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900000009

第9章 世界因我而不同——古代汇率战争史(1)

从古至今,汇率自一出现,就在人类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虽然在没有货币的漫长岁月里,连现代意义上的贸易都不曾有过,更不要提汇率了。即使在货币出现后的初级阶段,现代意义的汇率也未出现,而这是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远行去交易的欲望和能力,因此也就没有双方都能认同为有价值的货币。汇率真正开始产生作用,是在货币发展了一段时间、贸易开始兴盛的时候。但汇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出生就和“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一样风华正茂。现在就让我们追溯到货币初始之际,看看汇率是怎么从有到无,成为一股左右人类文明的力量的。

一、远古汇率:“倒儿爷”帝国

在中国和印度,最早使用的货币就是贝;中国现在很多和钱有关系的字里,还能找到“贝”字的痕迹。这大概是因为当时的内陆地区贝的数量比较有限,因此贝作为装饰品本身价值就很高。另外,贝和金属不同,不需要炼制,直接从海边捡来就能使用。而且,当时的交易量比较小,所以即使贝数量不多也足够用。在中国,即使到了周代初期,经济模式依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模式为主,贸易量很小。在这个阶段,虽然有了货币,但易物也非常盛行,所以在周朝允许用币帛一起纳税。就因为货、币兼用,所以在中文中我们依旧称这种交易工具称为“货币”。

再往后,大家会制造金属了,于是金属开始大量成为货币进入流通。金属的好处是,除了满足上述三个要求以外,还可以人工制造,因此不会像贝那样,数量受到自然的限制。早期金属的制造,依然有着浓厚的实用色彩。春秋战国的三大货币中,布帀(农具,多出自中原农耕地带商业中心)、刀币(武器,多出自东北渔猎地带,多为齐燕物)都脱胎于工具。

用了金属,货币单位也从数量变成了重量。古书提到的赐金多少斤,其实说的是铜;铜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可以被用来制作工具,特别是武器(《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因此赏铜不但是给钱,也是上面信任你不会作乱。一般来说,中国在春秋战国之际,贸易还很有局限性,大多数交易都是在当地完成,因此铸币行为也都是各个城池自主安排。大多数城池同时有数种货币存在,有的贸易特别兴旺的地方货币种类更多。但此时还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汇率,人们评估货帀的价值,主要还是依靠重量和成色。

中国铸造钱币的时间大概和西方同步。公元前600年左右,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吕底亚王国开始用贵重金属铸造钱币,这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钱币,而同时期中国周定王时期也已有钱币了。和中国一样,西方的希腊等地也是各自城邦单独铸造钱币。不同的是,希腊人为了做生意满世界跑;虽然当时他们世界的概念也就地中海一带,但毕竟还是有了“跨国贸易”,这样他们自然也就接触了更多种类的货币。在这些最早期的国际贸易中,两国商人在计算货币价值时,和中国一样,以重量和成色为单位。

希腊人这个时期多用金币。他们之后的罗马人借鉴了这种模式,并加以发扬光大,同时发行了金、银、铜三种不同钱币,一直使用到了中世纪查理大帝时期(公元8~9世纪)。

中国虽然在春秋战国也可使用黄金,但大多数黄金被用做储备。只有楚国因为产金,所以发行了金币。后来秦朝统一天下,货币也终于被统一,环钱成为唯一的官方货币,并在以后断断续续沿袭了两千多年;其他交易物则被淘汰为装饰品。秦朝还率先采取了金本位制,而后来汉朝取代秦朝后,也继承了金本位的制度,以黄金作为储存手段。

从此,几乎全部的文明社会都已将贵重金属设定为货帀。同时,大家也已经有了远行去贸易的能力。现代意义上的汇率也是由此兴起的。

***

使用贵重金属对当时的贸易很重要,是因为当时的国际贸易还没到“当地消费”这一程度。在现代如果进行了一笔国际贸易,我们可以把外币带回中国,然后去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等着换外币,然后去国外花的人很多。但远古时则不同,他们长途跋涉一次不容易,而且一走就是一年半载,路途中又风险极筒,可能因为各种可能性失去生命(盗贼、天气、迷路、疾病)。因此这些远行的商人们千里适适到达目的地后,当地的货币对他们来说价值不大;他们把这些钱带回去,家乡未必还有愿意过来消费的人们,因此没有什么人会愿意拿手中的当地货币和他们换这些异国他乡的货币。

