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6900000003

第3章 杏花仓不是最后的仓

卢柴根捏着一个信封,从巷口一路问进来。他一路吃了很多白眼,因为他要找的是一个看不清的地址,他拿这个信封去问人,有的人一开始也有热情,想指点他,但一看信封上的发信地址如此这样,一肚子的热心肠没处去,就给他翻白眼。

信封上是有发信人的详细地址的,但是被水弄湿了,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水。钢笔字都化开来了,只有南州两个字还稍微有点模样,加上核对邮戳,可以认定是从南州发出去的信。但到底是南州哪里,再仔细看,最后一个字似乎还有一点点模样,但卢柴根详来详去也详不出这是个什么字,问了几个路人,有的认真看,有的马虎地瞄一眼,都说看不清,最后有个人特别负责,想了半天,但看着他也是很为难、好像要摇头的样子,后来他却忽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对了,肯定是个“巷”字,你看,这笔划,这形状,难道不像个巷字,很像。卢柴根又拿过去看了看,确实是那个形状,但卢柴根还不敢确信。那个人说,肯定是巷,你想想,南州什么最多,就是巷子最多嘛,这肯定就是一条巷。他的分析很有道理,卢柴根就信了他的话,心服口服地认同了这个“巷”字。但是认同了“巷”字还是没有用,因为除了这个“巷”之外,其他的字一点也看不出了,完完全全被化开了,钢笔水淌下来,像一个人淌了一脸蓝色的眼泪水。

就这样,卢柴根捏着一封落款为的“南州巷”的信封,在南州的大街小巷到处寻找。可南州巷卢柴根是找不着的。因为南州的巷太多了,南州就是以巷出名的,南州的别称就是小巷之城,南州的小巷多得像一个人身上的经络和汗毛。卢柴根从前也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但一直没有真切的感受,现在真正是身临其境了。他觉得自己是走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迷魂阵,从这条巷穿到那条巷,再穿出去,还是一条巷,他再也转不出来,也转不进去了。

卢柴根忍不住跟一个坐在家门口听收音机唱评弹的老头说,城里人有钱,为什么不造大一点宽一点的马路呢?老头朝他翻个白眼,说,城里人有钱?谁说的?有钱我就天天去书场喝茶听书了。卢柴根闷了一闷,只得再往前走。再往前走,也还是小巷子,是南州巷,但却不能确定是不是卢柴根要找的南州巷。

一个外地人,在小巷子里转来转去,而且他自己还不知道,有的巷子他已经转过几次,来过,又来,再来,他也没有认出来。就像从前乡下人走夜路,经常会遇到鬼打墙,绕来绕去也找不到出路。卢柴根大白天在城里被鬼打墙了,引起了小巷里居民的怀疑。不要说人了,连一条狗都怀疑上他了,它冲着他叫了几声。它是一条小狗,虽然它把卢柴根当成了坏人,但它的叫声也不算很凶,还是比较文明礼貌的。

可这毕竟是一条狗在冲着一个人叫呀,卢柴根脾气再好,也有点来气了,他说,狗眼看人低啊,我不是叫花子,我是来找人的。小狗被他一说,觉得理亏,不好意思再叫了,倒是狗的主人康贝妮生气了,她过来抱起小狗,朝卢柴根翻个白眼,说,谁狗眼看人低啊?卢柴根说,我又没说你,我说狗呢。康贝妮说,我们小狗,比人还懂道理。卢柴根息事宁人地说,懂道理就好,我怕它咬我一口,还得去打狂犬针呢。康贝妮说,这个你放心,我们家小狗不会咬人,它生下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咬人,你送到它嘴里,它都会吐出来。卢柴根差一点笑起来,这小姑娘,怎么说话呢,哪有人会把自己送到狗嘴里去?

虽然被狗打扰了一下,卢柴根心里还是牵挂着要找南州巷,他想把那个信封递给康贝妮看看,可是康贝妮明明看见了卢柴根的意图,却只作不知,她朝着天空翻了翻眼,抱着小狗转身走了。卢柴根伸着手,落了个没趣。看着康贝妮快乐的背影,卢柴根猜想着她抱的那条小狗值多少钱,但他猜不出来。以前他看到过新闻,有的狗能卖一万块甚至几万块钱,卢柴根有些感叹,接着他又想到自己的女儿,想到自己的老婆,这么胡乱地想了一会,他继续往前边的巷子走去。

卢柴根又转了几条巷子,觉得自己好像离目标还越走越远了。他饿了,累了,力气和信心都越来越差。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巷子里的居民都在准备夜作了,收衣服,烧晚饭,喊孩子,关家门,卢柴根连个落脚处还没有呢。

