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400000006

第6章 辑二(2)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印了80万部,1980年还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英汉对照本,其他两本也都曾再版。陈毅夫人张茜就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陈毅曾称赞《好兵帅克》的译笔,说文字幽默俏皮,表达了原著的风韵。

我对陈毅元帅居然有时间看翻译小说感到吃惊,然而一时语塞。张茜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下面还有呢。陈毅还说:‘不像某些人的译文那样佶屈聱牙。’”

解放初期学习俄文蔚然成风。我之所以和俄语编辑张茜同过一间办公室,是因为1954年至1957年间我曾在苏联东欧编辑室凭着半路出家现啃的俄语做过4年编辑工作。1958年资深老编审张梦麟生重病后,才把我调去接替他的工作,负责日本文学这一摊。

萧乾告诉我,他自己搞翻译是游击式的。就是说,并不抱住一位作家的作品译。但他更尊重阵地式的译法,就是集中译一位作者的全集,比如译契诃夫的汝龙和译巴尔扎克的傅雷。这么搞翻译,对作者理解更深,译笔也能更贴近原作。

反对死译和硬译

他反对死译或硬译,认为译文学作品,首先要抓住原作的精神。如果原文是悲怆的,译文却激发不出同样感情;或者原作幽默,译文却干巴巴,再忠实也是不忠实。

1957年7月他开始受批判,直到1979年2月他的右派问题得到改正,这漫长的二十二年,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困难重重,谈不上什么成绩。1958年4月他到唐山柏各庄农场劳动去了,前途渺茫,但当时幸而我能继续留在出版社工作,尽管多次搬家,总比流浪到外地要强多了。

萧乾的最大志愿还是搞创作,没有条件从事创作时他才搞翻译。1961年春天,我听到一个可靠消息,说要把他从农场调回来翻译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便作为一条特大喜讯,写信告诉他。他的反应之冷淡,使我大吃一惊。他在回信中写道:“我对翻译这部小说,兴趣不大。”

他是最早调回来的一个,后来从其他人的工作安排中,他才知道能够搞翻译,算是最可羡慕的了。

严守文学工作

1980年在香港回顾这段生活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从1957年被打成右派以后……以为自己从此不能再搞文艺了……没想到还会有今天!当时要不靠那点外文,也许早就卖酱油去了。真的啊,1957年以后,重新分配工作时,不少人改了行。我始终没离开文学工作,只不过从创作退到翻译,靠的还是我懂得点蝌蚪文吧!”

1966年以前,向我约稿的还真不少,萧乾常劝我少揽一些。我说我是“有求必应”,练练笔也是好的,熟能生巧。50年代初期我译《日本劳动者》时,曾五易其稿;十年后,萧乾在农场期间,我为《世界文学》杂志突击翻译的《心河》(宫本百合子著)、《架着双拐的人》(远藤周作著)都是一遍定稿,连底稿都未来得及打。

最有成果的时期

当然,萧乾回到北京后,我又产生了依赖心理,总想请他润色一遍再送出去。他也常说:“我这辈子就准备给你当ghost了。”指的就是做些默默无闻的工作。

1979年2月,情况变了。对我们二人来说,这段岁月是最有成果的时期。尽管这期间我们各出了七次国(六次是一起去的,另外,他单独去了一次美国,我单独去了一次日本),他还动了大大小小五次手术,他却把旧作全部整理出来,由几家出版社分别出版。另外还新写了几十万字,大部分是由我誊清的。

其实,外面不难找到抄稿者,费用也不高,但是如果让别人抄,就得注意把字写得工整,免得人家认不得。这样,思维就受到限制,效率也会降低。不论他写得多么潦草,我都能辨认,而且总能找出一些问题,他说我有看家本领。

他常念叨要跑好人生这最后一圈,我也感到惊讶,想不到他还真有股后劲。在美国的小儿子多次劝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提鸟笼逛公园的老人,做工作是饶的,不做工作是应该的。但我不能想象一个头脑完全静止下来的萧乾。他固然也去公园散步,打打太极拳,那都是为了更好地写作。

