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2200000031

第31章 林巧稚

倔强的少女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2月23日,在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男主人叫林良英的殷实之家,诞生了一个姗姗来迟的小女孩。此时她的哥哥姐姐,有的已到该论婚嫁的年龄了。

这个小女孩,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不仅父母,还有哥哥姐姐都时刻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她长大了,又把自己的全部爱心,献给了无数的姐妹和孩子们。

这个小女孩,就是林巧稚。她5岁时,入了幼稚园,也正在这一年,她母亲因患子宫癌病故。林巧稚永远不能忘记母亲病故时那极端痛苦的一幕,她朦胧地意识到,做女人是多么的不易。7岁那年,她进入蒙学堂,开始了学习生涯。

林巧稚的童年,正是中国备受欺凌的年代。她的家乡在东南沿海,常能看到外国人高人一等的样子,人之间的不平等给了她强烈刺激。她的家乡,又是郑成功、戚继光抗击过外侮的地方,这又常常使她感到自豪。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不甘屈辱的强烈自尊感与她的年龄悄悄地同时生长。

1920年夏,19岁的林巧稚已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读书8年,马上就要毕业了。毕业后去向何方?在常人看来,一个女子在青春妙龄之际,正是确定“终身大事”——嫁人的时机,但林巧稚却不这么想。她从小就不信女子不如男人,她觉得这个世界处处给男人以机会,而对女子却有种种限制,这太不公平了!她要抗争!

冲突终于在她毕业时公开了。父亲问她:“今后打算怎么办?”她说:“我想读书,上北京的协和医学院!”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大多数家庭成员从爱护角度出发的反对。“上协和?那要读8年才能毕业啊,你受得了吗?”“这会误了你的终身大事的!”“女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早晚还不是嫁人!”

一向显得温顺的小妹妹再也听不下去了,“不,我要读书,读书就是我的终身大事,我不嫁人,就是不嫁人!”小妹妹的吼声和从她秀丽的眼睛中透出的坚定目光,令全家人折服了。本来,他们也都是疼爱她,知她一向聪明,又有一股不凡的气势,于是便改反对为支持。特别是她的大哥林振明,终于说服了父亲,从而使林巧稚迈出了具有人生决定意义的一步。

1921年7月下旬,她和女伴余琼英同去上海赴考。七月的天气,酷热难耐,但在考场上林巧稚忘记了一切,只是紧张地答卷子。忽听有人用生硬的中国话喊:“密斯林巧稚!”林顺口冒出一句英语“我还没答完!”那美国老师也改用英语继续说:“密斯林,请出来一下!”无耐,林巧稚只好出来了。原来,是她的女伴中暑晕倒在考场需要她帮助处理。她二话没说,立即与另一女生将余琼英迅速抬到阴凉处,解开旗袍领口,放一块湿毛巾在头上,并给琼英上海的姐姐打了电话。仅用十来分钟,她便迅速敏捷地处理完了这起突发事件。然而,回到考场,考试时间已过。林巧稚只好悻悻地离去。这时她已不对考试结果抱什么希望了。

可在发榜之时,她却发现在百里挑一的金榜之上有她的名字!原来,在考场之外,她被考官发现了难得的素质:第一,会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对在协和学习至关重要;第二,处理突发事件沉着果断有序,这是当医生不可缺少的;第三,她的各科总成绩并不低。

林巧稚终于实现了到协和学医的愿望!

协和的淘汰制极严。75分才算及格,一门主课不及格留级,二门不及格除名,绝无补考和商量的余地,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啊!但林巧稚凭着她的苦学和聪慧“生存”下来了。

有一次,当一个男生在谈话中对女生表示轻视时,她毫不示弱地说:“哼!不要觉得男生行,女生不行。你敢比吗?你考100分,我就考110分!”

果然,在漫漫8年学习中,林巧稚独占鳌头,一路领先。当1929年6月毕业之时,入学的25人,只剩下16个了!而她却高居榜首,并获得协和的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学金,同时获得了博士学位。要知道,这是在她同时担负着繁重社会活动的情况下获得的!她以自己的实际结果向世人证明:女子比男人一点也不差!

