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5800000004

第4章 雅鲁藏布江(4)

1949年,那个仓促逃往海峡对岸的警察局长把母亲撇下了。母亲孤身离开城,避到唐家厝,嫁给唐大弟。她所做的无非是要把自己当成一粒尘土,割断一切,湮没得悄无声息。未遂,往事还是被挖出来,母亲在自己的心底其实也从未埋葬住。唐家厝不临海,但处于风口上,风向一变,上空常常有白色气球刺眼地掠过。山陡,树狰狞,气球不时突然撞在山头,勾在树梢,然后便会落下面粉、罐头、布匹、糖,以及传单之类。高音喇叭反复喊着,告诉大家这些东西有毒,必须全部上缴,否则将怎样怎样,嗓门又大又粗糙。但没有人理,也没有人信,反而天天盼着东南风,一旦风来,方圆几个村的人都齐刷刷仰头望天,暗自期待气球当空降下,然后食物藏起,传单撕掉,又慌张又喜悦,如同一次偷情。

只有母亲例外。天气一变母亲就不出门了,连窗子也一起闭紧。有次唐必仁从县一中回来,过山坳时正逢一群人围住一堆白色大篷布俯身急速抢着。他凑上前时,仅抓到一盒压缩饼干。推开家门时他忙不迭从怀里掏出饼干,正满心窃喜,以为能博母亲一笑,哪知母亲却猛地脸色大变,一把夺过饼干就往地上摔去,然后脚再一踩。窸窸窣窣响过之后,地上已经狼藉。“不要,我们不要!”这话母亲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喊——嗓子不是放纵敞亮的,而是梗着脖子喊,嗓音却压得很低,脸乌黑。

好吧,那就不要了吧。惊恐之下的唐必仁把这一切都归咎于那个警察局长,他猜测母亲是恨那个狗东西的。几年后,他上了大学,暑期返家时却意外在母亲枕头下看到一封古怪的信,信封是白色的,边沿是红蓝相间的细斜纹,写着繁体字:徐盎然小姐亲启。

小姐,母亲居然被人称为小姐!

信来自香港,抽出来看,套有另一个小信封,然后才是一张纸。展开来看,是竖写的字:“小然……”

唐必仁记得当时自己立即脑后嗡的一声闷响,如果前面有镜子,他相信可以看到自己的头发已经一根根直愣愣地竖起。

母亲恰好下地去了,回家后先匆匆进了卧室,再出来时脸涩涩的,低头无语。唐必仁相信母亲发现那封信被他动过了。他也缄默着,不问。

信是那个旧警察局长写来的,以大量篇幅解释那天是如何无奈登机离去的,然后这么多年又是如何辗转托无数人寻找她的下落。很多是虚话,半文半白地抒着陈旧的情,但信中有几句话唐必仁却结结实实记住了:一、他在台湾已经娶妻生子;二、这辈子唯剩余一个心愿,就是与她重逢,所以哪天他一定要来找她。

翻到落款处,唐必仁看到这个男人姓郑。母亲恨这个叫她“小然”的郑姓男人吗?她的青春美貌以及流光溢彩的生活都浓缩在“小然”之中,伤痛血泪与不甘也由“小然”生发繁衍。纵使已经被岁月侵蚀得千疮百孔,那个“小然”,曾经的“小然”,都是母亲挥之不去的前身。

那天晚上唐必仁差不多一夜未眠。之后他开始听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那时一个对台寻亲节目正火,声波越过禁锢的海岸线。好几次他都不免有写封信去的冲动,已经铺开了纸,但最终还是按捺下自己。那个警察局长的名字他记住了,却无法确定那算不算亲人,甚至也无法判断是否被母亲视为亲人。当年逃出城时,母亲还是青春美貌的“小然”,后来是唐大弟的妻子,再后来不过是唐必仁的母亲,而唐必仁与“春江好”没有任何关联。

