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9800000003

第3章 变通造就通达人脉

世间的事情很多不都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做人也要相应地懂得变通。只有变通做人,才有更多的人理解你、支持你、帮助你。

不较真,帮你的人才多

[人脉案例]

成长于边远山区的李晓彬,有志于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好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承包了近百亩荒地,打算建造自己的示范农场。

可是,在示范农场筹备阶段,李晓彬就和村干部们连续发生了几次冲突。

由于看不惯村干部们吃吃喝喝的作风,李晓彬当面提了意见。李晓彬不无坦诚地劝告他们:“论辈分,你们都是我的叔叔大爷。可群众生活这么苦,干部不应该这样铺张浪费。”干部们哪里听得李晓彬的这些劝,当时就有人冷眼冷语地说:“这小子,多读了几年书,就翘起了尾巴,还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

看到村干部们按亲疏远近划分宅基地,李晓彬就当着乡亲的面与村干部们评理,让村干部们颜面尽失。

经过这些事之后,村干部们将李晓彬恨之入骨。

当李晓彬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山上盖起石屋,开始建造农场时,他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实施计划需要的炸药,要村干部们先开证明才能购买,他受到了无端的刁难;农场需要资金,他又遭到村干部们的冷眼……

好心人劝李晓彬为了事业,去找村干部们疏通一下,以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将会一事无成。李晓彬口气却还是很强硬:“做人要有人格,我的绝不向他们这种人卑躬屈膝的。”

李晓彬最终只能无奈地守着空屋,守着他的农场,守着他的人生理想。

做人不能太较真,要懂得变通,社会上确实有许多不良现象需要改进,但那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们不妨变通一下思维,先用婉转的方法去逐步改变现实,才可能多作出些成绩和贡献。

虽然我们会在内心钦佩李晓彬这种高尚的人品,但又不能不看到:他的确一事无成,不但使自己的一腔抱负无法施展,而且也无法给乡亲们带来一丁点儿好处,只能固守着他的清高孤傲而一事无成。

如果李晓彬能够一方面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初衷,另一方面走了一条圆通的道路,就会使得他既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又为乡亲们办了实事。

古今中外,凡事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有胸怀,有魄力,豁达而不拘小节,做事从大处着眼。他们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这使他们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做他们认为该做的事,所以他们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徙。”一个人宽宏大量,人们才会乐于同你交往,你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社交的成功会伴随着事业的成功。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没有必要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浪费时间。

北宋时,郭进任山西巡检,有个军校进京去控告他。宋太祖召见了那个军校,审讯一番,却发现军校在诬告郭进,就把他押送回山西,并交给郭进处置。

很多人劝郭进杀了那个军校,郭进却没有那样做。当时,正值敌国入侵,郭进就对诬告自己的军校说:“你居然敢进京面见圣上去诬告我,说明你确实有点胆量。现在我既往不咎,赦免你的罪过。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我会向圣上保举你。”

那个诬告郭进的军校深受感动,果然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战争结束后,郭进将军校的战绩毫无隐瞒地汇报上去,并向朝举荐了那个军校。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彼此忍耐,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只有这样,你才会左右逢源,诸事遂愿,有许多的朋友围在身边。

可是,较真的人就是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斤斤计较,认死理,过分挑剔,容不得人的一丝一毫的错误。长此以往,周围的人都躲得远远的,自己成为了使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人脉感悟]

做人不能太较真,要懂得变通,社会上确实有许多不良现象需要改进,但那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们不妨变通一下思维,先用婉转的方法去逐步改变现实,才可能多作出些成绩和贡献。

明白也不妨装糊涂

[人脉案例]

王羲之在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伶俐。大将军王敦十分喜欢他,常常将他带在身边,有时把他安置在帐中同寝。

一天,王敦因为有事早起,而王羲之仍贪睡在床。不一会儿,王敦的属下钱凤急匆匆地走进来。王敦屏退左右,与钱凤密议叛国起兵的大事,一时竟然忘记了王羲之还在帐中睡觉。

此时,王羲之因为被王敦的起床声吵醒,刚刚清醒过不并没有睡着,就在床上将王敦与钱风的密谋听得一清二楚的。王羲之知道如果王敦与钱凤自己听到了他们的密谋,断无侥幸存活的可能,就赶快吐出口水,把被褥、床头和自己的面颊都弄湿,继续假装熟睡。

王敦与钱凤正谈得津津有味时,忽然想起帐中还有王羲之,不由得大惊道:“糟了!如今不得不除掉这小娃儿了。”

王敦前去打开帐子一看,只见被子、枕头一大片涎水——王羲之仍然好梦正酣呢!