近几年我才译了几部真正有艺术价值的日本作品,如泉镜花的《高野圣僧》、幸田露伴的《五重塔》等,但不再给他看了。我写的随笔、评论、序言等,则仍请他寓目。

三十几年来,我不断地向他学习写作方法。我没当过记者,但我知道他最反感的是那些对他一无所知的采访者。

1985年6月至1986年6月,我只身重返日本东京,研究日本文学。

夫妻合作无间

一次,香港《文艺》杂志约我写一篇远藤周作访问记。我事先把几家图书馆所藏的二十几本远藤的作品全看了,想好了问题,按照电话里约定的那样只采访了一小时,便写出一篇3000字的访问记《早春东瀛访远藤》,编辑部一字未改地予以发表了。

我们二人最喜欢用的字是“team work”(合作),每逢我们一方有了紧急任务,就共同协助完成它。老三桐儿还没正式学英文就听懂了这个字。他小时看见我成天伏案工作,就说:“我长大了,当什么也不当编辑,太苦啦!”他确实没有当编辑,然而如今在美国费城,还是经常作画到深夜。

我有时想,倘若孩子不是生长在这么个环境下,而耳濡目染的是赌博、吸毒,他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有时两三点钟才睡,萧乾则习惯早睡早起,我几乎刚躺下,他已起床到书房去写作了。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目前我们这套普通单元房里,依然像我小时候那样,间间屋子都摆满了书。所不同的是,其中不少是我们自己所写、所译、所编的。三个儿女均不在身边,有一个去年夏天才成家。从人口看,我们家可以说十分冷清,含饴弄孙还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然而我们并不寂寞,因为我们有做不完的工作,并且生活在书丛中。

萧乾常说:“搞文字工作的人退休后照样能写能译。”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埋头笔耕。我们合译的《尤利西斯》问世后,我就投入了六十几万字的日本长篇小说《东京人》(川端康成著)的翻译工作。萧乾则继《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后,又写了几十篇“余墨”,为他即将出版的多卷集作注脚,我们的家就像是座文字作坊。

我于十年前退休后,一天也没闲,反而比在职时更忙了。萧乾则早在70年代初就曾被动员退休,本人也同意了,只因当时他在北京根本没有落脚之地,民政局不接受,只好继续待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没承想,87岁的今天,他仍在任上,在写作之余,不时地还得接受采访,开会,总是忙个不停。

我们常常说,现在过的也许是平生最美好稳定的日子了。最主要的是两个人都还能工作,也真有的可干。只要有活儿干,又还能干,我就心满意足。我珍爱我们这个小作坊。

1997年4月15日

温馨的回忆

我和萧乾一道生活的45年间,相片可没少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联袂出国九次,国内也跑了很多地方,到处留影。然而我对婚后他自拍的一张黑白照,情有独钟。因为只要瞧见它,就会勾起我一连串温馨的回忆。

我们连一天婚假也没请,更不曾举行任何仪式。1954年4月30日,利用午休时间,我们去领了结婚证。下班后,就又前往东四八条30号中院的小耳房。打从我参加工作起,我和姐姐、母亲就住在那里。萧乾雇来了两辆三轮车,我坐上一辆,脚底下放了一只装有随身衣物的小黄皮箱。另一辆载着旧衣柜——我唯一的嫁妆。他骑着那辆1946年从英国带回来的半旧自行车在前面引路,穿过北小街、南小街,来到了东总布胡同46号的作家协会宿舍。分给他的是后院的三间小西屋,每间不足10平方米。南头是保姆房兼厨房。在当中那间吃饭,沿墙摆了张小床,给幼儿园大班夜,我还在灯下突击一部等着退厂的校样,不看完不上床,使第四次做新郎官的萧乾目瞪口呆。

