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4500000006

第6章 禅房空落雨声微

第一次听说果一师父,是在深圳静缘居士那里。

静缘原是《长江日报》的记者,后来不知为何就辞职经商了。前几年皈依佛教,把头发剃了,却是在红尘中修行,当了居士。他和庐山东林寺的佛缘很深,果一师父是庐山东林寺的方丈。他给我讲了果一师父的很多故事。

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件事。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尽毁,作为中国净土宗祖庭的东林寺,尽管在海外特别是日本佛教界声名赫赫,却是依然难逃其厄。寺庙毁了不算,还要强迫和尚还俗。许多僧尼屈于压迫,只得脱掉僧服,结婚成家。东林寺中,果一是少数的几个例外之一。任造反派如何恐吓、谩骂以至殴打,他是决不还俗的。有一次,造反派强迫他吃肉,虽被打得遍体鳞伤,他也决不开禁。当他捧着一碗菜粥吞咽时,造反派又围上来,每人朝他的碗里吐了一口痰。果一头都不抬,把那碗堆了几十口痰的菜粥吃了下去。这一吃,造反派从此再不找他麻烦了。

另一件事是:

东林寺毁了之后,只剩下一间破殿,大部分庙基都被当地农民分来做了菜地。果一虽身处逆境,却仍想着如何振兴东林寺。他坚信,东林寺会在历尽劫难之后再次获得发展的良机。他不是坐等这一天的到来,而是坚忍不拔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迎接他期望的那一天。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山坡上开垦荒地种植杂粮和蔬菜。凭着一股子锲而不舍的精神,十几年来,他硬是把一片片山石嶙峋的野坡改造成肥沃的菜地。当宗教政策开始落实,上级主管部门要农民退出占领的庙基时,果一并没有颐指气使,借此机会向当年整治他的人施加报复,而是以佛家的慈悲心怀,用自己开垦出来的土地,从农民手中一块一块地换回东林寺的庙基。

《楞严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琉璃光法王子,观世间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尽同一虚妄也。”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妄缘风力蛊惑的芸芸众生,忽然间都变得愚不可及。已经修得法性圆融的果一和尚,在他们眼中反倒变成了怪兽。难能可贵的是,果一和尚作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一代大师,真正破除了“我执”,用伟大的慈悲化解了在常人看来应当是刻骨铭心的仇恨。

用日本当代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的话讲:“净土”是大地的延续。大地像是一个万能的宽大为怀的母亲,不管是华美还是丑陋,它都慈悲地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净土就是大地,大地就是净土。做所有的事情,爱所有的人,并接纳所有的事物。美、丑、恶、善都可以进入其中,这就是净土,这也就是佛家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的伟大胸怀。

基于此,我决定去庐山东林寺拜谒果一大和尚。

第一次到东林寺,是去年金秋十月。

出九江市西行,车子一直沿着庐山东麓前行。庐山逶迤参差的峰影在明净的蓝空下显得那么雄奇。那些突兀的峰头虽然尽显个性,但连成完整的画面时却缺乏那种一气呵成的紧凑感。这是庐山的风格,亦是庐山人文历史的风格。无论是宗教的庐山,还是政治的庐山,抑或是儒家文化的庐山,都在各自的领域中获得过不可替代的席位,但坐在这些席位上的领袖人物,往往因为难以模仿而成为历史的绝响。

与果一大和尚还未见面,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属于这一类人物。

及至进得东林寺,先有两奇:

一奇庙堂之大,山门之内,有一巨大庭院,中有莲池,三道石桥跨过莲池而入三重大殿。庭院宽阔,大殿巍峨,两厢偏楼亦各有两重,那建筑的格局,让我感到竟似一个缩小的故宫。

另一奇,就是果一和尚本人了。

东林寺现有一百多僧尼,其规模在中国现存的名寺中,也可摆在前几位了。我到过一些名寺,那里的方丈都很难见。进得东林寺,我还是担心会被果一拒之门外。因为我的印象中,这样的得道高僧,个个都心性寂然,养神于深闭的禅房之中,轻易不肯接见红尘中人。