王羲之装作熟睡的样子,避开了王敦的猜疑,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日后成为了一代书圣。

我们不难想象,王敦为了保住计谋的秘密,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不该知道这个密谋的人。只要王羲之还醒着,或者有迹象表明王羲之还醒着,王敦就会不假思索地杀死他。

明明知道的事情却故意装着不知道,明明看得分明的东西却装得看不见,这就是心里明白表现糊涂。人人都有身处险境的时候,明知故问常常是明哲保身或达到目的的重要变通手段。

置身不确定的情境,往往让人焦虑、犹豫,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遇到涉及自身利害的事情,更是令人坐立难安,偏偏人生的历程当中,又会碰到许多不确定的情境。

在这个世界里,有坏的假装好的,也有假的冒充真的,这都不难解,但一个聪明人要去假装糊涂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奇怪的是,自古以今,聪明人装糊涂的事却时常发生。

糊涂人不明事理,但经过开导使他明白过来,还比较容易;明白人若是犯起糊涂来,要使他醒悟过来,那就很难了。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糊涂人之所以容易开导,是因为他较谦虚,对人没有成见,容易接受别人的帮助,从而明白一些事理。聪明的人却不同,这种人大多自恃聪明,固执己见,当然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旦思想上误入偏歧,那就只能是迷上加迷了。

每个人都有缺陷,为了他人的脸面,我们有时候需要“糊涂”一点。这种对人们缺点的“糊涂”,实际上是一种难得的糊涂。所以,有时候“糊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音符,“糊涂”是为了处世大棋盘上的马和炮,是时刻都用得上的常规武器。

这里所说的“糊涂”,不是指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诚恳,只做表面上的应付,敷衍了事。而是指在待人接物时,装装糊涂,讲点艺术。

精心设置了一顿丰盛的家宴,准备招待几位久别重逢的好友。然而,敲门进屋的却是关系平常的不速之客,当然你不能热情地拉他进屋,又不能失礼。惟一的办法是适度地显露出“不恳切”来,把他“应付”走。如果你不善于敷衍,那么,登门者贸然坐下,你就会感到很别扭,还可能因此而伤害了好友,出现不愉快的场面。相反,来者觉察到你的“不恳切”,知趣地走了,就不太可能抱怨和指责你。

我们遇到被人敷衍应付,大可不必忿忿不己,横眉立目,因为应付与被应付都是正常的生活现象。这种敷衍应付,不仅是难免的,而且是必须的。比如说,你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位认识的“神聊大王”,碍于面子,不得不打招呼,但又怕被“粘”上,就不妨一边走,一边敷衍他,不能停步,否则会影响你正常上班的。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装装糊涂是无禁区的,对上级、对同事、对朋友、对下级、对亲人都可以装装糊涂。当然,我们在工作中不该糊涂的时候,就万万糊涂不得。如果你是医生,决不能对患者糊涂;你是教师,决不可对学生糊涂。

明白人装糊涂确实不易,而什么时候装糊涂,装到什么程度,这个尺度需要把握好。

[人脉感悟]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装装糊涂是无禁区的,对上级、对同事、对朋友、对下级、对亲人都可以装装糊涂。

为别人的短处遮羞

[人脉案例]

春秋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为邻国,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里栽种了西瓜。

梁国的亭卒勤劳,每天都为瓜地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国的亭卒懒惰,西瓜秧长势不好。楚国的亭卒趁夜里风高月黑偷跑过去,把梁国亭卒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国的亭卒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并扬言:“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

宋就说:“楚国的亭卒这么做的确是很卑鄙的。但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我们为什么再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不就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人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悄悄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起来。你们这样做,他们迟早会知道的。”

梁国的亭卒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就照办了。

楚国的亭卒发现自己田里的瓜秧的长势一天好似一天,觉得很纳闷。他们仔细观察后,发现每天早上瓜地都会被人浇过,而且是梁国的亭卒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

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不由得不敬佩梁国的亭卒,就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

楚王听说后,有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表示自责,亦表达酬谢。

这以后,梁国与楚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所谓“唇亡齿寒”,梁国为别人的短处遮羞的变通之举,无疑为自己在七雄割据的乱世建立起强而有力的人脉。现实生活中,当你的朋友犯了错误,你既不用一味地迁就,也不用与之反目成仇,可以效用梁国亭卒为别人的短处遮羞的变通方法,让其知耻而改。这样,你就不仅不会削弱自己的人脉,而且还可以得到朋友的信赖和尊敬,进一步巩固人脉。

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为自己建立起邻居这张方便、强大的人脉网,你可以在危难时迅速得到他们的鼎力相助。别人有缺点或过失,要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假如去揭发传扬,就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结果可能会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好处。

海施存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审工作。参加杂志评审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都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参加过一两次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海施存年年有此“殊荣”,让大家都羡慕不已。

在海施存退休欢送宴会上,朋友人问他其中的奥秘。

海施存微笑着向人们揭开了谜底,“我之所以能够年年受邀参加杂志评审工作,我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我的职位也不是重点,是因为我很给别人‘面子’。我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多鼓励,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我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不足之处。”

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是海施存让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大家都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每年都找他当评审了。

