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6400000018

第18章 在人屋檐下,为出头就要低头(2)

然后,他召集诸大夫,向他们宣告说:“我准备和吴国开战,拼以死活,希望士大夫踏肝践肺同日战死,我跟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亡,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这些办不到,从国内考虑,估计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损伤吴国,从国外结盟的诸侯也不能毁灭它,那么,我将抛弃国家,离开群臣,自带佩剑,手举刺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去当仆役,拿着箕帚侍奉吴王,以便找机会跟吴王决战。我虽然知道这样做危险太大,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的决心已定,一定要想法实现!”

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决战,吴国军队大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攻下城门,活捉夫差,杀死吴国宰相。灭掉吴国两年后,越国称霸诸候。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但是因为勾践最后洗雪了耻辱以报国仇,更主要的是他那忍辱负重的精神成为我们克服暂时的困难,知耻后进的楷模。这就是做人要有“心机”,该做“孙子”时就做“孙子”,目的是为日后成功做他人的“爷”。

由于勾践被夫差打得大败,他不得不屈服求和向吴国俯首称臣,因为此时勾践只凭意气与夫差拼个鱼死网破,恐怕越国将会在历史上消失;于是,他一方面在吴国君臣面前表现得忠心耿耿,卑躬曲膝,摆出一付“奴才相”,不管吴国的臣子如何羞辱他,如何考验他,也不管自己的亲人属下如何不理解他,耻笑他,他都一概忍受下来,但另一方面,勾践的复国之心未死,东山再起的志向未灭,他卧薪尝胆,刻苦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掉了吴国,因此,勾践的忍可以是几年、十几年,但这完全是策略性的,是一种瞒天过海的韬晦之计,是一种以屈求伸的雄才大略,这种人的谋略一旦成功,将一反忍的常态,变本加厉地对他所忍的人进行清算。

此外,勾践卧薪尝胆,以屈求伸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要“知耻而后勇”。一般说来,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知耻、忍耻到雪耻,这个过程必然有一段历史距离。大多数受辱者,皆因当时的力量或者环境处于劣势,在与人或者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或由于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或由于天时地利,不如对方,致使自己被对方打败(或受凌辱)而遭受屈辱,但又不能立即雪耻,只能将耻辱强忍吞下,铭刻心头,经过养精蓄锐,日渐强大,时机成熟,再雪旧耻,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便是这个道理。

“知耻而后勇”,其实质是忍今日之耻,而求明日之伸,但若一味地忍耐就无意义可言了。那么,为何要忍呢?正是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相信目前虽然处于不幸的环境中,但是终究会有峰回路转的一天,以此来不断地提醒和鼓励自己忍受眼前一时的痛苦,等候时来运转。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等待,要相信时间的公平。《菜根谭》中曾有这样一段话:“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长久潜伏在林中的鸟,一旦展翅高飞,必然一飞冲天;迫不及待地绽开的花朵,必会早早凋谢。凡事焦躁无用,身处横逆之中,只有善屈善忍,储备精力,一鸣惊人的机会一定会来临。

能够忍耻,能够忍受痛苦而等待,都是不忘耻辱的结果。古人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以不知耻,不知道耻辱的耻辱,才是真正的耻辱。

对耻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知耻、忍耻、雪耻。知耻后,一时无法雪耻,只好暂时隐忍,一旦时机成熟,立即将耻辱洗雪干净,勾践就是其中的典型。但也有人受耻而不知耻,即所说的人百颜无耻或恬不知耻,也就是说,这种人能厚着脸皮忍耻而无信心、决心或勇气雪耻,则是可悲可叹。

三国蜀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十足的无耻之徒。当时,魏国的镇西将军邓艾攻蜀,一路过关斩将,直取成都,蜀国君臣成了亡国奴。后主刘禅不但亲自乞降,又令蜀将姜维向魏将钟会投降(他这样做,并非像勾践那样屈一时之辱而后雪耻)。刘禅降魏后,魏主设宴招待他,有意安排演出蜀地原有的杂技,四周蜀国降者观后极为悲伤,而刘禅却兴致极高,谈笑风生。有一日,魏主问刘禅:“先生是否愿归蜀地!”刘禅竟然答道:“生活在这儿很快乐,不想回去了。”

可悲之极!

