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400000004

第4章 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与衍化(2)

第二节 变文与目连救母故事衍化

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于佛教传说,唐代前后这一故事随波逐流、波涛起伏,进一步发展衍化。

中国文学艺术发展至唐,臻于昌盛,诗歌、散文、绘画、书法诸方面的造诣和成就,都是前所未有的。唐代文艺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向就是世俗化,文艺的题材内容、文字语言、视野对象大都转移到世俗社会,转移到日常生活。正如有人所论述的,唐诗之最要精神,在其完全以平民风格而出现,以平民的作家,而歌唱着平民日常生活之种种情调与种种境界。纵涉及政府与宫廷的,亦全以平民意态出之,那五万首的唐诗,便是三百年唐代平民社会之全部生活之写照。[6]

佛教自汉魏由印度传入,经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和巩固,至隋唐得以繁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盛行于晚唐五代的中国佛教禅宗就是如此。四世纪末年月氏人昙龠等人输入“转读”之法,已使晦涩难解的佛教深入民间。至中晚唐,俗讲在寺庙里流行已广,唐赵璘《因话录》文淑僧者“聚众谭说”“听者填咽寺舍”的记载每每为论者所引。日本僧圆仁入唐,著《入唐求法巡礼行纪》,亦屡纪俗讲。俗讲不仅在长安,各地寺庙民间社邑亦频繁举行,流行极普遍。而变更了佛经的本文的俗讲,是为敦煌发现中之变文。[7]敦煌变文中有关目连救母故事的有:《目连缘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变文》和《盂兰盆经讲经文》[8]等。

目连故事随佛教进入中国后,其地位与影响在发展中愈益彰著。《洛阳伽蓝记》卷五“城北”记载:

至瞿罗罗鹿见佛影,入山窟十五步,四面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以手摩之,唯有石壁,渐渐却行,始见其相。容颜挺特,世所希有。窟前有方石,石上有佛迹。窟西南百步,有佛浣衣处。窟北一里有目连窟。[9]

北朝佛教盛行的时候,佛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连在中原业已占有一窟。北朝如此,南朝更甚。南齐高祖萧道成,常于七月十五日送盂兰盆往诸寺中,供自恣僧。[10]梁武帝萧衍“溺于释教”在历史上是出名的,武帝于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开设盂兰盆会,大开斋筵,广修盂兰盆供,供养十万众僧。[11]北齐颜之推以儒家传统思想作为立身治家之道,所撰《颜氏家训》被后人视为范示而遵依,该书卷七“终制弟二十”嘱言其儿辈:

四时祭祀,周礼所教,欲人勿死人其亲,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杀生为之,翻增罪累,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苦,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12]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按《盂兰盆经》有“七叶功德,并蟠花、歌鼓、果实送之。”盖由此也。[13]

盂兰盆会因为提倡报恩孝亲,容易为中国人所接纳,至颜之推生活的时期,这项佛事活动已纳入中华民族民间祭祀、超荐祖先亲人的仪礼活动中,目连故事随之深入人心,为人熟知。

唐代,盂兰盆供更为奢丽。高宗时“国家大寺,如似长安西明、慈恩等寺……(皇室)每年送盆,献供种种杂物,及举盆、音乐人等,并有送盆官人,来者非一”[14]。“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作《盂兰盆赋》(《旧唐书·杨炯传》)铺排夸耀宫中出盂兰盆之盛,韩谔《岁华纪丽》称是“广为华饰”(卷三)。中晚唐时,目连故事在士夫文人中流传已广,致张祜将白居易《长恨歌》诗句譬喻为《目连经》。[15]并且,目连地位迅速上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

过去世中,有一罪人,顶上常被热铁轮旋绕。问目连言,只为前生不孝父母,出来形状堪惊恐,见者皆言业障重;热铁轮于顶上旋,不论时节常疼痛。……佛交浊世男兼女,成长了真须孝父母;暮省朝参莫但(惮)劳,温床枕扇无辞苦。莫道耶娘怨恨生,承旨侯(候)颜交得所;不但人皆赞叹君,兼交贤圣垂加护。恭承侍养返心安,孝顺名应世上传;书内曾参人尽说,经中罗卜广弘宣。[16]

