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400000009

第9章 目连戏历史概述(2)

九月间,适然有一班苏州戏子,持了一个乡宦赵侍御的书来托晁知县看顾。晁知县看了书,差人将这一班人送到寺内安歇,叫衙役们轮流管他的饭食。歇了两日,逐日摆酒请乡宦,请举人,请监生,俱来赏新到的戏子。又在大寺内搭了高台,唱《目连救母记》与众百姓们以玩赏,连唱了半个月,方才唱完。[12]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间西周生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写实性较强。小说描写明初正统年间,苏州已有专门唱目连戏的戏班去外地作商业性盈利演出,一次演出达半月之久,可见目连戏在苏州已有相当的历史。正统年间距元末仅七十余年,从戏班的职业化、演出规模及距宋元时间看,江南尤其苏州一带地区在宋元不仅存在着目连戏的演出,而且比较频繁,它继承并发扬了宋杂剧连演数天的规模,定然更加热闹。

明末清初人杨梦鲤在《意山堂集》中以联句形式记录了当时流传的莆仙戏传统剧目三十六种,中有《目连尊者》:

神呵鬼怒总无私,何故导师偏向当场饶舌;子孝仆忠均有本,谁知佛母翻从逆境现身。一念错即属轮回,从竺国渡亲,诚孝独推千古。万目观应宜猛省,藉梨园说法,菩提遍现十方。

这三十六种剧目,据念兹老师考证:“其中除《刘瑾》、《严嵩》两种,其余均是宋、元以及明中叶以前的南戏剧目。其中有些剧目不见于明代曲谱宫谱的记载,甚为特殊。”[13]不见于明代曲谱宫谱记载的剧目有《目连尊者》。这样,结合莆仙戏《目连救母》的形态特征,基本可以肯定《目连尊者》是宋元时候的南戏作品。从联句还可以看到这个剧的情节大略及演出效果。“一念错即属轮回”、“神呵鬼怒总无私,何故导师偏向当场饶舌”、“谁知佛母翻从逆境现身”,这讲的是刘氏一线,由于开斋破戒一念之差,堕地狱受诸般苦,遭神呵鬼怒,最终藉目连之力“翻从逆境现身”,脱离地狱升上天宫;“从竺国渡亲,诚孝独推千古”,对目连救母尽孝,给予极高评价;“万目观应宜猛省,藉梨园说法,菩提遍现十方”,演出是“藉梨园说法,菩提遍现十方”,通过刘氏故事让人“猛省”,达到劝善教化的目的。“万目观”说明这个剧在宋元时南戏演出已赢得了广大的观众,与北宋在汴梁以杂剧的形式演出一样,“观者增倍”,受人青睐。

总之,宋元目连戏演出为以后目连戏的兴盛,目连戏文化现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代目连戏演出之盛,宋元已现端倪,是宋元目连戏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明代目连戏演出与剧本

元末明初,杂剧式微,南戏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徐渭《南词叙录》说:

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然向风,宋词遂绝而南戏亦衰。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猥兴,语多鄙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题咏也。[14]

一种艺术的兴衰并不取决于皇帝个人的亲疏爱好,但徐渭这番话却正道出这一时期杂剧与南戏更替兴衰的客观态势。南戏此时亦不拘囿于南方,已推行到了北方,甚至在大都出现了专擅南戏的青楼歌伎。南戏呈复兴局面,气象一新。

明兴,乐惟式古,不祖夷风,程士则《四书》、《五经》为式,选举则七义三场是较,而伪代填词往习,一扫去之。虽词人间踵其辙,然世换声移,作者渐寡,歌者寥寥,风声所变,北化为南,名人才子,踵《琵琶》、《拜月》之武,竞以传奇鸣;曲海词山,于今为烈。而词既南,凡腔调与字面俱南,字则宗《洪武》而兼祖《中州》;腔则有“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四平”、“乐平”、“太平”之殊派。[15]

产生出了诸多的声腔剧种。明朝中后期是中国戏曲发展繁荣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出现了以杰出剧作家汤显祖为代表的众多的作家作品。

目连戏经过宋元的酝酿准备至明代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流布,从而形成与文人传奇并行的另一条戏曲发展路线,长期扎根于民间演出,充满朝气与活力,拥有了更多的观众,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呈现出兴旺繁盛的景象。郑之珍本的出现并非偶然。

一、“轰动村社”的演出

目连戏的兴盛是它在民间长期演出的积累。明代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劝善》中说:

