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2000000002

第2章 择我所爱,且随我心(1)

我们不会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容忍自己去做一个“没用”的人,做一些“没用”的事,让自己获得身心的愉悦,我们总想不断地证明自己有用,即使违背了自己的内心,折磨了自己的身体,感到痛苦与疲惫也在所不惜。

干点没用的事,做个没用的人

大半年以前,我开始在网络上写文章,当时喜欢写点短篇小说当作睡前故事,偶尔写写随笔,主要是心理咨询过程之中的一些感悟和札记。我经常把文章分享到微博和朋友圈,有一天朋友圈下边有条评论:你在网上写这么多文章,能赚多少稿费?

我答:不能赚钱,偶尔写作过程之中还得赔进去点咖啡、奶昔、啤酒、宵夜什么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时间。

朋友问:那能有什么用?

这话把我问得无言以对。

“写作是件挺让人开心的事儿,我喜欢写。”我决定真诚相对,并且自信这是一个美好的答案。

“整天这么写着矫情有意思吗?还不如好好工作,或者找份兼职,多赚点钱,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攒点成家钱,好好过日子了。”朋友接着回复。

看看这话给我的几条罪状:无所事事,赚不来钱,未能成家立业,不好好过日子。

我答:目前我也不全靠写作养活自己,不过就是喜欢写写东西。

那你之后准备怎么办?就这么混着?

我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儿,怎么就成混着了?

朋友是个不错的朋友,这话也是对我表示关心,而且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可我就是感觉他的话哪儿不对。

那能有什么用?

是谁规定我们所做之事必须有用?

而且什么才是有用?

我们消费着这个时代,也被这个时代所消费。

我们可以为了一套房子,一辆车搭进去半辈子的积蓄与青春,因为我们觉得这样有用。我们可以为了升职加薪,为了名利地位而放弃陪伴家人,因为我们觉得那样有用。

我们没时间看书没时间画画没时间玩乐器没时间出去走走,即使这些都曾经是你所喜欢的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你总说没有时间等忙完这段再说,直到你已经忘记自己曾经喜欢过这些东西。你不会再碰那把布满灰尘的吉他,不再有情怀和闲暇读一本书,或是坐看云卷云舒,因为你觉得那些都没有用。

我们忙忙碌碌,挤着公交上上下下,我们加班到深夜,为了讨好领导应酬客户彻夜不归,酗酒熬夜,折腾身体,因为我们觉得这样有用。

我们不再去感受一阵风吹过,不再去体验森林里的静谧,河流叮咚作响,我们不再望着湛蓝的天空,不再为日出日落而感到兴奋和感动。

可是,你一直做着你自以为有用的事情,为什么你还会不快乐地感慨,自己活着为什么那么累?

前段时间有个姑娘在微博里向我咨询。姑娘长得漂亮,而且高智商、高学历,企业高管,她每天清晨5点起床为外籍朋友补习中文,然后上班下班,下班之后还会在地下通道贩卖一些衣服物件,在我的眼里她并不缺钱,但是她完全受不了自己虚度哪怕一分钟,停下来做任何在她看来没用的事,可是她说她好累,每一天都好累。

我问她,你没有自己喜欢的事儿吗?

她答,有,我一直想学钢琴,可是我没有时间啊,周末休息我还要去上课充电,我完全没有时间。

你赚那么多钱是为了什么?你让自己不停充电不断努力成为企业高管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她想了一会,我也不知道,可是大家都这样,不这样不是不努力吗?不努力不进步,我们活着有什么用?

我和她聊起一些终生忙碌的人积劳成疾,过劳死的案例,也聊起一些在社会层面看起来各方面都非常成功的人同样经历着来自心灵的煎熬和痛苦,她似乎若有所思。

一个百万富翁,当他得了绝症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会觉得财富没有用,带泳池的别墅没有用,百万豪车没有用,上市公司没有用;能陪陪家人度假甚至只是共进晚餐有用,能自由自在地在路上奔跑有用,能大口大口地在海边呼吸空气有用,爬山看风景看日出日落有用,露营玩吉他有用,可是,等他知道这些的时候,是不是太晚了?

