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2500000009

第9章 孔子(7)

有一次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说:“政治就是正人,如果以正义作为表率,领导众人,谁敢不服从你呢?”

季康子听到孔子的这句话,不觉陷入了深思之中。孔子又接着说:“你如果使自身正义,你在从政的时候对你就很有利,你如果不能使自身正义,你能正人又怎么样?”

在孔子看来,如果人人都按他的社会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你争我夺,社会也就长治久安了。

季康仿佛一下子领悟到了,于是他脱口而出:“国君对臣子以礼相待,臣子就能用忠诚事俸国君。如果我们执政者都能按‘礼’办事,对老百姓的治理也就好办了。”

孔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季康子的说法。

孔子在春秋末期“礼乐崩坏”的情况下来维护“礼”,他自然要随着这个时代的变迁,给“礼”注入某些新的意义。

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奴隶的逃亡时有发生,情况极其严重,而且臣子杀自己的君主,儿子杀死自己的父亲这样的现象也很普遍。

据历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有36个君主被杀死,52个国家灭亡,各个诸侯也纷纷逃跑,丢弃他们应该保护的国家。看来,当时破坏“礼”制的并不仅仅是奴隶和平民,而往往是倡导礼的执政者们。

孔丘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终日反复考虑,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让人心痛的现状呢?

孔子想:以前我注重的只是礼的形式,并没有根据这个时代的状况,赋予礼以新的意义。这是我今后要思考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孔子把“礼”和“仁”联系在一起,他曾对弟子们说:“人如果没有‘仁’的品德,‘礼’又有什么用呢?”

他还对弟子们说:“我们不能把‘礼’只当成一种形式,如果有礼没有仁,就等于把礼和礼的作用相近的乐,变成了普通的玉帛和钟鼓之类的形式,失去了它真正的作用。”

关于用仁去解释礼的问题。有一次,子夏问孔子说:“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

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

孔子称赞子夏:“你真是启发我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这说明,孔子把“仁”看得比“礼”更根本,要用一种“仁”的精神来讲“礼”,这就是他所说:“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把“礼”的范围限制在“仁”的范围之内。

这里面,“克己”是讲人要学会克制自己,要有自觉性。对于不符合礼的事物,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动。

如果不是自觉地来实行“礼”,那是没有意义的,“礼”就仅仅是形式,是“玉帛”之类。

从此,孔子“礼”的思想深入人间,被人们看作是为人的准则。

整修古籍

孔子年青时,看到博大精神深的文化典籍正在遗失,他就立志要搜集整理。

如今,年近古稀的孔子,明白自己再也不被鲁公所重用,便把全部精力投入教育弟子,投入文献整理工作。

曾有人问孔子:“为何不从事政务?”

孔子回答说:“只要能对政治产生影响,便是政治。何必非要出仕为官呢?”

孔子创办教育,整理古籍,正是为了要使礼乐文化传之后代,要把儒家思想传下去,使自己无法实现的政治抱负交给以后的人去完成。因此,孔子把培养人才和整理古籍都看作是政治。

一天晚上,孔子召集子夏、子游等几个文学功底很棒的学生,向他们说明了自己在教书的同时,要抓紧时间整理古籍的打算。

孔子说:“我国古代的典籍浩如烟海,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最为重要,合称‘六艺’,被各诸侯国选作学堂的教材。但是,这些古籍目前散失,缺欠都极为严重,我要力争在有生之年完成修订‘六艺’的工作。”

在整理“六艺”之时,孔子以“仁”为核心,贯穿始终。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法。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1.是要尽量保持古籍中原来的内容和文辞,“述而不作”。

2.是要删去那些荒诞的无稽之谈,即“不语怪、力、乱、神”。

3.是要批判不正确的议论,排斥一切反对中庸之道的议论。

整理六艺要有一套治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恒心、毅力,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

孔子极为勤奋,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把心思都扑在了整理“六艺”之上。

一天,颜回因为要帮孔子整理资料,便没有回家就寝。半夜醒来,见孔子书房里依然灯火通明。他担心老师这么大的年纪还为此劳累,会累出病来。他轻声推门进去,想去替老师分担更多的工作。当他悄然走到老师身边时,老师却没有发觉,正在凝神工作。一会儿翻看资料,一会儿提笔写字,一会儿沉思。颜回实在不忍心打搅老师,又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给老师做了些稀饭。

当他再次推门进书房时,老师似乎一直没有挪动过身子,仍在那样聚精会神地翻看书简、写着、思索着。颜回把饭轻轻放到桌上,没想到老师突然抬起头来,放下书简,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回啊,是你吗?”颜回劝老师说:“老师累了,歇一会儿吧,趁热吃点吧!”

