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500000007

第7章 王谢世家(2)

处仲原是武帝女婿,娶襄城公主为妻,乃皇家外戚,不应有外心。长安之役时处仲亦曾拼死战斗,何等忠心!

如今何事生变?

王导心中气苦:处仲你千万不要乱来,须知司马睿好歹比阿斗强,我们难道不能学学诸葛孔明?

并没有谁向我们托孤,当初商量要南下立国,这可是我们共同的志愿。

处仲处仲,你不要让我为难!

桓彝、刁协、庾亮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厉害,表面上膺服,可谁心里没有一把刀!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我们兄弟不和。

那些北方的胡人更是日夜虎视眈眈,急欲寻空南侵……

内忧外患,让我一人如何承受?

王导长长地吁了一气,深深呼吸。

谢鲲也大感棘手。

王敦凝视壁上剑尖,眼神闪烁不已,似生杀意。

王导刚被谢鲲解去一个死疙瘩,现在又多了一个更大的死疙瘩,心中好生愤怒!

哼,老夫专破天下残棋!

当下再问:“那么处仲你看此事如何?”

“何事?”

王导按住心中怒火:“荐才之事。”

“所荐者谁?”

“江南名门望族之才俊者也。”

“嗯。”

王导又补充道:“江南多文士,皆才华出众,为学既佳,为政亦善……”

王敦却道:“文士无用。本将军最厌文士,见一个杀一个!”

王导语塞:“你……”

谢鲲勃然变色,阴沉着脸拂袖离去。

王导无言,扶着待卫的手也慢慢地转过了身,一路上渐感头晕难奈,上车即病倒。

王敦仰天大笑。

王导病后无聊,一日柱杖到镇东司马王廪家中。

王虞为王导族兄,与王导先后南渡。娶妻司马氏,为当今国舅。善书法,又最喜与王敦论武,二人私交极好。

王敦于杜预处得钟会“法家剑法”真传,在此基础上又自创下了“金刀斩”,霸力无边。

朝中诸臣中,周(岂页)生性浑朴直率,不为王敦霸气所伤;桓彝老奸巨滑,善逢迎,令其子桓温拜王敦为师,化王敦之霸气于无痕;其余如刘隗、刁协、庾亮、郗鉴诸人都甚惧王敦。

司马睿父子也深惧之。

司马睿曾问刁协:“爱卿可好王大将军?”

刁协沉默良久曰:“好。”

司马睿不喜。

刁协又道:“古来多出霸臣,非此不足以彰忠臣之心。微臣万死何足惜,愿随明君开创大业。”

司马睿转而极喜,愈重刁协……

当然,被伤得最深的是王导。

本来王敦之霸气尚不足以伤王导之仁心,但王敦之戾气已深深地杀伤了王导底气未足的正气。

为之奈何!

王异见王虞本是想清静片刻,王虞却向他大谈王敦。

王导见王虞天真,无法再谈下去,点头告辞。

王虞自有事情,略一拱手,匆匆入后堂忙碌去了。

王导刚走两步,正想去王舒处,忽然想起一事,踱步又回。

好半天王虞还没出来,王导耐心等待。

庭中的绿树有些意思,只是树形没怎么修剪,望去太蓬松了些。

南墙根下的菊花也开了,丝丝缕缕地,倒也明眼。王导知道女儿喜欢菊花,问王虞的管家:“我想要一朵,可以吗?”

那管家微笑道:“待小人为丞相摘来。”

“多谢了。”王导亲自下堂,缓步走到了墙根下摘了一小朵软软地放进怀中。

他没有嗅,因为女儿曾经很在行地告诉他,花是不能嗅的,一嗅就没有香气了。

孩子们的话千万要当真!王导小心翼翼地闭息而行,不敢私自嗅花。

此花名为“艳阳柳丝”,为菊中名品,色如金玉,香味郁极。王导此时身上藏了一朵,其实又有谁不知?

那管家暗笑此老太痴。

一会儿王虞出了后堂,见王导复转,非常高兴。

王导问:“可有大兄消息?”