其实,说到底,人活在世界上,或许,有用的定义应该是,平稳的心跳与均匀的呼吸,我相信,几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比这点更为有用。除了为了其他自以为更为重要的事愿意牺牲生命的精神殉道者之外,我想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

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活着,拥有健康的身体,可惜在拥有健康的时候我们都不懂得珍惜,我们不懂得去疼惜自己的呼吸与心跳,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让身体感到放松与舒适,去让自己的内心安稳且愉悦。

我们不会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容忍自己去做一个“没用”的人,做一些“没用”的事,让自己获得身心的愉悦,我们总想不断地证明自己有用,即使违背了自己的内心,折磨了自己的身体,感到痛苦与疲惫也在所不惜。

王小波曾经说过:无趣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人生,其实这根本没有标准答案,既然没有标准答案,自然就不存在是否有用一说。

我认识一个无家可归的老头儿,他每天在一段公路上不停地行走,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如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的,可是他一直很健康,如此坚持许多年,一次我和他聊天,他说,活着就是这么回事,没死就行了。

我想了想,他说得对,活着就是这么回事,能够讨好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感到身心愉悦就已经十分了不起。

所以,是否有用不应该由外界和他人来进行评价,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

只有懂得讨自己欢喜,让自己变得温暖而积极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他们会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爱着自己深爱的人,让彼此感到温暖而美好。

身外之物终究都是身外之物,名也好利也好,都应该是满足我们内心欢愉的条件而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

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很忙,很累,是不是要停下来,审视和观察自己目前所想的,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停下来倾听和照顾自己的内心和身体?

很多时候,认真体验和感受美好的事物能让我们身心愉悦,让我们感到幸福快乐,谁能说这些事是没有用的呢?

如果非要说这些事儿没用,那么,我情愿做一个没用的人,做着一些没用的事。

倘若,再要问起我为什么会写这么多东西有什么用。我想我会回答:我高兴,我乐意。

有些“缺点”不必改正

前些年刚刚参加工作不久,部门领导说起单位有个奇葩,将近三十五了,还没有谈恋爱,也不考虑结婚,买车买房这种事儿更是毫不沾边。几个已婚的同事一起感慨,这家伙大概是秀逗了,简直就是单位里最奇怪的人,不晓得每天在想些什么?没担当没责任感,他的父母该是有多操心?

我们单位里多数适龄青年早已完成了婚姻车房之类的“人生任务”,在工作闲暇之余,自然就有时间鉴赏议论“奇葩”。事实上,倘若是在北上广深等生活节奏更快、工作压力更大的城市,对于他人的选择便会更多地理解和包容,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刚刚提到的那个哥们儿在奇葩界里边根本排不上号,何况,大家都很忙,没有空理你。

小树丛则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很小,彼此之间的影响变得很大。那时,自己还很年轻,特别在意自己在他人眼里的看法,听不得半点儿否定。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总是想要和人看齐。似乎不这样,便会变得异常寂寞,所有人在做的事情,你没有在做,就是一个异类,就会孤无所依,孤立无援。

曾经的我便是如此,对于种种似乎不如他人的问题耿耿于怀,甚至感到有些自卑,然而却无解决之道,所以内心苦恼不已。

直到后来,我发现所有看起来无忧无虑的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每个人都在生活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才懂得,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给别人看,而是要先从内心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现有的内在的外在的一切之后,才能真正找到解决之道。

前段时间,微博里一个陌生的朋友发来私信,说自己在大学里边,很多同学聊起来的话题她插不上嘴说不上话,她感兴趣的话题似乎也没有人愿意和她讨论,她觉得自己似乎无法融入群体生活之中,感到非常孤独。

这种问题,搁在过去,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会去探究这个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不是出了问题,然后考虑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咨询治疗,将咨询目标定为提升她的人际交往能力。

如今我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做这样的事。因为对于一些人而言,不善于沟通与交流,不能在人群之中游刃有余、侃侃而谈不一定就是心理问题,也不一定非要战胜和克服。世界本身参差多态,各有不同,不善言谈并不一定就是一个缺点或者错误,只要这个问题没有严重影响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就不必过于在意。

因为人都是不完美的。

针对私信我的这位朋友,我们在咨询的过程中,把着力点放在了寻找她的优点之上,我发现虽然她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但是学术研究能力很强,咨询结束之后,她在科研上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然后她的一篇论文发表在了一本权威的期刊上,老师,同学都对她刮目相看,随后,她也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自信,她的孤独感越来越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出现在了周围,她的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起来,虽然她依然不善言辞,但是她的日常交往完全没有问题,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学业也越来越好。

