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000000026

第26章 江河残破,赫赫盛唐不归路(3)

鱼朝恩小人得志后,根本不把满朝文武放在眼里,每次李豫召集群臣议事,鱼朝恩都会在大庭广众下谈论时政,欺压大臣,号称强辩的宰相元载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

有一次,百官聚会朝堂,鱼朝恩十分严厉地对宰相说:“宰相的责任就是要调理好阴阳,安抚好百姓,现在阴阳不和、水旱频生,驻守的军队有数十万,供给缺乏、漕运困难,皇帝为此事担忧,晚上睡不着,吃东西也不香,你这宰相究竟是怎么当的!还不赶紧让贤,你一声不吭地在那里赖着不走想干什么呢?”鱼朝恩的这番话语惊四座,宰相低着头不说话,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这时,礼部郎中相里造突然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走到鱼朝恩跟前说:“阴阳不和是观军容使造成的,与宰相有什么关系?现在京师无事,六军已经可以维持安定,为什么又调来了十万大军,军粮因此才会不够,宰相只不过是按照命令办事,又有什么过错呢?”鱼朝恩没想到会有人顶撞他,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愤然拂袖而去,十分不满地说:“文武百官都是一伙的,他们想要加害于我。”

鱼朝恩被相里造顶撞了一回之后,心中有一肚子气没地儿撒,总想找机会发泄。正好赶上国子监的堂室刚刚修复,要举行庆典,朝臣们都要出席。鱼朝恩来到国子监后,手里拿着《易经》坐在高座上讲学,面对着在座的文武百官,他有意选择了“鼎折足,覆公饨”来讲解,用来讥讽宰相。宰相王缙听了十分生气,而另外一个宰相元载听了却恬然自乐。鱼朝恩觉得这个元载的心理素质非同一般,从此开始提防起元载来,他对别人说:“听了我所说的话,如果觉得怒火中烧是合乎人之常情的,如果面带笑容,那这个人实在是深不可测啊。”鱼朝恩的直觉没有错,他最后果然是栽在了元载手中。

鱼朝恩恃宠而骄之后,渐渐地开始目空一切,自以为天下非他莫属,朝廷的政事稍微有不如他意的,就会大发雷霆说:“天下的事还能有离得开我的吗?”李豫听说后非常不高兴。但是此时鱼朝恩手握禁兵,难以禁制,所以李豫一时也没有好办法来对付他,只能听之任之。

鱼朝恩的小儿子鱼令徽十五岁就在朝廷任职了,李豫亲自赐给他绿衣。没过多久,鱼令徽向父亲告状说自己的等级太低了,被别人看不起。鱼朝恩听了十分生气,马上上奏唐代宗李豫说:“陛下,老奴的小儿子鱼令徽官职太低,被别人欺负,请求皇上赐予他金腰带和紫服。”当时的紫服是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才能穿戴的,但是鱼令徽的职位远远达不到。但是还没等皇上准奏,鱼朝恩就下令让人拿来了紫衣。鱼令徽接过紫衣立即向皇上谢恩,皇上嘴上说:“你穿上紫衣果然十分好看。”李豫心里十分不痛快,但表面上不敢与鱼朝恩对抗,所以只能强言欢笑。

没过多久,鱼朝恩把冲撞了儿子鱼令徽的官员贬到了岭南。此时,唐代宗李豫意识到,鱼朝恩的权势已经快要到“只知道有朝恩,不知道有天子”的地步了。因此,李豫对鱼朝恩产生了强烈的厌恶之情,虽然竭力掩饰,但有时候还是会表现出来。宰相元载发现唐代宗李豫对鱼朝恩心生恶感,便奏请将其除掉。李豫一时下不了决心,因为毕竟鱼朝恩军权在握、党羽众多,一旦事情没办成,后果将是难以预料的。元载却胸有成足地安慰李豫说:“陛下,您只要将此事全权交给我办理,一定能办妥。”于是李豫同意了,嘱咐元载一定要多加小心。

