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8200000014

第14章 通俗音乐浅论

张韬

我从小喜欢唱歌,尤其喜欢通俗歌。在通俗音乐大潮兴起,严肃音乐、民族音乐不景气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开始学习音乐。艺术院校虽然不专设通俗音乐课,我在接受传统的学习训练的同时,仍把通俗歌曲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边模仿,边研究,边实践,毕业后立即投入通俗歌手的行列,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在近十年的演唱生涯中,我的出场率和受欢迎程度在当地演艺界还算比较高的,获演唱奖的次数也是较多的。我虽然尽力使自己的演唱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有益的陶冶与启迪,以期为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但在内心深处总有些不平衡感。由于多种原因,有些人对通俗音乐认识浮浅,误解太深,全盘否定者有之,另眼看待者有之,把“通俗”和“不健康”甚至“黄色”划等号者有之,甚至把社会不良风气、青少年犯罪率升高等都归罪于通俗音乐。我带着问题翻阅学习了有关的典籍和文论,逐渐明确了许多问题,加深了对通俗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也想以自己一管之见和缺乏功力之笔,为通俗音乐立论正名。

一、雅与俗历来是社会文化的客观存在

音乐是一种反映广阔社会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任何音乐形式内容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社会现实和人民大众审美、教化、欣赏、娱乐需要的产物和结果,也是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水准、鉴赏水平、精神素质、价值取向等的反映。纵观古今中外的音乐,异彩纷呈、流派繁多、风格多样、雅俗共赏、各取所需、优存劣汰,这是音乐艺术繁衍兴亡的必然规律。从音乐艺术本身来说,古今中外的音乐不外乎纯音乐和诗乐、舞乐三种。音乐与文学(诗歌)相结合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诗乐艺术形式主要是歌曲,因为借助语言的直接表达特征,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并产生直接的功能和效应。

人类在自己的生活实践和应用中,将艺术作品分为高雅与通俗两类,歌曲也是如此。歌曲按体裁可分为:艺术歌曲、舞蹈歌曲、民间歌曲、通俗歌曲、叙事歌曲、抒情歌曲等;按题材和内容可分为颂歌、军歌、宗教歌、工人歌曲、农民歌曲、校园歌曲、行业歌曲等;按演唱形式又可分为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像其他音乐形式一样,不同类别的歌曲,都可以用高雅的、通俗的两大类加以概括。宋玉《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其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宋玉为了说明“其曲越高,其和越寡”的道理,无意之中却为艺术划出了分类,从此“阳春白雪”指高雅的、为少数人应用欣赏的艺术,“下里巴人”指通俗的、大众的、为多数人欣赏和应用的艺术。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引用了这个典故,来反对艺术的狭隘功利主义,提倡“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并重和统一,提倡普及与提高的并重和统一。因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毛泽东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推动艺术发展繁荣的最佳选择和最好方法。文化专制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永远是扼杀艺术的毒剑,希特勒只要***音乐,“四人帮”只要“语录歌”,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被淹没于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音乐海洋之中。历史的经验教训应该记取,千万别让狭隘功利主义和妄自菲薄毁了“百花齐放”“各取所需”的大好时代。

二、雅俗互补是推动音乐繁荣发展的动力

中外古今的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艺术形式都有一个由俗变雅、由雅及俗和雅俗共赏的相互转化或融会贯通的过程。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谚语,本来是人民大众茶余饭后、劳动之余休闲娱乐的俗文学,经过作家的整理改编,就变成了流传千古的、雅俗共赏的经典名著;民间流传的民歌俗曲、曲艺、戏曲等,经过音乐家、表演艺术家的吸收和升华,也就成了经典和各种规范化的传统音乐艺术精品,被后来者欣赏学习,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由俗变雅,由雅及俗已成为艺术发展衍化的基本规律,就像芬芳香甜的美酒和巧克力一样,是由多种原料混成的,各阶层大众都喜欢品味欣赏,如果提纯成“酒精”和“糖精”,就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了。因而我们大可不必因通俗而自卑也不要因高雅而自诩高人一等,通俗艺术和高雅艺术一样,历来都有文野、粗细、高低之分,故作风雅未必真雅,媚俗庸俗也非真俗。大雅才能大俗,大俗才能大雅,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齐白石的绘画、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孰雅孰俗?你能明确为其界定吗?

