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1600000001

第1章 译序

为译文写序言,是出版社的规矩,也是我自己作为译者要做的一份分内工作。

《金字塔》也不能例外。

《金字塔》是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写的小说,而卡达莱的另一部小说《错宴》,我早几年就翻译了,也为之写过一篇译本序言。那篇序言的第一部分就是卡达莱的生平,在此不妨原文转录,作为本序言的第一部分。

伊斯梅尔·卡达莱(Ismail Kadare 1936—)的名字,我是早早就听闻了的。在阿尔巴尼亚还被中国人称为“欧洲社会主义的明灯”的那个时代,我的印象中,他就是“山鹰之国”最有名的作家之一,得到过他们的领袖人物恩维尔·霍查的赞扬。后来,中国“文革”结束,开始改革开放,中阿关系不再是“兄弟般”的友谊,从那时候起,我们就不那么关注阿尔巴尼亚文学了。很自然地,文学家和爱好者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意识流、存在主义文学、新小说、荒诞戏剧、黑色幽默、拉美文学爆炸等西方现当代的主流文学上,卡达莱的名字则渐渐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出。

直到新世纪,我们方才得知,这位大名鼎鼎的伊斯梅尔·卡达莱,目前已经居住在西方,准确地说常常在法国,而他的作品则早就在全世界传播开了。

卡达莱的文学生涯,几乎就是阿尔巴尼亚当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他生于阿尔巴尼亚南部靠近希腊边界的小山城吉罗卡斯特,童年时代经历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占领。二战结束后,他先在地拉那大学历史系读书,后赴莫斯科留学,在苏联的高尔基文学院深造,同时掌握了俄文和法文。60年代苏阿关系破裂,卡达莱回国,在多家报刊当编辑,并写作诗歌。

卡达莱以他的长诗《群山为何沉思》(1963)、《山鹰高高飞翔》(1966)和《六十年代》(1969)而成为当时国内诗坛的大名人。70年代后转入写小说,同时也写散文、诗歌、儿童文学和戏剧剧本。著作有《亡军的将领》(1967)、《婚礼》(1968)、《雨鼓》(1970)、《石头城纪事》(1971)、《伟大孤寂的冬天》(1973)、《南方之城》(1968)、《三孔桥》(1978)、《破碎的四月》(1978)、《梦幻宫殿》(1981)、《谁带回了多伦蒂诺》(1986)、《H档案》(1989)、《音乐会》(1989)等。

1990年10月,阿尔巴尼亚政局激烈动荡之际,卡达莱获得法国政府的政治庇护,移居巴黎,并很快开始用法语写作。2005年,卡达莱获得了首届英国布克国际文学奖。

卡达莱后来的作品,我都是从法国的Fayard出版社的目录上了解到的。它们有《金字塔》(1992)、《长城》(1993)、《影子》(1994)、《都城十一月》(1998)、《四月冷花》(2000)、《候鸟之飞》(2001)、《鲁尔玛兹雷克的生活、游戏与死亡》(2002)、《阿伽门农的女儿》(2003)、《事故》(2008)、《错宴》(2009)等。他的《文集》从1993年起陆续出版,目前已经出版到了第13卷。

作为中国读者的我,已经接连读到了《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和《梦幻宫殿》的中译本。我为他的写作所震惊。一个阿尔巴尼亚作家,能那么自然地赢得世界各地的读者,自有他的特色所在。而在我看来,正是对专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对祖国文化的有意识继承和发扬,对各种文学手法的大胆尝试和实践,造就了卡达莱这样的一个文学伟人。

《金字塔》写于1992年,晚于已有中译本的《亡军的将领》、《石头城纪事》、《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谁带回了多伦蒂诺》这几部,却又早于《错宴》。

