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1700000005

第5章 欢: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4)

4.喜庆:扶得醉人归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唐】王驾《社日》

(1)

春社是古老的节日。第一次认识春社,是在中学语文课本里。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鲁迅先生的《社戏》里,描写他少年时参加春社去赵庄看戏的情形。

其实,春社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如今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已销声匿迹,南方个别地方还留有一些印记。

春社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人口不足,需要男女早点完婚生育。春社就是最早的婚介活动。春季的某一天,大约在春分前后,农事不忙,天气转暖,春光明媚,桑柘葱郁。人类的情欲如同大地万物一样萌动勃发。这时候人们举行都结伴去参加“仲春大会”。白天男女老少聚集起来,唱歌跳舞,嬉戏游玩。晚上,青年男女来到桑林中,和喜欢的人幽会,并且可以和不同对象随意交媾,不用受到道德约束、舆论谴责和法律制裁。那是真正的狂欢,褪去羞涩,除去束缚,随心所欲。

到了商周,礼法渐明,仲春大会的性质出现变化,但男女狂欢杂交并没有完全禁止。《史记》载孔子“野合而生”,一些人推断即为其父母在春社的仲春大会上相交而孕。

这样的活动反映在《诗经》里,《诗经》专门有《桑中》一篇: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诗的三章意思接近,大意是说:在哪里采摘女萝草呀?在沬城的郊外。我想念的人是谁呀?是那美丽的孟姜。约我来到桑林中,邀请我来到阁楼上,送别我到淇水上。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只有男女的幽会欢好。

秦汉后,春社照常举办,只是内容彻头彻尾地变了。是时人口增多,人们生育的强烈愿望有所降低,加上儒家的教化,春社上男女嬉戏被严格禁止了。春社演变成以祭祀为主的节日。节日里,人们举行庄重的仪式,把酒糕、米饭、猪羊肉拿出来奉祀土地神,祈祷丰收。祭祀后,大家随意吃喝,吃不完的肉和其他祭品,还可以拿回家,或者分割给参加社祭的每一户人家。

陆游有一首诗专门写《社肉》:

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

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

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

醉归怀余肉,沾遗偏诸孙。

社日里祭祀的猪肉,烤过后满村都能闻到香味,连饥饿的乌鸦都为之垂涎。分过社肉后,诗人舍不得吃完,把剩下的带回家,分给子孙们,让全家老少都能感受到社神的恩惠。

祭祀是庄重的,也是无趣的。但人们更愿意从盛大的活动中找出点乐子来。现在,中国传统节日正在弘扬,西方洋节日也西风东渐,节日一个接着一个,还是满足不了人们的愉悦要求,又人为的创造出什么“光棍节”“购物节”,其实只是为了寻找狂欢的理由。古人没现在人不拘不羁,弄那么多节,但现成的节日还是要趁机闹腾一番的。于是,祭祀过后,春社又安排娱乐节目,主要有敲社鼓、食社饭、饮社酒、观社戏。从古人的记载来看,当下的节日没有一个赶得上春社的热闹的。

比如杨万里《观社》诗记录了宋代的社日场面: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

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

山农为了丰收祈福,作社祭拜神灵,场面宏大,引起大家的观赏。忽然从哪里传来萧鼓声,惹得小孩子们都跑过去观看。表演队伍走过来,有装扮成老虎的,有戴着豹子面具的,连老头老太太也唱着跳着。王侯将相尽管尊贵,但哪里有农家社日里癫狂表演更快乐!那种击鼓吹萧,野讴市舞的热闹场面,也许现在的元宵节勉强可比。

当然,成年人最痛快的还是喝社酒。酒这东西,文人可以从中找到雅趣,普通人也能喝出一番自己的天地。北宋张耒的《田家》,单说社酒:

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

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

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挚肘时欢争。

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

村酒已经酿好,邻翁宰牛,邻媪烹煮。农妇头上插花,抱着孩子过来了,老公公拄着拐杖,抉着腰过来了。大家畅饮者,有的露着大腿,有的挽着胳膊,欢快(纵情狂欢)了一夜。迎来这样一个丰收年景,怎能不畅饮庆贺!

