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1100000005

第5章 品性教育(2)

大家谈

@小则妈:4岁的孩子,其思维特点常常是想象与现实不分,会无意地说出一些与现实不符的话来,让人一听,似乎觉得孩子是在“说谎”,其实,“说谎”“不诚实”这样的标签,不易过早地贴给孩子。这位妈妈没有用极端的字眼去训斥孩子,而是努力保护了孩子的童真和善良,通过讲故事的策略来引导孩子体会诚实,充分体现了家长的教育智慧。

@雁宁:孩子为了赢得成人的喜爱,会想出一些他们自认为圆满的方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当他们精心设计的方案被成人巧妙地揭穿后,自我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地显现出来。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敏感、聪颖,你讲故事的时候,他一定会对号入座,深刻地领会你所要传达的思想。我们还要时常反思自己,平日里的爱,孩子感觉到了吗?

@鼠小弟妈:我儿子4岁3个月了,幼儿园放学我去接他,他常常兴奋地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玩得很开心,中午的时候,还开着动车去了一趟石家庄,然后又辛苦地开回来了。这后半句一听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不能打压孩子的想象,同时,传递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也十分重要。

@逍遥:对孩子的品格教育,重在抓好契机。这是位有心的妈妈,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巧妙地解决孩子的问题,教育于无声之处。

专家点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早期教育中的大事。一个孩子能否养成责任感,关系到他一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件大事做得好坏,关键是教育者是否重视。教育者应该深刻理解,责任感是人的良好品质之一。因为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一个人的责任感,首先来自自觉认为对社会、对他人有义务,有出自内心愿意为社会、为他人尽责的情感。

责任感还来自人的主体意识,一个没有主体意识的人,不可能产生责任感。而主体意识的产生,和他是否拥有自主的权力相关。上文作者伊林娜就是成功地从零花钱自主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承担责任,认为承担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是一种幸福。正像哲学家赵汀阳说的:“不能忘我的人是不幸的,他不会有感人的亲情和爱情,不会有伟大的成就,理解不了伟大的艺术……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他必定热爱一些人和事情超过爱自己。”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尽早地通过小事情进行,让孩子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家长“艾玛”做得非常好——“我家女儿4岁了,凡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尽量交给她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从外面回来换完鞋子自己摆到鞋架上”;认识也很到位——“如果家长事事代劳,孩子从哪里去体验责任,当什么都不用做、不用管成为习惯,责任心也就无从谈起了”。

责任感除了表现在“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还包括“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行动弥补了自己过失的时候,对“承担责任”将会有更深刻的体验。酉酉打破了老师的碗,老师已经原谅了孩子,但是家长伊林娜仍然认真地引导孩子,承担责任,设法补救。因为她深信“一个人的责任感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后得到的感悟和提升”。

诚实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它是从小培养一个人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的基础。对于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多元文化的孩子,诚实更是需要认真培养的品质。

但是,低龄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发展也不成熟,有时候他们所叙述的景象是自己的幻想,离开了事物的真相;还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美好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对这些,我们决不应该用成人社会的标准,简单地把它界定为不诚实、不道德。

当然,儿童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不具有道德性质的“说谎”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大,成人需要审慎地逐步地引导孩子学道德、做道德,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使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家长芮文枝做得很好。她一方面理解孩子“极力想在我的面前表现她的爱”的强烈动机,同时又以负责任的态度,机智地去发现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家长能够在“努力保护她的童真和善良”的前提下,巧妙地以讲故事的方法,成功地进行了引导。

学会分享

“财产私有制是无法跨越的历史阶段”——这是贝贝妈一句无奈的笑谈,因为贝贝即使在梦中都会大呼:“我的!我的!”

孩子为什么像个“小气鬼”,不愿意分享呢?

成人“强迫性”地让孩子分享,会有效吗?

谈谈孩子的“分享”

安风涛

分享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我思考了很久,但一直不知从何处落笔好。现在积累了几个案例,和大家来探讨一下。

案例一: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孩子3岁4个月)

——棋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周五你们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去岐江公园春游呢!

——太棒了,妈妈!

——我们到时候带上很多食物好吗?

——不要妈妈,不要多,要少!

——为什么?

——就是要少,要很少,只要一点点!

——多带点食物去,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呀!

——不要不要,要超级少!

——你可以拿苹果跟东东换紫菜,拿葡萄跟朗朗换鱿鱼丝,这样你才可以品尝到更多好吃的东西呢!

——妈妈,我只拿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就好!

棋棋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小男孩,平常外出吃饭,每次都主动要带点食物回来给爷爷奶奶吃,有好吃的也肯拿出去与小区里的其他小朋友分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儿子春游前的反常呢?

我翻阅去年幼儿园秋游的照片,想起上次我准备了四大盒食物,是全班之最。后来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有些小朋友没有带食物,老师让棋棋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上次的“被分享”造成这次的“小气”呢?

我该怎么办呢?真的就带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吗?

