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3200000010

第10章 勃拉克

立体主义最初几年中那些决定性的原创究竟该归属于勃拉克还是毕加索,还不是很清楚。他们自己的系年,尤其是事后对当年作品的系年,并不完全靠得住。勃拉克似乎是引入错视画、掺杂沙子的油画和拼贴画的第一人,不过毕加索好像经常在掌握关键的方法方面处于领先位置。不管怎么说,我有这么一个印象:到了1913年,勃拉克已经渐渐失去曾帮助过他(与毕加索一道)在之前的三年中不间断地创作出大大小小杰作的那种确定感。毕加索却重新获得了十来年的确定感,而且继续开拓进取达更长时间。只有在1920年代中期的一小会儿,在他某些色彩亮丽的综合立体主义静物画中(作于1914年夏天),毕加索的手才有些犹豫;这些画尽管更具原创性,其质量却比勃拉克的同期作品稍逊一筹。

毕加索说,自从勃拉克与德朗(Derain)于1914年8月参战以后,他与他俩的关系就不如从前了。不过我们也听说过他在这之前曾与勃拉克发生过争吵,打那以后,他们彼此的关系相当冷淡。1915年5月,勃拉克负伤,一年多以后离开部队。他重返画坛时,已不再是立体派的领袖,起初不得不通过接受(如亨利·霍普[Henry Hope]所说)格里斯(Gris)的影响来重新调整自己,而格里斯曾经是他在战前教导过的人——这是多大的差距!与此同时,毕加索得以继续在巴黎工作,1915年到1916年,他创作出了其综合立体派时期一些最有力和最富原创性的作品,这些作品色彩鲜艳,构图直截了当,而且多为简化了的几何结构。

是不是战争改变了勃拉克随后的发展——或者说缺乏发展——我们或许永远无法回答。新颖性确乎离他而去,从那时开始他确实或多或少追随着毕加索的脚步。当毕加索以一种不那么抽象的方式开始画静物时,勃拉克,还有格里斯也以同样的方式画静物。而当毕加索画出一些程式化的、具有相当表现主义色彩的裸体时,勃拉克每隔几年也会亦步亦趋。1930年或1931年后,当毕加索从事巴罗克式构图和华丽色彩时,人们可以看出勃拉克稍后也想做同样的事。并不是说勃拉克悲惨地跟着毕加索;他的感受力,还有他总是比毕加索更快更好地控制色彩与颜料的事实,比他的风格本身,要更加独立于毕加索。但在两次大战期间,他确实倾向于依赖毕加索的启迪,而在那个阶段,他也确实总是比毕加索缺少力量和原创性,如果说并不总是比毕加索更少幸运的话。

所有这些都在1949年晚春于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勃拉克回顾展上得到很好的说明。从早期立体派的三件令人陶醉的杰作——《带小提琴和水罐的静物》(Still Life with Violin and Pitcher,1909—1910),特别是灰色和银白色的《葡萄牙人》(Portuguese)以及《带吉他的男人》(Man with Guitar,1911)——与1912年、1913年、1914年极其单纯和纪念碑式的拼贴,到始于1917年止于1928年的一系列幽暗的小件静物,可以看出一种明显的退步。1928年,勃拉克有了显著的恢复,画了一系列尺幅巨大、调子很高的纵向布置的静物画。这是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作品,这些作品来自毕加索1920年代初最先提出的某个理念。勃拉克艰难地在整个1930年代早期予以进一步探索,但接着衰退又接踵而至。跟以前一样,这一点尤其明显地表现在与布局相关的错误上,这种布局清晰地有别于对色彩的特殊处理——举例来说,黑色会使一幅画死气沉沉,不是因为它们是黑色的,而是因为它们覆盖了太大的范围。

在所有这些年里,勃拉克的主题都是静物,而毕加索的题材范围,与他创造力的巨大幅度相应,则要广阔得多。勃拉克从头至尾都是一个更加一贯和真正的立体主义者,拥有在毕加索、格里斯、莱热以及他本人1920年代初形成的立体派的共同观念。这一立体派,这一综合立体主义阶段的最后成果,已成为一种经典,它要求画出真正意义上的、准几何式的素描,使用土黄色以及彼此交叉和重叠的剪影轮廓技术。毕加索尽管仍然属于立体主义者,却比任何其他人都更为自由地对待这种经典画法(莱热除外);而勃拉克,正如伯纳德·多力瓦尔(Bernard Dorival)已经指出的那样,则变得更谦卑,更清楚自己的局限性,对时代气质所要求的东西也更少不耐烦了。

