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5800000001

第1章 雅鲁藏布江(1)

林那北

林那北小传

林那北,已出版长篇小说《锦衣玉食》《剑问》、长篇散文《宣传队运动队》等二十二部著作,获奖若干,有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或翻译到国外。福建省作协副主席,《中篇小说选刊》社长、主编。

唐必仁看到柳静脖子上已经有三根皱纹了,最上面那根微微向上弯出弧形,下面两根气呼呼地用力横过,合起来就是一个躺下去的“川”字造型。

他想起四十年前听到的一句话:“脖子是女人另一张无法掩盖的脸。”

他还想起一个人:卓玛杜芳菲。

四十年前,他是县一中青涩的高中生,身子尚未完全展开,只一味向上生长着,拔节太快,周身的肉却来不及跟上,便呈现一副树枝般嶙峋的模样,衣服宽宽垮垮地挂着,骨头在下面不时顶出大小不一的包块,像隐藏着一只只好动的小老鼠。

但绝不羸弱。举一个例子:他可以抓住杜芳菲的腿,像一面旗子似的托举到半空。十六岁的男孩举起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本来也算不上什么大本事,但因为需要和着音乐的节拍悬空地举,身子间又必须小心保持至少半尺的距离,就得多耗上一倍的劲,羸弱之徒哪堪胜任?

那时唐必仁瘦,杜芳菲更瘦,整个宣传队都没有一个脂肪多余的人。

宣传队是什么东西呢?现在连正读研的女儿唐锦衣都一脑袋糨糊了,必须换种说法,告诉她是跳舞的,就明白了。明白了却仍然奇怪,锦衣上下打量他,嘴一撇,问:“你是在开玩笑吧,老唐?”唐必仁就有点悻悻了。开玩笑?当然不是,但他一下子也放下了再细说一遍的兴致。

总共才多少年,宣传队这个词居然就已经成古董,它的全称其实有点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四下无人时,唐必仁偶尔会在镜子前定定站着,眯起眼望着里头那个肥肉渐多的人,自己也不免恍惚:这个人跳过炊事班长?

宣传队排过很多舞,唐必仁跳过很多角色,班长只是其中一个,但近些日子,那个舒缓柔软的歌曲像被捆上了牛皮筋,一直在胸腔、腹底、脑门上下缠绕蹦跶,起起落落,断断续续,意犹未尽。雅鲁藏布江水清又清,做完了早饭洗呀洗军衣……勤快的炊事班长就是唱着这一句欢天喜地地上场的,右手扶着搁在肩上的脸盆,左臂伸出,在前方英武地划过。他上场不是跳,不是走或者跨,而是脚尖相对一下、脚后跟相对一下,快速地一前一后对来对去,就把自己挪到舞台中央去了。无非抽空为战友洗点衣服,根本不算什么大事,结果当地七个来江边背水的漂亮卓玛却欢天喜地抢下衣服,以柔美的、欢快的、抒情的、仪态万方的舞姿,帮着把军衣逐一洗掉。

唐必仁那天突然很想跟锦衣说的就是这个。只要一闭上眼,那七个花一样的卓玛这一阵总是在他跟前晃来晃去,她们箍着花头套,穿皂色背心长裙、粉红衣衫,系五彩围裙,纤瘦的背上象征性地背着用硬纸板糊起来的小“水桶”,在春天的雅鲁藏布江边,深情地自问自答:

呃——是谁帮咱们收青稞呃,阿拉黑司!

是谁帮咱们盖新房呃,阿拉黑司!

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呷拉羊卓若若尼,格桑梅朵桑呃……

柳静以前看过这个舞蹈。《洗衣歌》?知道。柳静知道是正常的,那个年代,这个舞蹈像蒲公英般到处传播,从中央顶级歌舞团到地方中小学宣传队,好歹都兴致勃勃依样画葫芦地排练了,跳了,演了。

但柳静接着却问道:“你……跳过?”