从小说故事的时代背景来说,《金字塔》有些例外,不是当代的阿尔巴尼亚,却是古代的埃及,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卡达莱作品中最遥远的,最富有想象力和暗喻性的。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古埃及王国新登基的法老胡夫在位刚数月,即诏令天下宣布,他不想像他的祖辈法老那样要给自己建造一座金字塔,他想放弃修建金字塔的计划。大臣们听闻之后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大灾难了。但实际上,胡夫的话只是一种探测,想看看大臣们对他绝对权威的忠诚程度,说到底,胡夫的金字塔将一定要建造,而且要建造成祖辈法老们所曾有过的金字塔中最高大的一座,最宏伟壮观的一座。

与卡达莱的其他小说作品相似,《金字塔》通过一个历史故事,对专制社会的黑暗面貌作了辛辣的讽刺和尖锐的批判。而且矛头指向统治集团的最高领袖——“不死”的法老。无论是讽刺,还是批评,是描绘,还是阐释,种种的符号意指,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了任何的重彩浓笔都描绘不尽的客体对象金字塔身上。

小说中,金字塔的精神含义远远大于它的物质含义。对于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它是权力的象征,而对于被统治者,用作者卡达莱在小说中的说法,金字塔则是“神智的模糊,精神的紧缩,意志的软化,能量的消耗,概念的单调”。它越是高大雄伟,臣子在它阴影下就越是显得卑贱渺小。而臣子越显卑贱渺小,法老就越能通过金字塔的巍然屹立而挺立在自身永恒的崇高中。一句话,“金字塔就是支撑权力的支柱。假如连它都动摇了,那么一切也就坍塌了”。

为了维护君主的权威象征,这金字塔就被要求按照最完美的设计要求和最高规格的实施标准来建造,不得有误,否则,违者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整个国家都卷入了这巨石的齿轮系统中:所有的青壮都要去服劳役,一个个家庭就此宣告破裂,妻子别丈夫,儿子别母亲,女人们真不知道该如何活了。

金字塔的设计和建造,是一个整体工程,各个部分要求互相配合,衔接得严丝合缝,有条不紊,最终建成一个世间唯一的金字塔。用料的严苛要求,决定了石头的来源地,岩石来源决定了采石场的地址,采石场地点决定了全国道路变成了一个运输系统,全国的道路系统为巨石的运输配套,就要重新整修,等等。埃及国的人——金字塔建造者的同名词——这样告诉我们读者:“每一座金字塔都有自己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取决于那些旧采石场以及人们不得不打开的那些新采石场的状态,取决于一些花岗岩的状态,阿斯旺的还是哈努伯的,取决于是为内部衬披还是为顶层即小方尖塔选取大理石或玄武岩,至于人们决定用什么材料来雕刻棺椁,同样也需作选择:硬石,红花岗岩,或是玄武岩。”选定石材是如此,工程的其他环节也是如此。

金字塔之国埃及人的命运,早早地就由这金字塔的理念模式,由这不可抗拒的岩石体系和建筑制度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其实早在二十年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就在当年十一月的那一天,总建筑师赫米乌努在一张纸莎草纸上描下金字塔最初草图的那一刻。完全就如它的高度,它的朝向,它的坡度,它的轴心,万千块石头的巨大压力的分布,等等,在那么多的其他数字和模式之间,确确实实也描画下了一个小小的符号,它无疑并没有吸引太多的目光,一个字母M,比如说,它的意思就是死亡,并意味着他们自己的死亡。若是没有这一死亡,那么,封闭的系统,如同它曾规划的那样,确实无疑的,直至时光的终结都无法钻透的,就不可能是完美的。这就意味着,它早已刻写在金字塔那神圣的模式之中了。”

