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9800000001

第1章 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1)

一、对传统文学价值论的质疑

长期以来,围绕着文学价值,文学界的探讨是在两种貌似对立的观点之间展开的:一种从文学的自身精神特性出发,强调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另一种是从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出发,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这种探讨属于一种学术性的争辩,由于探讨者角度不同,着重点也就不同。例如,德国文学社会学家汉斯—诺贝特·菲根就说过:“文学社会学把文学作品看作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艺术现象,因此根本谈不上什么审美价值。”[1]而在非正常的社会环境里,在意识形态成为权力话语的时代,这种探讨往往就会转化为后者对前者的否定、批判,如我国的极左文艺路线统治时期。文学进入新时期以后,两种观点逐渐得到统一、融合、互补,文学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问题似乎得到圆满的解决了。尽管在创作实践中,作家各自的追求不同,但至少在理论上,这种文学价值二元论被认为是对文学价值的科学、全面的阐述。

然而,社会的巨大变革,时代的快速发展,向理论提出了挑战。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改变了我们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个生活,当商品经济的冲击使文学处于困境,当相当一部分所谓“纯文学”被拒之于文化市场之外,作家痛心地发现“读者正在不守信用地离开”[2],当有的作家甚至担心“下一个世纪文学会不会消亡”时,很自然地,人们对似乎已成定论的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产生了怀疑。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在社会中实现的功能就是所谓的文学价值。因此,谈论文学价值,不可能离开社会的需求,读者的接受以及文学对于社会产生的作用、影响,而在文学自身封闭的圈子里孤立地进行(社会价值论者实际上强调的也是文学自身的思想教化功能)。当人们起劲地在为某些作品的审美价值或社会价值争辩时,这些作品本身却受到读者冷落,甚至无人问津,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而不被读者阅读、接受的文学又如何去实现其审美价值或社会价值呢?事实上,文学依靠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功能对于社会可能产生的作用、影响,随着文学的多元化,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对文学的冷落、读者的日益减少而越来越微弱了。文学的“社会轰动效应”早已失却,文学的文化功能正在被以电子文化为中心的其他多种文化所替代。曾经有人认为文学可以“干预生活”,可是纵观近些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发展,有多少是由于文学的干预呢?而社会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又有多少是由于文学而被扫除或得到改善呢?曾经有人认为文学可以“干预灵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仅仅由于文学作品确立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观念、信仰、情操、性格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呢?人们所忧虑的国民素质又有多少仅仅是由于文学而提高的呢?难怪福柯说:“我们的文化给予文学的位置是非常有限的。多少人阅读文学?它在总体的话语中占据多大的地盘?”[3]他认为是大学的研究机构和意识形态权力将文学的功能、作用神圣化了:“文学是通过选择、神圣化和制度的合法化的交互作用来发挥功能的,大学在此过程中既是操作者,又是接受者。”[4]联想到当前许多在意识形态和学院派批评话语中很有价值而在社会上却受到读者冷落的文学作品,不正是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吗?

“文学无用论”粉碎了这种对于文学价值的神圣化理解。早在上世纪20年代,周作人就认为“文学是无用的东西”,宣称自己是无业“游民”,决定“把文学家的招牌收藏起来”。[5]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以文学来改造国人,造成新的国民性格,到30年代公开宣扬“文学无用论”,周作人对文学价值功能认识上的变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人的“消沉”、“颓废”,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严峻的社会现实粉碎了他的蔷薇色的文学梦,使他对文学在社会上的位置、功能、作用,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以前我还以为我有着‘自己的园地’,去年便觉得有点可疑,现在则明明白白的知道并没有这一片园地了。”[6]类似的感慨在郁达夫等现代作家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即使是视文学为“引导国民精神前行的灯火”的鲁迅,后来不也发出了“一首诗吓不倒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的悲叹吗?又有谁还相信梁启超所说的“小说救国”呢?从意识形态需要出发,将文学绑在政治的战车上,必然片面强调、夸大文学的社会价值,即思想教化功能,而一旦面对社会现实,发现这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论上的虚设。从系统论来看,社会是一个大的活动系统。这个系统根据各行各业的性质、特点、功能,又分为许多子系统。从组成系统的根本内容来看,它们可分为物质系统和观念系统,文学即属于观念系统里的一个层次。从系统产生的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来看,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层次之间,又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决定社会发展的、构成社会活动基本内容的首先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其次才是上层建筑。而在上层建筑领域,起作用的首先是政治、法律、哲学、科学知识体系,然后才是文学艺术。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文学对社会的作用、影响,归根结底是作用于人,通过人体现出来的。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然受社会各系统的制约。他首先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法律力量,还有具体生活环境、人与人关系等方面的制约,然后才是文学艺术的影响、作用。诚然,文学是作用于人的情感的、精神的,但人的情感、思想、性格、观念的形成、发展、变化,正是上述各种力量合力的结果,文学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因素、一种力量而已。这种因素、力量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对某些特定的接受对象,作用也许很大,但这对于文学与社会来说,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文学完成非文学的任务,社会需要借助文学为自己开辟道路。在正常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在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里,就整个社会的活动系统和群体结构而言,文学的作用、功能、影响实在是很小的。——正是基于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文学与社会关系的清醒、科学、理性的认识,“文学无用论”在当下文学界重新获得某种程度的认同。这里所谓的“无用”是相对的,主要是针对前述的片面强调、夸大文学参与、改造、影响社会的功能而言,而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审美价值。文学不具有社会价值,但却具有自我价值。这一点为文学的存在、作家为何创作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既然文学不能干预生活,不能对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作用、影响,无补于人心世道,作家之所以仍然坚持创作,主要是出于一种艺术的、审美的冲动,一种倾诉、表达自我的需要。用贾平凹的活来说:“写书于我,是作用于社会、作用于时代,也同时是为了我自己的受用!鸡有蛋在肚子里,你能不让它生下来吗?”[7]当代一些作家提出“守护文学”的口号,就分明体现了他们不以社会对文学需要、态度为转移的立场,这种立场甚至“拒绝读者”。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文化图书市场业已形成的今天,在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实关系中,文学作品如果不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不能获得出版者与读者的某种认同,又何以能够发表、出版、传播?“没有发表,也就不能说有文学。”[8]而不经过传播,文学的社会心理交际功能便无法实现,所谓文学的审美价值与作家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如前所述,由于社会的变化发展,脱离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力与体制庇护的文学已无法再实现过去的所谓社会价值,那么,它凭借什么样的价值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获得社会的承认,从而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重新确立自己应有的位置呢?换句话说,在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实关系中,文学仅仅凭据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能够在社会上存在吗?如果不能,其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是关于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的理论。

