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7500000004

第4章

“到哪儿去?”售票员问他

“二工。”兴发赶紧说。

“五毛。”

“哎好,麻烦你了同志。”兴发连忙将兜里的零钱掏出来递给售票员。

此刻兴发站在车里,车里有些凉,但是他感觉到一种安全感,他觉得自己马上就可以找到家了,离开家的这几天,他剧烈的思念家人,他渴望与家人团聚,尽管他与舅舅一家也不是很熟,但那总归是血浓于水的亲人。

“来,二工到了,下车的人赶紧收拾一下准备下车了!”

兴发赶紧背起背包,车还没停稳,就急匆匆的冲下车。

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兴发几乎是睁不开眼睛了,他左右看着,想再问问路,却看不见一个路人。也是,这种天,谁不回家躲雨啊。想到这儿,兴发的情绪有了很大的波动,他想娘,想娘烧的热乎乎的屋,想吃娘做的热饭。

他现在根本不知道往哪儿走,也没有人可以问。几天没有合眼的疲惫完全击垮了兴发,他颓然倒地,趴在自己的编织袋上就大哭起来。泪水、雨水和着自己的口水一块流在地上,兴发觉得自己像是个被抛弃的孩子,虽然是他自己把自己抛弃的。

也不知道哭了多久,他突然听到一阵儿“一二一,一二一”的口号声,他赶紧坐起来,寻找声音的来源啊,果然,看到一队在雨中奔跑的解放军同志。兴发从小就听村里的长辈说,你在外面遇到困难,只要找到解放军同志,就有救了。

兴发连忙跑到解放军的旁边,刚站稳准备开口,解放军同志们又从他面前跑过去了。他连忙又跟上,干脆就跟着他们一起跑了。跑了一会儿,领头的人回头看见了兴发,把他从队里拎出来。

“哎!这位同志,你跟着我们干啥啊!”那位带头兵问道。

“同志,我找不到家了,您帮我看看,我再往哪儿走啊?”

雨中,他从怀里拿出那个被雨打湿的信封,虽然上面的字迹有些散开了,但好在不至于完全消失。

“立正!”领头兵下了命令。

队伍整齐划一的停下了,在瓢泼大雨中就像……对!就像他路上看到的白杨树一样挺拔。

“你们谁知道这地方在哪儿啊?北站二工区三建中心。”

“报告!我知道,离这儿不远,我去过那儿。”在队伍中间的一个矮个小兵洪亮的回复。

“就你了!把这位小兄弟带过去,然后你晚点再归队!”领头兵下了命令。

“是!”

“其他人,跑步走!”

“同志!谢谢你。”兴发的话音还没落,这些穿军装的人,就消失在了雨中。

“小同志,麻烦你了。”兴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事,大哥,我领你去,离这儿不远。”矮个小兵热情的就准备把编织袋扛到自己身上。

“哎哎哎不用不用,你给我带路已经够麻烦了,咋还能让你给我拿东西,这可不行。”

两人在雨中推搡了半天,最后行李还是被兴发背在身上。兴发感觉一阵暖流涌上心头,他想到自己刚才在雨里哭成那个怂样子,就像抽自己。

“大哥,你从这个楼上去,上到二楼就是了。”矮个小兵指着面前这个矮小破旧的楼房。

“行,唉,我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了。”兴发想拿点吃的感激一下人家,又觉得自己太幼稚了,人家虽然个子矮,但也不是小孩儿啊。况且那些被雨水泡胀了的玩意儿,哪里能拿得出手。

没有多想,他就从贴身口袋里拿出来五块钱,往小兄弟手里塞。“这钱你可得拿着,大哥也没啥好东西,这钱你拿去买点吃的!大哥真谢谢你了!”

“行了大哥!你挣钱也不容易,我就是举手之劳,我先走了。”说着把钱又塞到兴发手里,跟他的那些伙伴一样,消失在雨里了。

一直到很多年后,兴发还是坚信当兵的都是好人啊,都是能帮人民大忙的好人。

兴发的舅舅刘灰洋是刘家第一个走出山东的人,而且很少回去,家都成在新疆了。兴发记忆里,每次舅舅回来都能带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舅舅初中文化,他常常给村里的小辈吹牛说,“我去建设新疆了,我是带着一腔革命热情和理想去的新疆。”兴发每次都不屑一顾,兴发的娘告诉兴发,舅舅分明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在家里快饿死了,饿的没办法才跑到新疆来谋生。

“快饿死的人,哪来的热情,哪儿来的理想。”槐妹每次都背地里这么讽刺,兴发每次听了都笑的前仰后合。兴发的舅舅赶上好时候了,去了一家兵团企业给人家烧锅炉,因为会说话,有眼色,写得一手好字,又被提拔到一个小办公室帮人家抄名字,但也算是个办公室里的人了。