全不知音调,第效乞食瞽儿沿门叫唱耳。无奈愚民佞佛,凡百有九折,以三日夜演之,轰动村社。

祁氏带有士夫偏见,却道出“全不知音调”的民间特征,并记述了目连戏在民间演出的情况是“轰动村社”。

《祁忠敏公日记·弃录》又记述了崇祯己卯(公元1639年)五月三十日的演出:

是晚柯村又演目连戏,竟夜不能寐。[16]

这可与《居林适笔》(公元1636年)五月初七日记述“里中举戏,观者如狂”相映衬。不仅演出频繁,“轰动村社”,在祁氏之前它就成了民间演出得到最佳反响、引起轰动戏曲的代名词。所以当《妙相》剧在民间演出得到观众青睐赏识时,“俗称为‘赛目连’,轰动乡社”。(吕天成《曲品·新传奇品》)将其演出轰动乡社的效果反应誉为“赛目连”。它说明明代目连戏演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作者为明清时人西周生撰写的《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描写明朝正统年间一班苏州戏子在华亭县演唱《目连救母记》,“连唱了半个月,方才唱完”。正统年为公元1436—1449年,这是见于小说记载目连戏在明代较早的一次演出活动,它比郑之珍《劝善戏文》早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次商业性的演出,演出达半月之久,是北宋杂剧演出时间的一倍。从这条材料看到的情况是明初中叶目连戏演出仍在扩展,其规模达半月之久让人惊叹不已。它也有助于证明北宋杂剧七、八天演出是连演、连台本戏,而非每日重复演出。由于有这条材料佐证,目连戏演出天数、规模变化发展的轨迹就愈益清晰了。能够培养演出半个月的职业戏班,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是不可想象的。元末明初江南苏州一带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加之有良好的目连戏演出基础,产生出了商业性盈利的目连戏职业戏班。

安徽南陵报赛酬神专演目连戏。民国《南陵县志》卷四载:

陵民报赛酬神专演目连戏,谓父乐善好施,子取经救母。王阳明先生评目连曲,曰:“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亦神道设教意也。[17]

王阳明即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创姚江学派(也称阳明学派)。今检《王文成全书》,未见王阳明评目连曲。“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这两句话也见于郑之珍《戏善戏文》卷下《开场》。如果王阳明确曾说过这两句话,那么,可能郑之珍是接受了王阳明的影响。

明前期北方民间戏曲演出之盛,近年在山西潞城发现的《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18],是有力的证据。《礼节传簿》为抄本,时间是“万历三年正月十三日抄立”,其演出必是明前期或更早的剧目。它共载录音乐、歌舞、队舞、队戏、院本和杂剧等名目达二百四十五个之多,从这个剧目可以看到明代前期北方戏曲特别是民间戏曲的演出活动是很兴盛的,不因元杂剧的衰落而走向寂寞。这种民间戏曲的演出与当时的宗教祭祀活动、原始民俗遗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民间戏曲的显著特点,北宋演出《目连救母》杂剧已然,以后的演出保持了这一传统,并有发展。“礼节传簿”,是记载当地迎神赛社活动的祀神礼节程序。唱的戏总称“队戏”,包括队戏(又可分为正队戏、供盏队戏、哑队戏三种)、院本、杂剧和清戏等。[19]供盏队戏有《目莲救母》,哑队戏有《青铁(提)刘氏游地狱》。由于当地的迎神赛社活动是定期的,因而决定了戏曲的演出也是不断的。队戏目连戏与南戏目连戏不是一个系统,属于杂剧院本之流,形式短小,却与南戏的发展南北并行不悖,共同造就了明代目连戏演出的兴盛。

湖南目连戏是明初随着弋阳腔而传入的,并成为辰河高腔的主体剧目。辰河目连演出与地方酬神活动密切相关,它的这一特点一直被相沿下来。发展到明末,辰河目连已“预期演唱四十八本目连戏曲”。泸溪县浦市镇旧有浦兴古寺,寺前有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石碑,上刻碑文“浦兴古寺为阖市礼佛圣地,每年中元节,内修盂兰盆会,超度伤路亡魂,使生轮回天界,免得孤魂流离,俾建善姓,因果圆满之日。高挂郗氏幢旌,预期演唱四十八本目连戏曲,忠孝节义,普劝善缘”。[20]目连戏演出在明末即已发展至“演唱四十八本”的规模。