二、从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实关系看文学的消费价值

对文学的消费价值的认定,是从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考察文学的结果。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范畴来考察文学,既是作为文学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式,也是由文学本身的社会经济属性所决定的。文学创作属于社会的非物质生产劳动,即精神生产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肯定的。在生产劳动中,不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虽然不把对象物化在物质上,然而其产品同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社会需要,同样能被消费,如果用它作为商品交换,也同样有价值。[9]马克思说:“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10]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不能单纯以消费来衡量,但是,作为一种投入社会的产品,在商品经济的社会现实关系中,其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通过文学消费才能证实、实现。因此,文学社会学言说文学,不仅仅是指涉具有抽象美学意义的文学自身,而是要面对处于特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构成生产与消费的现实关系,作为某种社会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文学事实。对此,罗贝尔·埃斯卡皮如是说:

在了解作家的时候,下面这一点不能等闲视之:写作,在今天是一种经济体制范围内的职业,或者至少是一种有利可图的活动,而经济体制对创作的影响是不能不论的。在理解作品的时候,下面一点也是要考虑的:书籍是一种工业品,由商业部门分配,因此,受到供求法则的支配。总而言之,必须看到文学无可争辩地是图书出版业的“生产”部门,而阅读则是图书出版业的“消费”部门。[11]

所以,罗贝尔·埃斯卡皮认为,文学社会学应当“将作家作为某种职业的人来研究,将文学作品当作交流方式来研究,将读者当作文化商品的消费者来研究”。[12]这样,主要由作家、作品与读者构成的,原先只属于文艺美学范畴的文学创作与欣赏的关系,便成为现实社会经济结构中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作家成为生产者,作品成为产品与消费品,读者成为消费者。这一文学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事实,揭示了文学不仅具有认识、情感教育、审美的价值与功能,同时还具有非审美意义的经济和消费价值、功能。具体来说,文学的消费价值的性质、特征、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文学创作主体方面来看,作家既是艺术审美创造者,又是劳动生产者,既创造使用价值,又创造价值。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文学的两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由作家的文学生产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马克思认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13]物质产品的生产劳动是这样,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也是这样。文学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即创作生产出使用价值即文学作品的认识、审美、情感教育功能,文学生产者的抽象劳动,形成文学产品的价值,即消费价值。前者形成文学的本质属性,即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后者产生非本质属性,即商品属性。这表明了,作家的创作与生产物质商品一样,都花费了一定的劳动,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某种消费需要而生产,需要一定的生产环境、手段和物质保障,需要从生产中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以保证再生产,生产者不仅要考虑产品的使用价值,还要考虑产品的交换价值,即消费价值。尤其是“当历史上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过程时,生产的经济中枢就从作家移到印刷者,然后移到书商,最后稳定在出版商上”。[14]文化图书市场的价值与价格规律,包括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体制相联系的作家机构、编制、出版发行体制、稿酬制度、作家收入来源以及文化设施、企业赞助、读者消费状况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作家的生产劳动。其中最直接体现文学消费价值对作家文学生产影响的就是稿酬。对此,鲁湘元的《稿酬怎样搅动文坛》一书作了精辟的剖析。

同类推荐
  •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I、II)》内容包括:帕斯顿一家和乔叟;不懂希腊文化;伊丽莎白时代的栈房;伊丽莎白时代剧本读后感;蒙田;纽卡斯尔公爵夫人;漫淡伊夫林;笛生;无名者的生活;简·奥斯丁;现代小说;《简·爱》与《呼啸山庄》;乔治·爱略特;俄国人的角度等等文学评论的经典名篇。
  • 豪放词

