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000000001

第1章 自序:行外人的忏悔(1)

从艺术评论到时事评论,再到现在这堆饮食文字,这二十多年以来,仿佛不论我写些什么,只要我退一步思考自己正在写的东西,它们就会把我引回同一个源头。在我看来,这一切写作类型似乎都可以溯源到一段时间、一个地点;那便是从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这一百年里的巴黎了。

回想最初,当我还在努力书写艺术评论的时候,我就时常在想自己正在书写的这种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和读者有什么关系,它在社会中又据有什么位置。一边思考一边阅读,很自然地我就找到了狄德罗。这位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思想领袖死在大革命前五年,公认是引爆大革命的思想源流之一。其实这位多才多艺的启蒙怪杰还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艺评家,所谓“现代意义”指的并非在他之前没有人评论艺术。不,当然不是,从柏拉图以来,西方关于艺术的书写从来没有断过。但狄德罗是第一个会经常为不同画展撰写单篇评论的人,而且他在每一篇评论里还要花掉不少篇幅去描写那些画作的细节,似乎是要让那些无法亲临画展但又对它们很感兴趣的读者也能“看见”他所目睹的作品,这种先描述后评论的体式也成了日后艺评常见的习惯。

我关心的还不是狄德罗的艺评成就,而是使得他得以创造出这种评论类型的条件。首先,自当有经常对公众开放的画展,那些艺术品不再只是专供亲友观赏的私藏;而且有展出时限,不会永久存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要有一群爱好艺术的观众,他们自己未必拥有多了不起的艺术收藏,只是想多开眼界,还想跟上艺坛潮流。再来还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出版机构,以及流通印刷品的健全市场,使得这些评论能够面世,能够被人买回家去阅读。换句话说,狄德罗之所以是最早的艺评人之一,并不在于他有开天辟地的创见,而在于这么多条件乃至于机制的存在。这些条件延续至今,虽有变化,但早在法国大革命前便种下了现代艺术体系的社会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评论的出现无异于一整套艺术体系之诞生的标志。

短打型的时事评论就不必多说了,今人对“公共领域”的出现早有了解,都知道大盛于启蒙时代的这种写作是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运动的催化剂之一。

现在我想多说一点关于饮食评论的事。无论是一般食经作者和美食家,还是对法国大革命素有研究的中国学者,大概都很少想到看起来完全无关的这两件事的隐秘联系。所以,我想介绍葛立莫·德·拉·黑尼叶(Alexandre Balthazar Laurent Grimod de la Reynière),历史上第一位餐厅评论的作者。他的《老饕年鉴》(Almanach des gourmands)可能是史上第一部餐厅“指南”。他比较多人认识的萨伐伦(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味觉生理学》的作者)还要年长,也出道得更早,正好活过了整段革命时期。他的父亲是当时法国最有钱的富翁之一,但天生下来就双手变形的德·拉·黑尼叶很反叛,不愿接受家族保守的老观念。他喜欢夸张的表演,曾经整治过好几场像剧场演出一样的宴会,免去侍者,用机器转盘给客人上菜,乃其时巴黎社交圈里的名人。但历史记住了他的理由,则是因为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评论类型,也就是我们今天已见怪不怪的餐厅评论。

德·拉·黑尼叶纠集了一帮喜好吃喝的朋友,就像北京一群文人吃客那样,组成一个“评鉴委员会”,定期聚会,品评大小餐饮供应商的成果。但和北京这些朋友不同,当年那伙巴黎美食家不必依附杂志,他们干脆自己出版年鉴。又与今日绝大多数食评不同,他们裁决的不只是食肆,还包括菜贩肉商乃至于农场酒庄,有意者可以邮寄样品,让这群大老爷在会议中品尝商量。

中国文人向不避谈饮食,今天山东曲阜自夸的“孔府宴”甚至还把它的源头追溯自夫子那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证文人美食文化之深远。而且中国大概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发展出繁盛餐馆业的国家,早在宋朝,杭州就出了不少人人向往的名店。那时节,一般欧洲人外食的唯一选择可还是简陋客栈里的粗汤呢,其高下先后不可以道里计。然而,又的确是德·拉·黑尼叶这伙人以《老饕年鉴》首领今日饮食指南之先河。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人就是没想过像他们那样,以街区为分类,逐一评介各区卓越食肆。如果真要追究,那又是另一个比较历史的大题目了。

先来看看餐饮这个行业。今日史学界公认西欧餐厅的出现,乃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事。从前专为王公贵族做饭的家厨眼看着主人排队断头,顿失依傍,只好跑出来以一技之长在市场上谋生。正好又碰上了新兴资产阶级有钱有闲,亟欲在生活品味上与旧贵族一竞高下,抢夺文化资本领域之内的专制地位。于是一时间,巴黎满城餐馆,尤其不乏装潢雅致、菜品繁复的高贵名所,正是官学外流,民间享福。且看德·拉·黑尼叶在大革命后几年的见证:“1789年以前,巴黎餐厅不过百数,现在却至少多了五六倍新店。”在这种情况底下,消费者要能明辨其中等次,恐非易事。于是一本迷津指南,难免应运而生。

