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000000014

第14章 曾国藩大智慧13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庄子》中提出“意怠”哲学。“意怠”是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别的方面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最佳办法。4崇法护法,礼义并彰

原文

世风既薄,人人各挟不靖之志,平居造作谣言,幸四方有事而欲为乱,稍待之以宽仁,愈嚣然自肆,白昼劫掠都市,视官长蔑如也。不治以严刑峻法,则鼠子纷起,将来无复措手之处。是以壹意残忍,冀回颓风于万一。书生岂解好杀,要以时势所迫,非是则无以锄强暴而安我孱弱之民。牧马者,去其害马者而已;牧羊者,去其扰群者而已。牧民之道,何独不然。

译文

世风渐不淳厚,人人各怀不安分的心思,平时造谣惑众,希望天下大乱好趁机作恶为害,稍对待他们宽容一些,就更加嚣张放肆,光天化日之下在都市抢掠财物,将官长视同无物。不用严刑峻法惩治他们,坏人就会纷纷涌起,等将来酿成大乱就无法收拾了。因此才注重应用残酷手段,希望起到哪怕点滴的作用,来挽救颓废破坏的社会风气,读书人哪里会喜好杀戮,关键是被眼下的形势所逼迫。不这样,就没办法铲除强横暴虐之徒,安抚我们软弱和平的人民。放牧马群,去掉害群之马就可以了;放牧羊群,去掉扰乱群羊的坏羊就行了。治理民众的道理,为什么独独不是这样呢?

原文

医者之治瘠痈,甚者必剜其腐肉而生其新肉。今日之劣弁羸兵,盖亦当之为简汰,以剜其腐者;痛加训练,以生其新者。不循此二道,则武备之弛,殆不知所底止。立法不难,行法为难。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译文

医生治疗瘦弱的痈疮病人时,如果病情严重,也必定剜除他身上腐肉,以便长出新肉来。现在军中品行恶劣、身体太弱的士兵,也应该予以淘汰,就好比剜去人身上烂肉一样。再严加训练,以生成新的、强劲的战斗力。如果不按照上述两种办法整顿军队,则武备的废弛,不知要到何时才会停止。立法并非难事,难在依法办事。每制定一项法令,都要实实在在地施行它,并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原文

以精微之意,行吾威厉之事,期于死者无怨,生者知警,而后寸心乃安。待之之法,有应宽者二,有应严者二。应宽者:一则银钱慷慨大方,绝不计较,当充裕时,则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穷窘时,则解囊分润,自甘困苦;一则不与争功,遇有胜仗,以全功归之,遇有保案,以优奖笼之。应严者:一则礼文疏淡,往还宜稀,书牍宜简,话不可多,情不可密;一则剖明是非,凡渠部弁勇有与官姓争讼,而适在吾辈辖境,及来诉告者,必当剖决曲直,毫不假借,请其严加惩治。应宽者,利也,名也;应严者,礼也,义也。四者兼全,而手下又有强兵,则无不可相处之悍将矣。

译文

执法者要以谨慎精确的态度,行使我们军威权威的职事,务求达到让犯法而死的人没怨恨,活着的人可从中得到警戒。然后,内心才能获得安宁。我们对待下属的办法,有两方面应该宽,有两方面应该严。应宽的,一是银钱慷慨大方,绝不计较。当资财充裕的时候,就将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穷困窘迫时,则也要解囊分用,自甘困苦。二是不与人争功劳。遇到打胜仗,将功劳全归之于别人;遇有保举的事,就用最上的奖项笼络他。应严的,一是礼节文信要疏远淡泊,来往要稀少,书信要简单,话不要多,感情不要密切。二是要剖析讲明是非对错,凡是他部下将士与官姓争斗诉讼的,又恰在我们管辖范围之内,又有来诉说告状的人,一定要弄清原委曲直,毫不假借包容,请他严加惩治。应放宽的是利名,应严格的是礼仪。四方面都顾及全了,而手下又有强兵,就没有不能相处的悍将了。

曾氏体悟

曾国藩所处的晚清时代,适逢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的时代。要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保国安民,制夷图强,就必须崇奉礼仪,注重法制。