当知客把我领进方丈室,只见一位老和尚正与两位乡村老妇谈话。老和尚一身半旧的浅蓝僧衣,足下一双圆口布鞋。这方丈室也十分简陋,除必不可少的佛龛外,就是几条板凳、两只破旧的沙发,仅此而已。

那老和尚就是果一,普通得同乡村老汉毫无两样。这方丈室以及他的打扮,都与他的声名极不般配。而且,这方丈室也好像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进来的。

见有客人来,两位老妇告辞。落座后,我对果一和尚说:“从静缘处听到您的大名,今特来拜访您。”

“从哪里来?”果一问。

“武汉。”

“哦,”果一点点头,对仍站在一旁的知客说,“给客人备饭。”

斯时已值下午五点,和我同去的还有两位朋友,我说:“不必了吧,晚上我们回九江去吃。”

“多坐会儿嘛,”果一微笑着,“东林寺小庙一个,欢迎你们来。”

“东林寺不小,都是在你手上重修的吧?”

“我是个搞基建的和尚,”果一看了看我,掉转头说,“你进庙来,有些什么感觉?”

“有正气。只是感到建筑有些凌乱。”

果一点点头,感慨地说:“建庙要钱哪,能筹到多少钱就办多大的事。”

东林寺在东南亚特别是在日本影响颇大,再加上果一利用自己的影响,十几年来共筹得数百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寺庙的建设。而全庙僧众,在果一的带领下,都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这一点,从他们的衣着和僧房的设施都可看得出来。

夕阳西下,方丈室里弥漫着薄暮的紫色。也许是看到我这个人尚有一点慧根,果一和尚厚待于我,谈兴很浓。我向他请教了如下一些问题:佛教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现在入寺的出家人是怎样理解佛教的;进入21世纪后,佛教会不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果一和尚并没有像大学教授那样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讲述身边的琐事。但是,这些琐事都隐含着佛家的般若,清除“业”对我的支配力。“业”是佛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通常指身心的一切活动。比如,谈到现在的出家人时,他说:“不少的出家人都是懒汉,怕在家里种田劳动,跑到庙里偷懒来了。”

“既是这样,你为什么还收留他们呢?”我问。

“让他们念经嘛。”

这种回答看似平常,但若非得道高僧,是讲不出这种话来的。念经既可以收心,亦可以从“无明”中解脱。去掉“无明”,即意味着知性自身的觉醒。“懒”是人世的价值判断。对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人的价值判断是不起作用的。比如河水在流动而湖水却平静地蓄聚着,我们便不能说湖水“懒”。佛教认为在“分别”的对立状态的基底存在着“无分别”。因为“分别”,人们丧失了自由意志,在宇宙中处于纯然被动的位置。让懒汉念经,其实是佛教中的一种解脱法门。

已经暮色沉沉了,果一留我们在寺中住宿。虽然我很愿意在寺中住一晚,但因同行的人急着赶回九江,我也只得随着他们,向果一和尚告辞。

送出寺门,果一和尚朝我摆摆手,说:“欢迎你再来。”

“我一定会再来的。”

离开东林寺后,我一直对果一和尚那种素朴、虚远的精神境界怀有深深的敬意,并打算在今年夏天再去东林寺多住几天,以便从果一和尚那里真切地感悟慈悲的实践形式。谁知今年4月的一天,东林寺的知客给我打来电话,告知果一和尚圆寂的消息。我吃了一惊,我以为,他住世的时间会更久一些,至少应跨过21世纪的门槛。谁知还差六年,他就离开了我们。但除了一点遗憾,却并不感到悲痛。因为,生与死这种生于“空”又灭于“空”的对立,原是俗世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佛家是没有或者说超越了这种“分别”的。我如果悲痛,果一和尚便会叹息我的心还处于“无明”状态。

但毕竟,以人与人的相见方式,在我与果一和尚之间已不可能了。就因这点遗憾我写了两首绝句,以感慨果一和尚的圆寂:

