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4200000010

第10章 刘海粟[1]学书点滴

1980年,刘海粟先生赴港办书画展览,曾经写过“精神万古,气节千载”八个大字,船王包玉刚先生以10万港币购藏。这件事报道之后,引起强烈反响。

最近,我请海粟先生谈谈学习书法的点滴体会。他说:“天才靠勤奋,功力靠积累,肯下笨功夫,吃得大苦,耐得大寂寞者;不求捷径,已登捷径。依靠小聪明,不肯钻研,专求速成,注定是一事无成,反而弄巧成呆。在这里我不说弄巧成拙。从书法美学角度而言,拙是一种浑涵老练的境界,不怕你远看,近看,乍看,细看,反复看,与其他作品比较着看,都会给你以艺术享受。而呆是不足取的。现在五十岁左右的国画家工书者少,日本人倒肯下劲苦干。现在退休的老干部和孩子们练字的人也很多,希望是很大的。然而,哗众取宠的江湖符咒之类,也有仿效的,这就需要引导到正轨上来。”这番话饱含着一位前辈艺术家的甘苦和对后来者的热爱。作为一个天资超绝的人,海粟先生在学书上是吃过很多的苦头的。

海粟先生学书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她出身于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是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先生的小裔孙女,襟怀冲淡,心地善良,懂得诗词和古文,爱用蝇头小楷,一丝不苟地抄录古书。海粟排行第九,小名槃官,母亲从不溺爱幼子,到了5岁便手把着手教他描红。习字本从坊间买来,梨木刻板,用棕刷蘸红色涂上去,印于毛边纸上,比较清晰,内容则是千篇一律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人,可知礼也”。有什么意义呢?母亲和后来的几位师长都没有作过解释。字的写法近于柳体而不纯,明代以后,八股文做得再合乎规格,不会写馆阁字便考不上功名。20世纪之初,科举虽停,余风尚在。

刘家在乾隆时期出过兵部尚书刘纶,权势显赫,子孙便在常州聚族而居。海粟先生诞生于邻近江南运河的古老房屋“静远堂”后院,幽静的院子里有古柏一株,上面时常有黄鹂和白头翁来唱歌,树下放着几张小方桌,便是孩子们习字的所在。母亲逐日批改习作,描得仔细的用红笔画上个圈圈,个别好的可加双圈;差的打个“×”,全篇不好的画个大“×”,便责令孩子重新描过。遇到孩子不听话,她一边咳嗽,脸上泛出结核病人习见的红潮,含泪叙述亮吉先生艰苦治学的往事,有时儿女们也会随她饮泣,深受感动,他们对母亲的严厉并无反感。夜间,孩子们围着风灯温课习字,冬夏不停。

9岁,塾师刘翼昌教他临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侧重结体的摹仿,缺少力度。姑父屠寄是史学家,“五四”时期在北大教过书,还在蔡元培主管的国史编纂处修史,完成过《蒙兀儿史记》这部专著,擅长写汉碑与苏字。他看过孩子的习字本,很关切地说:“临帖要讲求从精神上懂得前人字形间架结构与运笔之妙。依样画葫芦,要临僵临死,弄得终身不能脱俗,匠气逼人,悔之晚矣。苏字肥不掩秀,逸而能收,挺劲丰润,稳中藏险,奇正舒展,全是性情流露,也可以学。每晚睡前多读帖,与古人谈心,写时要默写,写毕再和帖比较,弱点便易改正。练字忌光纸,用破笔秃笔,蘸清水写在方砖上为主,草纸为辅。古人在沙盘里练成好字,尔等吃穿不愁,莫负韶光,用心用心!”这段话很有启示性,对海粟先生的书画,均发生了影响。他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强调活脱,不搞刻板的临摹,要求学书者多看多写多比较,逐渐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面目。

在他10岁那年,进入常州纯正书院就读。在暑期游艺会上,老师指定他表演写字,他提笔写了“逢源原委,勇智宏辩”八个大字,在场师生纷纷鼓掌称赞。海粟先生说:“小孩子一出风头,便自命不凡,看不起小朋友们。这种骄傲情绪渐有滋长,自己不知不觉,改起来难哪。要有适当鼓励,少当面夸奖!”