俗讲中目连仿佛要成孝的化身,问言孝事,与孔子门徒、大孝子曾参参差并举。在汉化俗化过程中,目连地位扶摇而上,步辇儒家崇敬的孝子之后。

变文是佛经目连救母故事的进一步衍化,是目连故事唐代世俗化最具代表性、最完整的例证。从佛经到变文可以看到目连故事汉化俗化的衍化轨迹。

一、姓名的变化。姓名变化,正是两种文化交融衍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唐释元应《一切经音义》卷六“目连”云:

上莫鹿反,下巨焉反。或言“目伽略子”者,讹也,则正言“没特伽罗子”,或云“毛驮伽罗子”,此乃从母为名。“没特伽”,此云“绿豆”;“罗”,此云“执取”,或云“挽取”。本名“俱利伽”,或言“拘隶多”,此从父名也。旧云“俱律陀”,不正也。[17]

又宋释法云编《翻译名义集选》云:

“目犍连”,正云“没特伽罗”,此云“采菽氏”,姓也,字“拘律陀”,树名也,其父母祷树神得之,因以为名,神通第一。[18]

两书解释略有异同,但目犍连为采菽氏或执取绿豆之意不差。《佛说盂兰盆经疏》说:“此人姓大目犍连,唐言采菽氏。彼国上古有仙,常食绿豆,尊者是彼之种族也。”该书并引《法华疏》云:

梵语摩诃没特伽罗,大目犍连也,此云大采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菉豆而食,因以为姓,尊者之母是彼种族,取母氏姓而合其名,从父本名俱利伽,亦云拘丽多。旧名俱律陀讹也。

据此来看,菽、菉豆是古印度人喜食之物,因以为种族之姓,目连母亲属这一种族,故以种族之姓为目连之姓。这种以一样喜食之物来命名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给人以亲切、纯朴之感,正如“罗卜”之于中国人。

佛经中目连俗字拘律[19],或是拘律陀[20],至变文完全改变了。“在俗未出家时,名曰罗卜”(《救母变文》),“贫道少生,名字号曰罗卜”(《目连变文》),“唯有一儿,小名罗卜”。(《目连缘起》)。去掉了异族洋味,变成具有浓郁民间生活气息的中国的“罗卜”,“罗卜”的由来与古印度国菽豆、菉豆的由来一样,都是民间喜食之物,与民间劳动生活息息相关。[21]它不仅仅是名字符号的异地更替,在名字的后面往往还有民族文化的具体内涵。

目连父亲名字亦值得注意。在佛经里目连父母没有名讳,至变文“阿耶名辅相”(《救母变文》),目连“阿耶”始有辅相的名讳。按辅相一词,佛经中屡见不鲜[22],但辅相是官名,而非人名。《杂宝藏经》卷三《辅相诡媾缘》:“迦尸国中,有波罗城,有二辅相,一名斯那,二名恶意。”辅相即宰相。[23]《魏书·卫操传》:“桓帝嘉之,以为辅相,任以国事。”《杂宝藏经》译于南北朝时,与《魏书》所记时代正合。佛经中之辅相,往往聪明巨富,心乐佛法,而他们的妻子却“愚痴邪见,不信三宝”,这与目连父母情况相似,也可能目连父亲曾做辅相之官。《佛说盂兰经疏》称目连“是王舍城中辅相之子,时人贵其种所以称其氏。”总之,发展至变文,辅相成了目连“阿耶”的名字,目连父亲有了姓名。但中国似乎不大见有姓“辅”的,而“辅”与“傅”谐音,其进一步的衍化就是以后的傅相,“傅相”是在进入戏曲后完成的。员外姓傅,又有了一个中国姓氏,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从“傅相”一词的衍化,也可看出目连救母故事中国化、世俗化的轨迹。变文的衍化还是初步的,当然这不仅因为“辅”未变成“傅”。

目连之母称青提夫人或靖提夫人,无姓,进入戏曲后称刘青提、刘四真、刘氏四娘等。

二、救母报恩思想。目连救母与中国传统儒家孝亲思想是契合一致的,这也是目连故事在中国能够流传、受欢迎的原因所在。变文目连故事的思想已经发生变化,已纳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之列,与孝子董永、郭巨、孟宗、王祥等相提并论,虽然识心见佛,强调布施,敬信三宝,而在根本上是立足于儒家文化土壤。不仅母亲身亡,目连“三年至孝”遵循儒家礼仪,更主要的,“思忆如何报其恩德,唯有出家最胜”,出家降为实现报恩孝亲目的的手段。上天入地,也不再是用以显示神通,而是为了表现其救母的意志和毅力。这在后来的目连戏表现得尤为突出,感人至深。报恩孝亲既可以救母脱离地狱,还可以“一往迎亲忉利天受快乐”。