茶烟沓沓鹧鸪频,四月江南草色新。

漫道庐山花满眼,东林此日白云深。

桃花开过杏芳菲,百丈红尘入翠帏。

日暮梵钟消歇处,禅房空落雨声微。

不久,果一和尚火化时,烧出了舍利子。对这一点我并不奇怪,他本来就修成了正果。为了感受他的存在,我还是想抽时间到幽岫含云、山溪蓄翠的东林寺走走。

同类推荐
  • 明末工程师

    明末工程师

    二十一世纪的工业设计师李植穿越到明末。没有钱?搞个飞梭织布机来,立刻赚到盆满钵满。不习惯明末的差劲卫生?发明个肥皂牙膏来让明朝洗得焕然一新!农民起义?乱世人命贱如狗?水泥混凝土的棱堡保护您的生命安全!全订书友群:596450118
  • “三次跨越” 与 “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次跨越” 与 “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面梳理陈独秀早期思想的“三次跨越”(从传统知识分子,经信奉康有为、梁启超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到选择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带你了解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
  • 善良的恶霸

    善良的恶霸

    青龙镇有个恶霸王法,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被发配边疆后又回来了,竟然还做了官,变本加厉继续作威作福,下欺百姓,上斗长官,无人敢招惹。时人感叹天理不公,竟容此人祸害百姓,却也有人为他歌功颂德,说他是个大大的善人!
  • 治明

    治明

    行走诸天……卡在大明。算了,就在这里逆袭升天吧,碰上个品如的工作室,苏成也没办法啊。不过万幸的是,人家有根金手指,他有根金大腿,全都是毛、无数人想挂上来的那种。望向身后的三宫六院、百万雄兵,他暗下决心,要做,就做掌握天下的那个!py:现在晃晃手机,好听吗,好听就是好书啊!用了半年时间,查遍了所有资料,找齐八位扑街作者要章推。小治明,大师造。只为八位扑街,敬你一章!新书求收藏求票。
  • 大唐马王爷

    大唐马王爷

    世间没有不朽,残棺中陈列糟粕般的金丝莽袍、遍洒浮绿的铜钱。虔诚的颂扬难以牢记,而有人执意要抹掉的故事,让人口口相传。新书《小宋腾龙》,敬请关注!!
热门推荐
  • 小李飞刀万界纵横

    小李飞刀万界纵横

    我来到《将夜》,我征服世界。李寻欢如是道。本以为这只是万界征程的一个起点,可一千年过去,《雪中》+《超炮》的剧情居然再同样的一片土地发生了?!既然如此……李寻欢稳定的手指抚摸着飞刀:再在这个世界待上十万年,不知道会开出怎样的话朵?本书无限沙盘流。主角李寻欢,飞升者老爷爷,喜欢培养原著主角。
  •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所熟习的人,真的就是的确如此吗?有没有一颗时刻澄明的心能够去随时随地看透任何一个流转不息的人和瞬息万变的世界呢?当这样追问自己的心灵时,就会发现执著于自己一时一地、一人一物的幻象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认识的主体在迁流变化,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在迁流变化;我是有限的我,你也并非全知全能的你,那么为何那么确实地相信这个虚妄的、流动的自我呢?
  • 演员程苔

    演员程苔

    程苔是谁?有人说她捆绑拜金是演员之耻,有人说她爆发力强演技好她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嘲是个三十六线小演员,演过各种有台词没台词的角色从跑龙套开始演员生涯演恶女走红,开玩笑自己骨子里有恶毒基因意外拿到一手好牌,迈上人生新台阶爱情事业双丰收,一日看尽长安花,好不得意然而,从顶峰到深渊也只是一步程苔自认不是最有天赋的,也不是最努力的但她是最顽强的她曾经历过若干次起起落落,但每一次她都站了起来剧里她演绎别人的喜怒哀乐剧外她经历自己的悲欢离合爱情,友情,亲情,坎坷不断事业,理想,未来,风波频起演得了女主角,撑得过全网嘲,放得下过往种种她不是谁的漂亮玩偶,也不是什么人生赢家她只是做着演员工作的程苔而已写在前面的话:①在本文的世界里亦真亦假,有我们真实在用的东西,也有很多我胡编乱造的东西,假作真时真亦假,不需要细究②本文里有爱情线,也有事业线和友情亲情线
  • 原始小野人