其实,卢柴根多少也是有一点收获的,至少经过一整天的转战,他渐渐地有些明白,自己应该作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思想的准备是现成的,就在脑子里守着呢,物质的准备呢,卢柴根倒是带了些钱出来的,但没有带足,他没有料想到南州巷这么难找,当务之急是找个地方住下。但他的钱不足以让他每天都可以住旅馆,他得找一个比旅馆更便宜的地方。

卢柴根看到巷子里有一条横幅,写着:为人民服务,有困难,请找居委会。他受到了启发,就跑到居委会来了,他跟居委会干部说,我要租房。居委会的干部正准备下班了,被一个突如其来的人挡在了办公室,说要租房,干部们笑了起来,说,你走错门了,我们不是中介公司,我们是居委会。卢柴根说,是中介公司我就不进来了,我找的就是居委会。干部说,居委会不管租房的事情。卢柴根说,你们在外面写着,有困难,请找居委会,我就来了。他这样一说,几位居委会干部倒是愣了一愣,愣了片刻,有一个干部先回过神来了,她说,你是哪里的?你属于我们居委会范围吗?卢柴根说,我是来南州巷找人的,可能不是一天两天能找到,我要找个地方暂住下来。几个干部同时“噢”了一声,然后有一个人代表大家说,外地人。卢柴根就看到他们的眼睛里冒出了一些警觉。卢柴根在心里笑了笑,他能够理解他们,但外地人又不等于就是坏人。另一个干部说,那你还是得找中介公司,我们居委会手里没有房子,我们还缺房子呢,恨不得有谁给我们提供房子呢——虽然我们写了“有困难请找居委会”,但那是针对我们这个巷区的居民而言的,你不是我们巷区的,你不在范围之内。卢柴根想不通说,你们为人民服务,还分区域啊?居委会干部说,话不是这么说的,工作总有个分工负责吧。卢柴根觉得他们说得也有道理,他看出他们都急着要下班了,就没再耽误他们时间,跟着他们一起走出了居委会。居委会干部们很快就四散走掉了,又留下卢柴根一个人,他在居委会门前站了一会,心想,怎么办呢,我还得继续往前走啊,可他又想,我这是在往前吗?还是往后呢?哪里是前,哪里是后,他根本就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自己的位置。

走了几步,就听到身后好像有人在喊什么,他起先没在意,这里不会有人认得他,不会是喊他的,他仍然往前走,不料那个喊声却越来越近,追上来了,追到他身后,声音就压低了,说,喂,外地人。卢柴根回头一看,竟是刚才那几个居委会干部中的一个,是他们中唯一的一个男的。他看到卢柴根张了张嘴,好像害怕卢柴根发出的声音太大,赶紧做了个手势,说,嘘,你要租房是不是?卢柴根赶紧说,是呀,是呀,你有房子要出租吗?男干部皱了皱眉说,我哪有房子租给你——他再次压低了声音,说,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个信息给你——他看到卢柴根又想说话,赶紧制止了他,就塞给他一张小纸条,说,这上面有地址,那里有房子出租,你自己找去吧。卢柴根一看,又是南州某某巷,心里有点发憷。男干部指了指方向说,离这里不远,你从这边过去,穿过那条巷子,左手拐弯就到了。他看了卢柴根迷茫的眼神,又补充说,也难怪,这里巷子多,而且大同小异,你们外地人找起来是不容易,你记住了,拐弯角上有一口三眼井,就是那条巷子,三眼井,你懂吗?卢柴根想了想,说,我懂,就是一口井上面有三个井圈,看上去像三只眼睛。

旁边有个居民经过,跟那男干部打招呼,男干部似乎有点慌神,文不对题地说,不是,不是,我也不认得他。就赶紧走开了,走了几步,又回头指指卢柴根手里的纸条,意思是让卢柴根去找那个地方。卢柴根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但也有不明白之处,他明明是在做好事,帮助别人,却为什么要这么鬼鬼祟祟见不得人呢?

卢柴根正有些疑惑,男干部回头又追过来了,说,别人问起来,你不要说是我介绍的啊。卢柴根不解说,为什么?男干部这回真的有点生气了,发了点小脾气,说,你废话真多,你管那么多事干什么?虽然他说话口气很冲,但他有恩于自己,卢柴根没有跟他计较,老老实实地说,我知道了,我什么也不说。男干部这才放了点心,透了一口气,走了。

这一回因为方向明确,卢柴根很快就找到了南州的这条巷,他一看到拐角上的那口三眼井,就高兴地说,对了,对了,就是这里。旁边的一个路人朝他白了白眼。卢柴根觉得南州巷子里的人特别喜欢翻白眼,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

卢柴根沿着门牌号往前走,走着走着,他看到一条小狗站在他的面前,卢柴根像看到亲人一样激动地叫喊起来,咦,咦,我见过你,我来过这里。对了,这条巷子我来过,我认得。小狗嘀咕了一声,大概是承认认得他,不再朝他乱叫了。

