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9000000009

第9章 晋南北朝社会组织(9)

著籍之少,固非必生齿之减,然谓是时户口不凋耗,则又不可得,此观于其时嫁娶者之减,自残及生子不举者之多而可知也。《晋书·五行志》云:义熙中,东阳人莫氏,生女不养,埋之数日,于土中啼,取养遂活。[37]此犹曰:世俗重男轻女,故有生女不养之事也。然《王濬传》言:濬除巴郡大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则亦不以女为限矣。《范宁传》:宁上疏曰:“古之使人,岁不过三日,今之劳扰,殆无三日休停。至有残形、翦发,要求复除;生儿不复举养;鳏寡不敢妻娶。”《刘毅传》:毅转江州都督,表言:“江州以一隅之地,当逆顺之冲。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宋书·周朗传》:朗上书曰:“自华夷争杀,戎夏竞威,破国则积尸竟邑,屠将则覆军满野,海内遗生,盖不余半?重以急政严刑,天灾岁疫。贫者但供吏,死者弗望薶。鳏居有不愿娶。生子每不敢举。又戍淹徭久,妻老嗣绝。及淫奔所孕,皆复不收。是杀人者日有数途,生人者岁无一理。不知复百年间,将尽以草木为世邪?”《良吏传》:徐豁为始兴大守,言“郡大田武吏,年满十六,便课米六十斛;十五以下至十三,课米三十斛;一户内随丁多少,悉皆输米。且十三岁儿,未堪田作:或是单迥,无相兼通;年及应输,便自逃逸。或乃断截支体,产子不养。户口岁减,实此之由”。《齐书·竟陵王子良传》:子良启言:其时之民,“有畏失严期,自残躯命;亦有斩绝手足,以避徭役;生育弗起,殆为恒事”。可谓惊心动魄矣。《晋书·列女传》:郑休妻石氏。休前妻女既幼,又休父布临终,有庶子沈生,命弃之。石氏曰:“奈何使舅之胤不存乎?”遂养沈及前妻女。力不兼举,九年之中,三不举子。《宋书·孝义传》:郭世道,[38]家贫无产业,庸力以养继母。妇生一男,夫妻共议曰:“勤身供养,力犹不足,若养此男,则所费者大。”乃垂泣瘗之。又:严世期,会稽山阴人也。同里张迈三人,妻各产子,时岁饥俭,虑不相存,欲弃不举。世期闻之,驰往拯救。分食解衣,以赡其乏。三子并得成长。此犹闾阎贫苦之家。至如《颜氏家训·治家篇》云:“大公曰:养女大多,一费也。陈蕃云:盗不过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烝民,先人传体,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吾有疏亲,家饶妓媵。[39]诞育将及,便遣阍竖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莫敢救之。”此则淫佚之夫,徒以欲保财产之故,而亦忍行杀害,可谓天理所不容矣。然亦可见其时行此者之多,故习以成俗也。《南史·刘怀肃传》言:宋武帝产而皇妣殂,[40]孝皇帝贫薄,无由得乳人,议欲不举。帝从母生怀敬未期,乃断怀敬乳而自养帝。怀肃,武帝从母兄,怀敬,怀肃弟。乌乎!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历来弃而不举之子,安知其中无宋武帝之俦哉?“法有禁杀子之科,设早娶之令”。周朗之言。历代政府,留意于此者亦多,早娶之令,可参看第一节。禁杀子或加惠于其父母者:如《王濬传》言:濬因巴郡生男多不养,乃严其科条;宽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齐书·武帝纪》:永明七年(489),诏曰:“今产子不育,虽炳常禁,比闻所在,犹或有之。宜节以严威,敦以惠泽。主者寻旧制,详量附定。蠲恤之宜,务存优厚。”《南史》云:申明不举子之科,若有产子者,复其父。《齐书·明帝纪》:建武四年(497),正月,诏民产子者,蠲其父母调役一年,又赐米十斛。新婚蠲夫役一年。《南史·任昉传》:出为宜兴大守。时产子者不举。昉乃严其制,罪同杀人;孕者供其资费;济者千家。《北史·邢邵传》:除中书令。旧格制生两男者赏羊五口,不然则绢十匹。仆射崔暹奏绝之。邵曰:“此格不宜辄断。勾践以区区之越,赏法:生三男者给乳母,况以天下之大,而绝此条?舜藏金于山,不以为乏。今藏之于民,复何所损!”诏从之。皆其事也。然此岂法令所能挽哉?