不平凡的职业道路

被留下在协和医院当住院医的林巧稚,选择了妇产科。说起来,这还有段经历。关于毕业后搞什么专业,她曾有过多种选择。开始,她想过搞公共卫生专业,但当听人说女人学医只能搞公共卫生,这使林巧稚感到不平,从而坚决放弃了。她也想过搞儿科,但后来她觉得许多儿童的病痛来自先天,看来妇女的病痛是影响下一代的大问题,加上每每想起母亲死时的惨状她就不能平静,最后终于选择了妇产科。林巧稚成为协和医院第一位女住院医。

仅仅半年时间,她就以自己出色的表现折服了众多同行和上司,被破格聘为总住院医,走完了按常人需要5年才能走完的路。紧接着在第三年她又赢得了去英国深造的机会。到1935年,林巧稚已成为“协和”很有名气的主治医了。

林巧稚事业上的成功,是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的。那个时代,妇女总是处于受歧视的地位。协和医院院规明确写着:“愿做实习女医师,住院女医师,请勿结婚”。林巧稚历尽千辛万苦为自己争得的事业,怎么能放弃呢?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要家要事业的人生之路。即使后来她的地位已不受婚姻限制时,她也再没有成家,她怕家庭、孩子拖累自己,从而影响把精力放在她的病人身上。她把这个信念坚持了一生。

林巧稚是一位勤奋的实践家,她一生中亲自为成千上万的妇女接过生,治过病,甚至为不少母女二代人接过生。林巧稚带学生,特别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要想当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生,至少要接生一百次,才能获得最基本的经验。因此,她带的学生,几乎个个都成为妇产科的有名专家。

1941年,林巧稚成为“协和”第一位女主任医师。在“协和”,就是外国人要想获得这个职位也决非易事。然而,凭着高超的医技和众人皆知的高尚医德,在妇产科主任空缺时,院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中国女医生林巧稚。

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协和”被日本人占领,林巧稚失业了。为了糊口,更为了事业,她开始个人行医。在此期间,她更多地接触到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生活,这使她深深地感到社会的不公平和人民的痛苦。她的感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把自己的全部爱心,献给那些在痛苦中生活的姐妹们。

爱心

林巧稚的医德和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心是出了名的。她看病人,从不问贫富,更不是在手术台上向病人要钱的那种医生。相反,她往往还向被救治的贫苦患者贴钱。

有一次,天已经很晚,一个人力车夫找上门来求她给妻子接生。她随车夫钻进漆黑的胡同,在车夫低矮的住房中看见了在痛苦中呻吟的孕妇。这时羊水已破,但因胎位不正造成难产,母子的生命危在旦夕。林巧稚一边轻声安慰,一边紧急处置,终于使孩子在黎明时分顺利生下。当车夫因没钱觉得无以为报时,林巧稚竟从身上掏出50元给车夫,让他买点营养品给妻子补补身子,然后悄然离去。像这样的事在林巧稚的一生中不知做过多少次。

在医院里,每次她带实习生查房时,都要向学生询问一些诸如“产妇生下孩子后几天下奶?喂奶姿式正确吗?产妇吃饭情况怎么样?”等看似很普通的问题。但这恰恰体现了她对产妇的关心和爱护。她常说,“我们不仅要看到病,还要看到人。她们有不同的家庭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不同的社会背景。搞不清这些,就不易帮助产妇度过难关”。“当一个医生,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产妇、病人入院,就把她的整个生命交给了我们,要把她们当成亲姐妹,从每件细微的小事上做起,体贴和关怀她们……”

林巧稚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产妇生产时,只要是她守候,总是在产妇阵痛伸出手乱抓之时,把自己温暖的手伸过去让产妇抓握,这就使产妇立刻感到极大的安全和有信心。她说:“我不能让孕妇在这时去抓床头上的铁栏杆,因为那样手关节是要受凉落下病的。”

林巧稚的爱,还体现在她为病人的前途着想上。特别是对影响生育和家庭幸福的病例,她更是慎之又慎。有一次,一个女工在检查身体时被诊为子宫肌瘤,并要实施子宫摘除术。这对女工和她的家庭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她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林大夫。林巧稚重新给她做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凭着丰富的经验她断定这只是个生理性瘤子,无须摘除子宫,而且还确诊女工已有了一个小宝宝。当女工第二次入院来到林巧稚身边,由林大夫亲自给她接生下一个孩子时,女工是多么高兴啊!这位女工深情地说:“是林大夫救了我,挽回了我的幸福家庭!”

