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000000030

第30章 起跑线上比什么 (3)

听了这句话,忍了他一早上的我终于忍不住了,走到他房间,看见姥姥站在床头给他捡衣服,眼圈红红的,而路路正自己在衣柜里翻。“宋路路!”我叫他,“你给姥姥道歉!你说的是什么话!姥姥辛辛苦苦给你准备早饭、衣服,洗漱用具都给你摆好了,连声谢谢都没有,还在这里埋怨?你起晚了怪谁?姥姥住的是女儿家,还轮不到你来说住不住!”路路满脸不服气的样子,一边穿自己翻出来的衣服,一边嘟囔着说:“谁叫姥姥给我穿这件衣服的,丑死了!”看见我真生气了,姥姥赶紧过来劝我:“他一个孩子,说的是气话。我没事。”一边又对路路说:“快点吃饭,今天让爸爸送你,不堵车就迟到不了。”结果路路连答应一声也都没有,就出去让爸爸去送他。路路爸看见时间确实有些晚了,也没和孩子计较,给他拿了两片面包、一盒牛奶让他在车上吃,就出门了。

孩子出门上学去了,老人表面上看起来也平静了,但是我却无法平静下来。我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过程,自认为对孩子教育尽心尽力,但孩子怎么就成这样了?想了一天,晚上下班回来,家人都在,祖孙两人和什么事没发生一样,又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路路更和没事人一样要求姥姥给他洗梨吃。

我不动声色换衣服,问路路:“宋路路,你给姥姥道歉了吗?”路路嗫嚅着回答:“没有。”然后我便不说话,也不理他。路路蹭过来喊我妈妈,我还是不想理他,我要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并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路路爸此时也说路路应该给姥姥道歉,路路见我们都说他,只好撇着嘴,委屈地走到厨房跟姥姥说了对不起,说完了还走到我面前,小声地说:“我和姥姥说了对不起了。”我稍微缓和一点儿气色,问他:“你知道错在哪了吗?”“我不该跟姥姥发脾气!”

“还有呢?”

“不该跟姥姥说‘以后别住我们家了’的话。”

看来他对问题认识得还比较清楚,但我却并不打算就这样结束。我对他说,鉴于他现在的表现,从明天早上起,他的衣服、书包……早上起来的一切事我们都不管了,他要自己管理,我还在他面前让路路爸把电话借给他当闹铃用。我说完后,看见他脸色有些慌乱,撇着嘴就要哭的样子,但最终没哭,硬着嘴巴说:“不管就不管。”说完就气呼呼地进自己房间,把房门关上了。

路路进房间后,路路爸和从厨房拎着铲子出来的姥姥就小声责问我,问我这是做什么。我只好给他们解释,路路这么大年纪的孩子应该有一些独立意识,不能总是这么依着、赖着,路路爸和姥姥只好答应我看看情况再说。如果第二天早上不行,可能还得回到以前。晚上,路路爸出面指导路路应该什么时候装书包,怎么准备衣服,并给他定了5个手机闹钟叫他明早起床。

当天晚上吃饭时,路路气呼呼地也不和我说话。第二天早上,我们三个大人都早早地醒来,竖起耳朵听路路房间的闹铃。结果闹铃响到第三次,才听见他房间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在起来了,我们三个大人都松了一口气。不过,他虽然起来了,但是由于没有人提醒着,他做什么都是磨磨蹭蹭的,结果“自立”第一天就以迟到而告终。回家后,又把我埋怨了一顿,还说我不喜欢他了,他跟姥姥更亲了。

那段日子,我和路路总是像冷着面的两个人,他心里埋怨我,又故意和我争一口气,而我也不想让步,让他再退回去过那种“逍遥”日子。于是,我们冷战了快一个星期,而在这一个星期中,路路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了5次,我和路路爸还被老师各批评了一次。正所谓有所怕就有所顾忌,路路在被老师点名批评一个星期后,终于在第二个星期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了。他能够很快地自己整理自己的事情,不再迟到后,反而不那么“记仇”了。那天他没迟到,晚上放学回家还跑到我面前炫耀了一番。当然,我也很高兴,并且快速地表扬了他。从那天起,我们的冷战才结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过热”的举动,而大多数父母或祖父母都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等长大了就好了”来安慰自己,殊不知这种“等待”就是对孩子行为的最大默认和放纵。不教育孩子,只等待他们“变”好是不可能的。小孩子又是聪明的,他们很懂得“恃宠而骄”,做错事或者过于依赖父母,而父母没有及时纠正,他们就会把这些当做理所当然,有时候甚至会“压”你一头,觉得“爸爸妈妈不会惩罚我的,姥姥或爷爷会保护我的”,于是他们做起错事来更有恃无恐。所以说,不管父母多么疼孩子、爱孩子,在适当的时候还是应该“冷”下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虽然疼你、爱你,但并不想娇宠你。