第四节 人民移徙

两汉之世,移民之政颇详。虽其行之之善否,未知如何,然国家于土满、人满之间,时思加以调剂;且欲以是振起风俗;树立边防;则彰彰然也。晋、南北朝之世,此等用意,几于不可复见。移民之举,非计疆埸之利,则为镇压之图而已。

当时行军,多事俘掠。有以外夷而掠中国者,如石虎使夔安等略汉东,拥七千余家,迁于幽、冀是也。《晋书·成帝纪》咸康五年(339)。《石季龙载记》作七万户,盖侈辞。有以外夷而略外夷者,如慕容皝伐宇文归,徙其部人五万余落于昌黎;石虎伐段辽,迁其户二万余于雍、司、兖、豫是也。皆见《载记》。不惟外夷,即中国人之用兵,亦往往如是,如邵续攻石勒之渤海,虏三千余人;见《勒载记》。桓温败姚襄,徙其余众三千余家于江、汉之间,《穆帝纪》永和十二年(356)。攻苻健,健芟苗清野,军粮不足,乃收三千余口而还是也。《温传》。当时割据之国,初兴之时,多务俘掠,或则逼徙其民,以益其众,慕容氏、拓跋氏、沮渠氏、秃发氏尤甚,读《晋书·载记》及《魏书·本纪》自见。如有率众归之者,自亦为其所乐受,如司马楚之、刁雍、寇赞等之附魏皆是。《周书·司马裔传》:大祖令山东诸将,能率众入关者,并加重赏,裔领户千室先至,大祖欲遂以封之,可见其招徕之亟矣。

勇于战斗之民,及地方豪右,亦为割据者所欲徙。刘曜时,上郡氐、羌十余万落保险不下,大酋虚除权渠自号秦王,游子远降之,徙其部落二十余万口于长安。及讨杨韬,又迁陇右万余户。平陈安,则徙秦州大姓杨、姜诸族二千余户于长安。后赵灭前赵,徙关东流人、秦、雍大族九千余人于襄国。皆见《刘曜载记》。《石勒载记》:勒灭前赵,徙氐、羌十五万落于司、冀。先是石勒已徙平原乌丸三万余户于襄国。其攻靳准,又迁巴帅及诸羌、羯十余万落于司州。秦州休屠王羌反,徙其夷豪五千余户于雍州。石虎破石生,徙雍、秦华戎十余万户于关东。慕容恪克广固,徙鲜卑、胡、羯三千余户于蓟。苻坚灭慕容,徙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又徙关东豪桀及诸杂夷十万户于关中,处乌丸杂类于冯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齐神武虏纥豆陵伊利,迁其部落于河东。周文帝破曹泥,迁其豪帅于咸阳。大统十二年(546),宇文仲和反,独孤信讨禽之,迁其民六千余家于长安。东梁州平,亦迁其豪帅于雍州。皆其荦荦大者也。此等异族,大抵勤事生产,不如汉人,而颇乐于战斗,故欲逼迁之以绝后患,然则华人之习于战斗者,自亦为其所欲徙,故周建德六年(577),有移并州军人四万户于关中之举焉。地方豪右,恒反覆于疆埸之际,一彼一此之间,亦为割据者之所忌。在一地方有势力者,易地则无能为,故当时于降户,有移之甚远者,如魏徙鲁阳叛蛮于幽、并诸州是也。见《魏书·李柔传》。然此等举措,多无以善其后。如梁定州刺史田超秀附魏,魏恐致边役,未许,会超秀死,其部曲相率附魏,魏徙之六镇、秦、陇,遂致所在反叛,《魏书·蛮传》。其一事已。

移民以实都邑若形要之地者亦有之。刘曜之移民于长安,石勒之移民于襄国,即兼有此意者也。李寿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工匠械器,事未充盈,乃徙旁郡户三丁已上,以实成都。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诏曰:“京口皇基旧乡,地兼蕃重,宜令殷阜,式崇形望。可募诸州乐移者数千家,官给以田、宅,并蠲复。”此皆专为充实地方起见。并有因此而出于俘掠者,如《魏书·世祖纪》:大平真君六年(445),使永昌王仁、高凉王那南掠淮、泗以北,徙青、徐之民,以实河北是也。《崔浩传》:世祖搜于河西,诏浩诣行在所议军事。浩表曰:“昔平凉州,臣愚以为北贼未平,征役不息,可不徙其民。案前世故事,计之长者。若迁民人,则土地空虚,虽有镇戍,适可御边而已,至于大举,军资必乏。陛下以事阔远,竟不施用。如臣愚意,犹如前议。募徙豪强大家,充实凉土,军举之日,东西齐势,此计之得者。”浩为乃心华夏之人,其为虏画策,庸或别有深意,见第八章第六节。然其理自不诬。魏人于西域,守御之规,不逮前世远甚;而其于柔然,终不能一大创之者,亦以其根据实在西北,而魏凉州兵力大弱故也。参看第十六章第八、第九节。延兴中,尚书以敦煌介远西北,寇贼路冲,虑或不固,欲移就凉州,赖韩秀力争乃罢。使行尚书之议,则西北守御之规弥隘矣。此亦误于初平凉州时逼迁其民之故。反观之,移民以实形要之地,其利自明。然晋、南北朝之世,能行此而收其利者,则绝未之见也。河南之不可复,实误于淮南之不能充实,即其大者,自东晋以来,弊皆如此。