曾国藩的法律思想中既保留了封建的正统法律思想,又有一些洋务派的主张。

曾国藩深受儒家学说的熏陶,认为治国以纲常礼义为先。因为纲常礼义是“性”与“命”,即所谓“以身之所接言,则有君臣父子,即有仁、敬、孝、慈。其必以仁、敬、孝、慈为则者,性也;其所以纲维乎五伦者,命也”。无论是“三纲”还是“五伦”,都是一种天性天命的礼,谁也不能违背。

曾国藩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于礼”。自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

礼之所以能治国治天下,曾国藩认为礼体现为仁与义,仁、义能使人“心纯”,“心纯”则贤才辅佐,而贤才辅佐则“天下治”。“天下治”是由于仁、义能“化万民”。

同时指出,如以仁、义治天下,必然会出现“仁政”,并将“仁政”视为治理国家的规矩和准绳。

礼和仁义的集中表现是纲常伦理。曾国藩认为,“三纲之道”是“地维所赖以立,天柱所赖以尊”的天经地义,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不可倒置。为了维护纲常伦理、实行仁政、修身齐家、泽民和物,首先是礼而不是法,即所谓“治国以礼为本,不当以赏罚为先”。

曾国藩虽主张“治国以礼为本”,强调肇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以礼自治”和“以礼治人”,把礼看作统治权术不可须臾离开的法宝,但他又认为,要天下真正大治,也离不开法制。为此,他极力赞赏周敦颐的法制观:“圣人之法天,以政养民,肃之以刑。民之盛也,欲动情性,利害相攻,不止则贼灭无论焉。故得刑以治情伪微暖”。他甚至将唐虞以后的五刑称为“不易之典”。

曾国藩主张立法执法必须严肃认真,认为立法是必要的,立了法就一定要认真执行。他说,凡立一法,出一令,期在必行;若待而不行,尔后更改,则不如不轻议法令为好。他强调执法必须从严,但并非漫无条律,而是要“以精微之意,行吾威厉之事,期于死者无怨,生者知警,而后寸心乃安”。为此,他提出了以下重要意见和措施:

第一,重视执法人员的品格才能。

有公允的执法者是实现“赏一人而天下劝,刑一人而天下惩”的良好的执法局面的前提。曾国藩认为,如果执法者“心不公明,则虽有良法百条,行之全失本意。心诚公明,则法所未备者,临时可增新法,以期便民”。曾氏重视在执法中强调人的作用,认为法执行得如何,完全在于人是否熟悉法以及能否公允地运用法。他强调指出:“任法不如任人。”只有“公明”、“便民”的执法者,才能认真执法,公平断案,使生不恨、死不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第二,不得任意赦免和赎罚。

曾国藩以历史和现实的事例,论证说明了有法必行、不能任意赦免的道理。他举例说:诸葛亮治蜀,有人言其惜赦。亮就回答: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西汉匡衡、东汉吴汉都不愿为赦。先帝刘备也言,他与陈元方、郑康成为友,每遇见,经常谈起如何治天下,但从来没有说起赦免之事。而若刘景升、季玉父子,每年下赦令,实无作用。所以,当时的蜀人称亮为贤相。

曾国藩自己对赦免也很有感触。他曾这样说:“国藩尝见家有不肖之子,其父曲宥其过,众子相率而日流于不肖。又见军士有失律者,主者鞭责不及数,又故轻贳之。厥后众士傲慢,常戏侮其管辖之官。故知小仁者,大仁之贼。多赦不可以治民,溺爱不可以治家,宽纵不可以治军。”曾国藩观点鲜明,意见明确,力主不能随意赦免,否则既治不好民,又治不好军,也治不好家。

与赦免相关的赎罚,曾国藩也主张严禁。他指出:关于词讼罚捐,过去愚民犯禁,有司念其无知,而思曲全。又地方刚好要用工。便定罚银若干,就赦而不议。

因此,他明确要求各地方官吏,“专札通饬各属,于词讼罚捐,概行停止。”

第三,反对冤狱累讼,严禁私自关押。

曾国藩十分痛恨冤狱累讼。他说,冤狱太多,民气难申。在其刑部任职期间,京控、上控等案件,奏结数十案,咨结数百案,但只有河南知府黄庆安和密云防御阿祥二案,是“原告得实,水落石出”。其他各案,大抵是原告反得虚诬之罪;而被告脱然无事,逍遥法外。冤狱的严重和普遍,必然导致反复拖拉,牵连无辜。百姓的冤枉、痛苦也就不可避免。

