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2500000006

第6章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5)

宝钗的志向,其实是不明确的,就像谢安逍遥东山,诸葛亮草堂高卧,并不曾琢磨着要奔着怎样一个官衔。他们志向远大,大到空茫,不复是一官半职,当然更不是皇帝老儿的江山,而是必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抱负。《诗经》里谢安最喜欢的一句是: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意思是:把宏伟的规划审查制定,把远大的谋略宣告于众。他认为这里面有一种雅人深致,他不是寻常俗吏,所追求的不是高官厚禄,正是这样一种雅人深致。

但另一方面,造化弄人,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苦苦追求可能会适得其反,苦心经营也许是弄巧成拙,所以他们不把目标定死,只要方向不错,可以随机应变。他们积极争取的,只是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使突如其来的机遇变成花环,一丝不错地落在自己的脖子上。

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这是行为艺术,他摆出等待的姿态,却不做过于积极的争取,手持鱼竿立于江岸,他知道命运神秘莫测,他只静静地等待着,命运将要透给他的一点信息。

宝钗正是像谢安像姜子牙这样的隐者,既有飘逸灵动的身姿,又有深不可测的权谋。曹雪芹说她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既有欣赏,也略带讽刺。她的待选身份,仿佛也非实指,更像是一个比喻,说明她如那些高士,正处于期待之中。而贾雨村所咏的那句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在奁内待时飞”,后半句仿佛是宝钗的写照,只是这样说下去又要陷入考据派的烂泥坑了,且这里打住。

(四)黛玉的影子

深爱一个人,会觉得处处都是她的影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哪怕于陌生的天际,若有绿意浮动,也宛如看见了你笑眸流转。

《红楼梦》里,林妹妹自然是独一无二的,但因宝玉或者说曹公爱她太深,大多好女子身上便都有了她的影子,重重叠叠的叙述,是密密匝匝的情意,只因爱她这一个,对于世间的女子也都有了了解与柔情。

公认最像黛玉的,是晴雯,以至于有袭为钗影,晴为黛影之说,不喜欢晴雯的王夫人,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而晴雯那份不加掩饰的真性情,更与黛玉有几分相似。但黛玉细致婉转,晴雯天真直率,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晴雯却是块直来直去的爆炭,俩人形似而非神似,甚至于我怀疑曹公这么写,只是想告诉读者,荣国府第一美丫鬟晴雯的眉眼也不过和黛玉相似,可见黛玉是怎样一个绝代佳人。

真有点像黛玉的影子的,第一要数龄官,这俩人长得就很像,龄官“眉蹙青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黛玉之风”。这是透过宝玉的眼睛看过去,此前亦有龄官和黛玉相似的介绍,不过没提名,容易被忽略掉,还记得湘云和黛玉怄的那场气吗?就是因为凤姐说那个演小旦的小戏子很像一个人,而湘云脱口而出说像黛玉,我觉得,那个小旦该是龄官,虽然后面还提起一个早逝的小旦菂官,可是,一个剧团里,怎会个个小旦都像黛玉呢?

俩人不只生得像,还同是为情所困的女子,都拥有着不确定无法出口的爱情,失意中的黛玉通过写诗来排遣,而龄官没有这份风雅——她表达感情的方式更直接更热烈更让人无法逼视,拿簪子一口气在地上写了几千个“蔷”字,一笔一画间都有怎样的情感在胸臆间辗转,是疑问,是惶恐,是期待,是绝望,是欲掩面而去终又回转,还是孤注一掷宁可与君万劫不复?千百种感情归总为一个简单的动作,难怪偷窥者宝玉也看痴了。

宝玉被这女子震撼,对她的感情有一种同情,按照米兰·昆德拉的说法,同情并不意味着怜悯,而是能够体会对方的任何情感——欢乐、焦急、幸福、痛楚,宝玉能够体会,是因为龄官的表现与黛玉何其相似,他通过黛玉读懂了龄官。后来在梨香院,他看到龄官在心上人面前一样使小性子,闹情绪时,他又通过龄官读懂了黛玉,这两个女孩子,犹如互文见义,是彼此的桥梁,将懵懂的局外人渡到了解的彼岸。