我是个外行,没有能力在这里混进宋代有没有发生过资本主义萌芽的争论,但不论内行与否,相信都不难看出这是个资本主义的故事。《老饕年鉴》的出版及其大受欢迎,靠的乃是一大群新兴消费阶层。这些人开始把吃饭理解为一种消费活动,既不只是满足家常日用层面的生理需要,也不单单是贵族大排筵席式的奢华展览,而是介乎二者之间,一种同时带着猎奇尝鲜的色彩,又可以揉入日常生活之中的特殊行为。这种行为用今天的话讲,就叫做“上馆子”,看似没什么了不起。但请放回当年的背景里看,忽然出了这么一批人,他们可以选择不在家里吃饭,出门却又不是为了到人家里做客,反而是去一种叫做“餐馆”的地方花钱晚饭;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吗?

一开始,或许只是好奇,想试试所谓的好环境好菜色是怎么回事。后来大家发现,就算是廉价的饭堂,也不失为解决肠胃问题的便利办法。再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很多人开始把食肆当成午间会议的临时场地,更多工薪阶层则需要它来补气果腹。于是饮食就和市场上其他一切货物一样,真真正正地被纳进了现代消费社会的花花世界里头。既然消费,便要选择。一心从事文字创作,有打算以此为业的德·拉·黑尼叶便看准了这个市场上的新需要,操笔下海,干起了餐馆评价的勾当。《老饕年鉴》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该当如何选择。

这是个政治公民与经济市民同时诞生的年代,在很多人的下意识里头,消费非但无罪,甚至还是自由的具体体现。当年的巴黎市民(至少是有资产的巴黎市民)还不像百年后波德莱尔笔下的“漫游者”那般怪异,毫无目的地在街上信步闲逛;他们比较接近我们现在都会闹区里头的“消费者”,把一张城市的地图看成是消费活动的潜在对象,每到一块街区,心里想的就是这附近有什么好玩好买好吃。从这个角度来看,整座巴黎便是一座大商场,难怪《老饕年鉴》最受读者喜爱的部分就是它的分区指南。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哈密传

    哈密传

    巴里坤的美食、伊吾的枣骝马、伊州的戈壁,哈密的一区两县因天山相隔,却催生出同一片时空中完全迥异的美景与风情哈密旅游文化指南戈壁上的绿洲——孕育哈密文化的摇篮哈密一城,尽在此书中。
  • 《三字经》说什么

    《三字经》说什么

    提起《三字经》,很多人都能吟诵出几句,但是极少人是真正懂得这部经典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儿童读物,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完善,现在的《三字经》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文化、哲学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古代的小百科全书,是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学习、钻研的知识普及读物,同时也可以作为当代人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起点和大纲。这本书出于向广大成年人普及并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语言简洁流畅,既包含了各个学科范围的小知识,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同时还加入了很多当代文化环境下新颖的事例对比和新鲜解读,更加耐人寻味。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热门推荐
  • 压级大佬系统

    压级大佬系统

    睡了一觉穿越成奴隶,还意外获得了系统——压级大佬系统在别家主角坐火箭升级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秦莫还在为突破筑基境而努力,这种憋屈的感觉你们造吗?不过,这个筑基境小修士,实力好像有点……强的过分!糟糕……他好像……是个大佬,而且,在他身后的那群人都是谁啊,怎么一个个都那么强!确认过眼神,我遇上了被钦定为主角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豪门恋爱日常

    豪门恋爱日常

    夜色撩人,夜店深处一片灯红酒绿。叶蔷薇微微勾唇,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妖艳而浓烈的烟熏妆,……
  • 娱乐大亨

    娱乐大亨

    扑街写手意外重生平行世界。新的旅途,从一名无人问津的电台主持人开始。电台收听率的保证,演艺界无冕之王。他是诗人,是作家,是歌手,他是娱乐大亨,是流行时尚的风向标。
  • 冷酷总裁风流妻