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处处留意给人面子,你将会获得更大的面子。世人视面子比金钱重。在待人处世中,不妨给他人留足面子,从而也为自己争得了面子。

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就像下围棋一样,“赢一目是赢,赢一百目也是赢”。只要能赢就行了,何必让人家满盘皆输?与人争辩,以严谨的论辩将对方驳倒固然很好,但也没必要将对方批驳得体无完肤。否则,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甚至会遭到对方的反击。可见,我们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一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非常重要。

想要维护别人的面子,避免伤到别人的自尊,你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语言

人们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往往会口不择言,说出一些刺激人的话。例如,“你脑子进水了吗?这么简单的事都办不好!”、“你以为你是谁?”诸如此类的话语往往会破坏别人的平稳心态,伤害别人的自尊。即使别人当时勉强忍耐,也会留下心结,给你造成一定的隐患。

(2)对任何人都不要吹毛求疵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事和朋友,尽量找找他们身上的优点。不少人为追求完美而吹毛求疵,结果反而得到越来越不完美的结果。过分注重一些毫无价值的生活细节,你只能是折磨自己,使自己精神萎靡,心境恶劣,疲惫不堪。

凡事应该看开一点。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即使弄得清清楚楚,也没有什么意义。至于有些并不太重要的事情,基本了解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钻牛角尖。只有对小事看开了,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也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处理大事,进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样,心境也就自然会变得舒畅起来。

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应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之所以吹毛求疵,是因为你把许多无足轻重的事情看得太重要了,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在人的一生中,真正值得重视和谨慎处理的是那些足以改变命运的事件、机遇和挫折。你没有必要处处留神,那只会增加你的负担。当你发现可能遇到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时,你会发现吹毛求疵不过是一种可笑的心理。

(3)不要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

你要做到尊重他人,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对方会觉得受到尊重,也会对你产生好感;反之,如果你自觉高人一等,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别人,对方就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即使你是一片好心,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人脉感悟]

别人有缺点或过失,要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假如去揭发传扬,就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结果可能会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好处。

适当示弱避开冲突

[人脉案例]

刚刚年满十四岁,武则天就被召入了宫中,还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

也就在武则天入宫的那年,观测天象的大臣禀奏唐太宗,说:“大唐将遭‘女祸’之乱,有一个女子将代李姓为大唐皇帝。种种迹象表明,此女子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宫中。”

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的宫女逐一检点,做了可靠的安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虽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过不多久,便身形枯槁,行将就木了。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她便要老死深宫,所以她时时留心另择新枝的机会。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仰羡异常。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西去,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

唐太宗虽自知将死不远,仍不忘如何确保李家江山的长久承继,就想让颇有嫌疑的武则天跟随自己一同去见阎罗王。于是,临死之前,唐太宗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武媚娘:“朕的病情日日加重,眼看着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有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离你而去。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是冰雪聪明的人,岂能听不出自己身临绝境的危险。武媚娘心里清楚,只要现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将来没有出头之日。于是,武媚娘赶紧跪下说:“妾蒙圣上隆恩,本该以一死来报答,但圣上未必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吃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报效圣上的恩宠。”

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宫。唐太宗本来是要处死武媚娘的,但毕竟自己很喜欢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忍。武媚娘既然敢于抛却一切,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么对于子孙皇位而言,不可能有什么危害了。

武媚娘拜谢而去后,李治也跟着出来,问武媚娘:“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李治听后,当即解下随身佩戴的玉佩,送给媚娘作为信物。

后来,李治登基不久,就将武则天重新召入了宫中。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般人会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心怀嫉妒,甚至会找茬打击,而对比自己弱势的人则不设防,甚至是抱着同情心对待。利用社交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心理,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不妨多让自己表现得弱势些,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古往今来,那些社交能力强、能做大事的人,都很善于向别人展示自己柔弱的一面,从而得以避免很多麻烦。可见,在与人交际中,示弱是避免冲突、保全自己的最佳方法。如果你总是以强硬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换来的则有可能是更多的排挤、打击,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糟糕。

我们常用毫不示弱来形容一个勇敢的人,但时时处处不示弱的人能得一时之利,却难成为最终的成功者。倒是有些人,凡事不逞能,不占先,忍让带来平和心境,宽容使之处之泰然。这种人虽然“跑”得不快,但是能坚持到终点。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充当强者,或者说是假装坚强,感觉带着坚强的光彩前行,做人做事便有了充足的底气。因而,面对学业的压力、就业的残酷,以及其他的困境,从前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是“男女有泪不轻弹”。不管心中有多苦多累,脸上要永远是灿烂的笑容;不管脚步多沉重,人前却依然要蹦蹦跳跳,若无其事。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尊严,因为世人喜欢坚强总是多于软弱。