林巧稚,凭着爱心和高超医技,赢得了千千万万妇女、母亲和儿童的心。她工作在北京,但她的病人却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在林巧稚生活的那个年代,知道林巧稚这个美丽天使的人,真是无法计数。

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者

按中国的传统观念,有没有医生,女人都照样怀孕生孩子。因此,我国妇产科学长期不被人重视而处在很低的水平上。这不能不对我国妇女、儿童,乃至整个民族的体质产生重要影响。

林巧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感到,妇女的身心是否健康,从怀孕、生产到产后对妇女、婴儿的检查、监护、操作、护理是否科学,是一个关系两代人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因此,她致力于这门科学后,就以自己的全部精力来研究它,探讨它。

在临床上,林巧稚把给妇女接生和护理,变成了一门精湛的艺术,凡经她的手,再难产的产妇,都会化险为夷。她挽回了无数母亲和孩子的生命。她在实践中摸索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和程序,成为我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基础。

林巧稚发现,许多的妇科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许多婴幼儿的疾病都是来自先天。因此她极为赞成我国医疗制度中“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她认为单纯的医疗是治末不治本,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第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在对广大正常生活中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50年代末,她组织了一次对北京某小区5万人口的普查普治试点。他们克服了思想的、物质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终于初步摸清了诸多妇女疾病,特别是子宫颈癌的发病规律,同时对普查中发现的疾病逐个进行了早期治疗。这一尝试为在妇产科领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奠定了基础,并逐渐使妇科普查成为制度,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

林巧稚在对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上做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除上述对子宫颈癌的防治成绩外,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学生在治疗“绒毛膜上皮癌”这一高度恶性肿瘤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到80年代初,一、二期绒毛膜上皮癌治愈率几乎达100%;三期病人的治愈率也达到了53.4%。

1962年初,包头一个女工寄来一封求救信。信中说,她已生了4个孩子,但每个出生后不几天就全身发黄死去。现在是第5个,已怀孕7个月,她抱着一线希望求林巧稚救孩子一命。

林巧稚毅然接收了这个孕妇。待孩子生下时,果然出现上述症状。这是典型的“新生儿溶血症”,病因是父母血型不合。林巧稚和她的治疗小组,勇敢地充当了第一个向这种病冲击的集体。他们采取给婴儿换血的方法,把脐静脉切开,抽出病血,注入新鲜血,终于救活了这个孩子。

在此之后,他们又先后做成了几十例“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妇产科学上的空白。

林巧稚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贯倡导者和积极支持者。她所领导的计划生育研究组织,是人数最多、技术力量最强、提供科研成果最多的单位之一。他们倾全力紧抓不放,长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为我国控制人口、优生优育做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她还用极严密科学的方法,治愈了许多妇女的不育症,给那些希望有孩子的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

林巧稚始终不忘科普工作。她知道,只有千家万户都懂得了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使人类自身生产的落后状况获得根本改观。为此,她在攻克尖端病症的同时以极大的精力编写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全书》等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从而大大促进了这一学科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对林巧稚鞠躬尽瘁的一生的真实写照。1983年4月22日,在走完了82年勤奋人生之后,林巧稚病逝于北京。

林巧稚,这位生命天使,这位获得千千万万妇女衷心爱戴的伟大中国女性的名字,将和她创建的事业一起永存!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莫里哀和他的喜剧

    莫里哀和他的喜剧

    本书作者希望在梳理莫里哀一生的创作的同时,以作品分析为写作重点。因为作品是了解一个作家的基础。作者将莫里哀的作品,不论大小,不论主次,一部不漏地阅读、分析,这样有利于全面认识一个作家。在叙述莫里哀生平史料时,作者主要依靠加克索特的《莫里哀传》。加克索特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新闻记者、法国科学院院士,他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有关莫里哀的史料严格加以甄别,经过考据,去伪存真。同时采用了布尔加科夫的一些精彩片段,他是一个作家,他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莫里哀,其中不免包含着丰富的文学想象。格里马雷的《莫里哀传》是一部流转广泛的莫里哀传记,但是其中相当多的材料是传说,不一定可靠,曾遭到加克索特的严肃批评。但是,在有关莫里哀的史料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愿意接受其中一些值得信赖的东西。因而本书稿沿着莫里哀人生创作轨迹娓娓道来其喜剧人生。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热门推荐
  • 大叔,别想跑