不知道之后那个旧警察局长是否还来过信,又说了什么。说什么其实都无益了,时光逝去,该带走的都不返,淹没在远处,渐渐就淡了。母亲也该遗忘,遗忘的最佳途径是离开唐家厝,回到城里。当年大学一毕业,唐必仁曾问过母亲是否一起来。母亲摇头。

唐必仁没有坚持。一套小单元里还住着贺俭光哩,两人虽各有一个单间,唐必仁可以在屋子里打两张床与母亲一起住,但客厅厨房卫生间却是共用的,他担心贺俭光反感。

贺俭光那时很快就开始与市妇幼保健院的大夫李荔枝来往。住在对门的办公厅主任薛定兵的妻子余致素怀孕了,贺俭光主动提出带她去保健院,他母亲是产科护士长,可以帮点忙。对上殷勤在贺俭光只是一种习惯,回报除了被领导青睐,竟还有额外的一笔。就是这一去,贺俭光认识了李荔枝,立即电光石火,一见钟情上了。

那不是个漂亮的女人,五官各自独立起来都平平,但组合到一起就特别了,很特别,几乎过目不忘,细看之下,原来是因为皮肤极黑,闪着瓷质的釉光,而且眼梢上吊,大而且亮,有着热带阳光充足照耀的饱满,让唐必仁不由得想起越南女民兵。那一阵李荔枝常来,背着大大的包,包里装听诊器、胎音器之类,进了门转一圈,马上就与贺俭光一起去敲对面薛定兵家的门了,在那边一待一两小时,然后李荔枝就走了。很长时间后唐必仁才知道李荔枝不是来串门,而是为薛定兵老婆余致素进行孕期检查。有一次贺俭光说漏嘴了,道出余致素胎位反了的秘密,李荔枝三天两头前来,正竭力帮着纠正——用心用情真可谓良苦啊。成效当然也大,作为市委书记的红人,薛定兵在办公厅里有着和珅般的掌握能力,上天入地呼风唤雨,他暂时需要贺俭光,而贺俭光抓住机会带着女朋友李荔枝一起迎了上去,展示了比翼双飞的英勇姿势。能如此一致协同作战的一对男女,相亲相爱是肯定的,携手走进洞房自然也指日可待。

唐必仁暗地里也盼着贺俭光好事快来。贺俭光是本市人,家里有幢祖上留下的老房子,阔大宽敞前后几进,一旦结婚,必定要搬回去住,那么腾出来的空间就可以给母亲了。他因此多出一些心眼,不时悄然打量贺俭光和李荔枝。很甜蜜,但也有波折。贺俭光母亲不喜欢与自己同在妇幼保健院产科的同事李荔枝,她让贺俭光散掉,贺俭光坚持着。终于结婚时,日子已经挨过一年多了,而薛定兵的女儿甜汁早已平安生出,整天在对门哇哇哇地哭闹。

贺俭光根本无法一结婚就搬回家住,他回不去。这个婚姻不被父母接纳,反而是李荔枝又住进来了。李荔枝把柳静介绍给唐必仁,然后柳静也住了进来。五十多平方米的小单元房,住着两对夫妻四个人,挤得几乎转不过身子。

直至李荔枝生下儿子贺丰年。

看在这个孙子的分上,贺俭光父母才自己去外面买了新房子,旧房子终于腾给了儿子。贺俭光搬走了,空出来的房间都归唐必仁。唐必仁问柳静,让我妈来住行吗?柳静没有应。唐必仁知道不应就已经表明一种态度,他在乎柳静的态度,但不能无原则迁就她的态度。他独自回了趟唐家厝,他要把母亲接去。母亲却把唐必仁整理好的东西重新解开,母亲说,那里已经不属于我了。