但勃拉克对自己局限性的尊重,与对自己的忠诚已经变成一回事了吗?从1930年代早期以来,他一直经历着一个衰退时代的艺术家的历程,在这样一个时代,个人天赋已不再重要,它们为日益流行的新思想和新挑战所扩充,而艺术品(特别是视觉艺术)则越来越成为一篇华丽的文章。[41]但是,那个时代还没有衰落到那种地步,至少还没有像勃拉克创作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作品那样颓废,特别是当他试图回到立体派之前,画出有如博纳尔和沃拉尔之类的后印象派绘画,以及追求某种非他所属的优雅与装饰性的时候。

有些人想要用早已见于其早期作品——他的野兽派时期,甚至立体派盛期的作品——中的弱点,来解释勃拉克的衰退,但他们不会想要以此来解释毕加索。这种解释或许是有道理的。不过,从另一方面说,又如何解释1950年代初某些想象的小风景、人物画和静物中出现的创意与预言的灵光一闪呢?如何解释勃拉克的这种不统一呢?这些坦率而强有力的作品,色彩黯淡却刺激,构图拥有预示未来的新颖性,反映了相当非立体派的观念,比毕加索1939年以来的作品中可见到的东西更具原创性,也更具相关性。它们表明了勃拉克是多么特立独行。然而,这些作品——比任何其他作品更接近“抽象表现主义”——只是灵光一闪而已:它们难于捉摸,其完成多多少少靠了某种偶然性,似乎感受力和技艺对于来自想象力的信息均已无能为力。

人们不免要怀疑勃拉克对立体主义的忠诚,从长远看是否剥夺了他许多东西,而不是赐予了他许多东西。最近几年,他也许比毕加索更像一个立体派画家,但立体主义无疑更契合毕加索的脾性。毕加索拥有一个雕塑师和工匠的自然禀赋;勃拉克呢,他是一个色彩家和油画师,以及风景画家。假设他能够打破立体派的准则,谁知道他会不会走向更加“纯粹”、更加色彩斑斓的一面?可以回溯到他野兽主义时期的作品:这是那样一种作品,它丰富的色彩是结构性的和有机的,而不仅仅是施加于画布之上的,正如在作品《炉子》(The Stove)与《台球桌》(Billiard Table)中所见到的那样。[42]我们可以追问勃拉克1914年以来是否一直错误地理解了自我。

(1949)(1956)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 家·国·人:水华创作研究

    家·国·人:水华创作研究

    本文题为《家·国·人:水华创作研究》,以中国第三代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华为研究对象,依据家、国、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围绕水华的创作环境、心态及具体的创作过程、普通观众及电影学者的接受状态等层面,将水华的作品分为三类。
  • 老北京风情泥塑

    老北京风情泥塑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老北京风情为表现对象的泥塑作品,本书语言流畅,京腔京韵,所收录的泥塑作品描绘了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涉及出行、娱乐、商业、文化等方方面面。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北京人的精神面貌和风俗习惯。
  • 编剧课堂:著名编剧、导演、制片人倾囊相授编剧的秘密

    编剧课堂:著名编剧、导演、制片人倾囊相授编剧的秘密

    《编剧课堂:著名编剧、导演、制片人倾囊相授编剧的秘密》荟萃了影视界众多名家大腕几十年点灯熬夜、浴血奋战的经验技巧,言传身教编剧创作过程中的秘密、陷阱和成功诀窍,扶新人上马,为老编剧加鞭!《编剧课堂:著名编剧、导演、制片人倾囊相授编剧的秘密》是编剧新手的入门指南,编剧老手的必备手册。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热门推荐
  • 我真不想做大佬