兴发紧张的站在门口,在门口犹豫着要不要敲门,他胳膊上的水一滴一滴的往下落。脚下湿了一块地。他不知道万一里面的人不是舅舅和舅母,他又该去哪儿啊,他连电话也没有,也不知道该打给谁,再回山东吗?不!不可能!他宁可在这里睡大街,也不能一无所获的回去……

“几点了?”传来里面人的说话声。是了!那就是舅舅的声音,那是他日思夜想的山东口音。兴发高兴的快要蹦起来了。他在门口左右转着喜悦的不知道给怎么办。对了!先敲门!他赶紧敲门,不敢太使劲,也不敢太轻。

门吱呀一声开了。

“咦?这是?”舅母在门口试探性的问道。似乎知道答案,却又不太确定。

“徐荣舅母!是我啊!兴发啊!你咋连我都不认识了!”兴发激动的喊着。

“哎呀!是兴发啊,咋来了也不说一声,自己跑来了,我们去接你啊!”徐荣赶紧把兴发往屋里迎,喊着里屋的刘灰洋。

“哎呀!兴发咋么长这么高啊!好小伙儿。”刚午觉睡醒的刘灰洋不紧不慢的从里屋走出来。

徐荣赶紧走到厨房去给兴发做饭。“舅母,你可别再饭屋里忙了。我不饿,咱说会儿话就行。”

“嘿嘿,还饭屋呢,咱新疆叫厨房,你以后要改口的地方还多着呢,可不兴这么土。”舅舅开玩笑似的告诉兴发。

“哎好嘞舅舅。”兴发赶紧答应下来,心里却有些可笑。

舅母晚饭做的新疆拉条子,兴发第一次吃,感觉硬的跟铁丝一样嚼不动,但是他太饿了,他迫切需要那份饱腹感,就一口气不停的吃了三碗。晚上跟舅舅舅母聊了一会儿就洗了个澡睡了。

兴发本想今天晚上好好睡一觉,可这拉条子真不好消化,在胃里堵得严严实实的,许是兴发好几天没有好好吃饭睡觉了,这下把他的胃可疼坏了。

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兴发早起,他一大早就起来帮舅母扫地,劝都劝不住,按照前一天晚上舅舅说的,今天就带兴发去烧锅炉的地方看看了,他高兴的不行,想能早点挣到钱,给娘寄回去。

像兴发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真不知道哪来得那么大的精神,不怕饿,不怕困,不怕累,仿佛有掏不尽的力气,你给他合适的工钱,他就掏心掏肺的给你干活,很少抱怨。他们那一代人,也再也不会出现了。

雨过之后的空气有一点点的潮湿,可是兴发还是感觉鼻子干,他想山东就在海边,可这个什么新疆,离海那么远,还都是山,把那些个水汽挡得严严实实,空气可不就得干吗?

凭借舅舅的身份,兴发很快就在工厂锅炉房里安定下来,他白天就在锅炉房里上班,跟同事小吴说会子话,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看着燃烧了火,想着心里的事,饭点就去食堂,晚上再回舅舅家睡觉。日子过得倒也还安逸,就是孤独。他想,一存下钱,就给娘寄回去些。

在锅炉房一待就是三年,兴发已经是个三十岁的人了,可媳妇还没个谱,他虽然平时就在留意厂子里的女工,可人家是正式职工,哪看得上他这个一脸死人相的锅炉汉。舅舅也劝他别老往家里寄钱,得给自己存点钱,带人家姑娘出去玩可不得花钱嘛。可兴发就是觉得娘比较重要,娘在家里受苦,他咋能安心在外面大手大脚的花钱。这一来二去,可就奔到三十也没说上媳妇。

兴发和舅舅大吵一架后,在自己房里躺着,他厌恶这种生活了,三年没有回山东过年了,因为他没有娶到媳妇,他就不好意思回家过年。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舅舅一个月前给他介绍了个姑娘,条件还不错,他差点就想跟人家过日子了,后来才发现,人家肚子里已经有了个孩子,真是打脸,兴发气得找舅舅理论,舅舅却是个知情人,还不紧不慢的跟他说:“不就是个孩子吗?你用钱流掉就行了。又不是啥大事,你还要不要媳妇了。”

兴发听舅舅这么说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跟舅舅吵完架,他觉得这是对自己赤裸裸的侮辱,舅舅根本就是瞧不起他。兴发骨子里还是个保守的人,他想这姑娘要是被人逼得倒也能接受,要是自愿的那算咋回事。

兴发觉得自己没法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了,他想再换个地方,和一块儿干活的小吴一块去北站打工,那儿有地方要人,还包吃住。“我还有力气,我还年轻。”兴发自言自语的睡着了。

第二天,兴发就跟舅舅舅母说了自己要离开的决定,舅舅舅母倒也没说太多挽留的话,了解了一下那边的情况,就默许了。临走时,要给兴发塞二百块钱,兴发左推右推,就是不收这钱。

