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6700000007

第7章 陈卫川老师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的体会(1)

宁夏中医研究院 贾爱民

辨证论治是中医独特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诊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千百年来一直为医者所沿用。传统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是通过辨证论治具体体现的。因此,学习和探讨辨证论治的理论和运用,是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重要任务。

为了抢救、垂存传统医药遗产,继承和发扬宁夏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专业特长,振兴宁夏传统医药事业,宁夏人事厅、卫生厅在宁夏开展了第二期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通过师承方式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中医临床人员和中药技术人员。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具有一套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乃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而辨证论治又是中医学的精髓。陈卫川老师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把中医基本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病因病机作为理论依据,融会贯穿于整个辨证论治过程中,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特征,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使疾病转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论治思想。尤其强调“保正气,养胃气,护津液”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地位。现将对陈卫川老师的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浅薄认识分述如下。

一、扶正气、养胃气、护津液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

(一)扶正气

祖国医学首先以病因学的观点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但归纳起来不外是“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代表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正气”又是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邪气”则泛指各种导致疾病的因素,而疾病就是人体内部“邪正相争”“正不胜邪”的异常反应,《素问·评热病论》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口问》指出:“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这均说明正气不足是形成疾病的内在因素,外来邪气乃是构成疾病的外在条件,也就是说邪的产生都是正的失常。正气不足是发生疾病的关键,扶正气是阻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又如《灵枢·百病始生》说:“盖无虚邪不能独伤人”。《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并指出“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所以说,正气的强弱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知,祖国医学在病因方面是主张“百病皆生于邪”,在病理方面是主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疗方面就有了扶正、祛邪的两大措施,也是祖国医学的治疗原则。邪与正的关系十分密切,好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辨证论治之中,正气的强弱不仅决定疾病的发生转归,也是决定治疗原则的关键,张景岳指出:“世未有正气复而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可见正气的重要。陈老师提出“无病早防,保护正气;有病祛邪,切勿伤正”的观点,指导医者必须注意正气这一根本,掌握扶正祛邪,祛邪以养正的辨证关系。所以说,保护正气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养胃气

养胃气是保护正气的一个重要方向。胃气的作用主要是消化水谷,化生气血津液,气血津液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另外,胃气还能鼓舞脉搏,使之缓滑流利,称脉有神。胃气的盛衰,影响脏腑功能机体正气的强弱,乃至关系到生命的寿夭。如《灵枢·五味》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中藏经》曰:“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胃为五脏之本,皆气壮,正气盛,与病无缘。这就是《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足以说明胃气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为生化之源”这是中医界人人皆知的至理名言。陈老师对此十分推崇,在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时时不忘养胃气,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若胃气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得谷者昌,绝谷者亡”寥寥数语,寓意深明,充分体现了胃气在人体病理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受限,百病皆生,胃气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大凡罹病,无论外感内伤,无不累及脾胃。所以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徐春圃曰:“治病先顾脾胃”“治病起求于本”,本有先天后天之别,当以顾护胃气为先,可见顾护胃气在疾病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调理脾胃可治多种疾病实为祖国医学独特一环。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指明胃气也是判断疾病发展及转归依据,一般地说,在病中食欲渐增,体力日复,诸症减轻,胃气转佳,说明病将痊愈。若久病食减,甚则汤水难下,肌消体弱,往往是病势趋向恶化。另外久病卧床,体质极衰,脉微神去,忽然大食不止者,命曰“除中”,表明胃气绝,残灯复明,属危绝之候。由此可知,胃气的强弱决定了疾病的预后及转归。

在遣方用药方面,陈老师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胃气,保护胃气则有利于药物效用的发挥,甚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妄用峻猛,损伤胃气,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治疗就十分困难。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谓:“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提醒医生用药应视药物性能剧烈与平和决定用法剂量,避免损伤胃气。“粗工不解,妄意攻伐,本以活人,反而害人,不可不慎。”“上损过胃,下损过脾皆不治”,体现了祖国医学在遣方用药方面对胃气的重视。

