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2500000023

第23章 1月:科幻学徒笔记(1)

另类的未来——我在加州读科幻

范轶伦

家在江南,求学四方。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现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修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目前为该校“科幻及技术文化研究”学术方向第一位在读的中国学生。曾以短篇小说《云端的爱情》获第三届高校联合征文二等奖(刊登于《科幻世界》2014年第12期)。科幻于我而言是一种“超越”:超越文学与科学的疆界、现实与想象的距离,思考所有的可知与不可知。

科幻令我着迷的,正是其无限的可能性:在这个世界里,机器人会为自己的权利抗争、人工智能尝试着理解“爱”的意义、外星人的存在更驱使人类反思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而这些看似与现实不着边际的“推想”,实际上正孕育着对现状的挑战。以科幻打破种族间的区隔,以多元的未来主义挑战西方单一的种族想象。推想文学能够在推进社会公义的路上走多远?这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为期一年的“另类未来主义”专题研讨活动的核心,也将是我这一年关注的主题。本栏目将每两个月与大家见一次面,以“笔记”的方式呈现我在UCR就读科幻研究的所见与所思:不仅包括学术上的感悟及启迪,亦有参与各种科幻活动的见闻,以多元的视野去思考科幻这一文类的意义。

2015年4月末的一个清晨,睡眼惺忪的我收到了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以下简称UCR)比较文学系博士班的录取邮件。那一瞬间,我仿佛又闻到了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味道——加州阳光的味道。我与加州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四年前,当时我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以下简称UCSB)交换时选修了一门科幻电影课,从此与科幻研究结缘。现在想来,也许正是那次选课把我的世界分成了无数个平行的宇宙,最终又把我带回了这个“奇点”——加州。而这一次的坐标则更加明确:位于科幻研究“宇宙中心”的UCR。

作为享誉世界的科幻研究重镇,UCR以其丰富的学术资源吸引着来自各地的科幻研究者。学校坐落于洛杉矶以东约六十英里的“内陆帝国”河滨市(Riverside)。成立于1870年代的这座小城孕育了加州柑橘产业和米慎客栈(Mission Inn)建筑模式,有着“艺术与创新”之城的美誉。虽然UCR是加州大学系统中唯一地处内陆的分校,炎热的半干旱地中海气候却丝毫没有阻挡校园内的盎然生机。充满现代感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在繁花和绿荫中,还有一个占地三十七英亩、拥有三千五百多个珍稀品种的植物园,无怪乎被评为加州大学十所分校中“风景最优美的校园”。UCR还以多元和人性化著称,在种族多样性方面被评为全美第五,同时也是全加州第一所提供副修LGBT[8]研究的学校。

而如果UCR里藏着一个时空漏洞,那么它一定在里维拉图书馆的四楼,因为这里汇聚了全世界最多的脑洞——伊顿科幻、奇幻收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推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馆藏,这里拥有超过十万册科幻、奇幻、恐怖小说和乌托邦文学书籍,还有近十万册同人志,以及五百部科幻电影的分镜头剧本,其中包括了1517年第一版《乌托邦》,以及原版的《弗兰肯斯坦》(1818)、《德古拉》(1897)和《时间机器》(1895)。凭借伊顿收藏强大的号召力,在著名科幻学者乔治·斯拉瑟(George Slusser)的倡议下,UCR于1979年召开了第一届伊顿科幻大会。三十多年来,伊顿大会已成为北美三大科幻学术会议之一,我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亦有幸于2000年承办该盛会。

2008年,科幻学者罗布·莱瑟姆(Rob Latham)教授加入英文系;随后,牙买加裔的加拿大科幻奇幻作家娜洛·霍普金森(Nalo Hopkinson)加入创意写作系、专攻科幻媒体和技术文化方向的雪莉·文特(Sherryl Vint)教授加入英文系。以此三人为骨干,依靠伊顿馆藏和伊顿大会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历史、哲学、比较文学、人类学、戏剧学等九个学系十七位和科幻领域相关的学者的支援,UCR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创办了“科幻及技术文化研究”(Science Fiction and Technoculture Studies)的学术方向,致力于探求科幻研究、科技史研究和科技文化研究之间的联系,即以科幻为媒介考察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历史与文化,探索文化对于科学生产的意义,以及科学技术的变革如何反过来形塑我们的文化。到2015年,该方向已经有十七位在读博士,研究课题涵盖范围之广、视角之新颖,可谓令人眼花缭乱。例如英文系的斯蒂娜从动物研究和生物政治的角度解读原住民科幻作品;来自比较文学系的马来西亚华裔吴淑英(Jaymee Goh Sook Yi)则致力于探讨蒸汽朋克文化中的种族问题,她还是一位编辑,刚刚完成了史上第一本东南亚蒸汽朋克小说的编选工作;西班牙语研究系的布雷特把重心放在当代墨西哥科幻作品中的后末世和反乌托邦主题;而种族研究系的阿朗德拉则主要关注非洲未来主义和黑人民族主义之间的张力,等等。

