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3600000020

第20章 一点感受 一点认识

——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个理解[1]

谈到文艺评论,记得鲁迅曾很通俗地讲过这样一段话:“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2]

谈到文艺评论,记得鲁迅曾很通俗地讲过这样一段话:“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3]

我想,如果文艺评论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就可算是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了。但是,对于一个有了过失的人,哪怕是一位伟人,也能作出公正的历史评价,却就不那么容易。五六十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对于斯大林的态度就是证明,而只有我们的党,对于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勋和他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作出了那样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不过,这当然需要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气魄,却又并非一般常人所能做到的。最近,由于重读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联系起当前的种种文艺现象,就未免有所感。

使我“感”得多,也想得多的,是《讲话》中一再论述的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改造世界观、转变立场的问题。这已经是近几年来不再被提起,记得似乎还有人明确传令废止这个提法。当然,这一切又都并非事出无因。原因之一,即“四人帮”也是打着这个旗号干了很多迫害文艺工作者的坏事;或者我们在“十七年”中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也有“左”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伤害过好同志。因而,提到它也就有过各种各样的议论。议论的焦点是,毛泽东同志提出这个论点,就是对革命文艺工作者以至知识分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论证,更有甚者是认为,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根本不存在一个特殊的转变立场的问题,提出这样的理论,就给后来的“整知识分子”留下了隐患。

如上所说,毛泽东同志,也包括党,在建国后的“十七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10年,在知识分子,也包括文艺工作者问题上,确实犯有错误。粉碎“四人帮”后,党曾公开进行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邓小平同志的《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还适应新形势明确地论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他说:“总的来说,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与历史上的剥削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不同了”。但是,邓小平同志同时也还指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只要还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知识分子就需要注意解决是否坚持工人阶级立场的问题。”

这是我们党有关历史新时期知识分子问题的完整而科学的论述,但它不是对毛泽东同志有关理论的废止,而恰恰是对它的正确核心的坚持和发展。因此,我以为,明令废止改造世界观的提法,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而且真理也是废止不掉的。邓小平同志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中,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有过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同时也非常注意知识分子要好好地改造世界观。这是从爱护出发,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能够好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四人帮’把知识分子一概称为‘臭老九’,并且还说这是毛主席说的。应当承认,毛泽东同志曾经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这样的话我们现在不能继续讲。但是从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来看,毛泽东同志是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的。他在1975年,还针对‘四人帮’的污蔑,提出‘老九不能走’。”我们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政策。

请看,在《毛泽东选集》中,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国革命时,是怎样讲到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的: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4]

“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文化不发达,所以对于知识分子觉得特别宝贵。”[5]

“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6]

“工人阶级应欢迎革命的知识分子帮助自己,决不可拒绝他们的帮助。因为没有他们的帮助,自己就不能进步,革命也不能成功。”[7]

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历程里,不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从知识分子中提拔和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从而,保证了革命胜利的取得么!难道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失误,或者曾有过“资产阶级的一部分”的不全面的提法,把这一切都加以否定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这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曾经创造过怎样的奇迹,是有目共睹的。

重读《讲话》,我又反复学习了涉及文艺工作者与群众结合,转变立场的那些篇章,依然使我深深感到,它们不只把问题提得很尖锐,符合刚刚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实际,而且确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毛泽东同志注意知识分子要好好改造世界观,完全是从爱护出发的,在论述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带有很亲切的知己谈心的感情色彩(我们还可以结合他的《给文艺界人士的十五封信》一起读)。而且他是以自身的体验来现身说法,讲如何与工农兵相结合的过程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不必我来引述。我以为,不需要那些跋涉过这段路程的前辈们站出来讲什么,只凭一点现成的社会历史知识就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一般刚出校门的“学生子”,或生活在上海亭子间的“知识里手”,大概也会与毛泽东同志一样,来到这敌后根据地,一开始都会有很多不习惯,很多格格不入。生活艰苦不说,还要和“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的劳动群众同呼吸、共患难,为拯救祖国危亡而共同奋斗,可是,过去所受的教育,却使他们对劳动群众“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所谓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而要接近、了解、研究劳动人民,做他们的工作或和他们共同工作,首先就必须能和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这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这些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人,也都曾是受益者。近年来人们很喜欢引用马克思的这样两句话:

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我想和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也就是进入了这个境界。但这对于那时的知识分子来说,又的确需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不如此,就谈不上和群众相结合。特别是革命的文艺家,既然自己工作的意义就在于“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更加需要深入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和改造,而实际上这个方向,这条道路,不仅已经为中国革命文艺家的长期实践所检验,也为中国所特有的革命实践所检验,无论在哪一方面,它都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的。我们能说毛泽东同志有关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的这个理论,是有意整知识分子,或是表现了对他们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吗?历史既不能割断,也不能歪曲,那才叫做“完整地正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到了今天,我们当然决不能再把知识分子看成“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也不该把文艺上出现的一切错误倾向,都说成是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没有改造好。但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文艺上也出现了公开标榜背离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主张,或者大肆鼓吹脱离生活、脱离现实,只一味地追求和模仿西方和海外的时尚,并且是那种庸俗、低级的时尚,终至出现某些刊物完全不顾社会公德,以丑为美,津津有味地赤裸裸地展览乱伦、性苦闷之类的精神卑下的东西,如此等等,难道还要不辨是非,漠然视之,而不去提醒这些文艺家们,该是需要注意解决是否坚持工人阶级立场的时候了么!