家有中等生小提示

孩子成绩中等,做父母的更不能把注意力都放在成绩上,而是要让孩子更加全面地发展。尤其是小学生,性格、心理都处在一个觉醒期和定型期,父母更要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孩子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会有碰撞、矛盾,而以父母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在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时,孩子很可能会“顽固”地坚持,这时父母最好表现出坚定的否定,甚至可以冷一冷孩子,让他们平静一下。

冷处理不能以伤害孩子心理为前提。即使是冷处理,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但是对于他的这种做法非常不赞同。

在冷处理时,一定要先和家中的大人们做好沟通,让大家平静地对待。否则妈妈冷处理,姥姥爱护,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可能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

给孩子一个英雄去崇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先是通过模仿来认识世界,并学习处理各种事情,而最早给孩子施加这种模仿影响力的人就是父母。所以生活中经常流传着“爸妈很能干,孩子很能干”“爸妈比较勤劳,孩子也很勤快”的经验之谈。如果想要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那么父母有这种想法时,就要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在家庭教育中,这也是一种策略。

我从没想到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有这么深,当路路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说“因为我爸爸也很能干”的时候,我看见路路爸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他应该也被孩子这样的话感动了。

那是路路上六年级的时候了,路路虽然还没有摆脱中等生的“帽子”,但是在学习或者各方面表现俨然与三、四年级时不同了,他变得很有自信,对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事情也懂得要自己做了。又是一年春节时,我和路路爸带着路路回老家,老父老母自然是嘘寒问暖,然后又问了一下各个孙子、外孙的学习情况。与堂兄、堂妹相比,尽管路路的成绩依然很“逊”,但是他表现出的精神头儿和各种品质却深受老父老母的喜欢。

春节大家都回来,家里难得这么热闹,准备丰盛的午饭必不可少,年轻一辈的我们也终于有了尽孝的机会,大家就让路路的爷爷奶奶休息,自己在厨房忙活,准备各种食物。大人们在忙,小家伙们也没有闲着。路路的爷爷养了一池塘鱼,大冬天的池塘都冻住了,为了让池塘的鱼不缺氧,路路爷爷每天都要在冻住的冰块上凿几个洞,给鱼透气。路路和他的小堂哥、小堂妹回来以后,这件事根本用不到爷爷插手了。他们回来的第一天,就都跟着路路爷爷去鱼塘,说是要帮爷爷凿冰,但是谁都能看出来,他们只是对冬天的鱼塘非常好奇。兄妹三个拿着棍子、锤子等工具,唱着歌跟着爷爷去了。

快到中午时,祖孙四个回来了,还没有进门就听几个小家伙大喊:“我们抓到鱼啦!”高兴、兴奋劲儿溢于言表。不一会儿,几个小家伙就拎着两三条一斤多重的鲢鱼跑进了厨房,一个个脸被冻得通红,却丝毫掩盖不了他们脸上的兴奋。路路拎着鱼跑到我面前,着急地炫耀:“妈,我抓了两条鲢鱼!还凿了一个冰窟窿!”房间里下棋的男人们听说抓鱼回来了,也都过来看,厨房顿时一片赞叹声。不一会儿,路路爷爷收拾好工具,也进房间了,冲着我们说:“路路还真不错,挺有方法,挺能干!”爷爷的话刚说完,路路马上接嘴说:“因为我爸爸也很能干呀!”说完还看看爸爸,大家看他这样,都忍不住半开玩笑地说:“哎呀,还挺会表扬人!”厨房里一片节日的热闹,我和路路爸都来不及体会这难得的表扬。

午饭后,大家要打扑克,我便借口让路路带我去看看鱼塘,几个小家伙听说我要去池塘,也争先恐后地说要去。于是,我这个孩子王就带着3个半大不大的孩子们向鱼塘走去。路上孩子们自然会将上午的丰功伟绩细述一遍,什么怎么凿冰了,路路和爷爷又是怎么抓到鱼的,他们做得有多么神奇啦,而路路呢,则主要向我讲述怎么抓鱼,要如何把钓线从冰窟窿里垂下去,又要怎么做才能钓到鱼。

我问路路:“这都是谁教你的?”路路回答:“爷爷教我的。”“那爷爷夸你能干的时候,你怎么想起爸爸了呢?”

“遗传嘛!”路路笑着回答我,然后他又接着说,“爸爸就是很能干嘛。”

“你怎么知道爸爸能干的?”