综上所述,胃气关系到人体的生理、病理乃至生命的存亡。胃气一散,百药难施,调理脾胃,强壮脾胃,保护胃气,有预防未病,治疗已病的作用,正是中医辩证论治的思想体现,所以说保护胃气在辨证论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护津液

津液是正气的组成部分,故保护津液亦是保护正气。津液来源于脾胃水谷精微,通过脏腑的气化作用而形成。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内经》对津液的生成与输布的简要说明,津液也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滋润肌肉,充养皮毛,濡润官窍,濡养脏腑经络的作用,使之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津液与脏腑经络和其他组织器官密不可分,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同时脏腑经络协调活动又不断地产生和消耗这些物质,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始终保持着人体内物质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故《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说明维持人与自然界的相适应,保持自身阴阳的相对平衡,津液是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所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若措施不当,因过汗,多尿,大吐,大泻而导致津液耗竭,津液不足,气血亦亏,脉络空虚,不能充盈营卫,外不能温润调节肌腠,内不能滋润空窍通利关节,补益脑髓。临床上往往把伤津脱液看作病情比较严重的特征,所以历代医家治病时都非常注意保护津液,不使其受伤。

温病学家更以保津为第一要事,故有“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言,温热属于阳邪,最易伤人津液,所以说,治疗温热病保护津液乃是扶正祛邪的重要措施。由于温热病的传变是“由卫及气,自营而血”,上焦有心肺之阴,中焦有脾胃之阴,下焦有肝肾之阴。热邪偏盛,阴液被灼,便会出现某一阶段的症候表现。因种种变证,相随而起,故有了轻清宣润,甘寒生津,咸寒滋水,甘润养血,苦甘化液等护阴之法,尤以热病末期,气阴两伤,胃阴消烁,拟补气益阴,生津益胃之剂可收到泽枯润槁之效。故前人有“撤热以保津液”“急下存阴”等丰富经验,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其救阴之要,实即扶正匡邪,俾阴液复而正气昌,则有挽救垂危之机和康复沉疴之望。由此可见,津液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人之生死,所以护津液在辨证论治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正气、胃气、津液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关系到病人之生死。所以说保正气,养胃气,护津液在辨证论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辨证论治和指导思想

辨证论证就是中医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不断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完善而成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陈老师十分崇信其理论价值,博采众长,以中医基本理论指导辨证论治,使其理论和临床融为一体,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运用于医学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祖国医学认为阴阳是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部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反之,疾病是人体内在生理功能的失调即阴阳对立统一发生偏胜或偏衰。如《类经·阴阳应象》所谓:“阴阳不和,则有胜有亏,故皆能为病”。所以治病的目的就是纠正阴阳的偏胜偏衰,从而达到阴阳的平衡状态,陈老师十分重视人体阴阳的平衡,因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临床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疾病均可归为阴证、阳证。故审病先辨阴阳,阴阳分明,少走弯路。《景岳全书·传忠录》曰:“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说明阴阳乃辨证之纲领。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临床上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等治疗原则是在这思想指导上的具体应用。

五行学说联系人体脏腑各个部分,将人体看作是一个各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统一整体。依赖于这种内在的有机联系,使脏腑之间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维持着协调平衡状态;在病理状况下,这种平衡协调受到破坏,随着彼此五行间的乘侮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脏腑病变,就会牵引到另一脏腑而发生克害观象。如《难经·七十七难》提示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就是运用五行生克关系指导治疗的具体体现。由五行生克反侮脏腑相关的这一原理。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等传变规律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理,前人制定了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等具体治疗原则,说明了五行生克乘侮在辨证论治中的指导作用。