(2)

写春社最有名的,还是王驾这首《社日》。王驾虽然名气不大,《社日》写的却极有艺术性。全诗没有一字正面写社日的情景,节日的欢乐气氛却洋溢其中,令人神往。

诗人写社日,从农村的环境写起。先说地里,稻粱肥,水稻和高粱长势很好,看来今年又是丰收年。再说家里,豚栅鸡栖,豚就是猪,栅音zhà,这里指猪圈,引申为动词。栖,qī,歇息。猪满圈,鸡在栏,农民生活富足。半掩扉,屋门只关一半。扉,屋门。古代常用“夜不闭户”表示富庶安定,连盗贼都没有。

社日是庆祝丰收的,如果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人们自然没有心情去狂欢。所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两句,看似写村居风光,其实是把“社日”的氛围做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丰衣足食,渲染了丰衣足食、喜气洋洋的气氛。

接着大家可能想到诗人会大书特书社日的欢乐情形,就像杨万里的《观社》和张耒的《田家》一样。谁知诗人来了个空手翻,略过繁盛的社日过程,直接到了社日结束。

诗歌讲究跳跃,辗转腾挪,像微电影,情节在画面中闪过,绝不拖泥带水。

桑柘,即桑树和柘树,都是养蚕的树木,“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天色已向晚。春社就像这春日暖阳,经历一天的热烈和欢闹,渐渐消失了它的温度,大家散去,各自回家。

家家扶得醉人归,最后一句恰如诗眼,携起全诗精华。正如一树嫩绿中的红花,一颗戒指上的翡翠。

只一醉字,让人浮想联翩。白日里众人社宴,是何等的兴高采烈。你我推杯换盏,一开始谦卑恭让;酒至酣处,来着不拒;渐至醉时,恣肆欢谑,放浪无羁,痛快淋漓。大家不醉不归,及至归时,踉跄不能成行,只好相互扶携回家。不仅贪杯的人如此,平时不善饮者,今日也醉不成形。所以家家酒醉,人人扶墙。

一天的社日精彩都在这一句中醉过去了。这就是诗歌,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只在意最炫目的一瞬。

(3)

王驾生活在晚唐。晚唐虽没有了盛唐气象,但人民尚且安居乐业。王驾官至礼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副部长。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路过鹅湖山,恰好碰到当地的社日活动。社民热情相邀,王驾与民同乐,见物阜民丰,自然心悦意然,举杯向醉。于是有了这首《社日》。

鹅湖山在江西铅山县,鹅湖山下有鹅湖,因为东晋一位姓龚的名士在这里养鹅而得名。鹅湖山很有名,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或者因文人墨客的到来而享誉一时。山湖与人,牵系着一个情怀的纽带。

南宋和晚唐一样,都是朝代的衰败期。不过晚唐从内部腐烂,所以文人倾醉。南宋受外敌侵扰,文人刚烈。

刚烈的辛弃疾和王亮在鹅湖的金风玉露一相逢,鹅湖便流淌起高山流水剑胆琴心的忠义诗情。公元1188冬,陈亮从故乡浙江东阳专程来江西上饶拜访辛弃疾。当时正值辛弃疾在病中,“我病君来高歌舞,惊散楼头飞雪”,好友来了,精神为之一振,病也好了大半。两位壮怀激烈、文采飞扬的爱国词人同游鹅湖,酌瓢泉而共饮,长歌酬答,倾诉不尽仰慕之情和报国之志。游玩十来天,陈亮返回,可辛弃疾又觉得意犹未尽,又去追赶陈亮。到了鹭鸶林这个地方,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雪,道路泥滑追不上了,只好作罢。

我们不能用平常心态去揣度文人。辛弃疾像一个执着的疯子,又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全然顾不上矜持和谨严,全凭一时冲动,只为一份说走就走的友情。

辛弃疾遥望陈亮远去的方向,怅然若失,耿耿不能释怀。他一个人喝起闷酒,情不能已,乘兴填了一首词,叫《贺新郎》,抒发惜别之情: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那一年辛弃疾和陈亮都已50多岁,华发早生,壮志未酬。辛弃疾把陈亮比作才华盖世的陶渊明、诸葛亮,感叹岁月蹉跎,报国无门。