第二天是五一节,我照例去游行,他上了观礼台。下午,我们以那只衣柜为背景,他坐在单人沙发上,我坐在沙发扶手上,照了张合影。

40年后,萧乾因《一对老人,两个车间》一文获双星杯“中国人一日”征文荣誉奖。其实,自从我搬进了那间小西屋,它就成了我们的第一个车间。日后,萧乾曾把我比作蜜蜂、蚂蚁、拖着他跑的“火车头”。他也变得跟我一样勤奋,工作效率却比我高多了。西洋古典音乐和中国相声,小动物和花草,只不过是用来调剂生活的,他用文字构筑着金字塔。能搞创作最为理想,不让搞创作,就退而求其次,埋头搞翻译。在这间西屋里,短短的三年之内,他译完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好兵帅克》《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均出版于1956年。还写了《幸福在萌芽》《关于亨利·菲尔丁》《好日子》《亨利·菲尔丁》《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文艺小品哪里去了》《一篇拒绝“点题”的文章》《凤凰坡上》《萧伯纳二三事》《大象与大纲》《餐车里的美学》《草原即景》《万里赶羊》《初冬过三峡》《人民教师刘景昆》《时代正在草原上飞跃》等16篇随笔、散文、特写、论文。连写带译,统共约达66万字。那是他情绪饱满、精力旺盛的三年,不论写还是译,都游刃有余。像《好兵帅克》,他有时每天能译7000字,而《餐车里的美学》《初冬过三峡》等文,都是一气呵成。倘若我们婚后的45个年头,一直允许他照这个势头工作下去,他的创作全集和翻译全集的字数原是可以翻一番的。

萧乾去世后,我从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一封他留给我的短信。200字的信中,三次提到“家”:

洁若,感谢你,使我这游魂在1954年终于有了个家——而且是幸福稳定的家。同你在一起,我常觉得自己很不配。你一生那么纯洁、干净、忠诚,而我是个浪子。

谢谢你使我的灵魂自1954年就安顿下来。我有了真正的家。我的10卷集,一大半是在你的爱抚支持下写的,写得太少了,很惭愧。能这样,还不能不感激你。

1998年12月12日

我和萧乾结婚后,多半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1957年、1966年),辗转搬了10次家。复兴门外的这个平民楼,是他唯一住满过14年(1983——1997)的地方。今年2月5日,当他进入半昏迷状态后,不断地念叨“回家,回家”,我想他指的就是这四室一厅的单元房了。我把小九妹(我大舅最小的女儿)替我们放大成十二寸并上了色的这幅照片挂在客厅最醒目的所在,每次看到它,就觉得老伴儿依然和我在一起。他没有走,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痕迹,他将和喜欢他的作品的读者一道进入21世纪。

1999年6月19日

萧乾、铁柱、桐儿还有荔子

我们的女儿出生的当天(1955年1月30日),萧乾在台历上写道:“荔子诞生了。”由于离了婚的前妻留下个儿子,作爸爸的一直盼望要个女儿。我们早就说好,如果是女儿,就取名荔子,那是他的短篇小说《俘虏》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当时我们住在作协宿舍的三小间西屋里。萧乾和我住一间,在堂屋吃饭,摆张床给7岁的老大睡。另一间是保姆房兼厨房。我抱着荔子出院后,直接到母亲家去,交给她和三姐常韦照看。产假期满后,我回宿舍去住,每周去看娃娃两次。萧乾把老大惯得不像样子,所幸他爱听故事,所以我每晚给他讲故事,直到他入睡。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三个子女中,最被忽略的其实是萧荔。然而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失去了的光阴,没有办法换回了。

1956年6月,我姐姐住院去治足疾。幸而这时老大已住宿,只是周末和寒暑假回家。我们把荔子接回宿舍,由保姆照看。院子里的人都说:“这孩子真像爸爸。即使独自走到街上去都丟不了,准会有熟人认出是作家萧乾的女儿给送回来。”

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萧乾最忙碌、多产的一年。国庆节前夕,他从内蒙古回来了,准备写《万里赶羊》。这时从学校回家度假的铁柱突然发起高烧来。经作协医务所的孟大夫出诊来诊查,患的是猩红热。她说孩子小,不宜送传染病医院,她有特效药。每天上门给打针,等烧退了,就没什么问题了。确诊为猩红热后,我马上雇辆三轮车,抱着荔子躲到母亲家去,由萧乾在保姆的帮助下护理病儿。到了10月4日,萧乾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来说,至今他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想次日一早到西山作协招待所去写,问我能否自当天晚上起就回宿舍来住。

