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3700000003

第3章 纽伦堡审判

纽伦堡第一次审判于1945年10月18日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施佩尔是24名被告之一。指控施佩尔的起诉书内容如下:“被告施佩尔,在1932年至1945年期间,任**党党员、**德国国家领导、德意志帝国国会议员、德国军备和军需部部长、托特组织的首脑,在四年计划[1]中担任军备生产全权总代表以及军备委员会主席。在**阴谋者挑起的侵略战争和违反国际条约的战争里,被告施佩尔利用上述职权以及个人影响力,参与了军事和经济方面规划和战备工作,据此以第一条和第二条量罪原则对被告提出起诉;施佩尔在战争中批准、引导并参与了诸多罪行,据此以第二条量罪原则对被告提出起诉;尤其是被告为了使侵略战争顺利进行,强征并滥用了大量劳动力,犯下反人道罪行,据此以第四条量罪原则对他提出起诉”(泰勒,1992年)。

起诉书在1945年10月20日,由曾有过战俘经历的英国军人艾雷·尼夫少校送达(范·德·瓦特,1997年,第250页)。他这样形容施佩尔:“在纽约堡的所有囚犯里,施佩尔有着最坚强的个性,他还有着发自内心的勇气,但我永远也不会相信他这么个人。”(范·德·瓦特,1997年,第251页)。当时施佩尔正在监狱里等待判决书,尼夫的描述进一步地说明了施佩尔与其他囚犯的差别所在。而也许正是这样从最开始,人们已经在心里为施佩尔和其他囚犯所犯的罪中间,划开了一条界限。“在**党那些惊慌失措的、目光短浅的街头政治家中间,施佩尔令人印象深刻……他就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学教授,转而去从事了行政管理工作似的……我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在那个充满肮脏和罪恶的地方,他的个人魅力和所表现出来的诚实,似乎在闪闪发光……”(范·德·瓦特,1997年,第251页)。尼夫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温文有礼又智商卓越的人,会成为希特勒的知己密友?……(尤其是)在那个下午我所见到的人里,他似乎是唯一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范·德·瓦特,1997年,第251页),后来也有诸多学者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没有人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吉尔伯特博士是一名心理医生,同时他也为美国情报部门工作。他记下了施佩尔面对起诉书时的反应:“施佩尔……在开始的时候,起诉书的内容吸引了他一些注意,但是相比较其他囚犯,对**的罪行,他表现得好像真的缺乏了解”(范·德·瓦特,1997年,第252页)。在和其他人一起接受审判时,无论起诉书中指控他犯了怎样的罪行,施佩尔总能用最恰如其分地表现为自己进行“无罪”辩护。同盟国的一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在施佩尔被捕之后对他进行了问询。加尔布雷思认为施佩尔摆出一副对审判结果漠不关心的姿态,是为了故意表现得与众不同,想以此表明自己不是个懦夫——因为施佩尔凭借敏锐的直觉发现,胆小和懦弱在美国人那里吃不开(加尔布雷思、鲍尔,1945年,第61-64页)。

同盟国的诸多不同部门,因为迫切地想知道德国所发起的这场战争运作的具体细节,所以在正式审判之前对施佩尔进行了紧张而密集的预审,而这却使得施佩尔可以为他的审判做好十足的准备。(泰勒,1992年,第449页)。被告们在预审中受到问询,而有的被告在接受问询的时候,法庭为他们所指定的辩护律师都还没到纽伦堡。“那些思维缜密的被告,常常可以从质问者们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反应中得到有利的信息”(范·德·瓦特,1997年,第450页),施佩尔同样也从中获益匪浅,这对他组织应对审判的策略大有裨益。施佩尔受到的审问比其他囚犯更彻底。在施佩尔给出的回答中,有一部分包含了战争策略方面的敏感信息;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施佩尔根据推测,认为美国人不希望让苏联人知道的内容。施佩尔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以此逃离苏联方面那种严酷的问询手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从公诉方尽可能地争取一些宽大处理。