例如,那些知道金字塔建筑结构秘密的工匠,有的在工程完工时就被处死,有的则被“缓处死刑”,被送上遮盖有篷布的大车,运往一个陌生的目的地。等到若干年后,胡夫葬礼的那一天,他们会被押送去再次进入金字塔的黑腹内部,安放棺椁,关闭一个个内外墓室的暗门,然后从秘道中慢慢出来,他们知道,他们一从顶端附近的某个井口露出脑袋之后,就会马上死于非命。然而,那个地方的顶尖是那么的高耸入云,“聚集在金字塔脚下参加葬礼的人群甚至都无法看清楚那里的任何情况,更不用说会看到血流玷污一个高坡的顶端”。命运就是如此安排的,计划周密至极,谁都逃脱不了那个“魔掌”。这就如同卡达莱的另一部小说《错宴》,那个宴会的请柬一旦发送给谁,落到谁的手里,谁就难逃悲剧命运的掌心。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对比卡达莱笔下的《金字塔》《错宴》与古希腊的那些悲剧,与卡夫卡的那些小说,可以看出,人类命运在荒诞的世界中都是如出一辙的。

《梦幻宫殿》中,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是通过梦来控制整个国家的,而《金字塔》中,古埃及的法老则是通过金字塔这一人类创造的奇迹。通过控制梦来控制人的精神,通过建造金字塔来控制全国人的行为规则和通行想法,也就保证了最高权力的稳固。

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专制制度也在用种种顽石一般的谬论固化人们的思想,例如,反向地计数台阶的序数。小说中写道:“有一天,总建筑师的命令断然下达:尽管金字塔的最后一层还没有确切的形状,序数号的排列必须从最高层开始,任何其他方式的计数都将被视为一种蓄意谋反的标志。”最高机关特地强调说,“金字塔越来越高地被拉向天空,以至于对其大踏步迈向天际的步调的强调成了一种专制的苛求”。人们明明知道其中的荒谬,却只能暗自里说说,根本不敢对抗,例如,一个老砌石工师傅汉库当场就提出疑问:“这就仿佛是在说,我们在头朝地脚朝天地干活”,但他对此无能为力,他只能屈从于这一恣意妄为的决定。因为他和工友们都看得很清楚,实际上,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官方在那里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屁股说得比脑袋要高了”。

小说中,金字塔还未建造之时,面对着已经听闻到并即将建造的金字塔,人们确实在怀疑,甚至这一怀疑都符号化地成了一个季节的代名词:“到了秋末时节,人们在瞭望天空的时候不会说:瞧,现在冬季来到了,而是会证实:是怀疑来到了,或者:怀疑怎么会来得如此早呢?而上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严格教管下,会这样结结巴巴地背诵道:一年有四季,春季、夏季、秋季和怀疑季”,等等。但金字塔所代表和体现的那个力量太大了,它压垮了人们的怀疑,或者不如说,金字塔体系的自由协调能力,能把怀疑化解掉。但怀疑归怀疑,谁都不敢公开明话,或者,说虽可以说,但最好不要让它流传出去,让小人听去,让告密者听去。久而久之,全国“沉浸在了一种寂静中,万众噤若寒蝉”,国人在公开场面自觉不自觉地“莫谈国事”。沉默达到了一种如此的程度,甚至连语言学家都在担心,生怕事态照此发展下去,“埃及语言的一半将会在三年之内消失,而到十年之后,它将减缩为三百个词,甚至连狗都能学会这种语言”。

《金字塔》显然是在借古讽今。

小说中,埃及象征了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个专制社会。围绕着金字塔的建造与否、如何建造等问题,埃及国内各级政府机构的雷厉风行,国外一家家使馆官邸的不同反应,完全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内政外交行为的明显讽刺。假如,卡达莱写的不是金字塔,而是秦始皇下令建造的万里长城,或者规模极其浩大的帝陵,假如,他写的不是古埃及,而是东德领导人在苏联后台的旨意下,决定建造柏林墙,那么,小说情节故事的虚构可以完全不同,但其意指对象却是大致同类的:人类社会的专制制度。