母亲二十八岁才从这座城里离去,这里的一切与她原是凹凸相嵌的,她的青春与美丽流淌在每一次灯红与每一场酒绿之间,但世事突然像一把锋利的刀切下,或者像一道幕景急骤转黯,生活把她猛地推向另一个空间,她一天天忍受着,终于忍成习惯。无论是唐必仁的女儿锦衣出生了,还是买了新房,有了大空间,她都始终拒绝前来。那就随她吧。唐必仁后来也不再强求。母亲不是个可以被强求的人,何况他的心思渐渐也淡了。

可是唐必仁到体育局上任不久,母亲却突然来了,不请自到,而且不是空着手,她带了行李,一副打算长住的模样。唐必仁有点吃惊,也不免无措。现在不是往昔,他已经像一只飞速旋转的陀螺,鞭子不知来自何方,又狠又猛,他便越来越忙。人的忙常常与欲望成正比,他曾经有过对任何官职都懒得打量一眼的日子,但既然已经当到副处,正处自然而然也就出现在视野里了。岁数不饶人了,他加紧了脚步,不知不觉往那个方向鞭打自己。这时候他哪还有闲暇对付母亲?

那天柳静也很意外,瞥他一眼,嘴动了动,似想问什么,终究什么都没问。看不出她高兴还是不高兴,一直都是这样,两个女人始终很少交往,偶尔唐必仁带柳静去一趟唐家厝,能当天就回城的,绝不会拖到第二天。母亲不是好相处的人,或者说不是话太多的人,柳静竟比她更甚。吃饭吧。嗯。回了?嗯。走好。嗯。有时候唐必仁会把母亲不肯来城里同住的原因归结为柳静太冷淡,回头再一想又放弃了。母亲从未抱怨过柳静,反而数次提醒唐必仁要好好待柳静,“这个女人不错!”母亲的原话是这样。

柳静也赞叹过:“你妈很硬气。”

也许不算互相欣赏,但至少彼此没有反感。女人与女人间没有反感就已经为友谊夯下厚实的基础了,再渗进几丝亲情与几分必备的礼数,其热乎劲往往如同见了风的火势,霎时就漫天呼呼刮开了,即使再短暂,也会浮着一层浓烈的甜腻。

母亲和柳静之间却没有。以前分在两处,距离可以隔断诸多是非。现在母亲却突然来了,唐必仁还来不及喜悦,一股不安马上就淹上来。母亲为什么突然来?母亲和柳静能平和相处吗?以前他从未对此忧虑过。万事起势很重要,新婚时如果母亲在这个家中,那么柳静就是外来者。二十来年过去,天下已定,母亲已经把自己弄成了外来者。

另外,还有锦衣。

锦衣从小学习就好,尤其语文,高中时就在报纸上发文章,作文比赛也总能拿奖,这应该是柳静的遗传。作为语文老师,柳静把好语感传给女儿;作为母亲,她把坏脾气也一并遗传了。倒不是大吼大叫砸东西摔家伙,没有,锦衣一向比她妈还冷静,斜着眼静静看着,然后嘴一张,话就箭一般射出去了,直抵对方要害处。聪明人刻薄与凌厉起来,总是更有杀伤力。柳静对这个女儿从未满意过,唐必仁也不觉得十分可心,但他不愿再火上浇油。每次总是这样,在柳静与锦衣之间,他一直辛苦熄火,这个哄一下那个抚一下。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女儿其实就是柳静的翻版,许多与生俱来的性情是融在骨子里的。

锦衣在师大读研,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家。她回来前,唐必仁先给她打了电话。“锦衣,奶奶到我们家住了。”

锦衣马上答:“好吧。”

唐必仁咳一声,把早已斟酌过的句子重新咀嚼了一遍才说:“她年纪大了,可能会有些毛病……你要忍一忍,毕竟……”

锦衣打断他:“知道了,你的意思就是,家里除了你,除了我妈,再加一个奶奶,三个人是三座大山,我必须低眉顺眼,学林妹妹,不敢多走半步路,不能多说半句话——这样行了吗?”