孔子端起饭来,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真有点饿了呢,好吃!”

此时,雄鸡报晓,东方微白,天快要亮了,又过了一个不眠之夜。颜回走过去吹灭了油灯,推开向阳的窗子。灿烂的阳光照进这屋子,也温暖了师徒二人。晨风习习,吹进来,又吹得师徒二人神清气爽。

颜回吃过早饭再次回到书房,帮助老师收拾屋子。看到堆在房里的竹简一捆捆,一堆堆,其中有文学、天文历法、医药、农桑、工艺、民歌、神话、历史等等文献资料的各种书籍。

颜回非常感慨:这么多堆积如山的文献资料还不足以作证,看起来整理六艺,谈何容易?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除了夫子,当今天下恐怕绝对无人再能肩负如此重任!

孔子最早动手整理的是《诗经》。

诗原只是人们的口头歌唱。有了文字以后,人们把它记录下来,有的还配上音乐,到了周代,天子组织了乐队,专门演唱诗。为了满足祭祀等盛典的需要,太师必须经常去征集,编写和整理一些歌词,这样,渐渐积累下来就形成《诗经》。

但是,由于各国的方言迥异,要相互传抄和整理时,难免会有缺漏和差错。孔子一向极为重视《诗经》,所以从青年时代起,便开始搜集《诗经》的各式抄本。即使在周游列国,忙于政务之时也不忘此项工作。因此,到他晚年整理《诗经》之时,他已抄录了3000多首诗。

孔子让子夏帮助整理《诗经》。子夏以对问题理解、分析的深度成为孔子的得力助手。一天,子夏问孔子:

“老师,弟子以为《诗》中有爱情之作,似嫌太多,要不要酌为删减?”

孔子听了子夏的话,失声笑了起来,说:“真的多吗?不多呀!吾道的核心即是仁,仁就是爱人,泛爱众和亲仁。禽兽还尚有雄雌之爱,何况万物灵长的人呢?男女青年应当享受爱情。”

说着,他打开《诗经》,轻声唱了起来: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梦寐求之。

求之不得,梦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孔子唱完说:“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个青年倾心于一个美丽女子,相思难眠,辗转反侧。其内容乐而不浮。我认为此诗感情纯真、热烈,应当把它列为《诗经》之首。”

子夏领悟到老师的意思,接着说:“有一首诗:‘巧笑倩兮,美国盼兮,素以为约……’也并非单纯描写女性之美。以弟子之见,素隐喻仁;绚,隐喻礼,‘素以为约’含有礼在仁之后的意思。”

孔子满心欢喜地夸奖子夏说:“后生可畏,焉知未来之不去今也。”

《诗经》,又叫“诗三百”,是孔子从收集的许多首诗中选的305篇精品,配以乐曲达到了完美境界。

愤著《春秋》

孔子71岁那年,鲁国正是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时期。

鲁哀公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出曲阜城围猎。那个时候,国君的狩猎被视为国家的盛典。出猎规模之大,人员之众多,胜过以往。放眼这支壮大的队伍,剑刀映辉,旌旗飘飘,仪仗盛大。到了大野山下,君臣换上了战马,兵分几路飞进山林里。猎犬在前边带路,走卒在四处呐喊,整个山野一片喧闹。

经过一场激烈的追逐射击,还不到两个时辰,等各路人马重新聚拢到山脚下时,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获。看着被此收获的兔、狐、山鸡、野猪等,大家谈论着、夸耀着、说笑着。

一会儿,叔孙大夫的人马回来了,只见两个壮汉抬着一头似小牛般大小的野兽,气喘吁吁地紧随在叔孙大夫后面,见了鲁哀公,叔荆氏说:“臣获得一只怪兽,特来献于主公。”

哀公仔细看着,那兽身子像獐,尾巴像牛,额像狼,四蹄像马,身高大约二丈,身上有彩纹,腹下呈黄色。大家都纷纷议论道:“怪哉,怪哉!非牛非马,非驴非鹿,四不像也……。”他望着周围的大臣问道:“众位爱卿,有人认识这种怪兽吗?”