正如曾国藩所说:“一家久讼,十家破产;一人沉冤,百人含痛。往往有纤小之案,累不结,颠倒黑白,老死囹圄,令人闻之发指者。”为了防止冤狱累讼的发生,曾国藩严禁私自关押。他曾出榜晓示官吏和百姓,凡关押人犯、证人,本州县必须及时立牌晓示,包括姓名、日期、理由,使众人周知。如有私押者,“准该家属人等喊禀,以凭严究”。这是杜绝执法者以权谋私和乘机违法乱纪所采取的有力措施。

第四,要求州县长官躬亲狱讼,规定清讼期限。

对于符合条件的关押人犯,曾国藩认为必须依法从速处理。他在《直隶清讼事宜十条》中明确规定,全省大小衙门传达司法公文从速,不准拖拉;保定发审局应加以整顿;州县长官要亲自处理狱讼六事;禁止文书差役敲诈勒索;四种四柱册按月呈报、悬榜、讼案久悬不结者,核明注销;严办诬告讼棍;奖励公明便民的执法者;改变陈旧保守的风俗习惯等。由此可见,曾国藩关于清讼的思想中已注意到机构的整顿改革、管理的手续和制度、执法人员的奖励、以及影响决狱断案的风俗习惯的改变等。

同类推荐
  • 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本书是一本有关礼仪知识的通俗读物,可以帮助我们加强礼仪修养、提升气质形象。文字轻松有趣,富有时代气息,内容贴近生活,主要包括个人形象,社交礼节,职场礼节,公共场所礼节,家庭礼节五个部分。读完此书,相信你可以在个人形象、人际往来、商务活动、公共场合、社区交际等方面大大增加自信,举止适宜,游刃有余。
  •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两百多年来,美国西点军校一直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是培养顶级军官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西点军校并不仅仅着眼于军官的培养,而是对于学生有着全面的发展定位,尤其着力于对学生性格、纪律、毅力等方面的塑造,因此西点培养的不仅是一名军人,而且是美国社会未来的精英。在西点军校两百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培养了众多的美国军事人才!是什么使西点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什么使西点毕业生成为成功者的代名词?西点军校的荣光与辉煌印证了其教学原则的成功。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培养男子汉的殿堂,西点军校的准则和学员的成才经历,是送给当今社会小伙子们的最好礼物和企业培训青年员工的经典教材。
  • 积极思考:摆脱负能量,拥抱新自我

    积极思考:摆脱负能量,拥抱新自我

    你的身边总免不了有些充满负能量的事物或人,也或者你自己就是负能量的制造者,这本小书能帮助你摆脱那些负面情绪,以积极正面的思维拥抱全新的自我,现在就开启积极思考之旅吧。
  • 称职的员工这样工作

    称职的员工这样工作

    培养卓越职业精神,重塑企业员工形象。如何在企业站中战无不胜?本书独家披露:老板最喜欢的12种职业精神,员工在企业中晋升的秘密,称职员工应具备的8种特质。本书是作者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针对企业在现代职场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女人,是需要智慧的。女人的智慧,可以使自己魅力四射,给这个世界带来美丽的风景;女人的智慧,可以使刚强的男人为之折服,拜倒于石榴裙下;女人的智慧,可以给家庭带来温馨,给社会带来和谐;女人的智慧,更可以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境,豁达的襟怀。让我们一起擦亮自己的眼睛看看女人是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热门推荐
  • 手机(典藏版)

    手机(典藏版)

    《手机》是当代名家刘震云的经典长篇,2003年出版同期被冯小刚改编为同名电影,销量稳居图书排行榜首;2010年5月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全国四卫视同步开播,电视剧推广初期已得到各地电视台热烈追捧,反响强烈。电视剧结合手机故事线路,展示了小说内容的本来面貌。王志文和陈道明联袂主演将为小说再添魅力。
  • 沉船(卫斯理珍藏版)

    沉船(卫斯理珍藏版)