其实,当时我正怀着身孕,但我完全没考虑胎儿的命运,一口就答应了。因为我知道,他多渴望去搞创作。《万里赶羊》是10月12日搁笔的,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曾在读者当中引起强烈反响。铁柱进入恢复期后,我还每天给他补习国语和算术。乃至他三周后回学校,在家学习的进度竟超过了学校所教的。这时萧乾正陪着西德作家在全中国到处转悠。当他抵达广州时,收到老三桐儿出生的电报:“男,八磅。”桐儿是比预产期提前二十天,于11月10日来到人间的,生后二十天,他爸爸才回到家里。

同类推荐
  • 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本套装包括:《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 碧溪堂诗词

    碧溪堂诗词

    余少时喜写旧体诗,也作词,常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慨。渐长,初识人事,诗作颇丰,亦写新体诗。四十三岁时经历人生之盛衰,颇感无奈。昔时之诗情忽然爆发。游历各地,或被风动,或被云摧,诗情忽如滔滔江水奔流而出。遂成此集,记之。
  • 杨周翰作品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杨周翰作品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是杨周翰先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角度,来研究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部力著。他以17世纪英国文学为突破口,把17世纪文学放在历史的背景下考察,以一些虽然影响深远但却少人问津的作家为切入点,揭示了17世纪英国文学的风尚和思潮,发掘出17世纪英国文学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写了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历史,杨周翰先生并非囿于经典文学,而是把一些不为以往的文学史家所关注的文类和文化现象,例如悼亡诗等,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并从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出发比较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悼亡诗,从而得出了一些全新的结论。
  • 黄稼诗词钞

    黄稼诗词钞

    不本书为作者多年来所作诗词作品的结集,分为“江山故园”“至情高谊”“诗林艺苑”“感事吟怀”“苦旅孤踪”五辑。作品表达了对于重大事件如香港、澳门回归、国庆等的关注和祖国进步的由衷喜悦,赞美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与美丽风光以及对于故土的怀念,也写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对于亲人朋友的感谢、怀念之情,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是诗友之间的酬唱及对于文艺的欣赏。
  • 岁月的坚果

    岁月的坚果

    “端上一盘岁月的坚果/轻轻敲开一颗,蓦然发现/青翠翠的色彩和记忆/亮晶晶的幽默和基因。”像我们这个年龄段写诗的人,一颗心已经被岁月的风霜磨砺成为一颗坚果,外表是坚硬的,内在仍然是柔软的,甚至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如此。
热门推荐
  • 高原上的童话