唱戏的女孩子里,还有一个得黛玉神韵的是藕官,这个演小生的女孩子的恋情属于非常规感情,她在戏里饰演小生,菂官饰演小旦,“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的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她哭得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新人,藕官一般的温柔体贴,有人问她是否得新弃旧,她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义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等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这个藕官像谁?对了,她就像《霸王别姬》里那个“不魔疯不成戏”的程蝶衣,蝶衣或者更为执迷,藕官的情路上却有翩然回转的美感,有理有节,有情有义,她的故事里也就少了激烈与癫狂,多了婉约与飘逸。

又是一个天生的情痴,五脏六腑里皆是缠绵不尽之意,藕官与黛玉有本质上的相似,这大概也是曹公把她放在黛玉屋里的原因,像藕官这样的女孩子,也只有放在黛玉屋里最合适。

龄官与藕官,得黛玉之缠绵,面庞身段和黛玉差不多的尤三姐,得黛玉之洁与烈,《葬花辞》里写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尤三姐没有保持洁净的环境,被贾珍之流勾引,她希望干净的柳湘莲能给她救赎,却遭到断然拒绝。绝望中的尤三姐只剩下最后一条路,用死亡来洗刷自己,用鲜血来隔绝旧日,她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成全了,这种清洁的精神,这种宁折不弯的狠劲儿,正与黛玉相同,虽然尤三姐曾经“行为有污”,但她和黛玉一样,有着干净的灵魂。

这些女子,她们爱上不同的男人与女人,但都离不开眼泪、期待,还有生离死别,为爱而生的女子,灵魂的质地总是相似的。

离开这些感情世界的精灵,我老是觉得大观园里还隐藏着一个真正的黛玉,那就是邢岫烟。

虽然偶尔使点小性子,黛玉却也不是完全不懂得小心谨慎的,她和宝钗交心时说:“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在网上看见有朋友较真,说黛玉的钱到底哪里去了?她老爸是巡盐御史,怎么可能没有给她留下一份家产,要说是那时候女孩子没有继承权嘛,可据考证黛玉应该是满人,满人最重视姑奶奶的。

拜托,《红楼梦》虽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但未必每一笔都按生活描摹来的,黛玉原型的老爸一定就是探花加巡盐御史吗?未必,我觉得曹公给他这么一顶乌纱帽,也是出于对林妹妹的偏爱,让她老爸既能务虚又能务实,给足林妹妹“通身的气派”。

但是乌纱帽好加,后面的文字却未必跟得上,也许林妹妹的原型根本没有这么个背景,才会有那种一无所有的自卑与敏感,她的真实状况很可能与邢岫烟相似,或者说,邢岫烟其实是另一个林黛玉,这么说似乎牵强,可是“钗黛合一”都能成一说,黛岫怎见得就不会是一个人的两面?

岫烟这个名字就取得很讲究,岫为峰峦,陶渊明《归来去兮》中有名句: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峰峦上飘出的云烟,何其飘逸,何其自在,仿佛用名字写照人格。

邢岫烟的父母都很不堪,姑妈邢夫人对她也很寻常,又居住在“二木头”迎春房里,丫鬟婆子个个嘴尖齿利,邢岫烟处境十分窘迫,大雪天,人人都穿着大红衣裳,“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羽纱的”,“就只有她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得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她时常还要当衣物度日,这种情况下,最难的不是生活的艰辛,而是如何保持平和的心境。

宝玉过生日,妙玉送了个帖子,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看了,大为不解,还是岫烟告诉他,妙玉自称槛外之人,宝玉回她个槛内人即可。这倒犹可,因妙玉与她原有半师之分,奇特的是岫烟说起这些的态度,通达里带了一些戏谑,既可见她的善意,又可见她的聪明,以穷亲戚的身份面对贵公子宝玉,不亢不卑,从容自若,却因宝玉的一席话对他有了新的认知,可见她是以见识而不是以身份取人。