唐必仁说:“不是这样的,锦衣。”

锦衣说:“别假了,老唐,不是这样你就不必打这个电话告诫我。”

唐必仁暗叹一口气,“锦衣……”

锦衣笑起来,“老唐,你这个人挺没意思的,家里来的是你妈,又不是你小蜜,你居然小心成这样。行了,放心吧,反正已经有两座大山了,再加一座,我无所谓。”

唐必仁知道话说到这里就够了,锦衣从不食言,这是她最大的好,这一点也与柳静相似。小时候她要什么东西或者想去哪里玩,唐必仁可以拒绝,但不能敷衍,若是顺口答可以,最后却没兑现,她就一定会闹个天翻地覆仍不罢休。她让放心,唐必仁真的就松了口气。返过身,他还必须找柳静。不想多费神,他把对锦衣说的话重复一遍:“我妈年纪大了,可能会有些你看不顺眼的毛病……你要忍一忍,毕竟……”

柳静正在备课,已经当了一辈子老师了,随便上去都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对付下四十五分钟,备课这一环节却如同一道精密的齿轮,少了它每天的日子都转不下去似的。“你妈毛病有你多吗?”说这话时她眼皮都没有抬,唇也几乎不动,话就从齿缝间挤出来了。

唐必仁一下子就被噎住了。没关系,他已经动不动就被噎了二十多年,凡事习惯了就好。可是他习惯,母亲却未必习惯,他担心的正是这一点,毕竟柳静下了课一般都待在家里,与母亲相处的时间要比锦衣多得多。

“柳静,”他叫,“我妈这辈子挺苦的,我不希望她有生之年再有痛苦。”

柳静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谁打算让她再受苦了——我还是你?”

唐必仁连忙说:“噢,可能是我多虑了。”

柳静马上接口道:“是多虑了!”

顿一下她又说:“她会在这里住多久其实你心里并没数。她打算一直住下去?”

唐必仁答不上。凭直觉他相信母亲此次到来必定与他升迁有关,外人可以理解成是因为替儿子高兴,于是来享福,但事实上他知道根本不是。自己的母亲他还能不了解?只是他不敢问母亲会住多久,更不敢问究竟是因了什么,才突然来临的。他爱母亲,更多的却是惧。这么多年母亲从来都把自己内心遮蔽得严丝合缝,极少渗出来,他甚至不曾见到母亲的一滴眼泪。母亲内心一寸一寸布满了细细的纹路,只是她不肯敞开自己。包括这一次,他依然只能靠猜。既然来了,就不再走了吧?毕竟老了,已进入暮年,纵然再倔强再要强,也敌不过岁月的无情。

但他猜错了,还是错了。仅仅几个月,母亲就如同当初突然到来一样,又突然回唐家厝了。母亲不说理由,她只是说:“这里我不习惯。”

唐必仁有点慌,试图挽留,但没有留住。

那天母亲从唐家厝突然来唐必仁家时,带来一张纸条,上面是一个电话号码。母亲说:“杜芳菲,你还记得她吗?你们以前一起跳舞。她去唐家厝找过你,说有急事。”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7年9月下)

    故事会(2017年9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7年6月上)

    故事会(2017年6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7年1月上)

    故事会(2017年1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间谍故事

    间谍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获奖作品集(下册)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获奖作品集(下册)

    百花文学奖从《小说月报》百花奖一路走来,三十年筚路蓝缕,以遴选当代文学佳作为使命,以家喻户晓的品牌期刊为平台,以具有公信力的评选方式为寄出,因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在作家与读者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2015年,正值《小说月报》与《散文》杂志创刊三十五周年,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华丽升级,增设散文奖。小说与散文双峰并峙,向读者展现两年间文坛佳作的完美版图。本书收入的获奖作品系自《小说月报》2013至2014年选载的三百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对近两年来国内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全面总结,为关注当代小说创作的读者、作者与研究者提供了具有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小说选本。
热门推荐
  • 百鬼众魅:妖妃要上天

