顺着小猫背部长长的脊椎布置,使其所发射的电波的波长足以穿透墙壁,将窃听信号发送到中情局的监听站;一套特殊的神经电路,这套电路将会接入到小猫的神经之中,控制它的饥饿感,这会让特工猫做到“需要时吃东西,不需要时继续监听”,大大地确保了任务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这套设备还包括了对应的特制线材,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线材可以直接埋设在小猫的体内,而且不会导致它的身体产生排斥反应。

在价值两千万的设备到齐之后,下一步就是找到一只合适小猫,然后进行手术了。

为准确地在小猫身上植入设备,中情局的资深电气工程师和兽医,将会一同走进手术室完成手术。而最终选中的“猫特工”,是一只灰白色的雌性小猫。在经过麻醉之后,这只母猫被推上了手术台,让兽医们开膛破肚,露出内脏。对于兽医来说,这些鲜血淋漓的画面只不过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平时在实验室里焊接电路、操作电源、铺设管线的电气工程师来说,这些画面绝对是一出现场表演的血腥恐怖大片。在看见小猫的内脏之后,不少工程师吓得脸色发白,甚至有人一看见猫血就心悸脚软,一屁股坐在地上!

在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手术之后,中情局在几年时间内陆续投入的两千万美元,终于有了回报。醒来的这只小猫,已经变成了家猫中的“詹姆士·邦德”!

手术结束之后,这只猫特工开始接受中情局驯兽员的特别训练。在训练中,猫特工完美地展现了它作为一只猫的动物本性:当驯兽员在教导它的时候,这只小母猫经常自顾自地玩耍嬉戏,毫不理会眼前正在耐心教导它的驯兽师——毕竟,家猫不同于永远忠诚于人类的小狗,它们个性高冷、特立独行,经常喜欢独自玩耍。就如同中情局技术服务处前任局长罗伯特·华莱士在一部纪录片中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你要训练一只猫?你怎么才能训练一只高傲的猫?告诉我方法?”

最终,在驯兽员的不懈努力之下,这只贪玩的小猫终于学会了如何通过耳机接受命令,并且按照命令行事。接下来,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目标,进行实战演练了。

测试的时机在1966年到来了:中情局收到线报,获悉两名苏联外交官正在前往威斯康星大道上的一处公园歇息。这正是“声波猫”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在周边环境的掩护下,小猫可以不受怀疑地接近这两名外交官,将他们的个人谈话全部录下来,没准儿真能窃听到有用的情报!

事不宜迟,隶属“声波猫”项目组的特工立刻驾驶一辆装有特殊电子监视设备的厢型车出发,带着小猫来到公园对面的马路上。在车子停稳之后,货车上面的中情局特工将“声波猫”放了下来。然后驯兽师通过耳机通信,一步一步地指挥小猫向长凳上的两名俄罗斯壮汉接近。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小猫准备横过马路的时候,路面上突然冲出一辆不知道从哪儿驶来的出租车,直接从猫特工身上碾压而过,然后扬长而去!

转眼之间,中情局使用数年时间,花费两千多万美元打造的“声波猫”,就此化为乌有!

行动刚失败的时候,中情局的人员甚至怀疑这是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为了摧毁中情局的计划而精心策划的一次“刺杀事件”!毕竟,当时的克格勃可是世界上头号情报组织,连美国核武器计划的草图都能盗取的神秘组织,中情局当然有理由怀疑是他们在从中作恶。不过,在反复审查自身的保密措施之后,美国人相信克格勃并没有拿到“声波猫”的任何情报。之所以那辆出租车会撞到小猫,只是因为项目组的特工触了霉头。

但这次意外,却迫使中情局的项目组开始重新审视整个“声波猫”计划,并且以悲观的态度总结出一系列严重问题。

在2014年,中情局部分解密了“声波猫”的备忘录,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份文件中,看到这些问题的蛛丝马迹。