    我真不想做大佬

    殿堂级大佬聚会上,小撒问登上首富宝座的刘振鸣有何感想。刘振鸣想都没想,随口说:“钱太多了没意思,我真不想做大佬!”
  • 恣意怒马江湖行

    恣意怒马江湖行

    邝凡飞从一个朝廷要犯变成统领江湖九大神器的武林大至尊,战天斗地,黑白通吃,只因为一次偶然的出头便无法置身事外,不断获得各种技能,金钱,美女,权利,强大的气场,最终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心中那个不灭的复兴梦。
  •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这不只写给女人看的书,而是适合男人和女人看的爱情良方。独木不成林,爱情是男女两个人的事,如果我只教女人如何在爱情里找到真爱,那是把男人当傻瓜显然是不行的。本书是与美食有关的爱情手册,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兵法,不是改造,也不是控制,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甘露。没有谁非得吃定谁的道理。
  • 快穿直播我的宿主太猖狂

    快穿直播我的宿主太猖狂

    时媛,特工001,双重性格,强大,冷血无情,杀男女主,手撕系统,改造系统,做掉任务者,挑衅天道,样样不在话下。系统:呜呜~我可不可以换个宿主,这个蛇经病宿主动不动就想解剖它。(可怜兮兮)时媛眼底闪过一道意味不明的光,悠悠道“可以,等我研究完就行”系统……等你研究完,统命不保。
  • 许我向你看(上)

    许我向你看(上)

    那一天的很多细节,韩述都已经成功地忘记了,记忆好像有块黑板擦,悄无声息地抹去了他害怕回想的片断,留下满地粉尘……唯有一幕他怎么也擦不掉——她站在被告席上,而他在台下。韩述不敢看她的眼睛,却期盼着她能望他一眼。可是她没有,他知道,一秒也没有。桔年的心里住着一个人,她坚信那个人只是闭上了眼睛,很多年后,她做了一个梦,那个人终于睁开双眼对她微笑,然后她却哭了。521级台阶上的那颗石榴树,年年开出一样火红刺目的花朵,曾经一笔一划刻下的“hs&jn”,谁陪着谁一起来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二少爷的宠妻日常

    二少爷的宠妻日常

    少爷说,在太夫人的屋子里面不会有好吃的,所以她积极申请,去了少爷的屋子,少爷说,做三等丫头虽然可以在厨房,但是吃不到精致的点心,也不能出去玩,所以她积极的成为了二等丫鬟,少爷说,他四处去做生意,可以看到好多好吃好玩的,但是不能带二等丫鬟出去,只能带一等丫鬟,所以她努力成为一等丫鬟。少爷说,做姨娘只能在小桌子吃饭,而且只能吃青菜萝卜,所以她努力成为少爷夫人。可是……少爷没说,做夫人肚子里面要塞娃娃,塞了娃娃不能吃不能跑不能出去玩,少爷!!奴婢不明白做夫人有什么好!
  • 一衍逆尘

    一衍逆尘

    在这片苍茫大地上,众生如鱼,随时光而来,又逐岁月而去,于大世中沉浮,在红尘中争渡,顺势而为,生死匆匆!这像是亘古不变的铁律,乃规则,是秩序,忤逆者终将被浪涛拍碎,淹没!偶有扑腾者,也不过摇尾翻身,溅起些许浪花罢了,并无真正改变!然,史上总有那么几条特殊的鱼儿,不受拘束,勇于逆流跃起,欲跳出大世更迭之洪流,一睹外界无限风光!难以上岸也无妨,粉身碎骨亦无惧,孤身千里乱红尘,愿以怒血染青天!在这些不听话的鱼儿搅和之下,终于,上岸的苗头隐隐冒了出来……故事,也就从这儿开始了……
  •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事件视野下家庭德育的基本走向、加强横向衔接,提升家庭德育功能、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建设、公德教育与家庭责任、家庭劳动教育及改进策略、亲子阅读与儿童德育成长、网络:现代家庭德育的新挑战、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孩子的道德养成、家庭德育认知误区及解决策略。《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3-2014)·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的特点是秉持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突出问题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力求以最新的视角回答家庭德育的挑战。对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价值。
  • 陈云的故事

    陈云的故事

    《陈云的故事(修订版)》选取陈云一生中16个有代表性的主题,通过亲历者、见证者的回忆、评说,充分运用文物、档案、文献资料,以独特的视角和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陈云鲜为人知的故事,全面、真实地展现一代伟人崇高的精神风范、鲜明的革命风格、高尚的品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