    百鬼众魅:妖妃要上天

    我是一只猪。没什么可讳言的,我就是一只猪。初见他那年,慕雪纷扬,我蜷于狼口,他挽箭而立,隔了凛冽的寒风,于如絮乱雪中微抬起头,一笑如暖阳初绽。再见他已是经年,我已非昔日小猪,他亦非俊秀的少年。大漠的孤烟直上,热烈的血火莲在艳阳下绽出玄幻的色彩,五色的无根花叶纷落如雪,我于烂漫花雨中仰头,带着少女般抚媚的轻愁。却徒然,只见桃花纷落,溅起朵朵桃花殇。“我的心长得偏了,你这样是杀不死我的,于你,我从不吝啬。”身后,是谁的轻喃,“阿颜,阿颜,你说会幸福,我才放你走。从此,我再不放开你的手。”
  • 此人,欺鱼太甚

    此人,欺鱼太甚

    闵凉救了一只鱼,不仅供他吃供他住,供他玩,但是呢,鱼供他睡,嘿嘿嘿。闵凉(后槽牙死命摩擦):“总有一天,我会吃红烧鱼的,不仅红烧鱼,水煮鱼酸辣鱼一起吃。”
  • 最后一片绿叶

    最后一片绿叶

    一场地震把靠近北极的一所学校掩埋在冰山之下。七千年过去了,未来世界的高科技竟然把学校里其中的几个孩子救活了。七千年后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现代人和未来人的思想碰撞、情感火花、生活趣味等等,都在这本书里一一展现。本书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和策略来帮助孩子想象、游戏,并终鼓励他们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所带来的具有局限性的角色定位和预期。
  • 衣衫褴褛的迪克

    衣衫褴褛的迪克

    阿尔杰的作品,已成为“美国精神”的代名词,迄今仍是美国中学生的课外必读书,全球总销量超过2亿册。他本人也被数届美国总统赞誉为“美国精神之父”,与马克吐温并列为“对今日美国影响最深的两位作家。
  • 霍格沃茨的伏地魔之子

    霍格沃茨的伏地魔之子

    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当父亲是伏地魔时,他将会闯出怎样一条道?可是谁先来解释一下这乱套的世界是怎么回事!(漫威,火影,X战警,异能者,哈利波特,神探夏洛克,死神小学生等综影)(不要问时间线,时间线被我吃了)(若看不下第一卷,看以从第二卷看起)
  • 蛇王baby:娘亲,休夫吧!

    蛇王baby:娘亲,休夫吧!

    想当她爹爹的男人,可以挤满整个小树林!白衣叔叔仙!黑衣叔叔酷!狐狸叔叔豪!可是自家爹爹特小气,不让其他叔叔进门,咋个办?娘亲,休夫吧!
  • 我在玄幻世界捡属性

    我在玄幻世界捡属性

    陈歌得到了一个捡属性的金手指。捡到力量属性,力量+9999…!你靠肉体力量轰爆了星球。捡到敏捷属性,敏捷+9999…!你移动起来连光都只能在背后吃灰。捡到能量属性,能量+9999…!你的丹田灵力量如海似洋,连续突破n个境界。捡到节操属性,节操+9999…!…“等等,节操属性是什么鬼?我像那种缺节操的人吗?”陈歌腹诽。即使加了海量节操,你的节操依旧没有超过人类节操的平均值。陈歌:……
  • 剩女相亲逆袭记

    剩女相亲逆袭记

    谁说胖女孩就不能追求爱情,谁说帅哥就一定喜欢白富美。从最初的自卑,到勇敢的追求爱情,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就看你如何做出选择。起码我们努力过就不会后悔。一个普通女孩相亲邂逅高富帅的故事。希望喜欢的可以多多点击,收藏,谢谢啦本故事纯属虚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法部

    魔法部

    XN超级英雄宇宙第一部作品,为你揭开奇幻的魔法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