《晋书·宣帝纪》:魏正始七年(246),吴寇沮中,夷夏万余家避寇北渡沔。帝以沔南近贼,若百姓奔还,必复致寇,宜权留之。曹爽不从。贼果袭破沮中,所失万计。有民而不能卫,则反为敌资,此兵争之世,缘边之所以多旷土也。《宋书·州郡志》论淮南云: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此诸县并在江北淮南,虚其地无复民户。吴平,民各还本,故复立焉。其后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渡江者转多,乃于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此最可见兵争而缘边旷废之情形也。于是有度不能守而豫弃之者,《晋书·五行志》:孝武帝大元五年(380),大水,去年氐贼攻没襄阳,又向广陵,于是逼徙江、淮民,悉令南渡,三州失业,道殣相望,即其事也。何承天以青、兖旧民,冀州新附,在界首者,为寇之资,欲悉徙之泰山以南,参看第八章第七节。姚苌僭即帝位,徙安定五千余户于长安,又以安定地狭,且逼苻登,使姚硕德镇之,而徙安定千余家于阴密,亦此意也。然此等迁徙,无以善其后者多。秃发傉檀伐沮渠蒙逊而败,又为赫连勃勃所破,虑东西寇至,乃徙三百里内百姓,入于姑臧,遂召屠各成七儿之叛;宋武帝征姚泓,姚绍言于泓曰:“豫州、安定孤远,卒难救卫,宜迁诸镇户,内实京畿,可得精兵十万”,泓以疑忌姚恢,未用其策,见第七章第七节。然即用之,亦未必能作困兽之斗也。有虽丧其地而仍欲迁其民者,如刘琨徙陉北五县之民,而以其地畀鲜卑;陈亡淮南,而徙三州、九郡之民是也。亦有地经残破,不复可守,而为移民之计者,如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徙彭城流民于瓜步,淮西流民于姑熟是也。此等皆随军事为进退,不足语于移民之计也。

徙户虽云颠沛,亦必薄有赀财,移徙之间,多致丧失,此人民之所以视迁徙为畏途也。《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傉檀伐沮渠蒙逊,掠五千余户而归。其将屈右进曰:“徙户赀财,盈溢衢路,宜倍道还师,早度峻险。”卫尉伊力延曰:“彼徒我骑;势不相及。若倍道还师,必捐弃赀财,示人以弱。”俄而昏雾风雨,蒙逊军大至,傉檀败绩而还。骑步势不相及,而傉檀卒致败绩者,以徙户为赀财所累,不能速行也。然即使徐行,安然而返,亦未必能一无所损。故徙户多困穷。李平崇从弟。表宣武,言代人之迁洛者,“赀产罄于迁移,牛畜毙于辇运,陵大行之险,历长津之难,辛勤备经,得达京阙,富者犹损大半,贫者可以意知”,则其明证。《魏书·高允传》:显祖平青、齐,徙其族望于代。时诸士人,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徙人之中,多允姻媾,皆徒步造门。允散财竭产,以相赡振;慰问周至;无不感其仁厚。傅永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父母并老,饥寒十数年。赖其强于人事,戮力佣丐,得以存立。此其幸而获济者。其不能自强,又莫相振恤,以至流离死亡者,盖不知凡几矣!故移民极易召变。慕容麟说慕容德曰:“魏虽拔中山,势不久留,不过驱掠而返。人不乐徙,理自生变。然后振威以援之,魏则内外受敌,可一举而取。”其后魏果致仇儒之变,见第八章第六节。惜乎燕势大弱,无以乘之,使其少能自振,因惮迁之民,以犄思归之众,魏未必能遂有赵、魏也。《北史·崔宏传》:明元以郡国豪右,为人蠹害,优诏征之。人多恋本,而长吏逼迁之。轻薄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结。西河、建兴,盗贼并起,守宰讨之不能禁。帝引宏及安同、叔孙建、元屈等问焉。宏欲大赦以纾之。屈曰:“不如先诛首恶,赦其党类。”宏曰:“王者临天下,以安人为本,何顾小曲直也。”明元从之。使从元屈之议,其乱恐非一时所能定也。