可见阴阳五行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也就是说,论阴阳往往联系到五行,言五行常常离不开阴阳。陈老师潜心深究以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观为指导,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分析归纳疾病发生传变规律,并从中揭示立法制方的依据,也就是辨证论治。这也是学习继承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脏腑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贯穿于病因、病理、诊法和制方等各个方面,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至今在医学科研究及医疗实践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脏腑是构成人体的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整体,经络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与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他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脏腑各具其功能特点,脏腑之间的内在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反之这种内在平衡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祖国医学以脏腑为中心,将人体的所有组织建立了各有所属的相互联系,使机体内外形成统一的整体。五脏之间有生克乘侮的关系,脏腑之间有互为表里的联系,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病理变化和证候极为错综复杂,尤其是病机的演变发展,虚实寒热的参合更迭,都有是辨证论治极其重要的关键。内在脏器有了病变,必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从脏腑病理变化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等方面,推断其成因及脏腑病理变化,我们称之为“审证求因”,它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对病因、病位、病理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又称“审因论治”,这就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理论指导辨论论治的具体应用。陈老师强调机体脏腑生理和病理客观反映的重要性,临床上不论采取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还是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都以脏腑经络为其共同理论基础,以脏腑病理变化所反映的相应症状和体证为临床辨证的主要对象,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其论证的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脏腑经络病变上。所以说脏腑经络学说是辨证论治最基本的理论指导思想。

同类推荐
  •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资料丰富翔实,系统地阐述疾病的中医病因、病理,及其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和常用治法方药。对各种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概况作了精要介绍。本书体现了现代中医学的特色,既有传统中医药的治疗特点,又适当介绍了现代医学有关的诊疗知识,使读者在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了中医的诊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内容编排恰当,理论阐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患者及其家属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既具专业性,也具科普性,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本书按西医学系统分类,收集临床常见的168种外科疾病,分为12个章节。包括普通外科疾病46种、皮肤科疾病29种、肛肠科疾病9种、眼科疾病44种、耳鼻喉科疾病20种、骨科疾病20种。每种疾病均统一按概述、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基本处方、加减、备选处方)、警示5个部分加以阐述,内容丰富。在诊断要点中吸收西医学的各种检查诊断方法,在辨证论治中既充分反映前人的经验,又着重反映近几十年来的新经验、新方药,并设警示以告知临床中应注意的问题。
  •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用方遣药法圆机活,出神入化。其一方中药物或增或减,只在一味两味,而方义主治则别于天壤。尤其用一方治多病,或治一病选数方,更是该书运用方剂之显著特点。如八味肾气丸一方,既治虚劳腰痛,又治痰饮之“短气有微饮”;既治消渴,又治妇人转胞不得溺,此一方之治多病也。再如,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痰饮病痛“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此一病之用数方也。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热门推荐
  • 绝色影后:邪佞帝王攻略记

    绝色影后:邪佞帝王攻略记

    宋予容万万没想到自己演戏居然演去了一个架空的时代,醒来后,当红影后摇身一变成了青楼老板娘,还面临着即将倒闭的烂摊子。女儿当自强,造星选秀、排剧演出,眼看着成了朝京第一首富,可谁曾想那个被她拉去演一棵树的群众演员竟然是当今皇上!于是宋予容的戏班从青楼搬去了皇宫,就连她人也被那个邪佞皇帝给骗去了!现代片段一:某男盯着宋予容的抹胸小礼服咬牙切齿:“宋予容!你在这个鬼地方就是穿成这个样子出去招摇过市的?!”宋予容红唇一弯翻身坐上他的大腿,指尖轻勾起他的下巴,笑容张扬:“易昀砚,这可不是皇宫,是我的地盘!再说了,你不喜欢?嗯?”作者OS:容哥撩妹技能满点!易昀砚:她才是该被撩的那个!
  • 公子在大唐

    公子在大唐

    艳绝六宫的杨贵妃风华绝代,一代权臣杨国忠搅动风云,边镇重臣牧守四方,波澜壮阔的大唐,这时一个来自异时空的灵魂意外来临,他的父亲叫安禄山......
  • 寒门书香