早在2015年暑假的时候,负责接洽新生的吴淑英学姐听说我要来做科幻研究,就兴奋地说:“你真是太幸运了!今年是UCR的科幻大年,我们拿到了一大笔经费来举办整整为期一年的‘另类未来主义’主题研讨活动,刚好就从你来的这一学期开始!”

所谓“另类未来主义”(Alternative Futurisms),是近几年在科幻研究领域颇为新兴的课题。科幻这一文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由欧美白人作家主导着话语权,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因此深深嵌入到其历史发展中,多元意识往往被这些“颜色单一”的文本所忽略。而事实上,基于各自迥异的文化及科技传统,不同的种族一直都以独特的方式谋划着属于自己的未来。刘宇昆、特德·姜等亚裔作者近几年来声名鹊起,斩获国际大奖无数。拉丁裔科幻作者和导演亦锋芒初露,他们的作品多以虚拟科技作为切入口,探讨社会公义和文化政治议题。“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m)的说法自1993年就已出现,当时是用来描述塞穆尔·R.德拉尼(Samuel R. Delany)[9]和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10]的小说中非裔美国人对于高度技术化的现代性社会的体验。而由UCR校友、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格蕾丝·L.迪龙(Grace L. Dillon)担任主编的第一本原住民科幻短篇集《云中漫步:原住民科幻小说选集》(Walking the Clouds: An Anthology of Indigenous Science Fiction)亦于2012年出版问世。随着这些亚、拉、非裔和原住民作家的崛起,北美学界开始反思以欧美科幻为中心的研究模式,逐渐将更多目光投注到所谓“有色人种”的科幻作品中。这一转向由近几届伊顿大会的主题可见一斑,例如2011年的主题便是“全球科幻”(Global Science Fiction)。尽管如此,与主流科幻圈的热闹相比,少数族裔的推想作品依然处于相对孤立的位置,种种异彩纷呈的未来想象大多局限在种族内部分享,尚未有一个可供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另类未来主义”研讨计划的初衷正是在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层面上填补这一空白。加州的自由和包容,为各种肤色的科幻和奇幻作家提供了自由发声的舞台,而UCR对于少数族裔的关怀则更融入其治学的精神中。2014年,安德鲁·W.梅隆基金会[11]拨款十七万五千美金(折合人民币约一百一十一万)赞助这一研讨计划,旨在推动不同族裔间推想文学的交流,探索认知技术化社会的同与异,从而深化对彼此文化传统的了解,共同商讨如何汲欧美核心科幻之所长,寻求文化抵抗和意识形态转型的契机。该研讨会于2015年9月启动,来自北美的非裔、拉丁裔、原住民及亚裔学者、艺术家和作家齐聚一堂,从追溯科幻作品与殖民主义的渊源出发,探索更广义的推想小说所潜藏的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除了举办丰富多彩的专题研讨、公开讲座、主题座谈会外,该计划还将与一些博士课程结合,邀请来自各地的科幻学者、作家与学生进行讨论互动。在学术交流以外,亦将陆续推出电影放映会、展览、现场表演等亲和普通观众的活动。例如由盖蒂基金会(Getty Foundation)[12]赞助、UCR艺术社区主办的“临界乌托邦:拉美未来主义艺术”(Critical Utopias: The Art of Futurismo Latin)主题展览计划于2017年拉开帷幕,届时将为观众们呈现来自当代拉美和拉丁裔艺术家的作品,一睹拉美视角下的科幻元素如何被创造性地挪用到对当下社会、文化和政治议题的反思和批判中。