唐必仁想,看来柳静也不相信。与柳静结婚这么久,之前他一次都不曾说起过这件往事。问题是柳静一点都不曾怀疑过吗?刚认识柳静时,他大学毕业进市委办公厅还不久,才二十来岁,瘦削,高挑,腰身挺拔,双腿修长,戳在那里也有着小树般的蓬勃感。练过舞蹈的女人,只要练过了,一辈子举手投足都不免带着那股难以言喻的印记,在不经意间,韵律感就汩汩流淌出来了,而男人却没有吗?他跳了,在小学中学时一次又一次在舞台上跳了这个又跳了那个,算得上繁花似锦过,肢体却没有残留一丝曾经被千锤百炼过的旧痕吗?

为什么没有?

答案似乎无关紧要,或者在外人看来已经完全无关紧要,从前唐必仁其实也不认为是必要的,现在却不一样了。人就是这样,此一时彼一时,转换几乎没有过渡,突然之间他心底就浮起了粗粗的问号,那么固执地窜来窜去,钩得他五脏六腑都生生发疼。如今他腰有三尺六,那时却只有二尺四;如今他体重一百六十三,那时却只有一百斤出头;如今他腿脚僵硬行走渐笨,那时却自如地劈腿、蹦跳、旋转、托举。

在欢快飞扬的歌曲中,他次第跳过去天安门见毛主席的草原红卫兵,跳过夸大寨亚克西的新疆老汉,跳过被红太阳普照得喜气洋洋的延边青年,跳过与村村寨寨一起唱新歌的阿佤小伙子……还有那个到雅鲁藏布江边洗衣衫的炊事班长。

某个瞬间他差点就腰身一挺,举个手、亮个相,旋转几圈,然后告诉柳静和唐锦衣,他真的跳过舞,并且是县一中文艺宣传队不二的男一号啊。

男一号的生涯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了。小学是他老家唐家厝的小学。唐家厝离县城十几公里,得走近一天山路,再渡一条大河才能抵达。那么偏远的地方,如同后宫里最矮小丑陋的老女人,无论抓革命还是促生产,都无法吸引全县的目光,但有一天却突然爆冷,爆冷是因为唐必仁。

“漫天风雪,一片白啊,躲债七天,回家来……”这个可怜的杨白劳,是白毛女喜儿的爹,他在除夕寒冷的夜里,揣着一根红头绳欢欢喜喜给女儿扎起来——这个扎红头绳的穷老头就是唐必仁。他那时还只有十四岁,本来腮帮子鼓鼓的,一脸都是稚气,但眼角用棕色油彩画了皱纹,人中画了胡子,下巴还粘上一撮棉花充当胡子之后,整个人横溢出滑稽的苍老感,一上场下面就哄的一声全笑了。别人笑唐必仁不笑,他皱着眉,伛着背,脚步踉踉跄跄地回家,看到惊喜扑来的喜儿马上就强颜装笑,然后苦中作乐地自嘲:“人家的闺女有花戴啊,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哎嗨哎嗨扎起来!”

十四岁的唐必仁非常投入,仿佛身背巨债的人就是自己,仿佛给女儿买不起花朵戴的凄凉正由心而生,仿佛帮女儿扎上红头绳的欣慰之情正不可扼制。煞有介事常常不免有滑稽感,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煞有介事成苦大仇深的老人更有滑稽感,所以全场都笑翻了,而台上的杨白劳却跟所有人拧上了,你们越笑得欢,他越演得悲苦,于是惹起的笑声就越汹涌,几乎浪一般一波波腾空而起,恨不得掀翻屋顶。

那时每年文艺会演是全县、全公社的大事,唐家厝小学请从城里到村中插队的知青帮忙排的《扎红头绳》是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片断,先是在公社电影院里演,接着上县里和其他公社演,一场场演下来,十四岁的小老头唐必仁差不多就全县妇孺皆知了。