卢柴根发现他已经到了,竟然就是小狗的这家人家,就是康贝妮的家。卢柴根朝里探了探头,没料到这一探,把他吓了一大跳。

康小萍其实早就看到卢柴根在往这边来,她虽然不知道他是谁,却有一种预感,他是来租她的房子的。她悄悄地站在窗后看着卢柴根,卢柴根果然走近了,他核对了手上的纸条,就走过来朝她家探头探脑。

康小萍从屋里出来问卢柴根,你要租房吗?卢柴根疑疑惑惑地说,是你家有房子出租吗?康小萍说,谁告诉你的?卢柴根想到那个人的再三吩咐,就紧闭了嘴,不说话。他以为康小萍会追问,可她只是朝他看了看,没再问什么,只是说,你进来看看房间吧。

她家里就是一间房,一隔为二,她要把隔出来的那半间租给别人。墙已经砌好,但工程还没全部完成,有两个工人正在用白水刷墙,这是最后一道工序了。卢柴根看了看,说,你用三级砖砌墙啊?康小萍说,你懂啊。卢柴根说,咦,城里人居然还用这种三级砖?我们村里人造房子也不用这么蹩脚的砖了。他又朝屋子望了望,说,你们是哪里的?康小萍听到卢柴根这么问,停顿了一下才说,你问我们是哪里人?我们就是本地人,南州人。卢柴根说,你骗我吧,城里人也有这么——的?他到底没有把那个“穷”字说出来。但康小萍听出来了,她说,我下岗了。稍停了一下又说,所以我把房间隔一下,另一半出租。卢柴根又朝她的半间探了探头,说,这样你们自己住得挤了。康小萍说,我们就娘儿俩,也不用多大的地方。卢柴根说,那个抱小狗的小姑娘,是你女儿?康小萍说,她要养小狗,自己不吃也要给狗吃。

卢柴根笑了笑,说,城里人和乡下人不一样。其实他还想说,这样的人家还摆这样的派。他没有说出来,这话堵得他的嗓子眼痒痒的,他干咳了一声。康小萍知道他想说什么,她既有点无奈又有点满足地说,所以我女儿坚决不许我去领低保,领低保的人,是不能养宠物的。卢柴根说,为什么?康小萍说,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这样规定的。卢柴根说,这有道理吗?然后又自己回答说,这好像没道理呀。康小萍的心思不在狗身上,在房子上,她尽量表现得不急,其实心里很急,她怕卢柴根远扯其他话题,赶紧言归正传说,你到底租不租我的房子?卢柴根说,没有别人来租吗?康小萍说,还没有人知道呢,我也做不起广告,做一条要二百块,找中介就更厉害。卢柴根说,不能找中介,中介是吃了买方吃卖方。他觉得自己说得不错,满意地笑了笑。两个干活的工人也跟着他笑了笑,其中一个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康小萍说,你们是说我的吧,我跟你们抠工钱,我也是乌鸦。卢柴根说,你不能算乌鸦,哪有你这样的乌鸦。康小萍说,我是怎样的乌鸦呢?马上又把话扯回到房子上,说,那我的房子就租给你了。

卢柴根早已经觉察出康小萍的急迫心情,他是理解她的,家里要用钱的急迫,他也是经常品尝的,只是他没有想到,现在竟由他一个乡下的穷人来体会一个城里人的这种心情了,他出钱租她的房子,这等于是在帮她的忙呀,卢柴根甚至有点委屈了,我是来求助的,我怎么反过去帮助她呢?但他还是怀着委屈的心情答应了康小萍。

康小萍一步不松地说,你看你是先付后住还是先住后付?卢柴根说,我们乡下的规矩是先住后付的,你们城里是什么规矩?康小萍说,我们城里是先付后住的。卢柴根说,那,那就按照你们的规矩,先付吧,我租三天。康小萍很来气,翻了翻白眼说,你开什么玩笑,你以为你是住宾馆啊?卢柴根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我要住多少天。康小萍虽然很失望,但她还是克制了一下,掩饰了一下,尽量客气地说,人家租房,一般至少一年,最少也是半年,再少再少也不可能少过三个月的,不过,我这里好说话的,三天就三天,五天就五天,你先住起来。其实,等你住下了,你就不想走了,你就知道我的房子价廉物美。卢柴根想,她是言不符实的,她的房子,价虽然比较廉,美却是一点也不美。

卢柴根把钱交给康小萍,康小萍数了一下,就喊起来,康贝妮,康贝妮,拿钱去吧!