    一个存活了三百多年的海中「幽灵」、两副秘藏而不为人知的「人鱼」化石、三艘构造特殊并时隐时现的「鬼船」……故事由船长邀请卫斯理解开沉船之谜而开始,最后因关键人物逐一死亡及消失而结束。卫斯理再次踏上非比寻常的冒险之旅,展开一段疑幻疑真的奇遇,寻找一个可能永远无法确知答案的真相!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提及了铁达尼号沉没的事件,这艘沉船,虽然已在海底发现,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从海底打捞起来,看来,它仍然稳稳是所有沉船中的主角。这个故事,其实是讨论人是不是可以在海洋中生活的可能性。——倪匡(卫斯理)
  • 全能天后快躲开

    全能天后快躲开

    本书已完结,这是第一次写文,以学习的态度一边更新一边研究,零流量保持单机,正常完本没有太监,感谢自己! (甜文,专宠)世人都知,唐星瀚热衷于事业,不亲近女人。完美如他,偏偏会栽在了她的手里,过得鸡飞狗跳,有苦难言。他捏着她委屈的小脸:“说,你接近我是不是有目的?”“没有。”她干脆的回答。他挑起她的下巴,步步紧逼:“证明给我看。”“好!”她步步后退,开门想逃……岂料,门前一群记者蜂拥而入,刷刷的闪光灯,亮瞎了她的双眼。话筒直接塞到她嘴边:“请问你们是男女朋友关系吗?”他霸道地搂她入怀:“错!我们是夫妻关系!”“……”旁人都说:“唐总,这女人配不上你,速度离婚,尽早脱身。”他爽快得怼回去:“我唐星瀚选择的女人,一定是全天下最好的老婆。这辈子,下辈子,绝不离婚。”“……”
  • 月梢上的星星

    月梢上的星星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童话故事。米陶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小女孩,她的性格并不那么外向,甚至有点孤僻。因为喜欢仰望星空,她被选为米诺星球的米诺超人。米诺超人可以帮助世界各地的十个小朋友实现愿望。米陶在小七和气呼呼两颗小星星的帮助下协助小朋友实现各自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逐渐的交到许多新朋友。可这个时候她的小狗“米汤”却被毛毛怪抓走了……这部童话是献给所有的孩子以及曾是孩子的大人的,它用平实而动人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叫做“米陶”的小孩子的成长之路。米陶对于爸爸妈妈小狗米汤同学米豆以及周围的一切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对他们有着普遍的爱。这种爱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回归到儿时那个无忧无虑的自我……
  • 邪王作妃

    邪王作妃

    前世为了逃避相亲,她嫁给了一个根本不爱的男人。再次醒来她成了王妃,而王爷居然还是前世的丈夫?前世离不了婚,这世一定要王爷休妻!为达目的,她拼命作!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
  • 快穿是种病得治

    快穿是种病得治

    【快穿】【仙侠】玉夭身为一镜之主,惨遭篡位,流落凡间本文有:1.女扮男装大型翻车现场剧本(主角:锦瑟、时锦年),连载中2.伪宫斗剧本(主角:君寒璟、姜诺诺,君牧宸、姜糖)3.三生缘剧本【前篇】(主角:聂萧,权九)4.三生缘剧本【后篇】(主角:玉夭,彦芜)本文又名《三世情缘:君不念,爱成殇》《三生三世念成殇》
  • 涂满油漆的村庄

    涂满油漆的村庄

    我是韦虎的弟弟,我愿意当他的弟弟。在我们村,最高的山是加广山,然后依次是加脉山、加料山、加饭山、加权山。我们要在这五个山顶上,砍掉五棵大树,之后在将倒未倒的树下,安排一个人在树下守望。加权山是我弟,加饭山是我哥,加料山是我,加脉山是我妈,加广山是我爸。
  • 我开始摇滚了

    我开始摇滚了

    他是全球票选“摇滚天王”得主;他是环球摇滚名人堂入选音乐人;他在全世界掀起摇滚狂潮;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追梦人;他是Friday乐队主唱;请记住他的名字——刘敬信!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本书是歌德早期最重要的著作,一出版即风靡欧洲,掀起“维特热”。年轻的维特来到一个民风淳朴的小镇。他对少女绿蒂一见倾心;绿蒂也喜欢他,但她已与维特的好友订婚。维特陷入尴尬和痛苦,他离开此地,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以便得到解脱。而鄙陋的环境、压抑个性的现存秩序,使他无法忍受。他遂以死殉情。
  • 天王的专属恋人

    天王的专属恋人

    第二天清晨,简安宁问:“幸福是什么?”宇醒儿勾唇一笑,:“幸福,就是相爱的人,做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