我们读到第十四章“衰老。假象”的末尾,看到金字塔渐渐风化时,或许会认为叙事过程已然结束,却不料作者笔锋一转,从第十五章“骷髅堆”一开始,把读者带到了另一个时空维度。空间上:地球上的另一个国度,亚细亚的腹地,伊斯帕罕附近的辽阔大草原;时间上:比古埃及的胡夫法老时期晚了三千多年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帝国。暴君帖木儿依照胡夫的榜样,同样也竖立起了一座金字塔。尽管这座金字塔是由战俘和死敌被砍下来的脑袋垒起来的骷髅堆,却很像是石头金字塔的一座姐妹塔。

骷髅金字塔无疑会是短命的,用不了多长时间,“铅灌的凡人脑袋已经部分开裂,下层台阶上那些头颅的毛发全被野兽们揪得干干净净”,这个对垒成金字塔形状的骷髅堆大概能维持四五年的挺立状态,但不会更长久了。

读者读到这里,恐怕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随着时代的前进,种种的专制制度尽管不断地出现,但它们的寿命在渐渐地变短,它们的基础在渐渐变弱,从岩石金字塔到骷髅金字塔,似乎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反正,当我翻译到这一章时,我的头脑中出现的形象,是一种多米诺骨牌的连绵倒下,我记忆中浮现出的成语典故是“危若累卵”。我不知道,作者卡达莱是不是在预示:后代的暴君们,想学古埃及的法老的统治,以雄伟庞大的金字塔体现永远稳固的基业,永葆锦绣的江山,但只能是一蟹不如一蟹了。

这一部《金字塔》,似乎是卡达莱作品中最有全球背景的,也即最无民族色彩的作品。选取了时间上的古代,空间上的东方,也就是选择了普适性。如此,作品中的阿尔巴尼亚色彩也就减低到了最小度。反正我作为译者就是这样认为的,不知当否?

与卡达莱,我是有缘的。

之前,我翻译了他的小说《错宴》,收入在高兴先生主编的“蓝色东欧”丛书第一辑中,由广州的花城出版社在2012年初出版。

再之前,我还为高兴先生翻译的《梦幻城堡》写过一篇书评文章《梦幻宫殿——梦幻城堡?》,发在《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上。

正巧,2010年去法国访问时,我认识了法国小说家艾里克·法伊(Eric Faye),得知他向来很关注伊斯梅尔·卡达莱,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发表与卡达莱的对话集,后来又在法国出版卡达莱的翻译作品时做了很多工作,特地为出版的卡达莱《文集》写前言。需要说明的是:他不是为整个文集写一篇前言,而是为每一卷分别写一篇前言。

我在与艾里克·法伊的两次见面中,都谈论到了卡达莱。我们之间在巴黎的谈话,尤其是艾里克·法伊有关卡达莱的解释,对我翻译卡达莱的作品无疑有不少的帮助。与艾里克·法伊的交往,让我对卡达莱的作品备感亲切。后来,法伊也成了我的好朋友,我的女儿翻译了他的好几篇短篇小说,我也翻译了他的小说《长崎》(获得过2010年法兰西学院的小说大奖)。而他2014年来北京时,我们还见面叙了旧。

这次翻译《金字塔》,从2013年3月起开译,7月底译完初稿,至当年11月完成了三遍校改和修改。

近日,出版社嘱我为译本写个序言。我明白,确实应该写些东西,但翻译小说的过程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不少鲜明的文字印象已然褪去。本当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写序言,但如今已经思绪飘散,概念淡忘。这就好比我当时还在上班,编辑杂志,主持研究项目,而今已经属于退休老人,今非昔比了。

为写序言,我在美丽的厦门海滨(我退休后应聘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书),利用空闲时间又读了一遍拙译,梳理了一通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方才动笔写作,并利用“五一节”小长假的时间,在北京最终修改完成稿子。但愿这些综述性、概括性和分析性的文字没有太多的误读和误导。但愿书前的这几页对愿意读一读序言的汉语读者还能有一点点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小说《金字塔》的原文为阿尔巴尼亚语,而我是通过Jusuf Vrioni的法译本(法国Fayard出版社1992年版)转译的。有经验的读者都知道,多经过了一道转译的作品,在文字上、风格上都会离原作走脱更多一些。我在当年翻译卡达莱的《错宴》就领教过了。这次也一样,明明知道依据的版本有些“异味”,但根本无从寻找“真身”的模样,只能依葫芦画瓢地译来。不知该是什么样,但依稀就是这样了,还请读者诸君多多海涵。