明星一说是后来才盛行的,但那时唐必仁真的就是县里不折不扣的明星,也正因此,他升中学时才被县一中招去,成为县一中文艺宣传队的男一号,后来又成为《洗衣歌》里的炊事班长。

跳《洗衣歌》那年他十六岁,如今整整四十年已经过去了。

四十年前,他除了是舞台上的炊事班长,还是旧日舞女徐盎然的独生子。城里最著名的歌厅“春江好”曾是多少达官贵人记忆里的一场繁华梦,而其中最著名的舞女徐盎然,就是他的母亲。

四十年后,作为市体委副主任,他本来一直在这座城市政治旋涡之外,忽然之间却被拱到波涛上——以五十六岁的“高龄”,他居然坐上那把被无数人眼热的市工商局局长位子,哗然是难免的,震动也是难免的。连他自己其实都有几分梦幻感,小心翼翼慎言寡语。事实上,他本来就是一个更愿意把话烂在腹底深处的人。当装聪明的遍地行走时,他却一直喜欢装愚笨,所以就是报纸已经公示,他也仍然闭口不谈,连柳静都一无所知。

守口如瓶其实是一种境界。

那天刊登有公示名单的报纸唐必仁特地留起一份。全市共有七个拟提拔对象,把简介逐一看过,没有一个人年纪比唐必仁大,最小的一位是70后,相差近二十岁。他把报纸折好收起时,深吸一口气,仰起脸,闭起眼,然后把那口气缓缓吐了出去。很多人来祝贺,说恭喜恭喜,然后又总是大同小异地抱怨一句:怎么之前一点都不知道啊?

唐必仁笑笑,很无辜地摊摊手答道:“我也没想到!”

这话没人信,他知道没人信,但还是要反复说。除了这一句,他也就不再多做解释。

从懂事起母亲就不让他多嘴,但母亲对自己的历史却并不隐瞒,母亲强调:“你记住了,我是舞女,但不是妓女。”小时候唐必仁并不能弄清这二者的区别,但他没问。母亲不说的,他都不问。

母亲是那样一种女人:衣裤已经打了一层层补丁,头发故意不加修饰,任其纵横零乱,脸上也是一层没来由的污垢,可是站在那里,还是一眼让人看出是外来人。

母亲是1955年从城里到唐家厝的。

唐家厝一个从小失去双亲的男人,三十六岁了,斗大的字一个都不认识,还结巴,还斗鸡眼,还喜欢随地解开裤门掏出东西小便,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窝在生产队废弃的破牛棚里度春秋。母亲徐盎然从城里来,就是为了嫁给他。他叫唐大弟,就是唐必仁的父亲。

唐必仁不认识唐大弟,他出生前唐大弟就死了,是替生产队放牛时遇暴雨,轰隆隆的雷当空劈下,牛惊得狂奔,奔到悬崖边,唐大弟用上吃奶劲试图勒住,却被恼火的牛轻轻一甩,甩下深谷,死了。算是天灾吧?但母亲不屈不挠,腆着大肚子一次次找生产队长和公社革委会主任,最后确认是为保卫集体财产因公牺牲,从死得比鸿毛还轻一下子跳到比泰山还重,好歹成为烈士。

许多年以后唐必仁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是为了他。他一出生就是烈属。顶着这个光环,唐必仁受用了几年,母亲也一样,头总是故意仰得高高的。逢年过节,生产队给军烈属发慰问品和贴红对联,一年一年虽都漏掉他们,母亲却不以为然,自己买了红纸,自己写上“烈属光荣”四个大字,赫然贴到门楣外。

家已经盖起来了,是唐大弟在世时就开始动手盖的,屋还未建好,唐大弟死了,母亲接着往下盖。没有钱买砖,只是以三合土垒筑,整整齐齐的三间,覆上瓦片,倒也结实可靠。唐必仁在这样的房子里出生、长大,长到十来岁,既能唱也能跳。根本没有人教他,他跟人到镇上电影院里看两次,又跟到城里电影院看两次,白花花的幕布上几千人一起唱着跳着《东方红》——原来有一个东西名字叫“音乐舞蹈史诗”。然后唐必仁也会唱了,也能跳了。