就音乐而言,通俗易懂、轻快流畅的音乐剧、流行的时尚舞蹈、歌舞音乐(如华尔兹、伦巴、探戈、布鲁斯、迪斯科等)、影视歌曲、世界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和大众音乐(如轻音乐、爵士、摇滚、美国的乡村音乐、印度音乐、中国的传统器乐小曲和流行歌曲等)、甚至轻松活泼的军乐、通俗易懂的世界名曲,用中小型乐队或电声乐队演奏伴唱的古典名曲以及歌剧、舞剧、戏曲中的抒情曲、唱段等,都应划入雅俗共赏的大众音乐或通俗音乐的范畴之内。

音乐强调思想性、艺术性,技巧性和欣赏性,主要用于礼仪、庆典、集会、音乐会、音乐教育等场合,为鉴赏品位、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士所喜爱,一般都作为国家或民族的主流音乐或精品展示、欣赏、学习或普及。而通俗音乐则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强调技巧性、娱乐性的同时,则比较强调新颖时尚、通俗易懂,能鲜明地表现作者或当代人对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理想信念的追求或感悟,因而易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市民阶层和广大青少年所喜爱。从音乐特点方面说,由于相互移植、借鉴和融合,已很难把与高雅音乐靠近的轻音乐与某些民间音乐、现代派音乐严格区分开来。一般说来,通俗音乐的结构形式较为短小简练,常作机械性的反复和简单的变奏,高雅音乐强调规范性,通俗音乐强调即兴性。两者都继承了民间音乐善于发挥各自的高超技艺和敏锐乐感的特点。

通俗歌曲力求易记、易唱、易懂,一般音域较窄,多用自然嗓音,用近似说话声音叙事抒情,也有结合运用多种民间唱法(包括假声、气声和喊声唱法)或美声唱法的。通俗音乐经常采用富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音阶或调式,有的甚至把民俗音乐中的顺口溜、叫卖声、吆喝声、脱口秀等多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和技巧加以吸收利用。通俗音乐强调节奏上的强烈、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喜欢整曲或整段用固定节拍或固定的节奏音型反复奏唱。通俗音乐的乐队人数不多,力求发挥各个乐器的独特效果,电子工业的发展为现代通俗音乐带来了一些复合性音色音响的乐器,或具有特殊音色的电声化的民族、民间乐器,麦克操纵技巧和录制技巧也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通俗音乐的演唱多用自然嗓音,像说话倾诉一样地歌唱,要求吐字清晰,以情感人,演出形式多强调大众化和时尚化,经常借助于时装、流行舞蹈、灯光、音响和其他综合艺术手段烘托气氛。

高雅音乐大都是经过长期历史检验被保留下来的经典音乐,因而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规范性。通俗音乐大多是应一时一地或某种思潮的需要,发展起来的新潮音乐,尤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新潮音乐,就像时装和化妆品一样,炫奇斗艳,追求时尚,经常变换花样,很难形成公认的精品或传世之作。近现代的通俗音乐,多用新颖的手法演绎传统音乐和经典歌曲,强调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民族与国际的接轨,以期达到雅俗共赏、各得其所的目的。

三、不断提高通俗音乐的品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历来是相辅相成、并生共荣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基础的提高,必然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社会文化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得到了真正的贯彻和实施。古典的、传统的、民族的、雅的、俗的、雅俗共赏的音乐都有了登台亮相、共荣并存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在喧嚣浮躁、各领风骚的乐声中,我们不应忘记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做“先进文化的代表”,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感染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有良知和责任心的音乐从业人员,不论你是干哪种行当的,都不应忘记自己的神圣职责。

音乐的灵魂是美,音乐以自己的特性把理性思维和对事物的感受,通过声音这种明显直观的、变化无穷的媒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意志,从而让人们在得到鼓舞慰藉休闲的同时,受到陶冶和教化。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因国情、民情、价值观念和社会需要的不同,都有其文野、精细、品位高低的区别。“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为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雅的也好,俗的也好,雅俗共赏的也好,中外古今各种题材、体裁、样式、风格流派的音乐作品,只要社会需要,不同的阶层、群体喜闻乐见,在允许存在发展并让它们各得其所的同时,要不断加以引导和改进,才是非常必要的。

外国的也好,中国的也好,民族的也好,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片面的推崇和贬低都不是最佳方法。让群众在实用中去鉴别扬弃,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制衡机制和健康向上的音乐生态环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向,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体会到邓小平同志的高见,科学技术、先进生产机制的引进是富国强民的根本大计,文化艺术上的盲目引进,生搬硬套,甚至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垃圾当新潮时尚等,必然会引起黄、赌、毒的泛滥,不良社会现象的滋生,并会制造新的文化沙漠,产生新的精神危机。许多西方国家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和寻根访祖、回归传统、回归自然的热潮,不正是为了改变“经济巨人、文化矮子”的不良形象,恢复文化上的良性循环,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么?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如何迅速地提高认识,改变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并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已成为舆论的焦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文化艺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使一直被视为中心的“主流文化”的重力逐渐失衡,非主流文化甚至被视为“另类”的边缘文化越来越兴旺发达。这就促使我们开始对一切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重新审视和评估,也使得主流文化面临着重新选择和架构。