康贝妮过来拿了钱,喊了小狗,走了几步,又回头说,咦,刚才我问你要钱你还说没有,现在怎么有了?康小萍说,是这位叔叔租了我们的房子。康贝妮看了卢柴根一眼,说,外地人啊。卢柴根朝她笑笑,但她显然没有认出他来。卢柴根说,是我,刚才你的小狗就是朝我叫的。康贝妮翻了翻白眼,说,什么呀,听不懂。带着小狗跑开了。康小萍说,她要给小狗买火腿肠。又说,还有件事情要请你帮忙的,要是有人问,你就说跟我们是亲戚,就说是我表弟吧,这间房子是我让给你住的,白住的,不是租的,没有经济往来。卢柴根说,这也是租房的规矩吗?康小萍说,是的,反正你不能说是租的房子。卢柴根说,怎么会有这样的规矩?康小萍有点烦了,发了点小脾气,说,你废话真多,你管那么多事干什么。语气和用词竟然都和那个居委会男干部一样的。

康贝妮回来后,情绪好多了。康小萍让她喊卢柴根表舅,康贝妮破例没有朝卢柴根翻白眼,说,表舅你叫什么名字?卢柴根说,我叫卢柴根。康贝妮在嘴里念叨了一遍,就开始笑了,笑着笑着,就越笑越厉害,她捧着肚子说,哎哟哟,笑死我了,哎哟哟,笑死我了,卢柴根?这是什么名字,笑死人了。卢柴根不明白这个名字怎么会笑死人,说,怎么呢,卢柴根,哪里好笑呢?康贝妮说,卢柴根,卢柴根,啊哈哈,笑死我了。康小萍在一边也跟着笑,还说,我知道有首歌,好像是民歌,拔根芦柴花,那是卢柴花,你是卢柴根,像兄妹两个哎。康贝妮说,喂,你是农民工吧,人家农民工都是一拨一拨的,至少也有三四个人凑在一起,你怎么是一个人?卢柴根说,我本来就是一个人。康贝妮说,你的老乡呢?你为什么不和他们在一起?卢柴根说,我就是来找他们的——他拿出那个信封,想让她们帮着看一看,可康贝妮和康小萍都没有接他的信封,康贝妮边笑边用手指着他说,你一个人,你没有同伙,你不会是个逃犯吧?卢柴根以为康小萍会骂康贝妮几句,至少应该阻止一下,可康小萍一点也没觉得康贝妮有什么不对,她还跟着康贝妮一起笑。卢柴根觉得不可思议,康贝妮还不如她的那条小狗呢,那条小狗还有点知书达理,她却一点道理也不懂,她竟然哈哈大笑地说他,卢柴根,你慌了,你心虚了,你头上都出汗了,啊哈哈哈。

卢柴根不能跟她讲文明礼貌了,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你还笑话我,你不笑笑你自己,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叫背泥,啊哈哈,背泥,你怎么会叫出这样的名字?乡下人都不叫这样的名字了,乡下人都不背泥了,你还要背泥?啊哈哈——他知道康贝妮被他报复到了,十分得意,一口气往下说,背泥?背烂泥?背河泥?还是背别的什么泥?橡皮泥?康贝妮果然恼了,气得说,你才背泥呢,外地人,你不懂的,你是文盲,你字都不认得。卢柴根说,我怎么不认得字,我是小学的代课老师呢。康贝妮说,你还当老师,你当老师也是瞎教书,误,误那个什么——妈,那个成语怎么说?康小萍赶紧配合女儿说,误人子弟。康贝妮一边说,你是误人子弟。但她到底是个孩子,还是有点为自己的名字着急,她拣起一块砖,在墙上画了两个字:贝妮。说,你睁大眼睛看看,是这两个字噢。

卢柴根说,原来是这两个字,我还以为你背烂泥。康贝妮说,你不懂了吧,没文化了吧,你都没见过这两个字吧。卢柴根说,我怎么不懂,我懂,这是外国人的名字嘛。

卢柴根并没有存心挖苦她的名字,可是他的话听起来有点刺耳,康贝妮接受不了,跟她妈妈说,妈,我们别把房子租给他,把钱还给他。康小萍打圆场说,哎呀,好了好了,别闹了,钱都被你买了火腿肠,火腿肠已经被小狗吃掉了。康贝妮气哼哼说,你别以为租了我们的房子,就可以欺负我,你也别以为我们把房子租给你,我们就会把你当好人。卢柴根说,你们把我坏人?如果我是坏人,住在你们家里,你们不怕吗?康贝妮说,我们会小心提防你的。