这一研讨计划也将大大拓宽“科幻及技术研究”学术方向的视野,通过引入被长期边缘化的“非主流”科幻作品及相关研究,从更深层次检视科学技术在种族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学期我选修了文特教授在英文系开设的“科幻、殖民遗产和全球视野”专题讨论课,该课程便是与“另类未来主义”计划合作,短短十周将会有六位科幻作家及学者先后莅临课堂,与学生交流并共进午餐。在第一节课上,作为唯一一名外籍学生,我的到来令文特教授十分惊喜,得知我来自中国,她立即大赞刘慈欣的《三体》“惊艳”(amazing),不少在场的美国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随后,文特教授以大卫·米切尔的《云图》为例,抛出了科幻文学“疆界”(boundary)的问题——文类的疆界、所再现的地缘疆界,以及跨越种种疆界的可能。她指出,近年来,科幻粉丝和学者正在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科幻”,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一类型并非白人专属。由于殖民主义、边界争议、生物科技所引发的社会公义问题正日益严峻,不同族裔之间的对话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文特教授看来,“对于科幻和推想文学,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因为“当下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越来越多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人们也愈发倾向于用推想文学来考察现世问题。”而谈及“另类未来主义”研讨计划,文特教授更是两眼放光,“不同肤色的学者作家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对此非常期待!”

在博尔赫斯的心中,“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而对于科幻研究者来说,UCR大概就是“天堂”吧——不仅仅因为拥有世界最大的科幻奇幻馆藏,更有完备的课程设置、一流的师资,以及一群志趣相投的同侪。而我的幸运,则是赶上了“另类未来主义”这班列车。此刻的我正坐在里维拉图书馆四楼的伊顿馆藏,虽然暂时没找到那个时空漏洞,却理清了自己的时间轴:我在加州的过去与未来,因为科幻而连结在了一起。这段“科幻”般的旅程会驶向何方?我已整装待发,准备上路。

各位幻迷若有任何感想,或希望我将一些问题带去课堂,欢迎发邮件与我联系:yfan016@ucr.edu

同类推荐
  • 职场现形记

    职场现形记

    天仁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深圳找工作,应聘进入欢喜公司做布料推销员,不料虽向鸿发公司推销成功反倒被炒了鱿鱼;又应聘进入美国3A公司深圳办事处继续推销布料。天仁再次向鸿发公司推销成功,同时,与办事处首席代表丹妮互生爱慕。美国3A公司派来新的首席代表顶替丹妮,天仁被提拔为副代表。天仁的收入明升暗降,暗下决心自己创业。天仁结识日本商人日下部,接下一笔衬衣出口订单生意。天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周密安排,从美国3A公司购进布料原料委托鸿发公司加工生产出货后,赚得36万元,预备向美国3A公司辞职并向丹妮求爱。丹妮却嫁给了鸿发公司二代掌门人胡仲谋。天仁怀揣着要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家跨国公司的大梦……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卡齐莫多是个天生畸形的弃儿,幼年时即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所收养。成年后,他成为了圣母院的敲钟人。副主教是个道貌岸然的家伙,他被艾丝美拉达的美色所吸引,而艾丝美拉达却深深地爱着风流倜傥的卫队长。于是,得不到爱的副主教开始了对她的残酷迫害。面目丑陋但却心地善良的卡齐莫多倾尽全力舍身相救,但艾丝美拉达还是被送上了绞刑架。卡齐莫多怀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死去……
  • 与龙同穴

    与龙同穴

    世界上最倒霉的事情是什么?想象一下:你孤身一人,远离所有的亲人、朋友、邻居、路人,远离全人类,困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洞穴里,洞口已被崩塌的石块堵死,凭你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挪动。你又冷、又饿、又累,身上还有几道伤口在流血。在外面,同样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不见天日的洞穴,地球被数公里厚的尘埃云包裹住,摧毁一切的狂风吹过死寂的大地,巨大的雷霆声透过厚厚的岩石传进你耳中,也许几百公里内没有任何活物。
  • 无妄之灾

    无妄之灾

    这是个无人生还的故事,缘起于一桩埋在地下十二载的陈年旧事。郑媛捧着瓶矿泉水,站在最不易被察觉的角上,她身处一个同学会现场,正竭力压抑自己逐渐膨胀的焦躁情绪——包间里的人越聚越多,郑媛等的人还一个未到。郑媛匿名在校友BBS上召集了这次中学同学会,可她很明白,如果自己想见的人不来,这个兴师动众的同学会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 痛苦乐园