    豪放词

    本书精选了一百零六首豪放词,分别对其词译、注解和评析,同时,对每个词人做了简要介绍。透过这一行行词句,遥想彼时词人金戈铁马、挑灯看剑的情境,我们胸中亦升起万丈豪情,被凡尘琐事蒙了灰的心也变得澄明。豪放词气势磅礴,不拘音律,汪洋恣肆,多慨叹家国、个人命运,描写边塞生活、家国情怀。苏轼、辛弃疾、陈亮等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浓浓相思,而多了“倚天万里须长剑”的雄浑气魄,添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勃勃雄心。
  •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我是传奇(现当代外国文学系列)

    我是传奇(现当代外国文学系列)

    罗伯特·内维尔,人类的最后一名幸存者。但他不是一个人。“它们”很奇怪,一到白天就躲着不敢出来,它们怕大蒜,它们会被尖木棍杀死,它们怕十字架是出了名的。而且,它们无法抵御吸食人血的渴望。白天,他在死寂的城市中寻找食物、供给和幸存者。天一黑,他就把自己反锁家中。“滚出来吧,内维尔!”此刻,它们正在屋外穿梭徘徊,窃窃私语。它们在等待……理查德·马特森描述的,不是一个仅仅充斥着恐怖和吸血鬼的世界,他开创了用科学手段、医学定义来刻画吸血鬼的写作方法。同时小说中弥漫着的对人、对世界的反省与思考,这是一个有点悲伤的故事,但将让你因人类面临绝境的挣扎、勇气与希望而感动。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热门推荐
  • 俟梓

    俟梓

    她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医学世家,七岁时,父亲不顾家人反对强行将她送入日本某神秘保清组织,她与世隔绝。十年后,她出落成一个极其美艳的女子,被组织派遣回国,但物是人非,父亲惨死,母亲卷家产不知所踪,医术精湛的爷爷沦落为军阀家族家丁,奶奶身染重病……她离开的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她该如何去寻找家族没落的真相……?她该怎么去保护爷爷奶奶……?某天执行任务时,她遇到一个身材高大俊朗非常的军官,她惊讶他帅得过于常人的外貌时,同时用枪抵着他的脑袋。男人露出了邪魅的笑容,轻浮地调戏她道“:女人,惹了我,就跑不了了。”
  • 时光异旅

    时光异旅

    一场时空旅行,改变了两个人,李若冰得到了知识,自此受人关注;乔伊斯得到了身体,走入了未来的死循环。两人的平衡在一件事情之后逐渐崩塌······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重生之农妃不傲娇

    重生之农妃不傲娇

    林挽因手术室失败被病人家属群而攻之,本以为会一命呜呼,却没想到重生在了一个叫莫晚的身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举人巷

    举人巷

    连阴了好几日,城里的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晴时的天色,这1939年的正月显得灰落落的,像个愁眉不展的怨妇。漫天阴云下,褐色的此起彼伏的屋丛中,偶尔有不知谁家的灶烟从光秃的树干背后升起。烟雾散去,城墙上堞楼尖顶处一杆太阳旗赫然夺目。店铺林立的青石板街上行人寥落,但各家铺子门前却显得非常热闹。一名画工站在临时搭好的架板上,手指间夹着四五枝画笔熟练地在一户商铺廊檐处描摹“富贵不断头”的纹饰。在他身下,有给门板刷漆的、挂灯笼的、清扫路面的,街市中透着一股百废待兴的劲头。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秦小姐你开挂了

    秦小姐你开挂了

    开挂不开挂不知道,反正活得快挂了。白富美深夜在家中被杀,秦蒸躺枪成为凶手。目击者沈迟找上门来,软硬兼施要秦蒸跟他合作。从此,秦蒸开豪车背名包,出入高级会所,人生仿佛开了挂。这些光鲜亮丽只是泡影,她就是沈迟抛出来的诱饵,只为引出幕后真凶。开局没多久,秦蒸被敌人碾压,游戏输了大不了重开一局,几分钟后又是一条好汉。但人生不是游戏,死了无法复活。“沈先生,你换队友吧,我只是青铜,偷袭不了王者。”“稳住,我们能赢。”沈迟依旧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你是我的超级兵,有奇效,能偷家。”
  • 独逸

    独逸

    屹立于修真界顶点之人——空极道尊,终究难敌天命,身陨在即。道消之前,他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尽数传给了陪伴自己漫长岁月的法宝器灵——镜映容。镜映容,身负道器威能,坐拥无尽异宝,年岁不知详数,不食烟火,不通人之性情。在空极道尊陨灭后,面对浩大天地、渺渺尘世,她,该何去何从?—————————————————————总结:这是一个满级大佬勇闯新手村的故事。
  • 洞玄靈寶真人修行延年益算法

    洞玄靈寶真人修行延年益算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丽丽的n种忧伤

    鲁丽丽的n种忧伤

    女人到了中年,除了哀叹青春,还应该有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