康贝妮闹了一阵,不想闹了,又和小狗一起走了。现在卢柴根终于可以办自己的正事了,他把那个被捏得烂糟糟的信封递到康小萍面前,眼巴巴地看着她,说,大姐,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地址。康小萍接过去看了看,说,好像是南州什么什么。卢柴根说,是巷吧,南州巷?你看是不是?康小萍说,好像是巷,是南州巷。卢柴根说,人家都说是南州巷,可是我找了一整天也没有找到。康小萍笑了起来,说,一整天怎么可能找得到,你知道南州有多少条巷?卢柴根说,是的,是的,可是我怎么办呢?康小萍又看了看信封,说,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卢柴根说,像我们乡下,一个村子,一个再大的村子,村子里有什么人,大家都知道的,你们怎么连一条小巷子的邻居都不知道?康小萍说,现在小巷子里住的人复杂了,我们都搞不清楚了,不像从前,都是本地人,都认得,现在老南州搬走了不少,外地人进来了不少。卢柴根说,居委会知道吗?康小萍摇了摇头。卢柴根不知道她是说居委会不知道,还是说她不知道居委会知道不知道。卢柴根给自己打气说,居委会肯定知道,我知道城里的居委会比乡下的村委会要负责多了。康小萍仍然泼他的冷水,说,那也不一定,要看住进来的外地人有没有进行暂住登记,不过,据我所知,只有很少的人去登记,大部分人是不会登记的,比如你,你去登记吗?卢柴根急了,说,如果他不登记,我就找不到他了?康小萍却又不泼冷水,改而鼓励他了,说,找是一定能够找到的,但是你要有耐心,慢慢来。一条巷子一条巷子找,既然是在南州巷,那就总在南州巷的。卢柴根受到鼓励,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要有耐心,可是我堂兄很着急,你看你看,他在信封上还写了个“急”字。康小萍说,你怎么只有信封,信呢?卢柴根说,信被我女儿弄丢了,只剩下这个看不清字的信封了。康小萍说,他叫你来做什么?卢柴根说,叫我来当老师。康小萍说,咦,你不是在乡下当老师吗?卢柴根说,乡下清退了代课老师,不许我们上课了。康小萍说,奇怪了,乡下都不能做,到城里反而能做?卢柴根说,我堂兄说,他那里根本就没有正式老师,都是临时的。康小萍说,政策就是奇怪,乡下不能做,到城里反能做?

他们热烈地议论了一阵,后来发现这些都是空洞的瞎议论,根本就没有方向,没有头绪,卢柴根和康小萍都歇了下来。他们歇下来的时候,就听到外面巷子里有自行车的铃声来来去去,卢柴根立刻受到了启发,说,大姐,我想到办法了,你们这里有邮递员来吧,他每天什么时候来?他来的时候,你告诉我一声,我请邮递员看看这个信封,他对这里熟悉,又有经验,说不定能看出来。康小萍即刻撇了撇嘴说,现在邮递员也是外地人,没有经验的,也不熟悉。卢柴根愣了愣,仍然固执地说,但他毕竟是干邮递员的,我还是得问问他,他一般什么时候到?康小萍说,说不准的,有时候一大早来了,有时候到天黑也不来。卢柴根说,今天来过没有?康小萍说,早就来过了。正说着话呢,忽然就慌慌张张跑了出去。卢柴根并没有很在意,这对母女跟他印象中或者想象中的城里人不大一样,但是这跟他没关系,他只是感觉到,找堂兄的事情指望不了她们帮忙。

过一会儿康小萍回进来了,康贝妮紧跟着进来说,妈,邮递员来了,有没有我的信?康小萍说,哪里有邮递员,邮递员今天一大早就来过了。康贝妮说,骗我干什么呀,我刚刚看见他骑着车子过去了。康小萍直朝她使眼色,但她不接令子,还说,哎哟,我又不是等情书,你紧张什么呀?康小萍说,明明是你看错了,哪里有邮递员。她回头看了看目瞪口呆的卢柴根,又跟康贝妮说,要是邮递员来的话,我会帮你表舅问地址的,你表舅要找南州巷呢。

康贝妮从卢柴根手里把信封拿过去看了看,说,南州巷?这是巷吗?哪里是巷,哪里是巷——康小萍的脸一下子白了,一把把信封抢回去,说,不关你小孩子的事,找人是大人的事,你做作业去吧。康小萍把康贝妮推了出去,又回头到卢柴根跟前说,小孩子喜欢胡说八道的。卢柴根似是而非的,心里有点糊涂,又有点清醒,但又不知道清醒的什么,只是说,她说哪里是巷?“哪里是巷”是一条巷的名字吗?康小萍说,你没有被褥?你出来连行李也不带?不等卢柴根回答,她又热情地说,我给你一条被子用吧?卢柴根说,要不要租金?康小萍说,不要租金,免费给你用的。卢柴根奇怪地看看康小萍。康小萍就匆匆回自己屋里去拿被子了。