元载的心机很深,鱼朝恩每次上朝,都会有一百多人进行护卫,还让陕州节度使皇甫温握兵在外作为支援。元载就用重金收买了鱼朝恩的心腹,以便掌握他的动向。李豫让凤翔节度使李抱玉改任山南西道节度使,让皇甫温当凤翔节度使,表面上看是投鱼朝恩所好,其实加重了其亲信的地位,为了麻痹他。鱼朝恩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大祸将至。但是鱼朝恩在宫中的党羽觉察到唐代宗李豫的异样,就密报给鱼朝恩,鱼朝恩将信将疑,试探李豫,看他和平时一样对自己恩宠有加,就放下心来。

寒食节的时候,按照惯例,李豫设宴和近臣欢度节日。宴席结束后,李豫传下圣旨,让鱼朝恩留下议事,这有些不大寻常,但是因为那天喝了些酒,鱼朝恩十分高兴,也没多想就坐车去见李豫。鱼朝恩一进殿,李豫就问他为什么如此大胆,图谋不轨。鱼朝恩出乎意料,一下愣住了,但是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为他自己辩解。鱼朝恩没有意识到大限将至,态度依然十分强硬,根本没有把唐代宗李豫放在眼里。这时,已经被元载收买的鱼朝恩的亲信一拥而上,当场抓住了鱼朝恩,用绳子勒死了他。

鱼朝恩弄权多年,结党营私,已经形成了一股自己的势力,所以李豫有些担心他的党羽闹事,尤其担心会引发禁军的骚乱。于是,李豫下令对鱼朝恩党羽亲信免于追究,并下诏说:“你们都是朕的属下,禁军今后由朕来统帅,不要有顾虑。”经过了一番安抚,禁军的心安定下来,没出现什么重大的变故。

李豫是依靠元载的帮助,才杀了鱼朝恩。但是杀死鱼朝恩之后,李豫又开始厌恶元载的专权,元载喜欢聚敛财物,他家珍宝财物不可胜数。李豫一直寻找机会消除他,终于在鱼朝恩死后的第七年,找机会杀了元载。

鱼朝恩和元载死后,唐代宗李豫总算是汲取了教训,不再重用宦官。然而,在李豫手中得到抑制的宦官势力,到了他儿子唐德宗手中,又重新死灰复燃。

荡平余孽,大乱之后山河日下

宝应二年(763年),当安史叛军的最后一个祸根史朝义上吊自尽后,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了。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百姓们本以为可以就此忘记多年来的战火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无尽的痛苦。但是帮助大唐收复洛阳的回纥军队开始大肆烧杀抢掠,长达三个月之久,城中的大火着了十几天都不灭,死去的百姓多达数万人,血流成河、惨不忍睹。那时正值数九寒天,粮食被抢走了,房屋被损毁了,城中幸存的百姓饥寒交迫,衣不蔽体。由于尸体堆积成山,无人清理掩埋,所以瘟疫蔓延了整座城,中原各地一片萧条。

尽管损失惨重,但是李豫认为叛军已灭,大功告成了。于是,改元广德,大赦天下。唐代宗李豫在经过安史之乱后,开始变得多疑起来,他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再一次发生,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他招降了安史叛将,对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旧将和亲族一律不再追究。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达到李豫期望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旧将成为唐朝的节度使之后,形成了藩镇,在各自的统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成为地方的割据势力。

李豫还对各级官吏加封官爵,但是不再过度信任文武百官。他开始无端地猜忌一些忠臣,总是疑神疑鬼地觉得对方要造反。郭子仪在唐肃宗执政时期,因为平叛安史之乱立下大功,被升为中书令,封为汾阳郡王。但是等到唐代宗执政时期,郭子仪虽然依然在朝中威望很高,却被李豫百般怀疑,总是处处为难郭子仪。朝中那些掌握军队的将领看到李豫对功臣郭子仪的态度,纷纷对朝廷有了顾虑,都不想交出兵权和辖区土地,而是千方百计地扩大自己的地盘,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这样就使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多,藩镇割据的局面一度失控。