“我就是知道啊。上次爸爸公司的那个钻井的问题还不是爸爸解决的?还有,家里修马桶、水龙头,洗空调,不都是爸爸自己干嘛!”原来我们一直以为家里油瓶倒了都不会扶的路路,看不见父母的辛苦,谁知他都知道,而且不仅知道,还都记在了心上。

以前我们一直讨论不能对孩子说“我替你做”“别动,我来”,但是父母们好像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做这些事之前,首先是孩子看到父母所做的。虽然父母并没有说“瞧我怎么做”,但在生活中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孩子“瞧,爸爸妈妈怎么做”的思维。当孩子看到了爸爸妈妈怎么做之后,内在的好奇心会鼓励他们去尝试,这时候父母才要考虑哪些行为是鼓励孩子,而哪些行为是阻碍孩子的。

我和路路爸并没有刻意为路路树立“能干”的榜样,只是我们这代人成长在贫苦的家庭,日日夜夜看着父辈们努力想让家人过好一点的身影上,学会了勤劳、努力、克服困难的品质。而如今,路路也在我们的身上看到了这点。这种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当你想让孩子成长为某种样子时,自己最好先变成那种样子。

当然,有的时候可能因为时机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使得父母自己的梦想没有办法实现,那么就尽量让孩子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优秀的品质。父母的身上天生会有一些优秀的品质,可能很勤劳,也可能很勇敢,这些天生的优秀品质,要尽量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一些好的习惯,如果想要让孩子学习,不妨也使用这个手段,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让孩子注意到这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有中等生小提示

3~6岁时,孩子在对父母的崇拜中成长。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明确,他们对父母的崇拜越来越淡,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中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觉醒,他们开始反叛。因此,对于父母来说,如果想要让孩子学习到想让他学的,那么在他们13岁前,通过告诉他们怎么做等方式进行教育,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13岁后,“说教”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可以通过“身教”来影响孩子。在这里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尽管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需要不同的教育策略,但并不是只有一种策略。父母需要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在各种策略中选择一种策略作为主导,比如13岁后,父母对孩子要“少说多做”,取得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教孩子别滥用自由

教育书籍和教育专家都提醒父母们要给孩子自由。当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每天大哭,回家后撒泼、耍赖是分离焦虑症,父母要容忍、宽慰,结果越容忍、宽慰,情况越严重。当孩子上小学了,不爱写作业,每天就爱在野外跑,可能孩子对野外更感兴趣,父母不加限制,结果孩子变成了一个野孩子,再也没有办法收心。是否要一味地给予孩子自由?可能只有孩子的父母才知道。

路路小的时候,我看过很多家教方面的书,几乎每本书都会谈及孩子的自由问题,而每本书无一例外地会告诉我,一定要给孩子自由,充分享受自由的孩子会自己成长,而充分享受自由的孩子也会更独立。对于这样的观点,当时的我深信不疑,对小时候的路路一再纵容。

路路3岁时去幼儿园,刚开始几天去幼儿园时哭哭闹闹,家人和老师都认为是幼儿分离焦虑症,一致让路路释放、宣泄情感,所以就让他哭,我们一直本着容忍、宽慰的态度,结果情况不仅没好转,三天后还急转直下。回家后乱发脾气,动辄说人“讨厌”,不如意还会大声哭闹,甚至打人,那时我和路路姥姥准备将“关爱”教育一路执行下去,让路路自由释放心里的不满,结果情况越来越糟。10天后,路路爸实在忍不了了,拉着他进了小房间,关门、关窗,然后一一列数了路路最近的劣迹,并做好了路路哭到喘不过气的准备。我和姥姥埋怨他的做法,说要好好地教育他。最后路路爸列数“罪状”不到5分钟,路路就承认错误,说以后再也不赖了。他爸爸也没再折磨人,好言好语放出,此后上幼儿园大有收敛。

同类推荐
  • 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有愈来愈多的教育家都说:“父母不应该为孩子做太多的事情了,因为溺爱,会害了孩子。”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列举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情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不想溺爱孩子,所以有些事情才不得不做。我们不为孩子包办任何事情,但是我们要教给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我们不想主宰孩子的人生,但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判断、自己选择;我们要给孩子智慧的头脑、美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难道这些事情父母不需要去做吗?
  • 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本书融思想、智慧、创新于一体,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原则。本书通过阐述爱和规矩的关系以及重要性,改变了千万家庭中国式传统教子观念和模式,纠正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种种误区,是家长和老师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同时,书中列举了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父母解决管教孩子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其思想独特,视角新颖。家长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孩子不按着规矩去做怎么办,孩子不喜欢被规矩所缚怎么办,怎样让孩子学会将规矩变成习惯,怎样让孩子从规矩中感受父母博大的爱和良苦用心……本书都会告诉你答案。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Yes!早教