康贝妮见母亲进来,不明不白地冲她笑了笑。康小萍说,你瞎笑什么。康贝妮眼明手快地从母亲手里把那个信封拿过去,扬了扬说,什么南州巷,明明是仓嘛。康小萍赶紧抢回去,认真地看了看,说,仓?什么仓?仓库的仓?她心里一阵紧张,尖声对康贝妮说,不是的,不是仓,肯定是巷。康贝妮说,老妈你眼睛怎么长的,你睁大眼睛看看,这不明明是仓吗?康小萍见扭不过康贝妮的印象,就翻下脸来了,严厉地说,康贝妮,我告诉你,不管是巷还是仓,不许你说,听见没有?康贝妮还想还嘴,康小萍说,你要乱说这是仓,我就把小狗丢掉,你听见没有?!吊儿郎当的康贝妮一下子就被捏住了七寸,顿时脸色发白,嘀咕了一声,巷啦仓啦,管我屁事,就悄悄地走开了。

康小萍把信封凑到灯下,仔细地看了一会,仍然吃不准是巷还是仓,但她知道,如果是仓,这个地方就很容易找,南州叫什么什么仓的地名并不多,康小萍从小在这里长大,只听说过南郊有个瓣莲仓,东郊有个枣市仓,就算西郊北郊都有仓,那也只有四个仓。

卢柴根没有一直在南州巷住下去,他很快就弹尽粮绝了。不过他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死心,康小萍不在,他把那个信封留给康贝妮,康贝妮翻了翻白眼,不接。卢柴根说,我不是麻烦你的,我想请你妈再帮我留心留心南州巷。康贝妮说,怎么不麻烦我,不还是要麻烦我转吗。嘴上说着,手也懒得动,朝桌子努了努嘴。卢柴根就把信封放到桌子上了。

康小萍回来时,见卢柴根走了,那个老是紧紧捏在他手里的信封却搁在她家桌上了。康小萍问康贝妮卢柴根为什么要把信封留下。康贝妮翻个白眼说,我怎么知道,他是留给你的。康小萍说,一个破信封,你为什么要让他留下来呢?康贝妮说,一个破信封,你不想要扔掉就是了。康小萍说,算了吧,搁着就搁着吧,说不定又回来拿呢。

半间屋子被卢柴根住了几天,居然住出点人气来了。卢柴根刚走,很快就有人来租住了,还来了两个人争抢,康小萍乘机把房租提了一点价,人家也不还价,很顺利就租了出去。

卢柴根的那个信封,一直扔在桌子上,每天康小萍都看到它,就像看到卢柴根的脸、看到他巴巴的眼神似的,时间长了,弄得康小萍心里怪怪的,不自在,她不想看它,却又管不住自己的眼睛,再到后来,甚至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要朝桌子上看,看到信封在那里搁着,她才会踏实一点。

康小萍忍耐了几天,心里很烦,最后终于忍不下去了,把信封扔进了垃圾袋,又把垃圾袋扔到巷口的垃圾筒里。

过了一会收垃圾的人就来敲她的门了,说,康阿姨,你家的垃圾袋里有一个封信,信封上还写着个“急”字,我怕是你不留心弄丢的,再送回来给你看看,看看有没有用。他把信封递给了康小萍。康小萍鬼使神差地收下信封,还说了声谢谢。收垃圾的人说,果然是有用的东西,康阿姨,你还是粗心大意啊。

信封又回来了,它不肯走。康小萍不想看到它,随手塞到枕头底下,可它又在枕头底下作怪,康小萍头一沾枕头,就像枕着一颗定时炸弹,还能听到的答的答的响声。康小萍的心就跟着它的答的答,不得安稳,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

康小萍终于揣上了这颗定时炸弹,决定把它扔到南州仓去。她去了瓣莲仓和枣市仓后,来到南州最后的仓——杏花仓。

杏花仓在城乡结合部,这里有许多乡镇企业,外地人很多,满街乱哄哄的。康小萍一看这情形,就觉得有了希望。果然,很快她就找到了一所民工子弟小学。康小萍进去的时候,学校正在上课,她在教室的窗口探了探头,那个上课的老师就跑了出来,站在康小萍面前,不说话,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康小萍。康小萍从他的眼睛里一下子就看到了卢柴根,她说,你是卢柴根的堂兄吗?老师说,谁咧谁咧,卢柴根是谁咧?他的外乡口音,跟卢柴根很像,又比卢柴根更浓重。康小萍有点发愣,她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卢柴根是谁。老师又说,我们不管卢柴根是谁,你是谁咧?康小萍也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是谁。不料老师却飞红了脸,紧紧握住了康小萍的手,激动地说,我明白咧,我知道咧,其实你一进来我猜到咧——你是老师,你是来给我们当老师的。

