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6300000001

第1章 黑塞的生平和《彷徨少年时》

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于德国南部席瓦本地方的小镇卡尔夫,父母都信仰虔诚,他是次子。席瓦本地方曾产生过伟大的剧作家席拉,以童话闻名的赫夫,与以诗人扬名天下的赫尔达林和梅里克。这个文人辈出的地方,自古以来政治较为落后,但在文学、哲学以及神学的精神领域中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父亲约翰涅斯·黑塞是巴鲁特地区的俄裔德人,和母亲的祖父赫尔曼·肯德尔特一样,青年时代参加瑞士的传道团前往印度传道,后因健康欠佳而回国,担任肯德尔特的助手,从事宗教书籍的出版。不久,和肯德尔特的女儿,当时是未亡人的玛丽结婚。母亲是法裔瑞士人,具有音乐才华,感受力敏锐。父亲聪明而善良,给人求道者的孤独感觉。继承父母血统的黑塞,幼小时即对音乐感兴趣,后来也追求宗教思想,不仅对希腊、拉丁的思想,甚至对印度、中国的智慧,以及日本的禅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其来有自。

4岁时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迁居到瑞士的巴塞尔市。在巴塞尔,家的后面就是广袤的原野,在接近大自然,和动物、植物交朋友的同时,也帮助他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未来的诗人——黑塞早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好了根基。1886年,一家人再度回到德国的卡尔夫。黑塞9岁时进入拉丁语学校就读。

想要继承父亲的圣职,成为优秀的牧师,就必须参加每年夏天在威尔丁堡州举行的“州试”。为突破这个难关,黑塞被送到第一流的杜宾根拉丁语学校。通过州试的人允许到有传统的墨尔布隆神学预备学校求学,而且能以公费资格进入大学,并保证日后可以终身担任牧师这项圣职。

1891年7月,黑塞14岁,果然通过了州试,9月进入墨尔布隆神学预备学校,开始过寄宿生的生活。这在《在轮下》(心灵的归宿)中有详细的叙述。入学后不久,他受到自己“内部刮起的暴风”的袭击,逃出宿舍,结果当然是告别了神学校。这是因为他产生了“除了做诗人之外,别的什么也不做”的强烈欲望。

黑塞对青春的困惑与流浪于焉开始。在神学预备学校之后,转读高级中学,然后又遭禁闭和退学,于是又到商店当学徒,在机械工厂见习,有4年多的时间辗转更换工作,但不论做任何事都不顺利。虽然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学习。现在且让黑塞本人来说吧。

“自从学校生活不顺利的15岁开始,我就积极自我进修和修养。在父亲家里有祖父的大量藏书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喜悦。那是放置很多古书的房间,其中有18世纪的德国文学与哲学。从16岁到20岁之间,在大量的稿纸上我写了很多初期的习作,在这几年的时间内,看完泰半的世界文学,也耐心学习艺术史、语言、哲学等。借此弥补正常的研究,就收获而言,与一般常人相较,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的小传》)

1895年秋天,黑塞辞去机械工的工作,到大学城杜宾根的赫肯豪书店当见习生。在这里一面承受孤独与失意,一面努力读书和写诗,这样过了3年的岁月。22岁时,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当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响。接着出版散文集《午夜后的一小时》,共印了600本,但一年之内只卖出了53本。可是最了解诗人的还是诗人,利鲁克立刻注意到这本散文集的年轻作者,并写书评推荐。

那年秋天,他转到巴塞尔的莱席书店任职,两年后就在这家书店出版诗文集《赫尔曼·洛雪尔——青春时代》。然后到意大利旅行,接触古老的艺术和文化,开始对现代社会采取批评的态度。1902年,他能在“新进德国抒情诗人”的系列中出版《诗集》,全得归功于诗人卡尔·布塞的美意。在这本《诗集》里包括了著名的《雾中之歌》。他准备将这本值得纪念的《诗集》献给母亲,然而在出版之前母亲却去世了。

1904年,黑塞所说的“文学上的第一个成功”终于来临。他的第一部长篇《乡愁》由柏林费舍书店出版,使他一举成名。这本小说以新鲜的文体和生活感情,生动地描写大自然,激起很大的反响。黑塞和前年在意大利旅行时认识的巴塞尔著名数学家的女儿,擅长钢琴的玛莉亚·佩诺利结婚,迁居到博登湖畔的小渔村凯恩赫芬。

