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3100000003

第3章 从“五四”“启蒙”中继承什么?(2)

“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的性质是什么?要向什么方向发展,本来是很清楚的。但是,前些年,特别是所谓“文化热”以来,却被搞得模糊起来。虽然有些人也打着继承“五四”传统的旗号,而他们所鼓吹的,则是同“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根本对立的东西,这就向我们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究竟从“五四”继承什么?在这方面,历史是无法回避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的。因为正是这篇光辉著作,深刻地总结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科学地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以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真理的光芒,照耀着中国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和方向。今天我们重读《新民主主义论》,仍然能够感受到那历史唯物主义的巨大说服力,以及中国无产阶级必胜的磅礴的气势。而五四运动正是他所科学论述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毛泽东同志首先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他指出:

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作为统治的东西来说,这种社会的政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

为了改变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政治、经济、文化现状,150多年以来,曾经有多少志士仁人奋起反抗、起义、改革,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政变,以至辛亥革命。我们的先辈们,都曾向西方,甚至日本学习,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8]终于世界形势起了剧烈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俄国无产阶级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它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连孙中山先生也转而“以俄为师”,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孙先生和他所代表的苦难的中国人民,一齐被‘西方的影响’所激怒,下决心‘联俄联共’,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奋斗和拼命,当然不是偶然的。”[9]这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10]毛泽东同志对五四运动的科学的分析、科学的评价,难道不早已被中国革命和历史的发展所充分证明了么?如果中国人民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在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能有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吗?即使从“五四”以来新文化的发展来看,那占主流地位的,难道不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而是资产阶级文化?

历史的实践证明,在“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则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中国,而葆其美妙之青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这样概括了“五四”以来新文化的发展: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由于中国的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这支生力军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政治学方面,在军事学方面,在历史学方面,在文学方面,在艺术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电影,是音乐,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

尽管如此,中国当时的革命任务,还只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因而,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只是起着领导作用,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条件,所以共产主义宇宙观,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也只是起着指导作用。

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同志概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第二,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的。

第三,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但是,毛泽东同志也特别强调指出:“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11]

自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残酷统治下,中国无产阶级所领导的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斗争,也正像中国无产阶级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斗争一样,经历着无数的艰难曲折,前赴后继,流血牺牲,而并不像有“金元和指挥刀”庇护下“特种学者”那样,可以任意谈他的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主义”,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和“纯粹个人主义”。中国共产主义的伟大先驱者,被誉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不就为了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壮烈牺牲在封建军阀的屠刀之下了么!在《新民主主义论》里,“五四”以来的文化革命,曾被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即1927至1937年的“左翼十年”。这十年,也正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五四”以来那支有着“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的文化生力军,“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的时期,同时,这又是两种反革命“围剿”和两种革命深入的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分析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时指出:“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这两种‘围剿’……其残酷是举世未有的,杀戮了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青年学生,摧残了几百万工农人民。从当事者看来,似乎以为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是一定可以‘剿尽杀绝’的了。但结果却相反,两种‘围剿’都惨败了。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红军的北上抗日;作为文化‘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1935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