    痛苦乐园

    在著名作家上官乔的新书签售会上,一位二十四岁的林碧珊向他求助,声称自己患有他书中所描写的罕见的病症——“谢尔顿综合症”。这种病对文学作品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敏感度,一旦处身的环境与作品中描写类似,就会将自己误作剧中人。上官乔拒绝了她的求助,并且明确告诉她,书中所描写的病症乃是自己杜撰。
热门推荐
  • 无道争锋

    无道争锋

    李玉凡觉得既然穿越了,就要把厚颜无耻的精神发扬光大。什么?有一只神秘的势力送上门来?不要,不要,有我“神域”厉害吗?免费的?我可以考虑考虑。没事自己组个军团玩玩,不小心就成了天地间最强大的存在?神秘高手接二连三组团送上门?收还是不收呢?算了,勉强收下装装门面吧。看我一把羽扇在手,支配世间神魔,搅动天地风云,笑看天下。
  • 凶手疑云

    凶手疑云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郊外墓园上方月光隐匿,墓地里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雾霭。这些雾气似乎集聚了死者的精魂,像虚幻的蛇一样,在一个个隆起的坟茔间穿梭,寻觅可供吞噬的目标,在冰冷的水泥墓碑上,残断的台阶上,树干草叶上滑过湿漉漉的痕迹。站在枯树枝头的白脸猫头鹰,听到身后传来踩压枯草的动静,眼睛睁得铁圆,脑袋一百八十度转弯,向后面看去。飘动的雾气里,有两个躬腰的影子,肩上扛着铁镐,在墓地里潜伏穿梭,忽隐忽现。
  • 通天神捕

    通天神捕

    一目因果,窥见生死。二目因果,往生今世。三目因果,通彻天地有因,必有果!萧七月手握“因果大道”,坏人、恶霸、枭雄、善人统统现形,成就通天神捕。
  • Looking Backward From 2000 to 1887

    Looking Backward From 2000 to 1887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在很久很久以前,妖界住着一对男女妖精。男子名为叫沙华,女子名为曼珠。他们是守护在碧落地的精灵。碧落地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起初,花与叶是相连的。花妖便是花的化身,叶妖便是叶的化身。彼岸花的前世今生。花妖与叶妖以及天界上仙的爱恨纠葛。她与他本该是一对妖精眷侣,但却因为触犯天条而失去记忆。他想,这样也好,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却岂料奸人从中阻隔,让她与不期而遇的天界上仙触发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情缘。他内心苦涩,却终不曾说出真相。最后,他以一己之身成全他们。元神俱灭之时,她终于醒悟。他与她,是否今生已无缘。
  • 孔门商女:傲世女当家

    孔门商女:傲世女当家

    上一世,孔玲珑作为天下第一富商的家主,却嫁给了刘家为妻。并为刘家夫君倾尽了家财,助夫君登上了一品高位,然而,当夫君刘邵位极人臣之后,她却惨被休弃,花光了家财的她,潦倒街头,直至饿死。重生回来,孔玲珑第一件事就是退掉了和刘家的一纸婚约,彻底划清界限。孔玲珑决定将孔家的商铺继续发扬,这一次,她不仅要守住孔家的财富,还要让孔家成为制霸天下的存在。
  • 儿童经典毛衣巧编织

    儿童经典毛衣巧编织

    本书中介绍的这些毛衣款式可能不新颖,但一定是最经典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好搭配,看起来大气,永远也不过时,一直受到妈妈们和宝宝们的喜爱。
  • 诡域行者

    诡域行者

    普普通通的监测站为什么会频频出怪事?三个头的鬼喇嘛,死而复苏的天葬师,神秘的西藏禁书,悄无声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恐惧,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倒下,没人看见他们怎么死的,真正的死因是一个不可触碰的谜团,那个叫伊娜的女人,到底是死人还是活鬼?她出现之后,本来平静的五号点振频率出现异常速度,那东西直奔而来!受伤的人嘶喊声音越来越猛!监测站就像被一只巨魔之手从地下连根带血地拔出,拼命晃动!它来了……
  • 故事会(2018年10月上)

    故事会(2018年10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