通过上面这份备忘录,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要点:第一点,中情局训练家猫作为动物间谍的特殊项目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还颇有成效;第二点,虽然“声波猫”项目使得中情局的窃听技术完成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使用家猫作为动物间谍侦察敌方情报却是非常危险的。就算在本土完全受控的环境之下,动物特工依然会出现被车碾压这种不幸的意外。一旦到了实战中,小猫需要突破铁幕,潜入克里姆林宫进行窃听行动的时候,其要遭遇的种种危险变数,是所有人都无法预测的。一旦动物特工在任务中意外死亡,那苏联人就很可能会从小猫的尸体上寻获美国最为先进的窃听设备!到时,不仅整个计划会随之泡汤,还会引发后续一连串的外交风波!可以说,“声波猫”项目从最初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最后,气馁的中情局撤销了这个无果的情报刺探计划。而被出租车碾压的那只母猫后来的经历,也是众说纷纭。一些曾经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事后回忆称,这只家猫在出事的时候就被出租车碾死,他们只从尸体上回收了部分微型窃听仪器。不过,罗伯茨·华莱士却道出故事的另外一个版本:“整个项目撤销之后,这只家猫又被送上手术台做了另一次大手术,取下了体内所有高精尖窃听设备,然后重新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虽然中央情报局的“声波猫”计划最终以失败作为结局,但是这个计划依然是世界谍报史上的一段奇闻。美国情报人员由此开创了使用动物进行谍报工作的先河。这个计划是对科研工作的巨大考验,对于那些要在20世纪60年代为小猫研制植入式窃听系统的美国科学家来说,他们所要面临的挑战,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夭折的“声波猫”计划,已经在21世纪的今天浴火重生——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旗下的生物实验室,完成了一项让人惊叹的研究。他们通过在甲虫脑部植入微型电路,成功地使用遥控器控制甲虫的飞行轨迹。在演示中,这些甲虫可以在科学家的操纵之下,顺利完成起飞、飞行、降落等动作。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技术完全成熟,这些“机械甲虫”完全有能力携带者监视器材,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进敌方戒备森严的军事设施,窃取重要情报!

而除了美军的“机械甲虫”外,荷兰、俄罗斯、英国等国家也纷纷开展了类似的半生物机器人研究,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在2007年,山东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向世人展现了一项惊人的试验项目。他们在家鸽的头上,装上了一块信号控制芯片,控制它的飞行轨迹。在控制家鸽之前,这个试验小组曾经成功地进行过遥控大鼠测试。

这些形形色色的“遥控虫”“遥控鸽”和“遥控鼠”,不仅可以用在搜救、探测工作上,同时拥有执行情报刺探任务的潜力。可以想象的是,在不远的将来,类似“声波猫”的生物间谍,将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各国谍报战的战场上!

作者简介:点兵堂,网络自媒体,由多位国内著名军事/历史科普作家联合创办,各位作家拥有长期杂志发表及专业书籍出版经验,文章题材新颖、资料严谨、引人入胜。更多原创内容详见微信公众号:点兵堂。

【责任编辑:刘维佳】

同类推荐
  • 李毅V生活

    李毅V生活

    每到晚上,除了躺在床上玩弄手机,李毅已经找不到别的事情可做!他最近的心情有点糟,亲朋好友仿佛一夜之间都知道了他离婚的事情,这让他感觉如芒刺背,那些当面语重心长作同情状的安慰,更让他难受,因此,他不愿意出门,于是,待在家里玩手机,上QQ,刷微博,和微信上的人聊天成为他夜晚的全部。李毅的婚姻一度被很多人看好,甚至有些同学还羡慕嫉妒恨。李毅的父母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教师,他还有个姐姐,姐夫是房地产开发商,他自小备受父母宠爱,一切都受到父母姐姐的庇护,生活平稳无忧。
  •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

    我妈说,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得努力学习,学习好了那些大个子才不会欺负你。我觉得她说得很对,就努力学习。我的成绩很好,那些大个子的确不怎么欺负我了,因为老师们都喜欢我。全天下的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但遗憾的是,尽管他们不欺负我了,可他们也不怎么和我玩耍。这种事情的反复出现与不断叠加,让我无比渴望着长大,我坚信只要我长大了,就会摆脱这种处处劣势的局面,变得高兴和快乐起来。就像那些我羡慕的高年级大个子们一样,我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出门远足、打鸟、游泳以及在大街小巷瞎逛,直到很晚才回家。我梦想中的生活就是那个样子的。如果那样生活了,我觉得即便有烦恼,也是一种快乐的烦恼,就像钱太多不知道该怎么花的烦恼吧。不过,众所周知,待到长大以后,就会发现长大的人也很无聊。这是后话。我现在要讲的是,我是怎么弄丢我的童年的,又是谁来弄丢的。
  • 傲日铁梅