“为国而耻者,知耻而后进;为己而乐者,亡国不知耻”,后人这样评价勾践和刘禅。

有人说,在政治生涯中,应不问过程而求结果。同样,在屈伸之间,伸是最终目的,屈为伸而服务,只伸不屈,会输得头破血流;只屈不伸,无作用无意义可言,只是窝窝囊囊地活着。

4.暂时的让步是为了更好的选择

暂时的让步不是吃亏,而是为了更好地选择,为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就是做人的道理,赢在结果,不强调于过程。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北边的突厥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更可恶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郭子和等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借口失职而杀头的危险。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李渊当时是内外交困,必然会奋起反击,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金银珠宝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决定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气候,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理想的发家基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西入关中,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马,即使全部屯驻太原,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同时又要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已是捉襟见肘。而现在要进伐关中,显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唯一的办法是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所以李渊不惜俯首称臣。

李渊的退步策略获得了大丰收。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后来,李渊派李世民出马,不费多大力气便收复了太原。

而且,由于李渊甘于让步,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一路上送给李渊不少马匹及士兵,李渊又乘机购来许多马匹,这不仅为李渊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奠定了基础,而且因为汉人素惧突厥兵英勇善战,李渊军中有突厥骑兵,自然凭空增加了声势。

李渊让步的行为,虽然有很大牺牲,不管是从名誉还是物质,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地保住后方根据地,又顺利地西行打进了关中。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突厥在后来又不得不向唐求和称臣,突厥可汗还在李渊的使唤下顺从地翩翩起舞哩!这当初的让步可谓是九牛一毛了。

由此看来,明谋善略者暂时的让步,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最后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

5.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味的前进不知后退之人,其勇气和精神固然值得别人钦佩和赞赏,但大多时候都是莽夫之举,难成大事,龙潭虎穴固然要闯,但如果略施手腕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获,岂不更妙。所以做人得要有“心机”,须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必要时做些妥协退让,对自己绝对没有坏处。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生活不可能处处都是鲜花,成功之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也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强。

那么,在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在我们的人生出现一些挫折的时候,在我们的面前不都是鲜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不妨后退一步,你会发现海阔天空,人生照样美好,天空依然晴朗,世界仍是那么美丽,你会得到很多东西,而不是失去。

1.做生意,原本想肯定能赚一百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有十万到手。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想想:毕竟没有赔钱。当然了,退不是逃,你得总结一下,那九十万是怎么未到手的。

2.公司里人事调整,你原想这次你肯定升职,可宣布各部门人选的时候,你侧着耳朵听也没听到老板念你的名字。这样的时候,你先别生气,后退一步:毕竟没有被炒鱿鱼。然后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被提拔,如果的确不是你的错,那就是老板没长一双慧眼,没发现你这颗珍珠,那损失的是老板而不是你。让他遗憾去吧!

3.单位里职称评定,你差一点就评上了。可惜的确可惜,但再可惜也没用了。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这次差一点,下次就一点不差了。那么,回去再努力一年。这一年,你的成绩可能会大大令人惊讶。

4.被公司老板给炒了。这肯定不如你炒他心里那么痛快,老板炒你肯定有他的理由,但你别去问,一问显得你没劲。你后退一步:毕竟只是被老板炒了,而不是被坏人杀了,只要大脑在,双手在,天下的老板多的是,老天爷还饿不死瞎眼的家雀呢。没有工作了,有许多路等着你呢。

5.做股票,这只股票本来可以赚5万元,由于贪心,只赚了5000元。你别光骂自己蠢,后退一步:毕竟还赚了5000元,而不是赔了5000元。下次不要再太贪心就是了。要是这次赔了5000元,也后退一步:毕竟只赔了5000元,而不是全赔了进去,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再赚回他5万元就得。