    Yes!早教

    在这样的字面认知下,很多家长开始出现“散养”的教育理念。孩子刚刚进入早教由于环境不适应哭闹,家长就说他不喜欢,我们走了;孩子出现打人咬人的行为,家长说小孩儿都这样,长大就好啦;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家长说这个孩子不喜欢,老师教的太难啦!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总是会放下一句“他高兴就好,他不喜欢就不要做,人家国外小孩儿都这样的,长大就好啦!”,却全然忘记了作为家长在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基础上,自我带教技能的提升以及需要对孩子作出的最基本的引导。“轻松”不等于“没有作业”;“自由”不等于“放纵”;“开心”不等于“没有规范和引导”。
  •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提到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机制,适用于任何家庭,为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那么,《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能让你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打造自信人生。
热门推荐
  • 沙巴克传奇世界

    沙巴克传奇世界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神器礼包大甩卖!裁决怒斩买一送一,屠龙骨玉应有尽有!噬魂逍遥都半价,还有神技免费送,烈火咆哮不值钱,骷髅太废有神兽,逐日剑法真牛B,嗜血流星也不差,太阳水,万年参,包治百病还强肾!要问传奇哪家强?看我神书告诉你!不看?战士关门!法师放火!道士放狗!(一个男人,靠一个传奇系统,在一个传奇世界,做的传奇事……)
  • 吸血鬼殿下请自重

    吸血鬼殿下请自重

    “洛痕!你放开!”“放开?林稚初。我告诉你,你这辈子都是我的。”
  • 挂机在超兽武装的神

    挂机在超兽武装的神

    烈阳一族的战神—武子墨,在最终决战之后,来到了超兽武装的世界。开启了属于他的修正带之旅!也许因为他的存在,这个世界……甚至,其他世界……都会发生,某种不同以往的变化?
  •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在1989年起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文化苦旅(修订本)》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新增文章18篇,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 植物人

    植物人

    那天,郭子明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在和拉拉下棋。拉拉是我的保姆,25岁,美术专业毕业,身材姣好,皮肤细嫩得像一块水豆腐。当然,这样形容她并不是因为我有龌龊的想法,只是找不到更适当的词汇罢了。我让她做我的保姆是因为这样追她比较方便。对于一个寂寞的老男人来说,要是独守这栋200平的房子,恐怕会少活10年,有美女相伴,吟诗作对附庸风雅也总是美事。急风暴雨式的敲门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局势严峻,一触即发。“拉拉去开门。”我继续低头研究象棋。
  • 色彩

    色彩

    棕皮鞋一出永定门火车站,就撞上了大脚翠姑,这在他是万万没有想见的。“大少爷!”辣辣一声喊,翠姑伸手就来抢行李。他起先没有看见她。人如黄昏的蜂群,一群群过来,一群群过去,嘈杂而拥挤。雨刚停,泥地上水洼如镜,亮亮地打闪。他避着水洼走,跨一跨,跳一跳,小心翼翼,尽量使皮鞋不染泥。这双鞋他在火车上就擦拭了好几遍。车过常州时,他还特意买了一只糯米粽,借粽叶上的一点粘劲,抹平了右脚鞋面上翘起的一块薄皮。在跳最后一个水洼的时候,一只挑着的柳条筐揍了他一屁股。
  •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本书从女孩的心理特征入手,涉及亲子沟通、学习技能、内心成长、生活习性、情绪状态、为人处世、生理困惑等七个方面,全面揭示了青春期女孩内心的那些秘密--她们最为迫切的心理需要以及无数的青春期困惑与烦恼,从而指导父母拨开女孩心灵的迷雾,看到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帮助她们打造绚丽多彩的“人生花季”。
  • 乾坤镜祖

    乾坤镜祖

    神州大陆,圣宗守四方,万朝御天下,群雄逐鹿,狼烟并起。神州东玄,大元王朝统治千载,一少年,出大元,手执圣道剑,斩人斩魔亦诛心;一身正气,天地浩然,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惊雷便化龙;为一个承诺,蛰伏三载风云起,拨云见日主浮沉……
  • 侠骨柔情满江红

    侠骨柔情满江红

    孤舟飘零一叶轻,烽火燎原万骨凝。侠骨柔情今犹在,一树花落满江红!
  • 蜀山战纪2:踏火行歌

    蜀山战纪2:踏火行歌

    吴奇隆、 雨婷儿、陈哲远主演同名电视剧于1月30日在浙江卫视周播剧场首播。从小生活在小村村的余英男和哥哥余英奇都有着各自的秘密。英男并不知道她是被哥哥捡回家的女孩,因为她失去了年少时的记忆。而英奇的族人火黎族因多年前被赤魂石影响,一直饱受丹火不稳的侵扰,族人们只能隐居小村村。英男以为自己十八岁生日那天遇到的苍墟大弟子白谷逸是梦中的大英雄。为了追求爱情,遂上苍墟派学武,却阴差阳错地与余英奇一起上了蜀山。不久后,两派因赤魂石之事办了合办班,英男、英奇、白谷逸都被选为合办班的弟子,三人的命运也因此而纠葛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