红楼女儿里,岫烟是比较理想的一个人物,端庄但不拘泥,贫寒但不小家子气,薛姨妈一眼看出,她是个荆钗布裙的好女儿,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凤姐,也越过对邢夫人的厌恶,对她生出怜爱之心。我常常觉得,她更有资格入十二钗,但是她的戏份却极少,我不得不怀疑,曹公是将一个原型分成两个了,把一个丰富的、具有多面性的人物塑造成两个,多愁善感的一面成了黛玉,稳定淡然的一面给了岫烟。

(五)蓦然回首见湘云

湘云出场是在第二十回,宝玉正和宝钗闲话,忽听无名小丫头报: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脚就走,宝钗笑着唤住他说,等着,咱们一道去。俩人来到贾母房中,看见湘云正在那里大说大笑,看见他们来了,忙问好厮见。

接着黛玉和宝玉闹起了小脾气,宝玉打叠起千百种温存赔罪,好容易哄转过来。细琐的纠缠里亦有细微的缠绵,却把个湘云撇到一边,关于她的身世背景,一字未提,只能从湘云姓史,判断出是贾母的娘家亲戚。

黛玉出场则有很多前期铺垫,进了荣国府,更细细描画,最让人难忘的,是宝黛初相见,那种恍若前缘的似曾相识,且喜且惊的不可思议,该是曹公的亲身体验吧,历经漫漫时光,沧海桑田,人去楼空,忽而想起,依然清晰至此,五脏六腑都会重温那最初的悸动。

宝钗不曾使他如此动心,却也令他惊艳,一登场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美貌的女子,连黛玉的风头都压了下去,她的身家背景亦说得详细,不用看下文,就晓得这是个重要的角色。

十二钗里,湘云的戏份也算重的,为何出场如此草率?难不成是曹公的疏忽?当然,《红楼梦》里有不少的疏忽,但都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比较重要的疏漏,多半是故意的,比如秦可卿之死,其实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我觉得湘云的背景问题,也有存心的意思,并非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之处,而是曹公特意要制造这么一种感觉:湘云从来不是让宝玉格外留心的女孩,只是亲戚家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有时来了,有时去了,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从不曾检索记忆,查找她出现的最初。

非但如此,湘云的婚事也是最早提上议事日程的。第三十一回里,王夫人说她“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第三十二回里,袭人便向湘云道大喜,此刻湘云即使还没订婚,也即将订婚,宝玉对此居然全无反应,要知道,大多女孩儿出嫁,他都要感触一番的。

袭人说起表妹要嫁人,宝玉就不爽,他与人家仅一面之缘;迎春出嫁,带了四个陪嫁丫头,宝玉感慨,世上又少了五个干净人,而他对这个堂姐并没有多少感情;邢岫烟订婚时,他对着杏树,想到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岫烟便要“绿叶成荫子满枝”,再过几年,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了,竟至于流泪叹息。

唯独对于湘云的婚事,宝玉无动于衷,大约上面几位在他眼里都是“女子”,湘云在他眼里却是个“孩子”,订婚云云,听上去像一个玩笑,她自己不在意,别人也不在意。

同样是“雪白的膀子”,长在宝钗身上,宝玉就想摸一下,只恨不是黛玉的,没福得摸,湘云一样有“雪白的膀子”,睡觉的时候搁在被子外面,大概算红楼女儿里将身体暴露得最充分的了,宝玉却丝毫不感到性的刺激,只叹她睡觉也不老实,很有兄长之风。

但黛玉还是不放心,第二十九回,宝玉在清虚观见到一只金麒麟,听说湘云也有一只相似的,便收起来,准备送给她。偏偏让黛玉看见了,恋爱中的女子心思本就细密,何况黛玉又生着七窍玲珑心,她不说不满,反而瞅着宝玉点头,似有赞叹之意,让宝玉老大不自在,那赞叹明显就是讽刺。