朋友不在的日子,他一个人孤独飘零,听着幽怨的笛声,销骨愁绝。辛弃疾把他们的友情写得很深很深,把对知己的思念写得很深很深,借此“清江、天寒、水深冰合”的“眼前景”,极言自己对友人和时局的极度怨闷。

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作词唱和,“老去凭谁说”,感叹知音难得,希望互相鼓励,坚持共同主张,奋斗到底。一来一往,二人唱和竟达五首,被后世称为文坛盛事。

同样的鹅湖山,同样的瓢泉共饮,王驾见到的是“稻梁肥”,在辛弃疾和陈亮眼中,却是“剩水残山无态度”,就像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

还是在南宋,鹅湖在铅山县令章谦亨的眼中,又是秀丽而闲适的。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明明是云遮住山头,词人偏装傻,问谁把山峰偷去了?云山雾海,云遮雾罩,真的美不胜收。

所谓因情见景,信也。

就像喝酒,不同的情怀的人,能喝出不同的滋味。但有一种场合,人们都会一醉方休,那就是喜庆庆贺。一杯美酒,既淳且香,隔壁三家醉,开坛十里香。人生四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都是值得庆祝的,琼浆玉液、玉液金波正是庆贺的上上之选。

直到现在,哪一家过节日、办喜事,不请几桌喜酒庆贺呢?

乡里有谚:宁苦一年,不苦一节。即使在最贫困的时节,也要打两壶老酒庆祝节日。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十来岁的样子,去外婆家走亲,邻里比我年长的表哥们灌我酒,十来杯入口,肚里七荤八素,自己跑到屋后呕吐不止。那是我第一次喝酒,喝得昏天黑地,烂醉如泥。从那以后,知道喝酒是过节的传统项目,也是节日最热闹的节目。以后的春节里,去外婆家走亲,一边惴惴不安,一边又满怀期待。不安的是怕重蹈酒醉覆辙,期待的是大人们酒局的热闹使节日的气氛达到高潮。

其实喝酒不仅仅是祝福节日,而且是祝福心情。如同为了一个节日,我们不远万里,历尽艰辛,千方百计地回家,只是小住几天。我们奔波的是祝福,畅饮的是团聚,相处的是父母亲人欢乐的人伦。

家家扶得醉人归,醉得就是心底最温情的小幸福。

5.闲适:杯尽壶自倾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东晋】陶渊明《酒(其七)》

(1)

闲适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耶和华在西奈山向摩西传十诫,其第四诫是:星期天必须休息,守为圣日。他甚至下令,凡星期天工作者格杀勿论。有一个人在星期天捡柴,他便吩咐摩西,让信徒们用石头把这人砸死了。未免太残忍了。不过,我们不妨把这看作寓言,其寓意是:闲暇和休息也是神圣的。

闲适首先得有闲暇,但闲适和闲暇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闲适,闲是表象,适才是内涵。适是体验,是超脱自我超脱现实的境界。

辞典中对“适”的解释是舒服、适意。劳累、繁忙固然难以舒服、适意,但只有闲暇,虚度年华,也未必心情舒畅。闲适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回到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流连徜徉,悠然自得。闲适的内心宁静而澄澈。

文人雅士爱闲适。年轻时,读南宋周晋词《清平乐》,读到其中的“无诗无酒情绪,欲梅欲雪天时”,立马震撼了。在寒冷的冬天,诗人是怎样的生活?冬天正是闲暇时,词人坐在藏满书籍的屋子里,阳光慵懒的穿窗而入,顿时满室生春。半部残局静静地躺在茶几上,那是昨晚打谱,因为手寒没有摆完留下的。虽然满窗晴日,但这样寒冷的天气,应该是梅花含苞,雪花将落了。这时候,不想读诗,不想饮酒,只想点燃一炷香炉,安静的坐着,研读一些书帖碑文,打发闲暇的日子。