终于村里知青帮小学排那时刚时髦的《白毛女》,那个欠地主黄世仁债又被黄世仁派来的狗腿子打死的可怜的杨白劳,让唐必仁一夜之间红透。

母亲原先不肯唐必仁唱与跳,一听到一看到就举起手中正拿着的任何东西砸过来,声色俱厉,气急败坏。但后来见去参军的是公社宣传队的谁,被招工的又是公社宣传队的谁,才发现原来那是一条很宽广的大道,可以抵达明媚的前方。紧接着唐必仁小学还未毕业,县一中派人来唐家厝了,要招唐必仁入学。这都是铁证,太让人信服了。从村越过镇,直接抵达县城,母亲顿时欣喜,眼里放出亮晶晶的光。

其实那时母亲已经不再是烈属了,连门楣上写着“烈属光荣”的大红纸都不许贴。已经躲到唐家厝这么偏僻的地方,母亲当过舞女的身份还是被红卫兵挖出来,进一步再挖,原来她不是一般的舞女,她在“春江好”时与国民党警察局长好过,人家本来要带她去台湾的,她也裹好细软,收拾好行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眼巴巴地等着,那个局长却已经急匆匆登上飞机独自先走了。在村里人看来,舞女等于破鞋,国民党警察局长的相好等于反革命分子。难说不是故意潜伏下来的吧?那就再罪加一等:女特务。顶着这么多罪名,唐必仁看到母亲胸挂大牌子、头戴纸糊的高帽子或者被批斗,或者被游街、被劳改,谁都可以用石头或者瓦片砸她,追着她骂不要脸。按说这样一个女人的儿子,是不可能进宣传队的,不过宣传毛泽东思想也非常重要,无论唐家厝小学还是县一中,舞蹈队的女孩子都可以轻而易举挑选到,而男孩,尤其是能够撑台子的男孩,却一直奇缺,再三再四找,也没找到一个能及唐必仁一二的。感谢文艺,那个时代最繁花似锦的东西,居然悄然把这个天赋降临到唐必仁的身上,他于是多了一个头衔:“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红小兵他不能入,红卫兵也无法参加,但他可以上场跳工农兵学商,跳各族人民。音乐托载着他,一上场他就不是平日里那个羞涩的、沉默的、没有笑颜的人。旋转、蹦跳、融化、升腾,四肢像安上了马达,那么欢快且如鱼得水,几乎要飞起来。掌声接踵而至,还有潮水般的赞许。

这个瞬间,他总是会猛地想起母亲。到县一中后他就住校了,一般一学期才回去一次。母亲让他别回,不用回。母亲在有意识地强调他与她的疏远,越疏远才越显示他是“可以教育好的”。他不回,母亲就得常来,背来米,弄些自己腌制的咸菜,还有有限的一些钱。通常母亲悄然来又悄然回,并未与他见上面,那些东西她包好,捆扎好,写上“杜三晖老师收”,然后放在校门口的传达室。

同类推荐
  • 青年作家(2015年第8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8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3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长投专刊023:金鹅饲养指南

    长投专刊023:金鹅饲养指南

    "存钱”这个事比投资理财要现实的多。首先,虽然你没钱就可以学习理财,但是只有有钱才能够投资。其次,对于现在的小白领和大学生来说,攒钱可真不是什么容易事,“花钱如山倒,攒钱如抽丝”也绝对不为过了。
  • 故事会(2016年8月上)

    故事会(2016年8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 故事会(2015年5月下)

    故事会(2015年5月下)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出处众说纷纭,有一版解读最得我心:“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热门推荐
  • 病弱王爷太腹黑