他问的是王虞的长兄王旷。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当初王导王敦策划南下立国时,王旷也参予了其事。

司马睿率群臣南渡时,王旷正在北地辗转作战,屡有军功。但此时中原早被胡尘淹没,江南又暂时不敢出兵相伐,王旷几人苦力支撑,恐也无济于事。

胡尘胡尘胡尘……王虞黯然道:“我正想告诉你,大兄已经为国捐躯了,就前不久。”

王导叹息。

此事本在意料中,独木难支大厦呀。对此他深有感触。

兄弟二人相对沉默良久,王导幽幽地问:“你跟我讲大兄是如何死的。”

“本岁七月,匈奴刘聪、王弥攻打上党,大兄与施融、曹超诸将飞军拒之。双方相逢于太行,激战惨烈,沟壑尽满,我方将士杀敌甚勇。可恨匈奴人增兵五万,从长平袭来。于是大兄率军转战于长平、太行、上党,三地轮番厮杀。七月底,粮尽,匈奴人每日铁骑冲营。八月初,箭矢用完,大兄率士卒与匈奴人肉搏。终因寡不敌众,为乱军所杀。比役,我方斩杀匈奴人八千四百,匈奴人杀我方将士一万九千人……”

王导沉默不语,按住胸口,告别王虞缓缓地踱出了大门。

门口有个小水池,池水清澈。一个少年正蹲在水池边上认真地洗笔。

王导不觉停下了脚步,打量这少年。

少年也看见了池中的人影,慢慢地把头拾起。

王导忽然觉得他像一个人……

“君为何人?”

那少年道:“王羲之。”

“君父何人?”

“家父王旷。”

王导一怔:原来大兄的孩子寄养在了此处。我看这孩子生得人物出众,酷似大兄当年。

不觉走了过去,微笑着问道:“那你可知我是谁?”

那少年也站了起来,仔细地看着王导,慢慢脸上露出了笑容:“你是丞相叔叔!”

王导大笑,叔侄二人皆欢然。

王导道:“我记得你的字是逸少。尔母好道,欲你隐逸少华之山。”

王羲之笑了:“是的。”

“你母亲呢?”

王羲之眼圈忽然红了。

王导叹息。

“逸少,你刚才是在洗笔吗?”

“哎。”

王导见他用功很勤,心中暗自点头,因问刚才是在习经呢还是在临帖?

“禀叔叔,现在我每天早晚习经,白天都在临帖,刚才我临的是索靖夫子的草书帖,是二叔父送给我的。”

“你还临谁的?”

“张芝夫子的我也临一些。”

王导点头:“好。”

说到张芝,王羲之秀眉轻举:“张芝夫子的书道若龙行千里,未逢人烟,唯见青山绿水林木连绵,蓄势不断飞流不已,小侄梦中常入其境。”

王导想不到王羲之已入张芝书道,当下大为惊喜:“好,你写给我看。”

“哎。”王羲之又调皮地问:“就在水面上写好吗,叔叔?”

“好,好!”王导乍逢佳侄,心中真是高兴极了。

叔侄二人拉着手走到了池边。

王导这时发觉这池水其实不是太清澈,想来是王羲之经常来洗笔的缘故。

“逸少你来多久了?”

“有一个月了吧。”

王羲之这时似乎有些茫然,望着远处痴痴地站了一会儿。

王导见他刚来一个月就把池中的水都洗成淡墨了,可见其用功之深。

刚才那番论张芝书道的话,又岂是平常人讲得出来的?

昔日山涛夸王衍幼时:“何物老媪,生此宁馨儿!”如今吾兄虽殁,其子犹存,我王氏有后啊,子弟儿郎尽是宁馨儿。

想到这孩子可爱可怜,王导决心将来好好地扶他一把,以慰大兄生平。

王羲之已沉浸在了书趣中,问:“叔叔命字,还是小侄自写?”

“你随便写吧。”

“哎。”

王羲之执笔在手,轻轻笑道:“我就在水上写一个‘王羲之’吧。”

王导也笑了。

王羲之笔上的墨刚才已经洗尽,毫毛发白,笔尖扁扁的就像一片竹叶。乃意以竹叶为舟,轻泛回潭……

此时他笔上无墨,心中有墨。

心墨。

心墨无色。

亦无痕。

王羲之轻轻点击笔管,渐感心墨从体内流来,一股清灵之气直冲得他双目大开!