    冷酷总裁风流妻

    本文宠文+女强+温馨+伪姐弟恋。女主外表单纯内心腹黑,是腐女美男漫画界的神手,言情小说界的大神。男主外表冷酷却是绝对的专情郎。****咱直接剧情版简介哈!片段一一个穿着顶级婚纱的女人突然闯进顶级集团大楼,看得众人一阵眼花缭乱,这莫非是来强他们总裁结婚的情人??总裁下来了,那个穿着婚纱的女人直接扑过去声泪俱下:“乖侄子,救命啊,他们竟然逼我结婚,你说我怎么可以为了一棵大树放弃整片森林呢?”片段二夏千宠左环着一个美男的蜂腰,右搂着一个美男的裸肩,再盯着前面的裸男,很正经的道:“这样姿势好像没啥新意,腰再弯一点比较有刺激感……”某个纯情男站在门口看着客厅的这一幕,真是恨不得拿把机关枪来伺候这几个长得跟女人似的男人!片段三国际著名小提琴家在练习即将要演奏的曲子,一个女人叼着根油条指着他:“不行,你这姿势没一点儿技术含量的。”拉小提琴的姿势还要讲究技术含量?某男很好说话,又调整了个姿势。女人听着听着一把拽掉嘴里的油条暴跳起来:“靠!这曲子太好听了,是谁作的?一定要找个机会爆他菊花!!”“……为什么曲子好听也要爆人家菊花?”某男已经没有继续练习的心情了。“哎呀,不好意思哈,一时激动,职业病冒出来了呵呵呵……”片段五某男勾着魅人的笑容,压着那个一点儿危险意识都没有的女人:“你每天带那么多男人回来是要干什么?”“嘻嘻,漫画需要嘛,哈哈,说起来,他们真是超有爱的,哈哈哈……”喝醉酒的女人笑得诱人至极。“是吗?那那些牵着你约会逛街的男人呢?”“为了小说灵感亲身体验一下嘛,真是笨,这个都不知道。”“是吗?那你下一篇要写婚恋、姐弟恋、或者乱(河蟹)伦恋的吗?要不要也亲身体验一下,姑姑?”女主是男主没有血缘关系的大他两岁的“姑姑”,一个天天把BL美男挂在嘴边女人,左拥右抱那是常有的,美其名曰,这是创作需要。男主是跨国集团冷酷无情的商业总裁,一颗心却扑在神经大条的女主身上。这是一篇宠文,绝对的宠文。——本文夏弥洛童鞋由【弦夜绮罗香】亲客串~~!********推荐老羊的《重生校园之商女》地址:《重生末世之强女》地址:安想然的《重生豪门贵女》地址苹果很喜欢哦~推荐苹果完结V文《老婆不好惹》(宠文)地址:简介:有一天,商场上雷厉风行的面具美男遇上这样一个女人
  • 傲然盛放

    傲然盛放

    这本书可能没有什么特别,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我想把我所经历过的事情,我所有的想法,写下来。就像一扇窗,供人观赏
  •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

    历史戏剧《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讲述了罗马帝国时期凯撒征伐过程中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发生的种种故事,杰出的剧作家萧伯纳在《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里塑造了鲜明复杂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们妙语连珠的对话,以寄托萧伯纳的政治理想,讽刺当时欧洲帝国主义蔓延全球的动荡现实。《卖花女》里,伊莉莎应允了语音学家息金斯的实验,摇身一变,如出名门。萧伯纳借《卖花女》抨击了当时英国社会腐朽保守的等级意识。《卖花女》在1912年出版发行之后,立即获得成功,于1956年改编为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于1964年改编为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并获得八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奖。杨宪益译本充分还原了萧伯纳犀利而诙谐的语言风格,表现力极强。
  • 小麦苗桥梁书·稀奇古怪的人

    小麦苗桥梁书·稀奇古怪的人

    全文是由小女孩小妖的妈妈讲故事开始和收束的,这个智慧的妈妈在孩子遇到各种事情或者需要告诉孩子某些道理的时候总是编许多故事,在小妖的世界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人的形象。不但符合儿童的“泛灵论”,而且拉近了妈妈与孩子的距离,从小故事中感受善良、勇敢和温暖……作者用《一千零一夜》式的传统结构,用心中的爱和笔尖的温情,不但讲述出世间万物的烦恼和幸福,也呈现出生命的美和好。文中稀奇古怪的人虽然都是虚构出来的,但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比如鞋子人的故事,是女儿小妖喜欢穿“鸳鸯鞋”引起的,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提醒孩子要穿一只球鞋一只拖鞋出门时不要摔倒,但从另一个层面也在告诉读者并不是墨守成规的东西就是对的,尊重个性、尊从每个人的内心更重要。因为邻居家的大姐姐拒绝和小妖玩,小妖很伤心,妈妈编了一个能擦去人忧伤的橡皮人的故事来安慰她,通过这个故事也在告诉孩子不管是忧伤还是快乐,都是记忆的一部分,都值得珍藏……每个故事都有表面意和深层意,希望孩子在读到这些稀奇古怪的人的故事时,快乐开心,还能有所思考,有所成长!
  • 下一站幸福:幸福如沙漏

    下一站幸福:幸福如沙漏

    天王巨星,天才作家的终极PK!每个女孩子十八岁的时候都有梦,可是她的梦却早在她七岁的时候被人一起带走了。她的幸福是触不到的,她的爱是受过诅咒的。幸福就如沙漏般不断的从指缝间溜走。华丽的忧伤,沙漏般的爱情.....
  • 慕厉臻你喜欢我吗

    慕厉臻你喜欢我吗

    “柳小笙,你说你是不是眼神不好使居然看上了个丑男,和本少爷我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眼光竟然士到了这种程度,也是挺厉害的。我忍。。。。“柳小笙,居然还有人给你写情书,这人怕是已经瞎了,说不定脑子也瓦特了。我再忍。。。“柳小笙,你说本少爷怎么这么帅呢?简直是完美,你站在本少爷身边自卑吗?。。哦!太帅了”不行,我要忍。。。“柳小笙,由于本少爷太完美和别的女人谈恋爱简直是暴珍天物,虽然你丑了点,不过本少爷委屈点,收了你。。。忍,,忍,忍,,不行,我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