教室里的学生都拥了出来,争先恐后上前抱住康小萍的腿,没有抱得上她腿的,急得在旁边七嘴八舌地喊,老师,老师。

康小萍被抱得站不稳,挣扎着说,对不起,你们误会了,我不是来当老师的,我是帮别人来找人的,找卢柴根的堂兄。那老师一听,眼皮子立刻就耷拉下来了,眼神也暗淡无光了。可学生们好像听不懂康小萍的话,他们仍然抱腿的抱腿,喊老师的喊老师。

老师过来把学生拉开,泄气说,算了算了,不会有人来给你们当老师的,我们还是上课去吧。康小萍说,你自己不是老师吗?老师说,我们六个年级,只有三个老师,师资力量不够,上面不许我们办学咧。康小萍说,怪不得信上写了个急字。老师说,哪个信上写了急字?康小萍说,我是说另一个人,他叫卢柴根,他就是在找民工子弟小学。老师一听,又激动起来,说,人咧?人咧?快叫他到我们学校来嘛。康小萍说,可惜他没有找到,回去了。老师急得说,唉呀呀,你怎么能让他走咧?康小萍有点不乐,说,就算他没有走,他要找的学校,也不是你这里。老师说,无所谓咧,无所谓咧,只要有人肯来当老师,我们都欢迎咧。康小萍说,可惜他弄错了地址,信封上的字,被水弄花了,看不清是巷还是仓,他一直在找南州巷。老师说,他没脑子咧,乡下人跑城里的巷子找什么咧,那里有他的地盘咧?

康小萍回家后,写了一封信给卢柴根,告诉他,杏花仓的那个人不是他的堂兄,但那里也在急等老师。她用快件寄了出去。回信很快就来了,是卢柴根的女儿写的,说她爸爸已经出来了,前几天有一个姓康的人打电话到村部,让村长转告她爸爸,信封上的那个字是仓,不是巷,南州一共只有三个仓,瓣莲仓现在是新建的花园洋房,枣市仓开了大商场,只剩下城北有一个杏花仓了。爸爸就去了,不知道爸爸现在找没找到杏花仓。

康小萍看完了信,抬头看了看康贝妮,想说什么,还没开口,康贝妮就没心思听,翻个白眼,说,我正在写作业,你别烦我啊。康小萍说,别自作聪明了,那个字根本不是仓。

小狗趴在地上嘀咕了一声,康小萍很来气,朝它翻个白眼,说,你知道是个什么字?

同类推荐
  • 考试天才的梦

    考试天才的梦

    故事内容包括少年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包括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包括成年人对他们梦想的阐释。
  • 10号舱的女人

    10号舱的女人

    旅行杂志记者洛顶替上司参加豪华游轮“北极光”号的处女航,临行前遭遇入室盗窃,背包被盗。精神恍惚的她上了游轮需要化妆才发现睫毛膏也被盗,于是敲开隔壁10号舱的门去借。晚宴上她又喝醉了酒,迷糊在舱中听见有人落水,冲去观景台发现玻璃窗上有飞溅的血迹。然而船上人一致称,10号舱从不曾有人入住……调查中她听闻,原本要入住10号舱的客人临行前也遭遇了入室盗窃。
  • 天使的忧伤

    天使的忧伤

    平生来,男孩第一次有了令他感到迷乱的自由:一个人的房间,看不完的书本,还有那撩人心炫的姑娘。不久,还会有人来教习文学、数学这些他从未奢望过的知识。但男孩先要完成一项任务:陪同邮差詹斯,去那世界的尽头送一趟信。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次随时都会致命的征程:无尽的风雪、海浪群山、刺骨的寒冷和永恒的孤独……一本以冰岛那严酷又无情的峡湾为背景的作品。用你所能想象到的最优美的文字,还有微妙的幽默感,写出了人在面对不幸时的坚韧和力量,以及无比的柔情和爱,让你仿佛踏入了忧伤又迷人的梦境,久久不愿醒来。
  • 重返犯罪现场(全集)

    重返犯罪现场(全集)