实践证明,即使在今天,也必须在实际上而不是口头上解决立场问题,这仍然是我们不少文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注释:

[1]载《文艺报》1987年5月23日。

[2]鲁迅:《“题未定”草(七)》。

[3]鲁迅:《“题未定”草(七)》。

[4]毛泽东:《五四运动》。

[5]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6]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7]毛泽东:《〈中国工人〉发刊词》。

同类推荐
  • 桑榆情:离退休工作文集

    桑榆情:离退休工作文集

    《桑榆情:离退休工作文集》是由徐强创作的,讲述了作者在离退休后对工作、以及离退休生活的感悟。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本书所选篇目展现了胡适深刻、犀利的思想观点,也侧面展现了他在纷繁时事中的人格魅力。涵盖其从青年至晚年的各类文章,读者也可从中发现他思想上的转变,特别是“容忍与自由”,胡适年岁月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由于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这些白话演讲和文章都十分浅显易懂,展现了胡适的睿智,使读者了解胡适思想的同时,能帮助读者理解那时学术界的状态,了解当时的世界和中国。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侃侃而谈的智者,也可以从他谈话的内容中,体会对加家国的热爱,以及胡适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
  •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 中国共产党禁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共产党禁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禁毒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禁绝烟毒斗争及其成功经验,到新时期的禁毒斗争,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禁毒斗争史的专著。
  • 贺俊文手记

    贺俊文手记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忆故乡;第二部分在新西兰;第三部分新闻采写经验总结;第四部分书序、评论及其他。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卿可归矣

    陌上花开卿可归矣

    一个是宠妻无下限的邪魅王爷,一个是立志仗剑天涯的天才少女,一个是自恋到无可救药的骚包少主,一个是风度翩翩的儒雅少年。前世事,前世毕,可再一次的相遇,前世事,今生依然没完没了。她一心只想游遍山川美景,可奈何事与愿违,等真相一层层拨开,原来不过凡尘一梦……他遥望满城樱花,眼中一片凄芜“满城花开待卿归,卿可愿?”再一年春风绿了岸,繁花满了城,繁华乱了眼:陌上花开,卿可缓缓归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幻大陆之忘忧酒馆

    魔幻大陆之忘忧酒馆

    奇异的穿越,神秘的大陆,玄幻多样的宠物坐骑,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 我要这灵气有何用

    我要这灵气有何用

    灵气时代复苏,万代天骄崛起。山海异兽出没,神之九棺现世。元素众?空间系?具现化?我就不一样了,我连灵气是啥我都不知道,可我,也依旧能征服这山海万界!
  • 九世天尊

    九世天尊

    千饶大世界,有三千星辰,九千武界。楚景云帝王之尊,执掌帝道于手中,第九帝位本该唾手可得。却不想登临九天之极遭遇暗算,机缘巧合之下重生于同名少年身上。这一世,楚景云修第九帝皇功,炼无上神体,翻手为云覆手雨,势要以一己之力杀伤诸天,让这八方震颤。
  • 浩瀚天都

    浩瀚天都

    十年压抑,意可凌天,一朝爆发,功成跨龙腾九天。武道艰难,凝聚浩瀚气运,朕要登顶武道之颠,做那万界帝王。挡道者,杀!逆朕者,杀!……一切皆可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本书从历史层面叙述影视艺术的发展,认识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从理论层面分析影视艺术的语言系统与理论演变,认识它独具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从艺术层面解读与鉴赏中外优秀电影作品,感受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 十二星座与四大神兽

    十二星座与四大神兽

    十二星座,十二位性格鲜明的人物。白羊豪爽义气;金牛华贵聪敏;双子跳脱玩闹;巨蟹柔情似水;狮子大气好强;处女理性谨慎;天秤温润如玉;天蝎痴情敏锐;射手乐观开朗;摩羯隐忍执着;水瓶神秘自由;双鱼浪漫单纯。在这里,他们将共同演义一段英雄儿女荡气回肠的故事。不管你是什么星座,在这里,都将有一段回环往复的经历,你的星座都将有一场尘世的修行。你星座的故事,都在这里你的星座与其他的星座间会有怎样的交织联系,这里,有星座的故事……有你的故事……
  • 医行大道

    医行大道

    一位医学实习生,最终走向医学行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