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3300000002

第2章 心灵咏叹调(1)

文学的三种境界

读到一位大学同学的文章。她说,自己的文学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可称为三种境界。

第一阶段是受压抑时的自我排遣,年轻时的多愁善感和情感发泄,其载体是日记和诗。

第二阶段是随心所欲地作文,偶有所见、所得、所感,便记录下来,自然天成,不加雕琢,就像内心流淌出来的水,以真实为第一生命。于是,文章有了灵气,有了风格。但由于不加用心,没有呕心沥血的营造,因而多是散文小品、随感杂记,虽够得上文学,但称不上艺术。

第三阶段是真正的创造。就像建筑师盖房子,工艺美术师雕琢器物、画家创作大幅油画或长卷。这是遵循了艺术规律、经过了生活的沉淀,精心制作的作品,是无数个日夜聚沙成塔的结晶,是经过了失败、痛苦、折磨,反复修改、数易其稿、不断升华而获得的果实,是作者从心里掏出来奉献给社会的礼品。这才是文学家应当追求的境界。

沉湎于自我安慰、满足于自我表现,得意于灵感小品,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创作,只能说是发泄。当然,发泄是文学的最初动力。

目前,本人处于第二阶段。

(1992年5月)

事业型记者

如果你是一个“事业型”记者,那么,你的生活态度和职业追求应该是怎样的呢?

你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不挑剔、不奢华,乐观、随和;你自认是个普通人,不自负,不自满;你的长处就是肯吃苦,肯深入实际。别人不愿去的,你去;别人认为油水不大的,你却在那里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因为很多素材来自生活、来自一线,所以你的作品才有厚度、有深度、鲜活生动。

那些冬南夏北的“候鸟型”记者,那些雇佣军式的“三包”型记者,那些出入豪华宾馆、车接车送的“宫廷型”记者,那些老在家里待着、只会跑机关、编材料的“居家型”记者,那些热衷于“洋”味、总是赶浪头的“新潮型”记者,是很难写出饱含着生活原汁原味的好作品的。

对别人趋之若鹜的事情,你淡然;对于别人不感兴趣的事情,你关注。你专拣苦差事,诸如:太冷、太穷、条件太差,有危险,一个人不敢去,离家太久,等等,这些都不能成为阻挡你的理由,也不是你取舍去留的标准。你以是否取得最有价值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为准则——这是一个“事业型”记者的基本要求。

不知不觉中,你拉近了与土地的距离,你加深了与普通劳动者的感情,你有很多社会各行业的朋友,你对生活了解得更多,把握得更透,因而写出的作品也就更有深度和力度——这就是你为什么最终能够在成就上胜过其他类型记者的根本原因。

(1991年10月)

渴望

“茫茫人海,总是寻找,一息尚存就别说找不到”——这首歌词十分贴切地反映了有志向的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满足、求上进的精神追求。

多年来,我也一直在寻找。我想找到这样一个场合,一种机遇、一项事业,不管为其付出多少我都感到乐在其中。一个集体,大家齐心协力,合作愉快,事业成功的信念和成就感不断激励着每一个人。没有谁为一己私利破坏这种和谐,大家都被一种卧薪尝胆的创业精神鼓舞着,最终走向辉煌,成就一番事业。这之前,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这之后,即使失去也心中泰然。

在记忆中,那种尽情挥洒的喜悦、那种专心致志的投入、那种励精图治的拼搏,在我上中专学画画时期、在香港从事新闻报道时期,都曾经或多或少地产生过、体验过。但从香港返京后,我就感到被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压抑着,被一些繁杂琐碎的事务缠绕着,被许多钩心斗角的紧张包围着,被不得不忍气吞声的痛苦折磨着,如同经历着某种炼狱。

我在寻求解脱。我希望个人的愿望、想法能够得到实施,我希望我与我的上司兄弟般相交相知,配合默契;我希望我的下属与我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够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工作才能出成就。我想,当年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在延安的窑洞中,我所在的刊物在创办发展的初期,就有那么一种朝气,一种氛围,一种精神。现在,似乎没有。

创业者们往往都经历过苦闷和寻找,那是一种由低向高的攀爬。一种新生事物的崛起,需要一批有理想的斗士,需要一个好的领班人,这几种条件凑在一起不容易:领导者心中有远大目标,但又不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虚心求教、周密计划,对内外环境和自己的处境非常清醒,同时对目标坚忍不拔。大家对事业的痴迷达到了宗教的境界,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乐此不疲。有了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团队,没有理由不会成功。