二、雨后春笋般选本

嘉靖、万历年间,福建、江西、江苏等地出现了大量的戏曲选集刊本,其中不少的选本都选有目连戏。如明代徐文昭编辑《风月锦囊》收《尼姑下山》、《新增僧家记》二出。明代黄文华选辑《词林一枝》,末印“万历新岁孟冬月叶志元绣梓”,收《尼姑下山》一出。黄文华编《八能奏锦》,末印“皇明万历新岁爱日堂蔡正河梓行”,卷三有《尼姑下山》剧目,卷五有《元旦上寿》、《目连贺正》剧目,惜《尼姑下山》与《目连贺正》内容原缺,但与郑之珍本比较,《元旦上寿》一出,曲调几乎完全一样,唯郑本“尾声”前多了几句曲词。《歌林拾翠》为“岁在己亥吉月金陵奎壁斋梓”,选《花园发誓》、《诉三大苦》和《六殿见母》三出。明代刘君锡辑《乐府菁华》,万历庚子(公元1600年)书林三槐堂王会元刻本,选《尼姑下山》(《尼姑下山求配》)、《僧尼调戏》(《和尚戏尼姑》)二出。明代熊稔寰编《徽池雅调》,明万历间福建书林燕石居主人刻本,收《刘回(四)真花园发咒》一出。明代程万里选《大明春》,万历间福建书林金魁刻本,卷五选《罗卜思亲描容》、《罗卜祭奠母亲》(此出文原缺)。明代胡文焕编《群音类选》“诸腔类”选《尼姑下山》、《和尚下山》、《挑经挑母》和《六殿见母》。《歌林拾翠二集》选《花园发誓》、《诉三大苦》和《六殿见母》三出。这些单出都是据当时演出挑选出来的,曲词与郑之珍本基本相同,刊本均为嘉靖、万历年间,时间或在郑之珍本前,或在郑之珍本后,地域则为福建、江西、江苏等地。这说明类似于郑之珍本规模与程度的目连戏演出不是安徽一地一处,而是各地多点演出的共同兴盛。明代万历间福州藏书家徐《红雨楼书目》卷三“传奇类”就有《目连记》。明代众多戏曲选本的刊印,是当时戏曲演出兴盛的标志。目连戏的大量被选辑,说明其演出之盛和影响之大,已受到文人士夫的重视,超越了民间范畴。

三、“愿三宵毕”之改编

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从其自序时间看,完成于“万历壬午孟秋月”,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不久刊印问世,在当时及后来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徽郡各县,每逢夏历闰年,均有所谓目连班者,纷纷演唱”,致“支配三百年来中下社会之人心,允推郑氏”。(《民国祁门县志·艺文考》二〇)

郑之珍,字汝席,号高石山人,安徽祁门人。生于明正德戊寅(公元1518年),卒于万历乙未(公元1595年)。《清溪郑氏族谱》称:

博览群书,善诗文,尤工词调。郎中叶宗春称其文如怪云,变态万状。高才不第,时论惜之。

与《民国祁门县志》“弱冠补邑庠。性至孝,在诸生中英气勃勃,自负文武全才。喜谈诗,兼习昊歈宋词奥旨,一于调笑中发之。既困于场屋,不获伸其志,乃思以言救世”的记载相符合。《劝善戏文》是郑之珍据目连救母之事编写的。郑氏自序云“时寓秋浦之剡溪,乃取目连救母之事,编为《劝善记》三册。”胡光禄《劝善记跋》说:“暇日取《目连传》,括成《劝善记》三册。”戏文卷首亦称:“新安高石山人郑之珍编。”显然是根据民间演出本改编的。并且,据郑之珍本内容情节前后的伏设照应,与其他民间演出本的比较[21],以及郑本前的目连戏演出时间规模等综合因素来看,郑氏的改编整理,主要删减枝蔓,润色文辞。这种删减压缩的愿望在剧本结尾也体现出来了:“目连戏愿三宵毕,施主阴功万世昌(卷下《盂兰大会》)。”郑氏的改编受到人们的欢迎,并迅速流传开来,“好事者不惮千里求其稿,赡写不给,乃绣之梓以应求者”。(胡光禄《劝善记跋》)

郑氏改编本的出现,扼制了民间无日无夜、无休无止的演出势头,实际上在当时起了一种约束、规范的作用,因而多为人宗依。至祁彪佳、张岱生活的明末,目连戏多是做“三日夜”的演出。