殊不知,压制情感对于剧烈的心理落差只能支撑一时,长此以往,总有崩溃的一天。毕竟,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学会示弱,并不是要一个人用软弱的态度面对生活,而是要改变一贯的强者姿态,试着去接受别人的关爱与帮助;放低一贯高昂的头,试着去赞美别人的成功,承认自己的脆弱。强者的生活可能多的是鲜花和掌声,但背后浸满孤独;而弱者的生活可能平淡而简单,但是充满温暖与阳光。

学会示弱,并不意味着与强者无缘。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你能够示弱,身边会有无数双带着暖意的眼睛关注你,支持你,你前进的步伐才会愈加轻松,愈加有力。

有时候人就得示弱,以避其锋芒,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其实这与古人的韬光养晦道理是一致的。向人示威是人人都会的,向人示弱却是少数人才会的,因为这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一个人好强、要面子,是一种个性,也是很多人不断进取的动力。可是,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处不肯示弱,却很难成为最终的成功者。

适当示弱,可以给你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平衡人际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好人际关系,也需要这种展示胸襟、放低做人姿态的方式与谋略。

(2)趋利避害

每个人都有欠缺或不如他人的方面,如果能对自己的缺欠与不足有清醒的认识,而且会适时示弱,就可以使自己摆脱被动。很多驾驶员新手刚上路时,会在自己的车后窗上贴一张“新手”的告示。有了如此公开的示弱,即使他的驾驶技术“烂”一点,处置情况不太妥当,也能得到其他驾驶员的谅解。

(3)化解矛盾与冲突

在街上,经常看到有人因为被人无意踩了脚、弄脏了衣服或与他人买卖不成而吵架。如果双方都冲动、谁也不让谁,甚至会打起来。其实,如果有一方理智地忍让,回头走人,冲突也就化解了。

[人脉感悟]

在与人交际中,示弱是避免冲突、保全自己的最佳方法。如果你总是以强硬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换来的则有可能是更多的排挤、打击,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糟糕。

看轻一时的荣辱

[人脉案例]

在欧洲的中世纪,教权高于王权,教皇成了各国国王的太上皇。国王的登基和加冕要由教皇来主持。教皇接见国王的时候,教皇坐着,而国王却要对他行屈膝礼。教皇与国王同行的时候,教皇骑马,国王则要为教皇牵马带路。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国王亨利不满于受到这种待遇,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起来。斗争日益激烈,双方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教皇的层层控制,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皇则想进一步加强控制,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在矛盾激烈的关头,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教士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随后,格里高利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开除亨利王的教籍,不仅要德国的教众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的教众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

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想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亨利顿时陷入了四面楚歌的艰难境地。

面对这样的危险形势,亨利虽然很不甘心,但是也知道如果不妥协,就要被彻底推翻。所以,他采取了以退为进的变通策略。

亨利带了两个随从,骑着一头小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准备向教皇请罪。可是,教皇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就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王只好又前往卡诺莎行宫去见教皇,教皇却命令紧闭城堡大门,禁止亨利进来。

当时,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天寒地冻。亨利为了得到教皇的饶恕,脱下帽子,屈膝跪在雪地上,一直跪了三天三夜。看到亨利如此有“诚意”,教皇终于打开了城堡的大门,饶恕了亨利。

亨利的“卡诺莎之行”终于保住了他的教籍,也保住了王位。

回到德国以后,亨利竭尽全力整治自己的国家,将蓄谋造反的封建主们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在稳固自己的阵脚和地位以后,亨利立即发兵进攻罗马,准备消灭位高权重的教皇,以报跪求之辱。

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异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德国皇帝雪地长跪求教皇的目的就以一时的屈辱换取以后的胜利。如果因为不肯暂时低头而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把命都丢了,哪还谈得上未来和高远的理想?

亨利在与教皇对峙时,国内外反对声一片,特别是内部群雄并起,王位岌岌可危,为了获得格里高利的信任,不惜丢下王者之尊,在雪地里长跪了三天三夜,甘于忍受屈辱。亨利的目的在于使心机不良的教皇放松警惕,使自己赢得喘息时间,以便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和教皇做最后较量。亨利正是凭借着这一能屈能伸、以退为进的变通策略,得以保住自己的地位,最终报仇雪耻。

也许有人会对亨利的这种做法嗤之以鼻,认为此举让人尊严扫尽。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不管自己的境况如何,而与对方强拼,结果一败涂地。

当你碰到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一时之强,当一时之英雄,只有争取获得最后的胜利,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人非圣贤,对于得失荣辱,谁都难以抛开,但是,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从长计议,该忍就忍,该退就退。一时的荣辱算不了什么,能够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很多事情往往会经历否极泰来的变化。当你处于劣势时,你能不计较一时的荣辱,咽下眼前这口常人难咽的气,也就为你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在你的一生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你志趣相投的,与你性格迥异的,与你人生同路的,甚至与你人生背道而驰的。可以说在你遇到的人中,多数都是与你不同的。你们有不同的个性、思想、观念和做人的风格。这些不同,有时不免会转化为你们间的辩论和争执,这样的事情我们无法避免。