众大臣面面相觑,最后都低下了脑袋。

季康子眼睛一亮,提醒鲁哀公说:“何不请孔老夫子来认认?”哀公于是命请夫子。

孔子年迈衰弱,又忙着整理六艺,本不想随同前来,无奈身为大夫,只好前来。

孔子仔细辩认了一会儿,对鲁哀公说:“此兽为叫麒麟。这是‘仁兽’,只有太平盛世才会出现……”

孔子刚说到这里,季康子超前一步,躬身行一礼,向鲁哀公说道:“恭贺主公大喜,天降仁兽。”

王公大臣们也仿效相国,纷纷跪在地上,齐声祝贺起来。鲁哀公自然也非常欣喜,说:“多依仗各位大臣辛劳,感动了上苍。”

在众人争相贺喜之时,孔子却退了回去,几位弟子立刻随之下去。走到寂静的地方,孔子坐在山石上,禁不住掩面痛哭起来:

“麒麟为什么要来啊!如今真是太平盛世吗?”

弟子问老师:

“仁兽出现,是吉祥之兆,为什么要如此伤心?”

孔子叹了一口气说:“从前天下如有圣人受命,必有好的预兆,有时是凤凰出现,有时是麒麟出现。麒麟是太平之兽,属圣人之类,而现在这个圣兽被人抓到了,这是不祥的预兆,天在告知我,吾道将穷矣!”

孔子一副挺悲伤的样子。一会儿,叹着气说:“难道,就没有人知道我?”

子贡在旁边听了,觉得惊讶,就问:“老师,怎么说无人知道您?”

孔子说:“不,其实也没什么,我不受用于世,但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是我认为天总会知道我的。”

孔子自觉得年老体弱,余年所剩不多,已没有什么行道的机会,所以说:“我死后,吾道也不行啦!我如何把吾道传于后世呢?”

孔子伤心极了。

在这种悲愤的心情下,他决意作《春秋》,为后世留下时代的烙印。

《春秋》,这里指《鲁春秋》,就是鲁国的历史,是鲁国史官依照时间先后逐年逐月逐日记载下来的大事记。积累时间长了,便成了一部编年史。

孔子要整理鲁国的《春秋》,需要许多的参考书。除了本国的资料外,他还需要查看周天子的及其他诸侯国的史书来充实其内容,考证其真伪,纠正其误差,才能编成一部前所未有的史料翔实的新《春秋》。

孔子派子夏等14人到周天子的藏书库去借阅图书,子夏一行不远千里到了洛邑,诚心感动了那儿的官员,终于借得了《百二十国宝书》。这些宝书名为鲁文,实际上是诸侯各国的综合编年史,涉及各个诸侯国的各种人物和事件。这在当时条件下,完全凭借个人的力量,在短短几年的功夫里编修而成,实在不容易。

为了编纂此书,孔子一直工作在书房,吃喝在书房,困了乏了,又“曲肱而枕”地睡在书房。冬天,寒气逼人,书房里滴水成冰,冻得又红又肿的手,握笔困难,也依旧坚持写书。夏天,天气闷热难耐,孔子堆满书简的屋子,更是透不进风。到了晚上,还有蚊虫叮咬。

虽然孔子的几个弟子要求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但孔子仍坚持按自己的想法自己写,拒绝弟子们提意见,动手写一个字,硬是坚持独立完成。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2月11日,一颗巨星陨落,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巨人孔夫子与世长辞,终年73岁。

孔子的葬礼由他的学生们操办。按照孔子的遗训,丧礼简朴节约,但是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却大大超过了任何一个诸侯。陪灵的、吊丧的、送殡的,有上大夫,有王公贵族,有各国使者,也有平民百姓,还有生前的好友。鲁哀公也前来吊唁,并在葬礼上宣读了悼词。

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尤其是他的思想历程,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概括: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同类推荐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吴经熊是一位跨越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奇才。他于1950年写的自传中,谈论了基督徒与中国文化的对话、西方的诗与精神生活、佛教与内心的反思等话题。他以娴熟的西文流畅地阐述中国思想,本身就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 褚时健传

    褚时健传

    本书讲述了昔日红塔集团掌门人、“褚橙”创始人、著名企业家褚时健精彩非凡、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作者是云南日报资深记者,跟随采访褚时健多年,尤其深度追踪调查“褚橙”从无到有,直至一“橙”难求、风靡全国的创业发展过程,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图片。褚时健的故事和创业精神,深深影响了当代心怀创业梦想或已在路上的年轻人,以及有所成就的企业家们。
热门推荐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妖孽王爷:绝宠腹黑王妃