经济的转型必然会促使文化的转型,文化艺术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又是一种资源和商品。你认为是高雅的、有品位的却卖不出好价,你认为是另类的、品位不高的,却成了既值钱又热门的抢手货。因而,如何因势利导,用正确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文艺方针,引导和促进社会主义的音乐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进步,既需要经济的发达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来推动,也需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来推动。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倡导按“三个代表”的思想建设有中国物色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科技、经济、文化市场机制等,正是为了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富裕、精神贫困、人性扭曲的覆辙。这些既是领导阶层应该认清的,也是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通俗音乐工作者应该认识和贯彻的。让新颖健康、有益无害、能给人以高品位艺术享受和娱乐休闲的、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的通俗音乐,更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画家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个缩影。这个影子,向森林、河流、山川以及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投射一束能照见的光。这束光,面对那些画家的跌宕经历与坎坷人生,面对生与死、爱情与孤独。这束光,一位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以他的敏感之心捕捉到了。
  • 天空深处

    天空深处

    人物赵先生大约45岁,闲人;美女作家30多岁,作家;戴安娜30多岁,广告公司职员;理查德大约40岁,商人;小姬大约20岁,离家出走;空姐不到30岁;现场摄像人25岁;男人声音(广播声);第一场,第一景,(灯光,舞台空阔,演员与观众坐在一起。)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史前文明探秘总集

    史前文明探秘总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远古历史的神秘文化,神奇的远古帝王,历史的足迹。
  • The Price She Paid

    The Price She P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寄的信

    不寄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不寄的信》一直来,不但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和电影剧本,也写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散文和杂文,但是像「不寄的信」那样性质的散文,着重于个人的感受,和男女之间的爱情,关係,却是这两年才开始的。大都发展在一些周刊上,久而久之,也可以汇集成册了。《不寄的信》,是「随想」和「不寄的信」两个散文专栏的结合,发表以来,反应不一,有的对文中的观点,大表赞同,有的,强烈反对。赞成或反对,并不重要,世上没有一种意见,是得到完全赞同的。而这批散文之中,所表达的是个人的想法,几乎对每一件事的看法,都和传统的「道德」的观念相反,但却绝不是有意的反叛,而确确实实,是自己的想法。
  • 百日新娘:全球通缉替身妻

    百日新娘:全球通缉替身妻

    她潜入豪门一年,每日与强势腹黑男斗智斗勇,终于成功盗得宝宝,悄然离去。本以为重获自由,没想到他却从天而降,“走,我们回去好好算算旧账。”
  • 我召唤了地狱

    我召唤了地狱

    高冷的天使公主;暴力的恶魔女郎。可爱天真的萝莉,性感妩媚的猫耳娘……这是一个由公会主导的世界,也是一个被恶魔窥探的世界。这里有大量的萌宠角逐,也有强大的猎魔人在竞争。这里寸土寸金,实力至上!……可这个世界并不太平,日益膨胀的人心也不再纯净……当世贵族,放任恶魔横行人间。无力的低贱贫民只能依靠自身,在乱世之中死斗乞活!我到底是该关上那扇大门,还是召唤地狱……
  • 邻家天神有点甜

    邻家天神有点甜

    他有他的万众瞩目,而我有我的细水长流……
  • 逆流辉煌岁月

    逆流辉煌岁月

    经历了家中剧变、女友劈腿的林然,人生处在绝望的边缘。当他重生在16岁,是否会书写一段新的人生?2010年、风云际会,一切才开始。***这是一段关于青春重来的故事......错过的人错过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罗氏

    罗氏

    他就是准备去一次星际旅行而已,结果被异界大佬寄生,被自己人当做试验品,作为联邦公民,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 王火文集·第六卷:梦中人生 王冠之谜

    王火文集·第六卷:梦中人生 王冠之谜

    《王火文集·第六卷》收录王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梦中人生》和《王冠之谜》。《梦中人生》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全书以“我”的回忆为线索,浓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潮动和时代风云。作品涌动着对生命的挚爱,对理想的求索,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讴歌及其对既往人事的反思,闪烁着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光辉。《王冠之谜》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建国之初,反对贪污行贿的运动中发生一个曲折的案件。作品就反对贪腐,弘扬民主与法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火一样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明确的是非观,引起人们的共鸣、思考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