留意你的身边,你就会发现,一杯水,一口茶,一句广告词,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成为一场争执事件的导火索。争辩往往是令人不快的,因为每个人的隐性目的都很明确,那就是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别人的观念是错误的。我们都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而人们都是有着自己的观点的,面对这种侵略性的观点,自然会引起抵触情绪。

即便你通过辩论,运用事实或理论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对方也不见得就会放弃自己的观点,以后见了你还会有抵触情绪。你赢得了一时的口头之快,却并没有赢来一个真正的朋友。从社交的角度来看,你输了,而且白白折耗了很多精力和感情。更糟糕的结果是,如果对方对你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那样更增加了你人生和事业的危险系数。

如果你在争辩中失利了,可能会心怀不甘,情绪难平,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而采取一些手段。如果你采取的手段过于激烈,后果将是极其可怕的。

也就是说,与人争辩,你永远不会赢,只要是争辩不和,你就是一个注定的输家。所以对于这样的争辩能避免则避免,糊涂一回,你却多了一个仗义相助的朋友,对你百利而无一害。

假如争辩不可避免,你也一定要冷静对待,万万不可心浮气躁,由着一时的感情冲动行事。你应该强行令自己冷静下来,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楚当下是怎样的状况,然后思考这场辩论能否避免。如果无法避免,你要清楚这场争辩的意义何在,对方与自己感情如何,你是不是希望对方尽快成为自己的朋友和至交。把这几个问题弄明白以后,你就知道在争辩当中如何操控自己了。

争辩后,也不能一走了之,你还应跟对方亲切交流一下,一支烟,一杯酒往往可以令他恢复愉快的心情。

做人不能过于锋芒毕露,事事张扬。你做出了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你,称赞你。但是,你过于表现自己,不给他人丝毫情面,这无异于釜底抽薪、自己给自己耳光。因为你的锋芒的形成,离不开你身边的朋友,没有他们的相助,你哪里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更别说做出巨大的成绩来了。

[人脉感悟]

当你碰到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一时之强,当一时之英雄,只有争取获得最后的胜利,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给别人留个面子

[人脉案例]

古代有一位公卿,在闲暇之余喜欢下棋,自负是国手。

一天,公卿闲来无事,就与手下的一个食客对弈起来。食客一出手就表现出咄咄逼人之势。公卿知是劲敌,就小心应付,但到后来,仍然被逼得心神大乱,无法应对。

食客见公卿焦急的神情,格外高兴,故意留一个破绽。公卿发现了,立即进攻,以为这下可以转败为胜。岂料,食客突然使出撒手锏,一子落盘,很得意地说道:“你还想不死吗?”公卿正杀得性起,突遭此打击,心中大为恼火,立即起身就走。

这位公卿向来着意于修养,胸襟比普通人宽大,但也觉得颜面尽失,颇为不快。因此,公卿对食客始终耿耿于怀。

此后,公卿再也没有同这个食客下过棋。这个食客本来是有才能的,公卿可以使他飞黄腾达。为了这一点不快,公卿再也没有提拔过这个食客。

食客抑制不住自己的好胜心,伤了公卿的面子,结果小过失铸成了终生的过错,终其一生都郁郁不得志。

在无关得失的小事中,你要让对方一步。这不仅可以博得对方的欢心,而且给他人面子,也给自己多留一些余地,使自己不会因小事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你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他会认为受到了大辱,从而一直耿耿于怀,并且随时找机会进行报复。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切记千万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给人面子基本上也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懂得给人面子。换句话说,给人面子是联络感情的最好办法;而伤人面子,受害的最终是自己。

争强好胜,使对方下不来台,常常不会有好的结果。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即使自己会做得很好,也绝不逞一时之强,做使他人面子难堪的蠢事。

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自己的面子。古代的项羽兵败后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为了面子,项羽竟然连命也不要了。因为面子代表着尊严与荣耀,有面子才能被别人看得起,才能表明他的优越感。在人际交往中,要想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就必须懂得放下自己的面子,给他人一个面子。

通用电器公司在人事任免注重给别人留个面子树立了一个典范。

查尔斯·史坦恩梅兹担任计算部门主管的职务。他虽然是电气方面的一流专家,却在管理方面的才能有限,不能胜任计算部门的主管业务。他他又特别敏感,容易激动。公司直接免除他的职务,显然不合适。最后,公司给了他一个新头衔——通用电器公司顾问工程师。他的工作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个头衔。与此同时,公司巧妙地让另外一个合适的人担任了计算部门的主管。史坦恩梅兹本人对公司的这种安排也非常满意。

做同样一件事,要同样的结果,懂得变通,就会让他保住面子。只做点微小的改变就可以,而我们却很少想到这一点。我们常常无情地剥掉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自尊心,却又自以为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呵斥一个晚辈或是下属,找差错,挑毛病,却很少去被呵斥人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两分钟,说一两句体谅的话,对别人的态度宽大一些,就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事情的结果也就会截然相反。