此外,施佩尔还表现得极其配合,在被问询时他给出的答案都非常实在,这也是他应对审判的主要战略(加尔布雷思、鲍尔,1945年)。应质问者们的要求,他用纸笔写下关于**政权的详情,以及他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范·德·瓦特,1997年,第240页)。一位曾参与问询施佩尔的人说过这样的话:“施佩尔表现得极其配合。毫无疑问,他有着非常不同寻常的能力,他可以从头至尾将这场战争勾勒出来。施佩尔的记忆力好得惊人,尤其是关于军备生产方面的细节,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经济上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在施佩尔的管理下,德国在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是他极其引以为傲的一点。”(范·德·瓦特,1997年,第240页)不久之后有人指控施佩尔和公诉人达成了某种交易,施佩尔坚称自己完全是自愿地提供情报,根本没想过要为自己从中换取任何好处(施佩尔,1970年)。也许,对于那些他曾经密切参与其中,甚至是为之感到自豪的活动,施佩尔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提供有关信息。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聪明的施佩尔发现,如果在问询中,他流露出自己是为了获得宽大处理才表现得如此配合的意思,结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相反,耐心而又详细地回答问题可能会对他更为有利,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审判期间,施佩尔用了半天的时间来列举了他管理自己部门的细节、他的职责内容、他所取得的成就,等等。(泰勒,1992年,第450页)。尽管施佩尔这一方面的证词可能和起诉书中所列的四条量罪原则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却证明了施佩尔对他所做的工作确实引以为傲,充分展示了他在极尽可能地利用战争形势方面的聪明才智(泰勒,1992年,第450页)。加尔布雷思断定这是施佩尔应对审判的战略或者说总体策划的一部分,因为他知道同盟国成员“欣赏高智力以及技术能力”。施佩尔想要把自己和其他被告区别开来,表明自己只是一个技术人员和一个管理者(作者加尔布雷思、鲍尔,1945年,第60-61页)。

甚至在审判庭之外,施佩尔也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其他囚犯玩弄于股掌之间,改变他们给同盟国留下的印象。因为戈林[2]是囚犯中最有可能做到向其他被告施加压力的人,施佩尔曾试图削弱他的影响力。在向吉尔伯特医生谈到戈林可以轻易地与其他被告取得沟通时,施佩尔显得轻描淡写毫无害人之意,却使得医生因此把戈林关进了单人牢房,还重新安排了用餐时的座位(范·德·瓦特,1997年,第260页)。尽管范·德·瓦特并没有明说作为施佩尔应对审判的自救战略的一环,这件事是他精心策划的结果,但是很明显“随着戈林被放逐出囚犯群体”,他无法再操纵其他囚犯,让他们在自己提出共同承担责任的辩护时表示支持,不会对自己进行任何指责。

注释:

[1]四年计划(the Four-year plan):1936-1940年间**德国施行的经济复苏计划,旨在使德国能够自给自足。

[2]赫尔曼·威廉·戈林,**德国的一位政军领袖,与“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关系极为亲密,在**党内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他担任过德国空军总司令、“盖世太保”首长、“四年计划”负责人、国会议长、冲锋队总指挥、经济部长、普鲁士邦总理等跨及党政军三部门的诸多重要职务,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冯子材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冯子材

    在中国近代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由于中外军事水平的巨大差距,因此,这些民族英雄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关天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定海三总兵、中法战争中的杨玉科、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抵抗八国联军战争中的聂士成等,都因战败而英勇牺牲,壮烈殉国,永受后人尊崇;也有一些民族英雄曾经英勇抵抗外敌,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而先胜后败如中法战争中的刘永福,或先败后胜如中法战争中的刘铭传,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一直为后人们肯定。而像冯子材那样,在湘、淮、桂、黔、滇等省军队都先后被侵华法军战败的不利情况下,率领新募而成的萃军,勇当前敌,指挥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完胜猖獗一时的侵华法军,迫使法国内阁倒台,法国政府放弃对中国“踞地索偿”的侵略野心,从而创造了中国近代抵抗外国侵略战争的奇迹,同时代无人可及,鲜有可与之比肩者。因而,称冯子材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应该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热门推荐
  • 网之百鬼游戏