王羲之凝视笔尖。

渐渐地笔尖鼓起,好像蘸满了墨汁。

那不是墨汁,而是墨气。

墨之气。

无形无色之墨也。

见墨气已延至笔尖垂露欲滴,手中沉甸甸的如抱麦穗,王羲之蓄势已久,当下不再迟疑,乃扬手一挥……

挥……

挥……

如花落空山……

如云溅海底……

如万千飞仙齐身飞落九州……

王羲之墨洒水面。

那水面为墨气所染,立刻荡出了一圈素白的圆环。

盈盈一握。

吹弹得破。

恰似美人春衣轻沾玉体。

当,微风,次第吹动那衣上的花纹时,王羲之挥笔落毫而下……

衣上花纹消逝,水面涟漪顿起。

王羲之落笔轻柔,似小舟荡于湖中,一横一横又一横,斜斜地三摇橹,最后一竖是因为停橹看鹤时,误触了水面的枯枝。

“王”字成矣。

似兰蕙摇风,“羲”字上头的那两点又已写出。

两点下的“王”字此时写作三横即可,最后一横宜反挑而起,直贯顶端而下,向西掠去,自然形成“王”字的那一竖。

西掠去,东收回,纵横南北之径,读尽古今之书,遍晓阴阳之理,此为“王”字下“我”的写法。

“我”字的最后那一点是龙目凤睛,前之勾法应沿奇峰滑下再提笔回旋若云烟绕壁、日影出乎天隙之间也。

“我”字既成,便可借余势推波成纹,写成“羲”字左下方的“丐”,不觉“羲”字又写成。

“羲”字虽密,却似秋林红透,一眼望过。

“王”字虽疏,也好比瑶琴三叠,其音无穷。

这两字由疏到密,其过渡如升高望远,大地景观自然呈现,不露雕琢之痕。

大匠运笔当如旭日东升,当出即出,又恰如红日西坠,当落便落,何来一丝挂碍?

“之”字亦大矣!

王羲之静静地站在池边,身体前倾如崖边摘花……

右臂长舒如流云卷月……

五指灵动如蝶翼忽闪……

其笔法飘飘拂拂如仙人长髯,万里入云……

之!

大荒正寂静,忽闻“哗哗哗”三道白波喷薄狂涌!似神龙出于海中,“之”字忽已成。

王羲之最后的那一笔笔势甚强,悠悠忽忽地带起一片浪花,飘飘洒洒、飘飘洒洒地从两人头上轻掠而过……

飞落墙中。

溅于菊花之上。

王导见王羲之这三个字写得是超凡入圣,大有宗师气象,心中好生震惊。

此子年尚幼,若长大成人那还了得?

却见王羲之此时不知为什么弃笔在地,双眼痴痴地望着天空,似在回味笔法之神。

王导衷心赞美:“贤侄之字如龙行万里矣!张芝夫子不过如此。”

王羲之笑了:“真的吗?叔叔莫夸我。”

“嗯。”

王羲之叹了口气:“我最后那一笔太重了,不够清灵,未入化境。张芝、索靖二夫子误我不浅。”

“为何?”

“方正有余,温纯不足。”

王导沉思了片刻道:“我家中有钟繇的宣示表,你明早来我家中,我送给你。”

“谢谢叔叔!”王羲之雀跃不已。

王导这才发现原来王羲之还是个孩子呢,满脸稚气,真不知刚才他的那番宗师气象、圣人之风从何处得来?

盖得之于天也。

古来天才多不可解。

王导一笑:“明日你可要起早些,愚叔就是圮上老人。”

王羲之也笑了:“那小侄就是张子房了,明日当归山炼隐。”

王导又吃了一惊:“唔,很好。”

乃口传王羲之以《书道九论》。

又道:“贤侄重临书帖,此事大佳,可得古人真意。同时也须至乱山中、荒草丛临古人遗碑,必有所益,不可徒习于灯前帐下也。”

王羲之闻言甚喜。

王导又道:“旁学于人,不如内取于心。吾愿贤侄戒骄戒躁,从头学艺,书道必有大成。”

王羲之肃然聆听。

王导又道:“逸少你可知你父亲之事?”

王羲之泪流满面:“知道。”

“那你长大了去你二伯父那里投军吧。”王导故意试这孩子。

“不!”

“为何不?”

“以暴易暴,君子不为也。”

王导更加喜悦了,这孩子天生仁义之心,堪为我王氏传刀人。

见了王羲之后,征召之事王导终于有了办法,乃迳往江岸。

王敦不在营中。

“找你们大将军来!”

众将官见王导说话电闪雷鸣,都着实心惊:“禀丞相,大将军说今天不见人。”

“我是人吗?”王导大怒:“我是你们的丞相!快去找来!”