姑父曾将他带到苏东坡舣舟亭,如数家珍地讲起苏轼11次来到常州的情形,讲到他在做地方官时如何关心民间疾苦,兴修过水利;讲到他在诗文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后,又讲到他的字拙中有逸,遒中有秀,雅俊冲淡,千百年来,人们摹写成风,主要是书品高,人品也高。姑父又带他去看了乾隆的“御碑亭”,很轻蔑地对孩子说:“这个皇帝沽名钓誉,字很孱弱,缺少书卷气,格调低,功力薄,偏偏无自知之明,到处乱写。把许多名人书画加上跋文,弄得遍体鳞伤。你不苦学,字立不住,地位再高,在学术上也没有立身之处。”姑父取出苏东坡写的前后《赤壁赋》帖从表面放达的苏文中解释出报国无门的悲痛,透过仙气的外衣,看到东坡的真情实感,使海粟以后热爱苏字,到上海办学时,并将原名“季芳”废弃不用,取苏赋中“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的内涵,更名“海粟”,这就都和练字有关了。

海粟的伯兄刘咸熙,同小弟弟情感最深。哥哥从日本留学回来,要到云南去谋生。临行,送了小弟弟一本宋拓的《玄秘塔帖》,与后来流行的柳字大不相同,挥泪别后,弟弟在家练了两年柳字。到他16岁,父亲强迫他与丹阳林小姐结婚,他执意不肯同房,后来找到机会,说服了父亲,带着100多块银元和这本古拓本,来到上海,准备赴日习画。父亲又不许,他和好友乌始光反复商量,从伯兄咸熙那里求得1000元,开办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美术院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延师招生,正式兴学。到1913年4月,经费来源断绝,无计可施,便由乌始光持《玄秘塔帖》到通运公司抵押银元400救急。海粟日夜不安,后来家中寄来款子,他立即赎回此帖,日夜观摩,爱不释手。此后每封信上他都报告伯兄“此帖无恙”,还在帖后写了动情的跋文。结尾说:“今人知刘海粟者稍多,而不知养海粟者,乃伯兄刘咸熙也。”今天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朱屺瞻老人,已经92岁了。

1921年,刘海粟、汪亚尘、王济远、丁悚、刘雅农、江小鹣等组织了西画家第一个绘画组织“天马会”,借淮海中路原尚贤堂举办画展。在美女月份牌和仿古文人画充斥市场的上海,也算是一件新鲜事,惊动了领导过戊戌爱国变法维新活动的学者康有为,也带领女婿潘其旋等人前来参观。刘海粟的西湖写生等作品博得了康老好感,誉之为“老笔纷披”,两人相见恨晚,谈得很投机。次日刘海粟应邀到愚园路192号康宅,里面碧草如茵,假山耸翠,小溪回环,中外石刻雕像颇多,康老留他午餐,拿出很多古人遗墨给他欣赏,提出收他为弟子,要他每周星期五来听讲书法及诗词课。临别,老人将自己写的《广艺舟双楫》相赠。从此,海粟先生的书法为之一变。

康先生给他讲书法,强调苦习北碑,走苍劲浑厚的路子,不习唐以后字帖。从《石门颂》、《石门铭》入手,悬腕虚掌实指,写到横和捺的每笔结束处,微微上翘,以力度取胜,老人教法认真,不等学生来到,就叫人磨好墨等着。讲学时理论与示范并重,要学生理解要领,每天苦练。讲完一课,便抽出20分钟评改上一周的习字,指出成败原因,学生进步较快。

康先生在杭州有一所别墅,叫一天园。夏天美专放了假,他们便同去西湖之滨小住,天天坚持练书法,海粟还请老师到美专讲书法。在海粟因模特儿事件遭到军阀及反动政客围攻时,康老十分关心他的人身安全,曾一天两次到刘家,催促学生离沪避难。海粟卧病时,康老还亲自按脉开方,最近找到一张,已是历史资料了。

与海粟先生同列门墙的还有女书家萧娴,现在82岁,定居南京,以擅长篆隶闻名。

1923年,广东闹水灾,上海广肇公所请康老写对联义卖救灾。消息在各报刊出后,求书者甚多,康老年迈,来不及写,便写了几幅范本,由海粟临摹,再经康先生仔细挑选出来,由潘其旋加盖图章以应急需,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有了磨练机会而突飞猛进,也节省了老人精力。从而可以看出,当时海粟先生写的康体字,可以乱真了。

1927年康先生去崂山,海粟把老师送上海轮。想不到这次挥泪而别,竟成永诀。从1928年起,海粟先生开始跳出康体,逐渐发现自己的面目。到1931年之后,他的字和康先生的字就全然不同了。