面子问题非常重要。打造好人脉,要懂面子问题,要懂得如何照顾朋友的面子。自恃自己的面子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会将别人拒之于千里之外。如果对方要面子,就可能不吃你那一套,甚至可能撕下脸皮和你对着干,这样常会把人际关系搞糟。

在社交场合,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会让你好过。这叫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便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游戏规则。无论恩仇,你都会得到对方的回报。

其实,与其伤了别人的面子,不如给他一个面子,让他欠你的情,而他给予你的回报一定大于你给他的。

你知道年轻时代的富兰克林是个什么样子吗?大概你永远都想象不到,年轻的富兰克林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无论和谁在一起,富兰克林都显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要是让富兰克林抓住了你的把柄,他是绝对不会放过机会,会对你大加奚落一番。

富兰克林父亲的一位挚友知道后,就找到富兰克林,用委婉的言语,指出了其言语及行为的自以为是与目中无人,别人从他这里毫无所获,只是受到莫大的屈辱和难堪,自然不会愿意跟他再交往下去。

富兰克林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富兰克林痛改前非,待人处事开始变得谦恭委婉,时时慎防有损别人的尊严的事情发生。后来,富兰克林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

假如当初富兰克林并没有改变自己狂妄自大的个性,事情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美国的历史上很多伟绩都将被抹去了。

你一定要记住:目中无人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众叛亲离,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如果你仍有目中无人的恶习,从现在起就开始改变吧。你“目中有人”,别人才能看见你;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你帮了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你成就了别人,别人才能成就你。

当你对朋友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时,劝诫的时候也要给朋友面子。你总得先说,“你的某某事做得挺棒,效果、反应都不错”,然后,你再用“就是”、“但是”、“不过”等来做文章。每个人都明白,这些词语后面的才是真正要说的话,但前面的话一定要说,因为它不是假话,也不是废话,而是为营造一种和谐气氛的客气话。直来直去的语言会扫了对方的面子,让对方心中对你产生反感。

当然,给别人面子要给得恰当,不恰当就是不给面子。如果被请之人面子很大,而你又没有给他应有的待遇,则会弄巧成拙,把给面子的事情弄成了极伤面子的事情。

张君举办家庭宴会,特别请李君作为贵宾。然而,厨师在上菜的时候,放在李君面前的那只鳖,竟比别的客人的鳖小了许多。李君的修养也不是很好,看到四周客人的鳖都比自己的大,大为恼火,就在众多的宾客面前大声说:“等这只鳖长大以后再吃罢!”说完,李君便拂袖而去,搞得张君十分尴尬,宴会也不欢而散。

与人交往,给别人留个面子,更通俗点说,就是往朋友脸上贴金。贴金的事,不会有人拒绝,朋友只会高兴,只会感激你。比如说,你有喜事临门,朋友来向你道贺,你要说,“沾你的光,托你的福。”这种谦虚、客气的话语,并不会使你自己的光彩暗些,却给足了朋友的面子,使朋友的面上更光亮些。

[人脉感悟]

打造好人脉,要懂面子问题,要懂得如何照顾朋友的面子。自恃自己的面子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会将别人拒之于千里之外。

打圆场调解人际纠纷

[人脉案例]

有个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开始正式上岗。

徒弟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短。”徒弟又不语。师傅又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钱边嘟囔:“剪个头花这么长的时间。”徒弟仍然无语。师傅马上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付款边埋怨:“用的时间太短了,20分钟就完事了。”徒弟心中慌张,不知所措。师傅马上笑着抢答:“现在的社会,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故事中的这位师傅,真是能说会道。他机智灵活,巧妙地打圆场,每次得体的解说,都使徒弟摆脱了尴尬,让对方转怨为喜,高兴而去。他成功地打圆场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以动听的话语来打动顾客,求得顾客的欢喜,是师傅成功解围的首要诀窍。吉言顺耳,爱听“吉言”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心理。师傅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在顾客抱怨时,有针对性地择用其易于接受的话语来博得欢喜。这样,顾客的抱怨消释了,先前不快的心理得到“吉言”的“熨抚”,“欣喜而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包含着两重性,其中的对与错、利与弊是相对的。辩证地看待问题,得体地扬长避短,是打圆场的又一个技巧。师傅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用巧妙的语言去作解释,通过“扬长”,引领对方换个视角,对先前不满意的事来一番变位思考,从一个新的角度去体会佳妙之处,从而高高兴兴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幽默是化解尴尬的良方。幽默的话语常能令人转怨为喜,开怀大笑,并且能使人在笑声中有所悟,有所得。故事中,这位师傅使用的“首脑”一词就颇为幽默。将头说成“首脑”,寓谐于庄,调侃中不失文雅,庄重中又含风趣,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顾客的身份。再看那“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之语,更是幽默诙谐、妙语解颐。至于“现在的社会,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您何乐而不为”的解释,幽默的话语中又含带了“与时俱进”的因素,颇有时代气息,这就大大地增加了说服力,更易为对方所接受。

