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6400000080

第80章 打破常规,不被规则束缚手脚(5)

就如同你不能理解所有人做的所有事一样,你做的事同样不会被有人理解。所以,做人做事不苛求,但求心安,这方是人生难得之佳境。

理解,固然是很美好的,谁不渴望理解呢?“理解万岁”的口号感动了多少人啊!然而,事实上由于年龄、性格、职业、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生活经历等等因素的影响,人和人之间有时是很难互相理解的。

于是,脆弱的人把许多精力放在“求理解”上,到处自我表白,宣扬自己,把别人不理解自己当做最大的痛苦。似乎他的生存,他的工作,他的事业,仅仅是为了让人家知道,做给别人看。这道理本来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你不是为了理解别人而工作一样,别人也不是为了理解你而生存,这是很自然的事。过分求人理解的人,一旦被误解了,便脆弱地感叹世态炎凉呀,社会无情呀,于是耷拉着脑袋,沮丧得很。如果你过分希望得到理解,得到他人的赞成或默认,当你未能如愿以偿时便会十分沮丧。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同样,当寻求理解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产生惰性。这是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控制之下,由他人随意抬高或贬低,只有当他们决定施舍给你一定的理解之辞时,你才会感到高兴。

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反对意见,会被误解。这是体味“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有一位叫奥齐的中年人,他是一个典型的过分渴求理解和赞许心理的人。奥齐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如人工流产、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都有一套自己的见解。每当他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对别人的“不理解”而痛苦不堪,甚至最后反而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人理解,他花费了不少心思。有一次他和岳父谈话,表示赞成安乐死,而当他察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刚才是说,一个神智清醒的人如果要求结束其生命,那么倒可以采取这种做法。”奥齐为了别人理解、赞同自己的观点,实际上不知不觉地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当奥齐注意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样去求得理解和赞许又有什么价值可言?

要想精神愉快,就要心理独立,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固然很好,而他人不理解或者误解了,这也无关紧要,你仍然要微笑着面对生活。

下面讲一个十分说明问题的小寓言:一只老猫见到一只小猫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便问:“你为什么要追自己的尾巴呢?”小猫答:“我听说,对于一只猫来说,最为美好的便是幸福,而这个幸福就是我的尾巴。所以,我正追逐它,一旦我捉住了我的尾巴,便将得到幸福。”

老猫说:“我的孩子,我也曾考虑过宇宙间的各种问题,我也曾认为幸福就是我们的尾巴。但是,我现在已经发现,每当我追逐自己尾巴时,它总是一躲再躲;而着手做自己的事情时,它却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我。”同样道理,如果你希望得到理解和赞许,最为有效的办法恰恰是不去渴望、不去追求,不要求每个人都理解和赞许你。只要你相信自己,并且以积极的自我形象为指南,你便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理解和赞许。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每个人的理解和赞许,但是,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得不到理解和赞许时便不会感到沮丧。你将把反对意见视为一种自然现实,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对世事有自己的看法。

10.有变有通万事不难

做人做事最忌太刻板、生硬,关键时刻圆滑一点,变通一下方是做人办事少不得的“心计”。

做事有“心计”懂得适时变通的人,总是能够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

老板喜欢有潜质的下属,而不喜欢凡事都自夸自赞的人。但是,你必须要能表现出自己的才干,使老板知道你的潜质,不能使他认为你已经尽了全力,而工作成绩仍然平平。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适时变通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不少老板认为下属不懂变通,尽管他们工作非常努力刻苦,但这样的人在老板心目中充其量不过是一头耕牛,只能用来干一些粗重的工作,被人牵着鼻子工作。实际上,负责牵牛的人才真正懂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了解适时变通的技巧。在工作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时,你所作出的应变行为是否适当,是老板给分或扣分的依据。假如应变符合老板的意思,你就获得了一次令老板赏识的机会。即使平时表现良好,可是没能经受住老板的考验,假如大部分同事在平时也与你一样表现良好的话,那么你的升职加薪的机会就会相应降低。所以,做人做事最忌太刻板、生硬,关键时刻圆滑一点,变通一下方是做人办事少不得的“心计”。