三、佛经救母梦幻迷离。目连起落于天佛和地狱两个极至世界,目连一出现已经“得道”、“得六通”,能以道眼“观视世间”,往返佛与饿鬼之间,救脱母亲,完全离开了现实尘世。然而唐代的变文却将佛经描写的神话世界转换至人间,并以人世凡尘为故事起带,敷演人、神、鬼三人世界,将一个虚无缥缈的迷离故事改变成一个鬼神夹杂、奇异浪漫的传奇故事,从而贴近了人世生活,为众多的观众所喜爱。目连在变文中已不是释典上的神衹,而是一位回归人世,具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斗争意志的人物。

此外,目连变文情节奇特,气魄弘伟,想象力丰富。这一故事在佛经里比较简单,不很完整,至变文,才使这一故事自成起讫,首尾完整,敷演出洋洋长篇。如郑振铎所评价:“唐人的《大目犍连变文》在其间,虽显得幼稚、粗野,而其气魄的伟弘,却无多大的逊色。”[24]作为对民众传教的工具,变文语言是半白话,韵散相间,诗文结合,逐段铺叙,有说有唱,堪称口语说唱文学之祖,对后世影响甚大。

是变文真正启开目连故事走入世俗的那扇门,奠定了后世目连戏的基础。

第三节 目连与地藏源流关系

目连与地藏的关系问题,是目连文化研究深入的显现。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一些学人的关注和探讨。这种探讨,有的较为慎重和稳妥,如其标题所示:《论川剧目连受封地藏王之缘起》[25];有的则遵循这样一条“逻辑线”:“地藏的前身曾经是女性,目连的后身是地藏,目连于是是女性,婆罗门女、光目女就是女目连”。[26]“目连的法名就叫做地藏。”[27]将目连等同于地藏王,把一个原本不十分复杂的关系复杂化了,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其实,目连与地藏的关系,不仅在印度佛教典籍中昭昭然,东渐华夏后,在民间的作用和地位也自有别,二者不同的演绎发展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不相同的。“合二而一”趋向是一种文化因果,而非“历史”真实,更非目连等于地藏的依据。

地藏,梵文Ksitigarbha,音译为“乞叉底蘗婆”。《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得名“地藏”。地藏菩萨在过去很多世中,曾为长者子、婆罗门女、国王、光目圣女,多次发誓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28]“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29]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有关地藏菩萨的经籍主要有:佚名译《大方广十轮经》(附《北凉录》)十卷,隋菩提登译《占察善恶业报经》(又名《地藏菩萨经》)二卷,唐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善无畏等译《地藏菩萨仪轨》等。在中国,地藏与观世音、文殊、普贤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

《地藏菩萨本愿经》有地藏在过去世时,为婆罗门女、光目圣女救母故事二则。“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云: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舞台美术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当代舞台美术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舞台美术应属于相对偏远的学科,却又有悠久的历史。曹禺先生指出,“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通俗地对其作了艺术定位,又辩证地建构了与戏剧舞台的关系。本书以不同的学术视角,对当代舞台美术的创造,进行了整体性的剖析、读解,折映了当代舞台美术的生命状态、生存空间和未来前景。全书基于作者的创作实践,有论有述,史论并举,对当代戏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世界美术与绘画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美术与绘画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戏剧理论史稿

    戏剧理论史稿

    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是余秋雨先生的首部学术著作,也奠定了他在戏曲界的地位,为日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打下了基础。
  •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

    这是一本由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策划编纂的讽刺影评“吐槽大会”,以小词条形式收录人们对类型片陈腐俗套的幽默吐槽。本书包含一千多个毒舌小词条和四篇文章,是三十年来各国观众、影评人甚至影视公司高层人士犀利调侃的结晶。几乎所有好莱坞类型片烂梗和商业操作伎俩都没能逃过本书的“攻击”,惊悚片《本能》《致命诱惑》、动作片“虎胆龙威”系列等更是频频“中枪”——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让电影创作者冷汗直冒、谋求创新,让影迷明辨高下、大呼过瘾。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热门推荐
  • 橙子味暴躁少年