我渴望那样的机会,渴望那样的境界,渴望那样的奋斗,渴望那样的成功。我想,只要不断期待着、寻找着、努力着,这样的机遇总会到来。

(1998年10月)

祈祷

年逾不惑,渐渐的,对个人努力的作用看得轻了,更相信命运的安排,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感到人生处于一个低谷,运交华盖,诸事皆不顺。想换个环境,想再有一番作为,但种种努力均化为云烟流水。无一事不蹉跎,无一事不挫折,搞得心灰意懒。感觉愈来愈步入一个泥潭,一个深渊,感觉命运已不在自己手中,而在别人手中捏着,靠自己已无能为力。

于是想到了上苍,想到了神灵,想到了拜佛、烧香、祈祷、请愿,期待冥冥中的力量可以帮助我。

以往我游览过不少名山古寺,但从未虔诚地拜过,更不用说烧香、下跪、叩头,但三天前我却真的去拜了。

10月8日,我专门去了雍和宫。这是在京城所能找到的距离最近、名声最大、香火最旺的庙宇了。

走进这座方圆千米的藏传佛教庙宇园林,立即觉得神清气爽,似乎已经脱离了凡世尘俗,自然升起一种需要,把心中的苦、心中的愿望向佛祖诉说。从第一座供奉弥勒佛的大殿,到最后一座用一棵白果树雕刻成的十八米高的大佛,整座雍和宫数十间殿堂、成百上千尊佛祖、罗汉、神仙,甚至阎王,能拜的全拜了。我请了一盒香,几乎是逢殿即烧香,遇佛就下跪,且三跪三叩,口中念念有词。拜完了,就像做完了一件大事,感觉心里舒坦些。

虽然不是周末,但来此烧香的人并不少。有年轻姑娘,也有壮年小伙,有形单影只,也有成双结对,还有不少来自南方、港台的。滚滚人流前仆后继,在大佛大庙的蒲团前,人们排队依次顶礼膜拜。每个殿前置一巨型香炉,一盏盏小小的酥油灯供人们燃香。

近年来全国各大寺庙香火颇盛。由于社会变迁,人们的升沉福祸变化加剧,意愿诉求也比以往更加丰富多样。人们越来越感到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祈求天助神佑,便成为许多人的共同想法和做法。雍和宫大殿内香烟袅袅,香火鼎盛,便是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

走出雍和宫,仍可闻到浓浓的香烟气息。回头远远望去,在秋天的傍晚,紫霞环绕于金瓦红墙之间,似有一种天上人间的感觉。

(1998年10月)

坚持

毛泽东曾说过一句话:“有利的情况和主动性恢复,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意思是说,最困难的时候,也是离胜利最近的时候,这为许多事实所证明。

而今,我和我所在的公司就处于这样一个时候。我们互相鼓励,勉为其难地坚持着,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坚持一下,决不能在黎明前倒下!

中国证券市场已经熊了两年多,股指离最高点已经跌去800点,许多股票已跌得面目全非,因而我们这个以证券产品为生存方式的公司,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亏损严重,债务缠身,人心涣散,但我们仍在坚持。

老板说,他办公司10年,从来没有这么困难过。

三年前刚来公司的时候,股指在飞涨,网络概念横行,老板野心勃勃,要在美国上市,做世界头号资讯公司。公司上下人声鼎沸,又是“研究所”,又是“拓展部”,又是“英文部”,又是“电视部”,摊子铺得很大,业务扩展急速,一派“大跃进”势头。100多号人,每月的开销100多万,而赢利点在哪里?没人说得上来,几个过去的传统小项目最多每年挣几十万,除去开销,所剩无几,其余多数部门和项目是干花钱,无进账的。

其实,即使股市不熊,公司也会熊下去的,因为这种架构很不正常。没有赢利模式的公司,是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的。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不能光怪公司决策者,也有客观原因。因为公司要在美国上市,美国人答应先给80万美元,再给500万美元,但要按照国际标准设置公司架构,于是,上面那些不着边际的部门应运而生。然而,网络概念破灭了,美国人的钱不给了,留下了一个大摊子,像一个恐龙怪胎。

于是,在以后的两年里,随着股指下滑,公司在缩减。从办公面积、业务内容,到人员结构、费用开支,全面缩减。直到现在,只剩下30余人,许多人还不拿工资,仍难以为继。

随着公司的衰落,本人的地位却在上升。原来公司领导层有一大群人,本人只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但这两年他们陆续全走了,只留下我还在坚持。我想,只有经历过危难时刻,才有资格享受胜利的果实。抱有必死的决心,才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不知还能撑多久,只是勉为其难地支撑着,尽人事而已。不是没动过走的念头,也不是无地方可去,只是觉得不仗义,同时也心有不甘。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我非要等到最后。