成德、魏博、幽州三镇是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被称为河朔三镇。李豫为了缓解矛盾,不仅没有制止河朔三镇的割据势力,反而给他们很高的待遇,一再姑息,这使得其他地方的节度使也更加肆无忌惮,鱼肉百姓、贪赃枉法,甚至在政治、军事、财政上完全独立,形成了独立的王国。他们的职位都是父子或兄弟相袭,或者由部下推举,强迫皇帝承认。李豫对藩镇势力一直敢怒不敢言,一直想找个机会杀杀他们的气焰。

大历十三年(778年),众多割据势力中的其中一位李正己,觉得尽管自己独霸一方,但是仍然需要笼络一下朝廷。于是他上表李豫,表示愿意对朝廷提供财政的援助,捐赠资金高达三亿钱。当时的朝廷经济十分困难,长安的很多京官要靠借贷过日子。唐代宗李豫很想收下这笔钱,以解财政之渴。但是他知道,这笔钱可不好拿,一旦拿了人家的钱,就等于被李正己收买了,以后他在自己的地盘上胡作非为,朝廷也不敢去指责他。但是李豫转念一想,那李正己本来就已经很嚣张了,如果不收下,他一定会说朝廷不给面子,如果闹僵了,势必是一场恶仗,不仅损兵折将,本来就亏空的国库会雪上加霜的。李豫感到十分为难,宰相崔祐甫给他出了个主意:“陛下,李正己既然给朝廷送钱,那您就要显示一下自己的风度。名义上收了,但是不能真的收,而是以朝廷的名义发给李正己的部下当军饷,从李正己那里拿,再用于李正己的部下,这样既不会让李正己落下话柄,又能让将士们感谢朝廷,还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让天下都知道朝廷爱军民,不贪财物,这样就树立了好形象,何乐而不为呢?”李豫听了很高兴,按照崔祐甫的主意办。这招果然十分高明,朝廷借花献佛收获了民意,给了地方藩镇势力一个下马威,然而这种小手段对藩镇割据的严峻形势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到了唐代宗李豫执政的晚期,很多藩镇的节度使让他十分头疼,这种藩镇割据的局面直到李豫去世也没有得到扭转,他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李豫继祖父唐玄宗李隆基和父亲唐肃宗李亨之后,平定了安史之乱,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家不像家、国不像国。因为李豫对藩镇的姑息态度和朝廷的腐败无能,他为李氏子孙留下了如此麻烦的后果,既要重整河山,又要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叛乱,真是山河日下、艰难无比。

吐蕃入犯,帝王无力回天

在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形成的同时,由于讨伐安史叛军,西部的军队大部被撤回,吐蕃趁机深入内地,大举进攻唐朝,占领了陕西凤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以及奉天等地,兵临长安城下,唐军接连溃败,京师大骇,唐代宗李豫慌忙逃到陕州避难,朝臣和士大夫们南奔荆襄或隐藏在山中。

吐蕃的军队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劫掠府库钱财,纵兵烧毁民房,原本繁华的长安城变得满目疮痍、萧然一空。

关键时刻,唐代宗李豫仓促地启用了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一起迎击吐蕃。郭子仪积极组织兵力反击吐番,他用少数民族士兵虚张声势地恐吓吐蕃,命令长孙全绪率领二百兵马到陕西蓝田,白天击鼓扬旗,夜晚焚烧篝火,让吐蕃军队以为有很多兵马驻守在这里。郭子仪又命令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组织城里人到处散布谣言:“不好了,不好了,郭令公亲自率领大军杀来了!”吐番士兵们惊恐万分,在占据了长安半个月后,不战而走,全部撤离长安,陷落的长安就这样被唐军收复了。

唐代宗李豫回到长安后,郭子仪伏地请罪,李豫说道:“爱卿为何如此,快快起来,都怪朕没有及早用卿,所以才会落到这种地步啊。”李豫赐给郭子仪免死金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长孙全绪等也被加官进爵,同时削免程元振官爵,让他回家养老。

吐蕃军队撤出长安后,又攻入剑南道的松州、维州、云山城、笼城等地。吐蕃的连年入侵,使得战争十分频繁,唐朝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李豫在凤翔、渭北等地设置了节度使,派重兵驻守于此,抵御吐蕃的进犯。