当然应变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培养出来的,它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不可捉摸。下面,教你几种遇到阻碍时如何应变的技巧:

1.了解公司目标

每家公司的最大目标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赚钱,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最终目标之下,还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目标。例如,在某一个年度内做成多少笔生意,吸纳多少个客户,或使某个项目盈利等。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哪些行动,以配合公司的发展。

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抱着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便万事大吉这一观念,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老板看来,你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公司的总体利益。虽然你做好了最基本的工作,但离他的实际要求还很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你必须对公司的要求、变化了如指掌。尤其当你遇到一些健忘或善变的老板时,他们总喜欢随自己的心情改变工作目标,你就必须紧紧跟在他们后面走,以他们的目标为目标。不明智的下属不了解这一诀窍,因而容易与老板争论目标的事,结果必然是自讨没趣。

2.以同情代替抱怨

在工作中如果遇到难缠的老板,的确是令人沮丧的事,不少人经常诅咒这些老板,又诉说自己因此在人际关系上受到了太大的压力。其实,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种循环的关系。如果互相给予压力,也会互相承受压力,反之亦然。在与老板相处的过程中,只有由抗拒变成接纳,你才会产生良好的应变能力。

3.以不变应万变

应变的各种措施中,有一种是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方法最适合那些应变能力较差的人使用,有时也会被聪明和应变能力强的人使用,这当中根本没有什么人为的严格界限规定。假如碰到突然事故,有些人会惊慌失措,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实际上,与其急躁不安,还不如冷静地以不变的方式应付。其实,有些事情只属于过渡性质,不需要必须作出行动上的配合或反应。例如,遇到蛮不讲理的客户或老板,你只要在表面上作出附和他们的样子,实际上仍然抱着一贯作风和态度,这样已足够应付得过去了。太过注意改变去迎合他们,不仅使自己感到很别扭,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4.“阳奉阴违”

有的老板要求下属依照他的计划去工作,但是,对于这一计划下属难以在行动的程序中给以配合,因为计划本身是有缺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跟老板讨论,那是没有好处的,因为证明自己的处事能力比老板高明是自取毁灭的做法。最佳的方法是接受老板的建议和指标,但在行动时却依照自己所定的程序去做。当然,你必须有把握能如期完成任务才行。

同类推荐
  • 先适应 再改变

    先适应 再改变

    先适应,再改变,这是成功的铁律。因为它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无论对于哪个行业,经营人际关系也好,经商也好,谋职也好,为官也好,都必须要经历适应、后改变的发展过程。遵循了这条铁律,你的事业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学会了适应和改变,你就会成为事业中的佼佼者。
  • 财富的点滴积累

    财富的点滴积累

    人的生理和生存需要并不是致富的动力或源泉,就如在动物生活中找不到任何相同或相似的财富追逐现象,因为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也不能满足根本的需求。致富的含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看起来漫无目标,却是人类最强大的驱力。
  • 会用人看这本就够了

    会用人看这本就够了

    《会用人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介绍了用人之道,博大精深,所有想长久在领导职位立志于凝聚人心,干一番事业的人必须练就的本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领导者,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必须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正确用人,为自己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管理者要想达到理想的用人状态,关键是要与下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用人时,要敢于信任下属,善于授权,并做好对下属工作的监督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赢得真心拥戴。
  •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

    诚信到任何时代不会落伍的,而且有待提高和推崇。作为一名职场人,恪守诚信同样是我们在职场中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想要加固诚信的“防线”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感恩就像诚信背后的一股无形力量,始终支撑着我们的诚信屹立不倒。当我们因为利益即将欺骗同事时,对同事信任的感恩让我们悬崖勒马;当我们由于诱惑即将背叛企业时,对企业无私给予我们机会的感恩让我们迷途知返;当我们急功近利想靠出卖朋友寻找“捷径”时,对友谊的感恩让我们浪子回头。因为感恩,所以诚信;因为诚信,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我们心怀感恩。
  • 最好的教养在哈佛

