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700000232

第232章 归去来辞

在1367年十月,朱元璋下达了北伐的命令,出师前,宋濂代朱元璋拟了《讨元檄文》檄文在北方汉人中激起了广泛的响应,檄文中提出的恢复汉人统治地位、礼义治国、驱暴安民顺应了当时的民心。另外,对异族,提出都是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当同样对待,这是进步的观念。在出师前,朱元璋再次严明了军纪,勿妄杀人,勿夺民财,勿毁民居,勿废民居,勿杀耕牛,勿掠人女。对于北伐的具体步骤,将帅中有两种意见,常遇春认为我方兵强,元兵较弱,应以优势兵力直捣大都,然后分兵扫荡中原,北方即可定也;而朱元璋则坚持一贯的稳健原则,不打元握之仗,认为直攻大都危险系数太高。大都边防严密,倘若急切之间定会难以攻下,主力困于大都,敌兵援军到来,则里外受敌,必败无疑。主张步步推进,先取山东,再下河南,使大都失去屏障;然后攻占潼关,堵上元军西退的大门,再引师取大都,就如瓮中捉鳖,稳取大都;然后挥师西进,收回了关陇,廓清北方。

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在应天祭告天地,发师北伐。北伐军的主帅是徐达,常遇春为副将,北伐军完全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进军。1367年十二月,徐达和常遇春首先攻下山东名城济南,三个月内,平定了山东。其后,分兵两路进以河南,邓邓愈从南进军,徐达和常遇春由东挺进,两军包围汴梁,1368年四月,汴梁不战而降。接着进击洛阳,在洛阳击败扩廓帖木儿。洛阳既降,河南已平。五月十三日,另有一军由冯胜率领,攻克潼关,李思齐和张良弼败走。至此,大都已经完全失去了凭仗,成了一座孤城。

在这一年的八月,徐达和常遇春大军越过黄河,沿运河水陆并进,元顺帝在明军到达之前,仓皇逃奔上都。九月二十日,徐达率军顺利进入大都,朱元璋接到捷报之后改大都为北平。在稍事休整之后,徐达和常遇春领军西进,在1369年秋,占领了晋陕两地。其后,在关陇一带降了李思齐,杀了张良弼,关陇尽为所有。而与元军主力皇家嫡系军和扩廓帖木儿一军则数次相战,互有胜负。后来元军主力退居外蒙,长期成为明王国北疆的威胁,几十年后的土木堡之役,几乎毁了明朝的基业。元顺帝在1370年死于北漠,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元朝皇第又在外蒙给系多年。至此,中国基本统一,华夏从此易主。

太祖朱元璋灭掉元朝,统一天下之后,便以临濠为都,营建城廓宫殿像京师的规模。在朱元璋建都立国之后,有一次,李善长不知如何得罪了朱元璋,朱元璋打算罢了李善长的相位,为此他特地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认为:“国有大事,莫大于选拔任用丞相。”尽管知道李善长因为李彬之事衔恨于他,数次想与他过不去,刘基仍然公正地为李善长说话,他对朱元璋说道:“善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善于调和诸将,不应该更换他。换相就如同房子换柱一般,需要大的木料,如果捆缚小树木代替的话,那房子就会立即倒塌的。”这番话朱元璋虽然很是同意,但后来还是罢了李善长的相位,朱元璋打算用杨宪代替李善长。刘基原本与杨宪私交很深,关系很好,谈话也很投机,但他不赞成杨宪为相。朱元璋知道了以后很是奇怪,叫来刘基问道:“刘卿,杨宪不是你的好朋友吗?那你为什么不同意他为相呢?”刘基听了之后解释道:“杨宪为人有相才,但无相器。