这样在“安稳和愉快中度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湖畔生活,创作出为教育的压力而痛苦的悲剧长篇《在轮下》和《美丽的青春》,以及追求人类幸福真谛的长篇《生命之歌》等重要作品,此外也写出中短篇集《此岸》等佳作。可是,与生俱来的流浪性格与婚姻生活产生的困扰,使他想再度去旅行。

从1911年夏天开始的旅行,目的地不是当初计划的向往之地印度,而是去马来半岛、苏门答腊、锡兰等亚洲殖民地。在这些地方当然不可能有古代印度的精神。失望之余在年底回来后,移居到瑞士首都伯尔尼郊外,开始撰写长篇《艺术家的命运》,描写和比自己大9岁,而且有精神病的妻子玛莉亚的婚姻生活。

1923年,他取得瑞士国籍,同时和玛莉亚夫人正式宣告仳离,翌年1月和瑞士女作家的女儿露蒂·布恩卡结婚。这次的婚姻也没有维持多久,3年后宣告结束。然后在1931年和奥地利美术史研究家妮侬·杜鲁宾结婚,同时接受朋友好意提供的蒙达纽拉郊外的住宅,迁居到该地。这个新居被称为黑塞之家,妮侬夫人在以后30多年里和丈夫共同生活,彻底扮演着“支撑者”的角色。

1932年,德国国内已由希特勒建立起政权,开始所谓**的暴力政治。这个暴力也影响到黑塞的著作。他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作家”受到德国出版界的排斥,他的生活逐渐陷入艰苦之境。这段时间内,给予他帮助的就是继承柏林费舍书店的贝塔·兹尔堪普。

这个时期,在鲁加诺湖畔的蒙达纽拉山庄的庭园和果园里,可以看到黑塞大清早就戴着草帽整理庭园的草木,或清扫落叶枯枝。黑塞将这些工作视为对神的奉献,是以司祭的心从事这项工作的,可是,他的妻子却戏称他是“烧炭的人”。在这栋山庄里,除了黑塞夫妇之外,最重要的家人是一只聪颖的猫,主人称它为“豪杰”,疼爱有加。猫的孤独可能对黑塞的心产生莫大的影响。

不过,他并不是独善其身地在野蛮和破坏、杀害等满布血腥的**政治下的黑暗时代过着隐居生活。实际上,他就像“人类的园丁”,在这孤独的山庄生活中,把对混沌现世的强烈批判,以及对精神乐园的向往都表达在巨著《玻璃珠游戏》中。这部小说费时十余年,直到1942年4月才告完成,翌年,在瑞士出版前后二卷。他的挚友托马斯·曼,看过这本书以后,对和他正在执笔的《浮士德博士》在内容上有共同点感到十分惊讶。

他很早就热爱歌德的《威廉的修学时代》,对德国浪漫派诺巴里斯的《蓝花》、霍夫曼的《黄金壶》,以及艾新道夫的诗与小说等特别亲近。非常注重传统的黑塞,有段时期被看成是新浪漫主义派不是没有理由的,可是想到他本来是从拥护一个人格和个人出发,从各个角度去探讨人性与批判的时代,更应该把他看成是写实主义作家。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黑塞获得歌德奖及诺贝尔文学奖(均在1946年),又在1950年荣膺拉蓓奖,他杰出的文学业绩获得无上的光荣,又接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来信,也勤快地回信。1962年8月9日夜晚,以超过歌德的85岁高龄“如睡眠般”地辞世。死因是脑溢血。

诚心诚意扶持这位诗人,死后将其著作与遗物收集整理,捐给西德纳卡国立西勒博物馆的妮侬夫人,1966年9月22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1岁。

彷徨少年时

黑塞这本《彷徨少年时》(《马克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不久的1919年,以埃米尔·辛克莱的笔名出版,掀起巨大的反响,甚至获颁方达内奖,当时已成为著名作家的黑塞始披露真名,辞奖不受。

原题为《马克斯——一个青春的故事》的《彷徨少年时》,作品中名叫辛克莱的良家少年受到不良少年的逼迫,另一个名叫马克斯的有如谜一般的少年,将他从这个窘境中解救出来。辛克莱受到马克斯的诱导,走向发现自我之路,是一部描述贯彻真正自我过程的心理小说。

辛克莱是拉丁语学校的学生,在父母亲、圣诗、爱和智慧的“明亮世界”之外,他也感受到女仆和工匠的犯罪、秘密与罪的诱惑的“黑暗世界”。在一次天真无邪的孩童游戏中,他再也无法摆脱不良少年克罗默的控制,被迫偷窃和说谎,失去明亮、和平的幼时世界,跳进黑暗、罪恶的世界里,他的儿童世界彻底崩溃瓦解。