管理学家彼得提过“木桶原理”,盛水的木桶如果其中一块木板很短,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但是对于独特的个体而言,这个理论并不成立。甚至可以说,全面发展导致全面平庸,什么都会一点等于什么也不会。

因为人的不完美。与其盯着自己的不足之处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或者费尽心思不断弥补自己难以改变的缺点,只想成为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不如把目光放在自己的“长板”之上,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挥到极致,让自己变得出众不凡,就不会再有人注意你的“短板”。就好像没有人会理会罗纳尔多懂不懂唱歌,丁俊晖会不会下棋,刘翔的演技如何,马云球踢得怎样一样,甚至于他们即使是文盲路痴、衣服反穿、行为乖张、性格孤僻也不会有人过多在意。

前段时间微博里边转发得特别多的一句话来自于玛丽莲·梦露:我自私,缺乏耐心和安全感。我会犯错,也常会在状况外而难以控制。但如果你不能应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值得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谁会在乎她自私、缺乏耐心和安全感呢?

当然,这个观点并非让人矫枉过正,错把缺点当优点,更不是提倡“我就是这样,爱要不要随你便吧,反正我什么也不打算改了”,如果自己的“缺点”显然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严重阻碍了自己特长的发挥,那么,该调整要调整,该改正还得改正。

至少,玛丽莲·梦露有傲然的身材和出色的演技,罗纳尔多球技出神入化,丁俊晖一杆清台,刘翔跑得飞快……

所以,最为关键的是,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所在,然后付出努力,这是一种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不会感到疲惫和厌倦的努力,将其发展到极致,就能让自己远离抱怨和无助,逐渐成为一个实现自我的优秀的人。

在日常生活之中,没有必要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自己进行判断,既没有必要刻意让别人看起来“奇怪”一点,也没有必要刻意让别人看起来“正常”一点,了解这一点,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说回文章伊始提到的那个“奇葩”,他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别人用来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时间——独自一人,默默努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将近十本诗集一一出版。

当然,按部就班,踏实工作,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没有什么不好,可以把工作做好,家庭经营好,幸福安康已经很了不起,只是有时候,如果想要更为出色,我指的是将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成为一个实现自我的人,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可能会更多一些,需要忽略和不在意的一些事也会更多一些。

但是如果你能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的话,一些所谓的“缺点”,确实不必改正。

做慢下来的手艺人

我们似乎越来越急了。

急着毕业,急着就业,急着升职,急着加薪,急着结婚生子……

我们忙生忙死,却不晓得自己究竟忙什么。少有人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是我要的么?

过去,手艺人为了学好一门手艺,花上好些年跟随师傅,打磨技艺,似乎他们并没有挣上多少钱,但也未曾见他们有所抱怨,有所不满,他们终日醉心于手头的活计之中,以做出一手好活儿为乐。

毋庸置疑的是,他们是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活计好的,甚至赚得不少。然而赚多赚少,他们并不在乎,越不在乎,赚得越多。

很多手艺人过世已久,作品却流传至今,价值连城。他们有些名字被人记住,或者作品被人记住。一起被记住的,还有他们的故事。

我喜欢的,是这样的手艺人。

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很急,觉得赚钱多少才能证明他们的价值与实力,解决他们面临的所有问题。

曾经问过一个找我咨询就业问题的大四毕业生,如果刚毕业就给你一千万,你会怎么样?

他回答:给父母买一所大房子,买一辆车,再买两套公寓租出去,然后周游世界,一路玩乐,然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然,他并不在北京。

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

我也不知道,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什么是你喜欢的事?