打圆场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而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认真学习并掌握这种艺术,注意在特定的场合中察言观色,适时得体地打圆场,能有效地摆脱尴尬和烦恼。

打圆场有别于和稀泥,它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诀窍,打圆场也不例外。打圆场的诀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巧用调虎离山,暂熄战火

如果任由一些无原则的争论发展下去,它就可能演变成争吵,甚至使双方大动干戈。如果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第三者即可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电),把其中一人支开,让他与另一个人暂时脱离接触。等过一段时间,他们消了火气,头脑冷静下来了,争端也就趋于平静了。

(2)揭示矛盾的症结所在,引导双方自省

当双方为某事争论不休,各说一套、互不相让时,作为矛盾的调解人,无论对哪一方进行褒贬过分地表态,都犹如火上浇油,甚至会引火烧身,不利于争端的平息。此时,你只能比较客观地将矛盾的真相说清楚,而不加任何评论,让双方从事实中反省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使矛盾得到解决,达到消除误会,实现团结的目的。

(3)将双方有争议的话题岔开,转移注意

如果不是原则性的争论,双方各执己见,那么这场争论又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作为第三者,如果仅仅向双方力陈己见,理论一番,恐怕不会有效。这时,你不妨岔开话题,转移争论双方的注意。

(4)巧妙地联络感情,寻找共同点

假如你想让两个彼此成见很深的人消除前嫌,假如你的亲人突然遇到过去关系很坏的人而你又在场,假如你作为随从人员参加的某个谈判暂处僵局……作为第三者,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联络双方的感情,努力寻找双方心理上的共同点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时候一幅名画、一张照片、一盘棋、一个故事、一则笑话、一句谚语、一段相似的经历,乃至一杯酒、一支烟都可能成为双方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融洽气氛、打破僵局的契机。

(5)对双方的论点进行归纳后,公正评价

假如争论的问题有较大的异议,而双方的观点又都有偏颇,但是本质十分接近,只是由于自尊心,双方又都不肯服输,那么第三者应照顾双方的面子,将双方见解的精华进行系统的归纳,也将双方观点的糟粕整理出来,做出公正评论,阐述较为全面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意见。这样,你就把争论引导到理论的探讨、观点的统一上来了。

在社会交往中,发生争执的人们常会找你来评理,让你给他们分个高下。这时,为了他们的友谊不受伤害,你就需要巧打圆场让他们平息纷争,既解决了问题,也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了自己的良好形象,赢得别人的好感。

[人脉感悟]

打圆场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而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认真学习并掌握这种艺术,注意在特定的场合中察言观色,适时得体地打圆场,能有效地摆脱尴尬和烦恼。

做人不要太偏激

[人脉案例]

三国时期,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固执偏激。

当关羽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据曹操,南和孙权”。可是,当吴主孙权派人来见关羽,为儿子求婚时,关羽大怒,喝道:“我的女儿怎么可能嫁给你们那种人的儿子!”

关羽说话如此偏激,不顾大局,不计后果,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关羽也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

假若关羽能少一点偏激,不意气用事,那么,吴蜀联盟大约不会遭到破坏,荆州的归属可能也不是另外一种局面。

做人不能太偏激,思想可以不成熟,但做人的方式不能偏激,由于情绪的不稳定而“败走麦城”,那就会给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

偏激的人看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们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的人,谁都不愿和他打交道。所以,偏激的人人缘一般都较差,偏激的人更不会主动去寻求变通。

一个人有主见,有头脑,不随人信仰,不与世沉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但是,这还要以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为前提。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头脑里都应当多一点辩证观点。死守一隅,坐井观天,把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至死不悟,这是做人与处世的大忌。如果不认真纠正这种“关羽遗风”,就很有可能会使自己误入人生的“麦城”而转不出身来。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对此,只有对症下药,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阅历,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克服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偏激心理。

为人处世过于偏激,爱钻牛角尖,不善于变通的人,应该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禁忌行为上的莽撞

偏激在行动上的表现是莽撞从事,不顾后果,这种人根本和变通处事不搭界。

(2)禁忌认识上的片面

偏激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忽视他人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试想,这样的人谁愿和他打交道?