我的反思:

去年秋游时的棋棋才两岁多,这个年龄是物品所属权的敏感期,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将自己的食物和玩具分给别人。如果总是遭到成人“强迫性的分享”,很容易使孩子无法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甚至留下阴影。

这个妈妈准备很多食物,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和同学分享。但是事先没有和孩子沟通,争得孩子的同意,结果孩子真的是“被分享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不要过多担心和自责,想办法做些补救性工作吧。办法有很多,不过首先成人自己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分享,不然做什么都是盲目的。

案例二:阻止孩子接受别人的分享(一个孩子3岁,一个3岁半)

一次我约了两个同事带着孩子们去孙文公园玩,当我们爬到山上,让孩子坐在台阶上,我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这时旁边有一个妈妈带着儿子在吹泡泡,儿子拿一个吹管,妈妈拿一个胶圈。孩子们看到了,被吸引住了,吵着要去玩,那个妈妈很大方地把胶圈交给孩子们玩。孩子们自然很开心地接过,开始吹着玩。可是,才玩了一会儿,我的一个同事就对她的儿子说:“好了,好了,快还给弟弟吧。”

孩子不愿意。

“咱们家里也有,我们回家玩,把这个还给弟弟玩。”

孩子还是不愿意。

这时另一个妈妈也开始劝自己的孩子不要玩人家的东西了。

最终,妈妈们只好把孩子拉开,去其他地方玩。

在此过程中,那个主动分享的妈妈一直说:“没关系的,让他们玩吧。”

我的反思:

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去教育孩子要和别人分享,结果当别人与孩子分享时,我们却总是让孩子决绝别人的分享。这不是很矛盾吗?分享不能总是单向的,分享应该是双向的。

案例三:“妈妈请你吃”(安琪 3岁1个月)

晚上,我洗水果时,故意只洗了三个车厘子,故意把苹果切成三份。

——安琪,爸爸洗了水果,现在请你来分吧。

——好的。

——要说“请”字哦。

——爸爸、妈妈是大人吃大的,我是小人吃小的。

于是,她拿起大块的苹果给妈妈。

——妈妈,请你吃苹果。

——谢谢!

——爸爸,请你吃苹果。

——谢谢!

吃完了苹果,她又分了车厘子。

如果在奶奶家,我们有时也会按人头来洗水果,她也会给每个人分。

我的反思:

这样的做法,能让孩子知道,好吃的东西,每个人都喜欢吃,不能只给她一个人吃。她在分水果的时候,我们会开心地、微笑着说声“谢谢”,让她感受到,她这样做爸爸妈妈很高兴,很感激她。从她的表情可知,她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案例四: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安琪 3岁1个月)

一天,安琪在吃饼干(只有两块)。我问道:

——安琪,你的饼干好像很好吃,可以给我吃一点儿吗?

——不给。

——可是我也想吃啊。

——不行,这是我的。

——你不跟我分享,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不和你分享了。

她马上掰了一小半儿给我。

——爸爸,给你,我和你分享,下次你有好吃的也要和我分享哦。

——好的,下次我吃好吃的也会和你分享的。

今晚,我在吃虾的时候,故意说:

——安琪,这个虾很好吃,分一点给你吃吧。

——谢谢爸爸!(吃得很开心)

——不客气!安琪,你看好吃的东西,谁都喜欢吃,爸爸吃一点,也分一点给你吃。

——嗯,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

——好的。

我的反思:

听到安琪对我说“嗯,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心里感觉暖暖的,真的觉得这个女儿好贴心,更为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感到庆幸。以下是我对“分享”的几点思考(这里讨论的有关婴幼儿的分享只局限在物质层面)

1.“护食”是人的天性,与人分享则是人的社会性。教孩子学会分享也是让孩子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既然是个过程,就不要心急,慢慢来。

2.分享的前提是自己有余。试想,当我们自己的食物有限,自己都不够吃时,我们也是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啊。即使碍于情面与人分享,也可能是违心的。

3.分享是出于自愿的。被迫的分享根本谈不上是分享,甚至可以说掠夺的成分更大。

4.我们为什么要分享?我目前的理解是为了获取快乐。每个人的人性都有这种特质:你给他快乐,他就会回馈你快乐。当我们和别人分享食物时,我们分享出去的其实不仅仅是食物,还有我们对对方的一份心意。对方在接受了食物和心意后会感到快乐,看到了对方快乐,我们也会觉得很快乐。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对方也一样能够同我们分享。所以,当孩子与我们分享时,一定要接受,哪怕只吃一小口。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报以微笑和谢意,把这份快乐传递给孩子。

5.家是帮助孩子练习分享的最佳场所。家里有孩子最亲近的人,有最宽松的环境。亲子间多做几次分享练习,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分享的好处和快乐,等到她出去与别人相处时,她就会知道如何去做了。

6.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分享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多成人都处理不好,干吗要那么为难孩子呢?不要急着教会孩子太多、太大的道理。谨记——不要紧张,慢慢来!