是为序。

2015年4月27—28日草于厦门大学

2015年5月3日定稿于北京蒲黄榆寓中

同类推荐
  • 非爱时间

    非爱时间

    欧阳黔森,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全委,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常委,贵州省青联副主席。先后在中国中文核心朔刊《当代》、《十月》、《收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绝地逢生》等。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水晶山谷》,短篇小说集《味道》等十部。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风雨梵净山》、《王阳明》,电影《云下的日子》、《幸存日》、《旷继勋篷遂起义》等十一部作品中,任编剧兼总制片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军电视“金星奖”及贵州省政府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三十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四个一人才”,中宣部、中国文联“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人间四月芳菲尽

    人间四月芳菲尽

    之后她四海漂泊,住着狭隘的茅草屋,风雨不避。日日清茶淡饭,时时望着远方,默默流泪。没有几年,她已沧桑地不似人形。但她的心底,仍没有一丝一毫忘却过去那场梦。远在邙山修炼的青柏,亦日日夜夜和她做着同样的梦。他抄了半载经书,念了一年佛理,仍旧被旧梦纠缠,被自己曾亲手埋下的一道道线纠缠,至此他也才敢承认,自己也从未忘却过那个女子,那个英豪不羁的巾帼女子。还有那场宿醉方休的约定。
  • 罪全书5

    罪全书5

    善与恶,在较量中我们将付出多大的代价?罪与罚,从来都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话题。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首次曝光内幕的特大案件:黄河浮尸、杀人视频、恐怖衣柜、蚊香烧尸、控梦大师、人彘奇案……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我一直相信,每个罪犯心底都有一个懵懂而质朴的少年影子”。愿正气长存,愿善恶有报。
  • 经过

    经过

    岁月在经过,我亲爱的,很快就没人会知道你我知道的是什么。——纳博科夫。新华路在老城区,是这个城市一条不大的街道,不够繁华,甚至还有点远离闹市区。这条街道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街道两边的梧桐树,和梧桐树后面的那些造型一致、排列整齐,又低又矮的老旧楼房。在那些楼房中,让苏僮铭心刻骨的就是街道北边的36号楼,那是街面中间一栋临街的灰白色楼,每个黑洞洞的楼口前都有一盏被绿色灯罩笼罩的老式吊灯,楼前的那棵老梧桐树有点向街面倾斜,像一个疲倦的老人一样。
  • 六岁夏天的凶杀

    六岁夏天的凶杀

    6岁那年,我爱上了花园里的灰砖墙。三层的大房子,并不像妈妈的童话里讲的那样,是公主和王子的乐园,它那么大,房间那么多,经常晚上在我哭醒的时候,走了好久才走到爸爸妈妈的房间。有一次,摔了跤,哭了好久,妈妈才听见。
热门推荐
  • Double Tongue

    Double Tongue

    An aged prophetess at Delphi, the most sacred oracle in ancient Greece, looks back over her strange life as the Pythia, the First Lady and voice of the god Apollo. As a young virgin with disturbing psychic powers, Arieka was handed over to the service of the shrine by her parents. She has now spent sixty years as the very medium, the torn mouthpiece, of equivocal mantic utterances from the bronze tripod in the sanctuary beneath the temple. Over a lifetime at the mercy of god and priest and people she has watched the decay of Delphi's fortunes and its influence in the world. Her reflections on the mysteries of the oracle, which her own weird gifts have embodied, are matched by her feminine insight into the human frailties of the High Priest himself, a true Athenian, whose intriguing against the Romans brings about humiliation and disaster. This extraordinary short novel was left in draft at Golding's sudden death in 1993 but it is a psychological and historical triumph.
  • 衡庐精舍藏稿