    网之百鬼游戏

    世界的真面目徐徐开启,无数时空的线,交织成网。密网之中,你我都是戍卒。站在密网的起点,这里有说书灵的盛情邀请,有狂骨对过路人的考验,有飞缘魔的不甘与执念……青行灯递给你一盏灯台,说道:欢迎来到百鬼游戏!
  • 终极恶女之朦胧初恋

    终极恶女之朦胧初恋

    江浔洇莫名其妙来到一个陌生的时空,还是一名高阶的魔物,倒在路边被一人所带走,接受了他的安排,潜入了马卡龙学院……
  • 美男,我来也:小小皇妃

    美男,我来也:小小皇妃

    她是东方的族长魔女,狡诈,腹黑,邪恶。一朝穿越到了古代谭竹国,成为了某人的皇后。看到了某人不屑的眼神后。她也不由气的直磨牙,心中恨恨道:不就是娶我当皇后嘛?老娘我还不乐意呢!不过,以后皇宫少了一只猫;少了一只狗;嘿咻中,榻上多了一条蛇。虽然这些都是我做的,但我是不会承认的……【天十更】虫子信誉,有保障,请放心包养!【本故事纯属虚构】
  • 这个王妃有点冷

    这个王妃有点冷

    一朝穿越,她成为血族的流放之徒。若一切都是命运,那她的自由,她的爱情,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开拓,这是一场未知的征途,中途不允许她放弃,唯有不断变强,才是唯一的方法。而值得庆幸的是,她身边有一群值得信赖的美男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富有的“流浪汉”:诺贝尔

    最富有的“流浪汉”:诺贝尔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的一生。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勤奋好学,成年后致力于发明事业,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达纳炸药、炸胶,此外,还获得了350多项其他技术发明专利。诺贝尔一生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他通过设立诺贝尔奖基金,把这笔财富无私地献给了促进世界和平、科学、文学发展的事业。近百年来,诺贝尔奖金对世界科学、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饕餮巨人传

    饕餮巨人传

    阿婆说:“熄灯了就待在铺盖里,黑夜中的东西要吃掉小孩呢。”这可不是在哄顽童睡觉,每当黑夜降临,漆黑的深处是漆黑的眼,活人开始战栗,恐惧铺天盖地。“我听见门外有人在吭东西,天啊,他要进来了。”“救援队全陷进去了。”“宗门在组织力量进入。”“没救了,我们都被放弃了,我们都要死。”一辆极度奢侈的黑色轿车缓缓停在黑幕前,侍者下车拉开后门:“到了,殿下。”一席西装的青年人擦了擦嘴:“这里作乱的神明应该会好吃吧。”刹那间,有惊煞世人的巨人暴起,一头砸入茫茫的黑雾......“圣子!圣子来了,我们有救了。”
  • 霸汉第四卷

    霸汉第四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重生之苏破天

    重生之苏破天

    那是很久以后了。他问她:“那……你觉得最甜蜜的……是什么?”他问的没头没尾,她却懂了他的意思,说:“我在前世,从未享受过浪漫甜蜜的滋味。但今生,我尝到了……有个男子,曾问我‘十二’有什么意义,我告诉他,其实没什么意义,就只是因为我是师父收的第十二名弟子而已。后来,在掌云峰悬崖底的一个洞中,他曾送我十二只蝴蝶,十二封情书,并因伤重在我怀里躺了十二天方才能站起来……那个普通的数字,因为一个人,才有了特殊的意义。那个人,就是我现在最深爱的男子。”那个男子嘴角还沾着血,闻言却弯了唇角。她说:“现在,光是说到‘十二’这个数字,我就觉得很甜蜜了。”好吧,正文前部分其实没有简介那么正经的呢!
  • 师叔请留步

    师叔请留步

    穿越到封神世界,成了被哪咤一记乾坤圈打死的彩云童子,后世修道者李道元应劫而来,劫在我身,封神榜当由我来定……看着截教仙人一一下山,李道元面色庄重道:师叔请留步!
  • 药都人物

    药都人物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记录了药都(今安徽亳州)诸多具有传奇性的人物,其中有老子、庄子、华佗、曹操、张良、陈抟、花木兰等广为人知的英豪,也有混迹于市井的奇人。《药都人物》所写的大都是民国以前的人物录下,每篇写一人,他们互不相干却各有奇绝,精彩纷呈,汇于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