把辛克莱从这个人生最初的矛盾危机中救出来的,是一个宛如大人、袖子上戴着丧章、仿佛谜一般的转学来的少年马克斯·德米安。马克斯具有能够压倒其他一切的肉体和意志力,在吸引着辛克莱的同时也让辛克莱感到害怕。

马克斯已经是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向辛克莱解说对该隐(Cain)和亚伯(Abel)的新观点、这个人世间也有恶的世界,以及魔鬼的领域等等。马克斯所说的“《圣经》只不过是半个世界而已,人应该同时崇拜神和魔鬼”,让辛克莱看到了未知的世界。马克斯得知辛克莱的烦恼原因,只说了两三句话,就把克罗默赶跑了。然而辛克莱并没有走向自由之路,而是再度躲到孩童的世界里,与马克斯分手。

不久,辛克莱到别的城市升入高年级学校就读,但却充满青春期的悲哀与羞耻,处在孤独中,不断在心的高扬与幻灭之间动摇,沉溺于酒精之中,过着自我堕落的生活,在恶的世界中愈陷愈深,几乎遭受退学的处分。不过经由在街上遇到的优雅少女贝雅特丽齐得以转而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在古书和异教中徘徊。

辛克莱试着描绘贝雅特丽齐的画像,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在那画中看到马克斯的脸。那天夜里,辛克莱做了马克斯以前所说过的梦,画出那鸟的徽章寄给马克斯。仿佛回应他强烈的要求般,马克斯的信寄来了,上面写着谜一般的回答——“那只鸟在挣扎着要从蛋壳中解脱出来。那个蛋就是这个世界。谁要想诞生,就一定首先要毁灭一个世界。那只鸟是飞向上帝。那个上帝的名字是阿卜拉克萨斯。”

辛克莱也做了拥抱他带来快乐的女性的梦,那个女性很像母亲,也很像马克斯。

当时认识的风琴手皮斯托里乌斯,把既是上帝也是魔鬼的阿卜拉克萨斯的事情,告诉了辛克莱。他说阿卜拉克萨斯是集善与恶、上帝和魔鬼于一身的神性。

进入大学就读的辛克莱,出乎意料在那座大学城和马克斯重逢,也认识了他的母亲。马克斯的母亲艾娃正是辛克莱“梦中的恋人”。

辛克莱开始在她家里出入,他们领悟到自己是“为了告知另一个未来而活的”,平凡人的世界是为了未来的人类而处在没落之途上的,他们感受到“新生和现在的崩溃”已经近在咫尺。艾娃成为辛克莱的引导人,不过虽然不断看着他的烦闷苦恼,但还是不肯答应他的要求。

战争拆散了两个朋友。在辛克莱看到巨大的鸟起飞的幻影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在战场上受了重伤的他,赫然发现马克斯就躺在他的身边。马克斯向他告别,艾娃在他的唇上留下无数的吻后离去。

在那之后,若是陷入有如幼小时般的窘境,需要马克斯的引导时,他只要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身影——那像极了马克斯的自己的身影就行了。

在主人公辛克莱年轻的困惑中,“引导人”一个接一个现身出来——引诱他进入恶世界的克罗默、救助者马克斯、清纯的少女贝雅特丽齐、解说阿卜拉克萨斯及其秘密仪式的皮斯托里乌斯,以及正如其名字所显示的集女性原型、母性与性爱于一身予以表现出来的艾娃。每一个都担负着清晰的寓意。而其背后忽隐忽现的杨格、尼采、灵知神话、苏格拉底、歌德等的思想和概念也为数众多。

之所以没有成为肤浅的寓意故事,或当代名作家米歇尔·恩德(Micheal Ende)风格的教育式童话,完全要归功于那描绘感情的襞褶和感觉的震颤的出色、纤细笔致,在描写思春期与青春期的困惑这个领域里,在世界文学中,能够与黑塞比肩的作家,可以说少之又少。

经由这部寻求前往自我之路、探索自我命运的作品,黑塞试图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危机中脱身出来。而这部克服欧洲旧秩序,透视新价值体系出现的作品,在以笔名发表的当时,就已经强烈吸引了托马斯·曼等知名作家。

不用说,在主人公面前出现的“引导人”当中,最具魅惑力的,当然就是包含善恶两极的恶魔——马克斯了。马克斯不只具有辛克莱的双亲所维护的善良、幸福的家庭领域“明亮的世界”,也具有“别的世界”亦即快乐、欲望以及其他各种被禁止的事物在蠢动着的“黑暗世界”。