    原始小野人

    有一天,走在人生巅峰的王晨在马路上被一辆婴儿车撞进了时空的旋涡。当自己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围已经变成了昏暗的洞穴,感觉自己虚弱无比的王晨一脸懵逼的看着四周。我是谁,我在哪?(这是一本穿越回原始时代的小说,猪脚拥有一个弱的一逼的金手指。。。现在,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下去!)
  • 我的兄弟叫东皇

    我的兄弟叫东皇

    年轻的士兵张良在一次任务中不幸牺牲,飘荡的灵魂被一位神秘的老者接引而去,老者告诉张良,自己出现在此是为了等他,浩瀚的宇宙也并非唯一,天外有天,宇宙之外是那璀璨的修仙世界…………张良在离去前带上了自己最好的兄弟–刘昊,故事由此开始…………修仙,修仙,什么是仙?仙在何处?人又能否成仙?太多的未知困扰着修行之人,仙道天问,孰能答之?
  • 拐个影帝回家当老公

    拐个影帝回家当老公

    言槿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喜欢一个人五年,但同时她也从没想过有一天,她会撤底放弃这个她喜欢了五年的人,
  • 我的同学是神明大人

    我的同学是神明大人

    这是个异类与人类共存的世界。天生妖眼的少女因与常人有异,既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又无法融入异术师的圈子,被排斥在两个世界边缘。在女孩转学到偏僻的桃山镇后,随着与异类不断增多的接触,深受其害的少女开始慢慢了解那个她一直逃避着的世界,在不断了解的过程中被慢慢治愈。充满各种传闻的元宝山上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脸上一直挂着微笑的神秘同学,竟然是神明?!意外进入另一个世界,又该如何生存?在一连串的事件中,少女的身世也逐渐浮出水面,少女又该从何选择呢?
  • 鸿蒙之弑神1团

    鸿蒙之弑神1团

    他本是天地第一缕鸿蒙紫气所化的灵体,历经无数岁月的修炼好不容易引来成圣大劫。强悍如他却也还是低估了圣劫的威力,最终只能以重伤为代价逃离了劫云的笼罩范围。本想着将伤势好转过后做些准备再次渡劫。可奈何,就在此时四大神界至尊联手围攻。一场大战过后,最终还是以落败而告终。无奈之下只能自爆半圣之体,强行撕开空间壁垒让神魂逃脱········一代鸿蒙至尊的传奇由此开始······一支所向披靡的强悍军团也由此拉开序幕···军名弑神,兵锋所指,众神退避。
  • 死囚

    死囚

    西伯利亚的寒流裹卷着这座城市,凛冽的朔风发出低沉的呜鸣声。夜,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宋菲骑着自行车出了繁华的解放路向北一拐,进了僻静的车站街,虽然街道宽敞,路灯明亮,因为两旁没有商肆店铺,天一黑路上行人和车辆就稀少了。特别是在这样的夜里,但凡有一分奈何的人也不会顶着严寒奔波。路上偶尔驶过的三两辆自行车那是下了晚自习的高中生和像她这样没有任何理由不上晚自习的青年教师。她惊竦地看着路灯后的黑暗,光秃得只剩下几枝枯干的梧桐树后面黑黝黝的是北货场那长长的围墙。路灯的冷光被摇曳的树枝幻化出一些平时想像不出的狰狞形象来。
  • 神的新视界

    神的新视界

    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一夕之间,天地巨变,祁采蘩的人生以她15岁的那一年为转折点,从甜蜜温馨一路奔向残忍。殷维白:请问,身为仇人案板上的一块合格死肉,你是如何做到华丽逆袭,绝地反击的?祁采蘩:示之以弱...可以利用的事物就尽量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