    病弱王爷太腹黑

    一场穿越,从令人闻风丧胆国际特工到名声狼藉的相府嫡女。夜阑心曰:装,也是一种修行!他绝美,妖娆,艳压天下,是世上最会扮猪吃虎的病弱王爷。她粗鲁,跋扈,暴虐骄纵,是相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恶女。不过一纸婚约,她怎么就招惹上世界上最腹黑的妖孽?当冷情遇上腹黑,整个天下注定不再太平。——男主版——从绝情绝爱,到很爱很爱;从他钟爱的妻子,到宝宝的母亲;从众人眼中的白无常、雪莲花边的毒蛇,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男人。——女主版——娇纵跋扈,纨绔嚣张是她的外表,惊才绝艳,聪慧无双才是她真正模样。只是世界上真有那么多男人慧眼识珠,一个个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是心怀鬼胎,还是真心相付?也罢,反正她在意的东西,谁敢践踏,休怪她手起刀落,来他个干净利落杀伐果断尸横遍野!只是——不是说自己的相公是个只有半条命的病秧子吗?那在外睥睨天下,回家日夜耕耘的人又是谁?——不是恶搞的片段——“你天天来练兵场,就因为人家说多看看帅哥,肚子里的宝宝也会漂亮?”“嗯。”“他那也叫帅?”冰冷的嗓音带着浓浓酸味,眸光冰冷的望着粗矿的右前锋。“嗯。”“黑的连五官都分不清了!”夜阑心斜睨了他雪白俊俏的容颜,认真道:“那个叫男人味!”第二天晚上,从士兵到将军,都暴走了。练兵场传来了将军声嘶力竭的怒吼:“王爷,老子不怕晒黑!为啥要晚上练兵,老子要睡觉,睡觉————”
  • 嫁有嫁道

    嫁有嫁道

    嫁有嫁道,一本送给女人的专属爱情解决方案。 本书用最温暖方式——案例解析+心理励志;最短时间——八周半,最详尽的过程——从认知自己到选对他,为女人提出最实用的指导意见。 全女性视角,告诉女人:剩女并不可怕,不怕嫁的晚,就怕看走眼。首先摆正位置,总结自己优势,刷新外表、全面出击,在人海茫茫中发现你的m.pgsk.com,选择他,培养他,收获他。
  • 大唐医王

    大唐医王

    一个现代医师回到贞观年间,他能做些什么?如果他正好还成为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呢?李元嘉,大唐医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回火线

    重回火线

    新书【神级夸奖系统】,王者荣耀题材。 标签:穿越火线,老兵,兄弟,热血,电竞,青春…重回八年前,挖坑忽悠全世界的故事。向北说:在我的眼中,万物皆可坑!忽悠一时爽,一直忽悠一直爽!
  • 空门桃花艳

    空门桃花艳

    救下一个女人,逐渐发展关系到谈婚论嫁……但是,他心中的不安是什么?意外来临,那是穿越,还是前尘?
  • 涛语

    涛语

    本书是石平梅作品集之一,主要收录了醒后的惆怅、梦回、归来、父亲的绳衣、恐怖等。
  • 萝蔓缠心

    萝蔓缠心

    《俊美夫婿平凡妻》什么叫神?什么叫魔?什么叫仙?什么叫妖?什么叫人?芸芸众生,皆为这天地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灵萝:“吾就是这么的有魅力,不服?尔等与吾一战!” 上云止内心:“四海八荒谁是你的对手?” 烛阴九内心:“四海八荒谁是你的对手?” 众人内心:“老祖,您这算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吗?”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最重要的一点,本文纯属虚构、纯属虚构、纯属虚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The Comedy of Errors

    The Comedy of Err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求长生的万界旅途

    不求长生的万界旅途

    我想把自己的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有逻辑的写给大家,这是一个重生在盗墓笔记世界但又能穿梭万千世界使自己变得强大的故事,虽然穿梭万千世界,但有故事自己的主线,主角不圣母,不种马,三观端正,但有自己的心机与决断。让我们期待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