难怪黛玉生气,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里,那些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绦丝,皆由小物事而遂终身。她以为宝玉也如世间某些轻浮的男子,经不起一个巧合的诱惑,马上把自己当成言情剧的男主角,投入地上演一场风流戏文。

所以她来到窗下窥视,听到的却是宝玉推自己为唯一的知己,金玉良缘的宿命在宝玉心中都不值一提,他怎会把一个精致的玩意当成命运的路标?

便是多情如宝玉,也不见得会爱上所有可爱的女孩,对于他来说,生命像一个肆意铺排的盛宴,爱情、友情、亲情分别装在不同的杯盏中,无限量供应,他不必拿友情当爱情饮用。对于湘云来说,宝玉则是一个哥哥,一个亲切的伙伴,光风霁月的她固然不会“将儿女私情略放心上”,可从袭人一提起她的“喜事”湘云便脸红来看,她对于爱情未必没有自己的想象,只是那想象比较不具体,朦胧地围绕着一个遥远的一无所知的陌生人——我们的少女时代都会有这种想象。

这时的宝玉与湘云,如歌里唱的那样: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年少不更事的我……他与她都有太多的选择空间,人生如两条平行线,共同伸向远方,切近而永不相交。

同类推荐
  • 大风歌:风之碎

    大风歌:风之碎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四十年四十人

    四十年四十人

    “我的四十年”丛书,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来家国》《亲历中国四十年》三册,分别由中国人、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国人三个典型群体书写自己与改革开放的故事,从全球坐标系观照中国改革开放,以不同的视角和生动、丰富的个人体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每册40位共120位主人公,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工作在上百个不同领域,他们的“个人史”构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改革开放“史记”。本书中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中国人,从自我奋斗历程或切身体验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自己的深刻变化。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故事中的酸甜苦辣正是改革开放步步深化的缩影,是对总结改革经验、弘扬改革精神的生动诠释。
  • 奥达的马队

    奥达的马队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唱给一些已经湮灭了踪迹的过客的挽歌。他们曾勒着坐骑在历史的黎明中显出身影。从此君临一个时代。 而当黄昏,山风掀动马鬃与他们身披的黑色毡毯。这时,山峰的幻影再一次凸现,一切景象都已面目全非。粗粝蔓延的莽原已被机械的声响与新的悲欢际遇所笼罩。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灭的少年

    不灭的少年

    这是一群被诅咒的少年少女的故事。明朝永乐年间,神秘中年姐弟从西方回归本土,与永乐皇帝朱棣达成了协议,试图转移诅咒的力量,皇帝追求长生不死,不在意诅咒,可是功亏一篑。二十一世纪初的某一年,来自不死不灭族的小小公子哥时御风的至爱百里紫若死在了邪恶科学家的手中,她是为了救他而死,从此时御风失魂落魄。十年后,少女北宫华音和弟弟北宫赤烨与时御风相遇,与百里紫若有着八分相似的北宫华音成为了时御风心中新的光明,但是百里紫若的存在依旧是他们之间的一道坎,而北宫华音爱上时御风的背后也有着其他的秘密…………
  • 再多不舍也要勇敢向前

    再多不舍也要勇敢向前

    叶倾城,一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心灵导师,面对都市女性遇到的咨询,她总是以一招制敌:撕开问题,一棍子把你敲醒。你一时难以接受,回头细想,却又发现她所说的确实是金玉良言,有奇效。就像治病一样,吃药虽苦,胜于养毒,正如作者所说:我不是毒舌,而是慈悲。迷茫的时候,困苦的时候,烦恼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叶倾城会陪你一起走过,让内心感受安静与平和的力量。
  • 天籁至尊