    喜马拉雅悬疑类冠军作者惊心之作!一再反转的真相,毛骨悚然的场景,挑战心理极限!隐秘不可告人的犯罪档案完全揭露,你将深入一线的犯罪现场。用法医的视角剖析人性,在诡异的情节中洞悉案情。在这座迷宫一样的城市里,你寻找着出路,野兽寻找着你。广播学院门前出现的神秘包裹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年轻女警官陆小棠临危受命。她拉来了医大在读的儿时玩伴慕容雨川作为帮手。面对一个个真伪难辨的疑犯,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如何应付?偏偏在陆小棠焦头烂额之际,好色的慕容雨川一心扑在一个外表酷似当红女演员的日本留学生身上,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她也带入了危险境地……
  •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汇集了加缪的四篇文章——《荒诞推理》《荒诞人》《荒诞创作》和《西西弗神话》。《西西弗神话》篇幅最短,但却是一篇提纲挈领、体现加缪思想要义的文章。他指出:“西西弗是荒诞英雄。既出于他的激情,也出于他的困苦。”“在他离开山顶的每个瞬息,在他渐渐潜入诸神巢穴的每分每秒,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推的石头更坚强。”其他几篇长文,实际上是从各个侧面充分阐述和充实了加缪的这些思想。
热门推荐
  • 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刘诗白选集》收录了刘诗白教授70多年来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著述、论文、书法作品,包括未出版的哲学、经济学手稿,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所有制问题、经济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等问题的见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转型期经济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改革的深化,起了有益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本选集以刘诗白先生经济学的研究为主体,突出其杰出的学术贡献,展现一代学者在中国关键历史时刻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创新性判断和前瞻性研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一代学人的治学风范。
  • 辰归

    辰归

    梁辰很喜欢别人用节气起的名字,什么谷雨,立夏她觉得很好听。婚后三年,林远归一直不想要小孩。梁辰耍了些小聪明,终于让自己偷偷怀孕了,三个月后才告诉林远归,他也很无奈。*马上就要生产了,梁辰每天为了儿子的名字发愁。后来,她正好是在雨水那天生产,心中大喜,给儿子起名雨水,完成了她多年来的夙愿。听到后林远归嘴角直抽,“你确定要给儿子取名林雨水?”【青春爱恋,不是冤家不聚头。】
  • 缘深情亦深

    缘深情亦深

    20岁那年,她遇到了他。于她,这场相遇是亲人的背叛;于他,这场相遇是策划已久的重逢。从此他爱她,宠她,只为让她忘记受过的伤,笑靥如花。多年之后,颜惜仍然记得那天她问他:“怎么办,我好像爱上你了。”他看着自己眼神温柔至极,好看的薄唇微启,缓缓说:“不用担心,我早就爱上你了。”
  • 仙途卧龙

    仙途卧龙

    仙路漫漫,少年陈默几经转折,以残损的灵脉资质重踏仙途,历经无数坎坷风雨,艰难的走向修真界的巅峰。当仙缘与危机接踵而至,如何倾轧求存?阴暗与诡谲袭来,又将怎样规避?斗法、炼丹、元婴、蛮族、飞升……且看他如何从名不经传的低等散修,成就一代仙界至尊的故事。
  • 穿越庶女风华

    穿越庶女风华

    她是一个来自21世纪的普通学生,因为父母的遗传,使她高中时期在医院中度过,经过十年多的煎熬,终于再次手术后永远的睡过去。一朝穿越,她成为将府的四小姐,本以为自己会和小说一样,开外挂,手撕白莲,走上人生巅峰……怎料事与愿违。(废)
  •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本书由契约理论和企业家理论发展了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契约一般均衡理论,试图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解释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内部权威安排,回答了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工人监督企业家,为什么资本所有者而不是劳动者选择企业经营者,什么因素决定什么样的人将成为企业家这样一些问题。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有才能又有财产的人成为“企业家”,有才能无财产的人成为“职业经营者”,有财产而无才能的人成为“单纯资本所有者”,既无才能又无财产的人成为“工人”。
  • 青春和他一起

    青春和他一起

    简介:本文讲述了年级第一的呆楞学霸和年级第二的木讷学霸从校服到婚纱的故事。过程中,两人一起为梦想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小剧场:“芙儿,他们说我又呆又土。”吴双陌满脸委屈的小表情看向顾清芙。“乖,他们还说我又木又傻。”顾清芙敷衍地摸了摸某人伸过来的脑袋。“不,我需要心灵上的安慰!”某人猛的扑过来。清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无赖…
  • 和大佬结婚后我成了小富婆

    和大佬结婚后我成了小富婆

    #劲爆!黑料娱记凌未初自曝与慕氏集团总裁慕时谦领证#广大网友三观尽碎,直呼好白菜被猪拱了慕时谦霸气回应:你们连猪都不愿意拱凌未初看到回应不亦乐乎,享受别人钦羡的目光,每天虎视眈眈的盯着娱乐圈第一美男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艾特慕时谦:你头上一片青青草原了。慕时谦淡定回应:我老婆眼不瞎。当晚,慕时谦将凌未初禁锢在怀中,一本正经道:“昨晚我梦见儿子问我他什么时候能出生,我掐指一算今天日子不错。”凌未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Pacing for Growth

    Pacing for Growth

    It's a concept she calls Intelligent Restraint. Eyring shows leaders how to evaluate their company's and team's current capacity for growth and identify the right capabilities and pacing strategies to increase growth steadily and sustaina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