大家谈

@棋棋妈:分享,确实和孩子的年龄有关,不同年龄的孩子对自我、自己的东西的理解是不同的。

@康宝妈:经历同一件事情,每个孩子的感受会不一样。上次秋游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通知,所以没有给康宝准备食物,但是很多小朋友都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他,因此他未因自己没有食物而影响情绪,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事后我专门去买了饼干,让他带回学校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这次春游,他主动跟我说:“妈妈,上次秋游我没有带好吃的,小朋友跟我分享了好吃的东西,这次我要带好多好多的东西,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超市里,他选了很多东西,并跟我讲:这是给康棋的,这是给圆圆的……我想,也许这些小朋友上次都跟他分享了食物。其实,康宝也经历了从不愿意分享到主动和别人分享这一个过程,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强迫他跟别人分享,同时我们也努力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分享,让他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风铃:分享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家庭错误的爱孩子,导致孩子喜欢吃独食,不会分享,从而也使孩子越发自私。我一直觉得家长应把孩子看作家庭中普通的一员,不要过分强调把最好的给孩子。

@家宝:我家的宝宝自己的食物与别人分享是没说的,就算只有一点点了也愿意分一半给别的小朋友,可是,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有零食时,觉得别人也应该分点给自己,所以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吃的时,就直接走过去要。我多次跟他说这是没有礼貌的,可他就是忍不住,“我的都分给别人吃,那下次我也不给了!”不过到下次,他会忘记了,照旧有了吃的大家一起吃,但也改不了找别人要的坏习惯!

@随风: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要求孩子付出,并且是单向的。这就造成我们不知该不该接受他人的分享,有时候对方特热情,拗不过,接受了,心里却不好意思,总感觉欠人家的,然后这件事就会成为一个负担,总想着该怎么还人家,或者跳到另一个极端,极力逃避这件事,或选择忘记,或避开可能遇到熟人的地方。我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有时对此很纠结。

同类推荐
  • 做一个懂教育有方法的好家长

    做一个懂教育有方法的好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个性、品德、爱好、才能等。但很多家长都说这个“老师”太难当,教育孩子不容易!
  •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首选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的态度和方法是否正确。告别兔一样的平凡,走向鹰一样的非凡!本书帮助天下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教会父母科学的教子方法。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相信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子女教育的专家。一句话,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只要努力,你就可以达到你的愿望。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你还在为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担忧吗?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而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他的世界怎么会有阴雨天呢?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幸福一生,那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本书从营造氛围、快乐学习、愉快社交、享受自由、接受挫折、有效沟通、拉近关系和热爱生活等不同角度,借鉴法国父母的教子之道,通过案例、具体的解决办法等,看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拥有这把“乐观的钥匙”,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成功开启孩子的心灵,为孩子铺开一条乐观的人生之路。
  • 养育完美女孩全书

    养育完美女孩全书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优质的家庭教育,造就很好的孩子。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好父母成就孩子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独霸帝尊

    独霸帝尊

    天让我死,我便塌了这个天。地让我亡,我便灭了这个地。少年叶凯,横空出世,傲视苍穹,天地不容。
  • 都市之万界至尊

    都市之万界至尊

    萧动尘重生了,渡劫失败的他重生成了一名身家百亿的富二代。从此以后,各种奇妙的遭遇频繁的发生在他身边。无限打脸,无限装逼。一切尽在万界至尊......欢迎加群:588056805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时光几许烟雨

    时光几许烟雨

    苏芋洛与司翎的婚姻有名无实,在夏楚楚给她发了一条挑衅的短信后,苏芋洛一气之下去了酒吧,在那里遇到了大名鼎鼎的陆少陆宇宁。第二天上班,听说司氏要与陆氏谈个大合作,当看到对方的大boss时,苏芋洛震惊了,这不是在酒吧遇到的那个男人吗?司翎一家的刁难,陆宇宁的热情温柔,职场上的风起云涌,父母死亡的隐情……前面,到底是真相,还是另一个阴谋?
  • 老公每天都想撒野怎么破

    老公每天都想撒野怎么破

    京城富可敌国的戴家一夜垮台,戴氏夫妇当晚离奇失踪,唯独抛下声名狼藉的戴大小姐,戴安娜。罪魁祸首是受戴家十三年恩惠的瞎子,戴小姐的心上人,君雁鸣。*爱恨难渡,相爱相杀*谁都知道,我是你最虔诚的教徒
  • 大成捷要

    大成捷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A市理工大学教授邹世振,不仅学术成果丰硕,而且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所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如今不少已成为学科带头人。这天,邹世振教授从教三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如期在A市理工大学的礼堂内举行,尽管并非是节假日,也没有刻意地大肆宣传,可依然是各方名流荟萃一堂,使得会议不仅规模大,而且品位也高,邹教授风光得如同明星一般。晚上,热闹的气氛依然没有散尽,在邹教授家举行了一个小型酒会,因为参加者大都是至爱亲朋,所以又多了一丝温馨的氛围。
  • 寻仙不见

    寻仙不见

    世人都晓这世上有个蓬莱楼,却不知只有死了的人,才会来到这里——以魂魄换取遗愿,以完成遗愿为目的,只为功勋录上可以再添一笔。蓬莱高楼,有仙名扶苏。这一次入世,她是雇主的女儿。下榻青楼,参选魁斗,涉足陷阱,琴声萧瑟……他是富可敌国的梦瓷阁当家白言,算尽心机,手段高明,却唯独无法掌控自己。