在文化“围剿”中,被杀戮的,就有著名的“左联五烈士”(李伟森、柔石、白莽、胡也频、冯铿)。鲁迅围绕着这次烈士死难事件,曾写下过六篇充满悲愤控诉的纪念文章:《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白莽作〈孩儿塔〉序》、《写于深夜里》、《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充满豪迈气概地写道:“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的同志的鲜血写了第一篇文章。”鲁迅还具体说明了这时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启蒙”的意义:因为那时的中国劳苦大众,“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而知识青年意识到自己前驱的使命,便首先发出战叫”。的确,这种启蒙的“战叫”,是和资产阶级的“天赋权利”—“纯然个体主义的自由、独立、平等”相对立,因为它是要“启蒙”人民和民族首先争得解放和生活的基本权利。然而,是谁“阻碍”了“天赋权利”的传播,是左翼文化战线吗?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那时国民党统治区正处于被“围剿”、力量还不大的“左翼文化”,怎么成为资产阶级个体主义宣传者的阻力呢?而且所谓“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在“五四”前后是那样时髦,为什么在“救亡”的战叫中,就销声匿迹了呢?还是那句老话,这是因为这种抽象的空洞的口号,在中国现实斗争中起不了什么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腐化,已经无力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五四运动的发展,分成了两个潮流,一部分人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是共产党人和若干党外马克思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另一部分人则走到资产阶级道路上去,是形式主义向右的发展。”[12]从文化上讲,那主潮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它继承了“五四”的“启蒙”,而又发展了“五四”的“启蒙”。毛泽东同志热情赞扬鲁迅是“五四”以来“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又是在30年代国民党文化“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是的,一切新生的事物,总是难免有缺点的,何况还是在白色恐怖中发展起来的革命新文化。无论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还是“左翼十年”的救亡的“战叫”,都有它们时代的历史的局限,但它们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潮流的主导方向,却无疑是正确的,历史已记下了它们的光辉的一页。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特别是《新民主主义论》有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正是对从“五四”到左翼这20年革命文化发展的科学的系统的总结,而这科学的、系统的总结,又指引着革命新文化从胜利走向胜利。它的不朽的历史功勋是不能抹杀的。而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文化也一定要向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怎么能离开以往的革命文化基地呢!前面所引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不正是毛泽东同志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理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新发展么?

五四运动的伟大作用,“五四”以后革命文化的发展,本来已为胜利的实践和历史的必然所充分证明。不料在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前后,在历史评价上却出现了所谓“双重变奏”。有的人要求要“在今天崭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对历史和现实的清醒的自我意识”,以便“能使‘五四’的交响乐章重新奏起,重新开展为全新的雄伟乐曲”。在他看来,妨碍这“全新”的,不只是“毛的讲话(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统治了中国现代文艺实践和理论三四十年”,而且包括“五四”以来的革命。“历史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总要以牺牲来换取前进。中国革命的道路既然是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一切就得服从于它,并为此服从而付出代价。值得注意的倒是,传统实用理性的文化心理构架使广大知识群安然地接受了和付出了这一代价。”是什么被“牺牲”了?为什么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的“前进”会“付出代价”?把话说清楚一点,也就是说,中国革命文化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是历史的谬误,而中国文化“知识群”走了“安然”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也是付出了自我意识的牺牲的代价。

如果在这“救亡压倒启蒙”论的表面还遮盖着一层“用牺牲换取前进”的外衣,那么,在“新启蒙”论者那里,则连这层外衣也剥去了。在他们的“新思维”里,“五四”以来,中国进步的文化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中国人民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启蒙,走了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下解放自己的路,是走错了。他们说:“另一些启蒙者(指共产主义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脱下皮鞋,穿上草鞋,走向农村,走向山头,去变革农村的土地关系,变革农村财富的占有与分配状况,领导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村大变动,但是,结果,他们倒成了小农文明的代言人,成了国民性改造的顽强阻力”。

同类推荐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批首推47卷。
  • 美术评论及其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评论及其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行政、编辑工作之余所写评论文稿《形象化的能手》、《当代美术片论》与《当代美术家解述》等书的重点篇目的合集,并有作者的水彩画、彩墨画与速写多幅。该书是作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成果体现,既有对近现代著名美术家,和中青年很好作者创作与理论成就的论述,也有对各时期创作热点问题的短论,以及对亲友的怀念文章。
  •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近年金元清戏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共选取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图书绪论等三十余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研究对象历史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对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戏曲的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部分,汇总了作者从宏观角度入手表达戏曲发展反思的文章,谈古论今,见解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作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是一部体例严谨、见解精到的学术专著。从金院本、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阐述,更有精彩剧本的大段佐证,更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热门推荐
  • 顾少的腹黑妻