(3)禁忌情绪上的冲动

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人脉感悟]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要想在人生道路上做到左右逢源,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有效地克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偏激心理。

同类推荐
  • 职场潜伏心理学2

    职场潜伏心理学2

    成功的人为什么成功?他们的回答总是:靠勤奋、靠努力、靠毅力……环顾四周,我们身边勤奋的人、努力的人、有毅力的人还少吗?为什么他们既没有升职,也没有发达?因为他们虽然潜伏在职场,却不懂“职场潜伏心理学”!读懂人心,是每一个职场人的基本功!
  • 给自己点个赞

    给自己点个赞

    本书是一部超人气励志暖心文集,由豆瓣、人人、微博上最受关注的一批作者联合打造,数十万粉丝共同关注,超百万次点击量,共同探讨如何这复杂的世界里面对平凡的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才能够迎来更好的未来,屡次成为热门话题,被众多网友疯狂转发参与。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挺自己一辈子。网络人气作者治愈暖心文集,数十万粉丝共同关注,超百万次点击量,要相信,你是最好的自己。
  • 人生边走边悟,努力才有出路

    人生边走边悟,努力才有出路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书。为何每次失败后,都会找借口,来抵消心中的忐忑;为何每次反思后,都不借鉴教训,一直迷茫无向地前行;为何总会忽视生活中的小枝节,以致失去了一次次彰显自我的机会;为何总要埋怨自己总在人生的路口徘徊,没有丝毫进展。一句话,只因你付出的努力不够。
  • 把每个平凡日常,过成美好时光

    把每个平凡日常,过成美好时光

    畅销书作家素手纤云曾说过:从容于心,淡定在表。人生最美妙的风景,是我们内心的安稳与清雅。在新书《把每个平凡日常,过成美好时光》中,素手老师告诉我们:你可以环游世界,也可以自己就是风景。一个内心丰盈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年龄,都能把日子过得简约而精致。每一段没有辜负自己的时光,都是人生中闪闪发亮的美好时光。无论是平凡还是富足,生活都应该平静且喜乐。把圈子变小,把语速放缓,把心放宽,把生活打理简单,把故事往心底深藏,把手边事再做得好一点,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把每个平凡日常,过成美好时光》中,素手老师告诉你如何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美好而精致。也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成为更好的自己。
  •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这是一本关于为读者解决人生路上的困惑的励志类通俗读物。本书从不同角度和视角诠释了幸福、勇气、心态、信念、梦想等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着力于为读者解决人生路上的困惑、纠结和苦恼。让每个人都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和现实状况。
热门推荐
  • 斩神记

    斩神记

    一伙凡人欲往魔界复仇,他们立志要铲除所有妖魔,打败最终boss。在妖魔与天神分庭抗礼的时候,他们能完成自己的愿望吗?
  • 全球入侵计划

    全球入侵计划

    当全球人类出现在新世界后,便多了这么一条自然法则。“新人类以外的所有生物,除被驯化外,只剩下一个结局——灭绝。”
  • 走马传奇

    走马传奇

    看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诉一诉成渝古道、慈云寺、街心石、六尺巷、三块碑的来历。
  • 重生之能量为王

    重生之能量为王

    张瀚重生了,这一世,他只想做个安静的护花使者。可当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美女,伴随而来的是来自商界、医学界、音乐界、武术界、美食界……接踵而来的挑战。
  • 我在异界拍抖音

    我在异界拍抖音

    玩游戏时竟然穿越了在异界练武在现实走上人生巅峰
  • 原一平的疯狂推销术

    原一平的疯狂推销术

    在日本保险业,他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近百万的日本寿险从业人员中,也许会有人不知道十大寿险公司老总的名字,但绝对没有人不认识原一平。“推销之神”已名声赫赫、收入丰厚,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疯狂推销。他总是睡得晚、起得早。他的太太曾关爱地埋怨他说:“以我们现在的储蓄已够终生享用,不愁吃穿,何必每日再这样劳累地工作呢?”原一平回答道:“这不是不愁吃穿的问题。而是我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着,是这一团永不服输的火在身体内作怪的缘故。”
  • 宿主今天吃糖了

    宿主今天吃糖了

    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每当有人问墓浠涼为什么吃糖。她只会笑着说有个小盆友喜欢,就成了我骨子里的习惯久久:我只是个系统而已,我还是个孩子。久久谈个甜甜的恋爱多好。摸索着了小皮鞭的墓浠涼墓渊:媳妇!!冷静小七:就是就是,媳妇冷静^v^墓渊:???
  • 爱走了,心还在

    爱走了,心还在

    人生总在演绎着太多的关于。其实,我们都一样,为别人的故事欢笑着,却为自己的故事哭泣着。世界旋转,四季轮回,落叶飘过一季又一季。我也一样吧,刻在脑海里的悲伤印迹,始终抹不去。我知道,时间不曾为谁停留过。虽如此,自己却抑制不住那泛滥的情怀,继续用文字书写着自己的多愁善感。
  •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泰戈尔经典

    泰戈尔经典

    全书精选了泰戈尔的传世诗集《新月集》《吉檀迦利》,经典散文集《孟加拉剪影》《我的回忆》,并收入泰戈尔1924年访问中国的讲演合集《中国讲谈》,清新的语言、深邃的笔触背后,是泰戈尔独有的灵性哲理和广阔的生命维度。同时,本书由苏州市语文特级教师陈兴才老师从审美和历史、阅读和写作等角度进行详细导读,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