    天籁至尊

    “小姐姐你要看我的才艺?一秒钟出舌十次舔熄十支蜡烛算不算?什么?你要连看十五秒的?看一天都没问题!咦~~你干嘛坐地上了?你要碰瓷吗?我都还没碰到你!”“小哥哥,你不要跑,给我回来!我有钱!我给你钱!很多钱!”以上划掉,起点不让按上面这套路写!再浪,你后台的十几本永狱小作(这个字要进行6W字联想)文就是下场!以上记得再涂黑!以下正文:上一世,老汉我写下了轰动无两的认罪书:我认罪,我伙同毛求斯、陈兆英、郑明秀、李瑛思等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模仿了包括且不限于邓丽郡、王飞、张邪友、牛德华…恩雅、卡朋特、席林…等数百位名星歌星的声音,并制成了该歌星的盗版声源母盘及复制品发售得以牟取暴利…口技真的炒鸡难练的,真的,一秒钟吐舌头十次是最基本要求。
  • 绝世皇后:步步陷情

    绝世皇后:步步陷情

    步步为营,是为了谁做嫁衣?心心算计,为何算不过自己的心?她为暗杀营的杀手,奉苏太后之命代昭阳公主嫁往别国,只为倾覆他的国;不曾想这场任务中,她一步步陷入了他用温柔织就的情网;初见,繁华的街市上,她为躲避追兵而跳上了他的马,提出让他策马以甩掉她身后追兵的条件,“什么条件,你才能让你的马跑起来甩掉追我的人?”“记住你欠我的”语气轻挑,噪音却是极好听,似山涧流水般的悦耳。他策马疾驰,甩开追兵,提出的条件却是,“你的名字?”碧落街,姻缘会上,他为她点燃一星空的烟花,她的心开始沦陷而不自知;本以为不会再相见,冥冥中却早有安排,再一次的相见时,他成了她的夫君,她成了他的皇后;月色风华绝代,月色般绝世容颜如他。当他的眼眸在深情凝望她时,她明白他是她逃不开的诱惑;津山悬崖上,他为她纵身一跳。死里逃生后,他说:“无论碧落还是黄泉,只要有你在,走一遭又何妨?”为了这句话,她甘愿抛却杀手的身份,生死追随于他;只是宫阙深深,算计层层,她始终算不了他的心,最终情伤累累的她以一杯假死药远离了宫阙,远离了他;本不欲再靠近宫廷靠近情爱,奈何却阴差阳错回到故国被人设计再入宫门,陷入苏太后的另一个阴谋中;她离去后,他方知自己对她的爱早已融入了骨血,最终为再度得到她,他为她散尽后宫,用温柔与深情再次朝她洒下情网;千帆过尽,他做到了誓不负她。
  • 天梯传说

    天梯传说

    江山美人,我所欲也。回家,亦我所欲也。一个地球人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历尽艰险,终于站在权力之巅。可在江山美人和回家之间,他会作何选择?
  • 碎梦神剑传

    碎梦神剑传

    江湖上三道宗、妙音宗、少林各派与圣明教之间数十年的恩怨纠葛,相互攻杀;一个懵懂的少年在机缘之下加入了三道宗。缘起缘落,爱恨情仇!回首一顾,只留神剑傲立......
  • 解放常州

    解放常州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常州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大魔王娇养指南

    大魔王娇养指南

    曾经叱咤风云冷血无情的千岁大人,一朝沦为小叫花的精神导师。不行,她请求换人!她还有远大前程,她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保卫国师大人》全三册实体书已上市,天猫、京东、当当全平台发售。】
  • 穿越之大庆帝国

    穿越之大庆帝国

    一名现代人穿越到了古代,他死了。但是他的记忆,送给了大庆帝国的最小的皇子宏时。大庆帝国,在位的永正皇帝过于心软,过于中庸,皇权的缺失,造就了各个势力力量的蓬勃,而在各个势力的碰撞之中,最小的皇子一步一步的化险为夷,走上了权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