所以这种交易从本质上和现代的国际贸易还是不同,远没有倒鞋的中国人和倒电脑的美国人交换各种货币便捷。由于路途遥远,当时的商人最喜欢的是两个地方差价最多的商品以及在世界各地都能通行的货币,这样他们荣归故里后才能直接消费。所以,各地黄金以及银子等贵重金属的盛行,对他们来说正合适,可以直接往家搬,搬回去就能花。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基础,在国内继续流通铜钱。但是在国外贸易时,汉朝人使用的货币则是黄金。和现代一样,当时外国的进口品也比较稀罕、价格很高,因此最早消费外国奢侈品的是上层阶级。在封建社会,最上层的就是皇帝,所以中国最高级的异国奇珍异宝都是上贡汉代皇帝的。这些专供皇帝使用的外国货物种类也很多,计有大宛宝马、明珠、印度宝镜等。但和今天不同,当年不购买国货被认为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因为通过国际贸易我们引入了好的洋玩意儿。《盐铁论·力耕篇》就说:“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美胡之宝也”。但究竟这番言语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肺腑之言,还是“砖家”在猛拍皇上马屁,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和中国做生意的对象包括西域诸国,其中有中东的安息国(即波斯帝国),以及更远的大秦国(即罗马帝国);另外还有南越、印度、锡兰等地。除了购买奇珍异宝以外,中国人还喜欢购买玻璃,因为当时我们还不会制作玻璃。而我们输出的货物主要是丝绸,货不够置换玻璃的时候,就用黄金填补(如果现在有时光机器,我们现在用人民帀去施华洛世奇扫货,再去汉朝换金子,估计很快就比盖茨有钱了)。等丝绸到了罗马之后,对方付出的除了货物外,支付的货币也是黄金。由此可见,在当时黄金就已成为了世界通行的货币。

虽然是同一种货币,但当时罗马和中国的金价其实并不相同。中国金价相对便宜,而银价则相对高,当时金银的比率大概是一比五。而罗马的金银比率大概是一比十五。因此除了在两地做倒爷卖玻璃、丝绸以外,炒汇也是一个收入颇丰的选择。当时东西的贸易基本上被波斯人所垄断,而中国和罗马之间的金价价差也被他们所利用。和其他中东以及中亚的国家一样,波斯当地使用的是银币;这样一次交易下来,他们能够通过向汉朝销售玻璃以及奇珍获得暴利,卖丝绸到欧洲又能赚一笔。更妙的是,波斯人把中国的金子带到罗马,换成银子后,银子等于凭空多了三倍,因此利用中欧两地金价的差额,光通过倒货帀他们还能多赚取三倍的利润。这种利用两地货币的差价大赚特赚的行为,是黄金白银通行的这一千多年里的主题。当时在波斯占有统治地位的帕提亚帝国能够成为一个和罗马帝国势力不相上下的大国,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中欧两地源源不断的黄金白银,以及中间的高额利润。但利用倒货币发家的,帕提亚帝国是第一个,却不是最后一个。

由于外贸数额逐渐增大,中国的金子消耗了很多,多用于和波斯的海路、陆路贸易,以及和拜占庭的陆路贸易。西汉后,海上贸易更加盛行,即使到了两晋南北朝这样的乱世,贸易也不曾停止。由于贸易昌盛,中国后来不但金子少,银子也少,金子都给了用金币的拜占庭,而银子则给了用银币的波斯。

后来由于生产丝绸不再是中国人的专利;为此,我们也开始经营多样化,基本上什么都做,贸易额越来越大。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内战乱不断、货币混乱,加上各种国外金银币货源充足,中国很多地方甚至只愿意用外国币,而不收本国钱,以免因为国内货币不靠谱,造成贬值。从这一点上看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有了近代美元化的风范,主动将自己波斯化、拜占庭化,以避免货币失去价值。

***

对外帀的依赖一直延续到了隋唐,是大唐盛世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唐朝政权稳定后又开始统一规格铸造铜钱,因此铜钱再次成为国内的货币。但在和西方贸易时,对方仍要求用金银支付,因此金银依然是中国外贸时使用的货币。中国从此又回到了双轨制:铜对内,金银对外。

唐朝的金子很多,一部分是来自北方黑龙江一带的开采,另一部分则是来自海上贸易。当时唐朝的主要贸易伙伴有波斯、印度以及本身产金,素来以多金闻名的南洋及大食国(即阿拉伯帝国),所以金子滚滚而来,根本不成问题。唐朝的银子也经常被拿来当对外货币使用,这主要是受中亚影响。中亚地区银子很多,因此流通的也是银制货币。唐朝在与他们交易时有时投其所好,直接付给他们絹帛,而在绢帛不够时就会用银子来计算。