1939年,海粟先生应侨胞范小石等先生之请,到南洋举办义赈画展,历时三载,先在雅加达、万隆、泗水、马浪、三宝垄,后又被陈嘉庚先生请到新加坡、怡保、吉隆坡等地展出。他将卖画收入,陆续寄到贵阳红十字会,支援抗战。1940年,南洋沦陷,范小石等先生看到大量华侨惨遭杀害,便将海粟先生送到离雅加达不远的小镇米斯脱隐居避难,冒充古董商人,化名罗赫,借住在华侨修建的一座别墅中。直到他的真正身份被日军侦破为止,整整五个月,未出别墅一步。作伴的是20来岁的宁波工人王永庆。除去做操、看书、劈柴,每天写字,早上7时开始练苏东坡《寒食帖》,下午习黄山谷的《松风阁帖》。周围很宁静,写字时可以听到瀑泻泉声,唧唧鸟鸣。除自己练字外,还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教永庆练字,两人情同叔侄。过了一个月光景,范先生又送来一套《三希堂法帖》,是有正书局翻印的,质量虽然欠佳,已是十分难得了。每到下午5时许;炎威稍退,海粟先生便搬一张藤椅坐在树下读帖自娱。因为同外界交往断绝,每天有的是时间,从事临池,是以书艺渐进,而且加强了意志的锻炼,遇事变得较为镇静。

3月某日,日本侵略者正式传海粟先生到司令部问话,根据以往先例,被传讯者,百分之九十九要死在日军的手中。现在事已临危,如何平静思绪应付拷问呢?他便正襟危坐,写了两张大字。王永庆不知日军已布下暗哨,把菜刀磨得锋利,准备夜间逃走。

“还在写字,快准备走呀!”

“走不了,门外有‘狗’了!再说我一个人逃走,鬼子会以此为借口,对侨胞加以搜捕,还是听其自然吧!”

“问话”之后,海粟先生在别墅中被囚禁90天,每天以写字为最高的享受,后来才被军用飞机押送回国。

“文化大革命”中,海粟先生受到20次抄家,书画损失很多,全家被赶到小阁楼上。身处逆境,怎样随遇而安,减少身心痛苦,留下有用之身,将来好报答吾土吾民呢?他终于从破烂堆中找到一支开岔的秃笔,找到一些皱纸和废纸,更为意外的是,找到了印在《群玉堂帖》当中米南宫论学书的一段墨迹,便欣然临写,别有风情。后来,又找到《散氏盘铭》,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神品,冲淡奇古,韵浑格高。说到老人写字之乐,我概括成几句诗:“诗兴豪情两不老,灯前放笔走龙蛇。”“世间荣辱关门外,暂作超然索句人。”写米芾又跳出米襄阳。其中精品及临写的《散氏盘铭》,在香港及京沪宁等地展出,均获好评。而更大的收获还是在思想修养与保健上。

有一次,海粟先生对乒乓球名将李富荣、张燮林两位说:“为什么书画家长寿呢?人们仅知道运动员和武术家练苦功,不大注意书法家练的也是一种特殊的气功;把全身之力送到毫尖,让笔成为身上的一个器官,有触觉,有感情,换取极大的艺术享受,包括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创造,在更新,真是心情舒畅,物我俱忘,当然延年益寿啊!”

有人向中央美术学院学人李少文教授请教:刘字特征何在?

答曰:“不要讲好坏,你能写他那样的字就能活到98岁!因为气长而又旺,垂老不衰飒!”

刘字的气魄、笔力均有过人之处。但结体未下大功夫,造型上缺乏更多的创造。老年作品反刍出浓烈的颜味、雄强而欠凝蓄,未尽其才。虽高于当下许多名流,将来地位会有些提升,终不成一代天骄,总令人遗憾。有人颂之为油画家队伍里书法冠军,其实他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现在,来客成灾,求书者日众,老人多么盼望有个清静的机会来思考总结自己学书的体会,还还字债啊!

(原载《文化娱乐》1983年第3期)

注释:

[1]刘海粟(1896—1994),原名刘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人。中国书画家,艺术教育家。参与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国画《九溪十八涧》在比利时获“独立百年纪念展”奖。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1981年意大利国家艺术学院聘为院士并颁授奖章。

同类推荐
  •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项目成果,对中国剧种做了全面的研究,不仅包括京剧、越剧、昆曲、豫剧等大剧种,还涵盖了高腔戏、拉魂腔、滩簧腔、道情戏、花灯戏、花鼓戏、采茶戏等具有地方色彩的小剧种,并对这些剧种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代表剧目、代表演员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 我的电影缘