    寒门书香

    她是怎么死的?真心不知道,只记得昨晚看书又看到很晚很晚,结果醒来就来个世界大变样?她明明是坐在软软的沙发椅上,怎么醒来就是躺在硬硬的木板床上?她记得她家的床明明是席梦思啊!“姐姐,你醒了?”八九岁的小少年,瘦弱不堪,但勉强能看出来,是一个小正太,这这这又是怎么回事?她是家中独女,没有弟弟啊!在现代,她的父母忙着生意,常年出差,所幸她对亲情亦没有什么期待,唯一喜好的便是看书,任何种类的书,她都喜欢看。或许是小时候游黄山看日出时,那诡异的一幕,竟然让她有了强悍的记忆力,虽没有达到过目不忘,亦不远矣!还记得那时,她站在黄山顶上,日出之时,金光闪耀,她竟然感觉有一束蓝色的光穿透进了她的身体,自此她的身体变得特别好,记忆力也变得强悍无比。只是,这么好的身体,怎么会死于非命?看样子还是穿越了?带着个瘦弱不堪的弟弟讨生活?她真想怒骂一句:他奶奶的她真的不想穿啊!她很满意在现代吃吃睡睡看看书写写字的生活啊!她不奢望亲情所以您不用弄个弟弟过来让我体验一把亲情是何物呀!老天,你瞎了眼了么?
  • 我的老婆,你惹不起
  • 翅鬼

    翅鬼

    你们的书上没提过翅鬼这个名字吧……雪国人绝大多数都是双手双足一个脑袋,谓之五体。雪国人描述崇拜常说五体投地,意思就是这五个地方全都着了地,就像我现在做的样子,其实就是磕头,可你们瞧见了,我除了这五体,还有两体怎么也着不了地,这就是我的翅膀。你们当然可以嘲笑我,不用偷偷地把嘴捂起来,我的翅膀确实又丑又小,和你们的翅膀比不了,可是当年在雪国的时候,这一对小小的翅膀就足以让我服一辈子的苦役,成为终生的囚徒。
  • 诡闻异案

    诡闻异案

    一起离奇古怪的神秘杀人事件,使得警方始终未能破案,警方派异能局上任的美女警官韩蕊,前去说服专门调查异能犯罪的私家侦探莫邪。一直不相信有异能存在的韩蕊,也第一次看到了这个男人的不同之处——狼眸!
  • 红靥

    红靥

    他是性格乖戾总是让人琢磨不透的A大校草,亦是A大理事长的儿子,学科优异,是A大女生们的假想情人初见,她莫名其妙地被他所认知,“我只想认识你,夏北北”再见,她被人推下湖中,醒来时在他的怀里为躲别人追捕,他拿她当了挡箭牌.她以为总得说一句谢谢,得到的却是他的你我两清她以为只是命中过客,却不想被他骗来做了专属保姆他肆虐的欺负她,玩弄她,不想却把捉到她心底的那股悸动......她是他的傀儡娃娃别人不可以随意欺负他,只有他可以===★☆☆★===他性情阴晴不定,主仆为名.让她承受痛苦.她百般容忍,渐渐日久生情.想爱却被他冰冷的否决,他让她痛不欲生.她决定放弃的那一刻,他却痛得撕心裂肺.他放下所有的恨,陪在她的身边哪怕那一刻她已经把他忘记,在另一个人的怀中.她是不知,命运已经把他们紧紧捆绑,至死不渝===★☆☆★===开始,你把我绑在身边不肯放手后来,我跟着你,不弃不离【喜欢收藏哦~大大的动力的撒~】
  • Good Indian

    Good Ind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汉武飞仙

    汉武飞仙

    *第一部*飞仙她,三岁精通天文五岁通晓地理七岁精于卜卦之术九岁便将史记、兵法烂熟于心如今她十三岁,在她却是安天知命的年纪了。无奈却被认定是“丑”颜祸水。穿越到这大汉皇朝,她是他的墨水儿?还是他的“李夫人”?*第二部*杀魔皑如山上雪,皎若云中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她本是月桂树下的天之神女,却在邂逅他后,不惜触犯天条,跟他下凡.他是令神鬼共惧的邪魔,早已习惯千万年的孤寂,为何总割舍不下她?万年的等待,换来的竟是……南柯一梦?推荐我自己的书:《抢钱第一妃》链接地址:(已完结)《汉武飞仙》链接地址:(已完结)《亲亲向日葵》链接地址:(已完结)《残酷总裁》链接地址:(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