读过这首词,心向往而不能自已。生活原来可以极淡的,淡到随心所欲,不去刻意做什么。淡到静静地坐着,任时光流逝。

闲适可以不借助任何媒介,但有些事物天生与闲适有缘。那些有味而无用的东西,如诗,如酒,如琴棋书画、哲学、爱情等,都可以娱乐自己,让自己洞入别样天地,忘掉世俗烦恼。

(2)

淘遍历史,真正遁入闲适之境的,陶渊明可算上第一人。

唐代,秦岭有终南山。很多人隐居在这里,其实不是真隐,而是伺机而动。这里离长安很近,这些“隐士”希望借地利之便,有机会结交达官贵人,从而谋求政治上的红利。

高官,真心想和你做朋友。

姜太公在渭水垂钓,钓到了周文王,钓到了周王朝的齐国。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播下了三分天下,播下了蜀国丞相。

同类推荐
  • 在河之洲

    在河之洲

    生活其实远比文学精彩,但是生活太现实、也太具体,缺少了幻想、也缺少了想象,当我们感觉生活缺了些滋味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文学。当然文学可能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但喜欢文学,却并不一定要担当太多的使命和责任。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

    这是胡适一九一七年三月八日写在日记上的一段话。注明是《伊利亚特》第十八章第125行。他不是直接从该书中摘录的。日记中说,英国十九世纪的宗教改良运动未起时,其未来的领袖纽曼(Newman)、傅鲁得(Froude)、客白儿(Keble)诸人久以改良宗教相期许。三人将其所作的宗教诗歌合为一集,纽曼取荷马诗中这句话题其上。其意若曰:“如今我们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日记中又说,此亦可作吾辈留学生之先锋旗也。多年后,胡适又一次重译这句话时,作了稍许的改动。
  • 一个女人的双性恋

    一个女人的双性恋

    虽然同为女人,当我听完林丛的故事后,仍然无法控制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我得承认,这个世界是由**组成的大舞台,而在这个舞台上,不同的人为着不同的**在做着不同的表演,而这些表演的背后,又有多少的故事是愿为人知的呢?
  • 禁毒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七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禁毒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七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稿是由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编的禁毒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论文集,从吸毒行为分析、法规政策思考、戒治方法研究、社会工作实践、路径模式创新等五个方面总结了禁毒研究的成果,专业性强、科学性强、指导性强。
热门推荐
  • 国朝诗话

    国朝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阡陌之花

    阡陌之花

    2006年,淮海省国税局办公室副调研员易水寒到苏北小城北城县扶贫,担任翻身沟乡党委副书记兼双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为了帮助双集村改变贫困面貌,他利用各种人脉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其间,与乡、村一些人在观念上发生了碰撞,与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斗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 伯乐相马集

    伯乐相马集

    通过一系列故事的叙述,使读者能够明白人生真谛,从而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 钻石王牌之投手归来

    钻石王牌之投手归来

    大联盟救援投手泽村,重回少年时代,弥补遗憾,寻找梦想,重铸辉煌的故事。故事很长,慢慢看……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修真高手

    都市修真高手

    一名普通学生,天道选中之人,半神体质,天生魔血,老道赠送玄天手环,从此桃花运犯........他开始接触一些常人所接触不到的东西——伏羲祭坛、地狱门、十八层水晶塔、天界、异界?甚至是太古神,这一切究竟有哪些联系?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在一系列的危机和阴谋中不断成长,完成自己的使命,纵横六界!本书的六界是指阴阳界、妖界、凡界、修真界、太古异界、天界。同时存在一个时空。
  • 徒儿你莫挨师父

    徒儿你莫挨师父

    佛系*“你站在这等我,我去帮你买个橘子!”一倾城少女对着一呆萌少年如是说。少年紧拉着少女衣袖不放:“杳杳我跟你一起去!”“哎呀乖乖的啦~站在这等我哟~”说完少女便一溜烟儿跑了出去。少年垂下手,一脸疑问:明明可以一起去为什么我要在这等?
  • 蚊帐

    蚊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恰逢兰花香正好

    恰逢兰花香正好

    我叫袁珩仗着家里有点铜臭味,一直活得窝囊直至遇见缪歆,才发誓重新做回人大学毕业后我被卷进了一场十多年前的商海风波中是沉沦?还是奋起?我的命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