“舅,舅母!我兴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们这三年对我的照顾。以后报答!”说着就走出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房屋。

小吴和兴发坐上了公交车,兴发看着窗外,短短三年,这里就有了那么大的变化,有了几座高楼,车上跑的车也多了,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他这三年收获到了什么呢?兴发觉得,最大的就是独立。他虽然出来的时候是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但是,却从未出过远门,这次出来,就是第一次的磨练。他不知道夜里喊娘哭醒过多少次,也忍耐一个人待在锅炉房只有火燃烧的声音带来的寂寞,他不会思考人生,因为他的经历与知识让他没有能力这么做,他想要的,就只是挣钱、娶媳妇、带媳妇回大叶村安家。可是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兴发啊兴发,你当真找不到媳妇了吗?

等到了北站,小吴领他找到了工作的地方,这是给一家大工厂和水泥的活儿,很累很重,但工资还挺好。又去看了住的地方,这是大通铺,三十多个汉子睡一块,兴发倒也不计较,这样还不孤单呢。屋里就摆着几个用砖垒起的柜子,柜子上放着一个破旧的收音机,也不知道能不能放出声音,但也就是这个破旧的收音机,给兴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每天繁重的工作之后,一块工作的人回来就躺下睡了,只有那个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许是想听听文化人的声音,都没有人关掉它,悠长的声音一说就是一晚上,那是中央电视台每晚读的小说,收音机一响就是一晚上。兴发趴在床上很累,打工带来的伤口还很疼,但他还是一声不吭,咬牙听着每一个字眼,虽然他有些没有听懂,但还是努力去听这些和自己一样的农民,是怎样顽强的生存,怎样努力的爆发体内最大的力量。那种光着脚底板,挥汗如雨,永远不会停歇,永远不言放弃的景象。没有什么能挡住他们去追寻自己信仰的步伐。信仰即土地、房屋、妻儿,除此之外,他们这些没文化的农村人还能奢求什么呢。

“你们那个时候听得书太土了,理想在哪儿呢。”云英跟父亲调侃道。

“哪里土,还被改编成电视剧了呢?”

“什么电视剧?”

“平凡的世界”

“……”

云英陷入了沉默,她看过这本书,她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触发自己老爹的共鸣。云英说过父亲是个有理想的人,兴发就笑的合不拢嘴,“种地的有啥理想啊!”云英认为父亲有着中国人最优秀的品质,即坚韧,这是他骨子里留下的农民精神,但也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不向贫穷低头,不屈服于命运,这就是理想,云英觉得父亲比有些城里的文化人更厉害,因为那些文化人二者压根就没有一点是占的。吃苦与不屈,就是父亲最宝贵的财富,在任何的生存环境下,都不会击垮他,这就是父亲留给她最好的基因。

这一待又是四年过去了,兴发每天的生活枯燥又粗俗,流汗、流血,吃饭、睡觉,他和孙少平不一样,他不识几个大字,更不要说看书了。七年没有回家了,但是兴发还是没有停止给家里寄钱,似乎这是他活着的证据。一个三十几岁的小伙儿,还是没有对象,他是彻底没有脸回去了,四哥兴元也没有讨到对象,这下回家还不是把娘的脸都丢尽了。他感到有些绝望,娶媳妇似乎是没有希望的事儿了,要能娶到早就娶到了啊,何至于等到今天,他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儿,娘也见不了,兄弟关系也不好,没有媳妇,没有儿女,无依无靠。

这天干完活,他又准备睡觉。包工头把他叫出去,兴发赶紧就披好衣服出去了。

“你还没有对象?”包工头老李问。

“是啊,李大哥”

“我给你说一个,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哎,您说。”

“我们下面这个中远村,有个老户,叫孙木林,跟我关系还挺好,家里人也不少,他媳妇生老大的时候吃错药了,老大生下来就脑子不行,缺弦,但其他都行,做饭炒菜你以后教他,生个大胖小子也没问题啊。人家里人多,条件也还好,就想找个女婿上门,不要多有钱的,就老实巴交的就行,平时就让我多留意着,你看要能接受我带你去看看!”