另外他也是一种超人,具有能够将极端之恶的化身予以摧毁的力量,并且很早就熟知死与性爱(登场时,他的袖子上戴着丧章,人们都说他已有性经验)。正因为如此,对少年们来说,他是个耀眼的大人男性,而另一方面,他的容貌也具有某些女性的气质,是个男女界限模糊的双性人。

辛克莱做了被马克斯“欺负、施加暴行的梦”,感受到快乐与不安交织的沉重感情,这是对双性人马克斯的爱的证明。

清纯的少女贝雅特丽齐,在梦中拥抱辛克莱的半魔鬼半撒旦、半男半女、半人半兽的恋人,以及这个恋人具体出现在现实中的艾娃夫人,全都只不过是马克斯的一部分罢了。

也就是说,马克斯是将折磨人类的各种分裂再度统合于一身的神话式造物主。而且这个造物主并非存在于我们外在的宗教权力,任何人都可以经由努力从自身内部去找出来。

这部空中飞翔和发出神圣“奥姆”术也成为话题的《彷徨少年时》,在暗喻中不断诉说青年应该向哪里寻求真正的宗教引导,也是极具现实性的青春文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震撼中,黑塞体验到市民社会的秩序——他自身的生存受到保证的世界的崩溃。为了寻找出新的生存的可能性,他认为必须与自己和时代对决,他的苦恼和绝望的原因并不在自己的外部,而是必须向自己的内部去寻求。

作品前言的“每一个人的一生代表一条他向他自己拟定的路途,代表一个在这样一条路上走的努力,代表一条路途的启示。没有一个人曾经整个完全发挥他自己,可是每一个人却都努力要做到那个地步”这段话,正强调了这个课题。

黑塞作品能够明确区分出前期和后期的,是从前的作品中也出现过的“前往故乡之路”从单纯的外在生活变化为内在的这一点。

这个变化经由青春期少年自然的性冲动转化为精神式的过程,很成功地赋予了形体。黑塞曾说过《彷徨少年时》是“前往地狱之旅”。而这个“前往地狱之旅”的最高潮和克服,则在《荒原狼》中进行。

马克斯所提出的阿卜拉克萨斯,在路德维希·迪克的《阿布达拉》(1791-1792)中也登场过,在那里这个神的作用只是破坏而已,不过在《彷徨少年时》中,则可以说是救赎与和解。

接受这个神的辛克莱,虽然离开了双亲,但却成为具有真正生命力的人。只不过前往这个神的路,并非能由旁人引导,而是必须经由自己的体验去抵达,因此在这里也就产生了辛克莱各式各样的混乱,这也是黑塞自己苦斗的身影。

前面所引用的前言也写着:“我们都来自同一个来源——我们的母亲;我们全都是由同一个门进来的。”黑塞后期作品的重要主题——原始的母亲形象,第一次出现就是在这部作品中。

艾娃夫人是“快乐与恐怖、男人与女人的结合、神圣与丑陋交缠”的神秘体,是无意识的事物,是根源冥合的象征,是浮士德的“母亲之国”,也是阿卜拉克萨斯的显现。

以该隐的记号结社的主题也很重要,在这里除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之外,也受有尼采的影响。而这部作品的精神分析式手法,乃是从1928年到次年与精神分析医师朗克70次对决结果的诗的沉淀,文中风琴手皮斯托里乌斯,则表达出了朗克的风貌。

这部描绘主人公辛克莱受到友人马克斯,以及孤独的神秘主义者、风琴手的影响,找出真正的自我的过程的代表作,乃是以“人的使命就是回到自我”的命题展开的小说。文中的马克斯,是个虽然活在梦想中,但却具有现实的意志,隐含着如灿烂星星般的灵气与生气,充满谜团的青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精神危机的作者,在世界与自己的转换期中所树立的纪念碑式的名作。

新潮文库编辑室

同类推荐
  • 番茄酱之云

    番茄酱之云

    当我们不知如何面对,请给我一点勇气。“亲爱的哈里斯先生,请您别在意左上角的那个红点儿。那可是果酱而不是血哦……”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因为一次意外,导致一个男孩失去了生命,她无法向身边的任何人倾诉此事,因此内心一直饱受折磨。在听了一个修女关于死刑的讲座后,她决定给美国的一个死刑犯写信。女孩以假身份——佐伊向死刑犯斯图尔特·哈里斯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自己的心理变化历程。故事悬念不断却又格外风趣可爱。致所有孤独、迷茫的女孩,关于爱与伤害,和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秘密。
  • 原来的世界