当丞相的人,应该持心如水,宽宏大量,以条律为准绳,以义礼为权衡,但杨宪并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如果让他当丞相的话,那岂不是要坏事吗?”朱元璋听了之后微微点了点头又说道:“那刘卿认为汪广洋又如何呢?”刘基听了之后说道:“这个人心胸狭隘,才学浅薄,比杨宪还要差一些。”朱元璋此时的脸色微微显出不太高兴的样子来,良久之后朱元璋又说道:“那卿以为胡惟庸如何呢?”刘基说道:“陛下,此人更不可,臣以为此人好比一头小牛犊,更不堪任。当丞相犹如驾车,胡惟庸非但驾不好车,恐怕连辕木都会被他损坏;又好比犁田,他非但不能犁好田,反而把犁都会搞坏的。”朱元璋听了之后冷哼一声说道:“哼,看来丞相一职,只有卿最合适了!”刘基此时才听出了朱元璋话中之意,赶忙答道:“臣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臣这个人疾恶太深,又不耐繁文缛节。让臣为相肯定会辜负陛下的大恩和期望的。天下何愁无才,愿陛下仔细选求。但就陛下前面所说的几位,臣确实认为没有合适为相的。”

在洪武四年的一天,青田山区的一座长工秀丽的翠峰之上,树木撑天,孤松傲立,百鸟争鸣,流水淙淙。在野草树枝披拂的小径上走来一位虬须飘发,身材修长,双目烁烁的老人,望着林间飞来飞去,自由自在的小鸟,他高声吟诵着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基,不久前,他借口妻子新逝,辞别了朱元璋,告老还乡他是不是官场失意了?并不是,朱元璋对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应该说是没有忘记的,自出山以来,他累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子赞善大夫,弘文饱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公元1370年又封诚意伯,傣禄二百四十石。可谓是官高爵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定处州税粮,依照宋制每亩加五合,朱元璋为了叫刘伯温的家乡世世代人将他的事迹传为美谈,特意下令,青田不加税粮,使刘基的恩情施及乡邻,该也很荣耀了吧。那么他为什么要归隐山中呢,这是因为其中有着特别的原因。

刘基因为李彬的事情得罪了李善长,李善长在太祖视察汴梁回朝之后,向太祖告发刘基,说了他不少的坏话,而且其他怨恨刘基的人也跟着附合,说他不修边幅,居功自傲,不讲情面。而这时恰好又遇上大旱,此时刘基就上奏说道:“士卒物故者,其妻悉处别营,总共有数万人,阴气郁结。工匠死,尸骨,吴将吏降者皆编军户,足干和气。”太祖听了刘基的话之后,尽快让刘基采取一些措施来革除上面所说的种种情况。但是过了十月,仍然没有下雨,太祖生气了,认为刘基这次欺骗了他,但并没有治他的罪,也没有罢他的官职,其实,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冤枉,刘基本想借天象施仁于民,谁知道老天爷根本就没有帮助他,没有像平时一样应验。

然而刘基归隐的真正原因还在于他对人生真谛和历史真理,人世沧桑的深刻认识。他知道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和才能只能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得到发展。范蠡泛湖全身,文种效忠遭祸,历史上这样的事情还少吗?君不见,为了争夺一官半职,为了得到主子的宠爱,很多士大夫终生都消耗在尔虞我诈的角斗场之中,或是踩着虽人的头爬上去,或是一时失手跌落下来。这消耗了多少人的才华,熬白了多少人的青发!慷慨有大节,睿智有哲学头脑的刘基对这些有清醒的认识。从这方面来看,他的归隐是必然的。人们往往在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才感觉到他的珍贵。太祖在刘基归隐的当年冬天,就开始感觉到刘基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于是力排众议,亲笔书定诏书,详细叙述了刘基的功劳,召基进京,并赏赐了大批的钱财和物资,追赠刘基之父和父亲为永嘉公,还要再给刘基加官进爵。但刘基固辞不受,他完全看破了红尘,坚持归隐。