    衡庐精舍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秘笈古文网

    秘笈古文网

    你有祖传秘笈?我有秘笈中文网!你有独门绝学?我有秘笈中文网!你有绝世神功?我有秘笈中文网!“是否模拟修炼超阶秘笈《葵花宝鉴》?”“是!”在重启修行的年代,秘笈中文网上的秘笈数以亿计,浩瀚如烟,必能助我踏上人生巅峰。倒时我就能吃最好的泡面,坐最贵的公交线路,用最软的手纸,看最新的小片,打最厉害的小屁孩,踢最强壮的老太太!······一天后,一名少年口吐白沫,双眼泛白,人事不省地倒在地上,身边还有一段用鲜血写下的字:秘笈好毒!大家小心!绝不要纟······其实这只是一个不系统不套路不降智不CP不不不不的偏传统玄幻故事。正名《秘笈中文网》。
  • 折一枝海棠:徐志摩诗文集

    折一枝海棠:徐志摩诗文集

    《折一枝海棠——徐志摩诗文集》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诗文精选集,选取了他在各个时期创作的诗歌一百五十余首(包括几篇散文化的精品),其中大部分以爱情为主题,全方位地展示了诗人天马行空般的创作才华和诗歌风格,是阅读和理解徐志摩诗歌的不二之选。
  • 吉教授放猪记

    吉教授放猪记

    你们来了?好好好,坐坐坐!孩他娘,上壶茶,上次咱从福建带回的金骏眉,你给我沏一壶招待客人。啥?不认识那三个字?那好说,你就看标签上面的价格,哪个贵你泡哪个,用那套最造作的小茶壶,这样讲究,他们文化人喜欢这个。别用咱山东老家那大茶壶,叫人一看咱就是梁山泊的后代,眼睛小肚子大,穷吃海喝没文化。这位女记者,你要采访我,成,但我有两个条件:一、上你们杂志,让我拿钱我不干,不是我没钱,是我跌不起这个份儿,丢不起这个人。我现在好歹也是著名画家和教授,找我买画的人都排到明年三月了,用不着你们做广告宣传。
  • 斑斓小事

    斑斓小事

    这个故事从小仔这个人说起。小仔偷偷上网被父亲发现了小仔是他家里人给他取的小名,从小家里人就这么称呼他,所以他家里人也很难说准他的真正学名。他的学名只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才知道,叫潘峰。小仔今年十六岁了。小仔的家在斑斓村。斑斓村有点特殊,是政府统一称呼的城中村。小仔不懂“城中村”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他们村里人盖了很多私人的房子,而且都是三层五层高的,而且有的人家有两三幢。他在学校听同学说他们家只住一间房子,而且是租人家的房子住,小仔简直有点像听故事,怎么会有这种事?他自己就是一个人一间房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超写实游戏

    超写实游戏

    “我是浣熊市的幸存者。”“我是潘多拉星球秘藏的寻宝猎人。”“我是下一任的暗夜猎手。”跟着他走吧,我们去切身实地的去到每一个曾经梦寐以求的游戏世界,让那里的历史和剧情,为我们而改变。
  • 霸天绝杀

    霸天绝杀

    惊天一怒大屠洗,神所泣,大灾变。我生故我人犹存,我命由我不由天。待到造化大成日,无所惧,杀尽天。天赐于我何路,地赦于我何理。这反复的天地,无常的命运,携我妻儿弟兄,任我大道驰骋。挡我道,杀无赦,凭一双封天之瞳,我欲向苍生证,雄霸天下,力挽狂澜,不死不灭,镇地封天。
  • 微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看穿行为背后的秘密

    微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看穿行为背后的秘密

    本书从身体小动作、个人小习惯等方面入手,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微小动作,以科学态度、通俗的语言进行解析,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藏在微动作背后的真相,轻轻松松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掌握人际交往的主控权,少走弯路,迈向成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