唐朝外贸路途很多,像波斯、大食等国既有陆路贸易,也有海路贸易,岭南、福建、扬州等地皆有外商,都城长安也有不少,但其中广州人数最多。即使到了唐朝后期国力衰退之际,广州的外国商人仍数以万计。据说黄巢攻陷广州时,被杀的回教徒、犹太教徒、基督徒、拜火教徒就有12万人。而福州则是中日贸易的中心。

唐朝的国势是如此之盛,以至于除了金银,波斯和日本以及西域诸地也可直接使用唐朝铜钱结算,因为这些商人意识到他们日后反正还要回长安消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时的唐朝已经有了中美鞋和电脑贸易时汇率结算的雏形了。另外,唐朝铜钱也作为官方货币在这些国家流通,这就等于扭转了当年的局面:中国不再被别人波斯化、拜占庭化,而是外国开始被大唐的铜钱“唐钱化”。另外,唐朝使用的汇票“飞钱”更是已有了纸币的雏形。

但在汇率方面,唐朝最大的成就恐怕就是将其职业化,并利用汇率获得了大额的财富用于支撑起这个巨大的帝国。当时的长安为唐朝的政治、文化、金融中心,是各地外商向往之地,很多外国商人直接长期驻扎在皇城里。而当时的汇率不规范,每个外国商人从本地带来的货币自然各有不同;另外,即使是中国本地人货币也不一定就一样,因为唐朝的货币是由各地的铸币局负责制造的,没有中央统一的规格。这样一来,长安城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货币,龙蛇混杂,因此使得当时就开始有专门从事兑换行业的商人组织以及金银店从中渔利。而这些商人通过汇率赚取的利润,就像血液一样,在中国境内不停流转,创造更多的财富。

虽然获取的财富同样惊人,但唐朝时的兑换和波斯人的手段有着很大不同。在汉朝时,金银更像是货物,波斯人套利的方法和利用货物差价赚钱没什么区别;而唐朝的兑换是由于各国贸易频繁,此时的金银更像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即我拿了外国的钱是因为将来我出国消费比较划算),因而这些货币的兑换和换算也更像现代意义上的汇率。

除了唐朝以外,另一个通过汇率获得极大利润的国家是阿拉伯帝国。统一了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取代了波斯人成为唐朝与西欧贸易的中介。西欧当时生产力比较低,查理大帝时期虽然可以通过阿拉伯中介得到中国货物,但只能输出金银而无产品,因此阿拉伯人做生意的利润极高,从中国倒腾些东西过来就能换到金子,稳赚不赔。除了贸易的巨额利润以外,阿拉伯人继续利用中国银贵金贱、欧洲金贵银贱的传统从中大发横财。汇率产生的利润是阿拉伯文明兴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依靠着贸易和汇率产生的财富,阿拉伯人打造了和唐朝不相上下、欧洲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巨大帝国。

***

虽然,汇率是缔造帝国的一大功臣,但在此时仍是一种筹募资金的手段,和贸易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其对经济的重要性还不能完全体现。汇率真正开始展露其能兴国、能亡国的真面目,是在宋朝。而其不幸的受害者,是金国;它成为汇率击溃的第一个帝国。

二、第一场汇率战争:比将军更强大的纸币

俗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唐朝也不例外,最终盛极而衰。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唐朝虽然靠和胡人贸易发了财,但败也是败在安禄山、史思明两个胡人手里。中国由此开始进入乱世,外贸生意虽然还在做,但已不是核心,因为对老百姓来说,还是活下来比较重要一些。再说五代十国中各国都发行了不少货币,搞定自己国内的汇率换算都难,更不要说影响国外了。

但赵匡胤创建的宋朝对当时混乱的时世很难说是一剂猛药。宋朝虽然文化兴盛,但征战真的不是外族的对手。在货币政策方面,北宋货币体系复杂,有纸币、铜铁钱、白银在国内同时流通,而且各个地方各自为政,都发行不同的货币,只有银絹为全国通行。因此在汇率方面,宋朝初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决内部矛盾上,大家都想利用国内汇率的不同发财。

同类推荐
  • 清华公开课

    清华公开课

    翻开本书,为您提供更多完善方案。面临资本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如何建设品牌?如何制定正确的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及个人的资产如何才能保值增值?本书配合清华优质的学友网络,集结知名企业家、专家顾问等行业精英最实用的管理智慧,致力于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管理观点,并深入探讨当前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力求以更为宽阔的视野及时把握市场的脉动,达致学识与财富兼得,能力与事业共赢。
  • 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

