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5600000003

第3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

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知识

复习要点提示

●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明确认识的任务是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理解和学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客观规律,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把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这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类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上帝或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与唯心论、宗教神学根本对立的,是与二元论对立的,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它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对条件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有利条件支持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条件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的,经过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不顾客观实际硬要去改变条件,做揠苗助长,帮蝶破茧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它既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物质决定意识。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就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第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在思维中创造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规律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

事物矛盾运动原理,就是以“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论证了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据、过程、趋势,把自然、社会、思维的存在和发展归结为事物的矛盾运动,并以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全部问题。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要求我们以对立统一的矛盾观去观察、分析、解决一切问题。事物就是矛盾,思想就是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就是我们的全部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不是从客观性去对待矛盾,而是从主观性去看待矛盾,常常把矛盾视作人为的“麻烦”,想方设法“回避”矛盾,或者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矛盾。这表明,能否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去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能否以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辩证思维去看待事物运动的过程和趋势,能否以矛盾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问题,是能否把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以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最重要的是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在客观的矛盾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在众多矛盾中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在矛盾的双方中着力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两点论”的“重点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才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统领全局。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发展与再发展的矛盾,进步与代价的矛盾,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贯穿始终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任何事物在任何阶段上都存在着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处理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关键在于做到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立足整体,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努力寻求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佳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我们强调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化解产能过剩,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等,都是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的。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事物外部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同类推荐
  • 儒林外史(上)(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儒林外史(上)(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长篇讽刺小说,以写实主义风格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守护人性,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欧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欧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茅盾散文

    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 他的早斯散文多篇幅短小,以一小片人生的剪片来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散文速写下的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冷爷,宠妻为上

    冷爷,宠妻为上

    人称冷爷的唐家三少唐鹤轩,居然被一个女人搂了脖子亲了脸!还是个面目可憎,色胆包天的女酒鬼!可这个揩了滔天大油的女酒鬼,不但没有被捆了手脚扔下河,还好好地活了下来。许久之后,人人都说宋绵是有心接近,爱的是权势富贵,让唐先生疏远着她些。可唐先生却把她当成宝,宠上天,求了婚!女人斜眼看着他递来的求婚戒指,轻飘飘地道:“我长得丑,还多作怪,怎么配得上三爷您?”男人眉眼都没动一下,“你不丑,是我瞎!你哪里多作怪,明明是我总作妖!”
  • 妙女多娇

    妙女多娇

    殷相家的嫡女死了又活了。上辈子悔了一门婚事导致满门抄斩,这辈子她决心抱住未婚夫的大腿誓死不松!高岭之花三皇子一直不相信这个未婚妻是个善茬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常福,回府瞧瞧咱们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后来……矜贵高冷的三皇子脸肿了。
  • 天价宠婚:慕少的小甜妻

    天价宠婚:慕少的小甜妻

    传闻他冷酷无情,且克妻,娶她只是为了生下继承人。而她别无选择,只能想着慢慢脱身……却不料,他从来就没有放手的打算。
  • 以爱之名,见血封喉

    以爱之名,见血封喉

    三年前,他说,“欣然,如果活着回去,我们就结婚。”三年后,他们结婚,她却成了他最厌恶的女人,他说:“穆欣然,就算结婚,你永远别妄想我会爱上你!”她在婚姻的围城中苦苦坚持,得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伤害。当她终于提笔签下离婚协议书的时候,他却亲手打破,只为把她留在身边,“穆欣然,这辈子,你都别想离开我!”
  • 引阙阁

    引阙阁

    三百年前,一双手刨开泥泞从尸横遍野的死人堆里爬出,遂即周身散出金光飞升成仙,天帝派此人驻守引阙阁,方换来人间太平。某一天的记忆复苏,灭城,剔仙骨,仇恨与痛苦占据心扉,究竟渡人之人,能否渡己。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她被迫穿越,异世嚣张横行。嘿,这个世界真好玩,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排排队一篓筐~这个妖孽小白脸惊才绝艳,那个黑脸将军冷峻内敛,还有帅得掉渣的皇子霸气凌厉……前面的那位帅哥,说你呢,请留步!本文是魔妃系列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前两部已完结,欢迎阅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直男帝后变形计

    直男帝后变形计

    当一个地球男人占据了异世才女的身体,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