    我的电影缘

    一个韩国影评人曾要我写下我最喜爱的十部电影,我答应了,想了好几天。那是拍完《安阳婴儿》一年以后,正要写《日日夜夜》的剧本。这个提议让我有机会搜寻脑海里的世界电影,也自然让我回忆起过去的观影时光。最早还是青少年,喜欢搜集电影连环画。1980年代左右在中国的电影院开始能看到日本、欧洲及南北美各国的电影,且是《远山的呼唤》、《最后一班地铁》、《德克萨斯州的巴黎》、《W的悲剧》、《苔丝》、《砂器》之类的文艺片,不像现在……那时,影片公映后,还会很快出版该片的连环画,卖得也好,我爱搜集,像一本编辑好的电影剧照。1980年代,南京的电影院真让人怀念。
  • 52段戏剧独白(适合大学以上年龄层)

    52段戏剧独白(适合大学以上年龄层)

    本书分别从男女两性的不同视觉,选取了剧作家丹尼尔?盖顿各部剧作中的经典独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读者可以从中品味到语言的幽默、精妙,人物内心世界刻画的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丰富、深刻,体会到戏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戏剧相关专业、英语文学方向的学生或演员使用,也适合对西方戏剧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潮汐相声作品集

    潮汐相声作品集

    本书是一部相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相声作品,题材来源于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者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经过艺术加工,用相声语言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热门推荐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我”从劳改农场放出来后,在一个曾被称为“鬼门关”的农场里,遇到了八年前,还在劳改农场时有过两面之缘的女人黄香久。虽然此前,只曾见了两面,而第二面只是匆匆路过时遇到,但是这个叫黄香久的女人,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第一次见到黄香久,是在劳改农场水稻田间的排水沟里:黄香久正在洗澡!黄香久仿佛忘记了一切,全神贯注地享受着洗澡的快乐,她忘记了自己,“我”也忘记了自己。
  • 里草薙京的穿越之旅

    里草薙京的穿越之旅

    里草薙京,这个苦命的红莲,因为某些不知名的原因拥有了能穿越到了其他的世界的系统,在追求真我的过程中他究竟能遇到什么事情呢?(这里的里草设定并不是官方,也不是港漫,而是基本上所有设定,正如re里的军姬那样,毕竟同人也算是信仰之力啊)
  • 邪少的签约萌妻

    邪少的签约萌妻

    一纸病危通知,她成为邪魅总裁的私有物品。不仅剥她衣占她身,还要她赔偿数次叛逃的精神损失!小白兔连连摆手求放过,邪魅总裁冷笑:“没钱?那就拿你抵债!”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让世界看见我

    让世界看见我

    本书由盲人旅行家曹晟康口述,新锐作家高钰等进行整理和改编。讲述了曹晟康只身一人环游世界六大洲的传奇故事。困难重重、险情迭起,这不仅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一个倍受伤害、勇往直前的艰难心路历程。
  • 鬼骨拼图

    鬼骨拼图

    郊游瞬变生死骗局,深陷神秘庙,误闯养尸地,鬼骨拼图,会有,答案!
  • 一缕晚霞

    一缕晚霞

    曼,一个单纯的女孩然而,遇见了极品渣男从学生妹到单亲妈妈你以为她会认输?no!是绝地反击
  • 义和团揭帖

    义和团揭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境污染

    全境污染

    “我是旧神之子,还是天外来客?”读书会信主、巫师联盟荣誉大魔法师、超人协会灾害顾问、绿焰兄弟会首领之父、守秘人、奈亚使徒……夏仁。旧日阴霾笼罩,冥河亘古流淌,惨白月光注视大地,可憎之物在深渊中等待着苏醒。慈悲母树、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旧印、文明烟火、时间停滞块……疯狂山脉、阿卡姆市、印斯茅斯、敦威治、塞伦……拉莱耶在深海中沉浮,谁会带来末日?审判之星苏醒时,人类又将何去何从?迷雾中,夏仁一步一步,在古梦见证隐秘过往,撕开世界的真相。“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会害羞!”…………这是一段深受污染,意义不明且难以理解的数字:662373688……
  • 南明皇妃流浪记

    南明皇妃流浪记

    南明朝偏安云南,晋王兵败,昆明城被吴三桂大军攻破,窦妃随永历帝南奔,经一路腥风血雨,最后流落缅北受尽缅酋欺辱,缅酋迫于清军,献帝于吴三桂先锋官高得捷押往昆明,窦妃和晋王追寻帝至极边小城腾冲,为救帝与清兵死战未成,帝死于昆明,窦妃和晋王自绝于腾冲……讲述一段悲楚的亡国故事,吹一曲凄美的爱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