众将官心惊肉跳,心想老头子平时温和,怎么发起火来比大将军还大将军?当下不敢耽搁,“谨遵台命!”纷纷去了。

不多久,只见王敦醉扶美人之肩,熏熏而归。

王导迎面大喝:“王敦!见了本丞相为何无礼?”

王敦呆了呆,以为王导在开玩笑,咧咧嘴行了一礼。

众将官掩口而笑。

王导问:“你去醉酒,营内空虚不见主帅,若敌军来犯,那该如何?”

“尽杀之!”王敦把酒气喷得王导满脸都是。

“当然是尽杀之!敌军先杀我方战士,再杀你这个大将军,然后杀我,最后将晋王掳去,杀尽江南千万百姓,中国南北尽属胡虏!”

王敦猛地打了一个寒颤,顿时清醒过来。

王导痛心疾首,厉声训导:“你身为大将军擅自离守,该当何罪?”

王敦本已心服,但被王导当众训话实在不甘,索性大发无赖:“本将军并未擅自离守!”

王导岂不知他本性,见又开始狡辩了,心中冷笑不已:“你离开军营去酒楼召妓,还不是擅自离守?”

王敦亦冷笑:“你是大丞相,我为大将军,军营之事我全权负责,一切军令由我而出,虽晋王亦不可随意干预。我之所为自有道理,岂可言‘擅自’?”

王导见王敦惯会狡辩,心想要说服他还不太容易呢,当下沉下气来,专心听他如何大放厥词。

此时军营中大小将领已前来听令,将周围挤得水泄不通。

王敦胡子大开,满口钢牙火花四溅:“本将军至酒楼是为‘巡妓’也!”

“巡妓?”王导见王敦忽然冒出个新名词来,心想黔驴技穷矣。

同类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血色的研究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血色的研究

    《血字的研究》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经典故事之一,完成于1886年,隔年与其他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十分受读者欢迎。我们习惯于将《血字的研究》称为“第一个案件”,因为它第一次将夏洛克·福尔摩斯、约翰·H.华生以及贝克街的一切介绍给了我们。故事以华生医生为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讲述了他和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相识,以及福尔摩斯超越常人的缜密观察力和非凡的推理分析能力。接着,他们卷入了一起谋杀案……福尔摩斯牛刀初试第一案,绝对精彩纷呈!
  • 德川家康(新版)5:龙争虎斗

    德川家康(新版)5:龙争虎斗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蓝光人

    蓝光人

    悬疑幻想小说新星庄莎娜全力打造如《2012》般的末日场景,并如《X战警》般为你展现畅快过瘾的超能力对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末日情结,人们在内心深处既描绘着末日景象,又惧怕末日真正到来。作者运用文字展示了全面的末日场景,让读者如享受3D大片般亲临末日危急。
  • 无毒不丈夫

    无毒不丈夫

    兰久成开始养猪的头一年,还真是顺风顺水,无病少灾。肉价居高、饲料价格稳定、幼畜便宜,第一年效益就不错。兰久成是国营大厂车间主任,为啥能优哉游哉的工作氛围之外去养猪,主要缘于三件事情。一件是这次全厂竞聘失手,兰久成从主任变成副主任。另一件是老爹和弟弟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占,没地等于没了饭碗。第三件属于兰久成的个人意愿,他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为实现无毒食品,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兰久成是厂里动力车间主任,这个修造企业动力是个关键,像人的心脏。落聘别看只是多个副字,变化就翻天覆地。
  • 鸭子坑的影子

    鸭子坑的影子

    张秋菊心里焦急,惦记着该起床了,赶紧把包子铺打开。要不然,头笼包子来不及蒸熟,错过了上早自习的学生,一时半会儿就难得开张。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包子铺的生意好不好,全押在头笼包子上。头笼包子卖得俏,一整天客源滚滚,野狗都绕着门口转,轰都轰不走;头笼包子滞销,麻雀都不到门前来拉屎。头一笔钱收得顺不顺,关系到这一天的运气呢!这是小生意人不成文的讲究。
热门推荐
  • 西游之娱皇大帝

    西游之娱皇大帝

    重生成会被孙悟空踹下御座,大喊着快去请如来佛祖的那个玉帝。外有佛门虎视,内有四御逞雄狼顾,天规陈旧腐朽,各部人浮于事,堂堂三界之主几乎被架空,前途一片昏暗。张未定心中一片慌乱,直到他发现西游娱乐不发达……
  • 丫絮和岳绊