郑之珍《劝善戏文》是明初中叶及宋元目连戏蓬勃演出的必然产物,是整个明代目连戏演出兴盛的标志。

四、与传奇辉映曲坛

明代目连戏演出出现兴盛局面,从南到北,从乡村至城镇,无论南戏或杂剧系统,都有演出。剧本选集的大量刊印是其兴盛的一个标志。万历年间郑之珍改编本的问世,亦是明代目连戏兴盛的产物。明代目连戏的兴盛可以代表这一时期民间戏曲的演出发展,它与文人传奇创作共同造就了明代戏曲的繁荣局面。如果说文人传奇以万历年间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代表,民间戏曲则以同一时期郑之珍改编的《劝善戏文》为标志。

同类推荐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艺术故事总动员

    艺术故事总动员

    《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在章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大师,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青少年朋友领略这些大师的个人魅力。海明威的传奇人生让人们领略了硬汉精神,贝多芬的艰难创作之路为人们奏响了英雄交响曲,浪漫天才毕加索的爱情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天才的另一种人生,鲁迅在黑暗中的孜孜求索、千锤百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民族魂……艺术家是艺术的诠释者,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正是其理念的集中体现。意志的较量《老人与海》、迷人的《蒙娜丽莎》、天下行书《兰亭序》、的雕像《大卫》、超凡的游历《神曲》、美好绮丽的《安徒生童话》、强悍的命运之音《命运交响曲》……这些被发掘出的艺术瑰宝,将在《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第二章为青少年朋友做详尽介绍。
  •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有句话流行了很久,看电影,不如看影评。作者在本书中用独道的眼光和语言诠释了N个超级电影,这其中,或许有你格外熟悉的,也有你格外陌生的。比如《街区男孩》《不伦之恋》《爱欲之果》《大逃杀》《年少轻狂》《我偷窥所以我存在》《一个都不能少》《赶尽杀绝》等等……就如《赶尽杀绝》真正满足了男人内心狂野的YY,杀杀人,做做爱,杀的是坏人,上的是美人,夫复何求?作者解析的或许不是很经典,但话少,不啰嗦,一针见血。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热门推荐
  • 贫民窟少女

    贫民窟少女

    明朗少女努力生活,幸遇友情,自我觉醒。摆脱原生家庭阴影,上演现代灰姑娘爱情童话
  • 娘子这拜堂可要慎重

    娘子这拜堂可要慎重

    莫测红尘吉凶,剑指深情不恭,归去复来,三秋一梦!梦零落,天堑势惊鸿,只道天意弄。十五岁,心怀不轨的少女,为报师恩,孤身入缥缈,只为那人心中物,得偿所愿却深陷长情暖愫。三年下山,渺渺薄笺随风而逝,与他彻底断往事种种。又是三年,拜堂之际,那人徒然至,道了句:“娘子,这拜堂可要慎重,一不小心,你就重婚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异界的若逸

    在异界的若逸

    这是个神奇的异界,这里的某些人们仿佛都有各种神奇的异能。我们的主人公也有着某种特殊的能力。我们的故事从我们的主人公穿越到这个神奇的异界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是魔帝无限嚣张

    我是魔帝无限嚣张

    一代魔帝重生,获杀戮之剑,重修不死魔帝诀!这一世,誓要随心所欲,无限嚣张!
  • 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我家娘子是欧皇

    我家娘子是欧皇

    穿越成侯府千金,本以为是锦衣玉食自由飞翔的日子,结果坐拥两千亩地,二十个店铺的侯府却穷到已经吃到了大半年酱菜。真是拿着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走开,让我来。李好秀接过侯府,唰唰唰就成了锦州城超超超有钱的人。第一杀手,她养!某国将军,她养!临国太子,她养!九州帝王,她养!成亲?成什么亲啊,是美男不好看了,还是美男不听话了,要多想不开才成亲啊。某美王勾了勾手指:“成亲吗,美色为聘。”李好秀眼冒火花:“成,马上成。”真香QAQ。
  • 战神爱妃你别跑

    战神爱妃你别跑

    熟读兵书三百部,不会领兵也会打。南翼国镇国大将军府的大小姐,诗书不成,兵法不行,武功不济,刁蛮任性,人人摇头。现代某高校国文老师的顾青禾,聪慧狡黠,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她。什么?老爹是个功高震主的草包?什么?姨娘老是背着使坏?什么?七皇子没事找茬?什么?贴身侍卫身份不明?这些统统不是问题,作为新时代五好青年,她顾青禾,端的是出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上的了战场,斗得了姨娘,打得了皇子,勾得了侍卫。切看她如何在南翼国翻云覆雨,成就一代女战神。
  • 云水瑶歌

    云水瑶歌

    初见,他倾城一笑,揽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许便好。”某女无语,决定一掌拍飞之!本以为再无交集,她却被他纠缠到底。“宝贝儿!”某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