来深圳三年,深深体会到市场经济的残酷。人与公司的起落沉浮竟这么快,这么大。没有经历过风雨,就见不到彩虹。经历过,坚持下来,最终取得应有的收获,才有资格说,我成功了。

所以,要坚持,再坚持……

(2003年9月)

一个男人的自省

晚九点,在外面某酒店吃了饭,骑车回到家。

推开门,见儿子在地上摆弄着一堆玩具,玩得正专注;妻合衣坐在床上看会计考试的资料。电视开着,正播放一部警探片,“哇哇”的狂叫声、警车的鸣叫声响作一团……

这是一个温馨的家,一个宁静的港湾。长期以来,每日往返于家庭和办公室之间,早已习惯了这个环境、这种氛围,甚至有时会产生厌烦。然而今天,由于某种特殊的心境,突然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触,第一次有了某种愧疚和自责。这是一个有家室、有妻儿的中年男人,感到在社会上混得不如意、混得窝囊的一种自责,有一种对不起孩子、对不起老婆的惭愧。以往我对自己也有过种种反省,但那多是作为一个人,对自我的剖析和督促,不涉及妻儿;而今的这种感觉却首先是为人夫、为人父,没有能力让他们过得好一些的惭愧。

“这就是你的家吗?这个窄小、破烂的小屋,瞧瞧这破旧家具,这九寸的小电视!快40的人了,你是怎么混的?你自己倒也罢了,让老婆和孩子也过这种日子,你不觉得自己太无能吗?尽管他们自己并不觉得,但你是见过世面的,知道许多别人的生活,看看那些不如你老婆和孩子的人,过着像公主王孙般的日子,你不觉得丢脸吗?……”

假如说以往我常常以洁身自好、安分守己、穷且益坚、淡泊明志之类的字眼儿来聊以自慰的话,而今晚此时,我却产生了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欲望。我要以自己的热情和努力,为妻儿挣得一份扬眉吐气的地位和家业!

说起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却是件极不相干的事情。

一个多月前,我接到一个日本电话,是一位中国留学生X女士打来的。半年前我访日时曾到她家做过客,现在她请我帮忙。她在南方某市的父亲因经济问题被关进监狱,判刑11年。她说,其实是她父亲因为承包企业,拿了应得的奖金。我找到同事加律师S先生,他要价很高,给钱才干,而且是大价钱。我转告东京的X女士,她表示愿意出钱,只求老父能出狱。

于是,我就成了这桩法律案件的中间人,信息由我传递,双方的契约由我斡旋达成。其实,我处于一个极有利的位置,只有我知道双方的底牌,假如换个人,会利用这个位置捞取一点儿好处,任何一个生意人都会轻易做到这一点。

然而我不能,我不是个生意人。意识到这一点,我甚至有些恼火,谈不上清高之感,只感到自己无能。首先,我不会撒谎,只会如实转达双方的诉求;其次,我张不开口找别人要钱,而宁愿无偿为别人提供劳动;再次,我更怕承担风险,不敢放开胆子干。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凡牵涉到利害关系,便从心理上恐惧,躲得远远的,宁愿做个问心无愧的好人。然而,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年头好人无用。一千个好人不如一个能办事的“恶人”更能推动社会的变革。历史是不以好人、恶人来论成败、论英雄的。想办事的人不找好人而找能人,宁可对方黑心也要去找。有求于人的人其实很可怜,而被求者所要求的一切都尽力满足,满足的同时还十分崇拜他。仅仅报以廉价的同情,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最终人家会瞧不起你。

前不久,我将委托人寄来的一万元人民币交给S先生,他往南方跑了一趟,短短两三天,花了六千多,费用高得惊人。我很担心钱花出去事办不成落埋怨,觉得自己出于好心卷入一场吃力不讨好的官司,不太明智。

同类推荐
  • 金色莱茵:访德随笔

    金色莱茵:访德随笔

    莱茵河流过的德国,是一座博物馆,是一幅水彩画,是一首美妙的诗。莱茵河畔的德国,是一个古老的德国,充满文明,充满诗意,充满魅力;莱茵河畔的德国,又是一个年轻的德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 浮尘漂流记

    浮尘漂流记

    本书是作者季红真八十年代至今部分散文的结集,写作年度跨度大,属于学者散文中的游记散文的结集。每到一地,必考据风物,重历史掌故,知识信息丰富,理性、知性胜于感性;虽是女学者,而风格厚重大气。但不如张中行、余秋雨散文有知名度。
  • 感悟·感动(自然卷)