6.生病。已经生病了,心情肯定不会很好,但心情不好对你身体的恢复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而尽量使自己不要沉迷在生病不好中不能自拔,后退一步:毕竟只是生病,那就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阵,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肯定会有,因为世界毕竟不是你一个人的世界,造物主尽量要公平一些,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摊到你的头上,也要适当考验考验你,看看你在不顺的时间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如果你反应过激,他还会继续考验你,直到你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对待一时的不顺或者挫折。

退一步去看待人生的不顺和挫折,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在有时候,你后退一步,寻找到一种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做人的一种境界。

6.强人面前莫逞能

耍“阴谋”常常为正人君子所不耻,他们永远都恪守着做人“真、善、美”的三原则,殊不知“真、善、美”在太阳底下会光芒四射,色彩斑澜,在黑夜里却不会闪耀光辉。做人要有“心机”便要懂得在黑暗中“借光”前行,以便迎接黎明的到来。

黑暗中的借光,便是要有点“小阴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看不见东西被摔倒。斯大林时代的华西里耶夫斯基将军,便是这样的一位高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斯大林,由于受反常的“自我尊严”的驱使,变得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唯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别人比他高明。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曾建议“放弃基辅城”,以免遭德军的“合围”。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但斯大林听不进去,当面骂朱可夫“胡说八道”,并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赶出大本营。不久,基辅城果然遭德军合围,守城的红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等到斯大林对朱可夫说“你是对的”时,已经是马后炮了。但是,一度当了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的华西里耶夫斯基,却往往能使斯大林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作战计划,从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斯大林的办公室,每当斯大林与华西里耶夫斯基谈天说地的“闲聊”时,华西里耶夫斯基往往“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可是奇妙的是,等他走了以后,往往使斯大林想起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陈述这个计划。大家都惊讶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纷纷称赞。斯大林自然十分高兴。再看看华西里耶夫斯基本人,也与大家一样显得惊异并且与众人一道表示赞叹折服。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想到这是华西里耶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这样想了。但是,上帝最清楚,统帅部实施的毕竟还是华西里耶夫斯基的计划。

华西里耶夫斯基也会在最高军事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但那方式方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讲三条正确的意见,但口齿不清,用词不当,前后重复,没有条理,声音含混,因为他的座位通常靠近斯大林,所以只要使斯大林一个人明白他的意思就行了。接着他又画蛇添足地讲两条错误的意见。这会儿,他来了精神,条理清楚,声音宏亮,振振有词,必须使这两条错误意见的全部荒谬性都昭然若揭才肯罢休。这往往使在场的人心惊胆颤。

同类推荐
  • 成功一定有方法:习惯决定命运

    成功一定有方法:习惯决定命运

    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传奇,它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是一门可以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的学问。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职业经验,系统讲述了成功者应该具备的思维模式、信念和态度,如何制定并按步骤实现成功的目标,如何有效开发潜意识,如何养成成功的习惯和练习成功等,将积极、正面的成功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传达给每位梦想成功、立志成功,以及正在成功的道路上苦苦摸索的人们。
  • 不是世界喧闹,是你的内心太吵

    不是世界喧闹,是你的内心太吵

    这是一本引导年轻人远离浮躁、回归内心平静的修心读本。这个世界太嘈杂、太喧嚣,我们总想拒绝与躲避,找寻几许心灵的清静。可最清静的地方,不在与世隔绝之处,而在我们的心灵之间。心静,可御万千纷扰。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随时需要静静心,心静了,才能真正看开、看透、看破、看穿。本书从淡定、放下、超脱、活在当下等当今比较受关注的话题着手,帮助人们于喧嚣中重享内心的平静。只有在安静的心灵中,人才能思索、才能反省、才能打磨自己的灵魂。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心灵强大了,就没有人能伤害你,没有事能困扰你。
  • 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职场人士突破瓶颈的必读制胜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办公室必备书。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生存技巧。在本书中,应对职场问题和提升自身能力的经验会尽收眼底,你会在阅读不同故事的同时,了解职场中的各种生存之道,体会做人处世的道理。
  • 行动变现:如何让我们的拼搏更有价值