刘基回到了家乡,每天除了游山玩水,怡情悦性,吟诗作文,抒发感受之外,还喜欢与乡人饮酒奕棋评品字画,与儿童谈天说地,耍闹嬉戏。游心物外,逍遥出世,当其得意,与道俱成,有一种摒弃世间荣辱,绝对超脱的情致。有时他还与樵夫野老一起聊天,谈论山中的趣事,水中的雅兴,有时他又与野老桑农一同散步,大谈老年人的养生之道。但绝对不讲自己以前功名和战绩。如果哪位不知趣儿的人想阿谀几句,提起他的往事,肯定要遭到他的白眼和冷淡,甚至被拒之门外。因此,认识他的人都亲切的称他为伯温兄,不认识的人还以为他只是一位不闻世事的普通隐士呢!青田县令早就仰慕刘基的才学,听说他回乡了,多次请求接见。刘基或干脆不见他,或是婉言谢绝,对县令提供的各种照顾也坚决不受。

一天,一位农民打扮的乡下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问到刘基在山里的落脚点,辛辛苦苦的找到了山中,求见刘基础。刘基正在用一个粗糙的木盆洗脚,听说以后,以为与往常一样,是位过路的或是干活的山里人,欣然应允,忙叫从子把这个乡下人请进了茅舍。乡下人说并不认识刘基,只是与他随便说说话。两个人谈得很是投机。刘基还将他留下,做了一顿黍子饭给他吃。吃完饭之后,这位乡下人说道:“请刘学士恕小臣欺骗之罪,其实小臣就是青田县的知县,因为久仰先生的为人和学识,所以特来拜谒。”刘基听完之后,惊讶不已,忙起身称民说道:“请乞小民不敬之罪。刘基告辞了。”说完便自己先离开了茅舍,飘然而去。丢下这位可怜巴巴的县令,站在那里,望着刘基的背影,愣了好半天,惆怅万分。以后,这位县令再也没有见到过刘基。

刘基与朝官贵人断绝了交往,行踪不定,兴动异常,表现了一种狂介的文人风格。其实,这也是他那性刚嫉恶,与物多忤的个性的异化表现。他企图用这种不政党的、极端的行动来远身避祸,抵御济世思想的诱惑,以求得个性生命的发展。但他终究是一个饱读诗书受儒家思想很深的文人,他越是想超脱尘世,这世间的烦恼干扰就越是找上门来。刘基因为不甘寂寞,放不下对世事的关注而半百出山,赢得了永垂青史的荣誉。说来也巧,他倒霉也就倒在了这种情怀上。一件本来只是芝麻大小的事情,却给他惹来了杀身大祸。在瓯、苍之间有一块空隙地叫做淡洋。这里水陆两便,山河湖泊相连,易守难攻。过去它属于一块三不管的地带,常有土匪出没,盗贼聚乱。方国珍就是靠这块地方发地迹,拥兵自强,对抗朝廷,祸国殃民的。刘基耳闻目睹这些事,心里很是焦虑,在他任官朝中的时候,就上书请示在这里设立巡检司,镇守节制。那些杀人放火,奸盗窃之徒也稍有收敛,不敢放肆。刘基回家隐居之后,恰巧碰上茗洋逃军叛乱,危及朝廷安全,骚扰百姓,无恶不作。但明朝官吏则企图隐瞒这件事,不让朱元璋知道。

同类推荐
  • 冒牌冥妻

    冒牌冥妻

    我从小就订了冥婚,成人后拜堂那晚,竟然来了两个冥妻……日他先人的,这两个竟然都是冒牌货……
  • 奇特案件之集

    奇特案件之集

    我在一个重案组中调查那些让人们匪夷所思的案件,还死者一个真理
  • 悬案

    悬案

    海城市,残缺的女尸挂在树上、多名红衣女子无端死亡、多名儿童离奇失踪、一代代碎尸被弃……一件件悬案,让人毛骨悚然,寝食难安。以徐天为首的重案组,顶着巨大压力,剥丝抽茧,一步步寻找答案……
  • 幻界神女