    原来的世界

    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一个落地惊雷惊醒了卧牛村熟睡的村民,与此同时,一对神秘奇特的夫妻白晓杨和庹观投宿在德高望重的张幺爷的家里。也就在这天早晨,卧牛村的人在祠堂开批斗大会的时候,一条巨蟒从祠堂天井里的一棵罗汉松上袭击了被批斗的张子银。
  • 迷魂记

    迷魂记

    这么说,一切都是幻象。而且,不是那种发生在眼前你伸手去摸仿佛就摸得到的幻象。这幻象,像块囊肿,潜伏在五脏六腑的什么地方,地久天长,由她本人日日呵护,慢慢成长,然而你是怎么也察觉不到的。从始至今,发生过什么事吗?凝视,或许只因为不解;同声协气,是因在别人眼中,他们都是异类;酒后的真言,跟胡话其实没什么差别;因自卑而不敢向前——这是最大的一个笑话。
  • 跪乳时期的羊

    跪乳时期的羊

    本书是宁夏青年作家张学东中短篇小说集。他投身本土,倾心乡情,从朔方大地汲取水土的养分和情韵,小说里凝聚着对西部的热爱和企盼,把对现实严酷的感悟、对人生困顿的悲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化为心果,甜美而苦涩。
  • 出门

    出门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漫威世界的小店

    漫威世界的小店

    在院子里打太极的叶树突然晕倒,碰到一个自称神的家伙,然后就被那个家伙给送到了漫威世界,嘴里还说什么“要好好活下去…”之类的话…叶树:“MMP,我本来就活得好好的!”所以,为了真的能“好好活下去”,叶树打算开个人畜无害的小店。嗯…至少他是这样想的。叶树:“我只是想开个小店过日子,你们这些外星人怎么不敲一下门啊!直接从窗户里进来是几个意思?!”然后外星人就被叶树给扔了出去“下次来记得敲门!”
  • 引鹿人

    引鹿人

    野史怪志常记载,书生与妖精相知相惜相爱却不能相守,愁,愁,愁...鹿呦呦却是不屑,只觉得那妖精傻,只是没有想到后来自己也成了那傻妖精。
  • 新形势下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中国体育博士文丛”之一,该书共分8个章节,对新形势下的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作了探讨与研究,具体包括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顾红颜误君心

    一顾红颜误君心

    她是一朵为复仇而娇艳的曼陀罗花;他是为复仇而冷情的暴君。他以为他对她恨之入骨,可是,当两只带着同样血腥之气的同类互相折磨之后,才发现恨,早已在不知不觉涅灭。他看着她背上的鞭痕:“你是我的女人。”她妖冶绝决,将匕首送入他的心脏:“我与你的仇,不共戴天。”滔天的仇恨,让他们噬血的爱着,恨着。“用你的记忆换他的命,醒来后,你对他来说,只是个陌生人。”痛苦的爱着,忘记是唯一的解脱。她含笑饮药,愿生生世世,不复见!
  • 明日之后之求生

    明日之后之求生

    本来是安和平静的大陆,因为一场不知名的病毒扰乱了平静,更可怕的是,那些感染了病毒的人无一幸免的变成了僵尸,没有人性并且以活人为食。那些平素亲和的帝国好像也摘下了面具,利用丧尸作乱,要南边的人臣服于他的强权之下。一个小人物,想在这个世界上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此踏上一段生死未卜的旅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Christian Science

    Christian Sci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隐猎者

    末世隐猎者

    2012年12月21日,庞大的陨石群夹杂着宇宙细菌降临地球。奇怪的是只有哺乳动物发生了变异。一位宅男在变异犬的帮助下,获得了隐身异能,而那只变异犬在那位宅男的帮助下,变得非常强大。那位宅男要成为末世里的猎人,而那只变异犬,则是那位宅男的忠实伙伴。
  • 红糖汤圆

    红糖汤圆

    文案:她一个人在一座北方小城生活,无所依傍,犹如浮萍,万家灯火与她无关,她已习惯,紧握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那一点光亮生存。后来她遇到了他,她知道,他就是太阳,她的太阳。他自少年离家,在外闯荡,一番成就已有,无牵无挂,却总觉得生命中少了一些什么。后来,她不经意走进他的生命中,他知道,他找到了信仰。“你让我的生命变得完整,那我给你一个家,好吗?”内容标签:都市情缘励志人生甜文主角:苑知蜜,姜烽|配角:肖冬宇,赵天晓,姜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