唐王朝内部此时已经矛盾重重,本是平叛安史之乱的有功之臣仆固怀恩叛唐,他一直自恃功高,不满意李豫对他的封赏,加上他得知李豫想要收回兵权,于是就造反了。他引来了吐蕃、回纥等总共三十万大军,让他们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朝廷听说之后十分惊恐,李豫急忙召来了郭子仪,屯驻在长安北面的泾阳城。郭子仪率领先锋部队攻破了吐蕃的军营,斩杀俘虏了数百人。此时,郭子仪派去的另一队人马已经攻破了吐蕃的盐川城,仆固怀恩和吐蕃军队害怕失去后援地,于是决定撤兵,长安城就此获救。

但是仆固怀恩贼心不死,又引来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数十万兵马入侵鸣沙,大肆烧杀抢掠,兵逼奉天。在此期间,仆固怀恩病死于军中。郭子仪极力说服回纥与唐军联合,两军合力,灵武台西原大破吐蕃,斩首五万,生擒万人,夺回了被吐蕃劫掠的百姓四千多人,缴获的牛、羊、驼、马等绵延三百里内不绝。吐蕃退兵,唐朝边境的紧张局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是唐代宗李豫听信了奸臣元载的话,认为这次击退了吐蕃和回纥的入侵并不是郭子仪的功劳,而是因为佛祖保佑,于是李豫对郭子仪等战将不闻不问,而是大加赏赐了众多僧人。将士们听说后十分寒心,觉得皇帝赏罚不明,于是军心涣散。

此后,吐蕃连年进犯,朝廷不得不花费巨大的财力派重兵驻守边境。吐蕃入侵了灵武、永寿、浑城、盐州、庆州等地,李豫派郭子仪出兵抗击,取得了几次胜利。除了吐蕃,回纥为了掠夺财物,进犯太原,杀害了数万名军民。李豫为了集中力量抵御吐蕃的入侵,对回纥采取了忍让的态度。

不久后,唐代宗李豫患上了重病,不到十天李豫就无法上朝了,他下达了令皇太子监国的诏书,当天晚上就在内殿驾崩了。群臣上尊谥曰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李豫生前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防御吐蕃等外族的入侵,但是由于节度使各自独立,很难控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唐朝和吐蕃的战争各有胜负,双方的损耗都很大,吐蕃因此走向衰亡,唐朝也日渐衰弱。

同类推荐
  • 中华灯神

    中华灯神

    网络写手肖宇清买了一盏油灯,无意中唤醒了油灯中的灯神,然而这个灯神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商纣王。为了帮助灯神,肖宇清化身为商纣王,他要开始一番不一样的旅程……
  • 我绝不当皇帝

    我绝不当皇帝

    我,余志乾就算穷死,饿死,被贬为庶民,我也绝不当皇帝!艾玛,真香啊!
  • 大宋我为王

    大宋我为王

    大宋为王,上有两个皇帝哥哥,原想当个风流王爷,自在逍遥。可每当被兄长默默注视的时候,赵光美总觉得后脖颈凉飕飕的。……什么,又要避讳改名?老子不干!
  • 动荡与变革:近代前编(1840—1919)

    动荡与变革:近代前编(1840—1919)

    在“近代前编(1840—1919)”中,突出地体现了一个“新”字。学术研究的意义在于创新,鉴别一部学术著作价值高低的标准,同样要看它是否具有新意。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白寿彝先生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是充满新意的,无论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新”的特征。首先是体现出了“通”,基本的要求是做到了“通”。白先生在谈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说:“中国有关的文献资料、研究状况等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时期的历史,而从总相上看又是阻碍西方帝国主义东侵的历史。”由此可见,白先生是打破了以往著述的常规,把近代中国的各个方面融通起来考虑的。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一书从历代割据战争的史实中,择其精要,汇集成卷的。目的是让人们透过这些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搏斗与厮杀,认清封建军阀的黑暗性和野蛮性,了解割据战争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总结经验教训,更加珍惜安定团结的今天,向往和平幸福的明天。
热门推荐
  • 类经