    傲日铁梅

    刘兆林,当代作家,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汉族,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省文联顾问。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四百多万字,主要有长篇小说《不悔录》《绿色青春期》《雪国铁梅》;小说、散文集《啊,索伦河谷的枪声》《船的陆地》《和鱼去散步》《三角形太阳》《雪国热闹镇》《父亲祭》《违约公布的日记》《在西藏想你》《脚下的远方》等多部,作品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冰心散文奖、“庄重文文学奖”、东北文学奖、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等重要文学奖。多难的东北,很像早春和晚秋的草原,沾个火星就能着起浓烟。
  • 章台柳

    章台柳

    《章台柳》,清代言情小说。小说叙述唐朝天宝年间,郑州南阳书生韩翊进京应试。李王孙曾为其爱姬柳氏建章台以居,而韩翊与章台柳后相互钟情。李王孙遂将柳氏许嫁韩翊。小说敷衍唐传奇《柳氏传》而成,演叙安史之乱前后韩、柳二人的恋情及悲欢离合,展示了社会动荡中才子佳人的生存状况。
  • 悉达多

    悉达多

    悉达多,一个出身婆罗门的英俊青年,抛却一切,踏上了寻找自我的道路。在这场求道之旅中,他与佛陀乔达摩交谈,看清了世界的本质;他与名妓卡玛拉交往,享受了情爱的乐趣;他帮助富商经营生意,拥有了名利。经历了种种世俗生活,悉达多再次出走,成为一名船夫。通过聆听河流的声音,他看清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意识到世间万物都在永恒的生命之河中流向自己的归宿。最后,他终于领悟了自我,并将自我融入到生命的圆融统一中。
热门推荐
  •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佚魄突被穆小青袭击后,虽然天师和尚全力施救,却已回天乏力,佚魄未能留下一句话,便气息全无,撒手而去……
  • 万界请我做代理

    万界请我做代理

    “10个亿?这个系统太屌了!”重生后的秦傲刚被系统附身,就接到帮西红市首富王多余花光10个亿的任务。哪知没花光10个亿,又赚了20亿,7天花光29亿?Mygod!求神拜佛不好使,只好求上帝,没想到上帝立马派来了耶稣……成了上帝代理人,什么电影、动漫、历史、玄幻,所有牛逼大咖全成了秦傲的信徒。“从今以后,这个世界我做主!!”
  • 时光有你更温暖

    时光有你更温暖

    曾以为许多事会随时间流逝而被遗忘,过后却发现是变得越来越清晰。时光清浅,兜兜转转,很庆幸有你在身边!
  • 罗氏

    罗氏

    他就是准备去一次星际旅行而已,结果被异界大佬寄生,被自己人当做试验品,作为联邦公民,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 活生生的土地

    活生生的土地

    潘大富感觉有些理亏了。在坐上县里专门来接潘大富的车之前,那位来接他的领导一直对潘大富和颜悦色,说,“有事咱们回去再说,世上无难事,怕只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是最讲认真的,只要我们认真去办,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对领导的这些话,潘大富信呢,一辈子都信,已经信了快七十年了。“领导你贵姓?”潘大富问。“我姓桂,桂花的桂。”潘大富便称呼他桂领导。但坐上车之后,潘大富再想和桂领导套几句近乎,桂领导的脸色却有些变了,像夏天的云彩,眨眼的功夫就带了些阴阴的味道,“潘大富,你是党员吗?越级上访是要负责任的,你知道你这是违法行为吗?”桂领导问。
  • 青梅的宠爱日常

    青梅的宠爱日常

    她是他的小青梅,他不是她的小竹马。有一天,青梅和不是竹马的小竹马,在一起了。竹马好看,青梅矫情。又有一天,青梅和竹马分手了,竹马念念还不忘,青梅却有了小新欢。
  • 牛虻

    牛虻

    《牛虻》,作者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蜜爱99天

    重生之蜜爱99天

    唐夕一朝重生,誓要让自己翻身,经历了上辈子的教训,她现在佛挡杀佛,人挡杀人,不过这个刚出现的老大是怎么回事。
  • 梧桐花开满山庭遇见你

    梧桐花开满山庭遇见你

    本文讲述的是,男主角裴与坤,和青梅竹马的辛雅雯,在南明学院读书有两个人之间的事,以及他(她)们的朋友周围发生的小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