    感悟·感动(自然卷)

    《感悟·感动(自然卷)》告诉你,大自然中,存在太多令人类自叹不如的可爱生灵,在它们面前,人类除了被震撼、被感动,还有触及灵魂的感悟和反省。
  • 给年轻人的寓言

    给年轻人的寓言

    《给年轻人的寓言》是编者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寓言海洋中,精心撷取的几朵美丽的浪花,希望对年轻人能产生智慧的启迪。《给年轻人的寓言》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满足于仅仅作简单的汇总工作,而是尽量以一个年轻人的身份和视角对寓言进行了解读。对内涵相当丰富的寓言进行解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理解。因此,希望各位青年读者能在阅读的同时充分动用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在欣赏寓言的同时,充分领略生活的真谛。
  •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古典,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但是,“真实”又是什么?我重复地陷入了从庄子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描述过的苦恼之中。这个世界需要真实吗?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我都不清楚。经过层层筛选,我能够肯定的真实只有一项: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活,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还未曾使用电脑,这部书稿仍然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保持这种书写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这部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
热门推荐
  • 八零神医娇女

    八零神医娇女

    前世,沈佳琪遭白莲花陷害,和心爱之人分离,惨死在监狱。重回十八岁的沈佳琪,学神附体,成为老师口中的好学生,别人家的好孩子。她虐白莲花,打渣渣,远离处心积虑的牛鬼蛇神,带着家人脱离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日理万机的她还不忘撩他!宠他!当有不轨之人靠近他时,她霸气宣布主权,这是她的男人!有人问傅北尧,家里有个悍妻,是什么滋味时!他用溺出水的目光,锁定那张令他神魂颠倒的脸,“两个字,幸福;四个字,非常幸福!”有人问傅北尧,爱情秘籍是什么时,他铁定说,“宠妻,实力宠妻!”那人猝不及防地吃了一嘴狗粮,“......”这是一个农女逆袭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这是一篇甜宠文,狗粮无处不在,虐得众单身连连叫苦!【本文无误会,无小三,甜宠,男强女强,强强联手。】
  • 小奢摩馆脞录

    小奢摩馆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叔之混在娱乐圈

    大叔之混在娱乐圈

    中年大叔林南穿越平行空间......为了早日回地球勇闯娱乐圈,他真的还能回去吗?
  • 我的鬼仙妻

    我的鬼仙妻

    一次考古活动后,沈言莫名多了个未婚妻,虽然很苦恼自己老婆竟然是只鬼,但是内心还是喜滋滋的,然而不久后沈言猛然发现自己老婆大有来头!这是一个现代天师带着自己的鬼仙娘子在秀恩爱的同时顺便搞事的故事。ps1:本书有大量秀恩爱情节,担心吃撑的可以隔几天看一次ps2:本书慢热,而且作者是佛系作者,一切随缘
  • 向来情深许念白

    向来情深许念白

    【完结】父亲工地受伤,弟弟病发,医药费使这个贫困家庭不堪重负,走投无路,她舍弃自尊找上他。为父亲工伤讨回公道的是他,雨夜等她的是他,将她从废墟中救出的是他,他公开说明她是他的女朋友,她的心早已一步步深陷。
  • 社交女达人:交友建议,教你如何吸引男人找到男友

    社交女达人:交友建议,教你如何吸引男人找到男友

    本书将帮你找到自己,让你了解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男人,并在他们出没的地方遇见他们;让你做你热衷的事,同时又能认识好男人;帮你重树信心!简单四步,立即执行!让你成为社交达人!
  • 你和我的青涩光年

    你和我的青涩光年

    人的一生总有很多回忆是挥之不去的,最让人难忘的便是青春。每个人的心里大概都藏着一个念念不忘的人。夏一甯拿起那未解的数学题看得出神,想起那出题人,内心不禁掀起万千波澜,触动了回忆的开关,那个撩人心动的少年盛晨祎再度闯进她的思绪。那是记忆里最美的时光,原本是学渣的夏一甯因转学到师大附中偶然与学霸盛晨一重逢,再次成为校友,还结识了沈伯毅,萧景睿,海妍姗,凌薇。校园里充盈着专属少男少女们的懵懂、青涩、怦然心动和勇敢,盛晨祎与夏一甯也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约定······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穆羊人

    穆羊人

    禹甸神州,无垠四域,中原七族,互争雄长,中原世界隐有重入乱世之势......来自高原的少年,入世搅弄风云,只为一句戏言,是戏言,亦是承诺,只为守护那想要守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