同类推荐
  • 汉罪

    汉罪

    【历史无限流,呕心沥血之作】西汉之初,战乱不断,妖气横行,李广出世。《汉罪》将让你身临其境,回到千年之前。品读叱咤风云,驰骋大漠的战神李广——落魄、诡异、逆袭、蛊惑的传奇人生!?{逻辑缜密无缺+行文流畅绝美+战争描写精细+交错人物构思=一副波澜壮阔的大汉风云卷}
  • 回到明末做岛主

    回到明末做岛主

    重回大明,现代人毛文龙成为了明末颇受争议的名将毛文龙。他决定这一世,一定要改变历史,重振大明,让华夏后来的耻辱都不再重演!然而,却没想到,毛文龙被绑定了一个名将群!项羽:“你说啥?重振个蛋呢!造反!做皇帝!”韩信:“项哥说的对,给人家打工,功劳再大都是个死!还不如自己搞!”徐达:“想不到我大明会沦落至此!群主!咱们先占岛为王,再缓图天下!”毛文龙双眼放光:“按你们说的,做个岛主种田争霸也不错啊……” 本书书友群:869596154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雄鹰飞过天际,向远处翱翔,虽只是三国的小角色,然,他创制度,开创工业,收天下之兵,北击匈奴,南打百越,立不世之功。
  • 笔与刀

    笔与刀

    天下就是一座舞台,各色政客长袖善舞,粉墨登场。各方政治势力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根深蒂固的秦晋之好,维系脆弱同盟关系的纽带,也只是为了生存,或者是谋取更大的利益。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弱超能力者

    史上最弱超能力者

    超能力...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大家想到的都是什么呢?是可以在猜拳时发出光波吗?是可以在大喊一声白金之星后把一切打个稀巴烂吗?总之...想到的肯定不会是操控别人(但却只有一秒。),障眼法(但只能改变东西的颜色)或者是飞檐走壁(但是会踩空)之一类听上去弱爆了的能力吧...但是万一真的摊上了这些能力还想要在高手云集的废土上生存的话,恐怕只能靠「头脑」了吧...
  • 你真是个天才

    你真是个天才

    看你干的好事!这小庙要容不下你了吧?你可真是个天才!天才少年白骁的千里寻亲记。读者群820802261
  • 快穿之她就是金手指

    快穿之她就是金手指

    别人穿越有金手指,她不仅没有金手指,还要成为别人的金手指。excuseme?遇上了一个心动少年,然后他就死了?死了?哦豁,心上人碎成一片片,她得去捡回来。——————交流群:51771745
  • 我真不是卡师

    我真不是卡师

    每当有人说起自己是卡师的时候,秦明真的很无奈,我真的不是卡师啊!请看秦明带着无良系统,探索这个奇异的世界!
  • 幻界仙途

    幻界仙途

    天下之大,无奇造化!芸芸众生,不过蜉蝣蝼蚁。古来英豪,须臾白发。沧桑尽历,哀哀而终??????然而,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当你立足于这片天地之始,便早已有无数双贪婪的眼睛注视着你。何一诺,一个平凡的世人,又该如何修真道、得永生,摆脱命运的枷锁??????
  • 莫清烟探案之未名谷

    莫清烟探案之未名谷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莫清烟惬意地骑在马背上,偶尔抬头望一眼天上或聚或散的云,心里闪过无限憧憬。此刻,她是快乐的,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而她,现在也只想安安静静,自由自在地欣赏无边春色,犹如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沿着湖边蜿蜒的,是一片茂密的草坪,正酝酿一场美丽的绽放,草坪深处,有一个入口,那里便是她此行的目的地:未名谷的人口。未名谷其实是一个小镇。据说那里是天下最有意思的地方,每个人身临其境,各自感觉均会不同。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毛泽东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毛泽东

    毛泽东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改变了民族的命运,没有冲锋在战场上,却指挥千军万马战胜强敌,为了国家的强盛,他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接受了检验,一生与祖国不可分割,他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记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生事迹。本书由许丁心著。
  • Just David

    Just Dav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长剑无声

    长剑无声

    末法时代之后,一剑凌尘,一剑追月,于是人们说那里是江湖。“我的手里只有剑了,”萧默望着四方城滔天的火焰,“不,你的手里还有自己的命,”董草儿对着萧默吼道。“你走吧,不要再回来了,”少女回头走向那满天的城火,只是不知何时少女的双眼已落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