    高原上的童话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侯门嫡妃

    侯门嫡妃

    她是相府不受宠的嫡女,又是端亲王的堂堂正妃。新婚之夜,便要她独守空闺一整晚。婆婆刁钻,妾室难管,娘家更是父亲不疼,无所庇佑。不过,她虽然身单力薄,却丝毫不畏这重重风浪——新婚老公没来和自己上床又怎样?嫁进来后闲言碎语一大堆又怎样?堂堂二十一世界的女硕士,经受宫斗宅斗电视剧无数洗礼之后,还会怕你们这些古人的手段?笑话!兔子急了跳墙,王妃急了休夫!外表贤惠淑德,温文端庄,实际上却是个黑芝麻包芯馅的——腹黑!“我便是这样性子的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撂倒了不算,一定要打得你鼻青脸肿,悔不当初!”推荐飞雪的新文,专情宠文,《萌虎为妃》本文种田,宅斗,美男多多很励志精彩片段一:“怎么不瞧着我,难不成是害羞了么?”端亲王笑语道,“倒是没想到,你也会害羞。”“妾身并非害羞,服侍王爷乃是妾身本分,只是方才妾身便说了自个儿今日身子不适。王爷难不成……”“难不成什么?”她的眸中闪过促狭的笑意,以手掩唇浅笑道,“难不成,想要碧血洗银枪么?”精彩片段二:端亲王俊眉紧蹙,“你究竟还想说什么?”顾夕鸢盈盈而拜,眸光如水,“到了如今此刻,我所求的,也不过是休书一封。”“你——你就是想逼我休了你?!”“自然不是,本来是想我亲自休了夫君你的。”顾夕鸢笑意明艳,大大方方道,“只是唯恐坏了王爷的好名声,妾身便受些委屈,让你休了我好了。”精彩片段三:“看不出嘛,你离了王府,日子过得倒很是快活。”堂堂端亲王,却也有如此拈酸吃醋的一日。“好说好说,不过是谋口饭吃,哎呀呀,你倒是比从前清减了些啊,难不成是太过耗费心力所致?”“笑话,别以为本王是对你——”“这个自然这个自然,王爷娇妻美妾一大院子,哪儿能挂记我这个糟糠啊?”顾夕鸢笑意不减,眸光狡黠,“只是看你如今这个脸色,啧啧……只怕有肾亏之兆啊!”精彩片段四:“我说,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啊?”顾夕鸢叹气望天,“我可是休了夫的女子,这样的母老虎别人都避之不及了,你……你图什么啊?”“汝之砒霜,吾之熊掌。”那人眸光温柔深沉,执手相望,“你是聪明女子,不会不懂我的心意。”好吧好吧,这一个也就罢了……顾夕鸢头疼不已的看向后方,声音颤抖,“可是你们又图什么啊!”怎么这年头,都好这一口啊?口味别太重啊!种田,宅斗,美男,励志
  • 全球异种

    全球异种

    每个人体内都存在一个异种,你对自己又了解多少呢?各种五花八门的异种能力,各类形形色色的人物斗争!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
  • 诸天万界乐园

    诸天万界乐园

    一款强制全民参与的诸天万界ol游戏,华夏青年夏凡从新手礼包中开出神秘的赤领巾,无意间解锁了装备的隐藏属性,开启了被世人传颂的万界之行。红光开道,诸邪退避!
  • 荒古纪元

    荒古纪元

    张三丰一剑封印十万大山。达摩一语度化妖君于座前。小李飞刀威慑天下成绝巅。独孤求败演万法融于一剑。白马银枪赵子龙,霸王绝刀战神殿。多少豪杰傲日月,星辰照耀万古远。古风携带一枚神奇的种子,重生真武世界,身试神话般的小李飞刀,挑战一剑演万法的独孤九剑,硬撼千丈大的如来神掌,追寻先人的脚步,寻找远古的隐秘……热血高歌,步步登天!
  • 共和国劫机第一案

    共和国劫机第一案

    这是一起尘封了长达二十六年的旧案。打开这厚厚的历史卷宗,那已经被遗忘的曾经轰动国际社会的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第一起劫机案,以及那几个劫机歹徒的可悲下场,再次浮现在人们面前……1983年5月5日,一架英制“三叉戟”飞机静静地停在沈阳机场。飞行大队长、296号航班机长王仪轩,这天担当从沈阳飞上海的航班任务。飞机上一共有九十六名乘客,其中三位是日本人,其余的都是中国人。这次航班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考察一位机长,他叫和长林。
  • 所有人都以为我穷的只能吃土

    所有人都以为我穷的只能吃土

    【简介】自打我穿越以来,就独得上天恩宠呢~这方世界穷苦人民千千万,天道爸爸就偏偏宠我一人~于是我就劝天道爸爸一定要雨露均沾~可天道爸爸非是不听呐~天道爸爸啊,就宠我,就宠我,就宠我~你说这叫瞬间暴富的我情何以堪呀!这不嘛~昨晚上,又从天而降一千万了~数钱数得~这一夜未眠呢~我这身体呀~甚是乏累呢~~~#作者丧心病狂不吃药-_-||##全文傻傻傻白白白甜甜甜(?○Д○)?##全民耽美!不服咬我啊!##首发云起书院,拒绝盗版#
  •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