    最好的教养在哈佛

    哈佛大学被誉为“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成立300多年以来,先后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社会精英。从这些精英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以外,在哈佛学到的收获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哈佛精神始终鞭策他们向成功攀登,是哈佛大学成功的教育理念缔造了他们辉煌的人生。本书从青少年励志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哈佛事例揭示出哈佛大学培养社会精英的秘密,给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力量,以此来激励他们奋发学习,努力走向成功。 另外,每位家长也都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此书,品味哈佛的教育精华,帮助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热门推荐
  • 逆武战帝

    逆武战帝

    曾经的圣域第一公子杨立,新婚之夜遭到未婚妻背叛被杀,重生在同名同姓的杨立身上,灵魂的融合意外启动了具有多种功能的“万能系统”,从此,杨立的人生注定不凡,一路碾压,傲视群雄。“各种上古遗迹,我可以视危险如无物随意进入,因为我的万能系统有导航功能。”“敌人未出手,我就已经看穿了对方的攻击轨迹,因为我的万能系统有投影功能。”一杆长枪傲视天下,谁与争锋?九天十地,逆武战帝,唯我独尊!!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作者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国”“大人国”“慧駰国”等地方时,遭遇的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国”里他可以随意地把上至国王小到平民的各式人等摆在手掌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国”里,他又只能像个幼儿那样处处受制于人,到“慧駰国”以后,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动物。作者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如政客的尔虞我诈,富人的贪得无厌等。
  • 套妻之路

    套妻之路

    吃货魏薇认识了身世可怜的孩子。从出生就被人丢弃,后来就连养父养母也抛弃了他。魏薇怜惜之余却被他给一步一步牢牢地拽住了心房。
  • 结婚互助组

    结婚互助组

    本书描写了宁家三姐妹在情感和婚姻上的不同际遇和坎坷经历,而最终都找到了各归属于自己情感的那一部分。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 打工这一条路

    打工这一条路

    30岁那年,为了走出人生困境,她踏上打工之路;40岁以来,为了子女读书,她在这条路上持续长跑,50余岁,是为了什么呢,她还在这条路上,老牛拉破车。于城市而言,她是外乡人,于乡里人而言,她是忙“事业”的大忙人,于女儿来说,她是那个幼时缺席,长大了突然出现的人。带着团聚的目的走上打工这条路,未成想,她的前方是分离,归与不归,岂是个人所能左右的。
  •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象棋又不仅仅是中国所有,它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如今,象棋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不只是在华人居住的国度和地区才有,洋人也开始迷上了中国象棋。象棋作为开发智力、健康有益的活动,深得广大青少年儿童喜爱,他们已成长为繁荣棋坛的一支浩浩荡荡的生力军。放眼神州大地,不少大中城市已纷纷开设棋校,有的地方还将棋类列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之中,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发的喜人景象。
  • 也曾温柔了时光

    也曾温柔了时光

    简晞月没想到她回国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和父母去相亲。“这个不行,太有钱了。”“这个不行,太帅了。”“这个不行,太妻奴了……”总之面对父母挑选的男人,简晞月挑三拣四。直到遇到他,那是怎样一个男人,方眉大脸,面庞布满痘痘,头发蓬松一副没睡醒的样子。用几个词来形容他就是没钱,没颜,被人嫌。但在他开口的一瞬间简晞月拉着他一脸认真地说“我就要他了。”第二天整个广海市的人都知道简家大小姐嫁给了一个丑男。婚后简晞月躺在豪华的大床上看着对自己动手动脚的男人,心里日了狗,仰天长叹“谁说他是丑男没钱,没颜,被人嫌的!”
  • 东方晓宇传

    东方晓宇传

    君晓宇:我只是......不想再失去重视的人而已(作者只是喜欢东方系列,如有不对之处,希望留言,作者会改)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法则

    500强用的营销法则对于眼下的企业不无借鉴之处。惟有出奇制胜的营销法则才能弥补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营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说哪种营销法则是最好的,但是最佳的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那种方式。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独特之处,这也许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也许是成功的管理理念,也许是成功的产品等。本书通过对宝马、通用汽车、希尔顿、伊莱克斯、百事可乐、宝洁公司、米其林等世界500企业的成功之路回顾、前车可鉴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并对其精彩案例进行了叙述和深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