    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

    被誉为继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稻盛和夫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的柳井正成为社会热点人物。在《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中,作者以更精准的视角,关注当下,锁定焦点,解读优衣库的成功商业,剖析优衣库近年的重大商业策略,沿着企业的思考脉络,提炼出优衣库的企业文化及谋略,阅读本书,相信读者会更多了解优衣库多年来强势成长中的故事,感受到柳井正睿智而朴素的”一胜九败”商业哲学。《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是经营者和创业者不可多得的案头指导书。
  • 每天学点管理学

    每天学点管理学

    《每天学管理学》本书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妙招一一展示:如何让自己成为榜样?如何让下属心服口服?如何实现与员工的无障碍沟通?如何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当然,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管理实效的取得也不是立竿见影的,管理方面的智慧光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在此真诚地希望那些在管理学中有所作为的读者朋友和想在管理方面有所突破的读者朋友们能认真阅读本书,并在实践中完善发展自己的管理观念。
  •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结合北大实践经验,探讨了决策、战略、沟通、激励、实践、授权、目标管理、创新、情感领导、团队精神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总结出了一套被北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北大领导课》,探索北大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北大领先的领导力水平,也可以学到简单而实用的领导方法,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为日后的领导工作做准备。
  •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荟萃卖的智慧,探究卖的学问,传授卖的真谛,是每一位产品销售员,每一个卖场营业员,每一位职业经理人,每一位正在打拼的老板的好帮手。
热门推荐
  • 他们都是地球人

    他们都是地球人

    神武大陆,武魂至上,一代武道宗师,转世在一名拥有黄阶低级武魂的世家子弟身上,黄天毅然决定,走出一条不需要武魂的武道之路。
  • 太古星帝

    太古星帝

    繁星大陆,星辰亿万,武道之人,可觉醒星魂,进而强化自身,变的无比强大,与天地争锋。洛辰,一个无法觉醒星魂的废人,遵循母亲遗愿去认祖归宗,却遭遇凌辱,濒临死亡,但却也因此触动了父亲遗留之物,觉醒能够升级的奇异星魂。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与美相伴,鏖战天下,最终成就至高无上的星帝之位。
  • 赵小刀下山

    赵小刀下山

    嗯,实际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 叶罗丽之恋爱系统

    叶罗丽之恋爱系统

    (注:原文党请绕行)我,糯小米,被一个自称“恋爱系统”的系统给绑定了……然后,开始了我的任务之旅(新书已开求关注)……………………
  • 默莫

    默莫

    “我是莫默,永不沉默的莫默。”繁星之下,莫默苦涩地念着,并无人倾听。无人预知。是败者灰烬重燃,还是胜者成王登顶?是王者潜蛰归来,还是亡者英灵不死?是蝼蚁的挣扎,还是神龙的咆哮?是诸天的盛世,还是繁星的末路?心中原本充满憧憬的少年,走向已经堆满枯骨的孤独之路……莫默,生而予之……
  • 竹谱详录

    竹谱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irst Principles

    First Princip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爱

    香爱

    如果,那个帅得让人看一眼忘不了的男生已然出现,唯一正确的操作就只剩下——往死里追!一个香甜时尚的爱情故事。
  • 重生之后开始种田人生

    重生之后开始种田人生

    修修仙,种种田不求证得大道长生只求自己逍遥快活
  • 我将摘下那黄金王冠

    我将摘下那黄金王冠

    格林·洛萨,因刺杀皇帝而终结一场战争的著名暗杀者,却在战争结束时被己方势力背叛,作为换取和平的条件送上了绞刑架。一位混沌·善属性的魔王让他活了下来,从那以后,他如行尸走肉一般度过了两年的家里蹲生活。直到某一天,魔王终于看不下去了:我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去终结黄金城的罪恶吧。罪恶,关我屁事?不去的话我就把那座城毁掉。看不过魔王乱来,格林硬着头皮来到了黄金城格尔达尔。在黄金城格尔达尔中,金钱决定着身份,没有钱的流民被尽情压榨,剥削,而初来乍到的格林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被压榨的对象。为了完成魔王的任务,格林不得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以此为契机,他遇到了曾被自己救下的怪盗公主、擅长偷懒的吸血鬼老师、以及一直以大叔的身份活动的精灵族美少女……伴随着苦涩与甘甜的邂逅与感动,格林的双眼焕发出了一丝生机,与此同时,命运的齿轮再度转动,两年前的那场战争,还并没有结束——(闲聊热线:572-060-401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