    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唐秘录

    玄唐秘录

    看书十余载,激情渐失,写本庙堂武侠给自己,仅此而已,没穿越,没bug,第一次写书,更新不会快,断更也属正常,但不会烂尾,毕竟是自己的一个理想,主角叫李玄一,希望被我写的人够聪明,性格够坚强,师门够强大,一步一步变强,有一点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人文性格,胸襟宽广,谨慎不张扬有内涵!
  • 神乱界

    神乱界

    在西游,秦慕凡:“如来,我们打个赌吧!就赌猴子能不能从你手心逃走。”如来:“…………”孙悟空:“…………”在遮天,秦慕凡:“道长,此宝与我有缘。”段德:“…………”秦慕凡:“大帝,你在我这奈何桥闲着也是闲着,不然帮我煮一碗孟婆汤呗!”狠人:“…………”在完美世界,秦慕凡:“我这一拳下去,你会化为灰烬。”黑暗仙帝:“…………”然而在地球,秦慕凡:“好端端的,怎么就玩起了生化危机啊!”将臣:“…………”鬼族:“…………”饕餮:“…………”人类:“…………”
  • 海力布的神奇冒险:一份来自爸爸的礼物

    海力布的神奇冒险:一份来自爸爸的礼物

    这是一本关于海力布的童话集。是身为教师的一木爸爸为女儿珍妮每晚所讲故事的合集,从珍妮3岁开始一直到珍妮上了小学三年级。故事生动有趣,想象丰富,天马行空,穿插着一木爸爸给女儿写的日记讲故事的插曲,是一本特别感人的亲子书。适合亲子共读,也适合识字后的孩子自读。书中的一木爸爸坚持给女儿讲故事,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总在讲陪伴,这才是有质量的陪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虽然这只是一本童话集,但我读了却非常感动,因为我从中看到了深沉、执着的父爱。
  • 员工忠诚教育

    员工忠诚教育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都市之真武天龙

    都市之真武天龙

    一部自然道经,悟得自然之道,凝练出自然内气,一部真龙秘法,玄奥无比,高深莫测。上体天心,下合人道,于自然万物之中,感悟天地大道,于万丈红尘之中,领略尘世缘法。奈何各色美女环绕身周,情债累累,孽缘重重,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世间种种,爱恨情仇,权势名利,是否能够看破,明悟本心,领悟万法真谛。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木槿花西月锦绣(4):今宵风雨故人归

    木槿花西月锦绣(4):今宵风雨故人归

    重伤的木槿醒来后,看到了令她更头疼的宋明磊……宋明磊为了永远地把木槿留在身边,为她整了一双紫眼睛,并且逼她服用日渐痴呆的秋光散。木槿被一个神秘的少年僧人兰生所救,在回西安的途中遇到幽冥教的追杀,从明风卿口中第一次得知那诡异的三十二字真言,正是这真言引起四大家族仇杀。好在被离家出走的撒鲁尔(非珏)所救,可惜那时木槿眼睛中了石灰,没有认出非珏,可怜的非珏虽然记忆大部分恢复了,却从没有见过木槿的真实面目,也没有认出木槿,等到木槿再睁开眼时,非珏已走远了,木槿感叹两人终是此生无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病女多娇

    快穿病女多娇

    #本文全免#不定时更新#推荐日更新书《在黑化的世界里不断翻车》——随时随地修罗场【1v1甜宠】南祁vs墨姝大魔头墨姝重生了,这个女魔头死了后六界欢呼。系统555“为了世界和平,请让每个世界都充满爱吧。”墨姝一直以为她是为了复仇,直到,她选择了再次死亡。那个亲手杀了她的男人,陪她入了轮回,耗费修为,替她重塑魂源。墨姝一直记得她是上天入地的大魔头,所以系统让她坚持恶毒女配的时候,墨姝表示很容易。只是后来。妖孽暴君,清冷学长,傲娇仙师,都来质问她“你为什么喜欢她不喜欢我。”她能说她和女主真的没关系吗?女主假(真)魔头(可爱)男主真(假)腹黑(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