他陷入了沉默。

同类推荐
  •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以1942年的山东沂水为中心点,以日军针对国军苏鲁战区和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大扫荡为着重点展开叙述。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国共两军面对强敌的坚守和英勇对抗;第二部分写老百姓与军队的血肉联系。
  •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情书精选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情书精选

    1932年秋,朱生豪在之江大学与宋清如因“诗”相识,随后因志趣相投,便相知相许。1933年,朱生豪毕业后到上海工作,两人便两地分隔,开始近十年的苦恋之旅,以书信交流情感,倾诉相思。在信中,朱生豪无话不谈,畅聊人生、倾诉思念之情、切磋诗词、交流喜怒哀乐、相互鼓励、翻译莎剧……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对宋清如无限的思念和爱慕。朱生豪的书信,绝对适合在阴冷的冬日夜晚,暖心暖肺而又更坚定心之所向,是情人更是益友,被感动到触及灵魂,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本书精选了朱先生的188封情书,这些情书无不展示了他当时写作的手迹和心迹,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朱生豪,这或许是他的同学、友人都不曾认识到的,因他在旁人面前不爱开口,所有的幽默、聪敏与遐思,只对他亲爱的“好友”宋清如讲。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识分子观念的缩影,特里林采用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来应对当时的新批评主流。通过这些不同凡响的文章,特里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非同寻常的批评家形象:他充满哲学动机而尊重文本,对历史敏感而不受其束缚,受艺术的熏陶而并不崇拜它,尊崇思想而怀疑理论。书中的多数文章已作为经典被大量引用,具有重要影响。
  • 让这生命从容:长长的路,慢慢的走

    让这生命从容:长长的路,慢慢的走

    朱光潜先生在潜心学术之外,还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创作了不少关于为人处世、教育修养的文章。本选集即从朱光潜先生的通俗作品中精选了30篇文章,组织成集,涉及内容广泛,从治学到就业,从交友到婚恋,从个人修养到人生态度,全方位地解答了青年成长道路中可能遇到的困惑。这些文章具有超越时空、常读常新的魅力,虽然写作时间距今有一段距离了,但今天的青年读来,仍然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一世剑宗

    一世剑宗

    得到了智脑的秦鸣怎样将宗门发扬光大?要丹药?生产线上下单安排就好。要法器?各类制式产品批发价销售。想练剑?来,小世界里闭关十年,你会一飞冲天!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书友群欢迎吹水:715544437。(等你来尬聊)
  • 走过白云苍驹

    走过白云苍驹

    她是禁区之王,与同伴一起为自由与无羁在各国的通缉下艰难逃亡。他是年少有为的社会精英,家世显贵,冷静矜持。他们相遇于最烂慢的十七岁,却因意外分别留下美好青涩的遗憾。寻找,错过。走过白云苍驹,他们再次在时光里相遇,未来会如何,一切犹是未知。
  • 胃旁路减肥手术术后饮食规划

    胃旁路减肥手术术后饮食规划

    胃旁路手术是一种改变肠道结构的手术,通过关闭大部分胃功能,减缓胃排空速度,缩短小肠,降低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当初你决定做这个手术时,你的决心肯定下得不容易。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针对你术后每个阶段的饮食禁忌,这会省去你花好几个钟头研究、查找,最后总结出你到底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本书会给你提供你需要的各类详细资料,包括为胃旁路手术后的饮食控制所需的所有信息。本书方便实用,有简单易学的详细操作说明。本书是你开始术后饮食调整的最好起点!
  • 初恋时光甜又甜

    初恋时光甜又甜

    【全文完结】几年前,她心地善良,救了一个恶魔;几年后,他终于找到她,她却忘了他!恶魔少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苏萌萌,谁准你穿这么短的裙子?”“苏萌萌,谁准你对别的男生笑?”“苏萌萌,谁准你离我这么远?”“苏萌萌,过来,亲一下!”小丫头反抗失败,彻底沦为了恶魔的同桌、跟班、未婚妻……这个混蛋,总是变着花样欺负她!可是,他也悉心百倍的疼爱她,给她世界上最甜蜜的糖果,和最美好的初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儿诸卒申门

    小儿诸卒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测试机

    人生测试机

    小欣莫名其妙地得到一个系统,然而并不能愉快地继续生活……居然要去测试别人的人生?系统:童嫂无欺~很简单的哦!小欣:什么鬼系统,居然让我去死?我不是女主吧?对吧?
  • 宇宙第一垃圾站

    宇宙第一垃圾站

    当一个人离开的时候,世界因她而停顿,活着的人为她默哀,亡灵在俯首称臣。三具尸体同时消失,她救下了自己想救的人,却留他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没有了她,对他而言,这世界似乎于他无关。跨越了很多个世界,他决定为她冲破这个世界的桎梏。(年少落笔,剧情跑偏,入坑谨慎)
  •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