    顾少的腹黑妻

    她,曾是华国第一公司——“温氏集团“的下一任总裁,她的母亲却在十八年前死于车祸,十八年后,她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为拯救公司的危机,她从国外赶回来奉旨成婚。他,是华国最年轻的总裁之一,仅用五年的时间就将手下公司运营成华国第一公司,而他却突然接到父亲的旨意——与素未谋面的温氏大小姐结婚。本是一场没有感情的政治婚姻,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而她母亲的车祸,是否真是意外?父亲为何突然病危?这一切的背后,又是谁在操纵?本文男强女强,全程走向高甜(中间有些许苦虐,但苦尽甘来~)喜欢的小可爱就加个收藏吧~?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的成长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从牙牙学语、缓慢爬行到会认出爸爸妈妈、蹒跚走路,再到学会摆弄玩具、做游戏、独自过马路、乘车、骑车等,期间其实一直是危险与成长并存的,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知道一切的成功和幸福都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父母要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作为生存的首要技能。
  • The Kingdom of Love and Other Poems

    The Kingdom of Love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开局拥有百亿年修为

    开局拥有百亿年修为

    【保底三更,放心追读!】一柄绝世魔剑弑主夺舍重生,拥有百亿年修为。踏遍太古禁区,横扫八荒四海!弹指间,诸神国度灰飞烟灭!打破桎梏,推倒帝统仙门!这一世,他要做称霸九天十地的最强者!
  • 大傲娇,小媳妇

    大傲娇,小媳妇

    七岁那年,顾少霆被家里人告知要和一个一岁的奶娃娃结亲。 “少霆,以后安安就是你媳妇,和你同吃同住培养感情!”多年后——“顾少霆,我不喜欢你,我们解除婚约吧!”“你想得美,吃我家多少年大米,不当个顾太太补偿回来?”
  • 愿我所愿皆美好

    愿我所愿皆美好

    谁的青春曾有过一个光芒万丈,遥不可及的人,幸运的是苏愿拥有了,不幸的是她要离开了!谁的低谷能遇上一个雪中送炭,不离不弃的人,幸运的是沈曜遇上了,不幸的是他要失去了!如果对沈曜来说苏愿是幸运,那对秦毅而言,她是唯一!
  • 农女的锦鲤人生

    农女的锦鲤人生

    一朝降生,本是福禄双全旺全家的好命格,结果——被扔进深山老林?不怕,有大猫贴身保护!被捡回家却没奶吃?哎呀,有哺乳的野羊送上门!被扣上灾星之名?没事,爹娘出马一个顶俩!眼瞅着小小的婴孩一天天长大,被爹娘亲人视若掌中宝,成为整个青山村最幸福的崽儿,可是泡在蜜罐里的小姑娘也有自己的小苦恼:大堂哥:“妹妹,走,大哥哥上山给你摘果果吃。”三岁的秦笑笑可怜兮兮:“不,不要,我害怕!”大堂哥了然,拍着小胸脯保证:“不怕,大哥哥保护你!”结果——“妹妹,救命!!!”看看被一群大猫追到树上的大堂哥,再看看一步一步逼近的另一群大猫,秦笑笑抱紧瑟瑟发抖的自己,“哇”的一声吓哭,下一瞬就被扑上来的大猫们淹没了……事后,大堂哥左手拎兔,右手牵妹,两眼发光,喜气洋洋——赚了,赚大发了!顶着满身猫毛,生无可恋的秦笑笑默默发誓——再也不要上山了!整个青山村谁不知道,秦家大房的小闺女怕猫啊!直到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漂亮的大哥哥,秦笑笑意外的发现,猫猫们不扑自己了!殊不知,他才是最可怕的“猫猫”……【食用提醒】1、女主真·锦鲤,非穿越非重生2、家长里短种田风,会换地图,不涉及朝堂宫斗3、有狗血出没,如女主身世
  • 明日之后之我不是市长

    明日之后之我不是市长

    关于手游明日之后,真实故事改编,一段经历,一段路程,带你看尽一个营地的兴衰史和市长的心酸感情之路
  • 铿锵紫罗兰

    铿锵紫罗兰

    2年前在大马被警方误当妓女而扣留8天的中国女作家李俊杰,如今《铿锵紫罗兰·我的坐牢日记》书籍即将在新加坡问世,她将8天内的扣留事迹,以及扣留后的事迹,公诸于世。
  • 你和你的小时光

    你和你的小时光

    方梓乐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自己会喜欢上那个不好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