    丫絮和岳绊

    毕业不久的新手幼师~高考不久的准大学生~一段不得可以的悸动~
  • 华月在凝云归

    华月在凝云归

    家族纷争,暂时无法娶心上人的顾月华剑走偏锋,预备找一个假太太当挡箭牌,以平衡商业帝国中的利益纠葛。季宛凝被抽烟、喝酒、烫头、偷窃的懒鬼老爸连累,无奈嫁给这个冷漠的男人。说好的,互不干涉;讲清楚,约定期满就桥归桥、路归路。“可是顾先生,你干嘛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着本小姐呢?”抱着大眼萌宝的顾总,一脸苦相,“儿子不好带,老婆我不会做饭,你看小宝都瘦啦……”“没用的男人!”顾总腆着脸皮凑过去,悄悄说:“老婆,我错了!”
  • 二次元的长途旅行

    二次元的长途旅行

    这是一场奇妙的穿越之旅,也是一场追寻自我的世界之旅,更是一场香艳的二次元之旅。命运的起点,命运的终点,都将在这一场危机四起的长途之旅中被揭晓。当光明与黑暗开始碰撞,那曾经的主宰便将苏醒归来,握住那未曾逝去的希望!
  • 灼灼新桃不负卿

    灼灼新桃不负卿

    时衍:涣儿,待到这十里灼灼新桃再度盛开,我们便回到这山谷举行婚礼如何?萧然:家仇不报,何来情爱?我就算爱她,她也只会是我最有用的棋子,最锋利的利刃。篱涣:我再也不欠他什么了。瞧,这新桃开的多好,可惜早已不识旧人。一场预谋的爱情,没有正真的赢家。
  •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本书作者是搜狐网美食名博主,她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精心诠释每一道菜,将人人都听过、做过的家常菜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味道。《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作者应用大量的过程图对每道菜的制作过程进行详尽地描述,并为读者精心编写厨房小贴士,对每道菜品均详细介绍原料、做法、特点以及烹饪技巧等内容,让不会做菜的人,一看就会,一学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让忙碍的人们轻松地用最常见的食材,最简易的方法,最科学的营养搭配,做出自己的美味,让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通过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第一神丹师

    第一神丹师

    你供魔兽当祖宗,我驭圣兽为坐骑。你有牛逼炼丹术,我有丹神做师父。27世纪双系异能强者顾云归,魂穿异世,竟成顾家女扮男装的废材七少爷。修灵诀,炼神丹。契神兽,掌神器。一袭男装行天下,桀骜黑衣绽风华。……堂兄设计,欲毁名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皇室退婚,当众凌辱——暴虐势利眼白莲花!当她凌驾于巅峰之位,众人皆叹:“顾七少爷不能惹,那是个睚眦必报的黑心肠!”顾云归冷冷一笑:“放屁,本少爷分明宅心仁厚,善解人意!”……关于男主。开始,他想弄死顾七。后来,他在庇护顾七。最终,他严防白莲花,不许接近顾七三米之内……众属下挑眉冷笑:“主子,您的情敌除了白莲花,还有一堆虎视眈眈的糙男人!”
  • 第四嫌疑人

    第四嫌疑人

    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人们生活在镜子的这边,认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实际上,镜子的另一边,才是真正的世界——真正黑暗的世界。当人性爆发,当真理不再是真,当眼见并非为实,你,将会如何选择?真正的凶手,又是谁?【长篇推理小说】
  • 高冷校草我愿陪你一生一世

    高冷校草我愿陪你一生一世

    顾琬洛这辈子也没想过那些发生在小说里的桥段竟然会发生在她的身上。可是该来的还是来了。一个是傲娇倔强又不肯服输的倔丫头,一个是霸道高冷又内心温柔的富家贵少。二个人又能摩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
  • 槐树街的猫

    槐树街的猫

    四季不断流转变化,透过这扇窗。在这一眼望到尽头的方方正正的房间里面。那外面变化的四季也仿佛隔绝了一般。她感觉到的只是这样而已。梦,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梦。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进行着她已经完全不知道了。她只知道她要去到那里,那个约定的地方,无论多少时间,无论多少等待。慢慢的世界所给予的那名为希望小小碎片就掉落在这。我的愿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