    大叔,别想跑

    二十一世纪孤女林伊被莫名其妙的女人带到莫名其妙的世界,成为莫名其妙的小屁孩。林伊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是天煞孤星命,才想出几个月的婆婆转眼却为了救她而死。好不容易被偏偏少年郎给捡了回去,可是...这位大叔,咱有话好商量,看我这么可爱你忍心杀我吗?看在你长的好看的份上,只要你不杀我,将来我长大了勉强就娶了你吧。儿时习武习医理,长时习魔法习炼药,有可爱的空间器灵相伴,日子好生洒脱。不过,大叔,啥叫我身上背负着血海深仇?为啥要她杀女皇为母报仇?算了,既然占了这个身体那就背负该有的责任,反正她看女皇也不顺眼,顺手就灭了吧。只是好端端的一个世界,却像个马蜂窝一样,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掉到别的世界,还让不让人好了?
  • 马尔特手记(译文经典)

    马尔特手记(译文经典)

    《马尔特手记》为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它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小说由71个没有连续情节,又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因为共同的主题——爱、孤独、恐惧、疾病、死亡、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作者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 腹黑老公的独宠小娇妻

    腹黑老公的独宠小娇妻

    男人严肃认真的说:“嫁给我!“女孩:“。。。老实巴交的谈几天恋爱不行吗?“男人温柔宠溺:“你是我的。“女孩嘟嘴:“不对!我是我的!钱是我的!你也是我的!“男人将女孩拥入怀中,吻上她的头顶:“是你的,都是你的。“【宠=甜+小虐】
  • 科技图书馆

    科技图书馆

    科技图书馆:科学的至高境,就是神学;长生不老,飞天遁地,呼风唤雨,移山填海。这些神话传说,科学是可以实现的。想拿这些技术,必须拥有科技图书馆最高权限。一次意外的救人,让陈默收获了爱情,也获得收藏着无尽科技技术的科技图书馆,故事从此开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进交流群:439923657(蚁巢)
  • 乱世游侠

    乱世游侠

    镇竿城南,护城河外,一向幽深肃杀的天王庙,今天显得格外阴沉。庙前的开阔地带,黑压压地站满了被反绑着双手的人犯。数十名刽子手一字排开,站在不远的护城河边,几十柄大刀寒光闪闪,杀气腾腾。护城河沿已歪七竖八地躺了一堆尸体,血流汩汩,腥风阵阵。四周高大浓密的苍柏树上,不住地传来寒鸦的“桀桀”怪叫。“下一个!”总兵杨让梨站在一张供桌边,大声叫道。在他身后一丈外的滴水檐下,坐着从道台到都司一溜官员。众人犯一阵混乱。两名兵勇上前一把扯了一个出来,解去绳索,重重一推。
  • 超级分身家族

    超级分身家族

    作为一名残疾人却想要在都市闯出一片天,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如果有了健全的分身,就算呆在家里,坐在轮椅上也能纵横都市,扶危济困。俗话说得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当一个个分身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其力便可掌控天下。快来戴上精神链接头盔,进入主菜单:【分身制造】、【分身强化】、【分身修复】、【分身状态】、【积分抽奖】。
  • 天道编辑器

    天道编辑器

    有一天,整个地球都穿越到了陌生的宇宙。这里妖兽鬼怪横行,充满机缘,充满危险。在人人努力修炼,去适应这场剧变的时候,宁直也在努力的薅羊毛。大家都加把劲,好好修炼,我可以薅更多的羊毛。
  • 五胡之血时代

    五胡之血时代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名现代人穿越到西晋末年,成了一名反贼。安乱世,平五胡,镇东虏,征西域,再兴汉室江山。???看?乱世之奸雄,扶华夏之将倾。
  • 与君如故

    与君如故

    暧昧版:当青楼女遇上腹黑男。某女,“你个下流无耻的大混蛋,吃干抹尽了就说我不行,你有本事以后就别再上我的床!”某男邪魅一笑,“昨夜好似是你主动爬到我的床,也好似是你扒了我的衣服。”某女默然无语……虐心版:烟花烂漫,唯独她,月下独酌,泪水满面,却不知心里该为那人的薄情而伤,还是该为自己的遭遇而怜悯。和亲路上,她于袖下藏了一把匕首,决定与敌国君主同归于尽。不料,盖头揭下,她看到的竟是他……刀子,陡然落到地上。他眸色暗沉,看着那掉在地上的那一把锋利匕首,冷声道,“原来,你此番过来竟要杀我?!”她惶恐摇头,不敢置信的看着他说道,“是你,为什么会是你……”
  • 灵魂密码

    灵魂密码

    一个最优秀的大学学生会主席甄铁汉和他的女班主任老师尚小云暗暗发生了恋情。炽热的火花引起了一场爱情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