    妖孽王爷:绝宠腹黑王妃

    穿越成为王府庶出三小姐,容玥作为一个爱吃懒睡的腹黑少女,除了吃喝玩乐以外,还有……突然不知道哪里跑来一只莫名其妙的雄性动物:“还有爱夫君。”“谁是我夫君?”“哦,所以玥儿承认我这个夫君的存在了?”“……”啊啊啊她怎么会摊上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某腹黑妖孽男神猛烈展开追妻攻势,誓要对她死缠烂打不肯放手,她该怎样应付?【1v1宠文+甜文,男女主绝对身心干净,欢迎入坑~】群:222072153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三生三世不忘前尘

    三生三世不忘前尘

    繁花落尽几许愁,霜雪飘零白了头;三世情缘不复在,满城银色冷清秋。情不知所起,缘不知何灭;纵然缘厚情深,奈何造化弄人……承蒙不弃的话,欢迎加群监督:887956407
  • 闻鱼

    闻鱼

    「新书《赊香美人》已于3.20发布」她为水,他为鱼,纵然忘却,亦是清欢。相遇,就是宿命。弱水三千,谁又是那一瓢……《闻鱼》将以“龙鱼”和“弱水”为基,描绘“天地人”三界,讲五行起源,说六道轮回。从“鱼符”到“鱼魂”,再由“水灵”到“水色”,妖有护花“青丘狐”,神有姻缘月神族,仙有阴阳双鱼洛,魔有“青魔缘月夜”……“水有三生,鱼有三世。”不管遭遇有多离奇,鱼总是离不开水的。结识“桃夭妖”,掌心“彼岸花”,当“闻鱼”梦醒之际,可歌可泣的“清欢之爱”才刚刚开始。她愿为鱼弃善从恶,她肯为鱼改头换面。那他呢?仅仅是为水摘下“鱼面”,还是不惜抹去“记忆”……常言道:鱼的记忆只有七秒!可谁又知道,“弱水三千”,鱼取一瓢,才有了如今的故事。
  • 上神摹手

    上神摹手

    摹手,临摹之手吴一帆穿越到了人类阵营的新手村,他发现,这里的人无法生育,只能由母树繁衍这里的职业大致分五种:战士、法师、刺客、射手、辅助也有些奇奇怪怪的职业,比如他的‘摹手’职业,就很奇怪,竟然毫无攻击力这里有很多他熟悉的野怪、装备、甚至技能比如:三狼、红蓝buff、多兰之刃、爆裂魔杖、闪现、治疗术猥琐发育的他,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技能好像,有点,逆天
  • 一字佛顶轮王经

    一字佛顶轮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故里尽头无长安

    故里尽头无长安

    从前,我叫长安,你叫故里。现在,我是故里,你是长安。长安有故里,故里归长安。长安从此别故里,故里
  • The Memoirs of Marie Antoinette

    The Memoirs of Marie Antoinet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世奇冤

    惊世奇冤

    章回小说《惊世奇冤》内容简介嘉靖怠政,严嵩专权,劣吏充斥朝野间。穷书生借债赴皇考,誓折蟾桂做好官。十年不归,贤妻还债倍辛苦;好弟帮姐,卖掉家业解危难。老风流,色迷心窍馋柔女;小恶霸,打死婆母要夺田。县衙贪官冤无辜,州衙告状痛挨鞭。府逢冤家命难活,幸遇夫君挽狂澜。查出了冤情件件,获取了铁证如山。信誓旦旦,要展罗帕夙志;言之凿凿,定翻一应冤案。御匾压,尚方悬,良心失,狼颜现,出尔反尔大倒戈,竟杀无辜来保官。良吏霎时成恶魔,千古难觅自铸冤。古今人,皆扼腕!
  • 时光它忘了带走我

    时光它忘了带走我

    新书:“沈先生的掌心宠”已发布。对他的爱恋,她一直都小心翼翼,生怕被谁窥探出来。魂牵梦萦,十年如梦,最终那人,依旧是他。她隐忍了很多年,以为两人不会再有交集。那天,她借着微薄的醉意,壮着胆子问他。“你记得我吗?”沈清风低眸看着她,眉头微皱。“喝醉了?”时简没说话,抿着唇看着他,眼神固执地像个孩子,僵持良久,她听到他轻叹一声,声音柔和,清透低沉,一如记忆中那么的好听。“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