同类推荐
  • 昆城记:钟求是自选集

    昆城记:钟求是自选集

    昆城是一个镇子,镇子是一个江湖。江湖上总是人物飘动,险事暗生。作品写了昆城的人与事,时间跨度数十年,其中既有不一样的爱恨和生死,也有背尸工、酒徒、戏剧演员等奇异人物,但更多的是呈现人们平常生活中的独特内心。一个江南小镇,演出着众生世相。?本书辑录了作家钟求是的12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首发于《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刊物。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别把离婚当歌唱

    别把离婚当歌唱

    有人问小欧阳,开出租要文凭吗?司机也凭职称吗?小欧阳说,开出租不要文凭,司机也不凭职称,但结婚要文凭,生活要凭职称。小欧阳其实有电大大专文凭,国家也承认学历。但结婚前,余欢的母亲谢老师和他谈话,说孩子啊,我是过来人,知道爱情是浪漫主义,但生活却是现实主义,虽说现在是21世纪,但多数人还是讲门当户对,你想想,假如人家问我,女婿在哪高就啊,我可以说你开出租,但你总不能一辈子开出租吧。所以我的意思很简单,国家与时俱进,爱情也要与时俱进,你不是为我争气,是为余欢争气,为你自己争气!
  • 汉冶萍三部曲之红顶尴尬红顶尴尬

    汉冶萍三部曲之红顶尴尬红顶尴尬

    《汉冶萍三部曲之红顶尴尬》所述故事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8年。主要描写了盛宣怀接手汉阳铁厂后,又在大冶石灰窑(今黄石)设立新的大冶铁厂,之后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总公司的故事。日本财团在与西方资本的较量中获胜,从金融上彻底控制了汉冶萍,汉冶萍从此与日本捆绑在了一起,与之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辛亥革命爆发后,逃往日本的盛宣怀遥控汉厂,汉冶萍在动荡政局中艰难发展。1916年盛宣怀逝世,盛恩颐接手汉冶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钢铁需求量猛增,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汉冶萍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 星空揭秘:太空卷

    星空揭秘:太空卷

    无论是万里无垠的蓝天,还是群星璀璨的夜空,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与渴望。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梦想着能够像飞鸟一样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
热门推荐
  • 我为万岁爷打江山

    我为万岁爷打江山

    燕珩身为大燕的新皇帝,看着弟弟造反母后篡权民生凋敝边疆战乱,真真是心肝肺都疼。好在朝堂之上有岳父大人帮他撑腰,朝堂之外有漂亮夫人帮他震慑,管它什么牛鬼蛇神,反正他被保护得好好儿的!只是……连清正:谁是你岳父?你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巴!还想碰瓷!连朝:谁是你夫人?阿娘呀!有便宜皇帝想占我们家便宜!燕珩:???你说归你说,该认还得认!本书全名《我为万岁爷打江山,万岁爷却净想着撩我》宠文&轻松
  • 净名经关中释抄

    净名经关中释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球也是一颗星

    地球也是一颗星

    《地球也是一颗星》收集每位作家的童谣代表作30余首,再配上绘本风格的插图,一首诗一幅跨页图。这些童谣押韵、琅琅上口,富有趣味,对儿童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健康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后觉

    后觉

    提起吕崇,人们对他的看法普遍一致:这人挺仗义挺无私。倒不是什么大公无私,这年头有大公无私的人吗?即使是出家人,首先您也得自个儿解决好食宿问题吧?吕崇在待人接物方面,给予得多,替别人考虑得多,斤斤计较得少。比如当初和孙燕离婚。两人相识于中学时期,吕崇比孙燕高两届,都是校学生会的,孙燕进大学之后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毕业后两人结婚。为了事业要孩子虽然稍晚,但老天眷顾,吕崇三十岁那年,孙燕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再后来,吕崇搞活动时遇到悦悦,纠缠了两年多,割舍不下,最后只好找了个软柿子捏,向孙燕提出离婚。按说那俩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 神迹

    神迹

    在埃拉菲斯大陆上,盛传着一个关于天灾的预言,暨维持大陆平衡的“七大元素之灵”会在某一天发生暴乱,引起天地倾覆,生灵涂炭。乌托邦组织的诞生,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它继承了曾经救世于水火的乌瑟托的救世信念,汇集了大陆上最有潜力和资质的数名精英,意图于天灾到来之际将其消弭。
  • 魂力纪元

    魂力纪元

    魂域降临,数千年的逝者带着魂力回归。平行世界蓝星从此开启魂力时代。不过等一下……这个画风怎么有点不太对?全民都能做任务?父亲种田流,母亲美食流?梁子道的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我没有金手指啊。等等,这颗珠子不错,嗯……加属性是基本操作,薅羊毛也能行,啥?还能捡尸抽奖?不够?它要是还能偷任务呢?我们的口号就是,截别人的胡,让别人没得胡。我们的生活就是,和武则天喝喝茶,和貂蝉聊聊天,和秦始皇开辟一下新地图,美哉美哉!……
  •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冷门知识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冷门知识

    知识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取之不尽,学之不完,我们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仅仅是一些基础的必备的知识,还有太多的知识我们甚至闻所未闻。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知识大集合,本书收录有各种各样的冷门知识和奇怪问题,这些知识涵盖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生活、饮食等方方面面,这些问题立足科学,趣味性强,可以让读者在快乐的阅读过程中,增长知识,启迪智慧。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47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