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2500000023

第23章 李贽

李贽,本姓林,字卓吾,是中国明代具有“反叛”意识的思想家。他是福建泉州晋江县人,生长在一个笃信伊斯兰教的商人家庭。泉州当时是我国著名的对外贸易的港口,有海上“丝绸之路”源头的美称。这种商品经济的贸易关系和社会家庭氛围对李贽的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

李贽幼年丧母,随父林白斋读书学习,12岁时作《老农老圃论》而为人所称道。他26岁时,乡试中举。嘉靖三十五年,被授河南共城(今辉县)教渝职务。嘉靖三十九年升迁南京国子监博士。此后又多年为官,万历八年(1580)辞官,专心著述。晚年的李贽漂泊不定,到处参禅讲学,并出家当了和尚。后北上通州,被加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李贽在狱中说:“衰病老朽,死得甚奇,真得死所矣。如何不死?”万历二十年(1602年)三月十五日,还没被最后定罪的李贽用剃刀在狱中自杀。他在咽气之前,用手指写字,与狱卒有如下的对话:“和尚痛吗?”

“不痛。”“为什么要自杀?”“七十老翁何所求?”

用现在的话来说,李贽所犯的是思想罪。在他的思想中,充满了一种追求个人自由与解放的反叛意识。他最主要的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里面反映的也大多是这种思想。他曾自言“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他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封建理学进行批判。

在李贽看来,历来儒家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这是不妥的。他认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的作用,孔子的作用很大,但不能夸大孔子的作用。他讽刺道学家“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崇拜,挖苦说:怪不得孔子以前的人整天点着蜡烛走路!

李贽进而认为,道学家崇尚的所谓“经典”,是用来骗人的,正所谓“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藐”。他讽刺道学家“依仿陈言,规迹往事”,“瞻前虑后,左顾右盼”,这些人平日只会“打躬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一旦社会有变,“则面面相觑,绝无人色”。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伦理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而不在日常生活之外。他斥责道学家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衣冠禽兽,是“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的两面派、伪君子。他表示与假道学誓不两立,说:“今世俗子与一切假道学,共以异端自我,我谓不如遂为异端,免彼等以虚名加我”。“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可以知我之不良死矣,可以知我不怕人矣,可以知我不靠势矣,盖人生总只有一个死,无两个死也。”

李贽的思想涉及到许多方面。他早年的自然观有唯物主义倾向,认为天地万物皆阴阳二气所生。他虽表示不信仙佛,但自从接触王守仁心学后,思想有所转变,后来他还接受了禅宗的观点,相信“万法尽在自心”,山河大地同清静本原合而为一。因而李贽的学说服膺于“心学”,并把王守仁的“良知说”,发展为“童心说”。他分析由于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许多假事、假理、假言、假语,而逐渐失玄童心;“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他力主批判假言假语、假人假理。李贽的“童心说”影响很大,它不仅成为其批判道学的理论依据,而且作为一种文学新见解,即为文要从真心中自然流出,这个观点对于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公安派散文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非礼勿视”、“男女授受不亲”是当时社会的准则,一个男子与已婚女性的交往是人伦大防。但李贽却视名教如无物。他在麻城削发为僧后,曾带领僧众到一个寡妇的卧室去化缘,他不仅仅以衲子身份与上层社会的女性来往,更收了其中一名孀妇为女弟子,来往通信,讨论佛法,甚至将这些讨论编辑成《观音问》,刊刻发行,竭力赞颂她们的才能。

他这种行径,自然遭到了传统士人的猛烈抨击,当时的礼部给事郎中张问达给万历帝的奏折中这样说道:“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庵院,挟妓女白日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至有携衾枕而宿庵院者,一境如狂。又作《观音问》一书,所谓观音者,皆士人妻女也。……后生小子喜其猖狂放肆,相率煽惑,至于明劫人财,强搂人妇,同于禽兽而不之恤。……迩来缙绅士大夫亦捧咒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室悬妙像,以为皈依,不知遵孔子家法,而溺意于禅教沙门者,往往出矣。”最终,李贽的性命就断送在这道奏折上了。

造成李贽这种狂狷气质的原因有多种,但究其根本,应当是社会的变革、信仰的崩溃和陆王心学的内在要求。面对“大礼议”和“国本之争”的纷争,面对张居正的专权和专权后的党争,士人一向引以为自豪的操守在瞬间不知何去何从。陷于党争之中的人,要么放弃原则与操守,要么做一个毫无生气的人,此时,儒家的经世济国思想不敌仕途的风险,或作名士,或作隐士,也就成了文人放浪形骸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乱世之中,当不能“兼济天下”时,“独善其身”就是全身之法,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气节的操守是正直之士对朝局的不满的表达。李贽在这种境遇下由儒入禅,正是随缘任运,但遁迹入山后的徘徊人世,则是士行操守对他的内在要求。这种心理矛盾,也就造就了他的超越放达。