    行动变现:如何让我们的拼搏更有价值

    《行动变现:如何让我们的拼搏更有价值》是杨小米首部人生智慧集,是从近千篇人气文章中精选而成的50篇干货,涉及思维格局、情绪与时间管理、创业心得、职场经验、自我认知等,旨在帮助大家开阔眼界,提升思维与格局,快速获取人生进阶的路线图。
  • 说服你没商量

    说服你没商量

    说服不一定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它可长可短,可多可少;可以精悍,也可以木讷;可以理直气壮,也可以面带委屈。其中关键在于说服时要谣中暗藏玄饥,能在片言只语中把精妙的道理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让听者心悦诚服,让人体会到你的用心,进而接受你的要求。
热门推荐
  • 百川书志

    百川书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倾城,倾我所能

    倾世倾城,倾我所能

    前世一位王牌特工,才貌双全;今生一名废柴少女,人人唾之;命运交织,锋芒毕露。邂逅命运的旅途,遇见挚生所爱——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山美男。为解开身世之谜,闯荡天涯,真相正一点一点地被揭开……
  • 炼金术师手册

    炼金术师手册

    何为炼金?炼金至上的世界,伴随战争的结束,少年终将踏上旅途……
  • 血海国魂(上)

    血海国魂(上)

    在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面前,作家不能闭上双眼。报告文学向来以富于担当精神著称,在国家有难、民族有忧时,报告文学作家总是挺身而出,甘冒危险,现场采访,迅捷反映。98抗洪,03非典,08汶川地震,10玉树地震,报告文学作家总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采写下了一批感人至深的作品。作为一种以真实性见长的文体,报告文学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备忘及提醒功能。在历史渐行渐远时,报告文学作家亟需发一声猛喝,警醒沉湎在繁杂世务中的人们,千万不能忘了国殇国耻,不能忘了历史的悲剧和民族曾经蒙受的巨难;更不能忘了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英雄。
  • 贪婪主宰

    贪婪主宰

    青铜时代,火药与蒸汽之神崛起于北境,符文文明依旧昌盛,众神光辉普照在大陆与海洋之上,一切依旧平静而祥和人类,诸神,妖精,邪神平静的秩序下混乱丛生当有一日,矛盾爆发,诸神的面纱被刺破整个世界,应当如何?
  • 心

    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
  •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本书以挖掘和激活青少年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为主线,以培育青少年精心挑选了200多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每个故事前面配有一则精练的名人名言,后面配有精彩独到的智慧点拨,挖掘故事深层的内涵,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地气

    地气

    住了百年的十里岭,说不能住人就不能住人了。不能住人的原因不是说这里缺少人住的地气。大白天看山下阴郁一片,一到晚上,黑黝黝的村庄里人脸对人脸两户人家,单调得就心慌。说谁家从前山的岭上迁往山下的团里了,咱岭上剩两户,水没水电没电的还坚持着,山下的人们笑话了,咱也不是没有本事的人,也该迁了。原先岭上有十几户人家,后来陆续都迁走了,就剩了两户,一户是来鱼,一户是德库。终于有一天来鱼和德库吵架了,两户互不上门,就连孩子们也绝了话题。岭上的两户人不常在一起说话,山越发黑了,黑得叫人寡气。
  • 帝国老公别太猛

    帝国老公别太猛

    被军长老公扫黄扫到,送局子是种什么体验?宣笑笑表示很委屈,解释一句之后就理直气壮的说:“那就离婚吧!”“你婚后行为不检点,还敢跟我提离婚?!”军长大人勃然大怒,“我告诉你,门都没有!”以后宣笑笑就开启了苦逼的新婚生活,穿着军装道貌岸然的男人其实属狼,夜夜喂不饱。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换个姿势,再来一次。“顾雷霆,你到底有完没完?”“没完,体能太差,预计再战999次才能把你训练出来。”宣笑笑终于是明白什么叫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 假如爱有天意

    假如爱有天意

    阮舒雅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她的未婚夫安远阳醉倒在酒店需要人去接,她毫不犹豫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