    幻界神女

    幻界之神有茶亦有酒,幻界之神偶喜欢管个闲事,
  • 忘忧奶茶店

    忘忧奶茶店

    死亡只是开始,对叶先生来说远没有结束。通过肉身这座囚牢,用阴阳眼从铁窗往外看——漫天神佛,妖魔鬼怪。一百零四颗星斗神煞。三头穷凶极恶的巨物。两个囚徒,一碗孟婆汤。还有个群:148073352
热门推荐
  • 象崖珽禅师语录

    象崖珽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尚书正义

    尚书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球战兽风暴

    全球战兽风暴

    三百年前,异世界在地球表面撕开道道裂缝,异兽与怪物入侵,生灵涂炭。为对抗入侵……动物变异,化为战兽。人类觉醒,驱使战兽,上天入地!三百年后,在战兽时代渐渐稳固之时,南部大荒出现一名神秘(穿越)的少年。他说,他的战兽升级只需要动动手指,加加点。
  • 第一偏宠

    第一偏宠

    她以为,在娘亲离开的那一天,她便已经失去了一切,但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的身后,还站着太多太多心疼她的人,不论她怎样阴狠毒辣,也不管她是否无情无义,他们始终相信她,并给予她最大的宽容与宠爱,甚至为了她的心愿,为了她的自私,为了她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什么也不问,给她一人以偏爱。顾晓捂着胸口,源源不断地鲜血地从胸口流出,看着眼前那张挂着阴狠的笑容的脸,顾晓嘴角轻扯,耳边厮杀声还在不断地传来,她嘴角微张,声音却极小,那人听不清,头微微垂下,愈发贴近顾晓,顾晓眼睑微垂,手心握着的最后一颗丹药被捏成粉末,趁着她的靠近一把洒向她的眼睛:我怎能将你留下,成为他的负担......
  • 独处之意是清欢

    独处之意是清欢

    中高考热点甄选作家全新美文,各地语文老师力荐,现代文阅读考试“大杀器”。包利民老师亲自精选近100篇美文,初次收录,私家独享。独处,并不是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内修于心,自在欢喜。把内心所喜欢、所向往、所不满、所憎恶的,不加修饰、大胆率真、肆无忌惮地表达出来,这便是回归自我的意义。《独处之意是清欢》是一本带你体验人生清欢的温暖之书。小中见大,于细微处书写切身感受。谨将此书献给,在人群中依然坚守的不妥协的你。心存眷恋的暖,独处也积蓄着力量。在失去和遗憾中回归自己,收获照亮迷途的光。愿你手中有花,心中有梦,做丰盈充实的本我。
  • 你就是船长

    你就是船长

    公司就是你的船,你就是这艘船的主人,公司的兴亡和发展就与你密切相关。本书立足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融合世界500强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职业精神,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无论你是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员,都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积极有益的启示。
  • 农门弃妇要翻身

    农门弃妇要翻身

    赵书妍醒来发现自己一纸休书被休回家,私定终身的丈夫本以为是良配,没想到却勾搭成奸就是个渣,亲娘跟别人跑了,父亲是个终日饮酒脾气暴躁的醉酒汉,大伯是个疯子,家中一贫如洗,还有极品亲戚来闹腾,看赵书妍怎么带奶和包子弟弟发家致富。。。收拾渣男。
  •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中国“老牌理想主义者”的历史现场。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无奈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没有安放书桌的地方。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在零碎史料中渐渐聚拢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呈现这一中国知识分子集团政治主张全貌的形成过程。精彩、渊博、厚重、亲切的先生们,排成了星汉灿烂的人物长廊。
  • 高血压防治百问百答

    高血压防治百问百答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流行病学高血压普查和专家推算,我国大约1亿以上人患有高血压。最近在部分地区普查,高血压患病率约占14%;但患者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不足40%;而能使用药物治疗者不足20%;已经达到控制高血压目标者不足5%。换而言之,不少高血压病人仍不知道自己已经有高血压、仍未接受有效的治疗。本书通过一系列的高血压防治问答,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的认识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