李贽愤怒于理学的杀人本质,希望能为世人建立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使天下人能够做回自我,体现本色,但生长在理学根深蒂固的晚明时期,已无法有任何作为。当他的愤怒不知如何表达时,他只能用佯装的声色,用猖介的行为偏激着。即使在他的后来,还有着公安三袁对性灵的追求,但只能称之为最后的绝唱了。李贽的理想,在愈演愈烈的狂放颓废的表演中,泯然无声。

“七十老翁何所求?”是李贽离开这个人世的最后一句话。他是中国明末的一个特殊人物。作为狂禅教主,他的理论非圣非法,喝佛骂祖,按传统道学观念,他是彻头彻尾的异端。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才高气傲之士屈死在统治阶级的樊笼中的,李贽就是这样的一位。

李贽的悲剧,正是晚明文人的悲剧,亦是儒学发展到末期时的民族悲剧。他对于无拘无束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在那个时代,只能得到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七十老翁何所求?”他的理想最终结束于他自己的激情放任。

同类推荐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本书从张爱玲的个人境遇落笔,用诗一般的文字,加入对张爱玲相关书信文学作品的解读,完美展现了张爱玲71年的人生经历。具体描述了张爱玲坎坷动荡的人生经历和深陷迷途、爱恨两难的感情经历。真实准确,又生动感人。
  • 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

    与万里长城一起举世闻名的秦始皇,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人们但知他是一个暴君,却忽略了他是一位伟大的皇帝。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他首建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影响中国达两千年之久,从而奠定了他千古一帝的地位。故事写秦始皇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后,少年天子一展奇才,翦除权臣,夺回实权,悲怆壮烈;亲政后,问鼎中原,霸气冲天,一统天下,可歌可泣。称帝后,废除分封,行中央集权,筑长城,统一文字、度量衡,前无古人。他奏响了秦颂绝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登峰造极后,突然向深渊滑落下去,几代人的心血竟被付之一炬……秦始皇,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名垂千古的伟大和千古罪人的错误,让人无比崇敬,也让人扼腕叹息……书中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有的落马,有的成功,他们给历史带来了无尽的启示,也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热门推荐
  • Agnes Grey(III) 艾格妮丝·格雷(英文版)
  • 泰山王

    泰山王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河东逃出来的秦风,以外……
  • 十八岁的大海

    十八岁的大海

    基地家属招待所就在海边。由于舰艇部队多,招待所一年四季总是爆满,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紧张。冬季农闲了,家在农村的老婆孩子都赶在这个时候来队探亲,所以家属住招待所都得提前排队,有的来队了,却住不进去,只好先住大通铺,那个年代不似眼下,满街都是宾馆饭店,还有家庭旅馆,那个年代别说是宾馆,就是饭店,整个城市也是数得过来的。舰长三天前才接到嫂子来队电报,拿着电报去排了个号,可是要到十天后才有单人房间,因此我将嫂子接到招待所,就安排母子俩在一个摆满大通铺的房间里住了下来,随后就骑着自行车赶回码头。
  • 方与圆处世术

    方与圆处世术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方是做人之本;第二章圆是处世之轮;第三章方圆之道,万世之规;第四章可方可圆是一种大智慧;第五章方圆兼修,可得大自在;第六章方圆艺术,左右逢源;第七章方圆立世,飞黄腾达。
  • 十不二门枢要

    十不二门枢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忆语迁尘

    忆语迁尘

    岁月为鉴,不是归人;斯人已逝,墨(梦)已成殇。你不再需要我,这是我给自己的理由你不用那么冷淡,我从未想过纠缠(多余的期待叫妄想)
  • 东方神都

    东方神都

    一个时代!一个背景!一场风云再起的诡谲征战!一个热血男儿的尔虞我诈!权与利、忠与信,欲与爱!脚下成堆白骨,春秋的轮回!人生的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精彩好戏!最终是时代造英雄,还是英雄铸就时代?小人物又是怎样雄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轻松怀孕280天(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轻松怀孕280天(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妇女怀孕以后,一家人都热切地盼望着新一代早日顺利到来。为了保证整个妊娠期都能安全度过,孕妇的衣、食、住、行都要格外地注意。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是否良好,能否顺利分娩,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分娩的顺利与否,取决于从怀孕到分娩过程中的良好保健及充分准备,优质的孕前、孕期生活,是孕妇轻松分娩的重要前提。
  • The Golden Bough

    The Golden Boug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