    橙子味暴躁少年

    本文是重生文,但不是复仇的。有甜有虐,不小白。————————————————————言笑和顾城谈了两次恋爱,被他的三心二意伤透了心,觉得自己遇上了渣男。后来顾城跨越千里找到她,疯狂追求她,言笑还是拒绝了。直到车祸发生时顾城把她护在身下,言笑动摇了。年少的我们对待感情都是幼稚的,小气的。若是再来一遍,我们又会是什么结果?言笑晏晏,一顾倾城。
  • 机械与细胞

    机械与细胞

    触手长达百米的北海巨妖、环绕大陆巡游的利维坦、双翼遮天蔽日的巨鸟席兹、高度超过万米的世界树……传说中的生物们在黑暗世纪后纷纷涌现,与这些庞然大物相比,人类弱小的不堪一击。少年将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 你比想象中更强大

    你比想象中更强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读本,以“挖掘自身潜能”为主旨,从人类思维、性格、潜意识、语言、想象力等多个方面着手,揭示人类潜在的巨大能量,历数潜能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影响,在了解潜能的基础上,具体讲述开始潜能的20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守住内心的“本我”,收集潜意识的力量,提升勇气,实现梦想。
  • 神脉上的铁匠铺

    神脉上的铁匠铺

    【重生】【异世】【玄幻】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龙渊、泰阿、工布……铸剑大师欧冶子,一直在追寻着更高的锻剑之法;神脉上的世界,他早已经习惯了重生;一个小小的铁匠铺,又一个新的世界……=============新书上路,求收藏关注!
  • 穿越之农门俏娘子

    穿越之农门俏娘子

    荆谷灵醒来的时候在花轿上,清醒过来的时候在新房里。爹娘不爱,为了一亩地把重病的她嫁给村里的‘天煞孤星’。灵魂穿越而来,荆谷灵不理会那些闲言碎语,带着自家汉子发家致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

    科学一个神圣的词,一个让众多人前仆后继的领域,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里涌现出多少巅峰造诣的科学家。希波克拉特斯一个被柏拉图称为“科斯岛的神医”、被亚里士多德称为“伟大的医生”,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呢?阅读本书,走进那些巅峰造诣科学家们的成长历程,让我们于他们的成长中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姜家有娇女

    姜家有娇女

    姜姝雅是现代的知名服装设计师,更是双面秀技艺的嫡传弟子,却因体质十分孱弱,早早的便去世了。可是没想到胎穿到了一个不知名的玄幻世界,依然生在姜家,只是这个姜家不太一样……母亲性格温柔体贴,护短的时候却战斗力爆表。权势滔天的父亲对任何人都没个好脸色,在家却是个女儿奴。姜姝雅表示:这辈子不嫁人,也可以安心做个身体健康的米虫啦!可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此生注定会因一人改变……
  • 嫡宠狂妃

    嫡宠狂妃

    没想到她却是一位被望门所弃的嫡女。好在命好,重归名门。仍旧继续骗吃骗喝,兼骗财骗色。小日子过得繁花似锦,多彩多姿,谁知有人就是见不得她过的好……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找碴!左面是继母,右边是庶妹,后面来夺嫡,前面有溅男。精彩片段:聊八褂,解刨他们隐私,是一项古今中外,老少皆爱的茶余饭后娱乐活动。这不,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爆出一个热门话题:睿王把相府家那位被弃多年的嫡长女强上了,还有了……“这个女骗子说谎也不打草稿。咱们睿王可是大西帝国三皇子,世上最俊美,最清高,最傲气的一位。”路人甲。“就是啊,咱们睿王只要一开口,多女孩人主动献身。怎会对一个发育不良的黄花菜出手,闹出「人命」后还赖帐。”路人乙。“王爷说了与她无瓜葛,不曾见,不曾识,不曾有交集。别说一夜春宵,就连一盏茶的相处时间都没有过。这样他是要怎麽让这女人珠胎暗结?”路人丙。
  • 1日记猫与鸦

    1日记猫与鸦

    一个疯子来接我,带着蛋糕和鲜血。他微笑着亲吻我,未来不容我活着。我紧紧拥抱着他,在死来临前起舞。弱者只沉默哭泣,爱人早冰冷许久。有人冷漠着观望,有人绝望着等死。命运一直在提醒,未来不要我活着。神啊听不见祈祷,他不知何为悲悯。天使离开了人世,恶魔爬上了地表。疯子一直在说着,世界一定会美好。周日不需要高尚,这是最恶的一天。明天不需要杀戮,这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